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井岡山旅遊培訓心得體會_井岡山之旅個人感悟(通用3篇)

井岡山旅遊培訓心得體會_井岡山之旅個人感悟(通用3篇)

井岡山旅遊培訓心得體會_井岡山之旅個人感悟 篇1

井岡山有很多感人的革命歷史、英雄人物、感人事蹟曾志的遺囑和事蹟。其中曾志的事蹟非常典型也非常感人,他無時不刻的以一個共產黨人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在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都在繼承和發揚着井岡山精神。他不僅自己沒有享受特權、沒有豐厚的家產,還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兒子石來發、孫子石金龍在她的感染下至今還是井岡山的普通農民,一個曾孫蔡軍從珠港部隊復員後還是經過考試當上了司機。曾志的遺囑非常感人,其中説到將自己的屍體供醫學解剖研究用,有用的留下,沒用的火化,這是共產黨人將自己最後的一點光也獻給了黨,沒有帶走一丁點;遺囑中還寫到不開追悼會、不通知親朋好友,死後三個月再在報紙上發一個簡短的訃告,就在這生離死別的時候,她老人家還不忘艱苦不俗、不鋪張浪費,正如徐志摩一首詩寫到:

井岡山旅遊培訓心得體會_井岡山之旅個人感悟(通用3篇)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還有一句話就是誰給女兒陶斯亮的,意思是説趁女兒還能工作的時候把她的回憶錄整理成書,供後人學習、研究,就是這句話,一個即將走完一生的老人的遺囑,在囑託自己的女兒趁還能動的時候,抓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工作,把自己的革命回憶錄整理成對黨、對國家有用的歷史資料。我認為感人,是因為我聽到這句話、想到這句話時,我想到了對於父母的回報、感恩是隻爭朝夕的事,不僅是因為父母在一天天變老,這是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的事實,有一天父母將永遠不能享受到自己兒女的回報和感恩;還有自己在不由自主的變老,總有一天想起回報父母,卻因自己的年老體衰而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樣的道理,就是對其他有恩於我的老師、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的人的感恩和回報,也應該是隻爭朝夕、時不我待。

井岡山還有需到敢於奉獻的人們值得學習。他們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後代陳人康(陳士榘將軍之子)、何繼明少將(李立之子)等,發起了旨在弘揚井岡山精神的“井岡山兒女聯誼會”;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後代王生茂(王佐的孫子)還在井岡山默默無聞的奉獻着;老紅軍後代石金龍(曾志之孫)還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江滿鳳(江志華之孫女)還是一個合同工的保潔員,堅持義務在旅遊區唱當地的山歌,她還曾拒絕了《井岡山》攝製組給她的一筆可觀的演唱費;井岡山第一代墾荒人楊潔如老師,在井岡山含辛茹苦從教36年,如今還在為井岡山的教育事業奔走宣傳;紅軍傳人代表毛秉華老師已80高齡,還堅持到全國各地作報告,傳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看到這些感人事蹟,我深受感動,本可以因父母或祖父、祖母為革命立下汗馬功勞而享受特別待遇的老革命後代們,不僅沒有享受特權,而且還在普通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的後代,祖上不曾有過為革命做出的輝煌成績,然而我卻享受着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我激動,我着急,在自己的崗位為航空事業做奉獻、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奉獻,應該只爭朝夕、時不我待。

井岡山旅遊培訓心得體會_井岡山之旅個人感悟 篇2

7月,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從我們接受班旗開始,我們戴上了紅軍帽,向井岡山革命烈士敬獻了花圈,參觀了碑林、紀念碑、雕塑園、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毛澤東舊居、黃洋界哨口、八角樓,觀看了井岡山革命鬥爭全景畫,重走了一次朱毛紅軍挑糧小道,聆聽了餘伯流教授講授的“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瞻仰了曾志墓;參觀了小井紅軍醫院並在小井紅軍烈士墓前舉行了宣誓儀式;在井岡山精神代代傳的互動教學中,我們還與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後代陳人康(陳士榘將軍之子)、何繼明少將(李立之子)、王生茂(王佐的孫子),老紅軍後代石金龍(曾志之孫)、江滿鳳(江志華之孫女),井岡山第一代墾荒人楊潔如老師,紅軍傳人代表毛秉華老師等進行了近距離的接觸,我還榮幸的和副校長在講台上表演了紅歌清唱,當時唱的是以井岡山英烈聶槐粧巧計送鹽為原型拍攝的電影《閃閃紅心》的插曲《紅星照我去戰鬥》。

也正是此次培訓,讓我真正的瞭解了井岡山,瞭解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的鬥爭史開始於9月底,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直到1930年2月,原井岡山兩位綠林頭領袁文才、王佐被錯殺,歷時兩年零兩個月。 9月,毛澤東總結了湖南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正確地分析了當時敵強我弱的形勢,當機立斷決定進入江西省,在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以保存革命力量,再求發展。

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這是人民革命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 秋收起義部隊於10月下旬到達井岡山地區。井岡山以茨坪為中心,附近有大小五井、草坪、白銀湖、羅浮、行洲、下莊、井岡山村、荊竹山等自然村莊,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足萬擔。 10月至2月,在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委領導下,工農革命軍幫助地方重建地方黨組織,改編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加強軍隊建設,組織發動羣眾在茶陵、遂川、永新、寧岡等地開展打土豪籌款子的遊擊暴動,先後建立茶陵、遂川、寧岡三個縣的紅色政權,開闢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羅霄山脈中段封建統治基礎深厚,統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相當殘酷。井岡山的土地革命最先是從調查研究開始的,11月間,毛澤東經常在寧岡壩上等地進行調查研究,寫下了《寧岡調查》和《永新調查》。土地革命的實行,使邊界貧苦農民分得土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激發了農民羣眾的革命熱情。他們積極參軍參戰,送糧送鞋,支援革命戰爭,促進了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在白色恐怖的情況下,井岡山斗爭環境異常艱苦,不斷遭受強敵的“圍剿”。紅軍的生活十分艱苦,吃的是紅米、南瓜,有時還用野菜充飢。為儲備糧食,守衞井岡山根據地,朱德、毛澤東等領導人經常與紅軍戰士一起往返百里到寧岡等地去挑糧,給後人留下了著名的“朱德的扁擔”和朱毛挑糧小道。在這種情況,根據地內部有些人懷疑紅色政權能否存在和發展下去,質問“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產生了悲觀失望的思想。 10月和11月, 毛澤東在井岡山的八角樓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回答了中國小塊紅色政權所以能夠存在的主要條件這個問題,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8月的黃洋界一戰不僅取得了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的重大勝利,還留下了《西江月 井岡山》的不朽詩篇。

紅軍中最早的“三項紀律、六項注意”就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產生的。到閩西后完善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井岡山的鬥爭,從10月至1930年2月,歷時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成功之路。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中國革命的一代英豪培育了凝聚中華民族之魂的井岡山精神,將它概括為24個字: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xx1993年在井岡山南昌考察工作時總結的井岡山精神是“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精神,矢志不移、百折不撓的精神,艱苦奮鬥、敢於奉獻的精神”。

在接到組織要求去井岡山進行黨員培訓的通知時,我的想象的培訓是要去風景秀麗的井岡山旅遊勝地參觀遊覽、購物留念。然而,通過培訓,我發現自己是那樣渺小,比起井岡山精神相差太遠。此次培訓,不僅讓我進一步瞭解了井岡山斗爭的歷史、井岡山的精神,進一步堅定了我對黨的信仰和信念,增強了我投入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去的信心;同時回顧井岡山歷史,我感慨萬分並總結了幾點人生感悟。

井岡山旅遊培訓心得體會_井岡山之旅個人感悟 篇3

祖國的河山,處處閃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記着紅色的史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特別是學習活的知識,學習做人的好方法。隨着空間的跨越,我們完成了時間的轉換,來到那火熱的年代。通過這次時空大轉移的活動,我們瞭解的不僅是地理知識和歷史故事,更瞭解了中國的社會,中國人的靈魂、氣質和精神。我們思考之後弄懂了:許多偉大的事件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他們有什麼意義。我們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我們將更加堅定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造福的決心。我們將更加勇敢,更加頑強,更加堅韌不拔的前行。我們感激前人,學習前人,也要無愧於前人。我們也將做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為後人留下我們的腳印。

江西是革命的搖籃。這個説法主要緣自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在一片白色之中,它獨具紅色的耀眼標誌,的確,這裏是紅色的土壤。這是到1930年之間的革命斷代史——1930年之後,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因袁文才、王佐被錯殺而喪失,後雖力圖恢復均未奏效。建國之後,人們提到井岡山,多是景仰的口吻,正是井岡山這個搖籃,才有後來的延續,於是有了種種類似我們這個團隊性質的探訪,執政者總希望我們能夠在這片土地中尋找到當年的力量,這的確是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國第一代領導人的心目中,這裏具有非同尋常的典型意義,他們希望後人能夠明白創業的艱辛,能夠體會當時的浪漫。

我們一行50餘人正是帶着這樣的崇敬心情上山的。導遊小姐説,毛澤東第一次上山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那是。第二次上山時毛澤東已是國家最高領導人,那是1965年,坐汽車只用了一天。我們的時代是21世紀,高速公路異常發達,正常情況下,從南昌到井岡山只需要6個小時。

當年,毛澤東在湖南的秋收起義慘遭失敗,5000人的隊伍僅存1000人,竟出現了槍多人少的局面。行軍至羅霄山脈中段,聽聞此處井岡山的兩大地頭蛇袁文才和王佐的經歷,決定用他的雄才大略去拉攏他們,送給他們急需的槍支。這二人對毛澤東的個人魅力異常讚賞,接納了這支隊伍,讓他們休養生息。那時國民黨不滿井岡山武裝,數次圍剿,傷員很多,於是有了我軍的一個醫院,小井紅軍醫院。我們在醫院的藥鋪裏,發現都是草藥,原來國民黨對此區實行經濟封鎖,根本弄不到西藥,只好完全用中醫的方式來治療,真正是靠山吃山,據史書記載這片大山裏採出的藥材不僅供給傷員用,一些居民也到這裏來買藥。傷員的草鋪挨着,條件艱苦,吃的食品是紅米飯、南瓜湯,這些東西在當時已是上等的飯菜了。

8月1日南昌起義成功了,但時間僅有幾天,8月7日即被迫離開,於是朱德部隊遙遙來到井岡山,實現了偉大的匯合。不管是贛南三整還是三灣改編,都不僅是歷史課本的符號,而且是現實中我黨我軍領導管理的一次良好經驗積累。至於後來的九月“洗黨”,由於三六九等的人物混進黨內,使黨的威信遭到質疑,他們毅然決定洗黨,純潔了隊伍,鍛造了作風,更是展現了高超的領導風範,對於黨員的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由於朱毛會師,隊伍壯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也是在這段時間,毛澤東與賀子珍的浪漫愛情在八角樓盛開。導遊饒有興趣地講起了他們的愛情與婚姻,説賀子珍是當年永新一枝花,而且文武雙全,是耍雙搶的,甚至連他們之間的偶爾爭執也描述得頗有興味。革命時期的浪漫不僅指戎馬歲月中的愛情與婚姻,還有每個人心中存在的夢想,那便是土地——這實際上是一個古老的夢想,使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恐怕是支撐着這些窮苦士兵們英勇作戰的原動力,而更為遠大的目標則是建立自己的政權,改變幾代人的面貌,並使全中國的窮苦人民得到解放。因此,在全盛時期興起了土地革命風暴,邊界工農兵政府成立,後來還有造幣廠等等。

革命的殘酷,一方面在於險峻的生活和軍事環境。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人們不得不互相廝殺搶奪,按照自己的倫理邏輯和思維習慣來區分是非、判斷成敗。就説黃洋界戰役吧。我軍設壕溝、用毒竹針來對付來勢洶洶的國民黨士兵,並通過很多巧妙的辦法擊退了敵人,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後來國民黨痛恨到骨髓,發誓不放過井岡山一根草,要井岡山人換種。我們登臨黃洋界,歎雲海之美,紛紛拍照,又感慨山勢之陡,即便站在防禦工事面前,也無法想象當年戰爭之殘酷。革命的殘酷,另一方面還在於人員的犧牲。黃洋界保衞戰役的指揮者,這些功臣,大多夭折於此後的戰鬥中,還有在井岡山歷史博物館中見到的諸多面孔,均殞命於戰場,可見新中國的建立,有多少熱血兒女鋪路啊。

井岡山,天時地利人和,養育了革命隊伍。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沒有接受瞿秋白的邀請進城,而是進山當起了“山大王”,歷史記載的“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裏出政權”等思想均在井岡山時期產生,這些思想含藴於青山、淬火於實踐,指導着工農紅軍的方向。作為偉大思想的誕生地,井岡山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朱德的扁擔、井岡翠竹等課文從小就讓我們感動。仁者愛山,智者愛水,我們在一個下午裏參觀了五龍潭,在參觀五龍潭瀑布時,我和幾個隊友一起徒步上下,得山水靈秀,心情豁然開朗。心想那時紅軍的革命激情,也許與這種鍛鍊有關。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吧。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反抗國民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建立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走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吧。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開闢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證明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它告訴人們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井岡山紅色之旅結束了。這些革命紀念地,承載着深厚的革命歷史,紀錄着光輝的革命事蹟,弘揚着燦爛的革命精神。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未來的紅色旅程就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歷史的紅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未來的紅色旅程是要靠我們新一代來開創的。我們就是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立志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89dg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