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關於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會計學是一門綜合學科,又是一門獨特的社會科學,也可叫做一門藝術。接下來就跟着本站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吧。

關於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篇1

在當代社會下,越來越多的人去報考會計,會計可以説是一個熱門。但是很多人學了一年的會計都不知道會計到底是幹什麼的,那些會計科目是幹嘛的?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彙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是幹嘛的?啥是期初餘額,啥是期末餘額?為什麼要這麼複雜。等等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會在你腦子裏盤繞,糊里糊塗。很多人同樣也是,剛開始學的時候啥都不知道,最後才悟出一些什麼,下面是網校學員分享的會計學習心得,大家一起來交流吧。

第一:不要對會計產生恐懼感

有的人在學會計之前,總覺得會計和數學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實不然,會計和數學基本沒關係,不要覺得你的數學學得差,就學不好會計了,其實會計中主要是一些識記理解的東西,不需要你的數學水平,最多讓你算個600000*0.25或者399900+97865就再不會有多麼難得算的了,所以首先不要對會計產生恐懼感。

第二: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如果我們是初學者,我們就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要下功夫去理解一些會計上的術語,要多查資料,多想。在理解的情況下,把它背下來。比如説什麼是銀行本票,什麼是銀行匯票,他們有啥區別,都是幹嘛的,等等,要多看,多理解,另外我們還要多做題,最好去買一些卷子做。這樣會加深你的印象。

第三:要把最基礎的書本吃透

不要盲目做題,那樣什麼用也沒有,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資料,少玩一會遊戲,多看看有用的東西,對你是沒有害處的,看看別人是怎麼記賬的,看看專家的分析啊,這樣對你是很有幫助的,加油吧!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篇2

會計是一個很體面的工作,又是具有高風險的工作。現在的會計很難在一個單位長期工作下去,當然有些是因待遇不如意、發展前景不理想而主動辭職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職業風險。

一是因該單位要求會計人員做假賬,涉及到法律責任的,會計人員不願做不敢做而辭職的。

二是該單位負責人(或老闆)對會計工作指手畫腳,瞎指揮,而你又不願聽其隨意擺佈而遭辭退的。

三是該單位負責人(或老闆)頤指氣使,不尊重你的人格,把你當奴役,你憤憤不平而離職的。

四是涉嫌違規而受處分的。

五是觸犯刑法而追究法律責任的。

會計的職業風險還有一種是來自自身心理的,這就是國家對會計的要求與單位(老闆)對會計的要求不一致帶來的心理壓力。 職業道德、國家法律與老闆的利益矛盾,造成會計人員的心理不平衡,這是會計人員最大的職業風險。

會計學的基本原理

會計學有深有淺,有高有低,藴含哲學原理。

簡單地説,對會計學要把握以下幾個基本點:

一是“分門別類”。會計學是把經濟內容用會計科目來表現,對不同的經濟內容用不同類別不同科目作標誌。從類別上講,有資產、負債、權益、成本、損益類;從科目上講,有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實收資本、本年利潤、管理費用等。科目又可層層分解為各個明細科目,如管理費用,又分為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等等。一般來講,總賬科目,國家財政部門頒佈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是有統一規定的;明細科目,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和本單位實際情況自行設置。

二是“一分為二”。有了會計科目,就要分為兩個部分,就象事物總有正反兩個方面一樣。通俗地講,資金有佔用就必然有來源,或者説,有資金來源必然表現為一定的資金佔用和運用。它們總是相輔相成、形影不離、自行平衡的。在它們這種相互交替增減過程中,會計學上就用“借”“貸”來表示其變化。這就是有增就有減,“有借就有貸,借貸必相等。”

三是“合二為一”。會計就是通過會計手段把一個單位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完整地反映出來。它通常是用會計報表來實現的。基本的報表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是資產與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合二為一,也就是一個單位的資金佔用與資金來源的平衡;利潤表是收入與支出(成本)的合二為一,也就是收入減去支出(成本)最終表現為一定的利潤或虧損。現金流量表是貨幣資金的增與減的合二為一,資金的增減變化最後表現為資金的淨增加或淨減少。

會計日常工作的幾點小技巧

會計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其中也有不少技巧,這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這裏講個人的幾點體會:

一是要有全局觀念。在我們建賬時,要根據本單位的現狀及其發展進行總體設計,首先要有一個總的框架。我們要使用哪些科目,要核算哪些內容,具體採用什麼樣的成本核算方法,心中要有數,要有一個清晰的輪廓。

二是要去繁就簡。核算不要過於繁雜,要做到簡明扼要,可用可不用的科目不用,可多可少的就不要貪多。

三是要主次分明。把主要科目、主要項目、主要內容搞清楚,抓住主幹不放鬆,次要的部分可從簡從略。如總賬科目的採用和明細科目的設置就是這樣,核算上,把主要項目列出來,次要的歸集到“其他”上去。

下面講差錯查找用到的兩個小技巧。有時我們在做賬或錄入資料時,常常會出現賬上數據與原始資料不符或不平衡的現象。這時我們可採取以下步驟進行:首先計算差錯的數額,然後用“除二法”和“除九法”來驗算查找。“除二法”就是把差額除以二,用得數去查找相應的數據,看是否方向記反了,也就是把增加記成了減少,或減少記成了增加。借記成了貸,或貸記成了借,把它調整過來就可以了。“除九法”就是把差額除以九,如果得數為整數,就有可能是把一個數字挪了位記顛倒了,如53記成35、125記成521或251,類似這樣的數字,其差額除九,得數都為整數。通過這樣的驗算,我們就可以判斷差錯的類型,根據這個思路去查找,就能較快地把差錯找出來。

會計從業學習心得體會篇3

在不少會計學員看來,會計課程的學習比較單調,整天都在和會計分錄以及公式計算打交道,知識點非常瑣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還有特殊,苦於沒有好的方法去記憶和理解會計核算的規律。應該説“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會計學習必須依勤學苦練,沒有什麼“終南捷徑”,但是會計學習自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需要在學習中藉助一些竅門,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裏介紹的“口訣法”(你還可以稱其為“打油詩”。)應該就屬於這種竅門。

一、最基本的口訣——讀書口訣

所有學科的考試學習,包括會計學習,都必須仔細閲讀考試指定教材和考試大綱。如果你是參加社會助學的會計應考者,那麼從你聽輔導教師授課到最後準備考試,應該至少讀五遍指定教材。我將其總結為“自考五讀口訣”,具體內容如下:

一讀課前預習先,從師二讀課堂間。

温故知新讀三遍,四讀再把習題練。

五讀複習迎考試,勝利通過笑開顏。

這主要強調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後複習、做題鞏固以及總複習迎考都要把讀書放在基礎性地位。我每門課開課第一次,我都將這個口訣寫在黑板上,要求同學作為參加會計考試的座右銘,這其實對所有科目的考試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純粹的自學,那麼讀書的意義就更是不言自明瞭。古人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或者“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都是這個道理。

二、利用口訣理解記憶賬户記賬規則

借貸記賬法下的記賬規則是基礎會計學習的入門規律,是需要同學們深刻記憶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識點之一。我們一般把賬户區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五大類。資產、成本類賬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記增加,貸方登記減少;負債、所有者權益賬户(二者合併稱為權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記減少,貸方登記增加;損益類賬户則需要區分是費用類還是收入類去分別登記,收入與費用之間的登記也是相反的。為便於初學者理解,提高其學習興趣,我編寫了以下口訣,並命名其為“記賬規則之歌”。

記賬規則之歌

借增貸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記牢莫弄亂。

損益賬户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貸方看,減少借方來結轉。

曾經有一個女學員用“四季歌”的曲調在課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學者的記憶痕跡。我們在基礎會計考試中記賬規則直接考查一般都採取簡答題的形式,如果你能記住這首“打油詩”當有好處。

大家也許還記得,會計核算有七種基本核算方法,即:設置會計科目(設置賬

户)、複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我們也可以把七種方法總結成為以下的口訣:

會計核算方法七,設置科目屬第一。

複式記賬最神祕,填審憑證不容易。

登記賬簿要仔細,成本核算講效益。

財產清查對賬實,編制報表工作齊。

如果問你某項內容是否屬於會計核算方法,只要對照上面的口訣便一目瞭然。

三、利用口訣理解記憶跨期攤提賬户的賬務處理跨期攤提賬户主要包括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賬户。待攤費用實際是先付費後分攤的費用,主要屬於資產性質。預提費用實際是先預計後付費的費用,主要屬於負債性質。他們的共同點是收益期是若干個會計期間(月)。他們的核算規律可以結合以下的口訣進行理解記憶。

待攤預提之歌

待攤預提都跨期,權責發生來攤提。

先花貨幣是待攤,後掏腰包走預提。

支付待攤借方記,貸方資金來放棄。

攤銷需從貸方轉,借走費用進損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oo4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