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通用19篇)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通用19篇)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經濟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相互依存空前加深,歷史性機遇與全球性挑戰複雜交織,能否實現共同發展夢想牽動着各國人民的心。中國以首善其身、兼濟天下的大國胸懷,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倡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共圓發展夢想之路。提出的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所倡導的高屋建瓴的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通用19篇)

回顧外交思想,必然憶及他就任後主持的首次主場外交,也就是20xx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這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平台上,發表了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提出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勇於變革創新,同心維護和平,着力推進合作,堅持開放包容。這為中國同各國一道以創新共謀發展、以合作共謀繁榮指明瞭方向。同年9月和10月,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社會予以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20xx年,在亞信峯會、APEC會議、G20峯會等重要國際場合,進一步闡釋了命運共同體、亞洲安全觀、一帶一路、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觀點,體現了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使中國倡議、中國方案更加深入人心。在20xx年3月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再次發表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與會各國代表紛紛表示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分享中國和亞洲發展紅利,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穩健推進,精彩可期。

外交思想脈絡清晰、自成體系、富有創見,體現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是從國際大局出發推動各國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宏偉韜略,反映出獨特的東方智慧。一帶一路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是共圓亞洲夢、世界夢的當下之路和現實載體。縱觀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進程,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一帶一路植根於中國厚重的文化積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精髓,秉持講信修睦、弘義融利、協和萬邦的理念,致力於再築東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輝映的盛世。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共同應對全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推動相關各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交流與合作,建設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構建更強勁、更有效、更具親和力的區域一體化合作大格局,實現人類和平發展與共同繁榮。一帶一路強調包容發展、開放合作、互聯互通、文明互鑑、和平友誼,將助力人類社會在新時代實現共同發展的美好夢想。

一帶一路是包容發展之路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不同國家有着不同的歷史傳統、文化基因和宗教信仰,選擇了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家無論大小,選擇何種道路,經濟發達與否,都是平等的國際社會主體,只有彼此尊重、相互包容、休慼與共,才能走向共同發展與繁榮的美好明天。但令人遺憾的是,冷戰結束20多年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一些國家推行價值觀外交,製造不和諧聲音。與此同時,人類通向共同繁榮的道路上仍存在重重障礙:發展不平衡,南北差距仍在不斷拉大;貧困問題突出,全世界仍有約12億絕對貧困人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增強,氣候變化、疾病傳播、恐怖主義等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等等。應當説,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也更有條件朝共同繁榮的目標邁進,而一帶一路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途徑。一帶一路倡導包容發展的理念,強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協作的原則,在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基礎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構建多領域合作體系,打造多層次合作格局,發展多渠道合作框架,開闢一條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傳統、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開展平等合作、共享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為最終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創造條件。在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建設一帶一路將為世界提供一種全新的發展構架和合作模式,它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更將成為一條為全球繁榮創造新機遇、激發新活力的增長通道。

一帶一路是開放合作之路

當今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蓬勃發展,各種形式和範圍的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數不勝數,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區域性制度性安排正在談判,特別是涵蓋東亞和南亞16個國家(10+6)的RCEP有望於今年底初步達成。這些投資貿易安排有利於促進區域內相關國家的經濟融合,但對於區域外經濟體則相對封閉,彼此之間又缺乏協調,難以相互兼容,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全球經濟碎片化的趨勢,不利於經濟全球化發展。一帶一路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該框架下的合作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範圍,完全向區內外所有國家開放,不搞封閉機制,不預設合作條件和門檻,不排斥和針對任何第三方,歡迎任何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廣泛參與,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中國不謀求主導,更不是為一己私利。一帶一路開放合作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堅持互利共贏,強調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世界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展,應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發展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之路

當前,全球基礎設施仍顯薄弱,不連不通、連而不通、通而不暢現象普遍,貿易投資安排趨於分散,國際資金融通依舊困難,互聯互通建設滯後成為制約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障礙。人類需要做好互聯互通這篇大文章,拉近各國在地理空間、物理空間和制度空間上的距離,保障全球生產要素自由流通,深化和擴大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全球發展打通經絡、舒筋活血。一帶一路致力於加快沿線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網絡化的大聯通。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相關各國應就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通過共同打造若干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和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能夠形成連接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貿易暢通是互聯互通的重點內容,應着力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共同商建更為寬泛、兼容的貿易合作體系。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通過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評價體系建設,能夠打通融資貴、融資難的瓶頸。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通過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合作等活動,能夠奠定雙多邊合作的民意基礎。

一帶一路是文明互鑑之路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推動文明互鑑是解決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同文明需要在平等對話中增進理解,在競相展現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一帶一路傳承和弘揚了古絲綢之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精神,倡導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文明互鑑取代文明對抗、文明衝突,把世界的多樣性和各國的差異性轉化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使文明之花成為增進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進步的紐帶、維護世界和平的潤滑劑。一帶一路將推動沿線國家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鑑。

一帶一路是和平友誼之路

當今世界,地緣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動盪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些國家和地區民生困苦,求和平、求穩定的心情迫切。加強全球安全合作,實現世界和平,是各國的現實需要和人類的共同願望。一帶一路倡導經濟發展與和平安全並重,兩者相輔相成,通過經濟發展為解決安全問題、鞏固安全成果提供堅實基礎。隨着沿線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本地區的人民生活將得到明顯改善,這有利於增進各國的社會穩定,為地區和平創造條件。經濟交往與合作所營造的互助氛圍和命運共同體精神,將為解決政治安全領域的複雜矛盾奠定更好的互信基礎,確立可持續的互利共贏模式,不斷增進有關國家之間的友誼,促進政治合作意願,共創有利於地區和平的環境。

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一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6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中國作為倡議者,正以實際行動推動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中國政府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推進RCEP談判、東亞經濟共同體和亞太自貿區進程;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於20xx年3月28日正式公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穩步推進。這些早期收穫標誌着一帶一路已經從概念發展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向我們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廣闊前景。我們相信,只要相關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讓各國人民共享合作成果,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2

在中國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作為一個大國我們需要引領或者説是主導世界格局向一個合作共贏的方向去走。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僅僅是對世界各國尤其是亞非拉國家的一些經濟援助,我們還會分享很多自身發展的經驗。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日漸突出,“一帶一路”可以幫助緩解這個問題。“一帶一路”將推動我國和沿線國家宗教和思想文化的傳播。平等友好、互惠互利是古代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對外交往活動的主旋律,“一帶一路”的構建必將使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大範圍地走向世界。加強“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將有利於推動參與國家和地區的科技資源共享和智力支持,推動我國和沿線國家宗教和思想文化的交流,推動歐亞大陸的文明多維交融,推動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

如果沒有“一帶一路”,就沒有亞投行;如果沒有亞投行,就搞不成“一帶一路”。實業和金融,互為彼此,所以為了一個大目標,“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正在齊頭並進。亞投行是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半官方金融機構,亞投行的成功運作,為一帶一路樹立了一個成功的開端。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下,亞投行就有了用武之地。不僅是亞洲國家,甚至是英國等西方國家也加入了亞投行,這不僅顯示了中國越加提升的國際地位,對美國也造成了一定衝擊。亞投行對於“一帶一路”中所包含的巨大的投資機會提供了輔助作用,更有利於“一帶一路”的實施。隨着亞投行在地區基建投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一路一帶”戰略的現實意義越來越顯著。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開拓新局面、創造新機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新動力、營造良好環境。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國家的戰略發展動態,學好知識,將來為祖國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這項策略更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將來的學習發展。通過一個個堅實的腳印,為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堅定奮鬥。我相信,中國正朝着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前進。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3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在世界版圖上延伸,訴説着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惠的動人故事。如今,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在世界政經版圖從容鋪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總書記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着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建設“一帶一路”,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它對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醖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隨着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上“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帶一路”的建設,正是中國在向世界各國釋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國崛起不以損害別國的利益為代價。

20xx年10月17日,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委會文化傳承創新高端學術研討會在敦煌舉行。來自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和俄羅斯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韓國釜慶大學等46所中外高校在甘肅敦煌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以探索跨國培養與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46所高校當日達成《敦煌共識》,聯合建設“一帶一路”高校國際聯盟智庫。聯盟將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名大學生這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遇,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

在XX大報告提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面對第二個十年更加複雜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有更加全面、更加充分的準備。中國進入一個新階段,政治、經濟、文明、社會環境各方面因素都將對當代大學生的具體要求、人生定位、就業規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大學生要充分了解時事,把握國內外形勢與政策動態,對自己的未來及早謀劃。響應黨中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努力提升自我,積極投入到建設祖國的隊伍中!

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到處藴含生機,也給大學生提供了許多發展的機遇。我國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國家,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在競爭激烈的當前社會環境,如何抓住機會去應對挑戰,是當代大學生所應該考慮的問題。機遇無處不在,機遇也往往垂青有所準備的人,要想很好把握機遇,發展自己,取得成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實力,認清當前形勢,勇於創新。我們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呈多元化,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趨向於實用主義,重功利講實惠,缺乏長遠打算、遠大理想、抱負和社會責任感,因而沒有強大的動力.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跟好的發展,大學首要的就是搞自身的綜合實力。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要落實到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四大方面。就業問題依然是當今大學生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一帶一路”必然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就業市場,那麼就需要我們大學生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來適應市場,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上,大學生就要着重培養自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艱苦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等方面的精神。在現代面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今天,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因而,大學就要牢牢把握好學習的時間,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是根本,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大學生才能充分融入社會。面對社會的激烈的競爭,才能有精力坦然地應對“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創新是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提高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的關鍵,也是當代大學生面對挑戰所因具備的能力。正可謂不進則退,進則居上,皆是在強調一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之理。停滯不前,不求改革創新,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生機,也沒有機遇。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為“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提供智力支持。

總之,“一帶一路”得偉大構想給我們大學生帶來的不僅是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樹立崇高的理想,腳踏實地,不尚空談,抓住“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勇敢的迎接“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4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醖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的歷史時期,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5

20xx年2月1日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學習瞭解,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在20xx年9月和10月由主席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

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醖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託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在思想上,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 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為日後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在工作上,時刻都不忘本身的職責所在,認真完成領導老師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儘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課餘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鍊身體,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6

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第一,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率先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第二,以經濟走廊為依託,建立亞洲互聯互通的基本框架。第三,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的早期收穫。第四,以建設融資平台為抓手,打破亞洲互聯互通的瓶頸。第五,以人文交流為紐帶,夯實亞洲互聯互通的社會根基。“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這項政策有其自身的金融意義。“一帶一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它為人民幣跨境支付、流通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對國內金融機制提出雙重需求,即功能與融資的需求。為滿足這兩個需求,我國金融產業需要研究建立新機制。我國應儘快完善人民幣環流機制,並且加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和全球清算體系建設,實現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的高效安全,需要加大支持境內機構使用人民幣對外貸款和投資。“一帶一路”也帶動了股市的發展。繼滬港通之後,A股市場近期又掀起了一波新的主題炒作—“一帶一路”。在這種炒作氛圍下,基建、涉外工程、港口等概念股持續受到資金關注,此前遭到冷遇的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材國際等這些傳統基建股紛紛得以“翻身”,股價迎來大漲。隨着“一帶一路”主題炒作升温,民生證券、申銀萬國、興業證券等多家券商近日相繼發佈研報,推薦該主題的投資機會。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開拓新局面、創造新機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新動力、營造良好環境。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國家的戰略發展動態,積極落實基層各項工作,將來為祖國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這項策略更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將來的學習發展。通過一個個堅實的腳印,為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堅定奮鬥。我相信,中國正朝着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前進。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7

5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舉行新聞發佈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能合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5月14日即將召開,日前發改委表示,期間預計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簽署共約50多項合作文件,將有力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項目落地。

昨日,中國銀監會國際部負責人接受專訪時,披露了銀監會推動銀行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有關情況。該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發佈以來,銀監會加強了頂層部署設計及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引導,中資行所支持的“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增長迅速,覆蓋鐵路、通信、水電、信息電網、油氣等領域。同時他提到,中資行可能面臨合規和反洗錢風險加大、盈利能力存隱憂以及國別風險上升等風險,未來銀監會將引導中資行做好統籌規劃,進一步擴大跨境監管合作。

現階段央行旗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重點支持福建和新疆兩個核心區域,截至20xx年4月末,發債規模已達2349.70億元。其中,《願景與行動》中提及的互聯互通的“一帶一路”重點領域,如重點支持建設類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433.6億元。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接受人民日報專訪表示,央企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要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支撐等戰略性優先項目為重點,進一步明確國際化經營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項目,深化對外投資合作。加快推進周邊國家鐵路、公路、電力、油氣管線、通信、港口、機場、空間信息走廊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實現互聯互通。積極參與非洲國家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區域航空網的規劃、建設和運營,推動非洲加快實現工業化。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最為重要的行業之一——能源成為了這一構想下重要的投資目標。在“一帶一路”的路線上,無論是東南亞、中亞還是中東和東歐地區,最為矚目的就是這些國家藴含的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從這些國家與中國以往的合作中來看,涉及範圍最多的也是能源行業。“與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比,中國能源企業擁有充沛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合作過程中不僅能為中國帶來油氣權益,也幫助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一條‘雙贏’的紐帶。”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8

20xx年2月1日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學習瞭解,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在20xx年9月和10月由主席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

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醖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託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在思想上,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 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為日後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在工作上,時刻都不忘本身的職責所在,認真完成領導老師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儘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課餘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鍊身體,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9

什麼一帶一路?簡單來説就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於世界來説,古“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紐帶,而對於中國來説,“一帶一路”則是中國戰略發展下的大國復興之路。它不僅是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的復興,也代表着新的時代內涵和戰略意義。這些戰略意義囊括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等等。而這些意義,綜合來講只有兩點,一點是解決中國自身面臨的問題;另一點則是逐步構建由中國主導的世界,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經濟發展當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產能過剩。由此衍生出來的問題又包括:環境問題、產業轉型問題等。我們必須承認,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相當比例是由房地產帶動,這就使得鋼鐵、水泥等工業原料企業發展迅速。隨着這一行業的飽和,鋼鐵、水泥等出現了嚴重的過剩,有資料顯示鋼鐵的毛利僅夠買一隻茶葉蛋。事實上,類似鋼鐵、水泥企業的其他製造業難以發展情況亦不在少數。大多數企業利潤表處於虧損狀態,卻依然垂死掙扎,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開始呈現出膠着僵化狀態。與此同時,外資製造業也開始逐步逃離北上廣地帶,向東南亞國家撤退。而中國也迫切將過剩產能轉移到基礎設不完善的中亞和東南亞地區,一方面開拓了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世界工廠”的位置也開始逐步轉移。其次,中國雖然進行了西部大開發,但是十多年下來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西部基礎設施依舊薄弱。對此,“一帶一路”在推動西部建設的同時,也可以使得一些沿線國家也能從中獲得建設收益。此外,中國的外匯儲備佔據世界首位,卻並未將外匯發揮到應有作用。外匯除了兑換外,無法在國內使用,因此只有將它投到海外市場才能發揮外匯的真正價值。倘若不作投資,那麼外匯將隨時會面臨貶值的風險,遇到外匯來源國進行匯率調整,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

“一帶一路”在解決中國自身問題同時,還涉及到自身戰略考慮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顯然要實現“中國夢”,僅靠口號無法滿足,重要的還是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的發展。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0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醖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託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在思想上,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 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為日後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在工作上,時刻都不忘本身的職責所在,認真完成領導老師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儘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課餘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鍊身體,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1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為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學 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心得體會(3)篇心得體會。"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2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一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6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中國作為倡議者,正以實際行動推動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主席、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中國政府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推進RCEP談判、東亞經濟共同體和亞太自貿區進程;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於20xx年3月28日正式公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穩步推進。這些早期收穫標誌着一帶一路已經從概念發展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向我們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廣闊前景。我們相信,只要相關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讓各國人民共享合作成果,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3

一、一帶一路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世界性事業,不是一國、幾國、一個地區,是世界性的。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果惠及世界。這個倡議從20xx年提出,從那時起,一帶一路建設,是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

二、一帶一路我們的朋友圈有多大、合作範圍是:重點面向亞非歐大陸,同時向所有的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合作夥伴,到20xx年3月兩會期間的朋友圈就已擴大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

三、從20xx年起,一帶一路在建設經貿合作區,打造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平台等方面發展很快,引導中國企業集羣式的往外走,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事實證明,一帶一路是共商之路、共建之路、共享之路,必將會為打造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

四、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高峯論壇,於20xx年5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這次論壇,主要是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的造福各國人民。

五、201x年的春風吹拂了祖國大地,我們偉大祖國迎來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一春。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新氣象,令人精神振奮,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措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我認為20xx年一帶一路定會迎來一個大發展、大建設、大提高的新局面。我們更加充分的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們的黨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我們更加充分的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們祖國的外交政策宗旨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當所有這些成效進一步顯現出來,中華人民將以更加偉岸的身姿巍然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4

昨晚開播的這部大型紀錄片共6集5小時30分鐘,用鏡頭和事實印證“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歷時一年拍攝,跨越亞、非、歐、美四大洲,累計行程20萬公里———由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重點立項,中央電視台傾力打造的6集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昨天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

這是首部以全面解讀“一帶一路”重大構想為主題,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以反映“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及沿線國家地區帶來巨大變化、造福沿線各國人民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紀錄片。

該片總導演李亞瑋昨天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他説,這部紀錄片的最大看點是以小故事闡述大戰略,用事實和事例印證“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採訪50多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各界人士,“中國方案”獲得世界高度評價

從公元前2世紀張騫通西域,到公元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在中國與亞、非、歐各國之間長期活躍着一條因絲綢貿易而著稱的貿易通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作為古絲綢之路東端重要的國家,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

紀錄片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歷史。劇組探訪英國倫敦的大英圖書館,那裏收藏着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粟特語材料———一組古粟特人的信札。

這些信札是探險家斯坦因1920xx年在距離中國敦煌90公里外的一處荒漠發現的,當時的絲質郵包上還用粟特語寫着“寄往撒馬爾罕”,信札中提到許多用於商品交易的商品名稱,包括絲線、亞麻、胡椒、麝香,甚至還有產於亞熱帶的樟腦,還提到諸如洛陽、長安、武威、酒泉和敦煌等地名。

歷史學家認為,信件寫於公元320xx年或320xx年,那時從洛陽、長安到和田、喀什,再到撒馬爾罕、巴格達,以及大馬士革和伊斯坦布爾,這些城市早已發育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個貿易中心。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被評價為促進全球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全片採訪了50多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各界人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在片中接受採訪時説:“我認為在當今非常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將人們聯合到一起的目標。

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單純未受到影響的文化,所以我們需要更深入地瞭解彼此的文化,我們要抱着‘以史為鑑’的眼光去回顧歷史,並以此來展望我們的未來,比如未來的經濟發展、繁榮。同時,也要找到聯結不同人的共同之處。”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稱讚:“一帶一路”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構想,它將亞洲、中亞、歐亞以及歐洲的一些重要國家聯繫得更加緊密。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院國際經濟研究部主任葆拉·蘇巴基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伴隨着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新形象一起出現,有助於平衡地區發展,有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5

發揮**人大職能作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保障

在20xx年9月和10月先後在中亞和東南亞之行中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新構想,高瞻遠矚、運籌帷幄,賦予了古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今年1月19日至21日,在視察雲南時又對雲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對外開放作出了明確定位和具體要求。通過學習的重要指示精神,對發揮州人大會的職能作用、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保障,有了初步的體會與實踐思考。

一、 “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內涵和戰略意義

(一)“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

20xx年9月7日,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短短不到一個月的10月3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時又明確提出,中國致力於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願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對外開放的宏大戰略一經提出,便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關注。從世界地圖上不難看出“一帶一路”連接了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提出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務部於20xx年3月經國務院授權發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向西開放、內陸腹地開放前沿已成“新常態”。同時, “一帶一路”寫入黨的xx屆三中全會《決定》,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而且受到了沿線國家的高度關注,已有60多個國家明確表示響應並願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意味着,在歐亞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國家已經明確表示願意參與,願意參與的國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

(二)“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

“一帶一路”藴含的開放包容、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理念,都以經濟合作作為基礎和主軸,以人文交流為重要支撐。特別是將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等次區域連接起來,有利於各區域間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建立和健全亞洲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使泛亞和亞歐區域合作邁上新台階,主要體現了“五通三同”。

“五通”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政策溝通是

保證——達成政策共識,利用好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求同存異,為項目建設開啟政策綠燈;設施聯通是優先領域——重點是交通設施建設,解決欠發達地區交通阻隔,物流和人流不便的問題;貿易暢通是重點內容——不斷消除貿易壁壘,加強信息互換、海關、認證等方面的合作,促進國家間貿易和投資;資金融通是重要支撐——通過市場運作來籌集資金,在設立絲路基金基礎上、發揮各國融資、民間資本、商業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的作用;民心相通是社會根基——開展廣泛的人文交流,加強媒體合作、旅遊合作等多種方式,獲得沿線國家民眾的廣泛支持,不斷增進彼此合作和理解,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三同”就是建立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三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合作共贏。就是通過實行以上“五通”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沿線國家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互溶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造福各國人民。這樣,在亞歐非廣袤大陸就將出現一個新生的巨大經濟活躍地區,將對全世界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三)“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是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從1979年開始,中國先後建立了包括深圳等五個經濟特區,開放和開發了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東新區,相繼開放了十三個沿邊、六個沿江和十八個內陸省會城市,從而建立了眾多的特殊政策園區。但前期的對外開放重點都在東南沿海,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東、中、西部的區域發展失衡。“一帶一路”要經過西部通向西亞和歐洲,必將使中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了重大調整,由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一起承擔着中國走出去的重任。

二是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20xx年,中國加入了WTO,成為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中國的“入世”對全國經濟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新影響,可以説,WTO這一被大多數成員國一致遵守國家貿易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衝破了少數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封鎖。但最近幾年來國際貿易機制又在發生了深刻變化並有新的動向,與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是緊密聯繫的。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戰略必將隨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是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 結構轉變的需要。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早期,以歐、美、日等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有着資本、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中國恰好成他們的投資樂園,中國對外開放可以説主要是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今,中國的經濟面臨着全面轉型升級,長期形成的一些產能需要新的出路,目前許多處於發展中國家面臨着當國中國同樣的難題。所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就可以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道路、橋樑、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發展紡織服裝、家電甚至汽車製造、鋼鐵和電力等,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能力,更順應了中國產業技術升級的需要。

四是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防產業轉移的需要。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亟需資本、技術和管理,對外開放主要是以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為主。有關數字顯示,1979年至20xx年的三十三年間,中國共引進外商投資項目763278個,實際利用外資總

額達到12761。08億美元,對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今,儘管國內仍然需要大規模有效投資和技術改造升級,但已經具備了生產要素輸出的能力。據統計到20xx年末,中國對外投資已經突破了千億美元,已經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順應了中國生產要素流動的新趨勢,將中國的生產要素特別是優質的過剩產能輸送出去,讓沿“帶”沿“路”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

二、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思考

(一)參與 “一帶一路”建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推進連接東南亞國際大通道建設。目前雲南省正在編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規劃,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和州政協對“一帶一路”建設戰略高度重視,切實抓準“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將全州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主要產業發展納入其中;進一步擴大與越南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別是擴大與珠三角經濟帶的聯通,努力提升獨特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全州八縣市應當努力推動將連接越南及東南亞的陸路、水路通道建設,並納入“一帶一路”建設關鍵項目;統籌規劃境內外交通建設項目,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快推進全州重大項目建設,為經濟提質增效奠定良好基礎。

二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爭取國家賦予沿邊開放更大的試驗權。根據國家總體外交方針,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把推動構建和諧周邊、開展周邊區域合作的外事交往權限,適當下放一部分給州,進一步擴大州外事工作自主權,從而不斷提升外事工作服務國家向西開放和新高地建設的能力;充分發揮在推動建立各種周邊區域合作機制中的作用,把真正打造成我國開展周邊區域合作的“試驗田”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戰略支點,儘快形成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沿邊開放經濟帶,從而進一步提升沿邊開放水平。

三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推進沿邊開放,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大力提升對外經貿合作水平,積極爭取國家對從周邊國家進口戰略性礦產資源和國內急需的大宗農產品在資質、配額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擴大資源性產品進口貼息範圍,努力擴大進口規模,不斷推動與越南的經貿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和更高水平邁進;努力設法增加機場、富寧港的運輸次數和運輸能力,進一步提高“物流”檔次,從而提升國際化新水平。

四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合力打造更多的“**品牌”,為經濟提質增效注入新的活力。當今世界已進入了品牌經濟時代,有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州外乃至國內外顧客要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要把綠色、安全、生態和環保等產品生產,打造“**品牌”作為重點,同心協力,將美食、美物和古典民族文化及其特色產品,包括三七和丘北辣椒等,通過“**品牌”推向國際市場,提高“**品牌”的國際知名度,為經濟提質增效注入更大活力。

(二)以“一帶一路”戰略為指導謀劃跨越發展

首先要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發展不夠快、不充分、不協調是基本的州情寫照,加快發展是最緊迫的重大任務。必須樹牢加快發展一刻都不能放鬆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推動實現跨越發展。堅持把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在補足基礎設施短板中挖掘投資需求潛力,推進綜合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謀劃建設從成都到昭通至曲靖到至天保到達越南河內的跨省出境高速公路,打通西南腹地經滇東南向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積極爭取富寧港瓶頸項目——百色水利樞紐過船設施早日建設,從根本上完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把轉型升級作為加快發展的牽引,以三七為主的生物資源開發、以鋁錫鋅鎢銦稀有貴重金屬為主的礦產資源開發、以普者黑景區為主的旅遊開發等重點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全力做大全州經濟總量。把對外開放作為推動跨越發展的引擎,主動融入滇中經濟區、珠三角、北部灣等區域合作,加強與越南的交往交流,抓好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與百色跨省經濟合作園區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打造對內對外開放平台。

其次要堅持爭創民族團結模範不放鬆。是全國30個民族尤其是雲南省8個民族之一,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國民族工作的重點地區。必須樹牢“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守好築牢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積極探索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路子,提升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終堅定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也決不讓一個民族村寨落伍的決心,不斷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步伐,加大扶持特困少數民族羣眾力度,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維護少數民族地區和諧穩定,大力繁榮民族文化,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全州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把建成全國邊疆民族團結模範。

其三是堅持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不放手。州山區半山區、巖溶和石漠化地區分別佔全州國土面積的97%、53。4%和31。9%,區域內水土流失加劇,自然災害頻發,貧困問題與石漠化問題交織在一起。所以説石漠化是州生態治理的重中之重;必須樹牢“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理念,全面實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堅持扶貧開發和石漠化綜合治理相結合,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協同推進,推動石漠化地區扶貧開發、生態建設良性互動;要抓住國家將納入革命老區建設發展規劃、對民族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等政策,為我州積極爭取項目,加快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及扶貧開發帶來了的機遇;為此,下大力氣打好扶貧攻堅戰,從最貧困的邊遠及邊境少數民族村寨扶起,瞄準扶貧對象,實施當今最新的精準扶貧,加大新農村建設的力度,切實抓好農村環境整治,着力建設美麗宜居的新鄉村。與此同時,紮實抓好退耕還林、農村能源、天然林保護、飲用水源地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從而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着力整治環境污染,嚴格環保準入門檻,大力推進企業節能降耗技術創新與改造,積極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推動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做到保護好我們子子孫孫賴以生存的青山綠水和藍天白雲。

(三)發揮職能作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保障

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一帶一路”建設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和平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要深入貫徹黨和國家關於“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決

策,自覺擔當起時代使命,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進程當中。

二要完善人大工作機制,適時依法按程序制定和修訂相關實施辦法及單行條例。在20xx年初州人代會上,與會代表對加快發展州旅遊業提出了一些好的立法意見建議,我們要認真做好《州“十三五”立法規劃》。普者黑、壩美、老君山等純天然的旅遊資源,已開始在省內外有名,做好做強做大旅遊業,尤其是做好旅遊立法工作,既是州經濟發展的必須,也是擴大對外開放的必然。要堅持需求導向,認真梳理、歸納問題,在深入分析調研的基礎上,適時地修訂已出台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與此同時,制定出台有關促進對外開放和邊疆地區外事工作實施辦法以及單行條例,切實指導和支持“一府兩院”開展依法行政及司法服務和各級人大監督服務,為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要積極探索、不斷提高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強經驗總結和工作指導,強化分工落實,抓好督促檢查,確保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紮實有序推進;要監督和支持並鼓勵“一府兩院”及八縣市人大積極探索,結合各自實際,發揮各自優勢,創新有益經驗,促進服務和保障建設工作有序有效的深入開展。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6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

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為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學 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7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經濟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相互依存空前加深,歷史性機遇與全球性挑戰複雜交織,能否實現共同發展夢想牽動着各國人民的心。中國以首善其身、兼濟天下的大國胸懷,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倡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共圓發展夢想之路。提出的“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所倡導的高屋建瓴的中國方案。

回顧的外交思想,必然憶及他就任後主持的首次主場外交,也就是20xx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這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平台上,主席發表了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提出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勇於變革創新,同心維護和平,着力推進合作,堅持開放包容。這為中國同各國一道以創新共謀發展、以合作共謀繁榮指明瞭方向。同年9月和10月,主席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社會予以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20X年,主席在亞信峯會、APEC會議、G20峯會等重要國際場合,進一步闡釋了命運共同體、亞洲安全觀、“一帶一路”、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觀點,體現了“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使中國倡議、中國方案更加深入人心。在20xx年3月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主席再次發表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與會各國代表紛紛表示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分享中國和亞洲發展紅利,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穩健推進,精彩可期。

的外交思想脈絡清晰、自成體系、富有創見,體現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是從國際大局出發推動各國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宏偉韜略,反映出獨特的東方智慧。“一帶一路”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是共圓亞洲夢、世界夢的當下之路和現實載體。縱觀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進程,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一帶一路”植根於中國厚重的文化積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精髓,秉持講信修睦、弘義融利、協和萬邦的理念,致力於再築東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輝映的盛世。“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共同應對全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推動相關各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交流與合作,建設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構建更強勁、更有效、更具親和力的區域一體化合作大格局,實現人類和平發展與共同繁榮。“一帶一路”強調包容發展、開放合作、互聯互通、文明互鑑、和平友誼,將助力人類社會在新時代實現共同發展的美好夢想。

“一帶一路”是包容發展之路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不同國家有着不同的歷史傳統、文化基因和宗教信仰,選擇了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家無論大小,選擇何種道路,經濟發達與否,都是平等的國際社會主體,只有彼此尊重、相互包容、休慼與共,才能走向共同發展與繁榮的美好明天。但令人遺憾的是,冷戰結束20多年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一些國家推行價值觀外交,製造不和諧聲音。與此同時,人類通向共同繁榮的道路上仍存在重重障礙:發展不平衡,南北差距仍在不斷拉大;貧困問題突出,全世界仍有約12億絕對貧困人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增強,氣候變化、疾病傳播、恐怖主義等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等等。應當説,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也更有條件朝共同繁榮的目標邁進,而“一帶一路”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途徑。“一帶一路”倡導包容發展的理念,強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協作的原則,在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基礎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構建多領域合作體系,打造多層次合作格局,發展多渠道合作框架,開闢一條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傳統、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開展平等合作、共享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為最終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創造條件。在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建設“一帶一路”將為世界提供一種全新的發展構架和合作模式,它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更將成為一條為全球繁榮創造新機遇、激發新活力的增長通道。

“一帶一路”是開放合作之路

當今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蓬勃發展,各種形式和範圍的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數不勝數,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區域性制度性安排正在談判,特別是涵蓋東亞和南亞16個國家(10+6)的RCEP有望於今年底初步達成。這些投資貿易安排有利於促進區域內相關國家的經濟融合,但對於區域外經濟體則相對封閉,彼此之間又缺乏協調,難以相互兼容,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全球經濟碎片化的趨勢,不利於經濟全球化發展。“一帶一路”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該框架下的合作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範圍,完全向區內外所有國家開放,不搞封閉機制,不預設合作條件和門檻,不排斥和針對任何第三方,歡迎任何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廣泛參與,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中國不謀求主導,更不是為一己私利。“一帶一路”開放合作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堅持互利共贏,強調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世界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展,應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發展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之路

當前,全球基礎設施仍顯薄弱,不連不通、連而不通、通而不暢現象普遍,貿易投資安排趨於分散,國際資金融通依舊困難,互聯互通建設滯後成為制約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障礙。人類需要做好互聯互通這篇大文章,拉近各國在地理空間、物理空間和制度空間上的距離,保障全球生產要素自由流通,深化和擴大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全球發展打通經絡、舒筋活血。“一帶一路”致力於加快沿線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網絡化的大聯通。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相關各國應就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通過共同打造若干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和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能夠形成連接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貿易暢通是互聯互通的重點內容,應着力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共同商建更為寬泛、兼容的貿易合作體系。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通過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評價體系建設,能夠打通融資貴、融資難的瓶頸。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通過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合作等活動,能夠奠定雙多邊合作的民意基礎。

“一帶一路”是文明互鑑之路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推動文明互鑑是解決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同文明需要在平等對話中增進理解,在競相展現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一帶一路”傳承和弘揚了古絲綢之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精神,倡導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文明互鑑取代文明對抗、文明衝突,把世界的多樣性和各國的差異性轉化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使文明之花成為增進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進步的紐帶、維護世界和平的潤滑劑。“一帶一路”將推動沿線國家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鑑。

“一帶一路”是和平友誼之路

當今世界,地緣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動盪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些國家和地區民生困苦,求和平、求穩定的心情迫切。加強全球安全合作,實現世界和平,是各國的現實需要和人類的共同願望。“一帶一路”倡導經濟發展與和平安全並重,兩者相輔相成,通過經濟發展為解決安全問題、鞏固安全成果提供堅實基礎。隨着沿線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本地區的人民生活將得到明顯改善,這有利於增進各國的社會穩定,為地區和平創造條件。經濟交往與合作所營造的互助氛圍和命運共同體精神,將為解決政治安全領域的複雜矛盾奠定更好的互信基礎,確立可持續的互利共贏模式,不斷增進有關國家之間的友誼,促進政治合作意願,共創有利於地區和平的環境。

“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一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6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中國作為倡議者,正以實際行動推動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中國政府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推進RCEP談判、東亞經濟共同體和亞太自貿區進程;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於20xx年3月28日正式公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穩步推進。這些早期收穫標誌着“一帶一路”已經從概念發展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向我們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廣闊前景。我們相信,只要相關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讓各國人民共享合作成果,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8

“一帶一路”並非只是一把鑰匙,而是“‘一串’共同發展的鑰匙”,完全可以與不同國家、不同國情對接,提供不同的雙贏、多贏、共贏的合作方案

見證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崛起的埃及女工,從留學到就業都“與中國有着極深緣分”的哈薩克斯坦姑娘,與中國同事一起開發風電能源的斯里蘭卡工程師……這幾天,一部歷時一年、跨越四大洲、累計行程20萬公里拍攝完成的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在央視綜合頻道熱播。真實而富有歷史厚重感的光影畫面,平凡卻不失生動的普通人生活,為觀眾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絲路畫卷,更激發起樸素的情感共鳴。

有學者曾指出,“什麼樣的人最適合講‘一帶一路’故事?他們應該是那些天天在路上,總是倒時差,老是換水土,不停找思路,時時被刺痛,但經常被感動的人”。的確,不管是走出國門、用腳步丈量大地的企業員工,還是深諳掌故、已融入當地社會的華人華僑,很多人身上都有着動人心扉的故事,講述他們有血有肉的經歷,確實能撥動起人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根琴絃。然而,有故事的,並不只是“走出去”的中國人,當地羣眾對家鄉的變化有着更切身而深沉的感觸。將鏡頭拉近,以沿線普通人的視角,觀察“一帶一路”給生活帶來的那些真實變化,鮮活而立體,同樣比任何説教都更有説服力。這也是為何紀錄片一播出,即贏得如此多高分貝掌聲的一個重要原因。

紀錄片是濃縮的時空。一個個鏡頭,一段段影像,既多角度記錄下了令人感動的瞬間,更集中展示着沿線國家44億人民的光榮和夢想。正如片中的一句解説詞所言:“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印滿的,不僅是對昔日東西方經濟、文化和文明交流的記憶,還將印滿現實發展的印轍。”三年來,“一帶一路”正為沿線國家的發展帶來“如太陽般的光澤”。紀錄片第三集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區有一個小女孩,因為當地的電力不足,晚上常常停電,而上學的地方又離家很遠,每次放學後她都跑步回家,為的只是在天黑之前把作業寫完。而如今,距離她家鄉不遠,一座由中國企業和當地政府合作建設的巨型水電站即將建成,沉沉的黑夜不久就會被光明照亮。“‘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一個個正在“一帶一路”沿線上演的故事,生動地詮釋着這一論斷。

人們常説,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事實上,正如紀錄片所展示的,“一帶一路”並非只是一把鑰匙,而是“‘一串’共同發展的鑰匙”,完全可以與不同國家、不同國情對接,提供不同的雙贏、多贏、共贏的合作方案。從滿載貨物由重慶隆隆奔向亞歐大陸腹地和波羅的海沿岸的“中歐班列”,到使塔吉克斯坦實現“南北的真正統一”的沙赫里斯坦隧道;從讓“印度洋上的明珠”重現歷史光彩的科倫坡南港碼頭,到孕育巨大商機和潛力的明斯克中白工業園,都在書寫着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這也是為何有人會感慨,“偉大的國家應當參與偉大的事業,而‘一帶一路’是真正偉大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業。”

故事的背後,其實是思想的引領。拿破崙有句名言,“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追求更為均衡、普惠的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所展現的新理念——構建命運共同體,正是可以戰勝利劍的思想。而當“一帶一路”由潑墨寫意進入工筆細描,當沿線國家強調在未來航程上不願錯失“中國機遇”,就連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都由衷讚歎:全球化的中國治理者“試圖指引方向,在國際社會建立起一個嶄新、強大、和平的力量”。

“這個世界會好嗎?”當古老的絲路如挺立荒漠千年不朽的胡楊、行走在戈壁大漠上的駝隊、高張於茫茫碧海上的雲帆一樣,迸發出頑強的生命力,湧動起強勁的脈搏,相信,我們能夠從這一個個絲路故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和感受 篇19

近期學習了“一帶一路”總體規劃政策解讀,感覺受益匪淺,大大的開闊了視野。在視察哈薩克斯坦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去年“兩會”國家又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面臨又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學習緊緊抓着這次機遇,努力為打造全縣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接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

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標籤: 心得體會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re6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