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精選5篇)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精選5篇)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 篇1

在這充滿歡歌笑語的六月,我們最後一次歡聚在操場上,最後一次看着校園裏熟悉的景物,最後一次在操場上看着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心中有一絲絲對哺育了我們六年母校的不捨之情。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精選5篇)

從入學到現在,操場上的松樹增加了六個年輪,這六個年輪也記載了我們在國小六年的成長。此時此刻,我耳畔又響起了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同學們嬉鬧時的歡笑聲;上早自習時朗朗的讀書聲;眼前又浮現出熱火朝天的大掃除;在考場上認真做題同學的身影;在課堂上搶着回答問題的同學們……

我還記得在運動會上您給我們加油打氣的場景;再輸了比賽後鼓勵我們説,只要學習好,我們還是最棒的;您帶病給我們上課的場景;在我們犯錯誤是給我們講的道理……

往事樁樁件件,歷歷在目,那是我們記憶寶庫中一顆顆流光溢彩的珍珠啊!

親愛的同學們,六年光陰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即將步入新的國中生活,告別紅領巾,去迎接團徽的召喚。

再見,敬愛的母校,在您的懷抱裏,我們從幼稚變得成熟;從無知變得懂事;今日我們為您而自豪,明天你一定會為我們而驕傲。

再見,敬愛的老師,是您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是您教會了我們知識;您的哺育之情,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再見,親愛的同學,我們就好像一片小樹苗,並肩成長,但總有一天會成為大樹,成為國家棟梁之才,請記住我們在一起的日日夜夜,讓友情地久天長!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是院的畢業典禮,早上五點半起牀,忙活了整整一個上午,參加了一場做足了形式,但內容似乎有所欠缺的畢業典禮。

説形式做足,內容欠缺是有道理的,整個畢業典禮耗,如果從我們進場開始算起,大致四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會場等待,這是中國式典禮的常態,也就不予計較,兩個小時的講話,校領導講完換院領導,院領導下了換老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學長代表,恨不得再給來個校工代表,食堂代表,然後狗血的事情出現了,畢業典禮的高潮環節,學生自己的節目表演,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設想的全院大合唱也沒有出現,典禮彷彿還沒開始就已結束,事後吐槽聲一片,這到底,是誰的畢業典禮?

如果説一年前我還是抱怨羣體中的一員,那麼現在,我已學會了從一開始就不抱期望,早就做好了聽陳詞濫調的準備,甚至還在分析各種演講稿的寫作邏輯,做好了心理準備,失望感也降低了很多。

讓我感慨的是坐在我旁邊的賀斯媞,她是這次典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從典禮流程到典禮預算,從主持人穿什麼衣服到典禮上擺幾把椅子,事無鉅細,全部都要操心,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學生,辛苦是自然的,然而她還成為了吐槽的對象,一個班的班長就為了自己班的視頻沒有在典禮上播出而找到她爭辯,也有很多同學在她面前直接抱怨典禮的各種細節,忽略了她為了這次典禮所付出的努力。看着斯媞在學生合唱環節跟着其他班一起大聲歌唱,努力想鼓動氣氛的時候,我拿起歌詞紙,加入了幾近無人的大合唱,如果,你非常在乎的事情,在其他人心裏,只是一文不值,你還會,為之前赴後繼嗎?

作為一個從國小開始就當班乾的人,我特別能理解斯媞,這也就是我為什麼會加入和她一起唱。國小的時候校運動會,領導説紀律好的班能拿到風采班級,於是為了那張獎狀,自己不吃零食,還要辛苦的管着其他同學不吃零食,拿着根小教鞭跟調皮分子鬥智鬥勇,為自己班的宣傳稿比其他班少而急的跳腳,最後運動會結束才發現原來無論好壞,每個班都有一個風采班級獎。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明白了熱情被現實狠狠澆熄的滋味。如果一張獎狀,一個榮譽,全班五十六個人,有五十五個人不在乎,你還會,為之竭盡全力嗎?

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回想起剛進大學時候的我,其實也是這樣的,為了班級活動忙前忙後,擔心天氣,擔心人數,擔心氣氛,最後發現其實除了你,沒人把這種活動當回事兒,所以慢慢學會變聰明,對別人不抱期待,長此以往,激情漸消,美其名曰,成熟。

對別人的努力表示尊重,對自己的努力不抱期待,這樣,雖然熱情不復,但也不會再失望。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 篇3

1、完美的演奏需要相匹配的練習時間

你最好從基礎開始,按部就班!誰都不可能立刻演奏的很完美

2.每個人都期待你能馬上完美演出

無論你怎麼抗議,但每個人都假設你既然開始學了,那你就是神童!在他們眼裏,你就是電影《音樂之聲》裏那羣孩子們成員之一。

3.不管你從多小的時候開始學,總是有人比你還厲害

當你想説開始有進度了,已經精通超吹還有吼音,然後你還是會發現比你厲害的人比比皆是。

4.學鋼琴有很多規矩得遵守

這點是真的,你的老師會告訴你一些規範等等。什麼手型,什麼坐姿,一些基本功等等,因為你是初學者,最好聽從教導,千萬別以為自己是天才。

5.剛開始,你的練習聽起來很恐怖

每個人開始學習新樂器時,總想要彈得很驚人,可總是事與願違。練習很辛苦,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大部分練習的時間,尤其是一開始,聲音聽起來很糟糕。

6.你的手指會變的堅韌

那麼,你的指尖除了感覺痛以外,永遠不會跟以前一樣了。繭子也是檢驗練習程度的標準之一哦!

7.學樂器會改變你的外型

你的手指是不是出現了繭子?沒錯,你已經開始學樂器了。不過這不要緊,想象一下自己深情演奏的畫面,認了!

8.要保護好你的樂器

想要把琴盒拿來當雪橇,或是拿大提琴擋子彈?真是想太多!樂器動輒上萬,甚至是幾十萬!比自己還值錢呢!有些音樂家坐飛機都還要為樂器買張機票!所以請愛惜手中的樂器!

9.當你終於加入一個樂團時,你會發現真正的樂趣才開始

你會因為要練習或排練而犧牲個人休閒或是與朋友相聚的時光。但是通過大家日復一日的努力把作品排練好並登上舞台的這種成就感,是多麼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會收穫琴技、恆心與友情!

10.放棄很容易

但你不該輕言放棄。當你重複練習並且習得技巧後,使演出日趨完美,你得到的快樂將無可比擬,你的一切努力終將有價值!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 篇4

孩子一般從4-5歲開始學鋼琴是最佳學鋼琴的時期,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孩子學鋼琴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到你!

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甚至還不算一位音樂愛好者,但我堅持讓6歲的兒子逃逃學鋼琴,這其中有我自己的邏輯,也有很多體會和感想。

不過首先申明,如果你想將孩子培養為鋼琴家、音樂家,或者期望學樂器能為他以後的升學工作結婚加分的話,那你可以直接把當前頁面關了,我擔心會誤人子弟。但假如你和我一樣,希望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同時也有一技之長,平時聽到好聽的曲子,能配起和絃撫琴一曲悦己悦人,遇到喜歡的樂器不會覺得神祕,有現學現玩的自信,那咱倆算是志同道合,且聽我多叨叨幾句。

百裏挑一,為什麼是鋼琴?

當考慮讓孩子學樂器時,擺在父母們面前的選擇很多:個性的吉他、優雅的小提琴,甚至民族風的古箏……最後我選了鋼琴。

但其實,選擇鋼琴的“性價比”並不高,首先那麼大一個東西,只能在固定地點玩,不像很多輕便的樂器隨時隨處都可以拿出來秀;其次不容易進學校的交響樂隊,因為鋼琴手只需要一兩個,競爭壓力太大,學管絃樂的學生倒是很好進;此外,在大家都傾向選鋼琴的情況下,不容易因為這個技能而爭取到資源。

所以,為什麼我還要逃逃學鋼琴?

這要從我的出發點説起,因為我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鋼琴玩起舒服,就安靜地坐在那兒,不傷手不費氣而且入門簡單,四五歲的孩子拿個玩具鍵盤半小時能彈出小星星的主旋律,如果換了小提琴,半小時還搞不清楚脖子該怎麼歪吶!

其次,説得更深層一點,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表現力最強的一種樂器,而且還是多聲部樂器,對孩子理解旋律、和聲和曲式結構有天然的視覺聽覺優勢,要知道,大部分作曲家都是在鋼琴前完成大型交響樂創作的。

難題來了,什麼時候開始學?

但凡大家叫得上名字的一些鋼琴演奏大師級人物,基本上不會是5歲之後才開始學,一般是4歲,甚至3歲。比如逃逃學鋼琴的音樂學校校長,一位牛得找不到北的神女子,華盛頓郵報評價“罕見的、完美無瑕的鋼琴天才”,就是從3歲開始學琴的。所以,如果想往專業上發展,建議可以早點開始。

但不管什麼時候開始,前提是要你“準備好”。

一是準備好環境,環境是指“音樂環境”,如果孩子在一個完全沒有音樂環境的情況下,突然讓孩子學習某樣樂器,這樣一來孩子上手會變得很難,容易產生挫敗感,毀了孩子的興趣。要營造音樂環境其實並不難,你可以多哼歌給孩子聽,或者多在家裏放放音樂,帶孩子參加有音樂相伴的其他活動等。

二是準備好心理,這心理包括孩子,也包括父母。逃逃是5歲半才開始學鋼琴的,當時我們經常在家自己玩電鋼琴,他在一邊看得眼饞,認真地給我説他想學,我也認為他已經可以坐得住了,才送他去學校。孩子準備好了,父母也要準備好,你要問自己,真的準備好每週風雨無阻地接送他上課了嗎?真的準備好花時間花精力陪他進入音樂的世界嗎?我有個朋友在國內教鋼琴,她給我説過,在學琴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堅持,而是家長[微博]堅持不下來了。

一開始學就買琴,太破費?

如果條件允許,當然一開始就給孩子買架鋼琴最好。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説,那玩意又大又重又貴,萬一孩子學不下去,還真挺可惜的。逃逃開始學琴後一年多,回家都是用電鋼琴練習,最近我們才給他買了一架立式鋼琴。儘管專家説兩者根本就不是一種樂器,用電鋼琴會“壞手型、壞耳朵”,但對不打算走專業的小盆友來説,我覺得問題不大。而且從逃逃的實踐看,也沒那麼嚴重,他還是學得好好的,參加了兩次比賽評級,都是最高一檔,評委老師的評價也挺高。

記得在買鋼琴的時候我們反覆比較了Yamaha的U1和U3,兩款價格上有距離,我們有點猶豫,這時琴行老闆説話了“用U1或U3,或者C3X(指了下旁邊的三角鋼琴),跟你孩子能學得怎麼樣沒有一點兒關係”。所以學琴不在於配備多高級的器材,而是得培養孩子濃厚的興趣。之前逃逃在家用電鋼琴練習對他反而有點激勵作用,因為聲音顯然沒有上課用的三角鋼琴好聽,他經常會在家把一首曲子練好,期待上課時再surprise一下自己。但為什麼我們還是要給他換呢?首先是用到腳踏板了,電鋼琴和真鋼琴腳踏板感覺差別真心挺大,另外目前老師開始教一些演奏技巧的動作了,而有些動作在電鋼琴上表現不明顯,比如“抓鍵”(scratch)這樣的動作,還是在真鋼琴上更容易有感覺。

嚴厲or 温柔,如何找老師?

和樂器一樣,高端的老師貴,也難請。我們運氣挺好,給逃逃報音樂學校時是慕名那位牛校長,但具體選擇哪位老師,我完全沒有概念,因為當時逃逃的英文還不行,我要求找個會説中文的就好。於是學校給逃逃安排了一位中國台灣老師Christin。每次上課,她講解時温柔耐心,示範演奏時又讓逃逃佩服得一塌糊塗。我自己外行不覺得,後來有位很專業的朋友也把孩子送過來學,她認為這位老師教得很好,她在這個地區調查了不少鋼琴老師,遇到這樣的不容易,但風格適合她女兒,不太適合她兒子。

總的來説,找老師時,應該找教學方法和孩子性格匹配的老師,這樣每次上課都是一件讓孩子很期盼的事情。

崩潰了,孩子不願意練琴?

如果你某天發現孩子偷懶不願意練琴,先不要着急。作為一位琴童家長,這種情況太普遍太正常了,千萬不要抱怨不要鬱悶。我有個表哥,也就是逃逃的表舅,小提琴演奏家,現在廣州交響樂團。有次在多哈亞運會演出後,我們當地的記者採訪了他,然後刊登了大篇“胡話”,大半篇幅在講他小時候練琴多勤奮多認真。但瞭解底細的我們知道,他小時候曾經也為了躲避練琴在馬桶上一坐就是大半個小時吶。

練琴是門苦差事,家長要做好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心理準備,如果你聽説哪家孩子不用監督還每天好好練琴,那要麼是家長在吹牛,要麼這孩子是下一個莫扎特。學琴之路,貴在堅持,而這種堅持,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這一年和逃逃鬥智鬥勇,我總結了不少心得。

1上課做筆記,耐心陪練

每次上課老師都會講一些要點,家長最好做下筆記,平時陪練的`時候提醒孩子注意,需要很細緻,很耐心,放慢節奏分解,鼓勵他的每一個小進步。

2家長也要懂點樂理

千萬不要拿自己“沒有音樂細胞”做藉口,其實樂理並不難,這跟音樂細胞八竿子打不到關係。音樂是有邏輯的,只有很好的理解音樂邏輯,才能更好的去感受音樂,辨別和評價音樂。家長懂點樂理知識在陪練的時候會用到,否則容易被忽悠。

3不趕進度,可以慢但不要錯

每首練習曲,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希望能趕緊練熟。有時候我們會和孩子約定今天練幾遍,但在這個途中,如果發現錯誤,必須及時糾正,否則練得越多,改起來越痛苦。我跟逃逃經常這樣,開始我開了個比較大的數,比如10遍。但練到3、4遍的時候,我發現有些問題,就會和他商量,剩下幾遍不用彈了,專門把有問題那一兩個小節再着重練練就好。這些問題怎麼發現?那就靠家長自己的樂理知識和上課時的筆記了。

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時,會很有成就感,因為的確比之前彈的更好聽了。到了這個狀態,他往往還會自發地多練習幾遍。琴童家長應該都有相同的體會,讓孩子練琴,一開始從0到1那幾分鐘特別困難,但只要練進去十多分鐘,後面就會比較順暢。其實大人也一樣,週一早上心情跌到底谷,到了週二週三工作狀態就出來了。所以,這是正常現象,我們要理解孩子。

4不要太糾結於姿勢

這個提法很大膽,我已經感覺到無數西紅柿、雞蛋迎面而來。當然,正確的姿勢、手型一定要教、要盯、要養成習慣。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有調皮搗蛋的天性,偶爾他喜歡站着彈、跳着彈、搞怪地彈,我們為什麼不由他去?那只是他享受音樂的形式而已。

無數樂器老師説:有良好正確的姿勢,才能繼續學到更高難度的曲子,才能彈更廣泛更好聽的曲子。但如果過分糾結於姿勢,很容易直接掐滅了想彈更好聽的曲子的慾望。學習的慾望都沒有了,空有一手好姿勢又有什麼用呢?

5間斷後撿回來很難

逃逃暑假回國,將近兩個月沒有碰琴,回來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恢復到暑假前的水平,而且很困難,強烈的挫敗感讓他曾一度對鋼琴有點抗拒。所以,最好不要有超過一兩週以上的間斷。

6如果可能,也陪孩子一起學

逃逃堅持學琴,很大的功勞在於逃爸的陪學,當然他個人也很感興趣。一起學習的好處就不用説了,相互攀比,相互刺激,可以“四手亂彈”,可以有很多歡樂。不過從逃爸的經歷看,家長會漸漸落後於孩子的進度,剛開始是他學會了給逃逃示範,現在已經是反過來了。不過逃爸依然儘可能地堅持,他説要讓逃逃知道,他很努力。

陪逃逃學琴這一年,很多拉鋸,但他也有很多收穫,不僅是音樂,還有做事情的道理。逃逃懂得,練第二遍不一定比第一遍好,但是練了十遍、二十遍、三十遍,肯定會比第一遍好。不過這只是開始,我們會陪他堅持。

觀看畢業表演心得體會 篇5

這要從我的出發點説起,因為我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鋼琴玩起舒服,就安靜地坐在那兒,不傷手不費氣而且入門簡單,四五歲的孩子拿個玩具鍵盤半小時能彈出小星星的主旋律,如果換了小提琴,半小時還搞不清楚脖子該怎麼歪吶!其次,説得更深層一點,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表現力最強的一種樂器,而且還是多聲部樂器,對孩子理解旋律、和聲和曲式結構有天然的視覺聽覺優勢,要知道,大部分作曲家都是在鋼琴前完成大型交響樂創作的。

難題來了,什麼時候開始學?但凡大家叫得上名字的一些鋼琴演奏大師級人物,基本上不會是5歲之後才開始學,一般是4歲,甚至3歲。

比如逃逃學鋼琴的音樂學校校長,一位牛得找不到北的神女子,華盛頓郵報評價"罕見的、完美無瑕的鋼琴天才",就是從3歲開始學琴的。

所以,如果想往專業上發展,建議可以早點開始。

但不管什麼時候開始,前提是要你"準備好"。

一是準備好環境,環境是指"音樂環境",如果孩子在一個完全沒有音樂環境的情況下,突然讓孩子學習某樣樂器,這樣一來孩子上手會變得很難,容易產生挫敗感,毀了孩子的興趣。

要營造音樂環境其實並不難,你可以多哼歌給孩子聽,或者多在家裏放放音樂,帶孩子參加有音樂相伴的其他活動等。

二是準備好心理,這心理包括孩子,也包括父母。

逃逃是5歲半才開始學鋼琴的,當時我們經常在家自己玩電鋼琴,他在一邊看得眼饞,認真地給我説他想學,我也認為他已經可以坐得住了,才送他去學校。

孩子準備好了,父母也要準備好,你要問自己,真的準備好每週風雨無阻地接送他上課了嗎?真的準備好花時間花精力陪他進入音樂的世界嗎?我有個朋友在國內教鋼琴,她給我説過,在學琴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堅持,而是家長堅持不下來了。

一開始學就買琴,太破費?如果條件允許,當然一開始就給孩子買架鋼琴最好。

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説,那玩意又大又重又貴,萬一孩子學不下去,還真挺可惜的。

逃逃開始學琴後一年多,回家都是用電鋼琴練習,最近我們才給他買了一架立式鋼琴。

儘管專家説兩者根本就不是一種樂器,用電鋼琴會"壞手型、壞耳朵",但對不打算走專業的小盆友來説,我覺得問題不大。

而且從逃逃的實踐看,也沒那麼嚴重,他還是學得好好的,參加了兩次比賽評級,都是最高一檔,評委老師的評價也挺高。

所以學琴不在於配備多高級的器材,而是得培養孩子濃厚的興趣。

崩潰了,孩子不願意練琴?如果你某天發現孩子偷懶不願意練琴,先不要着急。

作為一位琴童家長,這種情況太普遍太正常了,千萬不要抱怨不要鬱悶。

我有個表哥,也就是逃逃的表舅,小提琴演奏家,現在廣州交響樂團。

有次在多哈亞運會演出後,我們當地的記者採訪了他,然後刊登了大篇"胡話",大半篇幅在講他小時候練琴多勤奮多認真。

但瞭解底細的我們知道,他小時候曾經也為了躲避練琴在馬桶上一坐就是大半個小時吶。

練琴是門苦差事,家長要做好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心理準備,如果你聽説哪家孩子不用監督還每天好好練琴,那要麼是家長在吹牛,要麼這孩子是下一個莫扎特。

學琴之路,貴在堅持,而這種堅持,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

這一年和逃逃鬥智鬥勇,我總結了不少心得:1、上課做筆記,耐心陪練每次上課老師都會講一些要點,家長最好做下筆記,平時陪練的時候提醒孩子注意,需要很細緻,很耐心,放慢節奏分解,鼓勵他的每一個小進步。

2、家長也要懂點樂理 千萬不要拿自己"沒有音樂細胞"做藉口,其實樂理並不難,這跟音樂細胞八竿子打不到關係。

音樂是有邏輯的,只有很好的理解音樂邏輯,才能更好的去感受音樂,辨別和評價音樂。

家長懂點樂理知識在陪練的時候會用到,否則容易被忽悠。

3、不趕進度,可以慢但不要錯 每首練習曲,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希望能趕緊練熟。

有時候我們會和孩子約定今天練幾遍,但在這個途中,如果發現錯誤,必須及時糾正,否則練得越多,改起來越痛苦。

我跟逃逃經常這樣,開始我開了個比較大的數,比如10遍。

但練到3、4遍的時候,我發現有些問題,就會和他商量,剩下幾遍不用彈了,專門把有問題那一兩個小節再着重練練就好。

這些問題怎麼發現?那就靠家長自己的樂理知識和上課時的筆記了。

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時,會很有成就感,因為的確比之前彈的更好聽了。

到了這個狀態,他往往還會自發地多練習幾遍。

琴童家長應該都有相同的體會,讓孩子練琴,一開始從0到1那幾分鐘特別困難,但只要練進去十多分鐘,後面就會比較順暢。

其實大人也一樣,週一早上心情跌到底谷,到了週二週三工作狀態就出來了。

所以,這是正常現象,我們要理解孩子。

4、間斷後撿回來很難逃逃暑假回國,將近兩個月沒有碰琴,回來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恢復到暑假前的水平,而且很困難,強烈的挫敗感讓他曾一度對鋼琴有點抗拒。

所以,最好不要有超過一兩週以上的間斷。

5、如果可能,也陪孩子一起學 逃逃堅持學琴,很大的功勞在於逃爸的陪學,當然他個人也很感興趣。

一起學習的好處就不用説了,相互攀比,相互刺激,可以"四手亂彈",可以有很多歡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q3dv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