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穿越歷史的長河,縱橫時空的間隔,走進《紅色家書》,彷彿身臨其境,時而凝眉痛恨,時而握拳稱讚,時而以手拭淚,無法自拔。那一封封家書慷慨激昂感人至深,那一句句吶喊無聲勝有聲直達心底,那一字字訣別充滿力量觸及靈魂。這,就是中國奮鬥史中流淌的力量;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奮進的聲音;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挺起的脊樑。回望,是為了更好的前行,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年輕的女組工幹部,更要從中汲取力量,奮發前行,讓紅色清流永傳承。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感悟於一種執着堅守的初心。從_的“你法西斯匪徒們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絲毫動搖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仰是鐵一般的堅硬的!”到裘古懷的“我滿意我為鎮裏而死!”字字珠璣,句句有力,這些革命先烈,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百般折磨下,他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毫不動搖、忠貞不屈、誓死堅守,是什麼讓他們不顧個人安危?是什麼讓他們心中充滿正義?是一顆對黨忠誠的心,是一顆堅定理想信念的心,是一顆堅信共產主義會引領人民走向未來的心,我想,這就是“初心”的力量。活在當下,我們要用此心去感悟彼心,始終牢記“對黨忠誠、永不叛黨”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始終堅守共產黨人政治本人,始終堅信共產黨人價值觀,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行動上緊跟黨的步伐,在實踐中自覺維護黨的形象,做到心裏裝着黨,心裏想着黨,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

感動於一種不屈不撓的擔當。從劉紹南的“刀放頭上不膽寒,英勇就義,壯!壯!壯!”,夏明翰的“甘願拋頭顱,掃熱血”,到賀錦齋的“我決心讓培養者教育者貢獻全部力量,雖赴湯蹈火而不辭”氣壯山河、震撼人心,即使深入險境,生命即將終結,他們依然想着的是未完成的事業和使命,他們始終心繫國家、心繫黨的事業,敢於擔當、勇於擔當、樂於擔當,為了革命事業燃燒最後一息生命。作為當代組工幹部,為這種精神而感動,也為這種精神而痴迷,我們要時刻樹立職業組工精神,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以先烈為榜樣,強化擔當實幹的意識,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提高擔當實幹的本領,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把想幹願乾的主觀願望同能幹會幹的操作能力緊密結合起來;守好擔當實幹的底線,做到一身正氣、廉潔奉公。

感念於一種心繫蒼生的情懷。從史硯芬的“我的死,是為着社會、國家和人類的,是光榮的,是必要的”,劉伯堅的“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到陳覺的“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他們的愛是舍小家為大家的愛,他們的情是為革命繼續傳承的情,他們的心是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正是他們的前赴後繼、英勇不屈、為國捐軀,才換來了如今的平安祥和,才換來了如今的物質富足,才使得我們能靜坐家中回望歷史,而生在好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感念先輩之恩,深懷為民之情,多把羣眾的事情放心上,少把個人利益放嘴邊,把身子俯下一點,把眼界放寬一點,把動作做實一點,做些得民心的好事,穩人心的實事和暖人心的難事,讓組織工作的觸角惠及到每位羣眾,讓羣眾對組織工作更加信任和支持。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3

讀紅色家書,補精神之“鈣”。一封封家書中,充滿了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飽含着願為信仰而獻身的革命豪情,這種強大精神力量我認為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魂”。家書的背後卻是一段段血淚交織的感人故事,共產黨人也是血肉之軀,他們有時刻牽掛的親人,也有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這種鐵骨柔情我認為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愛”。在他們面前,“魂”始終放在首位,“愛”放在其次,因為他們有堅定的革命信仰,他們為了祖國這個“大家”而無法顧及自己的家庭“小家”,甚至犧牲生命。作為教師,這種“魂與愛”就是我們的師德師風,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本質上是隻講付出不計回報、只講奉獻不求索取的。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通過師魂與師愛和學生建立深厚感情基礎,從而讓學生“親其師”,最終“信其道”。面向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在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今天,我們是中職教育的守衞者、一線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學習和緬懷革命先烈,用“魂與愛”真心善待每位“孩子”,為職教事業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前不久,江西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在井岡山幹部學院調研時,向全省黨員幹部推薦《紅色家書》,並號召“每位同志都要認真讀一讀紅色家書”,這是我讀《紅色家書》的初衷。

國將不國,何以為家,在此國難當頭之際,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身陷囹圄。《紅色家書》,大多是在就義之前,於牢獄中寫給父母、妻子兒女、親友的。人非草木,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即使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也同樣惦念父母年高卻不能長伴膝下,思量妻子芳華卻不得不獨自撐起一個家,不忍兒女尚幼卻要寄人籬下。可為了革命的最後勝利,雖百死猶未悔。“燦英吾愛:亮東奔西走,無家無過,我事畢矣,望善撫吾兒,以續餘志。亮。”這是郭亮最後的話,把嚴刑拷打當家常便飯,視死為告老還鄉,一紙遺書,寥寥數語而已,然一字一語,先國後家,不禁垂淚,令人敬佩。

《紅色家書》記錄了革命先烈們在面對巨大困難所表現出的決心與篤定。在我黨事業的初期,對面數千萬倍於己的敵人,那是蜉蝣與天地鬥爭,然而革命理想高於天,堅信五湖四海的星星之火,終將彙集成莽莽燎原。以身許國的王孝錫是一個,這位25歲的青年,誓將“一腔熱血要澆遍地球西東”。以筆墨書報做槍的王器民是一個,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然在遺書裏向妻子高喊“繼我志呵!繼我志呵!”這一聲吶喊,叫醒了妻子,更叫醒了飽受國民黨壓迫的萬萬國民。一封家書,代表一個靈魂,更代表一個團體,他們都是共產黨人,他們是魯迅筆下的“大寫的人”。

讀一段家書,思一分社稷,就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名組工幹部,要努力向革命先輩們學習,自覺用紅色精神築牢思想根基,補足精神之鈣,更好為人民服務。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5

現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通電話和視頻就可以和遠在外地的家人、朋友聯繫。但是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時代,無數仁人志士將對親人的思念寫成一封封充滿親情、激情與愛情的家書。

《紅色家書》通過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重現了歷史。書中記載了互報平安、家庭之間的小事,其中穿插寫信人之間的思想情感的變化,實實在在,觸手可及。這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崗位雖然是平凡的,英雄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並不是離我們遙不可及,榜樣其實就在身邊。

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許多共產黨員脱穎而出,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換得大地陽光燦爛,讓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痺了精神。我要感謝《紅色家書》,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勇敢頑強的人。讀到他們的事蹟,我無法自已,熱血沸騰。

讀《紅色家書》,使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態度。正像何叔衡給兒子的信中寫道:命運並非上天的安排,要積極面對人生。路在腳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對於自己走過的路,無論成敗,都不應該後悔。對於未來的路更要靠自己來走,而最重要的還是腳踏實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實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組成了未來的幸福。這也是人們常説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讀《紅色家書》,不僅使我的思想得到淨化,而且錘鍊了黨性,更加激發了工作熱情。作為一名組織工作者始終要追求和諧、健康、科學、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要與時俱進,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當中。

古人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組工幹部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鋭的政治嗅覺、鮮明的政治態度、強烈的集體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始終保持高度一致,用_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我非木石人,能無手足情?”一封封紅色家書浸潤着血脈親情和革命豪情,穿過烽火硝煙,將革命先賢立志救國、以身殉國的悲壯歷史展現在我們面前,映照出一個個為着理想信念寧死不屈的鮮活生命。讀來,眼中常含淚水,滿腔熱忱抒發一二。

我們切身感受信仰之力。説:“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革命英烈一生短暫而輝煌,他們之所以能在任何艱難困苦、險境絕境中義無反顧、向死而生,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們有無比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_在就義前寫道:“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共產主義信仰自他們開始,如星火燎原之勢燃遍神州大地,成千上萬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扛起馬克思主義大旗,為危在旦夕的中華民族走出了一條光芒萬丈的共產主義道路。

一個人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一個政黨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帶領全國人民衝破黑暗、無往不前。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的信仰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和我們黨獨特的政治優勢。看《紅色家書》,就是一次感受信仰力量、接受精神洗禮、補足精神之鈣的過程,我們要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和安身立命之本,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練就共產黨人的鋼筋鐵骨,始終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勇往直前!

我們深刻體悟家國情懷。《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因懂得小家命運與國家興亡同命相依、同頻共振,共產黨人從孝親敬老走向濟世救民。革命先烈的家國情懷,在給親人的最後一封家書中,有了最酣暢淋漓的表達。史硯芬在給弟弟妹妹的信中説:“我的死,是為着社會、國家和人類,是光榮的,是必要的……請你們不要因喪兄而悲吧!”劉伯堅在給兄嫂的信中説:“為了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瞭解,不致説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劉謙初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望你不要為我悲傷,希你緊記住我的話,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好好愛護母親!孝敬母親!聽母親的話!”這裏的母親,借指黨中央。“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為國家和人民甘於承擔一切是共產黨人偉大的精神氣節。老一輩共產黨人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裏把個人價值融於對國家人民的大愛中,勇於奮鬥犧牲,書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忠誠信仰和偉大擔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要傳承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多一些家國情懷。多一些家國情懷,就是要常懷愛民之情。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始終沉下身子聯繫羣眾、尊重羣眾、關心羣眾、依靠羣眾,把維護好、發展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把人民記在心頭,把羣眾問題解決在手頭;多一些家國情懷,就要保有實幹之心。幹是真理,是真功。和平年代黨員作用更多展現在做好本職工作上,反應在具體工作中。要力戒“大事不得,小事不為”,樹立“只顧攀登不問高”的實幹精神,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既要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又要勇於創新,敢於創造,不斷增強做事幹事的本領,不遺餘力、精益求精地做好工作,切實肩負起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多一些家國情懷,就要恪盡興國之責。位卑未敢忘憂國、人微未敢忘憂黨。身為黨員幹部,面對愈發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日趨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要有天下為己任的博大情懷,常思國之興衰,常思黨之安危,切實把個人抱負與遠大理想、個人追求與家國情懷融為一體,團結帶領身邊人,在推進復興偉業中尋找生命的真實意義。

我們必當牢記初心使命。陳覺、王希閔等一批共產黨員面對死亡,在囚車上高唱:“叫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滅亡,叫一切勢力死亡。為了後一代的幸福自由,我們願——願把牢底坐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激勵中國共產黨員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任何歷史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承擔更為艱鉅的任務,作出更多艱苦的努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一個黨員也要每日三省,常問自己何為黨員,黨員為何?在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中我有何為?要有所作為,成為合格黨員,就要遺傳好中國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保持好革命戰爭時期的不屈鬥志,把歷史使命扛在肩上。

是片紅色熱土,有豐富紅色資源。我們着力挖掘紅色資源,將紅色基因不但在黨員幹部中弘揚傳承,也不斷注入黨外人士血脈當中。近年來,全市同心教育基地遍地開花,建設了“鉛山石塘”等一批新的同心教育基地,也專門在橫峯葛源閩浙皖贛革命舊址羣等原有基地中,深入挖掘其中的統戰元素,設立統戰工作陳列室,並結合統一戰線各主題教育活動狠抓宣教,用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感召更多的黨外人士,不斷聚起前行的磅礴之力!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7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紅色家書》通過開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推陳出新,旁徵博引,別開生面,思想性強。作為《紅色家書》的一名忠實讀者,對此深有感觸。撫今追昔,鈎沉史海,筆者在品讀中深刻體會到,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力量,是共產黨人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和主心骨。

“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來奮鬥,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左權曾在家書中寫道。1942年5月,日軍對晉東南根據地發動空前殘酷的“大掃蕩”,妄圖合擊消滅我八路軍總部,時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的左權,為保護北方局、保護八路軍總部機關、保護老百姓,在前線指揮作戰,不幸中彈,血灑太行。“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衞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縱觀《紅色家書》系列專訪,亮點頻頻,那麼,我們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

一是要“學”,只有認真看書學習,“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不斷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才能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夯實理想信念基石。

二是要“幹”,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認認真真幹事。實現理想,必須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方能“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

三是要“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必須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夯實信念基石,必須不斷開拓新境界,奪取新勝利,不斷增強政治自信。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9

《紅色家書》系列紀錄片以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六位人物與親人、戰友、朋友間的書信為線索,講述了書信背後的故事,再現了不同時期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堅強黨性,帶我們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進行的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

在近百封紅色家書中,讀來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革命戰爭年代留下的家書。它們涵蓋了黨成立初期、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有的寫於走向戰場之前,有的寫於硝煙瀰漫的戰鬥間隙,有的寫於慷慨就義的前夕,有的寫於白色恐怖的日子,有的歷盡艱險才送達家人手中。儘管家書的紙張大小不同、質地各異,穿越烽火年代,又經數十載歲月洗禮,能夠保留至今,殊為不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血脈親情是永遠割不斷的,這時期共產黨人的家書中充滿了作者願為信仰而獻身的革命豪情,而家書背後則是一段段血淚交織的感人故事。

過去人們常説共產黨員是鋼鐵戰士,其實共產黨人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們有一種堅定的革命信仰,無法顧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犧牲生命。這種鐵骨柔情的一面在家書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在革命戰爭年代的家書中有一個常常表達的情感,就是參軍或參加革命工作成為職業革命者以後,就不能在家裏盡責盡孝了。仗一打就是幾年、幾十年,有的沒有再見到家人就犧牲了,有的直到1949年革命勝利後才與家人聯繫上。這期間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糾結,但最終還是小家讓位於大家,小愛讓位於大愛。

從一封封浸透着歷史滄桑的家書中,我們彷彿能夠聞到各個時代的氣息,感觸到家書作者的心臟不停地跳動。從這個意義上説,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有許多普通的共產黨員,為了實現救國的理想付出了鮮血和汗水,他們的價值觀和黨的宗旨是一致的。從他們留下的紅色家書中,我們可以觸摸到他們的思想軌跡,從中獲得的不僅是震撼、銘記,還有奮進前行的力量。

《紅色家書》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認真拜讀了《紅色家書》。《紅色家書》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思想上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昇華、黨性上得到了錘鍊。

一、感恩銘記,不忘初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先烈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黨和人民,把滿腔熱血灑遍中華大地。“自古英雄多患難,豈徒我今然”,這是王孝錫英勇就義前寫給父母親的遺書,時年25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公而忘私、不怕犧牲的精神,永遠光照千秋、垂範後世。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要深切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感恩他們的無私奉獻、傳承他們的先烈精神,用黨的紅色傳統照耀三龍鎮新時代征程。

二、堅定信念,激發動力。革命傳統資源是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革命傳統我們不能丟,革命資源我們不能棄,就是因為它藴含着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要將革命先輩熱愛祖國、忠於黨和人民、不怕犧牲的革命傳統,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轉化成艱苦奮鬥、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激勵我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擔當、無私奉獻,在不同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促進三龍鎮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三、結合實際,砥礪前行。在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迎來了民族復興的曙光。我們要秉承革命先輩意志,用他們的精神品質提振精氣神,將三龍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一是推進“雙創雙修”,實現生態文明、城鄉風貌、城鄉管理、城鄉功能、城鄉的全面提升。二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落實精準扶貧政策,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户獲得感、幸福感。三是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推動三龍“建陶小鎮”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大力發展旅遊觀光休閒業,啟動新建樂華農貿市場。

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讓我們弘揚革命傳統、發揚先烈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譜寫新時代的光輝篇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78m7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