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

5月27日我學校做了一次《教學常規》校本培訓。通過這次常規的培訓,我認識到了教學常規作為一項重要的規章制度,它的制定與執行,意義重大。它可以幫助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學生觀念,認識教師的角色和地位,認識教學常規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樹立常規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我對教學常規管理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首先在備課方面,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按照要求,需要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根據學科課程標準要求和教科書特點,結合學情實際,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科學使用教學資源:根據教學需要,認真準備教具、學具,認真佈置活動場地,有效發揮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編寫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方案要具體到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

其次上課方面,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熟悉教案、瞭解學情,如要求學生預習的,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強化課堂秩序管理。上課前要檢查學生出勤情況,上課時要維持正常教學秩序。講授新課不得超過全堂課的二分之一的時間。課堂上多讓學生動口、動筆、動手時間不少於10分鐘;課堂提問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

第三作業佈置及批改方面。認真佈置作業及時批改,作業的佈置要符合要求,不能佈置超大量的作業,搞題海戰術,加重學生負擔。同時也不能不安排作業,藉口逃避責任。作業的佈置與批改要同步進行,精批與抽查相結合,批改標準要明確,不能籠統的對與錯,同時要有鼓勵與批評,及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最後在考試與評價上,要發揮考試評價功能。強化評價的診斷功能、促進發展功能和激勵功能;要以鼓勵為主,不得挖苦、謾罵、污辱學生,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規範考試評價方式,做好綜合素質評價,按照新課程關於學生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規定,各負其責,適時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評價工作。提大學聯考試命題水平,任課教師要能自己獨立命題,試題要科學編制、精選改創。試題難度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加強對考試命題的研究,加強命題反思,提高命題質量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國小教育教學理論》一書,受益頗深,我對其中有關教學媒體的一節,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學媒體能使教學對象生動形象,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多感官、多渠道參與信息的加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

現代的素質教育觀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數學教學媒體的選擇也應遵循這一點,不同的學生應該擁有屬於他們的最適合的媒體。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我覺得自己特別有發言權,記得中師的時候上立體幾何,每每講到一個概念、定理,數學老師總會提到木匠師傅……,從某些同學困惑的表情中,更從他們課後的埋怨中我能體會到,無論老師説得如何生動,總不如把現實的工具拿進課堂來得具體。那時我就在想,要是以後我做了一名數學教師,我會把木匠工具搬進課堂,讓空間想象力貧乏的學生在實物的演示下,靜與動的實踐過程中豁然開朗。今天當我踏上數學教師崗位的時候,在課堂上對曾經我們視之為神話的木匠卻隻字不提,更不用説搬工具了,這就是選擇教學媒體的可能性和針對性。通過製作各種模型和多媒體課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便成了我的目標。

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一一呈現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瞭解與體會。老師講授的東西,剛開始最容易忘,而好的板書可以讓教學內容留下痕跡,有些邏輯性很強的數學原理是需要時間細細品味的,尤其是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特別需要板書來幫助他們思考,在課後慢慢消化。這就對老師的板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要事先設計好板書,不但簡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無須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且不説老師的板書需要藝術的美感,但至少要清晰自然,給學生們好的視覺享受。老師在板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修飾,增添色彩,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板書的形式可以多樣,提綱式使內容簡明扼要,表格中的分類和比較使教學對象嚴謹而細密,圖式的特點是清晰、直觀形象,線索式往往特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流程式使學生的思路更好的展開,簡圖式有鍛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生動活潑。而老師只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採用不同的板書形式,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國小語文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這次培訓建立了一個平台,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台,羣策羣力,把以前的 單打獨鬥 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我們常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語文培訓心得體會。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教師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閲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二、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 我 與 你 的關係,變成 我們 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擔挫折的煩惱。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 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 愛 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 愛 要面向所有學生。三、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四、我們要做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教學,是實施 課程標準 的主渠道。把傳授語文知識作為語文教師的全部職責,這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思想中的誤區。在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要學習語文知識,也要培養語文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把新奇感轉化為求知慾。教師要積極利用教育資源,開發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所提供的空間。體現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閲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於 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這一稱號。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有幸去聽了一次國小作文培訓班的講課,從中學習收穫頗多,受益匪淺,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國小生寫作現狀

很多國小生寫作文的時候不知道寫什麼,究其原因,並不是生活中無內容,主要是由於國小生觀察能力差,不善於通過觀察獲取或積累作文素材。本次作文指導主要告訴我們學生生活中哪些可以作為素材外,還注意把寫作同他的生活結合起來,把寫作訓練和集體活動統一起來,每次作文都有意創設情境,讓他眼見為實,先看後寫。閆老師先是帶領學生們在課堂上模仿動物叫聲,讓孩子們親身感受聲音,引導孩子們觀察交流,然後才讓孩子們動手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看到的。這就很好的解決了孩子們“寫什麼”的問題。

2、“賞評”是的教法

“賞評”是的教法,“學生”是的老師,本節課介紹了自己是如何利用“賞評”來幫助學生寫好作文的。在讓學生説的過程中學生自己評議,對好的給與鼓勵,是啊,哪個孩子不願意得到老師的賞評呢?賞評更能提高孩子作文的積極性,不要總盯着孩子的那一點點兒毛病,我們更要看到孩子們的進步,一有進步就讚賞他,這樣,學生會越來越好。

3、課堂氣氛活躍讓孩子不再害怕作文

寫作課課堂氣氛很重要,作文課就要活躍,讓學生暢所欲言,能説敢説,説多了既鍛鍊了表達能力又能提高寫作水平。

我發現只要你用心,就會發現身邊很多寫作的資源。猜詞遊戲是我和學生們喜歡也一直在做的遊戲,而我只是把它作為語文字詞學習的手段卻從沒想過他可以作為學生學習自作的素材,是呀,這是孩子們熱衷的,他該有多少話要寫一寫這個給他枯燥的學習生活帶來快樂的課堂啊!不管是哪種作文模式,我們只要牢牢記住一點:想辦法讓學生對即將進行的寫作產生強烈的期待,不吐不快,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

讓學生盡情地去玩、去享受,去盡情的述説,去暢快的表達,這或許也是作文的一條新路子,先把材料,最深刻、最真實、最火花一現的記下來,然後有專門的時間再組織材料,寫成正式的、規範的作文。

聽着XX老師老師報告的聲音,看着那一張張藴含着他心血的照片,心底有暖暖的感動,但我覺得在熱血之外在作文教學中還應注意一個問題:每一次作文不僅僅是讓學生樂寫,還應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指導,這樣學生在快樂中也會學會一類作文的方法或經驗,畢竟每一次作文的安排是緊跟單元內容緊密相聯繫的,每次的作文訓練重點應該是不一樣的。

聽着XX老師老師的報告,他的語言或幽默,或風趣,或嚴謹,或個性,在如沐春風裏走進廣闊的語文教學的天地,再一次覺得:教語文,是快樂的!

我想牢牢記住這幾點指導我以後的工作:

1、為什麼要寫作?什麼是好習作?通過作文教育期待給孩子什麼?

2、兒童的思維經常是模糊的,學校是個允許任何孩子都能犯錯的地方。

3、經常回想自己的童年,想想那時的我們,喜歡什麼。

4、即使再不開心也不要皺眉頭,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有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5

一、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寫什麼”

國小生作文最苦惱的是“無米之炊”,即沒有內容寫。究其原因,並不是生活中無“米”,主要是由於國小生觀察能力差,不善於通過觀察獲取或積累作文素材。王香蘭的“生活化作文”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而研究的,她的“生活化作文”除了告訴我們學生生活中哪些可以作為素材外,還注意把寫作同他們的生活結合起來,把寫作訓練和集體活動統一起來,每次作文都有意創設情境,讓他們眼見為實,先看後寫。就像今天這一堂觀摩課,王老師先是帶領學生們在課堂上製作了豆漿,讓孩子們親身經歷製作豆漿的全過程,並在製作過程中,引導孩子們觀察交流,直到最後嚐嚐香甜可口的果蔬豆漿。然後才讓孩子們動手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嚐到的。這就很好的解決了孩子們“寫什麼”的問題。

二、“賞評”是的教法

諸城市枳溝國小的呂映紅老師做了題為《“賞評”是的教法,“學生”是的老師》的報告,在報告中,呂老師介紹了自己是如何利用“賞評”來幫助學生寫好作文的。她重點介紹了賞評的流程:互相賞讀(主要解決“哪裏好”的問題)、共同賞議(重點解決“為什麼好”的問題)、書寫賞語(從而提高孩子們的鑑賞能力、評判能力和表達能力)、交流賞語(互讀賞語,提出意見)、修改賞語(思考吸納,共同進步)。是啊,哪個孩子不願意得到老師的賞評呢?賞評更能提高孩子作文的積極性,不要總盯着孩子的那一點點兒毛病,我們更要看到孩子們的進步,一有進步就讚賞他,這樣,學生會越來越好。

三、接力日記讓孩子們在習作的道路上快樂前行

濰坊外國語學校的李秀紅老師總結了自己在班內舉行接力日記的經驗。的確,接力日記是一種好的寫日記的方式。這種方式既不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負擔,還利用孩子們的團體意識給他們造成一定的責任感,讓孩子們不得不認真對待,再加上老師採用一些評比手段,又激發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張老師還交給孩子們觀察方法和一些寫作方法,這樣,孩子們的寫作水平想不提高都很難。另外,這也是一種簡單易做的方法,妙!

四、“掰殼子”教學法讓孩子不再害怕作文

青州市夏莊國小的王春愛老師做了“掰殼子”教學法的經驗介紹。她主要用三種方法掰掉了約束孩子們寫作的殼子:一是喚醒感知,拓開思路,掰除困惑恐懼之殼。二是時時激勵,發展興趣,掰除懶惰懈怠之殼,掰除表達障礙之殼。從而讓孩子們喜歡寫作,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我有幸參加了今年國小作文教學90學時為期十一天的培訓,在班主任任老師的帶領下,不管是學習還是活動,班級的氛圍非常濃厚,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幾天來,我們聆聽了幾位專家教授的講座,參觀了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工作室等等。我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裏,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特別是作文方面的教學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

十幾個講座聽下來,給我啟迪的特級教師閻學老師的講座。她那生動、親切的語言娓娓道來,沒有深奧、枯燥的純理論,結合自己上過的課例,傳授自己的經驗,深深地吸引着我們。我概括一下對如何決解教學中的難題有以下幾點體會: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其次,要堅持上好作文課。作文課時在語文教學中佔較大比例,時間充裕。在這些時間裏,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基礎知識、作文技巧、寫作步驟、修辭手法等常識。

再次,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別是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知識本來就欠缺,要讓他們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實很難,不多加訓練、培養、提醒,無疑是趕鴨子上架。如果能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而且能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那麼,這一切就顯得非常容易。

我想盡自己的努力,以後在作文教學上做到:

1、在寫作內容上説真話、表真情。讓學生寫作內容上必須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人真事等,禁止抄襲、或虛假的事蹟。題目佈置下去以後,老師作一些指導,例如在寫作之前,佈置學生去觀察、積累事蹟,寫作時幫助審題,確定寫作體裁範疇,引領寫作思路,喚起記憶,提出寫作要求等。然後留給大量時間讓學

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寫作表達上引導學生從經典閲讀中林略表達方法。訓練學生的造句能力,語義的表達。大部分學生不會説話,不會寫話,表達不清他要説的意思。針對這一點,我們可經常採取多種方法進行思維訓練。

3、積極培養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學生不會觀察,對常見的事物熟視無睹,更不會描寫對本來熟悉的東西,描寫不出特徵來。針對這些重大弱點,教師要下力氣,費很多時間進行培養訓練。

4、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利用中午等時間,花時間與學生一起閲讀,教學生閲讀的一些方法,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學習的過程好比那未經加工的瑕玉,經過一番精雕細刻之後,呈現出一具“婀娜”的工藝品應具有的高貴與典雅。同樣的,面對作文課堂教學,很多時候仍讓我們有些霧裏看花,無所適從,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國小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參加了這次作文教學培訓,我真是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我更進一步瞭解了國小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具備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認識,淨化靈魂。

我們不能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可通過這次走進名師的課堂,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絃,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這次學習,對於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

三、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作文離不開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國小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副教書育人的重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k0lz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