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

社會實踐環境保護心得體會(精選3篇)

社會實踐環境保護心得體會(精選3篇)

社會實踐環境保護心得體會 篇1

1、拒絕用珍貴木材製品

社會實踐環境保護心得體會(精選3篇)

現在,社會上已悄然形成一種盲目攀比、追求奢華的消費風氣。“物以稀為貴”的思想使人們捨得花高價購買和使用珍貴木材製成的傢俱。然而這種畸形的消費觀念正對大自然造成嚴重的破壞。以紅木為例。紅木是熱帶雨林山產的珍貴木材,價格年年攀升。一雙紅木筷子上百元,一套紅木傢俱數萬元、數百萬元,但仍有人購買。我國嚴禁砍伐紅木,我國的紅木傢俱都是國外市場流入的。然而地球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任何地區熱帶雨林的砍伐都會破壞動物的棲息環境,造成整體的生態失衡。另外,珍貴木材取自珍稀樹種,而珍稀樹種是不可復生的自然遺產。一萬年前,地球上約l/2的陸地面積覆蓋着森林,約62億公頃,而如今只剩下28億公頃了。全球的熱帶雨林正在以每年l700萬公頃的速度減少着,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的熱帶雨林資源就會被全部破壞。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肺的地球將會不堪設想。保護雨林、保護珍稀樹種從拒絕消費珍貴木材製品做起。

2、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又稱“衞生筷”、“方便筷”,是人類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服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曾被視為一種文明標誌。然而,現實表明,其所謂“衞生”和“方便”不過是人們一種虛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與“折枝為筷”本質相同,與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眾多生產基地和繁瑣運送過程的多次性筷子比,既不衞生,也不方便。它的生產,是一種野蠻的掠奪行為,它的儲運中伴隨着難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顯然是不潔和浪費。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製成6000—8000雙筷子。我國每年生產一次性筷子1000萬箱,其中600萬箱出口到日、韓等國。日本人發明了一次性筷子,卻不用自己國土上的森林生產,而且用後回收用於造紙等。我國森林覆蓋率不足日本的1/4,每年為生產一次性筷子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因此,我們提倡外出就餐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時學習和工作中拒絕使用木杆鉛筆。

3、使用節能型燈具

在改善照明技術的過程中,白熾燈比蠟燭發光效率高70倍,壽命長100倍;比油燈效率高20倍,同時提供更高質量的照明。最新節能照明產品——小型熒光燈比白熾燈效率又高3倍,壽命長9倍,而且發出的光的亮度相當。和白熾燈一樣,小型熒光燈降低了照明成本。在美國,小型熒光燈的照明成本僅為白熾燈的一半,即使減去燈本身的成本(約20美元),用小型熒光燈代替白熾燈,也能節省30美元。目前全世界使用着大約5億個小型熒光燈。如果同時使用的話,節約的電能相當於28座大型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約2。8萬兆瓦。除此之外,使用節能燈還可通過減少耗電量減輕由能源使用導致的環境副作用。如氣候變化、酸雨和煤炭燃燒時產生鉛、砷等有毒金屬。同時,使用電能涉及發電、送電、用電以及大型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所有步驟都會產生廢物。據估計,在美國,一支節能型的小型熒光燈最終將少產生90公斤固體廢物。我國素有節電傳統,應該發揚光大。

4、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肥皂是由天然原料——脂肪再加上鹼製成的。肥皂使用後排放出去時,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所以相對來説,肥皂在生產和使用上,對環境的影響是輕微的。與肥皂相比,洗滌劑對環境的影響較大。合成洗滌劑的製造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廢氣,它的使用,特別是含磷洗滌劑的使用,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含磷洗衣粉中的磷酸鹽能刺激水藻的過分增長,水藻在死亡時會因其自身有機物質分解使水生態系統負荷過重,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被磷污染的水域含有供水藻生長的豐富肥料,水藻的過分生長又造成氧耗竭,以致水域裏的魚蝦因為無力與水藻爭氧而死亡。被磷污染的江河湖海中,都會形成“死亡帶”。為了儘量減輕對環境的破壞,我們大家都應該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5、不焚燒秸稈

日前,在全球範圍內,—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土壤的質量正在退化。儘管農民施用了很多的氮磷鉀化肥,它們迅速而方便地替代了土壤在侵蝕過程中或在種植農作物過程中輸出的許多營養成分,但是在發現增加化肥用量可以提高產量的幾十年後,在許多國家,可種植的作物品種對化肥的接受效應達到極限,施肥也不再能夠掩飾越來越嚴重的土壤退化。化學肥料不可能代替真正肥沃的土壤,它們不能給土壤提供包括有機物,微生物、昆蟲、水等在內的一些基本成分。這些基本成分的相互作用,會為植物創造一種有益的環境。比較流行和有效的做法是讓秸稈還田(秸稈還田的方式有多種,如翻耕、漚肥、生產沼氣後以沼氣渣追肥等),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防止土壤退化。我國—些地方有焚燒秸稈的壞習慣,應該敦促其改正。

6、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在報紙電視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造紙廠污染環境的報道。大量的污水把水體變得又黑又臭,魚蝦絕跡,兩岸農田減產或絕收。生產紙張大部分以木材為原料,而木材的來源——森林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之肺”,同時造紙還要污染環境,所以節約紙張就等於保護了我們生存的空間。在我們每天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中,留心一下準備扔掉的廢紙,也許反面還能用。即使是沒有空白的廢紙也不要隨便扔進垃圾桶。回收一噸廢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生產800公斤好紙,減少35%的水污染,節省—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我國的廢紙回收率很低,每年都要進口廢紙,僅1996年就進口了137萬噸。我們可以把學校和家中的舊報紙、舊課本、廢紙片等集中起來,送往廢品收購站。在購買紙張時選擇再生紙,用實際行動支持廢紙的循環利用。還可以把廢紙回收的好處告訴同學和父母,大家都來回收廢紙。

7、少吃口香糖

香糖作為一種休閒食品,香糖固然有很多可愛之處,但是近年來在一些發達國家,香糖的名氣卻開始臭了。原因很簡單:口香糖入口時爽口,“出口”時卻只會讓人噁心。更要命的是,口香糖吐在地上後形成的殘跡難以清除、難以降解,給環衞工作添了很多麻煩。在神聖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口香糖殘跡就像一攤攤雞屎,搞不好還會粘在遊人的鞋上。為了防止讓口香糖殘跡敗壞形象,國外—些城市近年來開始制定法規,禁止人們在公共場合吃口香糖。比如在新加坡,膽敢在公共場合吃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高額罰款。雖然現在中國還沒有對口香糖消費採取什麼限制措施,但任何一個關心環保的人都應該對口香糖説“不”,至少在吃口香糖時不要出口成“髒”。

社會實踐環境保護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們班師生在廣場辦“低碳生活,驅散霧霾”為主題的環保宣傳活動。活動很順利,也很流暢。全體師生盡心盡力,精神風貌也很好,讓在場的觀眾一睹我們學子的優秀!

在廣場舉行倡議活動,多麼好的一個想法!增強了廣大xx市民對霧霾的認識,並懂得了如何綠色出行。雖然嘴上不説什麼,但他們一定在心裏暗暗稱讚我們!

作為一名中學生來説,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是我們的責任。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通過這次環保活動實踐,我深有感觸,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缺乏環保意識,認為我們是在作秀,對參與環保還麻木不仁,認為環保是別人的事,與己無關,還自覺不自覺的繼續破壞着環境,孰不知這些行為不但損害着他人,還在損害着自己,毒害着自己的親人和孩子。對於我們生存在地球上的每個人來説,要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節約糧食,節約能源,讓我們每個人伸出自己的雙手,行動起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這次的倡議活動,最主要的還是提醒,倡議廣大市民朋友“低碳生活,驅散霧霾,綠色出行,從我做起”倡議大家愛護我們的地球,我相信,只要人人愛護地球,每天少開一次車,少吐一次痰,少扔一次垃圾紙屑,少用一次性筷子,我們的家園,就會日日晴朗,日日舒爽!

大家也許不知道如果產生了霧霾,對我們會有多大的影響行嗎?霧霾,它會使交通安全降低,在能見度僅僅只幾十米的情況下在路上開車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霧霾,它會使多少的人得上呼吸道的疾病。霧霾還有很多危害人的地方。所以,我們更應該拉起身旁的人一起進行“低碳生活,驅散霧霾,謹防pm2.5。”的宣傳活動。

低碳要從我們自己做起,所以我們一起唱了關於低碳的歌,宣誓了從今以後我們都要低碳生活,還發給人們低碳生活的宣傳海報

我們的理想就是讓大家一起進行低碳環保,但是理想總歸是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的。所以,我呼籲大家和我們一起進行低碳生活的宣傳,並且真真切切的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生活中。

通過這次活動,我懂了還是蠻多的東西。最後感謝各位家長的支持,謝謝。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就讓大家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社會實踐環境保護心得體會 篇3

(一)實習時間:

20xx..—20xx..

(二)實習地點:

有限公司

(三)實習目的

1、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當中,反過來檢驗書本上理論的正確性。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融合,進一步鞏固、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提高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並且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對市場營銷過程的認識;

2、更廣泛的直接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需要,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增強對社會的適應性,將自己融合到社會中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縮短我們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工作人員之間的思想與業務距離。為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瞭解公司部門的構成和職能,整個工作流程,從而確立自己在公司裏最擅長的工作崗位。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起到關鍵的指導作用。

(四)實習經歷

本次實習想找個與專業相關,又能鍛鍊個人能力的地方,所以我選擇去崑山嘉聯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習,1月18日下午出發,19號上午到了崑山。初來乍到,當然會質疑自己在這兒會幹些什麼,能否堅持到寒假結束。幸運的是當時是白天,而且趕上飯點了,員工們大部分都從餐廳出來,他們看上去也不像多麼迷茫與沮喪,本次實習就這樣開始了。

白天經過簡單的考核填表與培訓參觀後,我們領到了員工識別卡,看着上面的工號、姓名以及“寒假工”字樣,一種歸屬感油然而生,同時我也感到自己的身份與公司正式員工的不同,畢竟我們這批人來做寒假工,身份為操作員,公司不會把一些重要的、有難度的以及一些具有時間連續性、空間連續性、流程連續性等等的工作交給我們。

回到宿舍,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冷。有點納悶,南方怎麼那麼冷,而且也沒有暖氣,長江以南的人怎麼受得了呢,幸好自己帶了牀厚一些的被子。不過,也沒太抱怨,就接受了。安排好牀鋪後,我們下樓買盆子等生活用品,之後就洗洗熱水腳,等躺在牀上時,心裏有種聲音,提醒着我,打工生活這就開始了,我是來實習的,不是在學校裏了享受的象牙塔小子了,必須要儘快適應這種環境和生活。

光陰是會飛逝的。剛開始的那幾個夜班,覺得那麼漫長,可三十幾天過去了,回首當時,很是不可思議。雖然每個夜晚都是不同的,都有一些變化,可等過完了,才發覺原來當時印象深刻的那些夜晚也只成了過眼雲煙,輕飄飄地盪漾在腦海之上。不過,打過交道的那些人,總是忘不了,甚至還有一絲不捨之意。

在公司裏面我這次主要乾的是貼膜和撕膜的工作,每天實打實的十二個小時工作,對於沒有這樣經歷過的我來,簡直就是一次折磨啊,不過慢慢的我也學會了適應。在不高強度但是絕對耗費精力的起早貪黑工作後,我也就漸漸的感覺到自己真的有了一份身為員工的覺悟。流水線操作看上去是一個枯燥無趣的工作,但我們這幫人還是每次都能完成了任務。

人啊,真的不是那麼簡單。人多了,難於管理,這在電子廠裏尤為明顯,而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好在我們的主管煞是厲害,很有一番本領,雖不至於讓人遠遠就望而生畏兩腿打顫,也足以讓每個員工一看到他,就想到自己所幹的工作需要什麼的要求與標準,這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到的。

(五)實習心得

這次崑山之行,我掙到的不只是物質上的財富,更是人生經歷範疇內的精神財富。那期間發生的事,遇到的人,做過的事,交過的人,無不烙印在我二十一歲的征程上。表面上,我失去了一個回家與家人團圓的寒假,一個可以吃到我媽炒的很好吃的家鄉菜的寒假,一個可以只管吃喝而不用顧及付出是否辛苦的寒假,但更深層次上,我得到了一個更加充實的寒假,一個靠着自己的付出去收穫最終成果的寒假,一個爸媽雖然想念兒子但更加為兒子感到欣慰的寒假,一個雖然吃着泡麪過年但仍然毫無怨言、滿心陽光的寒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shijian/rze86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