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精選5篇)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精選5篇)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 篇1

從一走進師範大學的校門,魏書生的名字就像一盞明燈,將自己困惑的心慢慢點亮。魏書生的講座一次次撥開自己心頭的迷霧。上班了,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就買了魏書生老師的講座和專著。每當工作遇到困惑時就打開來看一看。每一次觀看魏老師的講座,都帶着一種朝聖的心態,渴望從中學到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每一次觀看魏書生老師的講座,都會有新的收穫和體會。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精選5篇)

今天,在德育處了老師的熱心組織下,又一次看了魏書生講座的錄像,我感受頗深,似乎是在與這個教育界的專家、前輩面對面的交流、談心。魏老師的講座沒有高深的道理、華麗的辭藻,更沒有艱澀詞句、難懂的語言,有的只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發生在你我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息息相關的小事情,彷彿,他舉的例子就是昨天自己班上發生的事情,似乎,他點到的方法,正好適合你解決班上剛剛發生的令你頭痛的那一幕幕……

魏老師的講座幽默有趣,很有一番見地,給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啟發是深遠的。

縱觀魏老師的講座,我覺得魏書生教育最重要的一條成功的經驗就是幫助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產生“這個班級是我的,我是集體的小主人,我要對集體負責任”和“我要學習,而不是老師要我學”的意識。學生的主動意識樹立了,又有了教師的積極引導,具體操作方法的示範和引領,學生怎麼能不進步,怎麼能不改變。魏老師那自成體系的一系列的自檢、互檢、他檢、師檢的檢查系統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守紀情況是多麼好的自我管理和監督啊。這恰恰是我們所追求的讓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的作用的充分發揮。在魏老師的講座中,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思。教師的服務意識要強,就不能強迫學生適應自己,而英愛強迫自己去適應學生,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作為一個服務者,就應努力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研究學生的知識水平,研究學生的接受能力,然後量體裁衣,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以使自己的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善於在教學文本、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心靈實際之間架設一座橋樑,這座橋樑最好是美麗的彩虹橋,讓學生充滿興趣地踏上這座橋,充滿興趣地向前走,不回頭,跟不想離開,這樣,教師才能把每一個學生從無知的此岸度到智慧的彼岸。

我認為,魏老師的教育思想的精華是民主與科學兩項法寶的應用。正是因為有這兩件法寶,魏老師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有着很強的自學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他堅信:每一位學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一位學生的助手。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育和教學的全過程之中,這不正是我們苦苦追求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嗎!相信,只有真正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師才會有這麼深刻的認識。魏老師是輕鬆的,因為他堅持:凡是老百姓能做的事情,普通班幹部不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情,老師不幹。他用自己對學生的信任強化了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從繁瑣的事物中解放了出來。這與如今提倡的人文教育,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是多麼的一致啊。

魏書生鼓勵自己的學生樹立自信、自強、自育的意識,這些道理何止是適應於他們説的學生時代,我想,每一個孩子從中得到的教益都會讓他們終生受益的。魏老師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也深深地打動了我,作為主任,他兼主科;作為校長,他兼主科,作為局長,他兼主科,他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表率是每一個教師的楷模。他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怎麼能不在他的學生心靈深處埋下種子?這種子又怎麼能不在魏老師的辛勤澆灌下萌芽、壯大——成為參天大樹?魏老師的講座給我的啟迪是深遠的,今後我要學習他,在自己由衷熱愛的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辛勤耕耘,不斷用積極樂觀的態度改善自己,無愧於自己的學生,無愧於人民教師的責任。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 篇2

魏書生老師是當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立志獻身教育事業,有一種忘我的精神,是一般人所不能作到的。他想的是教育事業,想的是全體學生,要把學生教育好才甘心,他把學生看的比自己還重要。

魏老師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在如何培育人的思想上來一次革命。因為只有自己的思想變了,教法才能變。在這一點上,魏老師也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因為魏老師作為一名新型的教師,會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魏老師的教育思想很新鮮,很深刻,具有很大的獨創性,他的教育觀已遠遠的超出教育觀的侷限,他講的不僅是教改的思想和經驗,而是真切的從學生、並且包括教師自身,怎樣做人,怎樣樹立真正的世界觀開始的。

魏老師的教學觀和學生觀的根本是教師要為學生服務。而不是“婆婆”服務的認識,切實的從實際出發,堅持民主商量的方法,針對學生實際,通過訓練過程,達到知識、能力、和智力這三方面的開發。他在教學中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助手,主張發展學生的個性,學生“為發展長處而學”,他的教育思想都體現在他那些具有規律性,有是很規範化的具體措施之中。例如他的班級管理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人幹。”其精心周到,周密的程度令人佩服。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必須下決心,深入的學習魏書生老師的教育思想,並大膽實踐,持之以恆。以他為榜樣,不斷的認識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力量。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 篇3

自從看了魏書生老師的講座後,把我深深觸動了。

老師常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應該學做追求真善美的人,並且還要學會學習,體會學習真正的樂趣。魏老師教我們:走路有近道,而學習沒有近道,但是你可以尋找一條適合你的小路,用正確、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困難、對待學習。這樣你一定會倍感輕鬆,還會事半功倍的。我們還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從哪裏體現出來的呢?就體現在自己!因為父母將全部心血投向我們自己,費盡心思教育我們,如果這樣你還不能好好學習,令父母驕傲,那還何説“責任”所在?我們就是為了讓父母開心、驕傲,也要好好學習,學做“真人”啊!

希望大家也有所觸動,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踏踏實實的完成自己現在的學習任務,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努力向前,加油!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 篇4

這次的名師光盤時觀看魏書生的講座,很久以前就聽説過魏書生,今天下午有幸聽了魏書生老師的講座,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知識, 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感覺教師這個職業應該很輕鬆,每天上好課就行,但是現在的我認為教師這個職業其實會不自覺的給人形成一種壓力,每天都感覺到身心疲憊,通過觀看魏書生的講座,從中體會到了魏書生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和他對教師這一職業的享受。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在不斷的抱怨,為什麼不會轉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呢?或許會讓自己開心很多,聽了這次講座,讓我的心情豁然開朗,對待每一件事情都要從多方面進行思考,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待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對待學生要有更多的寬容,在今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讓自己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學會享受生活,享受工作。

魏書生講座培訓心得感想 篇5

12月19日,儘管寒氣徹骨,但是禮堂內仍濟濟一堂,慕名來聽魏書生老師的講座。

見到的魏老師,沒有想象中光環灼灼——衣着樸素;手足談笑間,看不出教育家的權威——語言平實。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的沒中場休息的講座,第一次目睹講演者站着輪流交換兩隻腳的講座,第一次看到全場千名老師幾乎是“憋”着聽了六個小時,卻仍聽不夠的講座。6個小時的講座,沒有艱生晦澀的術語,沒有高懸莫測的道理。談的只是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視角敏鋭,談笑間,伴着的東北“二人轉”的味道,令全場不時的暴發出熱烈的掌聲和笑聲。魏老師對課改偏執者們地評説:“就是把明白事兒整糊塗了”,硬生生把“這是一堆蘿蔔”説成是“此乃若干蘿蔔的組合”,如此詼諧幽默的語言頻頻脱口而出,不僅令人捧腹大笑,也在笑聲中多了一份思考。他以那種難以言説的魅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使人如品香茗,似嚼草根。

“鬆、靜、勻、樂”是這次講座高頻出現的四個字。“鬆”指身體放鬆,“靜”指心靈寧靜,“勻”指呼吸均勻,“樂”指情緒樂觀。往白裏説就是守住心靈的寧靜,守住快樂的陣地,不為利益蠱惑,不為物慾左右。即為人首先要擺正心態,處於人生波峯時不高看自己,處於人生低谷時不小視自己。魏老師一直在踐行這四個字,用他的實際感染着每一個學生,每一位老師。他對生活的那份從容淡定與練達讓我折服。我想是他不凡的經歷,豁達的胸襟成就了他這樣的人生境界。他上過山,下過鄉,卻從未一天走進過師範的課堂,但是在教育的這條路上,他認認真真做好自己手中的一切,不僅做好,還做到了最好。榮譽、先進在這些“仕途機會”面前,魏老師卻語出驚人“只要讓我能去教書,我才把事兒做好的”。

“教書”成為魏老師一直的目標和數十年來的堅持。他喜歡用洗去鉛華看本真的視角看待社會,看待問題。就如何看待“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句冠冕堂皇的話時,魏老師是這樣理解的:教師只是一種職業而已,而職業不能用貴賤來衡量的,無需神話,無需貶低。他對職業的觀點是: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一種宏大的事業。在工作中他不拿架子,不裝樣子,不扣帽子,與老師與學生心貼心。數十年來一直堅守“鬆、靜、勻、樂”這樣的信念,他的“堅持”是讓人折服的,堅持每天記日記,堅持每天3千米,堅持每天與大家一起做操,堅持每天一分鐘練注意力……他在工作中享受無數因“堅持”帶來的成功的快樂,享受因“堅持”得到的一次一次超越自我的喜悦。他把“堅持”的根深深扎進土壤,沒有這些平凡的堅持,哪來事業上的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守住心靈的寧靜,守住快樂的陣地。”樸素的話語撫平了在場許多顆不安分的心。超負荷的工作,不盡人意的待遇曾經令許多人失去平衡的支點。聽了魏書生的講座,我的胸襟得到了開闊,那就讓我們時時事事做到:鬆、靜、勻、樂,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pjoz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