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

5月26日——28日,在濰坊市金寶賓館參加“濰坊市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會議”,收穫頗多,感慨頗多。這次近距離真實地感受主題單元教學的魅力,確實很過癮,尤其是畢英春、韓興娥、趙紅等老師的單元教學藝術展示,更是讓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7篇)

我的收穫:

收穫一: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比如畢英春老師在《威尼斯的小艇》中,引導學生總結了學習寫景狀物文章的方法及寫景狀物的方法:

(1)連接事物幾個方面,概括內容;

(2)扣住語言,多種方法,體會特點;

(3)抓住特點,把握結構,學習表達。

在讀《與象共舞》之前,回顧方法步驟,然後學生自學,自己主持交流,教師點撥。最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選自己喜歡的景或物加以描繪,練習表達。

收穫二:一堂課的教學中無須面面俱到。

荀子説:“不全、不粹、不足,以謂之美。”可教學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點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實正是這種“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語文教學更精練,更精彩。尤其在短短的40分鐘時間裏,我們無需“顧全大局”,而應抓住重點,需要側重讀的就突出讀,需要側重談的就盡情説,需要側重聽的就要張開耳朵,需要側重寫的就不能放過寫的契機。

在趙紅與李翠雲老師的課中,就注重了“談”和“讀”。通過“談”,曉之以理;通過“讀”,動之以情。學生在讀中理解,談中感悟,受到了情感的薰陶。

收穫三:國小語文有效教學評價在主體教單元教學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張雲傑老師在學生朗讀後,積極熱情地肯定:“他讀得多麼動情,讓我為之動容,讓我好像看到了季羨林老先生對災區孩子的牽掛!”學生受到鼓舞,都情緒高漲地投入到朗讀之中,很快與文本融為一體,自然有了深刻的體會與理解。其實評價更應關注的是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終極目標。

我的幾點思考:

思考一:我校國小語文主題單元學習該如何進行?學生所需閲讀的大量材料該如何蒐集?現在有的倡導“簡單語文”,有的倡導“深度語文”,我們如何使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既簡約高效又內涵深刻?

思考二:單元主題學習的課堂教學如何精細化?從課型的確定到課時的安排再到教學流程的設計以及各教學環節的用時,對這些方面都需要進行深入細緻的探討。小組合作、自主互助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一個趨勢,也是構建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一個難點。如何使小組合作規範高效?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如何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組際間的交流如何進行?教師如何指導小組學習? 思考三:在趙紅、畢英春等老師展示的課中,學生的預習大部分都在課外,學生查閲書籍,蒐集資料,增加了課堂的容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那麼,我們的學生能做的到嗎?有那麼好的條件嗎?會得到家長的支持嗎?

我想,這些問題都是開展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的關鍵,希望在摸索中逐步找到答案!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在我們學校開展以來,很短時間內收到明顯效益。大家都感到語文教學找到了一條更合乎學科本質特點的途徑,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語文素養髮揮了巨大作用。以實驗教師領頭,大家共同參與,一邊探索一邊總結,可以説,語文教學改革打開了新生面。

但是我發現,校內校外不少同行有一個顧慮:低年級,能不能參與這項試驗?如果能用,又該如何用?我的觀點是,低年級也可以用。

在這方面,《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幫了我很大的忙。它決不是提供了一套現成的文本資料,決不是單供我們教師即時套用,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維方式,統籌方法,實踐嘗試。我從這本書裏受到極大啟發,一邊借鑑運用,一邊開發自我,建造師本課程、班本課程,收到了很好效果。本學期,自從孩子們升入二年級以來,隨着識字量的增加,他們的閲讀視野從單純的看漫畫轉到對文字的閲讀,興趣濃厚,除了讀主題叢書,好多孩子已經開始讀整本書《三國演義》《楊紅櫻系列叢書》《笨狼一家》《少兒百科》等。為了引導學生有效閲讀,我利用課堂、上下午預備前帶領孩子們興趣悦讀,並積極開展了一系列語文主題學習活動,有成效,也有不足。現我就目前主題叢書的閲讀教學情況總結和反思如下:

一、以課本為主體,以主題學習為輔導,以點帶面。為了讓孩子們有目標有要求地閲讀學習,我要求自己首先要吃透教材,研讀教本,然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對整冊所有課文進行整合與分類,確定本單元的學習中心,然後從每一個學習單元中確定一篇精讀課文,其他篇目略讀,做到以點帶面的指導,讓學生能做到觸類旁通。在精讀完一篇文章之後,我及時總結這一類文章的學習方法。然後讓學生舉一反三,用此方法自主、高效地學習本單元內的略讀課文,同時進行相關主題下的拓展閲讀。這樣一步步下來,學生不但能掌握這一類文章的學習方法,擴大了閲讀量,同時也能掌握這一類文章的文體特點,並且我讓學生試着寫與主題閲讀有關的日記,雖然學生們寫得話語有時讓人琢磨半天才知道原來孩子們寫錯了字,句子有歧義,但通過讀寫結合,他們現在逐漸能寫出通順的句子,這不能不説主題學習的功勞之大。在這一過程中,自己儘量做到精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孩子津津有味的徜徉在書的海洋中。

二、重視朗讀感悟,讓課堂“活”起來。主題叢書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出色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使這些出色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在主題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評價,在評析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閲讀教學與實驗活動有機結合。在主題閲讀教學中,我常常結合課文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實用的閲讀方法和朗讀技巧。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利用預備前讓學生進行與主題學習相關的朗誦與演講,家長會上孩子們詩歌朗誦展示,三國人物點評等讓所有家長大吃一驚。還引導學生們從寫一句話開始去寫好自己的日記,寫出自己的感想,並且定期進行“好文章推薦”“我是閲讀小博士”評選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閲讀積極性。本學期我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開展的語文主題學習活動,幫我係統了自己,整理了自己,提高了我的教學水平。但是尚處在研究和探索階段。而在語文教學方面,我的經驗也很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虛心學習,大膽探索,勇於展示,儘快的構建和完善語文主題學習的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上週四,我有幸和同事們到林州大劇院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方曉玉、王玉莉、李曉林、李曉偉四位名師的展示課,認真聽取了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教授對改進閲讀的一些思考和實驗學校校長的報告,感受頗深。

首先為我們展示課例的是來自山東濰坊市臨朐縣第二實驗國小的王玉莉老師,她講的內容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集中識字課》。聽了王玉莉老師的課後,我發出了深深的感慨:原來一個單元的生字可以這樣去學。這節課的內容分四個版塊兒,第一關是“我會認”。王老師首先把第七單元的生字以詞語的形式,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去認。形式是先讓學生讀,然後老師找學生讀,最後老師範讀,學生跟讀。第二關是“我會讀”,就是把拼音去掉,讓學生去讀。先讓學生自己來讀一讀,然後男生、生女分開讀。第三關是“我會記”,老師首先讓學生觀察每行字的特點,讓學生總結記字方法。最後總結出四種方法:1、聯繫生活去記字;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去記字; 3、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4、多樣方法去記字。第四關是“我會用”,老師把大部分生字融入到一首兒歌裏面,讓學生自由讀,老師指名讀,學生齊讀,拍手讀。聽了這些課,總的感受是老師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識字。

其它三節課教學模式一樣,都是採用“1+X+Y單元主題教學”。“1”,是指精讀課例的教學。就是從教材的每個單元挑選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精讀”,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實現與文本、老師、編者、學生間的平等對話,從中品味、欣賞藴含在詞語、句子背後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聽説讀寫的基本語文能力訓練,並滲透一寫的學習方法。“X”,指的是苦於篇略讀課例的教學。這些文章,不必逐一探究每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有選擇地進行閲讀。這樣的文章教師可採用學案的形式,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例中學到的方法進行自學。“Y”,指的是《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教學。拓展書目的教學一般在課內完成。這樣的教學方法給我的感受是:一、精讀與略讀的融合,既品詞析句,又海量閲讀。精讀課上,落實了葉聖陶所説的“一字未宜忽,語語司其神”;略讀和拓展課上,落實了詩人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二、理解與運用的融合。理解是為了運用,運用是為了更好的促進理解。精讀課上,體會情感並把“學語文落實到實處;略讀課上和拓展上,突出訓練重點,強化鞏固,形成能力。三、學文與學法的融全。以精讀課文為例,以例悟法;略讀課和拓展課作為練習,依法自學。

聽完“這次國小語文主題教學”活動後,我的收穫是:

一、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老師要少講,把課堂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要求根據學生的“學”設計教學內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搞繁瑣的課文分析,不盲目追隨“新”理念,要立足於學生的“學”,立足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完成課堂教學。

二、要轉變教學方式,切實保障學生的“學”。“教”方面,教師不但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情,也就是教師的“教”要圍繞學生的“學”進行,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學生的學,要重視學生的自學與合作學習,同學間要互幫互助、互相督促,保證學習效果。

三、課內要大量閲讀,為語文學習引入“源頭活水”。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材可以發揮例子的作用,引導學生去了解語言規律,學習語言。如果只學習教材,見到的“活生生”的語言就會有限,學到的東西也會有限。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要進行大量閲讀,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書讀得多了,詞彙就會大,掌握的句式會更為豐富,頭腦鮮活的語言會更多,當然表達更自然、清楚、流暢。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幾位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讓我們師生都行動起來,“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因為知識上的富有可以讓人享受心靈上的滿足,讓我們在讀書中體會人生的富有與美好罷。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4

看了《人民教育》主題閲讀專輯後,我對主題閲讀有了深刻地認識,明白了語文教學就是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實施主題式的閲讀教學,在教師地指引下讀、背,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增加積累,進而達到真情實感地寫這一目的。

一、建構“一主兩翼”的閲讀課程體系

一主:是以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為主,兩翼:即《新語文主題閲讀》和《主題式經典誦讀》為輔,以“單元主題教學”為策略的課堂教學模式。《新語文主題閲讀》所選內容均是中外現代經典散文,這些散文描寫的景物、記錄的事情和現在的兒童生活比較接近,孩子們可以運用批註式閲讀的方法,進行自讀、自學。《主題式經典誦讀》,一是題材以詩歌、韻文為主,凝鍊明快、琅琅上口,更具語言美、音律美、意境美。二是在內容選取上更加“經典”,注重了教育與文化的共生。

在教學中採用“單元主題教學”,在精讀每一篇講讀課文後,將學生的閲讀視點引導到與教材配套的《新語文主題閲讀》和《主題式經典誦讀》,進一步提升兒童的閲讀質量和品位。這樣以單元為單位組織教學,而不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地去教。

二、採用主題式閲讀方法

(一)主題式批註閲讀

主題式批註閲讀是以自學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畫、注、批為載體,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學能力為目的的一種閲讀方法。在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情形進行畫、注、批,遇到精彩處,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鳴,或是與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讓學生自覺地畫上一些記號,註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讀書,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主題式批註閲讀,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主題的思想,主題的精神,主題的情感。這一閲讀過程,經歷了從形式到內容,再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到“道”,再從“道”到“文”,從理解到吸收,再從吸收到表達的思維加工過程。

(二)主題式經典誦讀

主要採用三種方式:一是先誦讀後反芻的“鯨吞誦讀法”。這種方法是利用國小生記憶的黃金時期,把一些內容淺顯易懂、讀起來琅琅上口的經典,“吞下去”,背誦下來,快速記憶,高效積累。二是先理解再誦讀的“蠶食誦讀法”。要讓學生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進行自主學習,把不懂的學懂了,在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慢慢品味、咀嚼、體味、感悟。按照“讀正確、讀明白、讀出感情、讀出色彩”這四個一一遞進的層次入手,運用以氣帶聲、以聲傳情、心領神會、寓情於聲的技法讓學生放聲朗讀,在讀得正確、流暢,抑揚頓挫中將語言形象化,將情感美化、深化。使閲讀過程成為精神的洗禮、情感的迴盪、心靈的旅行的過程。三是不求內容同一的“鳥鳴誦讀法”。這種方法,是圍繞一個主題,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學生自主選擇閲讀內容,留給孩子自主閲讀的空間,你讀我聽,你聽我讀,進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個性化閲讀。不求讀的內容統一,但求讀出個性特點。在讀中,要求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茫茫書海,讓兒童有主題的閲讀;浩浩文化,讓兒童有主題的積澱。在今後的閲讀教學中我將會沿着這個方向去努力探索。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5

3月20日在上街區教研室吳金煥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校一行六人伴着陽春三月的一路繁花來到安陽林州市,參加了豫、陝、晉、湘四省與林州二實小“語文主題學習”聯誼教研活動。聆聽了專家講座,參觀了林州一中、林州實驗二小,觀摩了幾節優質課,聽了幾節隨堂課。之後,我們集體備課,李紅老師借班上課,把“語文主題學習”真正落實到實踐中。

在本次學習中,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之前教語文,我總感覺沒有方向,好像處處是方向又處處沒有方向,整天單純圍着課本打轉,效果甚微。而語文主題學習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將語文書和叢書鏈接語用點,一課一得,再將每個單元提煉出一到兩個語用點,每節課都安排十多分鐘的時間來閲讀叢書。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對整冊所有課文進行整合與分類,確定好單元教學的學習中心,確定好一篇精讀課文。精讀完一篇課文後,及時總結這一類文章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利用這種方法略讀其它篇目,觸類旁通,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上,將“主題學習叢書”的配套書目融入課堂。主題學習使我們的語文學習從複雜凌亂中解脱出來,教師簡簡單單地教,學生簡簡單單地學,這既夯實了知識點,又使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很濃厚。

二、借力叢書,輔助閲讀。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都知道學生沒有一定的閲讀量就沒有視野,“語文主題學習”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圍繞着主題進行閲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認真地去閲讀;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閲讀找到其中的快樂。這樣才能使教師輕輕鬆鬆地教,使學生快快樂樂地學。想要語文的教學工作更深入,我們必須繼續認真領悟“語文主題學習”的真諦,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教師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興趣濃厚地學語文,讓學生在大量的閲讀中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總之,這次的學習真是收穫巨大。因為我不僅僅在“閲讀教學”和“語文拓展閲讀”方面得到了啟發和指導,更主要的是對於“語文教學”、“新潮教學理念”、“語文教學研究”有了更全面更系統的認識,我將以此為契機,不斷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生能早點搭上“語文主題學習”的快車,從中受益。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6

自20xx年,我校實施《語文主題學習計劃》以來,我便試着根據農村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努力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

我校學生課外閲讀習慣差,積累少,但主題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從讀單一的課本學習延伸到課外閲讀,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增加學生的知識儲量,先將自己在實施主體學習過程中的一點感受總結如下:

一、以課堂學習為核心,利用《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帶動學生向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學習與課外閲讀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與我們的課本是同步的,因此,每學完一個單元,我便拿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閲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相對應的篇目,在這些篇目中,我會挑選最精彩的那一篇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積累。通過這種方式,我漸漸帶動起了學生的閲讀興趣。漸漸地,我便把時間由學完之後佈置改在了學前佈置,由課堂轉向了課外。通過調查我發現,以前,大部分學生晚上寫完作業就看電視,而是開始閲讀《語文主體學習叢書》之後,很多學生的習慣開始改變,他們晚上開始以閲讀《語文主體學習叢書》為主。

二、加強知識積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在教學中,我充分激發他們對課文中的精彩段落誦讀的積極性,每堂語文課拿出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們朗讀,平時每週五下午閲讀課我總是和學生一起讀主題課本,進一步昇華課本知識。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一直要求學生堅持寫閲讀筆記,並且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閲讀成果,像讀書筆記展覽、讀書交流會、讀後感交流等活動。在閲讀語文主體學習教材時,要求學生不要走馬觀花,只看故事情節,而要把自己認為好詞佳句摘抄在讀書記錄本上,或讀書卡上。

雖然對這種學習活動模式的研究尚未成熟,但我們會不懈地努力,相信我們的語文主題學習活動會更加深入與完善。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在20xx年3月14日,本人有幸參加了濱州市教研室組織的關於國小語文教師主題學習研討課的活動,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們聆聽了幾位教師的課例,從他們所上的課例中,課程內型豐富多樣,有識字課,閲讀聯動課等,課堂內容精彩紛程,教師的語文教學功底深厚。他們的語文教學課改確實走在了全國教學的前沿,而且做得十分出色,我認為已經做到了——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首先,對於閲讀課的教學,他們注重抓住一個值得師生共同深入探究的主題來進行學習。過去,我們的語文閲讀教學,教師們總是喜歡對課文內容進行深挖細掘,繁瑣地分析、理解,以問題牽着孩子們學課文,問題問完了,課文就學完了。如此下來,教師花費的時間多,功力大,但收效並不高。這次 “語文主題學習”的課例,給我們展現的又是另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他們的每一節課,都是圍繞一個主題來展開的。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重在讓學生一課一得,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學生學得輕鬆自然,簡單而紮實。

其次,學習主題確定以後他們都能做到精講多讀。有很多學者説過:“書是孩子們讀懂的,不是教師教懂的。”更有一句話:“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也給我們説明了應該讓孩子們多讀書。因此,上語文課,最主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多讀書,有感情地讀書。這一點他們這些兄弟學校也是做得非常好。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的閲讀量,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加大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面面俱到,到最後反而面面不到,讓孩子聽的一頭霧水。我們應學會舍取,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對於低年級來説,我認為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閲讀習慣尤為重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多思考、多摸索、多實踐,採取更適合我們二年級的、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孩子們的閲讀興趣和習慣,大膽嘗試以“單元主題”開展教學, 在有效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實現課內既學課文又能海量閲讀。

再者,“語文主題學習”強調要重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這正和我校提出的導學自主模式的課堂教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主題學習”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為最主要的學習方式,閲讀和交流成為課堂最主要的內容。在這次聽課的過程中,我真正領略了名師的博學多思,多才多藝,循循善誘;看到了學生的妙語連珠,出口成章,文采飛揚,旁徵博引,字正腔圓,孩子們的創造力讓我們這羣大人也甘拜下風、讚歎不已;同時,我還感受到了活躍、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在老師的課上,孩子們所展示的那種自信和積極,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活了整個課堂。這顯然不是簡單應急性的訓練,而必然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內化過程。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呀!可以看得出,在他們的課堂上,孩子們是真的喜歡語文課,喜歡老師,師生的互動是那麼的自然,氛圍是如此的和諧。學生之所以能在課堂上井然有序地學習,我想,這和老師循循善誘地教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教師要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不要為了追求所謂活躍的課堂氣氛,不管什麼知識什麼內容就輕易讓學生進行合作,要讓學生帶着合作學習的任務“合作”,真正需要“合作”的時候“合作”,這樣才能避免“合作”學習成為一種“無效勞動”。教師必須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適時地引導和點撥,全面調控合作過程,提高合作質量。其實,“合作探究”不僅體現在同學間的互相幫助上,還體現在互相鼓勵、互相督促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互幫互學、輕鬆學習的目的。

“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學生閲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語文主題學習”的課程實驗,已經向新課改的目標邁進,他們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為出發點,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8

在20xx年12月20日至27日,本人有幸參加了由XX市教研室組織的赴XX省XX市關於國小語文教師跟崗學習的活動,跟崗學習時間為期7天,在這7天的時間裏,我們走進了XX市,、,四個縣級國小語文課改先進學校進行跟崗學習,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們聆聽了幾位山東省名教師,教學能手的課例,從他們所上的課例中,課程內型豐富多樣,有識字課,閲讀課,讀書交流會,單元導讀課,繪本閲讀課,單元集中識字課等,課堂內容精彩紛程,教師的語文教學功底深厚。他們的語文教學課改確實走在了全國教學的前沿,而且做得十分出色,我認為山東省濰坊市“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已經做到了——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首先,對於閲讀課的教學,他們注重抓住一個值得師生共同深入探究的主題來進行學習。過去,我們的語文閲讀教學,教師們總是喜歡對課文內容進行深挖細掘,繁瑣地分析、理解,以問題牽着孩子們學課文,問題問完了,課文就學完了。如此下來,教師花費的時間多,功力大,但收效並不高。這次XX省“語文主題學習”的課例,給我們展現的又是另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他們的每一節課,都是圍繞一個主題來展開的。如孫傳紅老師上的《走進奇幻的神話王國》一課,他就先讓學生自由品讀《夸父逐日》,《普羅米修斯盜火》,《女媧造人》這三篇神話故事,然後讓學生説出圍繞這三篇神話故事想出一個最想探究的問題,學生們提的問題很多,結果他們就用一個學生提出的問題:“神話故事究竟神奇在哪兒?”這個主題來展開探究,又如劉燕老師上的《語妙天下》一課,她就緊緊圍繞着“紀曉嵐説的哪些語言讓你覺得特別生動有趣,印象深刻”這個主題來品讀,袁麗老師執教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又緊緊地圍繞“你覺得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這個主題來思考。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重在讓學生一課一得,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學生學得輕鬆自然,簡單而紮實。

其次,學習主題確定以後他們都能做到精講多讀。有很多學者説過:“書是孩子們讀懂的,不是教師教懂的。”更有一句話:“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也給我們説明了應該讓孩子們多讀書。因此,上語文課,最主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多讀書,有感情地讀書。這一點他們這些兄弟學校也是做得非常好。如郭XX老師執教的《七律長征》一課,她就讓學生五次有感情地品讀這首詩。一讀初步感知詩歌內容,二讀找出中心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確立學習本詩的主題“紅軍長征之難,難在何處”?再讓學生圍繞這一學習主題進行第三次朗讀,邊讀邊找出相關詩句。四讀讀出紅軍對待困難的態度。五讀長征勝利後,紅軍們無比高興的心情。先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然後再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樣,學生通過有感情地品讀,紅軍那種不畏遠征之難,勇敢,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就湧現在孩子們的心裏。因此,正確地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最有效途徑。

最後,他們把大量的課外閲讀帶進課堂,每學習完一篇課文,有些課文會補充一篇課外閲讀,簡稱“一加一”教學,如郭XX老師上的《長征》一課,她就抓住毛主席的詩詞來拓展閲讀了《沁園春·雪》這首詩。有些課文會加入多篇課文,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安徙生的童話故事結局都很美好,袁XX老師則補充出示了《醜小鴨》、《拇指姑娘》和《美人魚》這三篇童話故事的結尾部分,讓學生閲讀,感受安徙生童話故事的特點。還有張XX老師執教的《一次成功的實驗》,她就圍繞這篇課文補充了八篇課外閲讀,他們稱作“一加ⅹ”,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的閲讀量,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加大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崔XX老師指出:“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學生閲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XX省XX市“語文主題學習”的課程實驗,已經向新課改的目標邁進,他們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為出發點,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9

“高中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是一套突破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整體解決方案。實驗倡導課內大量閲讀,在課堂上圍繞教材單元主題,引導學生自由、自主的閲讀,從而實現課堂結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全方位改革,並以學生增分、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為最終目標。“高中語文主題學習”不僅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更是一種理念上轉變。實驗以素養為綱,以課表為基,以大學聯考為本,以教材為線,從語文課堂的整體設計和概念引領出發,貫徹模塊呈現、學科拓展、任務驅動、成果共享的基本原則,探索建構語文學習任務羣的模式,樹立師生大語文觀,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來自上海金山中學的李書慧老師帶來《在“山水情思”中悟“奮鬥人生”的整合學習》。李老師選取了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明代宋濂的《桃花澗修禊詩序》兩篇經典文言文。李老師的課質樸厚重,從蘭亭到桃花澗,從東晉到明朝,跨越山水,穿越歷史,不變的是永恆的情思……滿滿一天的活動終於在傍晚時分落下帷幕。

高中“語文主題學習”項目從去年秋天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今天已有五十多所高中成為首批實驗校。作為高中項目的負責人,趙局長付出了很多很多。從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到人員的召集、產品的定位、理論框架的搭建、叢書的編寫審定、校內磨課研討……所有的工作就是這樣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外加一位負責前前後後的助理高靜老師,爺孫一般的倆個人樂此不疲的奔波、勞累,從風箏之都濰坊到卧牛之城邢台,從魔都上海到百湖之城大慶……幾個月的時間,聚集在趙局身邊的人越來越多,未來,項目組的人會越來越多,他們跨越的城市也會越來越多,因為,“語文主題學習”先進的理念和趙局長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感召。一位退休的老人,不為名不為利,只為發揮自己的餘熱,讓這項實驗惠及更多的孩子。當你一切為了孩子,當你所有的出發都是為了孩子,所有的困難和波折都會為你讓路,連老天都會幫你。此刻,看到趙局,心裏湧起滿滿的感動,不由地再次為這位執著的老人點贊。

本次活動旨在打造、研磨“高中語文主題學習”成熟課型,夯實“高中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基礎,擴大影響力。此次研摩活動引起了學校領導的關注和重視,也使老師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主題學習的內涵及研究策略,增強了大家實施“高中主題學習”的信心,相信通過這次主題學習研摩活動,我們今後在這方面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開展以來,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在教研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校充分發揮教學研究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學校和教師大膽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減少講授時間,增加學生獨立閲讀時間,將課堂變為學生喜歡的樂園,在教學實驗活動中也總結出了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現總結如下:

一、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大力改革課堂教學,為主題學習提供可操作的辦法;以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來實現語文學習大突破。依據新課程理念,深入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研究,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率,大面積提高質量。

二、培養學生積極的閲讀興趣和習慣。

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的知識來源於學生廣泛的閲讀涉獵,因此提高閲讀興趣和培養好閲讀習慣是很重要的。我們藉着“主題學習”的東風,充分利用主題學習叢書教材,增加了學生的語文閲讀量,豐富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豐富了學生對人、事、物的感受和體驗,使之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課文,感悟人生,養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

三、自助互助合作型課堂

在語文課堂“主題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成為最主要的學習方式,閲讀和交流成為課堂最主要的內容。學生可以根據任務和要求閲讀課文,有目的有針對性收集資料、篩選信息,力爭在有限時間閲讀更多的與主題相關、相似、相近甚至相對、相反文章,及時發現疑難問題,作為小組內互相的依據,學生在閲讀中感受、體驗、發現,以自己的閲讀體驗為支撐,達到對文本的真切解讀與感悟。學生針對各組在主題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可以進行一下探究,力爭在顧及全篇、單元、課文主題的基礎上獲得更為深刻的認識。學生可結合重點語句品讀、賞析進行,可對文章的整體賞析進行展示,讓學生説感悟、談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四、加強研究,總結經驗。

探索出語文課堂“主題學習”的新模式。我們在主題學習的基礎上,要深入研究,積極探索,總結出我們自己的經驗,並把它們加以整理、總結,擴大規模,使這項成果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同時,我們更加關注其它學校的一些好經驗,以實驗通訊為平台,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取長補短,使這項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學生,使學生在閲讀中成長,在閲讀中獲得成功地喜悦。

語文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是某一個方面努力了,就能帶動整體的提升。要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還必須從語文課程的整體進行考慮。為此,我們結合我市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取得的成果,借鑑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改革”以及“課堂大量閲讀實驗”為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提供的鮮活的經驗,開始了對語文主題學習的探索。

(一)、積極倡導“經典誦讀,營造書香校園”

1、誦讀經典。

一直以來,學校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為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學校開展了“倡導經典誦讀,營造書香校園”和書香進家庭活動。學生誦讀內容包括《國小生必背古詩詞三百篇》、《弟子規》、各年級主題學習叢書等。

二年級:

1、《國小生必備古詩三百篇》,每學期給學生選25首古詩背誦,讓學生初步感受祖國的古典文學精髓。既積累了語言,又鞏固了生字。

2、《成語故事》,還有歇後語、俗語等作為補充。

3、《弟子規》,組織學生課外學習誦讀

誦讀落實也是非常重要的:

(1)分解內容,每週完成指定任務。

(2)在校注意引導和檢查,利用晨讀、班隊等時間,組織打擂台、成語競賽等活動,激勵學生鞏固、落實。

“天地閲覽室,萬物皆書卷。”我校一年一度的校園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等校園文化活動也是難能可貴的語文課程資源。我們在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的同時,讓學生寫一寫參觀記、實踐報告、研究報告等,這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效果極佳。

此外我們還開展“親子共讀,營造書香家庭”活動。我們通過給家長一封信的形式,分年級向家長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並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有效閲讀。

(二)、積極開展班級讀書會活動。

首先,推薦讀物。

閲讀內容的選定遵循“指定性”與“自主性”相結合,“趣味性”、“廣泛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另外我們通過調查研究和學生自主選擇等形式,擬定和推薦了《國小各年級課外閲讀書目》,這些書目分為必讀和選讀兩種,必讀書目除主題學習叢書《幸福的種子》以外,還選擇了一些著名的優秀詩歌、散文、童話、小説,開學初將書目印發給學生。

其次,廣開渠道,解決書源。

我們儘可能創造條件,結合少年兒童的特點,不斷增加書刊,供學生自由選擇;還通過多種渠道,採取多種措施,方便學生閲讀:

1、在各班建立“班級圖書角”。每學期初發動學生推薦自己最喜歡書,登記編號,設專人保管,互相借閲,資源共享。

2、讀書節增設了圖書跳蚤市場,互相購置喜歡的書,使學生閒置在家的書能夠流通起來。

再次,師生攜手,將學習進行到底。

為使學生的主題學習閲讀成效更顯著,在閲讀指導課上,我們的語文老師都能認真上好“篇目推薦課、讀書方法指導課、交流評論課、讀書筆記輔導課”等。在閲讀方式上,我們開展了“涉獵性閲讀”:在閲讀的數量上“多多益善”;在閲讀的質量上“不求甚解”——總體感悟,大局把握;在閲讀方法上“一目十行”——跳讀為主,理解為輔。有時又進行“積累性閲讀”,“為學之道在厚積而薄發。”為了更好地達到“積累”之旨,閲讀時我們要求學生輔之以列提綱、摘錄、作卡片等手段。

3、開展主題閲讀專題性活動。這一活動的有效開展更能激發學生閲讀叢書的興趣,提高閲讀質量。在閲讀課上,我們教研組開展了童話故事會、人物評論會、佳作欣賞會、精彩片段誦讀交流會等活動。

最後,多種活動推動學習。

老師想方設法讓學生自己交流主題學習讀書“成果”,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讓學生暢談讀書收穫,享受成功的喜悦,實現自我創新。這一階段的操作方式有:

1、健全評價機制。我們設立了“讀書筆記優秀獎”“讀書筆記進步獎”“談天説地能手”“優秀手抄報員”“小書迷”“小博士”“小科學家”等獎項,學生的課外閲讀熱情變得異常高漲。

2、積極開展競賽活動。如:誦讀擂台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等。除了各班自己開展競賽以外,我們學校還在每年的5月份開展“讀書節”開展一次主題學習叢書和古詩誦讀競賽活動,達到以賽促練的效果。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上週五、六,有幸到濰坊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趙紅、韓興娥、畢英春三位名師的展示課,現場考察了語文主題學習優秀實驗學校的先進做法,認真聽取了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教授對改進閲讀的一些思考和實驗學校校長的報告,感受頗深。

講課的三位老師,名字讓我如雷貫耳,但是卻從未見識過這些名師執教的語文課堂。這次聽課讓我大開眼界,領略了三種不同的授課方式。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在這裏班門弄斧的談談我的體會。

1、主題閲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着主題來閲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閲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閲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閲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韓興娥老師的課,平凡卻最有實效。曾經很多人慕名而學,但是成就的僅僅只有韓老師自己。看過網上很多關於韓老師的評論,印象最深的卻是平凡紮實兩個字。在她的課堂上,我感觸最深得就是語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韓老師將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最為日常所習,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藴,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題閲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提供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韓老師為我們展示了“海量閲讀”的課堂教學藝術,以及畢英春老師的“1+X”單元閲讀教學展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閲讀叢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瞭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閲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閲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蜕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閲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閲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主題閲題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瞭解這一事物中藴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提供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幾位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我的感覺中,主題學習做到了透過一個個小小的主題,讓學生看到的是具體生動的世界。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為借鑑奎文、壽光、昌邑、濰城等市區“區域性推進主題學習實驗”的經驗,市教科院5月26—28日在金寶賓館召開“主題學習”研討會議。通過這三天的學習,使我收穫頗深,讓我對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有了新的理解。

傳統的語文課,老師在講台上侃侃而談,學生在下邊昏昏欲睡,是我們老師講得不好嗎?不是,而是學生能夠參與的活動太少了。他們覺得自己無所事事。一節課下來,老師很累,而學生卻學到了很少的知識。通過這三天的聽課我發現,那幾位授課老師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去主動地參與,例如,老師安排了小組過關的環節,如果老師一個個地去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但如果放手給學生,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我發現這幾位老師的課堂容量都特別大。如濰城區實驗國小趙紅老師執教的主題學習單元,用一節課的時間,學完了本單元的四篇文章,改變了一個單元約用兩週時間的教學模式。雖然學習的速度很快,但學生掌握的卻不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閲讀能力和閲讀水平。學生的主動性都很高。

課堂形式多樣。學生學完一個單元的內容之後,有一個彙報學習的環節。學生的彙報形式多樣,有的小組以朗讀課文的形式彙報,有的小組以詩歌的形式彙報,還有的小組排成了小話劇的形式……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特別高,把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現出來。

語言積累多了。幾乎每一堂課上,老師們都安排了背誦優美句段的環節,儘管由於時間有限,孩子們還只背過了一兩句或者一兩段,但是相信這些經過背誦的語言,一定會成為孩子們大腦中的積極語言,而且,孩子們有了這種背誦積累語言的意識和訓練,真的會受益終生。

雖然只是短短的三天的學習,但是我的收穫卻是很大,相信對我以後的語文教學會大有用處的。我打算將自己這幾天的所學應用到我的教學過程中,相信學生們的語文水平一定會大有提高的。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自今年以來,我校正式啟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主題學習以教材編寫的主題單元為憑藉,圍繞主題進行課內大量閲讀;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用大約三分之一的課堂教學時間學完教材,其餘時間引導學生進行相關材料的大量閲讀,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主題學習讓廣大語文教師教學輕鬆,得心應手;讓每一個學生喜愛語文,喜歡語文課,愛讀書,語文能力不斷提高。達到了北馬路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追求的目標。現將我的一些認識總結如下:

一、主題學習,實現大量閲讀

九月份,我有幸赴青島市參加了全國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大賽現場決賽,原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李希貴的講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説:我們以前有過不少教改,也有很多閲讀材料和閲讀系列的書籍,但大都強調課外閲讀,把讀書放到課外,強調課外閲讀的根本原因在於教材的學習佔用了太多的時間。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不要精雕細刻,不要把每一句話都挖地三尺,把每一個詞語都挖得冒出火星。他認為,通過學習例題,舉一反三是理科的學習方式。語文學習不同於理科學習,應該是反三歸一,通過大量閲讀,最後感悟點什麼,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讀得多了,慢慢感受就深刻了,積累就豐富了,認識就加深了。但是,有效的課外閲讀很難實現,應該在課堂上實現大量閲讀。在大量閲讀中,學生得以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素養普遍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將學生的學落到實處是前提。

主題學習可以説真正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學學會,會學。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我們看到,主題學習課堂有鮮明的特色。在教與學的關係上,體現了依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思想。學情學生已經學會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程度,是課堂規劃的重要依據。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學生的學習活動佔支配地位。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主體,教師則是引導者。規劃課堂教學流程,為學生設計學習方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等,教師的引導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保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習得能力,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得不到保障,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難以實現的。新課程普及了許多新的理念,如,提倡合作學習,提倡探究性學習,提倡學科溝通,提倡利用教學媒體,這都是好的理念,好的方法;但是,不把教學的着力點放在保障學生的學上,僅着眼於技術層面的更新,我們看到,新理念的實現方式常常與其初衷背道而馳。比如,為了體現合作學習,安排無明確目的地所謂小組討論為了體現探究性學習,無探究價值的問題也討論個沒完;書還沒有讀好,卻一會兒唱,一會兒演,一會兒畫,擠佔了有效學習時間;媒體演示替代了通過文字感受等。

(二)閲讀教學的提速,增容是關鍵。

大幅度增加課堂教學容量使主題學習課堂,在教學模式上、結構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材內容的學習要實現提速,教學必須由繁瑣走向簡單;大量的閲讀內容引進課堂,學生的自主閲讀得到了有效保障。例如我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的時候,沒有對小興安嶺的四季進行詳細的分析,而是抓住有代表性的夏季進行感悟,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接着總結了課文的寫作特點。目的就是騰出大量的時間供學生進行拓展閲讀。課上我拓展了兩篇文章《煙台的海》和《碧水丹山話武夷》,然後進行了練筆訓練。使學生增加了閲讀量,培養了語文能力。

從閲讀教學的量入手來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可能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新課標提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並分年段對學生課外閲讀的量給出了明確的規定。 主題學習打破了教材的'侷限,將大量閲讀引入課堂,通過閲讀教學的提速(教材學習)、增容(加大課內閲讀量)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一方面,課堂閲讀量的增加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探索出了提高閲讀教學效率的一條途徑。

閲讀教學的重要性,我們並不是沒有認識到。但是我們現在的閲讀教學處在一種兩難境地:一方面認識到了大量閲讀的重要性,但把大量閲讀放在課外;一方面是在現有教學模式上,着眼於技術層面的改革,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探索。事實是,課外閲讀難以落實,現有教學模式只在技術層面進行變革,也難以提高教學效率。主題學習從抓學生的閲讀開始,通過課堂教學擴大學生閲讀量,增加學生的感悟和體驗,收效比較明顯。學生不僅閲讀能力、理解能力提高;與之相關,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也相當明顯。例如,在王海英老師的名師示範課上,學生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讓來聽課的教師驚詫,我想,這就是大量閲讀給學生帶來的比較強的書面表達能力。有人説,教育的全部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閲讀的問題,這種説法是有道理的。我們還需要繼續重視閲讀教學改革,繼續加強對閲讀教學的研究。

(三) 簡簡單單教語文很重要。

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常常過於繁瑣,因此許多語文教育專家呼籲簡簡單單教語文。但是,這種狀況一直沒有大的改觀,挖地三尺挖得冒出火星現象屢見不鮮。

不搞繁瑣的課文分析,不盲目追隨新理念,立足於學生的學,立足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完成課堂教學簡簡單單教語文是主題學習實驗在教這一方面的特點。簡單並不代表沒有,教師的作用體現在狠抓落實,體現在引導、點撥上,新課程所提倡的新理念,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方式進入了課堂。講得多,教得多,不代表學生學到的多;教師講得少了,佔用的時間少了,只要引導有方,學生的學習更有保證。

(四)要重視自學與合作學習的結合。

主題學習實驗中,學生個體的自學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結合得很好,取得了1+1〉2的效果。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重視語文的實踐性,要做到教師精講,給學生儘可能多的實踐機會。教師講得少,學生才能有實踐的機會、自學的時間。重視學生的實踐、重視自學,合作學習成為需要;合作學習開展得好,使自學的效果更有保證。這不僅體現在同學間的互幫互助上,還體現在互相鼓勵、互相督促上。我們看到的合作學習為什麼常常是無效勞動?大多是因為教學設計還沒有做到從學生的學出發,不是帶着需要合作學習的任務合作,不是在真正需要合作的時候合作,使之流於形式。

主題學習是一線教師開始實驗的,可以説具有比較強的生命力。首先,它不破壞現有的教材體系,在學好教材內容的前提下進行大量閲讀,便於逐步推廣。其次,教學方法不復雜,單元整組設計、前置性作業引領這樣的方式,適合全年級教師共同備課,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教案、前置性作業設計出來後,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要求並不高,有廣泛的適用性。其最大困難可能在於讀物的配備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徵求了每一位家長的意見,取得了家長的一致贊同,幫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這一做法是其他班級借鑑的。

二、主題學習給我們的啟發

實施新課程和推進素質教育以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正在逐步影響着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觀、育人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改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回顧自己走過的實驗之路,還有不少問題需要我深入探討。比如,自己的語文課堂還存在費時多、教學過於繁瑣的問題。還需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以真正實現高效率的語文教學。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語文教學要實現"人文性迴歸",語文課堂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語言文字轉化成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再把語文定位為一種知識的教學,而更多的是一種生命的體驗、生活的積累和文化的薰陶。本週我有幸參加了有教育局組織的xx縣"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研討會,聽取了來自於x學校的主任,x國小的等的專題講座和展示課,以及學科專家對改進閲讀,學習語文的一些看法及建議,感受頗深。

一、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

為進一步解放老師與學生,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小組合作學習機制。課堂上老師少講,精講,讓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老師要打破常規,制定科學合理適應學生的教學進度及計劃,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學習面,提升綜合能力。真正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鬆鬆學語文,讓學生不在覺得學習語文是件難事,不在覺得語文深不可測,讓學生從此愛上語文。讓語文迴歸"國語".

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三、多種課型,多元化教學

在實驗的過程中提高效率,知道學生拓展學習內容,加大閲讀量,增強分析能力。教會學生閲讀方法,學習方法,針對課文進行鍼對性的訓練,鞏固能力的養成與提升。

四、優化課程建設,建立評價機制

多元課程建設為語文主題學習拓展了渠道,更符合現在所倡導的大語文觀;建立完善的評價激勵體制有利於主題學習的實施。其實評價更應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最終目標。x老師的評價簡潔而詼諧,讓學生很自然的願意喜歡與老師交流各種想法,很值得我學習。

五、課內課外相結合,培養閲讀興趣

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選文的特點進行課外學習閲讀的引導。在活動課上讓學生感受課外閲讀的快樂,逐漸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有助於語文學科的學習,也有助於各科學習的拓展。

總而言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整合多種資源,引導學生主動讀,聽,寫,參與到各種語文主題學習活動中,創新主題學習方法,讓語文學習變得有趣輕鬆,在不自覺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語文主題學習”讓我對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認識。

李校長在談到語文教學時反覆強調“老師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輕輕鬆鬆學語文”。讓學生用1/3課堂時間學教材,2/3課堂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自覺地閲讀。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於是有了1+X、X+1、X+X等課堂模式。聽到專家們的介紹,讓我躍躍欲試,因為它打破了多少年來的教學課堂模式。我努力效仿,實驗探索各種“主題課堂”模式,努力做到緊扣主題,多種課型並用。用的最多的是1+X課堂授課模式,“1”精讀課例,從教材的每一單元每一課中選出一個知識點進行精讀,引導學生深入細緻的研讀,進行聽、説、讀、寫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讓學生領悟一定的學習方法,做到一課一得。這個“1”起着舉一反三的作用。“X”是若干略讀課例,包括叢書。略讀就是大略的讀,跳過細節,抓住文章的大概或自己所需連滾帶爬,加快閲讀速度,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例的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自讀,即“依法自讀”,做到反三歸一,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盡力找到主題結合點進行拓展閲讀,如:表達方式、主題、內容、情感、體裁、作者等。為了激發學生課堂閲讀興趣,把課堂自主給學生,我們也積極的探索嘗試其他課堂模式:自主閲讀課,閲讀欣賞課、閲讀彙報課,盡力讓學生多展示,讓學生明白課堂是自己的陣地。我也時刻告誡自己課堂時間是學生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告訴我,學生自主的課堂模式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一學期的探索實踐,我們有了課程整合的意識,摸索了教材與主題學習叢書整合的方法,明白了課堂時間是學生的時間的道理。

“語文主題學習”使我對語文教學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李希貴校長説“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的確,教師無論是用什麼高招妙招教給學生概括、分析、品味、鑑賞的方法,如果學生沒有真正走進文本,感受不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就無法提高文化修養。主題學習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靜下心來,走進文本,融入文本。而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夠,不會主動探知,嚴重依賴依靠老師的安排佈置,沒有小組意識,不會合作學習,更不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引導下,我對症下藥。

(一)該學生做的事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做。

字、詞、內容、梳理結構……這些基礎知識,學生該怎麼通過個人或小組互助主動獲得,問題該怎麼解決,難點該怎麼突破……教給學生用手裏資源如優化設計字典等學習,讓學生明白好多知識不用老師講解,自己也能獨立學會。

(二)不該老師做的事老師一定不做。

課內閲讀,讓學生自學在先、預習在先,讓學生自主學,合作學,讓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老師能不説的不説,能不做的不做,在學生求而不得時給予指導、點撥。

(三)推行小組合作,組長負責制。

在班內劃分學習小組,組內討論問題時應有組織有規範有紀律,用語要規範,確定中心發言人,制定小組評價的基本原則,強化組長的權利和責任。

時代在前進,人類的思想觀念在革新,語文老師已站在教改的風口浪尖。“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讓我懂得:1.管住自己的嘴,把課堂給學生,摸索更適合學生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在課內大量閲讀,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2.更加關注落後的學生,激發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突破點,超越自己,緊跟隊伍。3.充分利用配套叢書,努力探究叢書與教材的結合點。4.利用班班通,與家長聯繫建立親子共讀網,讓海量閲讀由課內延伸到課外。5.開展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作為一線的國小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今天聽了韋小豔的報告劉小莉的彙報課後,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上週五、週六,我有幸到濰坊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趙紅、韓興娥、畢英春三位名師的展示課,現場考察了語文主題學習優秀實驗學校幸福街國小的先進做法,認真聽取了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教授對改進閲讀的一些思考和實驗學校校長的報告,感受頗深。

週五上午,最先開始的是幸福街國小的素養展示。他們的展示既有傳統的古文背誦,也有現代的歌曲展示;既有學生自己的展示,也有師生的合作。我知道了,主題學習不僅僅侷限於閲讀與學習。

接下來我們聽了三位老師的課,趙紅、韓興娥、畢英春名字讓我如雷貫耳,但是卻從未見識過這些名師執教的語文課堂。這次聽課讓我大開眼界,領略了三種不同的授課方式。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在這裏班門弄斧的談談我的體會。

1、主題閲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着主題來閲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閲讀的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閲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閲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趙紅老師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小組自己檢查預習的情況,然後根據課文的內容提出了三個不同問題,讓學生回答。在整堂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並且自己去探究。

韓興娥老師的課,平凡卻最有實效。在她的課堂上,我感觸最深得就是語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韓老師將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最為日常所習,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藴,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題閲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

韓老師為我們展示了“海量閲讀”的課堂教學藝術,以及畢英春老師的“1+X”單元閲讀教學展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閲讀叢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瞭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閲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閲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蜕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閲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閲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

畢英春老師的“1+X”教學模式,不僅能教會學生課文的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學的過程,她不是單純的教學生知識,而是在教的過程中教給學生方法。根據上下文來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根據時代背景來理解句子的意思。這種教學方法對孩子的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少年閏土》的時候,“捏”為什麼不能改成“握”?這個問題不僅僅讓學生理解了閏土的機智勇敢,也對學生的作文提供了方法。

週五的下午,我們到幸福街國小參觀了他們學校的主題實驗的做法。通過向他們學習,我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主題實驗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週六上午我們聽了,崔欒的關於閲讀的一些問題與思考。

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些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學到更多的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lq6w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