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精神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是雷鋒犧牲後的第55,雷鋒精神依然能引起廣泛共鳴、深深打動人心,充分説明雷鋒精神並未過時。一個社會要健康有序發展,一個國家要實現文明興盛,離不開正確的價值導向,離不開被廣泛認同的道德規範與信仰支撐。在肯定我國道德建設的主流是積極、進步、向善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對一些領域暴露出的道德失範、誠信缺失、精神滑坡等負面現象。而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最能體現社會正氣的,最能代表當今人們思想道德價值取向的還是雷鋒精神。學習“雷鋒精神”,既是人民的期待、人民的呼聲,更是對純真信仰的召喚,對社會信仰的重塑和道德高地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學雷鋒並不僅僅是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雷鋒精神的內涵豐富,意藴深刻。雷鋒身上所體現的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所體現的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所體現的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所體現的鋭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所體現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無論社會如何變遷,都是我們所需要的重要精神力量,都是應該大力學習踐行的。

雷鋒精神並非高不可攀。在無數道德模範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雷鋒精神的傳承;在草根一族見義勇為的壯舉中,我們看到了雷鋒精神的閃光;在愛崗敬業的勞動模範身上,我們看到了雷鋒精神的力量;在賑災、扶貧、助老等志願服務中,我們同樣看到了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的步履。社會的美好、祥和不能靠少數道德楷模的獨立支撐,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也應該做雷鋒精神的踐行者。讓雷鋒精神融入我們的血脈,這是社會的召喚,這是時代的強音。

新時期的雷鋒精神不僅僅是喊口號,更多的是從大家的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學雷鋒,就是要對社會、對國家、對他人多一份關愛,多一份温暖。學雷鋒關鍵要踐行,要把雷鋒精神真正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用實際行動來結果雷鋒精神的接力棒、實踐者。

雷鋒是愛崗敬業、盡忠職守的標兵。作為一名普通公務員,一名黨員,踐行雷鋒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學習當代“雷鋒”——郭明義同志,以滿腔熱情地對待黨和人民的事業,模範踐行社會主義道德,時時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關愛他人、無私奉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學習他“鋭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在雷鋒身上,充分體現了永不自滿的謙虛品格和永不停歇的奮進意志。他堅持把學習當成一種人生追求,無論時間再緊、任務再重,總是如飢似渴地刻苦學習,並把所學知識充分地運用於本職工作,在創新中謀實招、出絕活。最為一名機關幹部,更是要時刻牢記“學習才是硬道理”,只有堅持學習,才能與時俱進,在工作中常為常新、在困難面前愈挫愈勇。學習他“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雷鋒在他短暫的生命歷程裏,一直自覺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注意節約每一分錢、幹好每一件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全國人民已健步邁入小康社會。但物質生活越富有,精神越不能頹廢。正是基於此,作為黨員的我們更應該把“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來提倡和追求。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幹部,必須把實踐作為第一位的要求,貫穿到學習建設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自覺做到“學在先、做在前,幹得好、行得正”,努力成為無私奉獻的表率、愛崗敬業的標兵、開拓創新的典範、艱苦創業的楷模。

總之,學習“雷鋒精神”靠的不是一朝一夕,一日之功,而是長期堅持的自覺行為,自覺踐行雷鋒精神、熱情參與學雷鋒活動,成為愛社會、愛國家、服務人民、關愛他人、愛崗敬業、勤勞簡樸的新時代精神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精神心得體會 篇2

鄒碧華同志是新時期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於擔當的好乾部。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衞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政法幹部要以鄒碧華同志為榜樣,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忠誠敬業、鋭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鄒碧華同志出生於江西奉新,生前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曾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第九屆青聯委員、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並於20__年當選“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上海市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20__年12月10日,鄒碧華同志在工作中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年僅47歲。鄒碧華同志忠誠於黨,忠誠於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畢生追求“當一名有良知的法官”,曾審理過一大批全國矚目的重大疑難案件,堅持司法為民、便民、利民,他嚴於律己、剛正不阿,從來不辦人情案、關係案、金錢案,對家人嚴格要求,始終保持人民法官的清廉本色。是一名值得人們學習和致敬的優秀法官。

通過鄒碧華同志的先進事蹟深入瞭解和學習,在感動的同時,有所感悟,有所啟迪。

一、鄒碧華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對人民法官的誓言做了最好的詮釋。

法官的誓言是: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我宣誓: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憲法和法律,忠實履行法官職責,恪守法官職業道德,遵守法官行為規範,公正司法,廉潔司法,為民司法,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

從法院的書記員到司法改革的設計者、踐行者,鄒碧華將其短暫的一生都獻給了司法系統。他是人民法官的優秀代表,對法院信息化建設和司法改革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精湛的審判業務能力、敬業的工作態度、致力司法改革的進取擔當與構築良性法律共同體的不懈努力為法官職業樹立了一把標尺,也贏得了從法官、檢察官到法學教授、律師、當事人,以及社會各界的尊敬。

鄒碧華同志滿懷為法律獻身的精神。不管是當書記員,還是當庭長,還是升任上海高院副院長,他都盡心盡職,愛崗敬業,他無怨無悔,艱苦奮鬥,給人民法院的改革與審判事業交出了滿意答卷。

二、鄒碧華以自己的生命樹立了中國法院改革的豐碑。

鄒碧華同志講求科學、實事求是。“改革,怎麼可能不觸及利益”。12月8日,週一,7時30分,鄒碧華準點出門。當天,分管司法改革的他,要主持召開上海高院司法改革辦公室專題會議。“會議主要討論如何科學合理計算法官工作量及質效。”上海高院司改辦副主任張新回憶,“鄒院長讓我們將上海4家試點法院所有法官5年來人均辦案量梳理一遍,單看辦案數量不行,還要計算案件質效。這是為細化法官員額制改革方案做準備。法官要壓縮到33%,很難。鄒碧華曾對最高法院法官何帆説,“避免搞‘一刀切’,不能為了圖省事,就‘欺負’年輕法官,將助理審判員‘就地卧倒’轉為法官助理,一定要有科學考核標準,讓真正勝任審判工作的優秀法官進入員額。”鄒碧華深知,“改革,怎麼可能不觸及利益,怎麼可能沒有爭議。對上,該爭取時要爭取;對下,該擔當時必擔當。”6年前,鄒碧華任長寧區法院院長,讓時任法院信訪辦主任滕道榮抓信訪改革,每月做投訴率分析。“這不得罪人嗎?”滕道榮有顧慮。

20__年,司法改革的大幕拉開,鄒碧華作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設計者和實踐者,帶領着司改團隊,始終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開會、加班、彙報成為常態。他認為,改革一直是一點一點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點點進步就是成功,因此面對改革中的反覆磋商、針鋒相對、妥協共識,他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面對爭議和質疑,他堅定的表示,揹着“黑鍋”前行,是改革者必須經歷的修行。

“他像一個孜孜不倦的改革佈道者”。9日上午,高院黨組會議;下午,司法改革座談會。“鄒碧華從下午2點一直講到5點。”張新説。在中央統一部署下,上海成為司法改革的首批試點地區,相關改革方案全國矚目。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何為全國司改擔當探路先鋒,鄒碧華深感重任在肩、時不我待。談到司法改革,鄒碧華總是充滿激情。週日華東政法大學司法學論壇、半個月前全國律師協會民事專業委員會2020__年會,他積極介紹上海司改進程,談司法公開,談審判流程信息化……“他像一個孜孜不倦的改革佈道者,”張新説:“他確實累了,調整了作息,晚上1點就睡下,比平時提前了一小時。”當年在長寧區,鄒碧華做了件“前衞”的事兒——壓縮會議室,給每個法官一間獨立辦公室,為了“維護法官的職業尊榮”。長寧區法院曾俊怡法官説:“法官專業化、職業化,法官分類管理,他那時已有思考。”

他家的三面書牆,桌椅旁都堆滿了書。勤奮的鄒碧華將審判實務和理論研究結合,寫下《要件審判九步法》《公司法疑難問題解析》《基層法院可視化管理》等10多部著作,其中《要件審判九步法》成為全國民事法官和律師辦案的重要指引。他簡直就是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推動法院的改革。如果不是親自到他工作的現場看看,是無法體會以鄒碧華付出的艱辛與汗水。他真的是用生命為法院的改革前行助力加油。

鄒碧華同志事蹟在各媒體登載播出後,全國各地紛紛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對鄒碧華及的敬意。改革這份事業那麼艱苦,他47歲的黃金年齡去世,他為法院、為司改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他是法院的英雄、法官的驕傲。他在以一種強有力的正能量,感動中國!

三、學習鄒碧華,我們要弘揚他的風采

鄒碧華以自己的作為展現了法院管理人員的高素質品格和無私無畏的亮劍精神。鄒碧華同志是審判業務行家,管理專家,授課導師學者,會説一口流利的英語,他著書寫詩,樣樣精彩。鄒碧華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用生命譜寫的人生壯歌依然在我們心頭傳誦,激勵廣大法官為中國的審判事業和改革之路奉獻出更多的熱情與力量。

學習鄒碧華,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忠於我們的審判事業。我們的四級法院構架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我們每個人都是法院這艘航母上的一顆螺絲釘,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並把這點事做到極致、盡心盡力就可以了。

學習他,是要學習他忠於家庭,當好兒子、丈夫和父親的不同角色,盡心盡責照顧好家人,他與妻子相識相知相守的30年,他熱愛生活,在臨走前的一天,還打電話給孩子以諄諄教誨。

學習他,是要學習他用法律保護弱者,忠實履行“為人民服務”的信仰。“法律是公平公正的,當然要保護弱者的合法權益。我們要用法的精神解決問題,服務百姓。”鄒碧華曾這樣説過。他在擔任長寧區法院院長期間,率先在全市搭建訴訟服務平台,掛牌成立了全市首家“訴調對接中心”,方便羣眾訴訟;為了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男童的醫藥費,他帶領長寧區法院少年庭的法官們開了兩天會,研究法條,開創了未成年孩子告親生父母的案例。

學習他,是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為工作嘔心瀝血的精神。他始終以“從事一份職業,就一定要去熱愛它”的理念要求自己,始終踐行從優秀到卓越的工作理念。作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的主管領導,他不畏艱難,親自統領各項工作方案的研究和設計。他不知疲憊、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激勵和帶動着他身邊的人經常是“5加2”、“白加黑”。

學習他,是要學習他剛正不阿,維護公平正義的高尚品德。鄒碧華同志,一直以庭前庭前獨角獸,時刻鞭策自己,獨角獸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上古神獸,又稱獬豸,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是公正、勇猛的象徵,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鄒碧華同志以自己的行動,維護着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精神心得體會 篇3

有一種初心,穿越歷史雲煙,卻日久彌新,永產生機;有一件往事,已隨歷史遠去,卻行跡留痕,永久懷念;有一種精神,經用時代風雨,卻日臻厚醇,永放光芒;有一種氣力,穿透歷史時空,卻百折不撓,永久向前。

在那個時期發展卻又瀰漫着戰爭後的硝煙的中國,他們一羣人邁着生氣穩實的步伐,唱着歡快而又激人上進的歌曲,來到了祖國的西北部。他們不畏艱辛,艱苦奮鬥,乃至於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致力於祖國西北開發。

1956年,黨中央為適應國防情勢和國家建設佈局的需要,將交通大學大部份由上海遷至西安。為國家建設衝鋒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實驗器材裝上火車向西行進。有這樣一名巨人,被譽為“中國機電之父”的鐘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牀。同事勸他留在上海,面對上海的無窮繁華,他還是帶頭遷校,隻身來到西安。老教授率先垂範,更多師生也義無返顧。他們都是如此使人敬佩的人,弘揚發展西遷精神。

如今我們國家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高昂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了幾千年來偉大的中國夢,洗刷了近代西方列強奴役中華民族的屈辱,揚起了實現富強民主文明中華的風帆。雅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當代史,就是一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突出主題的洶湧澎湃的奮鬥史,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能突起?正是由於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自古就有一股感天動地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撓的勇氣,一代一代前赴後繼為中華振興而堅挺的脊樑,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在艱鉅險阻的考驗下奮勇向前。

建國早期,國家經濟剛剛復甦,百廢待舉,廣袤的大西北亟待開發,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急需眾多的科技人材。上海交大的科技人材們,胸懷國家大局,為了祖國的前程,響應黨的號令,情願捨棄,東部大都市優越的物資生活條件,拖家帶口,決然毅然,挺近大西北,將上海交大西遷西安。

“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遷校之初蒙受三年自然災害到“文化革命”十年騷亂,任何風風雨雨曲折曲折,都不能阻擋交大前進的步伐。老交良好校風學風得以保持發揚,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材培養範圍進一步擴大。遷校最初10年間,輸送人材即達萬人之多,接近解放前53年畢業生總數兩倍。科學研究迅速發展,出現出許多人材。在當時那個條件艱苦的大西北,他們照舊奮勇前行動祖國出一份力,並衍生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西遷精神!這一精神財富是我們民族再騰飛,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內驅力。我們不管身在何處,都要珍重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身體踐行,將其發揚光大。

當前,國內外情勢正在產生深入複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我們大家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起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期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大成功。在工作實際中,我們要胸懷國家大局,以集體全局為重,忘我奉獻,樂於奉獻;在工作中要堅定崇高的人生信心,尋求完善的精神境地,不為物資利益所奴役。宏揚傳統,艱苦奮鬥。真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沒有國的富強,哪來家的安康。我們要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感恩那些為我們堅強挺起的脊樑。

“西遷精神”被概括為“胸懷大局,忘我奉獻;宏揚傳統,艱苦創業”。翻看西遷的始末,瞭解西遷精神的由來,不由對62年前,數千名交大師生響應國家號令,告別繁華上海、紮根古都西安,為國家建設、為西部的文教事業奉獻出青春年華的最可愛、可敬之人肅然起敬。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將自己的年華蹉跎。但是幸福卻也是創造出來的!沒有這些可敬之人,沒有黨中央的領導,何來本日之繁華興盛。“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開發大西北,向科學進軍”!他們當時喊出那堅定的口號,並也創造出來了幸福。

我們更應學習這類忘我的偉大精神,為祖國建設出一份薄弱的力氣!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雄偉藍圖。古人曾説:知而不行,是不知也。因此我們要立足工作生活實際,認真踐行熠熠閃光“西遷精神”!為祖國的繁華富強而孳孳以求,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精神心得體會 篇4

我的家鄉古林鎮,有一家包子鋪的生意總是很火爆,要是肚子餓了,大夥總會去那兒買兩個熱氣騰騰的肉包子來吃。

這天清晨,我又來到了鋪前。“小王你又來吃包子啊,今天要吃幾個?”和藹的老闆微笑着問。

“老樣子啊,一碗紫菜湯,兩隻肉包子。”

“好嘞,紫菜湯先給你沖泡好,包子再稍等5分鐘哦。”老闆一邊忙着手上的活,一邊樂呵呵地説着。

我環顧四周,已經有不少人坐在這簡陋的小鋪子裏了。有的已經快吃完了,有的則伸長脖子翹首企盼,眼巴巴地盯着正在冒白汽的蒸籠。

其中一個面生的客人不耐煩地埋怨起來:“你這老闆太不會做生意,開這店這麼久了,早就知道這個時間段的生意會這麼好,應該多做一些包子備着啊,你瞧這麼多人等着你的包子出籠,等得心急啊!”

老闆聽聞依然憨笑。不等他開口説話,一位熟客已經接上話:“這位朋友,這你就不知道了,這包子啊,吃的就是剛出籠的那新鮮味道,要是事先做好備着,就沒有這麼美味了。”

老闆也笑着補充:“這包子打包回去吃和到我這小鋪現場吃相比,味道就會差很多嘞。”

這顧客還是不依不饒衝着老闆喊:“你看你這麼久了才包這麼幾個,我們等的人這麼多,這一籠出來肯定不夠分,你開店這麼久,想必賺得也可以,應該搞幾台自動和麪機來提高效率嘛。”

旁邊的客人也覺得有道理,紛紛點頭稱是。

這時老闆挺了挺腰,不緊不慢地説道:“我知道用機器和麪更快更輕鬆,但是你們也知道,我這裏的包子好吃不僅是因為餡料新鮮,更重要的是包子的麪皮比別人的更勁道、有嚼勁,這老底子的味道,一定要用手工做出來的,機器是絕不能代替雙手的。”

“出籠了,出籠了!”這時耳邊傳來老闆娘高亢又略帶嘶啞的喊聲。“來拿包子嘞!”老闆娘手腳利索是出了名的,而且多年的經驗練就了她超常的記性,你是先來的還是後到的,你提前付了錢還是沒付,她都不會記錯。

於是這小小的包子鋪,白汽瀰漫,一眾老小吃貨圍坐在簡陋的桌子上吃吃笑笑。倒黴的我因為是後到的,只能垂涎三尺地繼續等待着下一籠包子了。

精神心得體會 篇5

學習貫徹兩個會議精神,是2019年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兩個會議精神的學習,使我深刻的覺悟到:國家的興旺發達關鍵在黨,民族的全面振興關鍵在教育。全國兩個會議在3月3日召開,這次的兩個會議備受關注。我認為2019年兩個會議是在實施規劃承上啟下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民主、團結、和諧、務實的大會,確定了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對於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最重要政治任務,就是集中精力把兩個會議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今年“兩個會議”的熱點話題,改革仍然是重點。我黨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黨提高執政能力和效率,提高工作水平。反腐問題也是要加大力度的着力點,因為在過去一年,我國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打擊了很多貪腐貪腐的官員,給那些沒有全心全意為百姓謀福利的政府人員沉重痛擊和警醒。而正因為黨和國家的大力治理,一些公款吃喝、貪腐等現象大多都銷聲匿跡,因此今年的深度改革官員執政觀念等行動更加吸引人們關注。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的工作報告》,確定了今年工作的總體部署和主要任務。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全面做好今年工作,必須堅持突出主題、貫穿主線、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把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更好地結合起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今年全國兩個會議是在黨中央領導下,召開的一次高舉旗幟、科學發展、改革創新、穩中求進的大會,雖然是本屆人大、本屆政協最後一次會議,但開得生機勃勃、富有成效。“穩中求進、合理預期、深化改革、政府責任、民生建設”等詞語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今年的主要任務,概括起來講就是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要深刻把握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並且實實在在地落實到工作崗位上。

今年是時期承前啟後的重要一年,世界經濟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內改革發展任務艱鉅繁重,貫徹落實全國兩個會議精神,對於做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來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認真學習貫徹2019年兩個會議精神,是我們作為普通教師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兩個會議精神的學習,使我深刻的覺悟到:中國的興旺發達關鍵在黨,民族的全面振興關鍵在教育。在實際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應認真貫徹落實兩個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兩個會議精神上來,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立足本職崗位,作出業績,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貢獻自己全部的氣力。

精神心得體會 篇6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真正的反帝反封建羣眾運動,這是由無產階級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他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開端。而其愛國救亡、民主科學、文化啟蒙的五四精神也一直流傳到今天,影響着中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我們,是新時代青年集體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雖然我們年紀還小,但同樣有我們自己的擔當與抱負,我們勤於學習、刻苦鑽研、甘於奉獻,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增長本領,未來也能為建設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能我們自己很小,但我們還可以帶動身邊的家人朋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五四精神,發揚青年的先鋒作用,爭當先鋒。

國家是有無數個小家構成,國家安定小家才能和諧,小家和諧國家才能進步發展。一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我們有數以億計懷揣着着同一個理想的家人和朋友,大家一股勁,共擰一股繩,一定可以早日實現中國夢!

精神心得體會 篇7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鬥,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在五四青年節和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校慶日來臨之際,__來到北大考察,向廣大青年致以節日問候,激勵莘莘學子“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青年有理想,國家有力量。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以奮鬥之青春書寫新時代的人生華章。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1989年出生的特崗教師鮮虎把奮鬥的青春安放在甘肅貧困山區,遠離都市繁華,克服困難、忍受寂寞,用青春年華點亮大山深處的希望。90後戰地記者楊臻冒着生命危險,穿梭在炮火紛飛的敍利亞,用有温度的報道將戰爭的殘酷傳遞給世界。這樣的青春無疑是無悔的。只有充分融入新時代,用火熱的青春在新時代創造更大的價值,方不辜負美麗韶華,也不辜負這美好新時代。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奮鬥是成就事業和夢想的根本,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奮鬥實現,個人的成功、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無不需要建立在奮鬥的基礎上。在茫茫大漠戈壁的火箭發射場,在脱貧攻堅的廣袤土地上,在駛向深藍海洋的護航編隊中,在創新創業的時代熱潮中,越來越多的青年正大顯身手、建功立業。這樣的青春無疑是動人的。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我國發展的戰略安排,這就是: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要將奮鬥的力量匯入到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去,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精神心得體會 篇8

指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第一,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各國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要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營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第二,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要深入開展產業合作;要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創新投資和融資模式;要着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紮實推進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完善跨區域物流網建設;要促進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聯通。

第三,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要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着力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分配差距等問題,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

第四,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要促進科技同產業、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為互聯網時代的各國青年打造創業空間、創業工場。要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第五,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合作,發揮智庫作用,推動文化、體育、衞生務實合作,用好歷史文化遺產,密切各領域往來。要加強國際反腐合作,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

“一帶一路”建設植根於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將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設成果將由大家共同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精神心得體會 篇9

按照聯社紅色教育活動安排,我們一行34人於20xx年7月23日乘車赴革命聖地延安進行參觀學習。此行目的旨在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老區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提高我們的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

我們在延安參觀了老一輩革命家們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中國共產黨中央大會堂(舊址)、楊家嶺、延安革命博物館,寶塔山、棗園等。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地方,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豐富的人物模型、滄桑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的文字介紹,給同志們再現了革命延安的生產、生活、戰爭、文體情況、聽着講解員的講解,看到了當時保衞人員用的步槍、乾糧袋、揹包等,還有當時為了打破日軍及國民黨政府對延安經濟封鎖,我黨為了生產自救開展生產運動時用的棉花紡車、農具等。大家佇立在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炮前,彷彿追溯着歷史的足跡,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聽到了當年的戰火聲,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情景和革命先輩們當時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革命和生產的高昂革命鬥志。面對一張張圖片和一件件歷史文物呈現出的可歌可泣的偉大篇章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參觀者們久久肅立,思緒萬千。

結合我們工作實際,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能力,要把這次學習作為新起點,要學有所用,最重要的要在工作中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提高學以致用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堅持在幹中學,學中幹,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和高昂飽滿的熱情投入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二是要立足崗位實際,不斷開拓創新。作為基層信用社的一名員工,結合自己崗位的實際,以身作則,艱苦奮鬥,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埋頭苦幹,帶頭堅持和發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業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於心、踐之於行。三是要擺正位置,努力在實踐中體現黨的宗旨,把心思謀在農信社的發展上,本領用到農信社事業的本職工作中,以自己實際行動實踐延安精神。四是要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勤政廉政,艱苦奮鬥。做到辦事求嚴,講話求真、彙報求實,文風求正。要謹言慎行,遠離誘,慎交友,重自省,嚴律己。確保任何時候都不為名利所惑,不為金錢所動,不為人情所擾。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中國人民在世界舞台的尊嚴地位,為農信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色之旅>>這本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爺爺就出生在這裏,他從小,熱愛勞動關心別人,他的同學因家中貧困,所以經常吃不上飯,*知道後,就經常送飯給他吃,那個人非常感謝*。

我讀到這裏,心裏不禁慚愧起來--有一次,我們發現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可是我們並沒有去扶起老奶奶來,而是在一旁幸災樂禍,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後悔呀。

在長征路上,紅軍們忍飢挨餓,艱難跋涉,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而我呢,做事總是半途而廢,不堅持到底,前幾次到公園去玩,看見大哥哥,大姐姐們滑旱冰的那英姿颯爽的樣子,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第二天就讓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麼好學,剛一滑就摔了好幾次骨碌。我沒有勇氣再學了,在爸爸的耐心勸説和指導下,我才堅持學了下來。和紅軍叔叔的堅強意志相比,我簡直太渺小了。

楊靖宇為了活下去,經常吃一些棉絮,樹跟和樹皮,生活十分艱苦。敵人不讓家屬送吃的,想存心餓死他。可是過了好多天了,楊靖宇依然頑強的活着,敵人很奇怪,就剖開他的身體,發現有許多棉絮之類的東西。楊靖宇這種戰鬥到最後一刻的精神,使敵人地為之敬畏。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我們的意志和英雄們相比,卻是一個矮子,一個巨人。他們在我們心目中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我們從這些先烈身上汲取..........

精神心得體會 篇11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不忘初心,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鄉投身脱貧攻堅,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黃文秀同志用擔當奉獻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98年來,正是一代代像黃文秀一樣的共產黨人始終心繫人民、忘我奮鬥,我們黨才能贏得民心,不斷髮展壯大。以榜樣為鏡,向榜樣看齊,9000多萬名共產黨員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切實為羣眾排憂解難,就將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力量。

牢記使命,高度讚揚了黃文秀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信仰情懷,充分彰顯了對一線奮鬥者的親切關懷,對黃文秀這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度褒獎。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必將激發起全黨、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年黨員幹部,投入到脱貧攻堅第一線等祖國最需要的崗位上,建功新時代、奮鬥永不息的豪邁熱情。崇高的信仰激發強大的力量,遠大的目標堅定前行的方向。新時代的優秀共產黨員黃文秀以青春無悔的選擇、堅韌不拔的毅力、永不懈怠的幹勁譜寫出一曲芳華璀璨的青春之歌,為全黨全社會樹立起一名優秀共產黨人的精神標杆。向黃文秀學習,就要學習她永懷初心的赤子之情。十年寒窗,黃文秀走出大山;名校畢業,她又回到大山。本能留在大城市的她選擇用青春紮根基層、把深情奉獻鄉土、以行動詮釋赤誠,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忠實信仰者和矢志踐行者。

精神心得體會 篇12

每年的三月五日是學雷鋒紀念日,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做好事,體驗雷鋒精神;每年的三月都學雷鋒紀念月,人們都會在這一月做好事,發揚雷鋒精神。

在今年的學雷鋒紀念日中,大家七年級全體同學去了“南嶺公園”開展“學雷鋒,世界因我更美麗”社會實踐活動。

路上,同學們興致勃勃,興高采烈,向目的地出發,有不少同學在行進中,隨手撿拾路邊的垃圾,處處踐行雷鋒精神,大家約走了二十分鐘,到達了目的地,三月的陽光讓大家每個人都滿頭汗水,但大家的熱情高漲,老師將大家按人數分了組,每組發了一個黑色垃圾袋,大家便向指定地點出發。

大家在“南嶺公園”拾撿了許多垃圾,主要是一些白色垃圾。因為白色垃圾對環境污染巨大。有些同學,為了拾一片廢紙,被小刺刺進了手指;有些同學為了拾到一個煙頭,被樹枝劃破了手臂;有些同學為了拾一個塑料袋,踏進了虛土中扭傷了腳……

一個多小時後,大家看見了明顯潔淨了許多的“南嶺公園”,大家都欣慰的笑了——汗水沒有白流……

回來的路上,大家高聲唱着“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人民忠於黨……”的歌曲,嘹亮的歌聲盤旋在天空,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得的是用一生去做好事。雖然這一次的活動大家表現的極為出色,令“南嶺公園”的環境煥然一新,但這並不難,難的是,堅持下去,每年,每月,每週,每天去做好事。學雷鋒,不能只是在每年的“學雷鋒紀念月”去做好事。學雷鋒,應在每時每刻提醒自己,向雷鋒學習,學習他的精神,學習他的作風,時刻準備着,準備着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小事。

精神心得體會 篇13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國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餘里的艱苦跋涉,歷時一年的風風雨雨,衝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封鎖,終於勝利到達陝北。回顧漫漫征程,展望紅色前景,毛澤東欣然揮毫《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這是勝利的人們的歡呼,是自豪者的歌唱!長征,偉大的長征,舉世矚目的長征,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以世界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徵。在紀念長征勝利85週年之際,我們既要回顧昨天的歷史,更要展望明天的藍圖。我們要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回顧昨天,我們為中國工農紅軍而驕傲:368個日日夜夜,種.種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自然界的悽風苦雨無時不在折磨着紅軍戰士,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無時不在考驗着紅軍戰士的堅強鬥志。然而,偉大的紅軍戰士勝利了!瞧!那冰冷的空蕩蕩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f過去了。翻越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着上百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着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征服了行程中的艱難險阻,戰勝了征途上的悍匪強敵,揮師北上,會師延安。這偉大的勝利,怎不讓今天的人們發出長久地神奇的感歎?

是呀,敵人的圍剿算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大草地,這些曾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可敬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

長征,它將一個鋼鐵般的意志、一股奪取勝利的勇氣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進了人類史冊。堅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撓地求索,無所畏懼的前進,向着理想勇敢奮鬥,沒有哪一個詞能夠像“長征”那樣,包含了所有這些令感動崇高的精神和象徵意義。

光陰荏苒,一晃85年過去了。長征的故事卻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被記憶的浪花沖淡,長征精神在中華大地上,無時無刻不在閃耀着燦爛的光芒:憑着長征精神,我們的老一輩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趕走了帝國主義列強,打敗了蔣介石,建立了人民共和國!憑着長征精神,我們的新一代研製了原子彈、氫彈,衞星上了天,宇宙飛船在太空中翱翔……

展望未來,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光輝熠熠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史冊中,成為我們中國人民發奮圖強、堅忍不拔、積極向上、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力量!

我們,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定會好好學習,天天上向;發揚長征精神,向世人寫好一份圓滿的“中國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書,做偉大中國邁向21世紀的宣傳隊,成為播種社會主義祖國繁榮昌盛勝利種子的播種機!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近日,吉大附中七年級同學赴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本次活動以拓展教學、重走革命路、緬懷革命先烈,學習井岡山精神為切入點,通過情景教學,現場教學以及音樂教學等形式,讓同學們深刻理解革命英烈傳奇故事,體會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幾天的接受教育過程中,老師同學在紅米飯裏咀嚼革命歷史,在南瓜湯裏回味武裝鬥爭,好像依稀聽到震撼山河的炮聲,耳邊縈繞着革命黨人面對屠刀發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吶喊。在心靈的不斷震撼中,大家紛紛表示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井岡山精神是偉大而永恆的,不但不會被歲月的風塵所遮蔽,而且會代代相傳,源遠流長。

這次活動適逢長征勝利85週年,我們組織這樣的活動是希望同學們可以感受幸福生活的得來不易,體會艱苦奮鬥的意義,感悟紅旗的顏色寓意,從此樹立報效祖國的長久信念。

吉大附中副校長説:“這次井岡山之行給孩子心裏播種了敢於吃苦、勇於拼搏、敢於擔當的種子,也會點燃信仰之火,揚起理想之帆。”

走進紅色搖籃,鑄就精神家園,是此行的目標。在這幾天的實踐中,學習們收穫良多,無論是烈士陵園祭奠帶給孩子們的震撼,還是重走紅軍路帶給孩子們的意義,都直擊他們靈魂深處,對他們的毅力,意志力都是一次洗禮,尤其讓他們體會感恩,學會珍惜有非常好的助益,必然會對他們產生很久遠的作用,相信也會讓他們的信仰點亮今後的人生。

這次不同尋常的活動,讓我在井岡山深刻體驗了革命先輩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懷;踏着他們的足跡,追尋革命先輩的道路,使自己的靈魂在重温這段歷史中得到洗禮和昇華,令我終生難忘。

精神心得體會 篇14

近日,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到20__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總書記的講話擲地有聲,吹響了脱貧攻堅決勝戰的集結號。

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破樓蘭終不還。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鄭重宣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到20__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脱真貧、真脱貧。這既是一份宣告,更是一份莊嚴的承諾。時值全國脱貧攻堅關鍵時期,一場沒有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我們更要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堅決落實好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止戰與脱貧攻堅決勝戰的“疊加戰”,形成全國上下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

梅花香自苦寒來,擼起袖子加油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奮鬥就是實幹,實幹是成就事業的必由之路。各級黨組織和人民羣眾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決勝脱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脱貧任務抓在手上。各級黨組織要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把決勝脱貧攻堅實績與用人機制完美融合,將脱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依據,在脱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到脱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要引導貧困羣眾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煞”的觀念,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脱貧致富。

雄關漫道真如鐵,接續奮鬥譜新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勉勵各界人士接力奮鬥,接力探索,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將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推向前進。實現全面小康、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如期脱貧是我黨歷史以來的工作重點,更是我黨對於人民幸福的強大願景。我們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一代接着一代跑,鞏固好當前的脱貧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脱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決勝脱貧攻堅的集結號已經吹響,讓我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精神心得體會 篇15

_年5月4日,在北京、天津、濟南等地,青年學生衝出校門,率先點燃了反帝愛國的火焰,如燎原之火,迅速燃遍了全中國。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志風發的青年們發出了“救國家於危亡,拯人民於水火”的吶喊。他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副最宏偉的青春圖畫。歷史的車輪已經駛入了二十一世紀,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弘揚“五四”精神,就要刻苦學習、勤奮鑽研,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高尚的道德素養規範自己的言行,用努力拼搏的態度實現人生的價值,在我們每個人心裏,都不容置疑的攜刻着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能擁有一次青春,希望你們能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希望你們能把僅有的一次青春奉獻給我們摯愛的祖國。

同學們,讓我們拿出行動來,用激情,唱響人生最狀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繪就人生最瑰麗的生命畫卷!充實的人生,因為青春奮鬥而更加美好;閃光的人生,因為青春拼搏而更加絢麗!讓我們高舉五四火炬,用理想導航,用青春做帆,從現在起航,去擁抱明天的朝陽,去書寫人生的輝煌;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的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去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世紀!

精神心得體會 篇16

很榮幸被大家推選為a組的女隊長,雖然三天之後的我還是全身痠痛。在這項活動中,通過實踐和教練的引導,我的感觸頗深。

在這個活動中首先讓我認識到什麼是責任。作為領導者,給團隊指引方向、分配任務、提升技能和提升士氣是最基本的責任。作為領導者,就要擔當團隊的成果,失敗是第一責任人,成功時要與團隊成員共享勞動果實。

作為團隊的成員,就是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工作效率,維持工作成果,不折不扣地執行。

團隊的士氣決定了團隊的戰鬥力,決定了團隊能不能走向勝利。當我背對我們的隊員,在隊員在回答教練的問題“a組的隊員準備好了沒有”和“a組的隊員有沒有必勝的決心”時,我就能判定我們的小組能不能勝利,因為從他們的氣勢上我就知道隊員有沒有全身心的投入,有沒有全力以赴的決心。

我們可以輸給對手,但不能輸給我們自己。我們很多時候輸了,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技不如人,而是因為我們沒有鬥志,沒有重視或者不嚴謹,自己把勝利拱手讓人。

團隊每個人的意識、鬥志和嚴謹其實就是個人素養,“我等於團隊”,我做不好,就會導致團隊的失敗。

精神心得體會 篇17

有人説,青春是一首歌,迴盪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説青春是一幅畫,鐫刻着瑰麗、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裏,有着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着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在學校裏,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有的同學經常遲到、甚至曠課;有的同學穿拖鞋,有的同學偷偷地躲在學校的某一個角落吸煙,有的同學帶起了耳環染起了發;還有的同學一到上課就睡覺……這些不良的行為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為。

這些不良習慣為什麼會產生呢?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也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認為學校的紀律太嚴,完全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也有同學認為那是酷的表現……,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些不良習慣都是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的表現。我們在學校裏,只有在校風校紀的約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學業,如果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後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

我們每個人在這裏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説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裏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説學校是一支枴杖的話,我們要拄着這支枴杖攀登高峯,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説學校是一隻展翅飛翔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着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那就讓我們現在作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中學生,將來作一名有素質的好公民!

標籤: 心得體會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qo3e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