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參加急救培訓,是為了讓我們瞭解最基本的急救知識,在一些危急時刻可以救人於危險之中,給人以生的希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閲讀。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1

作為一名醫學生,必要的急救知識和包紮技術是必須要掌握的。於是今天主席團和急救支隊一起在醫學院接受了董老師的授課培訓。此次培訓的目的是要我們掌握相應的技術,以防在突發情況下我們能挺身而出,能幫助他人,當然也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6月30日上午我們學習了心肺復甦術,簡稱CPR。在一般情況下,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及時的搶救復甦,4~6min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損害。如果在高温下,那麼時間還會縮短。所以心肺復甦術要在現場馬上進行。當然在進行之前,需要判斷現場環境是否安全,先做好自身防護準備,然後再去救人。尋求旁邊的人幫助,可以叫他們幫忙打電話,如果有電除顫那就更好了,可以讓傷者甦醒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了。現在的心肺復甦術更加重視胸外按壓,所以現在的比例是30:2,即做30次胸外按壓,再做2次人工呼吸,能掌握心肺復甦術也是對自己能力的提升。

緊接着,下午又講起了包紮術,有環形包紮,螺旋包紮等都是很基本的包紮法。如果是三角巾來包紮的話,有頭部包紮,胸部包紮,背部包紮,大懸臂帶,小懸臂帶等不同的部位包紮方法。包紮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紮,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等目的。掌握包紮的方法,不僅是用在緊急突發情況,在生活之中各種不小心的弄傷導致流血的情況都可以依靠包紮術來止血。

此次培訓,瞭解到豐富的培訓知識,讓自己的見解得到了提升,也讓自己有能力去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2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自治區紅十字會與教育廳、地震局、公安消防總隊聯合下發的“關於在學校開展應急救護及防災避險知識與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據縣教育局的統一安排部署,我校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和學校制定的《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方案》,認真組織開展了全校師生的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培訓,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有關整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周密部署

自接到上級的文件後,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貫徹落實精神要求和培訓指標,確保了救護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了師生人人受到培訓,真正提升了全體師生在日常生活和災害事故現場自救和急救能力。

二、精心組織

在培訓期間,根據我校制定的《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方案》,對我校全體師生進行了應急救護培訓。以人為本,我校全體師生通過集中培訓、課堂滲透、應急演練等知識技能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集中培訓

按照培訓方案,首先安排六個年級的學生每學期都進行集中培訓,每次培訓抽選班級部分同學參加,最後確保我校4034名同學中的70%參與培訓,其共培訓8場次,達3200多人次。其次對我校全體教職工進行培訓,其共培訓2場次,達200多人次。最後專門組織班主任進行應急知識的培訓,共培訓2場次,達100多人次。通過相對集中、系統的觀看救護知識光盤的講解,使我校全體師生對常見急症現場處理、突發事件和意外情況現場應對等

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不僅保證了培訓的規範有效,而且也保證了培訓的質量。

(二)課堂滲透

在地理課、心理諮詢課當中有意識的滲透對學生以及救護知識的教育。在地理課堂中針對自然災害的救助當中對學生的自救和互救這一節當中,對學生的應急救護進行教育提高了學生的自救和互救的能力,讓學生學到了救護的能力。

(三)應急演練

為進一步增強我校全體師生的應急能力,學校每學期都進行全校性的地震應急演練和火災的應急演練,鍛鍊了師生的應急能力,增強了師生的防災減災的意識,提高了師生的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的意識。

三、總結成效

通過系統的培訓,我全體師生基本上能對常見急症處理、突發事件和意外情況等進行簡單的處理。

通過培訓,學生們增強了防範意外傷害的能力,增長了意外傷害緊急處理知識,加強了日常生活中應對突發意外傷害事件的自救與互救技能。學生們紛紛表示:像這樣的培訓實用意義很大,以後要多學多練,做好班上及家裏的傳幫帶工作,讓培訓知識與同學、與爸爸媽媽共享

雖然通過培訓,全校師生基本掌握了救護的基本常識,但與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應急救護培訓活動開展的相對較少;二是部分師生認知程度還有待提高,重視程度還不夠,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較貧乏。

下一步我校將把應急救護培訓納入到學校全年工作議程中,通過邀請知

名應急救護專家作輔導報告和情景訓練、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提高全體師生參與應急救護培訓的積極性,真正讓全體師生熟練掌握應急救護技能,為烏什縣第一中學平安作出應有的貢獻。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3

急救培訓,顧名思義是讓我們瞭解最基本的急救知識,在一些危急時刻可以救人於危險之中,給人以生的希望。

20xx年x月4號,公司安全生產部組織了現場急救知識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瞭解了以下內容:

一、現場急救的目的:1、救護者的基本責任;2、現場急救的原則;3、緊急呼叫救護車;4、現場急救程序;5、觸電急救。

二、心臟驟停與心肺復甦:1、心臟驟停的常見原因;2、心臟驟停的現場判斷;3、時間就是生命;4、現場徒手心肺復甦的操作;5、心肺復甦的意義;6、猝死的診斷。

教了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識,如傷口包紮、心肺復甦等一些相當實用的知識。當代社會,隨着經濟的繁榮,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競爭的加劇,公眾之間交往日趨頻繁,活動範圍日益擴大,人們承受的壓力與日劇增,受到頻發的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等意外傷害的因素也不斷增多。一旦有意外傷害發生時,人們如果擁有自救、互救意識,並能及時、正確的開展救護,就很大可能爭取到搶救傷員的“救命黃金時間”,為後期醫院救治創造有利條件,從而最大限度的挽救傷員的生命和減輕傷殘。所以開展急救培訓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傷口包紮包括繃帶包紮、三角巾包紮。繃帶包紮包括三種方法,分別是環形包紮、螺旋反折包紮、8字形包紮;三角巾包紮包括頭部包紮,單眼、雙眼包紮,單肩、雙肩包紮,胸背部包紮,以及上肢和下肢的包紮,內容豐富,實用性高,因

而説我們的這次培訓班的開展是有必要的,它能增強我們的自救互救的知識,提升我們的自救互救力量,儘可能減少傷亡。

由於時間的關係沒有觀看外傷急救常識和心肺復甦術指南,培訓結束後,大家認真的觀看了這兩段視頻,在外傷急救常識的視頻中我瞭解了急救的(通氣、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的各種方法。

培訓活動結束後,參加此次培訓的員工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很有實用意義,學到了很多使用的急救知識,初步掌握了急救處理常識和能力,對於社會和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4

參加完兩期的急救知識培訓,我受益匪淺。

20xx年5月19日,在同學那裏得知有急救知識大講堂這樣一個公益活動,毫不猶豫跟同學一起參加了第三期的培訓,在會上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義,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會後我積極自願加入了急救志願者協會。

5月26日第四期培訓,我提前報名作為會場志願者參加,這次學到的更多,對這個協會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到了更加規範的動作,還結交了很多朋友。

會場上急救醫護人員給我們深度剖析各種急救失敗和成功的案例,讓我感觸很多,缺乏急救知識,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我們顯得多麼無奈,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動作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生活中,醫生的數量是有限的,救護車的速度是交通決定的,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一個生命稍縱即逝。因此,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實際行動起來,掌握急救知識,為了每一條神聖的生命。起碼讓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的不再是無奈和等待。

如果人人都行動起來,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加入,會和所有的志願者醫護人員們一起努力,讓1%的概率不斷朝着100%邁進!

急救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篇5

俗話説: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麼在救人的黃金時間裏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們開始了今天的急救培訓。

培訓課上林老師首先為我們展示了一些圖片並播放了一些災難視頻,看着圖片和視頻里人們痛苦的表情和親朋好友悲傷的淚水,我深刻的意識到了救助他人的重要性,同時也瞭解了急救的必要性。接下來林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心肺復甦術的原理和在具體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還精煉的提出了“安叫叫CAB”的口訣,對我們的記憶和理解起了很大的幫助。隨後我們來到假人面前,按照剛剛學習到的知識進行了實際的操作。練習的同學們聚精會神,爭分奪秒,彷彿來到了急救的現場;觀看學習的同學們則目不轉睛的看,心理默默地記。相信這樣的實操能對大家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作用,在需要我們的時候能拿得出、救得活。

下午的課程則是四個要點:止血、包紮、固定、搬運。四個要點循序漸進,相輔相成。陳老師也如同上午的課程一樣,從活生生的例子來説明這四個要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下來講解了四個步驟的原理和注意事項。同學們則分組進行了練習,你來我往,大家也練習的非常認真。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再完成今天的學習後我們還進行了一次急救考試。考試分為兩個部分進行,首先是心肺復甦術的考核,然後是包紮的考核。考試雖然嚴格,但是所有的同學都順利過關,為今天的培訓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通過今天的學習培訓,我們深刻意識到了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也掌握了必要的急救技能。當然我們希望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永遠不要用到這些技能,但在危難來臨時我們也能應對自如,這就是今天學習的意義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9prv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