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5月抗戰勝利7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5月抗戰勝利7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男兒立志出夔關,不滅倭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我們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為一名中國人,必須牢記並紀念這一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

5月抗戰勝利70週年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八年滾燙的鮮血染紅神州,八年無數的生命前仆後繼。八年的抗戰換來今天的和平,八年的艱苦換來今天的幸福”。9月3日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第一個值得揚眉吐氣的紀念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紀念日。有關這個紀念日的歷史由來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佈停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廣播詔書;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字無條件投降。當時的國民政府於第二天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從1946年把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1951年8月13日新中國政務院發佈了規定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通告。1995年9月3日,適逢抗戰勝利50週年紀念,******等中央領導人到位於******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當晚還舉行了一個有許多中央領導人和抗戰老兵參加的大型晚會。

世界作家雨果説過,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有關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日,根據歷史事實與相關協定,之所以定為9月3日。是因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部分。中國不僅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同盟國”,是“同盟國”的發起者中美英蘇四大國之一,並且,在重慶還成立了“同盟國遠東戰區指揮部”。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以3500萬人的犧牲,抗擊和牽制了日本陸軍總兵力的2/3以上,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不可磨滅的貢獻。許多人認為“8•15”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與日本右翼勢力頻頻在這一天做出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舉動有關。在日本,“8•15”是他們的“敗戰日”,日本一些政府官員和右翼分子連續多年在這一天參拜靖國神社,激起中國等國人民的憤怒。由此,“8•15”日本投降日更為國人所關注,而“9•3”抗戰勝利紀念日相對受到忽視。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段悲慘的經歷,是一段自強的戰歌。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屢敗的歷史,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個弱國戰勝帝國主義強國侵略的經驗和範例,也促進了民族覺醒和喚起了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軍隊,使其不能北攻蘇聯,又大大減輕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對美英的壓力,在戰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的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掙脱了大部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廢除了帝國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採用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在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同時,使黨和人民得到巨大發展。這一切都為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是的,中國有着五千年文明燦爛的歷史的文化。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敢於同入侵的敵人血戰到底的精神,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對於中華民族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戰爭是毀滅之王,和平方能長久。有一種驚醒,中國人民不曾絲毫忘記;有一種痛楚,中華民族永遠銘刻在心。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怎麼能把最近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犧牲最大的這次抵禦外侵的戰爭和參加這次戰爭的烈士和老兵忘卻呢?是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時間最長,犧牲尤為慘烈。作為每一箇中國人,永遠都不能忘記那段歷史,不能遺忘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擊法西斯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主要國家。忘不了日本法西斯給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和屈辱:

——忘不了“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

——忘不了“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詞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忘不了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終於取得勝利。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佈接受《彼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

——忘不了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年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3500多萬同胞傷亡。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數字:血與淚的記憶,決不能忘記!

中國抗戰的勝利,不僅為中華民族,也為世界人民的革命鬥爭,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與教訓:落後就要捱打。唯有國強民富才能使侵略者不敢輕舉妄動,才能利用堅決的反抗來減少戰爭損失,併為最終戰勝侵略者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全民族抗戰路線必勝,分裂投降不得人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是抗戰勝利最重要的法寶。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在任何時候都是國家興亡的根本保證;持久戰的戰略,是最終取勝的正確途徑。****中央提出的這一方針,是奪取抗戰徹底勝利的指南。而在此過程中,尤以敵後戰場的開闢、發展最為關鍵,最鼓舞人心。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今天,對所有國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來説,該怎樣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呢?這是很值得我們大家加以思考和自省的:教科書中雖然有這部分內容,老師的權力和能力也只能在有限的課時中給學生講解。沒有得到相關方面的重視、沒有相應的紀念場所、沒有相應的紀念活動、沒有形成社會氛圍,學生自然容易淡忘和遺忘。就連一些政府官員和共產黨員也記不起説不清。而我們的祖輩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的父輩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不能經歷第三次世界大戰。要緬懷那些忠昭日月,義薄雲天的抗日忠烈,進而弘揚團結一心、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繁榮昌盛和統一、倡導世界和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同心同德,團結奮鬥。

“和平是一朵花的悄然綻放,而此時,誰會預想,它距凋謝的日子還有多遠“。曾飽嘗戰禍之苦的中國人民,深知和平之寶貴,因而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珍愛和平,並且堅定不移地維護和平。但和平不會自然從天而降,需要全體中國人共同努力創造,精心守護。當今世界,雖然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歷史的主要潮流。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高枕本站了。所以,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現代化強國,只有具備了強大的、敢於戰鬥、敢於勝利的陸海空三軍,才能有效地抵禦外敵。才能讓某些對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領海覬覦已久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讓某些企圖依仗着某大國“撐腰”,非法侵佔我國島嶼並企圖“國有化”或永久化的國家其痴心妄想徹底破滅。

歷史不容翻案,正義不容挑戰。往事並不如煙。確立抗戰勝利紀念日,就是要讓歷史告訴未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卻始終自強不息,今後在偉大復興之路上將會走得更好。不久前,xx和普京總統在索契會晤時再次確認,明年兩國將共同搞好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活動。這顯示了兩國堅定捍衞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決心。所有熱愛和平、主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也會同中俄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防止戰爭和衝突而共同努力。那麼,所以在和平環境中學習、工作和生活着的國人,必須把我們民族曾經的傷痛和恥辱轉化為奮力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振興中華,奮發圖強,建設美麗中國。讓我們偉大的祖國不斷走向繁榮昌盛;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歲月流逝,曾經的災難漸行漸遠;年輪更迭,曾經的硝煙漸漸消散。戰火硝煙與和平鐘聲穿越60多年的漫漫時空,戰爭的苦難與勝利的光榮值得永遠銘記。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我們必須再一次重温那一段血與火的歷史,必須牢牢記住那一段記錄着日本帝國主義滔天罪惡和中華民族奮起抗爭的歷史,永遠激勵中華兒女為維護世界和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這是一個發揚民族精神、鼓舞國民、教育後人的重要載體。是中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不忘過去方能居安思危;唯有警鐘長鳴才能富國強軍。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抗戰勝利紀念日,讓我們默默祈禱:白鴿銜來綠色的橄欖枝,地球每個角落都洋溢着和平的氛圍,諾亞方舟載走所有的苦難,世界處處都充滿着幸福的陽光。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我們每個公民都要牢記歷史,不忘歷史,忠於職守,為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富裕,發揮應有的正能量。蘇霍姆林斯基説得好:“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鋭、最高尚、最強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是啊,一片磚瓦一片恩情,一方水土一方安寧。在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來臨之際,願生者銘記不忘,願英魂換得安息。

向所有為中華民族獨立富強戰鬥和獻身的先烈致敬! 向健在的抗戰老兵致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ynjj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