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3篇

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3篇

本文目錄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12 月16日,一個好日子。 我們花廳國小語文課改組一行六人,在楊思鋒校長和徐偉前主任的帶領下,五點多就起牀,六點鐘出發,七點十分就趕到了上饒縣一小。觀摩了在一小舉行的 小語課堂改革研討會。 此次活動的 內容有名師課堂教學、校長評課、網絡作文教學等。課型有“主題閲讀”下的以文帶文、展示分享、整體識、讀寫聯動。還有一場別開生面,大氣宏偉的“百人詩會”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3篇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朱麗華校長親自上陣,在教學《人物描寫一組》 時,她先以評書的味道朗誦了《紅樓夢》中描寫王熙鳳外貌的語段,生動形象,別有韻味,受到了大家的讚賞,指導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為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抓住經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對王熙鳳的“辣”進行細緻的分析。最後,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即對嚴監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朱校長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汪老師《望天門山》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 範老師和王老師的同課異構,老師在上《掌聲》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原因;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葉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老師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還有一絲遺憾:由於時間關係和活動的大型性,有些好課,特別是網絡作文的讀寫聯動課沒聽到。

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閲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 、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 、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9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郊區教研室組織的國小語文觀摩研討課活動。精彩的課堂,叫我久久回味。

張老師的執教的《巨人的花園》,以誦讀為"經",以想像為"緯",引導學生在角色扮演,交際應對,言語訓練等具體、靈活開放的閲讀實踐活動中感受童話語言的魅力,人物形象的魅力,積累語言精華,展開聯想,放飛想像,倘徉於童話王國,既培養了語感又感知了文本的內涵: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突出表現有以下三點:

1、啟發疑問,展開想象

學生的想像不是漫無目的妄想,而是需要教師巧妙的引領。如:教師引導學生讀了巨人叱責孩子們的三句話後,順勢問,巨人説這些話的時候,心裏可能是怎麼想的?他説話的時候可能是什麼樣子的?這裏的問題設置帶有啟發性,同時給學生留有疑問的空間,為學生展開想像留下了餘地,從而開啟了學生的智慧。

2、移情表演,互動交流

把抽象的知識融入情景,融入生活,寓教於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情感,課堂便由被動走向了主動。教學中,付老師引導學生扮演巨人演出他們的神情、動作、語言,再現了文本,豐富了文本,拓展的文本,開放了文本,重構了文本,為師生建構了互動交流的平台。學生主動地參與,積極地交流,面對五位巨人的表演,他們説出了自己的感受:這個巨人好狠、好無情!這個巨人真厲害啊!在交流中他們在解讀生命,感悟人性。

3、思維碰撞,言語實踐

沒有思維的碰撞,就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沒有言語的實踐,課堂就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本案例,付老師在與學生對話交流中不斷產生思維的撞擊與交流,不斷地開拓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逐漸形成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如:讀了以後,大家看到一個怎樣的巨人?學生説道:一個善良的巨人,一個慈祥的巨人,一個幸福的巨人,一個快樂的巨人等等,至此,學生已與文本引發了強烈的共鳴,"潤物細無聲"的課堂交流已使師生雙方都在悄然發展。

侯老師的《老人與海鷗》更是將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貫穿於全課始終。老師就像一朵朵花,孩子就是花叢中的一隻只忙碌的小蜜蜂,不停地從每一朵花上汲取着自己所需的營養。所以,作為老師除了應該給孩子們不同的知識,新鮮的知識,品種豐富的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如何做人,做個有着健康心理有道德的人,讓這一隻只小蜜蜂最終釀出屬於自己的花蜜。

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兩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兩位老師的教學--嚴謹、科學。"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佩服台上的老師深厚的語文功底。再一次讓我感受到讀書,加強自身學習的重要性。以前經常説: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就應當有一桶水。我覺得這一桶水已經遠遠不夠用了,老師這水應當是源頭之水,充滿活力的新鮮之水。為了讓自己的水常保新鮮,就應當不斷地學習。學習一切有用的知識,夯實自己的語文基礎,開闊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才能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上起課來,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國小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12 月16日,一個好日子。 我們花廳國小語文課改組一行六人,在楊思鋒校長和徐偉前主任的帶領下,五點多就起牀,六點鐘出發,七點十分就趕到了上饒縣一小。觀摩了在一小舉行的 小語課堂改革研討會。 此次活動的 內容有名師課堂教學、校長評課、網絡作文教學等。課型有“主題閲讀”下的以文帶文、展示分享、整體識、讀寫聯動。還有一場別開生面,大氣宏偉的“百人詩會”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朱麗華校長親自上陣,在教學《人物描寫一組》 時,她先以評書的味道朗誦了《紅樓夢》中描寫王熙鳳外貌的語段,生動形象,別有韻味,受到了大家的讚賞,指導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為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抓住經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對王熙鳳的“辣”進行細緻的分析。最後,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即對嚴監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朱校長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汪老師《望天門山》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 範老師和王老師的同課異構,老師在上《掌聲》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原因;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葉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老師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還有一絲遺憾:由於時間關係和活動的大型性,有些好課,特別是網絡作文的讀寫聯動課沒聽到。

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閲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第六、今後努力方向

1 、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 、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893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