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德育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德育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德育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期盼中又迎來了第五期中教導(德育)主任四月份集中培訓。這次培訓,邀請了原金水區教研室朱振東主任對我們進行了《明確工作任務,做好教導工作》主題培訓,朱主任雖年事已高,但思路清晰,培訓目的指向明確,內容切實,涵蓋全面,毫無保留的將做好一名教導主任的要求與祕訣傳授給我們。面對優秀前輩的傾情相授,對比自身不足,使我再次下定決心:多讀書、多學習,再努力,再提高,做好教導處工作。

德育主任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汲取精髓,提升素養。

朱主任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從素質、地位、工作原則、教學工作常規管理等十個方面,理論聯繫實踐,向我們闡釋了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導主任應具備的素質、能力以及責任、工作內容等。字字肺腑,句句諍言。

1、素質

教導主任要具備良好的品質和心態,超強的業務能力;協調溝通的技巧,統籌規劃的能力;做耐心細緻思想工作的能力抵制不良誘惑的能力。

2、工作原則

工作有大局、工作有原則、工作有創新、工作有奉獻、工作求一流。

3、教導主任應成為"五台"高手

統觀全局,登得上高台;專業引領,佔得穩講台;交流共享,搭得起平台;規範公正,把得牢擂台;助師成長,耐得住後台。

4、教學工作的常規管理

要對本學期教學提出明確要求;組織學習課程標準及教材;督促教研組確定學科教學計劃;對教學進行階段性檢查和質量分析,檢查教師備課、上課、作業批改以及輔導的情況,並適當評價;組織全校性的各種教學活動;組織好期末考試評價並進行分析和總結。

5、對教研工作的常規管理

協助,校長選好年級教研組長;督促和檢查,各組的教研計劃的制定和執行;為教研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保證措施;為教研工作的經驗或問題的交流搭建平台;把校本教研以及新課程理念貫徹始終

二、實踐探索,鍛鍊能力

“到了教導處,你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朱主任一句話,使我不禁又回想起那奮鬥在教育教學崗位上那1500多個日日夜夜……

轉眼間,我從一名普通教師到教導處副主任,已有四年多的時間了。回想一路走來的道路,有鳥語花香,也有荊棘叢生。曾經茫然,曾經困惑,曾經揮灑汗水,曾經幸福收穫……

作為一名教育教學管理者,經過四年的歷練,我樹立了為師生服務的意識,做事情能統籌兼顧,對學習的願望也越來越迫切。

1、樂於承擔

從進入教導處的第一天起,我就意識到了責任的重要,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抓好教育教學工作。於是我虛心踏入老師們的課堂,認真觀課,為平淡無味的課堂而深思,也為精彩的課堂而激動;課後與老師們溝通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近幾年,在金水區教育發展中心的引領下,隨着“教學評一致性”理念的深入,課程綱要分享課也應運而生。每學期開學初,各個學科都要在第一節課上對本學期制定的《課程綱要》進行分享交流。我校本學期新進教師較多,《課程綱要》分享課要分享什麼?為什麼要上《課程綱要》分享課?怎樣進行《課程綱要》分享?針對這幾個問題,在下學期第一次教師會上我進行了一次專項培訓。

第一次教研時間,各教研組圍繞如何上好“課程綱要”分享課進行了專項研討。各教研組在週二下午的教研時間,通過研討,根據學科特點、學情確定了課程綱要分享課的教學設計,3月7日—9日,各組推薦一名教師作為主講人,以課例為抓手,進行多次的磨課研討。

課上,老師通過同伴互助、師生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梳理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分享學習方法,交流評價方式。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興致勃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課後,各教研組又聚集在一起,圍繞課例進行評課交流,對課程綱要分享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經過一週的課程綱要分享課的研討,各組形成了較為理想的“課程綱要分享課”教學設計,教導處把這些教學設計收集、彙總,通過學校網站進行全校範圍的觀摩和經驗推廣,以此提升全校課程綱要分享課的品質。

2、勤於學習

在這個充滿着變革的新時代,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只有自身專業知識、管理理論廣博,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所以,無論再忙,我始終堅持讀書學習,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學科的培訓、觀摩活動,及時掌握課堂教學的新思路。參加各級教育教學培訓,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關注教育名家博客,觀看名師教學視頻,不斷充實自己,為自己的成長汲取充足的養分。

在學習中,我知道了教導副主任不僅僅是職務,更是一種職業,它要求我必須具備這個職業所需要的一切素質。

3、甘於奉獻

走進了教導處,接觸了許多新的工作任務,這些工作鍛鍊了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樹立了為師生服務的意識。

我始終本着“以人為本、服務師生”的教育管理理念,做好老師們的“後勤”保障。工作中,我努力將各項工作統籌安排,和班子成員相互團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工作認真負責,辦事公平公正,不計報酬,不計名利。

做為一名中層幹部,我在思想上與學校精神保持高度一致,緊密團結在校長周圍,認真貫徹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措施,模範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顧全大局,團結拼搏,恪盡職守,在工作中本着都是學校的事為出發點,時刻以主人翁標準要求自己,學校事情想在前,做在前。

反思這幾年的教導工作,我感到自己的工作的前瞻性和經驗性還不足,佔位還不夠高,今後我將繼續學習,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將工作做實做好。

德育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2

3月,我被學校派往臨沂參加“北師大德育工作培訓”。兩天的學習、四位卓越一線教師的傾心講授,使我由衷的感到幸運。

李迪,全國十佳優秀班主任。一位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師,一位在網絡上被評價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女教師”,“李鎮西式的女教師”,把帶班管理學生當作幸福,並用自己的實踐與文字勾勒了一位美麗“行者”的姿態。

鄭學志,全國優秀教師。鄭老師憑藉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和不懈追求,成為我國近年來異軍突起的青年優秀教師,他的班主任工作叢書《班主任工作招招鮮》、《班主任工作新視角》自出版以來深受廣大老師的歡迎。

段惠民,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班主任工作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曾榮獲濮陽市名師、濮陽市勞動模範、濮陽市優秀教師;中原油田教育中心優秀人才、中原油田教育中心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骨幹教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優秀輔導教師、全國新課程改革先進個人、全國十佳班主任等稱號。

王建宗,北師大教育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北京第十四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全國十佳教師的德育經驗讓我重新思考和審視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在現場被精彩的演講打動,我做了錄音。後來一次次重放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演講者的思想我並沒有盡領,原來自己是這麼善於遺忘。而且“知行合一”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德育是個宏大又細微的工作,梳理學習的心得,我只能用有限的篇幅敍述片面的觀點。

德育首先意味着瞭解、關注和愛。

做班主任最大的失誤莫過於無法客觀地認識學生的真實情況,總一廂情願的認為學生應該怎樣。老師的想象會在師生之間築起一道難以穿越的牆。唯有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徵、年齡特點、心理狀況,老師才能給予切實有效地指引,適時適度的幫助。

李迪老師的身邊圍繞着一羣特殊的學生,他們是會考“失敗者”、普通高中的“淘汰者”,甚至是讓家長灰心的“遺棄者”,這樣一羣中職生生出的事端自然就多,對待這樣的學生,你能受得了嗎?能一如既往地愛他們嗎?李迪老師是這樣看她的學生的,“我覺得我的這些個性張揚、桀驁不馴的學生就像刺馬苔,他們不能像牡丹、水仙、玫瑰那樣‘成名成家’……”“這花(刺馬苔)帶刺,極其普通,生長在最貧瘠的土地上,卻鬱鬱葱葱、蓬蓬勃勃,我們都叫它刺馬苔,而忘記了它美麗高貴的名字——薔薇。”這些孩子更需要社會的關注,更需要愛,更需要被關注的榮譽感,李老師就用自己愛的教育給了他們這些。正因為對學生透徹的瞭解,準確的把握,李老師用班級活動作為德語和管理的抓手,在班內開展“愛情教育”系列班會。她引導學生如何對待青春期的愛情,“走進春天,請勿打擾”“愛着,是美麗的”“為了愛,你不妨自私點”……字字珠璣,巧妙地陪伴着這幫青春期的女孩兒們預習了愛情,引導她們成為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女性。

德育意味着保護、尊重和信任。

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信任學生也信任自己。正如李迪老師所言: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分析每個孩子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使每位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才。而這一切,都是以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為前提的。有人説,人的內心有兩根弦,一根是魔鬼的琴絃,一根是天使的琴絃,而我們的責任就是撥動學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我們只有以天使的人格,以天使般的愛心才能撥動學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説: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就要尊重他的歷史,尊重他的貧窮,尊重他的錯誤,尊重他犯錯誤的原因。李迪、段惠民、鄭學志老師的德育經歷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而且在尊重之外,必定還包含着堅定的信任。信任孩子天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必然會戰勝假、惡、醜的一面,信任他——在老師的尊重裏——會做能力範圍內最好的自己。很多時候,正是老師堅定的信任加上有效地點播和引導給予了學生源源不斷的力量,至柔至剛,從而幫助學生從陰影、失敗、扭曲、痛苦中走出來。

德育意味着有心無痕的教育和耐心的期待。

學生任何一個錯誤的出現都隱含着家庭、社會、成長經歷等多方面原因。如果寄希望於懲罰,那麼無疑暴露了我們的無能;如果寄希望於長篇大論的説教,那麼無疑暴露了我們的貧乏;如果寄希望於直截了當的指錯和糾正,那麼無疑暴露了我們的粗糙。諸如此類希望短期見效的“教育”勢必像速效藥一樣,帶來顯而易見的“副作用”,這樣的快餐式教育,其效果也只能如“水過地皮濕”,只解一時之氣,難有長久功效。

段老師的一個教育案例讓我回味無窮。剛接手不久的班級屢屢出現“失竊事件”,無疑班裏出了“內賊”。面對這種事情,班主任應當怎樣作為?是明察,然後從嚴處分以儆效尤,還是暗訪,然後説服教育如數賠償?或者出於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不做查處,取而代之召開法制教育報告會?

段老師三思之下推翻了以上三種辦法。因為“作案者”是誰,許多同學已經有所猜測,無論哪種方法都會使失足少年暴露於眾人之前,顏面掃盡,內心驚覺產生陰影;搞不好會讓他終身背上“小偷”的名聲,推着他踏上犯罪的不歸路。

幾經思量,段老師拿出了這樣一套辦法。他囑咐學生妥善看管自己的物品,然後就把這件事放在一邊絕口不提了。幾天後,恰逢六一兒童節。他召開班會,討論“歡度六一”的方案,徵求孩子們的創意。學生們自然非常興奮,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

等大家説的差不多了,段老師一一表揚誇獎眾人的創意,然後話鋒一轉:“‘六一’是孩子們最快樂的節日,可是就有不能享受節日的同齡人,他們是誰?”

下面的學生七嘴八舌:“貧困兒童”、“智障兒童”、“少年犯”!

段老師説:“貧困兒童、智障兒只要有父母的疼愛,有同學朋友的陪伴,同樣可以快樂的過節。只有少年犯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不能過節。”大家紛紛點頭。

段老師趁熱打鐵:“少年犯也是孩子,他們很多是由於缺少關愛而失足。大家願不願意幫他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孩子們熱情響應。

於是“編寫調查問卷”、“競選小記者”、“帶着禮物去少管所採訪”、“整理調查問卷”、“開新聞發佈會”、“在少年犯最有價值問題的回答上簽名”等程序一一展開。全班同學參與,那個偷同學物品的孩子也參與進來。在每個環節裏段老師都悄悄觀察他的表情,但始終沒有點破。最終,在活動結束的二十天後,這個孩子悄悄找到段老師,主動認錯痛改前非。這個心悦誠服的結局成了師生倆永遠的祕密。

德育教育是良好心態下的積累。

李迪的幸福不是來自生活工作一切都如意,她班內發生過許多讓我們聽來也感到焦頭爛額的事,但是,幸福感始終充盈着她的心間。這是為什麼?從她的言談話語中,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女老師,她閲讀了大量傳統經典和佛教、道家、禪宗的書籍,才使她具有澄明豁達的心境,洞察了“心若晴,雨也是晴;心若雨,晴也是雨”的哲理。良好的心態讓她贏得了幸福。

段惠民老師每年平均閲讀書籍約七十本,僅去年他買書的票據合計就高達一千兩百餘元。他經常出差,在候車室、在飛機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他都會用來讀書、思考。

俞敏洪曾講述過父親積累碎磚塊,獨自一人蓋起一間房的故事。他説:“等到長大以後,才逐漸發現父親做的這件事給我帶來的深刻影響。從一塊磚頭到一堆磚頭,最後變成一間小房子,父親向我闡釋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奧祕。一塊磚頭沒什麼用,一堆磚頭沒什麼用,如果你心中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是一堆廢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這個道理同樣能夠給德育工作許多啟示。

德育教育要求老師不停下成長的腳步。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如此闡述“變的哲學”。王建宗老師的報告重在闡述這一點。面對社會的變革,學生的更替,老師如果堅持“我自巋然不動”,難免犯下“刻舟求劍”的錯誤。

如果一個老師的生命是一成不變的,他的個性就很僵硬。他一成不變,就沒有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每個人一旦處在變化中,他就會像一條河,變得有了生機。老師必須是一條流動的河,否則你永遠無法感知你的學生。羅曼羅蘭在《約翰。克里斯朵夫》中提到一個當老師的鄰居,那個人像個風車輪子在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總是很忙,但沒有變化,永遠那樣,這讓人感到悲哀。它給人一種感覺,好像當老師的就是那個樣子。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愛和自由》中同樣表達了這個觀點:很多同學分別幾十年,再見面會説:“啊,你還是老樣子!”真不知道這是榮耀還是悲哀,人的狀態不該是這樣。就像羅素所説,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就像空中的水汽凝聚,變成雨滴和雪花落入高山和大地;然後像雪山上的雪一樣,融化了,變成一條小溪逐漸流淌下來;到了少年時期,這條溪流越來越大,奔騰跳躍,水流湍急;到了青年時期,就彙集成怒江呼嘯而下;到了中年,就成了長江,水流寬深,宏偉量大;等到了老年,就特別寬闊緩慢,藴藏豐富的寶藏和閲歷,最後流進大海。

如果我們都能夠完成這樣的發展,受益的將不僅是學生,更是迎接生命波瀾壯闊的教師本人。

德育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我擔任龍陽國小六年級班班主任已兩年有餘。回首這兩年多的時光,感觸頗深,身為龍陽學校中擔任德育工作的一員,不禁對龍陽學校德育與班主任工作有所反思。

此次有幸參加“建設龍小教育師資培訓項目”,來到龍陽國小進行為期數月的技能教學法和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訓,也是對自身業務素質、能力水平的一個重大提高。在已經結束的培訓中,龍陽國小的老師們分別就班主任的素質、品德心理與發展、全人教育理念與師生身心健康、國小德育課程改革、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教育、國小生涯規劃、國小教育學生德育、道德教育之“不道德現象”的解析與反思、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基於工作過程的一體化課程開發與實施、創新國小指導、國小教育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等課程做了精彩生動、深入細緻的講解,使我們參加培訓的老師們開闊了新視野、拓寬了新思路,受到了極大的啟發,也對國小階段學校的德育教育中的德育觀念、德育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現將大致的心得體會梳理如下:

一、國小階段學校德育與班主任工作需要結合學生特點,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1、國小階段學校學生自身學習目標模糊,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學習主動性、自發性較為缺乏。

針對這一問題,職業學校班主任可以通過蒐集資料、實地調查、綜合分析,深入瞭解各專業的就業前景、具體崗位以及必需的能力素質要求,為學生展現一幅完全可感知、可觸及、近距離的職業藍圖,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找出自身素質欠缺的方面,讓他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專業學習、完善自身的職業能力素質。如果學生能夠清楚的感知自己的職業未來,覺得這並不遙遠的目標只是需要自己提前規劃和鋪墊,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都會得到明確和加強,有利於克服學習過程中湧現出來的惰性。在此過程中不斷強化其對職業未來的熱情和嚮往,有利於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發性。

2、國小階段學校學生自信心不足,自覺“技不如人,低人一等”。

針對這一問題,國小階段學校班主任應在進校之初就認真瞭解每個學生的成長背景、個性特徵、專場興趣,引導他們用發現的眼光看待自己,客觀認識自身的優缺點,做到揚長避短,樹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觀點。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多采取肯定的語氣、鼓勵的方法,讓學生樹立和增強自尊心、自信心。讓他們充分的認識到,只要認真努力的學習,在國小階段技能培訓歷練之後,自己會擁有一技之長,可以自食其力,這就是自信心的最大來源。尤其是結合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就業前景廣闊的前提,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其就業信心。

3、國小階段學校學生自控能力較差,自律性不強。針對這一問題,職業學校班主任應放棄“保姆式”的管教方式,大膽放權,選拔培訓班幹部,支持鼓勵學生自主管理,讓學生之間形成相互約束、適度競爭、力爭上游的氛圍,培養學生自立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其自覺性、自律性。在班主任無法管理的盲點盲區,讓學生自己充當班級警察的角色,進行管理監督。當然,班主任在此過程中絕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及時引導、不斷督促,扮演好監督者的角色,力爭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達到預期效果。

4、國小階段學校學生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容易產生厭學現象。

針對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問題,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作出更多的思考,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靈活變換方式方法,重點教授學生技能方法,不要只是一味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傳授。尤其是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基礎薄弱問題,講解知識要深入淺出,充分考慮學生的接收消化能力,更多的採取實習實訓觀摩等教學手段,讓學生更易於接收新知識、學習新技能。另外,職業學校學生文化基礎較為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善於鼓勵學生學校,一點堅持、一點進步都應該給予最及時的肯定,逐漸消除其產生的消極厭學情緒。

二、國小階段學校德育工作需要樹立嶄新的“德育觀”。

1、目前我國國小階段學校德育工作偏重政治教育,對學生情商教育、心理健康等問題沒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通過這些時日的德育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一點:培養學生

成才的同時,也必須注重起內心的成長與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德育培養其面對任何突發事件的樂觀健康心態。在心理層面來説,這也相當於是一種技能,教會他們充當自己的“心理醫生”,定期清理自身的心理垃圾,用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專業學習中,構建自己美好漫長的人生旅途。有句話説:“沒有誰的心會一塵不染”。雖説學生只是在短暫有限的校期間才和學校、班主任有責任關係,但我們為人師者也應該思考,在校期間教授具有延續性的知識。這種情商的培養,心理健康的教育,將會是學生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才是人本教育的最終目標,才符合我們德育教育的真諦。

2、國小階段學校德育工作應從重理論向理論加實踐轉變。一直以來,國小階段學校德育工作都是採用理論教學的方式進行,而且更多的是假、大、空的口號式教育,學生雖然能記能背會説,但是感受體會都不深刻,道德價值觀難以內化,因此無法取得任何成效。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更多采用實踐參與的方式,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去感受、去思考、去體驗,審視完善自己的言行,逐漸加深印象,主動內化為自身的意識觀念,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將對學生的德育素質教育要求具體化。

所謂的具體化是摒棄假大空的口號,規定詳細入微的行為規範,通過不斷強化樹立學生的德育觀念;另一方面,重視德育實踐活動,納入正軌課程,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樹立奉獻的意識,可以在校內外分別進行,將志願服務的時間和次數與學分掛鈎,讓學生充分重視實踐道德行為規範。

3、從單一開展德育工作向全面開展德育工作轉變。長期以來,社會共識會認為德育工作的開展者是具體的思想政治教師、班主任,這導致職業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存在單一性。德育工作應該是舉社會之力、學校之力、全體教師之力、學生之力共同參與和完成的巨大系統工程,而不僅僅只是政治課教師在課堂上的説教、班主任在課餘時間的談心教育和生活關懷。德育教育工作的特性是言傳重於身教,和學生接觸的每一個教師、每一個社會環節都具有相應的示範作用,因此就應該從單一開展德育工作向全面開展德育工作轉變,讓每一個社會細胞、學校環節都參與到德育教育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讓德育觀念深入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為年輕教師和經驗缺乏的班主任,通過參加此次為期數月的技能教學法和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訓活動,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龍陽國小各位老師的精彩講授,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我會將這次培訓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充分運用於今後的德育、班主任實踐工作之中,完善自己的工作計劃、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創新自己的工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斷分析、反思、歸納、總結,積極探索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模式,更有針對性、實用性的開展自己的工作,力爭做得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894dv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