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1

一、家園共促,培養分享行為。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精選15篇)

首先,通過交談要求家長加強對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真空而無暇的世界裏,他總要經歷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我想首先應教育孩子學會關心家人,家長應自我檢討。因為孩子的自私是家長過分膩愛形成的。在家裏要通過家長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不要對他們過於寵愛,如果孩子一定要自私的話,家長也可以用換位的方式試一下,你學孩子的表現變的自私,那麼孩子必定得不到要的東西。家長這時再通過引導,讓孩子發現自私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從而逐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家裏不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不能只給孩子一個人吃、一個人玩,哪怕大人只是象徵性的咬一點點也行。玩具也是這樣,如果他想跟別人玩,就要別人跟他一起玩玩具,不能只玩別人的,並且適時地教育他。

二、榜樣共存,樹立分享意識。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在學校中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會經常根據大家的意見評選出一些大方、有分享意識的好孩子上光榮榜,讓大家向他們學習。同時我們也有意識的請那些大方、分享意識較好的`小朋友與蕭蕭小朋友多進行接觸,讓雨蕭小朋友在與他們的交往中,逐步受到良好的薰陶。做為老師,對蕭蕭的每一次點滴的分享行為老師都用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或用獎勵小紅花、小紅旗等方式,對他的行為表示肯定,讓他及時的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養成與人分享的習慣。

三、創造機會,體驗分享快樂。

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裏,幼兒在一起遊戲、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如在一起操作、繪畫、玩娃娃家、搭積木、看圖書等。我也想辦法為幼兒創造、提供與同伴分享物品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分享。一天午飯後,小朋友在走廊的椅子上看書。蕭蕭小朋友看到小波在看一本新圖書,就對她説:“小波,你的圖書借我看一下好嗎?”小波説:“不行,我還沒看完呢!”蕭蕭聽了就跑來向老師告狀:“老師,小波不給我看書!”小波聽了着急的説;“我的書還沒看完呢!”這時我就啟發他們説:“我們來想個辦法怎樣才能讓大家都能看到書?”蕭蕭聽了摸了摸腦袋説:“大家一起看就行了!”小波聽了説:“對對對,我們倆一起看就可以一起看到書了!”説完開心的和蕭蕭在一起捧着書看了起來。看到他們倆津津有味地看書的樣子,我開心的笑了!通過這次看書事件,蕭蕭小朋友體驗到了被人拒絕的傷心、失望和與人分享時的開心、滿足,從而身受啟發“大家在一起是多麼的開心、快樂!”反思:一個人生活在社會裏,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與合作,將寸步難行。為了讓蕭蕭小朋友更好地適應社會,今後我們還將通過歌曲、兒歌、故事、移情表演、遊戲等各種幼兒喜歡的形式來培養他自發的分享行為,學會與別人共處,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成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樂意與人分享、合作的孩子的!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2

對國小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為他們成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公民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時期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課題,

教師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社會發展迅速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這對學生的思想產生極大的影響,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帶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新的形勢迎接挑戰,有效的開展國小的德育工作,這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得不深思的問題。結合實踐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的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的表率。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將粗話,要講文明禮貌,要求學生不亂仍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等等,教師首先應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説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絕對不做。

“言傳不如身教”,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説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學生看更有實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們教師要強化自身修養,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的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設廣闊平台。

課外的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課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的活動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課外的活動是把學校教育目的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堂以外對學生實施多種影響的教育活動。課外的活動多以集體的方式進行,是學生自願參加,讓學生在課外的活動中受到教育、啟發與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因此,他們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這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的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開拓視野,同時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公共意識,培養學生積極的思想情感。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遠離毒品,珍惜生命”的宣傳活動,“走入革命前輩家,聽革命英雄事蹟”的社會活動實踐等等,這有助於學生了解社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和互助合作團隊精神。

三、深入學生生活,瞭解學生,親近學生,及時發現出現的不良行為並及時糾正,及時引導。

教師要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人引導他,當他偏離道德準則時及時把他拉回來,引導他走入正軌。這就需要教師要做一個細心人,深入學生生活中瞭解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個別談話與反映他們心聲的集體活動,用“因材施教”的方針,重視做好轉化工作,變簡單灌輸為啟發誘導,變消極約束、看管為積極自我激勵、自我管束,增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學生,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的教育原則,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密切與家長聯繫,爭取家長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的,因此學校教育工作必須爭取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學生。教師要主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介紹學生在校內的表現,介紹學校教育的計劃和對學生的要求,向他們宣傳教育的意義以及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經驗,共同探索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實施性。

在取得家長的聯繫,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長,抱着和家長共同研究、探索的態度。其次是向家長反映的是真實情況,而不是告狀,所以語氣要委婉,方法得當。既反映缺點又反映優點,既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進的作用。

家訪工作不僅要講究方法與技巧,還應持之以恆,全面鋪開。教育是長期的、持久的,因此,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應是長期的、持久的。家訪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家訪應該長期持久進行,隨時進行。另外,家訪也應全面鋪開,不管好學生還是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的學生都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訪,但要分輕重,哪些學生是重點家訪對象,哪些只是點到為止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總之,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齊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道德標準的合格人才。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3

時間過得是如此之快,轉眼間,我們這批由中學轉崗到國小工作的教師參加了江津教育委員會組織的為期十天的教師轉崗培訓即將結束,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多多少少的收穫。這次培訓使我收穫頗多,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在學習中,我們認真努力,共同進步。我感覺每天都是充實的,因為每天都要學習不同的課程,每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老師給我們講課,讓我們受益匪淺。在培訓中,我進一步認識到了中學教育和國小教育的不同以及兩者的想通之處,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了更新。現將本次培訓作如下總結。

一、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加強師德修養即是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教師適應教育改革開放的必然需要。教師職業和地位的特殊性,決定着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要想成為一個好教師,必須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

第一,要熱愛教師的職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這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我們要熱愛、忠於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儘管我從事教育工作的時間還不長,但我已經對這一行業產生了感情,雖然每天工作非常辛苦,但我感到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尤其是作為班主任,天天與孩子們接觸,我深深地感到同學們的純真、可愛,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他們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關心,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去教育他們,他們都會變成很有出息的人才。

第二,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範。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看在眼裏,還會極力模仿。教育心理學表明,教師的榜樣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從幼兒園兒童到大學生都有模仿教師行為的傾向。所以教師必須言行一致,用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學生。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第三,要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能否成為一位好的教師,關鍵在於一種精神,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一位教師,首先應調整過來心態,工作畢竟不是享受,尤其是教師,比起他的職業來説,他的奉獻精神要求更多一些,而且在工作中又離不開學習,必須要學會在工作中找到快樂。這樣才能有更多的興趣與信心去準備每一天的課程,做好每一項工作。

第四,要熱愛、關心、理解、寬容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寬容,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要和藹地與學生交談,關心學生的成長,處處傾注對學生的愛。特別是學困生和留守兒童,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心,使其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教師要學會改善自己的職業生活方式。

我們不能“窮兇極惡”地惡搞教育,學習最好的學習方式不是老師的獨角戲,而應該讓學生學會“講給別人聽”。學生先獨立自學,學會20%,然後討論展示,學會70%,最後精講想,學會10%。我們在佈置作業上要精簡,具有針對性、綜合性、層次性,甚至可佈置一些實踐性的作業,從而在保證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的前提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這也是教師的一種減負。最重要的是要想改善我們的職業生活方式,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授人以魚,可以傳授知識,教師是主導作用;

授人以漁,能培養能力,學生是主體作用;

授人以漁場,啟迪學生智慧,創新是重要的;

不要把基礎教育溶成基礎知識,應注重知識和技能培養。

三、教師要上讓學生“心動”的課。

“心動”是前提。關注學生的興趣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學生的思想。這對於語文課堂來説尤為重要。我們在上課是往往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課堂缺乏樂趣,學生自然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就不會很好。而有些教師為了追求課堂形式上的“活”,大量活動充斥課堂,但有些活動只做表面文章而缺乏實質內容;教師提問雖多,但有效的問題少;學生髮言踴躍,但質疑、創新的成分少。這些都沒有真正的讓學生“心動”。我認為要想讓學生“心動”,就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而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播者變為指導者,由學生的學習管理者變為合作者,讓語文課充滿活力,讓學生享受學習語文的真實樂趣。此外,還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讓學生“心動”的小活動,寓教於樂,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和認識,教學效果會更好。

四、教師要具備創新觀念。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那麼在教學中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改變堂堂要求一致的課堂氛圍,營造生動活潑、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鼓勵,不同程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五、教師要終身學習,提高專業素養。

在這次培訓中,我們一起備課、聽課和評課,交流討論,取長補短,讓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雖有不同,但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曾經的中學老師以及未來的國小老師,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因此今後必須加學習,把握正確的方向。認真鑽研學科知識,豐富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遵守教學常規,吃透教材,認真備課,積極聽課、評課,與各位老師相互切磋教學心得,做好教學反思,從而得到不斷提高。積極進取,與時俱進,踐行終身學習理念,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前提下,多花心思,多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掌握教育界和學科的新動態,及時做出相應的改變。

短暫的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我收穫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我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探討新的教育方法,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4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人是管理的核心。因此,幼兒園的管理應把對教師的關心及其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結合起來。筆者現結合自己的管理實踐,想就幼兒教師隊伍的管理談些看法。

一、以德治園,增強教師獨立主動工作的內驅力

思想政治素質是教師獨立主動工作的動力。我園教師大多為青年教師,她們雖有滿腔的工作熱情,但這種熱情往往具有幼稚性和不穩定性,需要通過政治學習和加強政治思想工作來使之成熟、穩定。對此,一方面我們鼓勵青年教師積極上進,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另一方面指導她們樹立“愛崗敬業,一切為了孩子”的思想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鼓勵她們根據自身特點,收集、選取自己喜愛的師德箴言作為自己奮鬥進取的目標,將其走上工作崗位時幼稚的工作熱情轉化為成熟的精神追求。這就使教師在思想上增強了獨立主動工作的內驅力。

二、以情動人,滿足教師合理的情感需要

制度管理是幼兒園管理的必要手段,但若只單純地強調製度管理,忽視人的情感控制因素的介入,就會導致機械管理,給教師和管理者戴上無形的枷鎖,無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園的青年教師多是獨生子女,她們自我意識強,自尊自信,不受拘束,容易產生情緒波動,容不得波折,經不起委屈,過分敏感,容易爆發不滿情緒。針對年輕教師這些情感特點,除了不斷完善、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外,我們還十分注意在管理中應用情感調控因素,採取“關心教師合理情感需要”的調控策略,以教師的情感調控作為制度管理的中介,把管理的重心從制度約束轉向引導教師關愛自重,道德自律,工作自勉,讓制度真正成為教師前進的航標:首先,領導像大姐姐一樣關心、愛護、尊重每位教師,滿足每個教師自尊自信的情感需要,在其受到挫折委屈產生情緒波動時,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使教師對園領導產生信賴感、親近感,從而自覺地遵守園裏的規章制度,維護園領導的制度管理。其次,要為教師營造寬鬆、和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情感氛圍,對青年教師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使教師處於關愛的情感環境中,從而自覺、自律地執行制度,開開心心地投入工作,高高興興地盡情奉獻。

三、以心換心,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幼兒園教師普遍具有做事認真、情感豐富、競爭意識強、好學、心細等良好的心理特徵,但同時也有妒嫉心強、喜歡斤斤計較、多話、疑心等不良心理表現,根據女教師的這些心理特點,我園注重從改善教師的心理環境着手,以心換心,為教師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雖然幼兒教育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性質較單純,園內的人際關係也相對簡單,但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有差異,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的今天,教師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所困擾,容易造成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我園十分注重這方面的工作,專門開展了心理健康諮詢、心理健康講座,讓教師多瞭解社會、正確看待社會問題,同時組織一些爬山活動、體育比賽活動等,以增進教師之間的情誼,緩解教師精神的過度疲勞,使教師能處在較好的精神狀態下工作。

四、以人為本,實施民主、開放式管理

教師是幼兒園的主人,也是幼兒園管理的對象。青年教師思想解放,民主意識強,渴求公開、公正、公平的透明管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她們希望園領導給她們更多的自主權,讓她們自主嘗試。針對這支隊伍的特點,我園採取了“關心教師,發揮其主人翁意識”的策略,把幼兒園管理工作,從“園長一人管理”變為“教職工民主、開放式管理”。我們以共建“教工之家”為契機,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民主治園建設,確立教職工在幼兒園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使教職工人人有“參政”“議政”和發揮自己才幹的機會,年輕教師們則每年通過教代會為幼兒園提供了大量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如:在改善辦園條件方面,他們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提出在硬件建設上應採取“從實、求精、一步到位”的辦法,園領導採納了大家的建議。教師們參與管理,使我園的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更為重要的是,教師真正感到自己是大家庭的主人,更自覺地維護幼兒園的集體利益,更自覺主動地去獨立完成自己承擔的工作任務,從而有效地實現了幼兒園的管理目標。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5

五年三班共有學生53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xx人,單親2人,留守學生13人,學困生7人,貧困生5人。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善於走進孩子們的情感世界,要用愛心去滋潤學生,如何讓孩子在愛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呢?下面我談一下在工作的幾點體會:

一、加強常規管理,培養良好的習慣。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從小事抓起,抓好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期初,我就根據班中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負責人。如:兩操監督員、班級衞生監督員、紀律監督員等。同時,我利用班隊讓全班同學討論,明確國小生應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我又組織學生每週進行總結評比,表彰日常行為規範好的同學,評為優勝星,以此不斷強化,幫助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二、注重幹部隊伍的培養。班主任工作只有細緻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所以班主任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管理,創設各種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在班幹部中,我定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大家意識到當班幹部不是為了一時的光榮,應該更加以身作則,成為班級中各方面的示範。對於各方面不太自覺的同學,我請小幹部和他們結成手拉手小夥伴,班幹部進步的同時也要幫助這些後進生一同進步,效果比較明顯。

三、注重家校聯繫工作。我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坦誠相待,使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並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家訪是學校與家長聯繫的重要途徑,我高度重視,幫助家長共同對待孩子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同家長達成共識。

四、補差方面。針對本班的學困生,自己沒有放棄不管,而是想方設法幫助他們上進,關心、呵護每一個同學。一方面利用課餘時間與他們談心,化解他們心中的隔閡,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與愛,使他們願意以自己好的方面展示給老師看。另一方面利用班隊會經常講解些日常行為規範,處處地方教育學生要用行為規範來對照自己、約束自己。只有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目的性明確了,學習興趣也上去了,學習勁頭也來了,學習成績也能有所提高。再加上自己利用晚上和雙休日的時間給差生打電話督促他們按時寫作業及瞭解在家的情況,以便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這樣做也得到了學生家長的好評。

總之,作為教師只要你具備一個愛字,那一定會把工作做好。

教師德育教育心得感悟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感謝教工委、教委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平台,讓我有幸與在座各位探討學校德育工作的問題。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我們雲楓國中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説得不正確的地方,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批評指正。

一、辦學理念先進育人目標明確

我校是新建的學校,我們就從校名“雲楓”二字來挖掘和提煉學校的理念文化。“雲楓”即“藍天白雲、從木風聲”,暗喻了學校發展的戰略思想,即像雲一樣境界向上、像樹一樣紮根向下、像風一樣與時俱進。於是,我們營造了課改文化:“腳踏實地、堅韌執着、開明開放、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為學子育未來、為家庭育幸福、為社會育棟樑”的“三育”辦學理念,“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四向”校訓,“三大”、“四向”、“五強”的育人目標,“思想領導、文化管人、制度理事”的管理文化,“至仁求真、精耕細作、智慧育人”的教師文化,“放眼世界、樂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生文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校園文化,“書香校園、幸福家園、智慧樂園”的學校形象定位、“國風經典潤澤人生”特色品牌構想以及校徽、校旗、校歌、師生誓詞等一系列理念文化就這樣誕生了。

全校師生對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的認同度很高,在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課堂教學改革和學校管理以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自覺踐行,成效明顯。

二、校園文化引領環境潔淨優雅

大家都知道“南橘北枳”這個典故,用在教育上,我認為就是良好的學校環境對學生行為習慣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校始終堅持環境育人的理念,將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有機融入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營造出寬鬆、愉悦的育人環境,讓每個孩子處處感受到文化的薰陶,讓每個學生處處都能得到美的享受,都能在校園中健康、快樂地全面成長(舉例廁所文化)。

三、常規管理精細工作處處落實

1.注重入學教育。我校在新生報名時,就將《雲楓中學學生守則》發給學生,要求他們在假期認真學習並寫好心得體會。開學後進行為期一週“學規範,見行動”的入學教育。內容有融入新集體的主題班會、學生日常禮儀培訓、生理、心理健康教育、隊列隊形訓練等,入學教育結束時進行《雲楓中學學生守則》知識競賽。通過入學教育大大增強了學生愛學校、愛班級的意識,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注重師表引領。

1)行政帶頭做表率。鄧校長要求所有教職工做“彎腰典範”。全校師生都知道,每天7:00左右,鄧校長和其他行政就會一道巡視校園清潔衞生和學生晨讀情況,見到垃圾彎腰拾起,有時還帶頭拿起掃帚清掃地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帶動老師,老師帶動學生,全校養成了見到垃圾主動拾起的習慣。

2)行政蹲班促管理。我校每個行政成員負責三至四個班級。主要對班級管理(小到各班窗簾蝴蝶結繫好沒有)、班級文化建設及小組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督促指導,每天詳細認真填寫檢查情況反饋表,鄧校長不定時抽查,並就反饋表和抽查情況提出整改要求,力求管理做到精細化。

3)管理有效重培訓。學校每月定時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強化對班主任工作的培訓,並請優秀班主任介紹管理案例,學校選出成功案例裝訂成冊,為其他班級管理提供借鑑經驗。

四、特色主題活動,提升德育內涵

1.成立學生“道德銀行”。為了將學生的行為習慣量化,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我校成立了學生“道德銀行”。“道德銀行”仿照銀行的操作模式,將學生好的習慣“加分”,不良習慣“扣分”記錄在存摺上。我們的加分和扣分細則參照《雲楓中學學生守則》來制定的。各支行長(各班班主任)每週五將儲户餘額的電子文檔上傳政教處,政教處建立了全校儲户的數據庫。“支行長”每週必須找三名最低餘額的“儲户”進行思想教育,連續四周最低者,“行長”(學校政教處)要找其談話。儲蓄卡上餘額不足80分的,班主任要讓該“儲户”在週一班會上做深刻的書面檢討,聯繫家長,説明釦分原因;餘額不足60分已達到嚴重警戒線的,班主任必須加強家校聯繫,與家長一起“會診”,制訂合理可行的“脱貧”方案,並對該“儲户”的道德行為進行持續跟蹤監管,直到該“儲户”脱離“貧困線”。

2.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我校從開班行課就開始實施“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為了爭取家長的配合,我們專門召開了家長會,將活動方案、階段性實施目標及每月信息反饋表發給家長,家長每月客觀地對孩子在家的表現進行評價。學生在校表現採取學生自評、互評和老師評。學校將做得特別好的學生聘為“文明禮儀”巡查員,去督促其他同學。

3.匠心獨具的晨會和班會。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開好晨會能給學生帶來無窮的力量和激昂的鬥志!使學生在積極、互動、體驗的旋律中感悟人生、養成良好習慣。我校每天早晨都要開晨會,晨會分為學校指定內容和班級自選內容兩大板塊,學校指定的內容有勵志歌曲傳唱、兩分鐘“文明禮儀”知識(政教處將每天要學習的內容如個人禮儀,人際交往禮儀、交通安全等做成PPT傳給各班,並要求學生學習並做好筆記)、呼學校和班級口號。每天蹲班行政、值周行政、值周教師、學生會幹部檢查打分,一週評選晨會紅旗班。每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學校分年級指定班會的主題(圍繞我校的育人目標,課堂教學改革、重大的紀念日等選擇內容),班級根據學生情況選擇開展。我們的主題班會完全由學生主持,班主任旁聽。學校對各班的主題班會通過收集、整理、篩選後成為學校的校本教材。

4.獨具特色的學生素質紅皮書。辦學之初,學校就思考設計符合我校課改理念的、新穎的素質報告紅皮書,幾學期下來,形成了有“雲中特色”報告冊模塊:第一塊《致家長的一封信》,主要介紹學校的辦學理念,一學期以來的大事件,同時對孩子在假期的安排提出建議。第二塊“學生素質報告單”,這塊裏面設計了道德銀行餘額、學習銀行餘額、綜合素質評定等欄目。第三塊“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結合“文明禮儀伴我行”方案和“學習新知-移風易俗”推出階段性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在假期組織了“保護漢豐湖雲中在行動”、“講文明樹新風”、“交通安全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動。各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在來期開學時向學校提交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宣傳單或影像資料,學校遴選優秀作品進行表彰並展出。

5.精心組織的“大課間”活動。為認真貫徹落實《雲楓國中--20xx年學校發展規劃》,我們精心組織並積極開展“大課間”活動:首先是3分鐘左右的自編操,然後安排了大約15分鐘的班級自主活動。通過“大課間”活動的開展,緩解了師生的身心疲勞;能有效調節學習節奏,提高學習效率;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增強行為美;加深了師生、同學之間的情誼,促進了師生關係和諧發展;在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助推了我校新課程改革和教學創新,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潛龍在淵,蓄勢騰飛”——通過我們這一年多的努力,留守兒童佔80%的雲中學子行為習慣越來越好了:沒有穿奇裝異服的了,沒有説髒話的了,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了。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讓每一個雲中學子都能成為小紳士、小淑女!我相信:追求光榮與夢想的帥鄉德育工作者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後,祝各位身體康健、工作順利、事事如意!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6

11月19日,教科局在市青少年宮召開全市學校德育暨班主任工作會議,聽德育報告心得體會。會上馮本雄局長説了這麼一段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是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如何,直接關係到學校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關係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必須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作為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一個重點抓緊抓好。廣大教師要按照《教育法》、《教師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海南中國小教師教學常規》的要求,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充分體現了局領導對我市現階段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我深深地感到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土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再排擠掉自己的缺點的雜草。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在各方面和諧地發展,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這個觀點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報告會上五位教師的精彩發言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一次對我心靈的洗禮。從這五位老師的故事中,我讀懂了他們的無私奉獻。他們在工作中埋頭苦幹,默默奉獻;在對待個人利益上,光明磊落,坦坦蕩蕩。他們是師德高尚的人,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

從教以來,自以為自己是一位很稱職的老師,為學生的發展着想,為工作付出,但與他們相比,我還有很大的差距。他們對待事業,對待學生總是滿腔熱情。為學生的學習擔憂;為孩子的安全護駕;為學生的一件件小事着想…。藴含着多少發自內心的美好情愫,足以看出們平凡中的偉大。

從五位教師的發言中,使我深深的感到:愛教育就要愛孩子。教師和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要想使教育發揮最大的效果,必須正確處理好師生關係。每個學生都處在班級這個大集體中,而教師作為整個集體的領頭人只有傾注更多的愛,才能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教師付出愛,孩子感受到了老師的愛,二者在愛的氛圍中和諧發展,教育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只有職業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把這份對工作的職業深化為事業心,只有擁有了對事業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7

作為一名教師,經常聽到一些教師抱怨現在的學生難教,不好管理。誠然,這裏包含了家庭與社會的不良影響。但事實上,卻是我們的德育工作做得不夠所致。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是一手硬,一手軟,只注重了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優秀道德品質的養成的培養,從而我們無法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所致。而要想搞好德育工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在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做到德育與智育並舉,並且要做到德育先行。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大都會陷入這麼一個誤區:認為要想搞好學生的成績,只能抓教學,而與德育與關。實際這是大錯而特錯的。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優秀的成績是從哪來的呢?其實,無論是教育學還是心理學,都早已明確地給我們指出: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處於一種主導的地位,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誰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誰才是最後的贏家。再進一步説,就是隻有學生素質的優秀,才有優秀的成績,我們也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二、德育工工作要始於課堂,融於生活。

德育工作可不像各學科教學那樣,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課上聽懂記住了事。我們必須充分地利用好“課堂”與“生活”這兩塊德育陣地,尤其是生活這個真正的德育大課堂。我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德育內容,須要學生在生活中去踐行,檢驗並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持之以恆,這樣才能夠教會學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把學生培養成思想、道德、品質均優秀的人才。這才是我們德育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三、德育工作要言行並舉,以言促行,以行養德。

現在我們所謂的德育大多隻是停留在語言的層面,即以説教為主要形式,而忽略了身教的重要性。德育不僅要言傳,更需要身教。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老師而言,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道德素養的養成起“示範”與“誘導”的作用。可以説,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前,我曾在無意之中聽到過學生這麼一句話:“老師不讓咱們在學校吃零食,可他們卻在辦公室內嗑瓜子……以後我也在學校吃!”多麼童稚、直率呀!然而這又能怪誰呢?只能怪我們教師言行不一致,只注重了言教,而沒有注意身教對學生的巨大影響。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言教與身教並舉並重,言行一致,以言教指引學生與自身的行為,在符合“道義”的行為中養成學生與自身高尚的道德素養。

四、德育應從低年級抓起,並且要長抓不懈。

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們在進行德育工作時,必須做到隨時隨地進行,並且要長抓不懈。這樣才會使我們的德育效果持久,才能促進學生優秀的道德素養的形成。低年級階段是學生道德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只有從這個時期抓起,才能使我們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地進行。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那什麼是人才呢?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達便是:“人才=道德+才能”。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首先是人才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如果一個“人才”缺少了高尚的道德素養,那就成為了歪才、壞才。所以,我們教師必須重視德育工作,重視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力求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8

在我們學校,每一位班主任都是以身作則,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在這一學期,能夠總結最多的地方就是德育工作總結了。以下是我本學期的德育總結

一、以身作則,無私忘我,做學生的表率。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非常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適應性強,好奇心大,可塑性令人吃驚,要把這樣的學生培養成材,不但要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還要有吃苦耐勞、自我犧牲的精神,要有一顆從我做起的誠心,有一顆關心愛護學生的愛心,還要有一顆幹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否則,學生就不會買你的帳。為此,當班主任之初,我就下定決心,要用無私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家長的放心。

由於擔任的物理科目,和學生課堂接觸的時間較多,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奠定了基礎、但是想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任課教師有事或自習課上我就自願和學生泡在一起,帶領大家一起讀書、學習。一學期來,我從未因事誤過一節課。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榜樣,也形成了無形的動力,全班同學都能按時到校,很少有人遲到,學習和各項活動都能認真對待,一絲不苟。

二、關心愛護學生,獻出自己滿腔的愛。

讓愛浸透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這是教育的原則。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學生是未來的接班人,是祖國明天的建設者,要讓他們成材,把他們帶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我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恆”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幹班主任工作以來,我從沒有體罰過學生,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能心平氣和,對症下藥。

三、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

一個教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對於優秀的學生容易做到,對於學習、品質差的學生,要做到就比較困難,可班務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這部分學生身上

我班學生叫劉澤曼,從小養成了我行我素、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起初的表現為説髒話、打架、後來逃學。經常在科任老師課堂上搗亂,在學生中間影響非常壞。為了糾正他逃學的惡習,我採取了“看”和“管”兩種辦法。“看”即他到學校我就開始看,交代任課教師和班幹部上課期間不能以任何理由把他放出去,並且我經常到教室外查,下課後我站在學校門口防止他出去。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對他進行“管”,即説服教育。經過嚴密的“看”和苦口婆心的“管”,終於他答應不再逃學了。可是,他把精力從逃學轉到了課堂上,做小動作,影響周圍同學學習,有時鬧得老師課都上不下去,面對這種情況,我也想過放棄,但班主任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不能把差生轉過來,那是不稱職的班主任,於是我主動和他談心,鼓勵他,表揚他能戰勝自己回到課堂,這是勇敢者的行為,不要害怕挫折,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材,並幫他疏通和同學之間的關係,開展形式多彩的活動來吸引他的興趣,在活動中調動他的積極性。我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生活上關心,感情上親近,要求上嚴格,方法上靈活,行動上作表率。並且和家長、任課教師聯起手來,齊抓共管。一段時間後,他的行為規矩了,學習態度端正了,對老師和同學的態度温和了,漸漸地對學習也產生了興趣。

四、科學的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在幹班主任工作之初,思想單純,方法簡單,儘管自己很努力,但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與願違,工作起色不大,後來,我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學習優秀班主任經驗,結合自己的實踐,不斷歸納、總結,找到了一個比較綜合的治班方案。

1、配好班幹部。通過競選產生班幹部,並實行任期制和聘任制,指訂責任目標,調動學生學習工作的積極性。

2、建立日常家訪制度。每學期對每個學生進行兩次家訪,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取得家長的配合。

3、經常和任課教師聯繫。多和任課教師溝通,交換意見,既全面瞭解學生的情況,又爭取了他們的協助,非常有利於班級管理。

4、樹立學生典型,建立德育檔案。典型的樹立,有利於學生把對偉人、名人的敬仰轉化到實際學習生活中去,因為典型就是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看得見,摸得着。

5、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的意義在於求真,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

人們常説,教師是崇高的職業,它的.崇高就在於奉獻和犧牲。班主任是這項崇高職業中的基石,官雖小,但責任和作用重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沒有當過班主任的教師不是完整的教師,雖然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苦辣,但它卻能綻放出桃李滿園的馨香,使你倍感作為教師的光榮和自豪,我願努力作好今後的工作,為學生獻出滿腔的愛,為祖國培育棟樑材!

生活層面的衞生習慣是確保學習有一個乾淨整潔舒服的良好環境,而學習層面的學習習慣主要是要實現“懶散—自律—自覺”的轉變,這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需要我們逐步引導反覆約束的過程,有時甚至還會收效甚微。

作為班主任,在平時與學生頻繁的接觸中,稍有一些體會。我覺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無處不在的,不只是在學習上、思想上,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在學校,我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關心他們的飲食、衞生、安全。我深知,只有不斷接近與學生的距離,闖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容易給學生創造學到更多東西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根據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揚長避短,不失時機地消除學生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學生純淨的靈魂。有一些在學習上或思想上比較落後的同學也就是很多人稱之為“差生”、“後進生”。這些特殊羣體,往往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和我的感情最為融洽。因為,我在他們身上所發的時間和精力最多,注入的關心和愛最多。我的腦海中深深記着陶行知老先生的告誡——“人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當然,對學生的愛也不能是溺愛,特別是對那些學習較好的“優秀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成績優秀,思維活躍,自我感覺良好,有時候一些同學不能很好的珍惜,有一種優越感,甚至於輕視其它同學,對這些同學流露的點滴不好的傾向,我並沒有簡單處理,聽之任之,網開一面。“教不嚴,師之惰”,我不時會對這些現象敲一敲警鐘,以慈父般的愛來嚴格要求,使他們克服自身弱點,不斷進步。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9

國小作為我們第一個走進的集體,第一個受義務教育的地方,對我們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無可厚非,國小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更應該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質”這一抽象的名次解釋為:走出校門學生們身上所剩下的東西。作為初為人師的我膚淺的理解為:這大概就是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策略、情感態度的培養,在學生身上所轉化的能力吧。

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説過:人們在同一年齡對同一知識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曲線,一個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並不是件難事,但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在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在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並且方方面面、時時刻刻的貫穿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德育工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讓我們的孩子邁好人生第一步,讓未來的社會多一份安定和諧。

一、教師——從我做起

法國大文豪雨果説:“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教師要想做好學生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薰染學生的行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師不僅要用師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也要把《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納入自己的條例,因為在老師的眼睛監督同學行為的同時,還有幾十雙眼睛注視着自己,老師們做事嚴謹的態度,一絲不苟的精神,説到做到的品質對學生其實更是一本可以研讀的書。記得剛當班主任的時候,我們班級的晨讀一直紀律不好,教室裏總是沒有學習氣氛,幹什麼的`都有,我便試着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把早晨的寶貴時間利用好,後來雖然紀律好了,學習效率但不高,仍然有同學桌面空空的發呆、哪怕一塊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個早晨。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長時間,一天我在辦公桌前學習業務,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講桌變成我的學習桌,從此開始,講台上多了我的筆記,我的教育理論書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講台上監督同學,索性自己專心看書、學習,不出兩天,同學們也知道拿出書來學習了,漸漸的,孩子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們都會“自習”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話:身教勝於言傳。看着孩子們一個個認真的小臉,心裏真的是——幸福。

教師還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自己犯錯誤也能勇敢的承認。記得由於新學期開校,班級只有我一把鑰匙,第二週週日,我便讓學生吃了閉門羹,當我急匆匆的來到教室的時候,已經有將近一半的同學在門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猶豫了好幾分鐘,我在晨會時間在全班同學面前道歉,同學們對我的行為都非常驚訝,尷尬了幾秒鐘之後,從同學的表情中,我讀到了大家對我的諒解,我想收穫不僅如此吧。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一定要溶入學生的生活,時而把自己當老師,時而把自己當學生,得到學生的信任,走到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去感受無盡的快樂和幸福。

二、德育——時時處處

課堂中的德育。其實,所有的學科都應與思想品德課進行學科整合,每一個學習內容都有德育教育的體現。比如説,在學習“I’m sorry!”一句話的時候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在平時一定要使用禮貌用語,做個講文明的好孩子;在學習一課,要向學生滲透我們要熱愛祖國,珍惜生命;在體育課上,我們可以學習奧運健兒刻苦訓練的拼搏精神,忍着傷痛為國爭光的偉大;學習自然課,我們要提升環保意識;在軍訓中讓學生體味集體的團結力量和集體榮譽感?

生活中的德育。在國小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應該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為,而且這種道德行為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為使學生具有一個良好的品質,老師必須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耐心細緻,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但不可忽視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所以老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家長會和接送學生的機會反饋信息,並利用《素質報告手冊》和家長及時聯繫,為學生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學校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懲罰——責任教育

知心姐姐盧琴教授在書中寫到的對學生自信心和責任感的培養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對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對於我的學生,我不僅意識到:作為學生,學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更應該從國小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剛剛在我們班級發生裏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課堂上,由於一名同學身在課堂心卻不在,以至於老師叫他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三遍之後他才回過神來,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又頂撞了幾句。聽了這個消息我非常驚訝,這個孩子在以前還是個非常調皮的孩子,可是上了五年級用“痛改前非”一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無論是道德品質還是學習成績都有很大的進步,班級的禮儀之星獎剛花落他家,他還被學生推薦為學習委員,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決定第二天找他談,先給他一天的時間去冷靜。第二天一早,當我找到他時,他很快向我承認了錯誤,但我告訴他,事情並沒有發生在我們兩個人身上,你要向任課老師道歉,他拒絕了。雖然很生氣,但我還是平靜的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你要對你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你要有膽量承擔自己的錯誤。這樣才是個好孩子。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過錯都沒有勇氣面對,還能幹什麼?老師知道你是一時衝動,你的本質很好,我相信你能處理得很好。老師只能幫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靠你自己。也許正是我對他的信任,和他自己意識到的責任,他主動找那位老師道歉了,事後,我們只有一個會心的微笑,讓我打心裏開心。

如果我把對他行為的懲罰變成當着全班同學面批評他,對於他可能永遠都是一個陰影,更失去了他在同學中的威信,我們應該寬容同學們錯誤,允許他們犯錯,但也要他們學會對自己過錯承擔起責任。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個不完整的教育,但也有些書中寫道,我們要擯棄懲罰,懲罰會對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其實我覺得,既然新課程改革要我們提升教學理念,我們可不可以把懲罰昇華成責任教育呢?還是讓我們在實踐中去獲得真知吧。

一個學生——一個家庭——一個社會,記得在“小手拉大手,革除陋習”的活動中我認識了這個關聯圖,我明白圖的根本是學生,學生的基礎教育在於我,面對如此重任,豈能兒戲?教育的真諦是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作為一線班主任,讓我們都伸出雙手,拿出全部的愛,扶好我們的孩子們走出人生第一步,把基礎教育的德育理念昇華,教是為了不教,讓我們和同學們一起去享受成長的幸福、快樂吧。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10

我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這文化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談人的品德。不止我們,國外的很多哲學家也都在探尋是非善惡的路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就像我剛剛讀完的《沉思錄》,馬克·奧勒留就可以作為古代國外探尋“美德”這一話題的哲學家代表。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在談“德”,在倡導中華美德,這其中的原因,在我看來,不論你在社會上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德”都是立人之本。而且我覺得,現在説的個人素質其實就是指一個人的“德行”。“德行”又分“德”和“行”,有了好的品德才能有得體的行為,所以一個人一切的一切又都歸結在了“德”上。一個人的“德”能反映他的人品,也能折射出他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社會上所有人的“德”則能反應一個國家的文化。這讓我再次深刻地認識到了一個人“德”的重要性。

在網上查找德育主題報告會的時候偶然看見一名教授説的一段話:“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帶來對物質、科學、技術的頂禮,對競爭的膜拜,導致不平等的存在,隨之而來的是以往上爬,成為“成功者”為目標的精英教育,實利主義、實用主義、消費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泛濫,從而形成生態環境的危機,精神、道德的危機,教育的危機,有可能導致整個人類文明的腐蝕與毀滅。”這讓我想到講座中的那位教授所講的東西,他在談到儒家的時候曾歸納儒家思想為:“人到底是什麼?如何做人?做人要做一個怎樣的人?”面對經濟的高速發展,那些被淹沒在經濟浪潮中的唯利主義者、形式主義者等就是沒弄

明白這三個問題。聽完講座,我對這三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就是“德”。人是動物的一種,但為什麼和其他動物不同呢?科學上可能會給出腦容量、上肢與下肢的比例關係等數據,但我認為,從人文的角度説,人是有“德”的動物,其他的大多數動物只能依靠本能生存,但人能通過對是非善惡的判斷來確定是否符合“德”。實際上,我認為,在這一方面,“德”又可以等同於理性,但實際上,“德”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誇張一點説,是規範人們的東西。

講座中説得好:“不論你是教書育人的老師,還是工地搬磚的工人,都要有‘德’,在這方面,他們是沒有區別的。”那首先就必須知道到底什麼是“德”。在漢語字典中,“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發展,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而在老子看來,德是一個大概念,包括忠、義、仁、信;孝、慈、恭、謙這八個方面的內容。在我看來,“德”所包含的東西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每一個動作到每一句話,甚至是眼神的變化,都是“德”的一部分。聽完這個講座後,我頓時覺得,人與人的交往過程正是互相欣賞對方美德的過程。不論你是否察覺,我們每天都處於觀察他人品德的過程中,而這種過程會帶給我們思考,這種思考也許是下意識的,也許是印象深刻的,最終都會多多少少地改變我們自身的“德”。我覺得這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結合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深刻地體會到課堂學到的東西,還是遠遠不足以讓我們立足於這個社會,想要好好的立足於社會,就必須有“德”。

很多人都説,當今是一個道德缺失的時代,我不完全贊同。因為很多國人的素質實在是亟待提高,更壞的是,這令一些素質高的,有“德”的人不知所措,跟隨主流會覺得墮落,而潔身自好又會招他人譏諷。要我説,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雖然我不信佛,但我相信有因果報應,無“德”的人終將落得不好的下場。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11

德育要從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紀國家的棟樑,擔負着振興中華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他們好比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才能發育滋長,使他們在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成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勇於獻身的一代新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這關鍵是靠人的培養,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裏,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範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範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十幾年的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後和學生一塊打掃環境衞生和教室清潔衞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師、年級同志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我在板書時首先做到書寫規範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同時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範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強化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加強"三自"能力的培養。

國小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一個人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於國小階段的教育,特別是低段的教育。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長期薰陶才能形成。近年來,為建設良好的校風、班風,我着重抓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我以課堂生活為主體,以常規訓練為主線,加強了對學生課堂紀律、常規、禮貌、衞生和勞動等九方面基本行為準則的教育。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責任感和自學、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課堂教學中師生和諧統一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三、重視與家長的聯繫,雙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進步,集體的成長,離不開教師,也離不開家長。為了更好地全面瞭解學生情況,我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繫,進行友好交往,不僅溝通信息還增進了情感的交流。孩子進步了,家長也來向我致謝。我對孩子的一片愛心不僅贏得了孩子對我的愛,也贏得了家長的信任、鼓勵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麼活動,家長總是全力支持。

全力將德育工作做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積累,長時間的堅持。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也就將德育工作做好了。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12

轉眼之間,筆者從事教師這個職業已經快七年了。從普通任課教師到班主任,從團委書記到政教主任,一路走來,在這些工作崗位上,筆者得到了許多鍛鍊。同時,也讓自己對德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就是本人對做好德育工作的一些經驗總結。

一、學好心理學,瞭解學生心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條件

眾所周知,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假如我們對學生心理特點一無所知,在教育學生的時候總是憑着自己的經驗或者是自己的喜好的話,那麼,我們取得的教育成效甚微,嚴重的話甚至會取得相反的教育效果。反之,假如我們能認識到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是處於半成熟期,喜歡錶現,遇事衝動,做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從眾性的話,那麼我們對於學生的很多行為就比較容易理解,進而也就能夠做出比較恰當的反應。

二、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礎

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合稱師範,我們教育學生講究的是“言傳身教”,那麼教師如不具備一定的素質,如何能教育好我們的學生呢?而在教師的各項素質中,有幾項是必須要具備的:

首先是奉獻精神。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轉變人的思想。然而,我們教師偏偏要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難度可想而知。由於我們學生受到社會、家庭等各種各樣因素的干擾,他們會很容易地養成各種不良的行為習慣,產生或多或少的不良思想。這就使得我們在教育這些學生的過程中,僅僅靠八小時的工作時間是不可能做得好的。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還必須犧牲自己的個人休息時間去陪學生,從早跟到晚,做學生思想工作,才有可能使學生端正思想、健康成長。就我們學校而言,凡“班風”較好的班級,其班主任無一不是“拼命三郎”。

其次,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前面我們談過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從眾性。而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教師如能夠適當的展現自己的一些特長(或體育或文藝等等),那麼你的學生往往就會喜歡你甚至是崇拜你,從而就能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達到我們教育的目的。

再次,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具有平等觀念。事實上,在這一時期,學生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人格,而在人格上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平等的。假如教師不意識到這一點,仍採取居高臨下的態度,那麼他的教育往往是失敗的。

最後,教師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我們這裏所説的表達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和肢體語言表達能力兩種。如果我們教師再有才,但表達不出來給學生,那麼一切等於零。所以我們教師必須同時掌握這兩種能力,這樣才有可能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所收穫。總而言之,教師的綜合素質越高,對我們的教育就越有利。

三、關愛學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根本

現今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困難。一些在我們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有可能會讓我們的學生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我們教師只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出發,關愛學生,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才能感動他們,轉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筆者在從事教育的幾年時間裏,和許多調皮的“後進生”都打過交道,而能被筆者轉化的那些“後進生”,都是因為筆者對他們的關愛觸動了他們。對於那些沒能轉化的學生,則都是因為筆者沒能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所以如果我們對學生的關愛只是膚淺的,表面的並且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的話,那麼是難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四、開展有益的活動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必備條件

對學生的教育如果是簡單的説教式,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厭煩,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不到提高,體現不了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所以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學校筆者堅持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這些活動主要包括:

1.文體活動。我們學校原來女生最大的問題是早戀,男生最大的問題是“網癮”。當他們有了這兩種行為後,往往就無心學習,進而引發各種問題,嚴重的演變成“問題少年”。為了把這些“問題少年”重新吸引到校園來,我們每年都組織眾多的文體活動。例如女生喜歡文藝,我們就會在每年舉辦“元旦”、“五四”文藝匯演,而且平時還有文藝的興趣活動小組。而對於“問題男生”,我們儘量引導他們參加體育活動,(如“籃球小組”、“田徑小組”等)並在每年舉辦校田徑運動會、拔河比賽、氣排球比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等等。而這些極具趣味性的活動取得了很大成效。

2.學生的“自主管理”活動。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我們學生僅僅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而我們學生要想在將來適應這個社會,則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包括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執行力等等),而我們學校在這一方面主要是讓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參與學校管理,從而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例如,我們學校現在有早操、中晚餐、午晚休、校園走動、晚自習等檢查組)當然,為了達到既提高學生能力,又不影響學生學習的目的,我們一方面有專門的教師負責指導學生管理,另一方面,對於佔用一定學習時間的檢查員,也會配備專門的教室供他們加班學習。從目前來看,檢查活動的效果還不錯。

3.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我們所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一是唱“紅歌”比賽;二是參加愛國讀書活動(包括以愛國教育為主題的演講、徵文比賽);三是掃烈士墓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團員表彰大會及郊遊活動。我們每一年都對筆者校表現優異的團員進行表彰,頒發獎狀獎品,並由團委教師帶領他們去郊遊,這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上進心。

五、德育工作要做好,還必須依靠制度,對學生要求具體、嚴格、細緻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教育好學生,首先必須制定好制度,讓學生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例如我們學校除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及中學生日常儀表之外,還制定了本校的內宿管理制度,流動紅旗評分細則,三個年級的德育目標等等。學生都能做到遵守各項記律,整個學校的氛圍保持得很好。

2.能夠做英雄,筆者想沒人會願意做“狗熊”。我們的學生有時候做不好,不是他不想做好,而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做好!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從一開始就要對學生要求嚴格,指令具體,讓學生明白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還要求教師有一顆細膩的心,注意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做得好的,給予表揚,做得不好的給予批評,責令其改過。這樣,我們才能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使其以更好的心態來學習。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13

多年從事德育研究工作。文章中作者遵循和諧、民主、人性的教育原則,《我説德育》作者孫學策是國著名的德育教育專家。從多角度談到新形勢下的德育教育。作為德育教育較前沿的班主任,讀了此書收穫良多。

一、班主任要有“金子觀”擺位

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打造成亮閃閃的金牌。而班主任就是鑄金過程中的'工匠。能有這樣的擺位,《我説德育》中主要的觀點之一就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塑造成國家有用之才。給每一位班主任的啟迪就是班主任要堅定自己的工作擺位。承認班集體中的每一位同學都是金子。需要一種勇氣,需要更多的艱苦的付出。承認每一位學生都是可造就的人才,都可以實現自己的成功人生,公平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真諦。成功塑造每一位學生”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是很難做到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如人意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即是藝術問題也是工作擺位和心理擺位問題。要求教師能寬容的接納同學的失誤,同學的不如人意,甚至同學的一次次錯誤。

二、班主任要讓學生在活”和“動”中昇華自己

也是教育的目標之一。聽話、守紀只是學生素質的外在表現形式。要使學生素質得以全面提升,《我説德育》中着重強調了學生活動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管住學生”、“規範學生”教育的一種手段。使學生在學習、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得以發展,就要求班主任適時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和“動”中昇華自己。學校本來就該是充滿歌聲和歡笑的園地。生活的真、善、美是學生在活”和“動”中才能真正體味到讓學生在激情中學會感激、學會生活。每一次活動都會給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帶來無盡的啟迪。班主任要善於抓住學生活動中的教育契機,光大學生的美點,彌補學生的盲點。通過無數次活動提升學生素質。

三、班主任管理中的大敵—情感有親疏

喜愛不如人意的學生難。應試大棒的指揮下,《我説德育》中的一個主要觀點就是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羣體”要求我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切不能有情感上的厚薄、親疏。能否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是對教師素質的考驗。喜愛好學生易。不冷漠學習差的學生,教師良好素質的體現。關注差生,讓差生在一段時間內提升自己,縮短和他人的距離是教育的真諦。教學上,讓學生低進高出,學習上讓分化後落後的學生追上來,教育的根本。改變一個學習差的學生,重塑一個“問題生”使之昂首步入優秀生行列是班主任的天職,也是創建和諧師生關係和和諧校園的前提條。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14

為期五天的班主任培訓即將結束,這次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從理論到實踐事無鉅細,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剖析、講解,讓我受益匪淺。作為班主任培訓結業作業的德育工作總結,其實也是對我們以往工作的總結和反思,以及讓我們為未來進一步完善工作做好準備。

作為一個新班主任,我所帶的班級是一個新集體。全體同學都是號稱“新新人類”的“90”後,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迥異的性格和人生觀、價值觀,因此作為班主任,除了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完整的教育就應該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倘若我們的教育缺乏對學生思想、情感完整性的關注和追求,缺乏對精神和文化的敬畏,那將成為沒有根基的大廈、沒有靈魂的教育。

一、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

新學期開始後不久,一些問題逐漸凸顯。例如得過且過無學習目標;紀律問題:上課睡覺、講話、早戀、頂撞老師、遲到等;不注意衞生,亂扔垃圾。高一學生大致處於14—16歲的年齡段,已經有了自己的人生經驗的積累,有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和認識,對成人的建議和管理,很多時候很叛逆,所以加強德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重視規則,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要讓學生注意到,學習與紀律相輔相成,沒有好的紀律,學習就會亂套,整個高中就進入惡性循環。但其實這類“刺兒頭”,大多與同學相處融洽,並非十惡不赦,只是有點自以為是。對這類學生我多利用作業整理課時間反覆耐心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同時多與家長溝通。除此之外,我還會採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並不斷完善班規。獎懲分明,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讓學生明確哪些是屬於違規行為,能夠儘量地避免,同時也讓懲罰變得有根有據,讓學生也心服口服。

其次,培養班幹部,用學生去管理學生。學生作為一個羣體,他們更多的受身邊的同學的影響,於是,培養一批班幹部,建立班幹部的威信,這樣一方面學生易於接受管理,另一方面也能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形成一個良好的整體氛圍,讓學生主動去遵循這些規則。

最後,積極主動地和各科任老師聯繫。在與科任老師的交往中,自己以身作則,尊重他們的意見,把他們作為班級的主人,視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動與任課老師協商,傾聽、採納他們的寶貴意見。平時積極配合好他們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包括課堂紀律和交作業環節。在學生與任課老師發生矛盾時,能夠慎重處理,避免激化。平常教育學生要懂禮貌,要主動跟老師問好,要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同時,樹立老師的威信。

二、形成清晰的學習目標,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

學習是件苦差事,也要下苦功夫。如果沒有理想,沒有清晰明確的目標來激勵,只靠老師、家長打壓去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我們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我們到底為什麼讀書。“90”後這一代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十分溺愛,孩子也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關注的多,對外面的世界關心的很少。我們應該教育孩子,愛國不是一句口號、空話。周恩來少年時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所以才能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大大提升,但是我們能不能滿足於此,不思進取?我就給學生們講了中日人民在災難面前的對比,日本國民在災難面前冷靜、秩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就顯得很重要。其次學生還需要有清晰的學習目標,這包括短期和長期的目標,當然這只是相對的。現在就可以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你的興趣愛好在哪裏,你未來想做那個行業?然後再與近期目標相結合,你想讀哪所大學的什麼專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動力也會漸漸有了,但是三年的目標還是太籠統,就像《曹劌論戰》説的那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就需要把目標更進一步的細化,我班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全班近期和遠期學習目標。目標是前進路上的明燈,本學期共經歷兩次大考,每一次大考前,我都作好動員,同時,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比如如何提高記憶力等。大考後,讓學生作好全面總結,分析主客觀原因,大力表揚成績好的學生,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對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作好心理輔導,增強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積極開展好文體活動,提高綜合素質。

本學期我班學生積極參加了一系列的校園比賽,參加過新生杯籃球賽、校園文藝匯演比賽、話劇比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樣的活動還應該多多參與,因為這些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提高綜合素質,增強班級凝聚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他們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例如籃球比賽的角逐,我們一路贏過來,但對壘9班的比賽中,卻遭遇了第一次失敗。那些女孩子都哭了。我以此為契機,對全班進行思想教育,我告訴他們:“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於是同學們以更大的熱情投身比賽,女同學加油助威,比賽的男生再接再厲,研究對方的戰術,做好完善的應對措施,最終取得了勝利。

通過同學們和我的共同努力,在德育工作方面可以説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但由於當班主任時間太短,資歷尚淺,也存在許多不足的之處。反思以後,我覺得自己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首先,多看、多學老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經驗;其次,加強理論學習,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的運用;最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真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把工作做的再細一些。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是我相信只要堅定目標,相信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的目標並不遙遠。

德育一體化心得體會 篇15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必須突破傳統的習慣和觀念,克服功利心,不要刻意求順、求純、求完美。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優秀的傳統美德,《弟子規》等國學經典藴藏的智慧精髓和傳統美德,是中國文化的生命之源,儘管時代不同,社會發生着深刻的變化,但是道德傳統應該得到繼承,因為它所孕育的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在當今的社會中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俗話説:“教兒嬰孩,教婦初來”。本學期我們開設《弟子規》校本課程,以傳授《弟子規》為平台,以學生實踐為主體,心靈塑造為宗旨,從習慣抓起,通過引導學生誦讀中華經典,主動吸收傳統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華,從而提升道德修養。我在教授《弟子規》原文內容的同時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多種形式把其中的精華與德育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規範學生言行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誦中學,玩中記,讓誦讀《弟子規》成為一種樂趣。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課堂上,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採取“拍手誦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誦讀”等多種方式反覆誦讀,在讀中誦,在誦中悟,並結合史料中有關故事讓學生在理解中記憶並感知《弟子規》內容所藴含的道理。這樣,學生在課堂的反覆誦讀中掌握了其韻味和節奏,在課下再讓小組長組織學生比賽誦讀,讓學生邊玩邊吟誦,讓經典不斷滲入人的心靈,從而達到了健體與健心相協調的良好效果。

二、畫中解,演中悟,讓理解《弟子規》變為一種享受。

課堂時間,教師通過多媒體重點播放《弟子規》的釋義和相關小故事,把《弟子規》的內容用文字、圖片或者音像的方式進行詮釋,更注重引導孩子關注裏面藴涵的道理,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此基礎上,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弟子規》中的小故事套曲演唱,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感悟《弟子規》的深刻內涵。

三、家中行,校中做,讓踐行《弟子規》內化為一種本能。

教師每週一節《弟子規》後給學生布置適當的實踐作業來指導孩子在家的言行,同時請家長指導和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每天飯前讓孩子給家長拿筷子和碗;送父母一件自制的禮物;給父母做一頓晚餐;給父母過一次生日等。

總之,通過學習《弟子規》,我們發現學生在學校的文明禮貌和道德行為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個別道德行為問題較大的學生也有明顯的變化。學生除了上課前能向老師問好,下課時能謝謝老師外,平時遇見老師都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此外,在操場上,很難看見有廢紙廢物了,即使偶爾有廢紙,也很快會被學生悄悄撿走。由此可見,學生的公共衞生意識增強了,亂丟廢紙廢物的現象也大大減少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70p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