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中學學習心得體會

中學學習心得體會

宜賓市五國中 鄧真彬

中學學習心得體會

“為什麼座落於南京市江寧區東山邊郊的竹山中學在學校硬件條件、師資條件和生源條件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能成為老百姓心中的‘金牌’學校?能成為一所教育改革卓有成效的示範學校?能吸引了新加坡、泰國、新西蘭、北京、廣州、甘肅、安徽、浙江、四川等眾多學校、團體和組織絡繹不絕的參觀學習?”帶着這樣的疑問和對高效課堂的追尋,根據中學第五片區的安排,我率領了片區五所學校24名教師不遠千里踏上了探尋之路,來到南京竹山中學進行為期3天半的零距離學習和體驗。我們一行人受到了南京竹山中學領導和教師的熱情接待,通過聆聽講座、交流討論、走進課堂、感受環境、解讀文本等形式切實感受竹山中學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課堂模式、科學研究和文化氛圍。

中學五片區南京竹山中學學習合影

一、先進的教育思想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學校的文化深深烙有校長的思想品位的印記。“校長之靈魂是校長德才識基礎上所構建起的人格品質,靈魂之閃光表現出為一種胸襟、一種境界和價值追求。這種品格、境界、價值的外在呈現即學校的精神風氣,學校的教育質量,並凝結為學校的品位和與形象”。

竹山中學有今天的成就,得益於有一位有境界、有作為的笪鴻山校長,笪校長和他前任們、團隊們,十餘年來,一直矢志不渝辦一種有品性的教育,即,有品位和靈性的教育。這與朱永新教授倡導的“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極為相似。笪校長以“向上”、“仁厚”、“和諧”為心中的“理想教育”作詮釋。“向上”使理想有高度,喻其精神的高標;“仁厚”使理想有了寬度,喻其內涵豐富;“和諧”使理想有了境界,有容乃大。將“發展學生,使學生成才;發展教師,使教師成長;發展學校,使學校成名”作為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將“友善用腦”等先進教育理論與學校的高效課堂改革實踐有機結合,確立了以小組為單位、以學生為主體的“友善用腦”互助合作學習研究課題,積極構建互助合作學習型班集體。學校認為: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最大的友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有助於每個學生的成為天生的學習者;互助合作學習,不僅有助於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更加有助於實現高素質的德育目標。為此竹山中學構建了學校的“271”特色課堂模式,開展了互助合作學習型班集體建設,並找到了三條線索:第一、時間線:學校從每週-每月-每學期三個時間點上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比、展示;第二、文化線:構成了“四位一體”的友善學習文化線,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小組文化-學生個體文化;第三、評價線:以三個不同標準來衡量“新三好”,文明之星-學習之星-進步之星,讓學生在不同的評價體系上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二、人本的管理理念

我們第一天中午1:30前就到了學校,除門崗有人外,一眼望去,校園裏、走廊上沒有見一位老師,行政辦公室也是緊閉大門,唯見幾個學生在走廊處走動值班,但整個校園安靜有序,學生都在各自班級裏自主學習。這是竹山中學人本管理---學生自主管理的一個縮影。

首先,尊重信任學生,讓學生成為管理的主人。學校對學生實行“五自”發展,即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如,班級規章制度以學生集體討論後再製定,具體可行;學生評語由學生自己寫,小組討論形成評語,個性全面等。其次,尊重信任老師,讓老師成為學校的主人。學校從人“想要公平、想要被尊重、想要變得優秀”的人性出發來制定學校管理制度。在竹山中學幾天的學習中,沒有發現教師們實行坐班制,也沒有發現學校實行簽到制,但總是看到教師們緊張有序的身影,各自做作自己的事情,或交流學生學習情況,或討論教學上的事情,似乎“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這是教師們在自由和諧的環境中找到家的感覺,靠自覺、良心、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努力工作。再次,以校長人格魅力凝聚人心。笪校長説:“我們所有的制度的最終目的都不是‘整’老師,而是讓一部分工作態度不端正的老師在這個被選擇的過程中反思、反省,讓他/她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並能加以改變。這其實是一種對老師的教育過程。”這種理念和胸懷使管理者的人品、修養、設計、執行達到和諧共生的境界,這種對“人”的理解、信任、尊重與等待使管理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成為一種推動學校變革的強大力量。

三、高效的課堂模式

竹山中學始終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推動課堂研究、抓實課堂改革,向課堂要效率、要效益,在多年實踐中,堅持“變備教材、備教法為備學生、備學法;變道德説教者為人生引路人;變知識傳授者為能力培養者;變課堂的主演為課堂的主導”思路,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話語權還給學生;把主演還給學生”,形成了自身特色“適性”課堂模式。

所謂“適性”課堂是適合學生個性、人性、天性的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以模式驅動,以導學案統領,以小組組織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本質,以“三維目標”為目標,以發展學生為方向的一種教育思想體系。

適性課堂的基本操作程序為: 三段六步。三段即:課前 課中 課後。六步為:課前: 讀書自學,自主探究,完成學案,訓練應用;課中: 分組合作,討論解疑;展示點評,總結昇華;清理過關,當堂檢測;課後: 消化反芻,拓展提升。

適性課堂以導學案的編制與使用為統領。形成了“發、備、查、思、議、歸”六環節的導學案編制流程,明確教師上課要求和課堂管理要素,體系完備,操作性強。

適性課堂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抓手,通過小組的組建、培訓,班級文化校及至園文化建設,着力打造互助合作學習型班集體,學生分組科學、管理精細,課堂效益高效。

四、實用的科學研究

在紛繁複雜的教育工作中,竹山中學抓住了教育科研以提升教學質量,教育科研以研究型教師隊伍的造就為宗旨,以新型態班集體建設為突破口。將教學的問題化為研究的課題,以研究帶動教學,以有效教學作為目標,以友善用腦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石。這種研究方式與翠屏區大力倡導的“問題即課題”研究方式完全吻合。問題研究有助於研究的實用性,有助於促進教師在研究中成長、成才。可貴的是,笪校長本人在XX年就主持了三項課題《初級中學互助合作學習型班集體建設的策略與途徑(國中專項)》《新興城區初級中學學習型班集體建設的策略與途徑》和《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互助合作學習研究》,在他的影響下各學科教師從課堂教學問題出發產生了許多課題,在研究中深化認識,在研究中解決問題。以XX年為例,學校就有市級以上課題8個,區級以上課題42個,老師申報的小課題169個。由問題到課題,由課題解決問題,已成為竹中領導和教師的共識。

五、和諧的文化氛圍

竹山中學的歷任領導十分重識和諧的教師團隊的打造,始終貫徹“平等、尊重、合作、發展”為基本內涵的人本思想,以誠待人,將心比心,形成了以“和”為核心的文化。“和”是竹山中學校園管理的行動指南,是竹山中學能成為高效團隊的精神主導。親和、平等、合作、互助、團結、忘我,構成竹山中學的“和文化”精神。潘森雲老師説,之所以工作越幹越有活力,越幹越有勁頭,源自“學校領導的睿智和親民。源自學校濃烈的家的氛圍”。在竹山中學,為讓教師每一次展示都能出成果、獲成功,從備課組到教研組再到教務處往往要忙碌1-2個星期,傾斜一切力量全力支持,如果是高級別比賽,更是不遺餘力,動用一切可用資源合力打造。如,潘森雲老師就是在這種合力打磨中獲得全國第四屆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大賽一等獎的。“和文化”不僅是促進學生成才,更是促進教師成長,最終成就學校成名。

掩面沉思,細細整理。竹山中學在一位有品位和靈性的校長的帶領下,始終堅持“辦有品性的教育”,已走出了一條符合教育規律和自身特色的課改之路。這條路是以先進教育理論為基石,以人本管理為動力,以“適性”課堂為載體,以教育科研為推動,形成了以“和”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rd8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