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心得體會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心得體會

“講道德,有品行”作為“四講四有”的核心要素之一。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如何進行更好呢?下面是關於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的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心得體會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篇一

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黨中央提出的“兩學一做”是全面推動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通過深入學習牢固樹立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使全體共產黨員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黨員幹部要以“四講四有”為標尺、為對照、為鏡鑑規範言行舉止,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堅定政治方向,嚴守政治方向,強化宗旨觀念。

一是“講政治、有信念”作為合格黨員的首要標準。

“講政治、有信念”是具有鮮明的顯示針對性,凸顯了堅定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講政治首要的是向黨中央看齊,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通過深入仔細地學習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以此武裝頭腦,指導工作。通過學習黨章,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站穩立場、明辨是非,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把“有信念”落實到具體行為實踐上做一名合格黨員。

二是“講規矩、有紀律”增強黨員凝聚力。

鄧小平同志講過,我們這麼大一個黨,力量從何來,一是靠理想,二是靠紀律。沒有紀律就是一盤散沙,沒有紀律就沒有戰鬥力。要通過近幾年的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分析學習,進行深刻反思,充分發揮正面典型的激勵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教育黨員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做了之後會承擔什麼後果,使黨員成為一個“講規矩、有紀律”的模範帶頭人。

三是“講道德、有品行”做靈魂高尚的人。

道德和品行是一個人的靈魂。講道德有品行要成為日常學習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作為一名黨員講道德、有品行應該有黨員的標準要求,在學習中,要認真吸取傳統思想精華,大力弘揚修身立德、風正行遠、艱苦創業的歷史智慧,充分發揚廉政思想和優良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此來深化學習效果。

四是“講奉獻、有作為”作為做合格黨員的落腳點。

講奉獻,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共產黨員應有的政治品格,也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由先進分子所組成,以人民利益為自己的最高利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共產黨員的價值,是在為人民謀利益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是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的首要條件。“講奉獻、有作為”作為做合格黨員的落腳點,使每一個黨員就像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引領方向,激勵上進。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篇二

中央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黨員,就是要着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其中,“講道德、有品行”是做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之一。俗話説,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員領導幹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講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實,光明磊落。對於黨員來説,就是要忠誠老實、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做老實人、説老實話、幹老實事。一要做老實人。共產黨人做老實人,就是要忠實地面對黨、面對組織、面對人民、面對同志。二要説老實話。説老實話,就是成績不誇大,缺點不縮小,錯誤不隱瞞,堅持真理、尊重事實,切實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一。三要幹老實事。廣大黨員要抱着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大局為重、以發展為要、以民生為大,對工作盡力,對崗位盡責,對事業盡心,崇實幹、用實勁、求實效,以求真務實的作風贏得羣眾的真心擁戴。

講道德、有品行,要從慎初、慎小,從小事做起。黨員的作風養成,要從日常處着手,從點滴中做起,從小事上破題,從細節上加分。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帶頭恪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堅決抵制歪風邪氣。要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立德、修德、踐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守住做人、處事、交友的底線。

講道德、有品行,説到底就在於能否正確處理公、私二字。能不能做到嚴以用權,有沒有正確的權力觀,是不是真正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十分重要。黨員領導幹部要從思想源頭上牢固樹立正確權力觀,切實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權和法的關係,時刻要對手中的權力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為民用權。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篇三

無德不立、無品不高,既是做人修為的準則,也是黨性修煉的題義。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講道德,有品行”作為“四講四有”的核心要素之一,為我們注重人格提升、做好合格黨員給出了能動的力量和本質的保證。

“頭頂三尺”有黨性

黨性原則是黨員的根本遵循,黨性修養是黨員的終身課題。作為黨員的“大德”,黨性集中於信念、體現於作風、貫穿於實踐,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檢驗黨員是否合格的不二標準。當前,貫徹落實黨性要求一要忠誠黨員的身份。要在黨言黨、在黨護黨、在黨為黨,永葆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時刻牢記黨員身份不是掛在嘴邊的一個名義、而是駐在心中的一份虔誠,不是一陣子的堅持、而是一輩子的堅守,始終以黨章的規定修煉自己、以黨員的標準規範自己、以黨性的境界提升自己,真正做到組織入黨和思想入黨的高度一致。二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方向等大是大非問題上,敏鋭而又洞悉,清醒而又堅定,不為表象“遮望眼”,不因利害“趨避之”。同時,要強化政治意識,多講大局,多想問題,多看本質,日常把準政治關,遇事多算政治賬,把政治正確貫穿落實在履職盡責的方方面面。三要切實踐行先進性的要求。黨的先進性是由每個黨員思想行為的先進所構成。黨員的先進既表現在轟轟烈烈時,也見諸平凡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廣大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奉獻,以一流的工作業績,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五衷之內”有敬畏

哲人有言,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是一種歷久彌深的敬畏。作為一種道德養成,敬畏之心是伴隨黨員幹部終生修身做人、為官處世的重要課題,具有特別的要求和特殊的意義。一要敬畏人民。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人民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人民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切實貫穿於改革發展的實踐之中。要“拜人民為師”,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撲下身子,甘當學生,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從人民羣眾豐富生動的偉大實踐中增長政治智慧,增強執政本領。要把“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作為工作方向和價值取向,牢記為民宗旨,強化民生理念,切實解決好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產生活問題。二要敬畏權力。牢固樹立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一切權力為了人民的正確權力觀,看待權力時充滿敬畏,面對權力時如履薄冰,使用權力時循規依據,敬權不貪權、遵權不弄權、慎權不濫權,讓權力在陽光運行中守中持正、在為民服務中彰顯價值。三要敬畏法紀。把崇尚法紀作為生命,把執行法紀作為天職,以鐵一般的法紀守好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原則。

“行起坐卧”有格調

物有其類,人有其格。格調是一種風貌,是共產黨人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基石,關乎黨的形象,影響黨的威信,正如指出:“如果黨員幹部生活作風不檢點、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開了缺口,出現了滑坡,那就很難做到清正廉潔,很難對社會風氣起到正面引導和促進作用”。一是在養心上多用功。人常道,米養身,書養心。要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姿態、一種工作方式、一種精神追求,多讀書、常讀書、讀好書,從馬列經典中堅定理想信念,從傳統文化中涵養精神家園,從多領域的書籍中開闊思維視野,用文化知識的豐厚滋養提高向上向美的生活情趣、道德情操。二是從榜樣中定座標。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修煉自己和提升自己。三是於行為上做表率。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弘揚傳統美德、恪守職業道德、遵從社會公德、培育家庭美德,克服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傾向,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篇四

黨的幹部其自身的素質、作風和形象如何,直接關係到黨在羣眾中的威信。作為一名黨的幹部,就要有把組織事業、把公道正派看得比生命還重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時刻牢記 “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的行為準則,時刻注重自身品德、品行、品格,做一名克己奉公、淡泊名利、愛崗敬業、公道正派的黨員幹部。

一、講黨性,要內修品德昇華自我

做“官”先做人。一個讓黨放心、讓羣眾滿意的幹部,必然是一個明辨是非、嚴於律己、情趣健康的幹部。由於身處的位置和具有的影響等因素,幹部的言行舉止對一個地方和部門的風氣具有明顯的示範引導作用。如果忽視了做人,不僅敗壞社會風氣,而且損害黨的形象和威信。因此,一名黨的幹部必須切實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注意防微杜漸,拒絕燈紅酒綠,堅持擇善而交,堅決抵禦腐朽沒落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積極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風,以高尚追求樹立良好形象,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和諧。

二、講黨性,要外修品行樹立黨員幹部形象

古人云:“德乃才之帥”。德才兼備是選拔幹部的主要標準,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品行和能力相比,品行更為關鍵。品行如同人的影子,幹部自己往往看不到,可週圍羣眾卻看得一清二楚,它不僅關係着幹部的個人形象,而且關係着黨在羣眾中的威信。重品行,就是要從公道正派、艱苦奮鬥、家庭和睦等這些點點滴滴規範約束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昇華思想境界,完善自我品行。

三、講黨性,要重修品格忠於黨的事業

古人説“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為黨的幹部身上一定要修煉具備甘為人梯的品格魅力。要淡泊名利,堅持事業第一,工作第一,不怕吃虧,不怕吃苦;要發揚甘為“人梯”、樂為“基石”、善為“伯樂”的精神,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為他人進步而高興,為奉獻自己而快樂;要甘當無名英雄,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得失,不爭名、不攬功、不圖利,時時刻刻服務黨的事業和工作大局。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篇五

曾強調:“道德問題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問題。古人説:‘百行以德為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道德問題上,黨員、幹部無疑應該比普通羣眾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出的有道德、有品行就是要着力解決一些黨員道德行為不端的問題。黨員德行好,羣眾才認可,黨員德行高尚,才能成為羣眾的一面旗幟。做合格黨員,必須牢記黨章規定的道德義務,牢記的要求,自覺加強道德修養,發揮好價值導向和示範作用,真正成為影響帶動身邊羣眾向上向善的一面旗幟,激發匯聚全社會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一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做出的重要論斷。指出,幹部必須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羣眾、帶動羣眾。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具體落實到三個“做起”上。從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以“微公益”弘揚新風尚。深刻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平常生活中,像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都是舉手之勞。如果沒做,就應該感到如芒在背,要有“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自覺。從有錯的地方做起,在接受批評和糾正錯誤中進步提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黨員幹部也不可能不犯錯,但是要善於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要經常對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反省自己,經常打掃思想上的灰塵。從羣眾反映強烈的事情做起,在迎難而上中樹立新風正氣。這些年,花樣繁多、層出不窮的詐騙給人民羣眾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面對這種情況,黨員幹部不能明哲保身,要挺身而出,為百姓撐腰壯膽。

二要擰緊道德螺絲。黨的以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既抓老虎,又拍蒼蠅,深得黨心民心。看這些落馬官員的墮落軌跡,道德淪喪是關鍵點。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誘惑隨時隨地都有,共產黨員必須擰緊道德螺絲,多補精神之“鈣”,不斷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過好人情關。黨員也是人,有親人和朋友,人情世故不能不講,但是黨員又不是普通人,一個人一旦入了黨,就要始終牢記:人情再大大不過道德原則,家人再親,也不能超越黨和人民的利益。要積極引導人情世故合乎道德標準,不越界不過線,為社會文明增添正能量。

四講四有講道德有品行篇六

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中明確指出:做合格黨員,着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比較完善、比較成體系的道德要求,集中體現在儒家學説中。比如,《中庸》中強調“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裏的道,不僅僅是道德的意思,它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指天下的運行之道,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國家治理的道,這個“道”不是 “道德修養”的“道”;二是儒家君子個人應該恪守的道,主要是指道德修養。因此,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君子的身體,不是今天在這裏遵守這個行為準則,明天在那裏就能不遵守這個行為準則;人多的時候做一套,沒有人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套。這樣是不行的,這樣就不可能有你自己的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因為“道不可須臾離也”,所以君子特別害怕在別人看不見、聽不見的地方一言一行不符合道的要求。那麼,要體現道,關鍵是要在“莫見乎隱,莫顯乎微”這樣細小的、看不見的地方體現。

從這點上我們能看出,中國儒家傳統非常強調個人內心的道德修養,而不僅是外界的約束。《大學》中講:“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也就是説,一個人關鍵是要堅守本心,不能自欺欺人。有些東西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關鍵自己要知道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確,要做對的事情。比如,每個人都不喜歡難聞的氣味,而喜歡漂亮的東西,這是人的天性。但是對於道來説,如果我們像追求天性一樣去對待它,而不是把它當作一種外在負擔的任務,就是不對的。不能像“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君子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一樣,而小人則不同,小人在一個人時喜歡乾點壞事,但當他見了君子,他就怕別人看到他壞的地方,於是把壞的地方掩蓋住,突出他自己的優點,而這優點可能是偽裝的優點。《大學》中指出:“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也就是説,做壞事,外人不一定能夠看出來,可是歸根結底自己做了壞事是騙不了自己的。所以,最根本的不在於外在如何,而在於要誠於中,內心要有道,這樣才能形於外。

中國儒家傳統對道德的修養有一個特點與西方是不一樣的。西方強調法治文化,也就是所謂的制度,個人只要不幹壞事就可以,而在法律所禁止的壞事之外幹什麼都可以;中國不一樣,中國強調個人的行為規範不是依靠外在的東西去約束,中國的文化傳統更強調個人的內在,強調如何形成一套自己認同的價值理念,強調自我約束。但同時,也不要把中國和西方對立起來,好像西方強調用制度來管人,中國只強調用道德來管人;西方強調不要讓人幹壞事,中國強調讓大家都成為聖人,這樣對立是不正確的。西方雖然更多地強調法治,但同樣也有道德。比如,西方有基督教文化,有各種各樣的道德要求等;而中國雖然更加重視道德,但同樣也有法律文化的存在,也有很多制度來約束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的每一個人。中西方的區別主要在於量上的不同:中國更強調個人的道德,西方更強調外在的制度約束。因此,不要總是把中國和西方割裂起來去看。這是儒家道德修養的一個特點。

儒家的很多理論家也就這一問題進行過闡述。孟子曾説過:“養心莫善於寡慾。”任何時候自己的內心是最重要的。曾國藩在總結一生的處世經驗時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慎獨是根本,其他三條是枝葉。《曾國藩遺囑》有句話是“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可以看出,用一個詞來歸納儒家道德修養的核心要求就是慎獨,慎獨是一個人自己要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一套完善的價值體系,有一個牢固的信念,同時要自我約束,時時刻刻都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楊震卻金的故事就能很好地展現這種儒家傳統。楊震是東漢時期的官員,字伯起,東漢弘農郡人,曾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在他調任東萊太守路經昌邑時,昌邑令王密為答謝楊震知遇推薦之恩,深夜以10斤黃金相送。楊震看到黃金很生氣,他説:“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説,我之所以把你舉薦給朝廷,讓你為官,是因為我知道你的品行,認為你可以擔當重任,所以是“故人知君”,故人就是指楊震自己,但王密卻是“君不知故人”。隨後王密説:“暮夜無知者。”意思是晚上也沒有人知道,就收下黃金吧。楊震又説:“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後非常羞愧地走了。楊震是在強調,你送我十斤黃金,兩個人都是在做壞事,既然兩人都知道這是在做壞事,怎麼能説沒有人知道呢?這就體現了真正的儒家君子對自身道德的要求,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也要始終按照自己的道德操守來做事,要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z8rw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