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警校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警校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警校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我匆匆一別,卻沒有了再聚的機會。

警校培訓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元月17日,我拖着疲倦的行囊,辦完了警校最後一道手續,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這也算是功德圓滿了。兩年的警校生涯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我和同學們漫步在警校熟悉的校園中,學校依舊,同學也依舊,只是我們此刻的心情已經不再依舊,我們彼此心照不宣,大家明白這是最後安逸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片刻寧靜,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分。是該到分別的時候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只是這滿滿的離愁別緒該怎樣消磨殆盡呢?

毛澤東在《沁園春 長沙》中寫到: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户侯。是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兩年之前,我初到警校,何等的躊躇滿志,何等的意氣風發、桀驁不順。經過了兩年警校地獄之火的考驗,琢玉成器、百鍊成鋼。我從一個稚嫩少年到今天的堅毅青年,從以前好高騖遠孤芳自賞到今天腳踏實地謙遜謹慎,是警校養育教誨的,讓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今天我就要離開,離開它的懷抱,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我該怎樣割捨這深情厚重的不捨呢?

但終究還是要離開的,我和同學帶着不捨、辛酸、惆悵們與兩年來一起生活、學習、訓練的警校漸行漸遠,回頭看看淹沒在暮色中的警校,兩年的警旅時光彷彿大夢一場,就像是兩年以前那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從未來過一樣。意氣風發的來,鬱鬱寡歡的走,此刻唯一的記憶就是心田一陣陣刻苦銘心的傷痛。除了傷痛,此刻警校還留給我了什麼?

當然,它留給了我人民警察忠誠無悔的信念,敢為人先的信心,服務人民的信仰,鋼筋鐵骨的身軀。我不會忘記畢業典禮上劉宇校長那催人奮進的吶喊,不會忘記他那飽含深情的莊嚴宣佈我們畢業了,也不會忘記賈宇校長那時刻縈繞耳畔的敦敦教誨:不管何時何地不要忘記我們是西法人,我們的形象就是西法人的形象,我們的榮光也是西法人的榮光。

從今往後,我將用忠誠詮釋信念,用行動踐行諾言,化不捨為動力,用榮譽回報母校深情厚義。

從今往後,我將在站崗、執勤、維穩、安保的日日夜夜中,燃燒自己的光和

熱,為三秦大地的安全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責任和擔當回報母校的辛勤培養。

從今往後,我將忠實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矢志不渝的做社會主義現代的建設者捍衞者,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用艱苦奮鬥鋭意進取回報母校的灌養之情。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依依惜別只在匆匆一瞬,悠悠思念伴隨從警之路。這些離愁別緒是毒藥蠶食着我的心靈,陪伴我從警一生;亦是心靈雞湯,讓我在困惑、迷茫、放棄中振奮精神,找準方向,不斷戰勝挫折,消除迷霧,攻佔一個又一個屬於自己人生高地。

警校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2

20_年10月29日至30日,在院團委的精心策劃和組織下,作為技術中心團委的一員,我有幸參加了以“在思想碰撞中出創意、在團隊合作中展風采”為主題的户內培訓活動。整個培訓活動包括“一團一品”品牌創建活動交流、户內拓展訓練以及20_年團組織活動策劃三個方面。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在認識了更多朋友的同時,也更進一步地加深了對試飛員中心團組織、產業公司團組織活動開展的溝通和了解,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一、強化分工合作、深挖創新潛力

在本次培訓活動的“驛站傳書”項目中,共需要進行五次傳書,並且每次傳書的前提條件都是根據前面若干次傳書的條件的組合,難度是逐步增大,可是大家都能夠在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完成傳書任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自己作為小學生的孩童時代也參加過這一活動,那個時候的“驛站傳書”,所採取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後面的隊員在前面隊員的背上寫字,這樣逐個將信息向前傳達。轉眼間,20多年過去了,同樣的項目,卻有了多種多樣的傳輸方法,細品下來,不外乎“分工合作、挖掘潛力”。

在“互聯網+”、“工業4.0”這麼一個信息快速傳輸、高度智能的時代,決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已經不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取而代之的是長板效應。強化各領域、各單位之間的強強聯合,深入挖掘各自的創新潛力,將能夠持續運行於信息化、智能化這一快車道。飛行試驗以其專業覆蓋廣、時間跨度大、試飛場地多等特點,被認為是一項系統之系統工程,要成功的完成一型試飛任務,就需要多方人才的分工合作,在面對新技術、新挑戰時,需要整個團隊人員不斷挖掘創新的潛力,以逐個攻克技術難關、組織難關。

二、發揮組織優勢、拓寬交流渠道

共青團作為各類社會組織的國家隊,有着其獨特的優勢。當今,青年職工已經成為試飛事業蓬勃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年不但是共青團的主要工作對象,也是共青團工作開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本次培訓活動將我院三個中心各級團組織負責人召集在一起,大家在活動中,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取長補短。在後續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應該進一步發揮共青團的組織優勢,加強各個專業領域的青年之間的溝通和聯繫,為青年職工的交流搭建平台,持續、有效地拓寬青年之間交流溝通的渠道。

三、服務青年落地、引領青年成長

隨着試飛事業快速發展,每年都有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學子加入試飛大家庭,隨之而來的就會出現新員工遇到的成長、發展以及生活中的各類問題。本次培訓的20_年團組織活動策劃環節,各位團組織負責人就是圍繞青年職工遇到的各類問題,發揮各團組織的優勢和特長,切實地做到服務青年。比如大家的活動策劃分別包括了青年聯誼會、定向越野賽、羅曼蒂克晚會、搭建交流平台(包括技術、生活、思想等方面)、騎行活動組織等項目和內容,從多維度做到服務青年。

試飛事業“十三五”、“2035”乃至更長遠的發展,需要依靠當代試飛青年的睿智、擔當和進取。在本次培訓“20_年團組織活動策劃”環節中,由參加培訓的青年代表對策劃的各項活動歡迎度進行了投票,從結果上看出大家更傾向於青年聯誼以及定向越野之類的活動和項目。作為科研試飛行業的青年組織,面對兄弟單位科研技術實力的突飛猛進,如何做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引領當代試飛青年潛心科研,永葆試飛行業的領先地位,是我們必須要慎重思考的一個問題。

警校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很高興能有機會去巴山,與美麗而又內涵的巴山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在這兒,我們體驗到了大巴山的美,這是一種精神上的美,這是有內涵的美。大巴車在山路上穿梭,透過窗户,看到路兩邊的石頭和石崖,石崖上面是綠、是樹。可以想象,這路是怎麼來的。漸漸地我們來到了大巴山腹地,這裏山高澗深、橋隧相連、荒涼閉塞,巴山鐵路人在這兒養護維修着襄渝鐵路81公里線橋設備。引領我們參觀學習的解説員這樣描述巴山:"抬頭一線天、低頭是深澗;天天雲霧罩,半年雨綿綿"。

從70年代初,在襄渝鐵路修建過程中,三線學兵連奔赴山重水複、地形險峻、人煙稀少、交通困難、施工條件極差、工程尤為艱鉅的秦巴山區,築造"打不爛、炸不垮"的鋼鐵運輸線。到第一批鐵路人砌水池、架水管、引山泉,解決吃水問題;買設備、辦磨房,加工原糧,解決吃糧問題;開荒地,種蔬菜,解決吃菜難的問題;移石運土,在亂石坡上修泥台階路,徹底改變每天飲山泉、住石屋、點油燈、啃幹饃的艱苦生活,硬是把日本專家判了死刑的"擔心線"養護成了安全"放心線"、"優質線"。就這樣一代一代巴山人逐步鑄就並培育了"安心山區的奉獻精神、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和堅定樂觀的自強精神"的"巴山精神"。

我想,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機會去巴山學習,可能很多人都會一時的忘卻何為艱苦。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我知道什麼苦,也體驗過什麼是真正的苦,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的精神層面並沒有提高。就自我而言,已經很久沒有思考過關於在艱苦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層面的問題了。所以,我覺得,巴山精神,應該與時俱進。先輩們留下來的東西,我們必須要學習和傳承好。

在巴山,我認識了一個20xx年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學生,他20xx年分配到巴山工務車間工作。據他介紹,他這一批總共有32名畢業生分配到該車間工作,這一年來,他們沒有一個人離開工作崗位。他們傳承"吃苦為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奮發進取"的"巴山精神",克服襄渝線橋樑最高、隧道最長、曲線半徑最小、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生活條件最差等種種困難,安心山區、勤奮工作,都具有很強的吃苦奉獻精神,能夠安心山區工作。這就是新時期"巴山精神"的真實寫照,他們繼承並傳承着這偉大的"巴山精神"。

學習的時間雖然不長,通過和他們的短暫接觸以及觀看影片,他們熱愛生活,正視生活的態度還是深深打動了我。他們改造者自然,也改造着自己。用他們的話説就是:巴山很苦,可我們在一天就要幹好一天,生活就得充實一天。為了充實這一天,他們搬石運土,花了半年時間在亂石坡上挖出了一個籃球場。這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們每年一次的"巴山站區運動會",運動員們在受限制的場地裏展開激烈角逐,比賽項目也是別具特色,扛着枕木上山,背菜,大叫都陶醉在一種少有的快樂之中。這樣的運動會起其他地方或許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但在這兒,他卻是巴山養路工們對美好生活矢志不渝的追求和自強不息、頑強奮鬥的象徵,這就是巴山人的"狂歡節"。有時候真心覺得好羨慕他們,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生活態度啊。

寫着寫着,感覺自己好多的內心感受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也許是能力有限,很多東西都不能夠用文字表達的清楚。但這些東西都是要時刻銘記和必須實踐的,作為一名鐵路職工,我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們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但我們要有堅定樂觀的自強精神、安心鐵路大修事業,認真學習、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為社會主義鐵路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lqjg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