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精選16篇)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精選16篇)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

1999年12月20日,在香港迴歸900天后,澳門順利迴歸祖國懷抱。從分離於外的“遊子”到迴歸祖國成立特區,從博彩業“一家獨大”到制定五年規劃、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這個幾百年前的小漁村,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戰略步伐,成長、鉅變,演繹滄海變桑田。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媽港並非我本名,漂泊無改祖國情。

一朝慈母離兒聚,再續堂堂盛世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零時,當五星紅旗在澳門夜空高高飄揚的那一刻,《七子之歌》的旋律響徹神州大地,離散400多年的遊子--澳門,正式跨入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時代。

澳門作為中國最後一塊外國作為殖民地的地區,迴歸的意義不言而喻。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時許,葡萄牙國旗最後一次從澳門總督府大樓降落,中國駐澳門部隊,跨過了珠江拱北海關管理線,正式踏入澳門土地;第二天,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何厚鏵臨時辦公室所在地--大豐銀行大樓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特區區旗;《澳門日報》於凌晨1點搶發了第一份迴歸報道號外;街頭的澳門警察,全部佩戴了澳門特區新警徽和新帽徽,取代了原先帶有葡萄牙色彩的舊警徽。

那一天也預示着長達20xx年半的“港澳過渡時期”和西方國家統治亞洲的漫長日子完全終結,絕大部分澳門華人終於享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驕傲身份,無數個澳門人在內地與澳門的史冊中大筆揮墨,在改革開放的紅利中砥礪前行。首家“三來一補”的合資企業、首家合資酒店、首家合作客運汽車公司等項目都能看到澳門人的身影。

在一國兩制的構想下,澳門“滄海”變“桑田”,從中葡文藝小城搖身一變成世界旅遊城市,珠海與澳門也正在朝“同城化”發展趨勢邁進,形成人員跨地居住、生活、學習的交流現狀,成長為珠三角地區一朵“盛世蓮花”。20xx年來,澳門的成績可圈可點,治安好了、口袋有錢了、生活幸福感提升了。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指出,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21週年,也是澳門迴歸祖國21週年,特區政府要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努力實現“堅持穩定發展大局,優先民生工程,強調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的施政目標。

20xx年來,內地與澳門的經貿關係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已經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密不可分的經貿格局,內地是澳門最大的貿易伙伴,澳門也是內地利用外資和出口的重要管道。“政府惠澳政策包括就業、學習和生活,特別是青年一代,更能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讓澳門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澳門發展擴展了空間,令澳門成為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我們相信,面向未來,澳門將積極把握“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按照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定位,為國家改革開放再出發繼續貢獻澳門的力量,推動“一國兩制”事業再上新台階。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2

澳門迴歸祖國二十年,彈指一揮間。20xx年是特別的一年,皆因同時迎來新中國成立21週年、中葡建交21週年、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及政府換屆之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亦出台一段日子,連串大事喜事緊接而至。筆者相信在此關鍵之年,社會各界務必團結一心,繼續弘揚愛國愛澳優良傳統,共同建設我們更美好的家園,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展,助力推進“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

20xx年是重要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特區政府能積極引領廣大居民,繼續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整體社會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耕“一中心”和“一平台”的定位,感恩中央政府對澳門的厚愛、關愛。

澳門迴歸祖國近二十年,經濟騰飛,城區高速發展,特別是特區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數等皆有明顯的進步。迴歸多年以來,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醫療衞生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很多民生問題亦相繼浮現。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發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加碼”派錢,重申政府持續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體系、住屋、教育、醫療、人才培養五大長效機制,尤其增強愛國愛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強化法治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維護國家安全相關配套立法。並多番強調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對於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灣區?筆者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希望參考“中國心 · 粵澳情”活動模式,推出灣區情繫列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讓澳門當代青年學生進一步走進灣區,瞭解政策,做好各方準備。“中國心 · 粵澳情”是筆者早年首創的活動,如今已交由相關青年組織策劃,多年來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學子前往廣東各地參訪,啟益良多。在未來的大灣區城市羣中,料必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補空間,希望廣大青年多參加不同活動,主動走進灣區各市,力促粵港澳青年交流、學習及互動,用好政策和優勢。

二是希望特區政府切實地於灣區各市,尤其澳門人較集中居住的城市設立諮詢機構,方便居民尤其青年瞭解相關政策,做好準備,更積極地參與祖國建設,融入國家大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希望青年人時刻提升個人素養與競爭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並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把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連繫起來,肩負使命。正如有學者曾言,大灣區建設是泛珠合作以至粵港澳合作的延續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屬於優勢互補,各顯所長、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灣區建設則是一個新區域共同體的創建。

四是希望澳門青年進一步增強愛國愛澳意識,提升家國情懷。在此前提上,青年人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畢竟國家安全並非空泛的概念,諸如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等具體內容涵蓋其中,青年人必須弄通弄懂。安邦定國,人人有責,青年更是責無旁貸,必須時刻培養和發揚好愛國愛澳的精神,與社會各界一道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總的而言,筆者作為僑界的一份子,未來將繼續努力以“僑”搭橋,善用僑智與僑力,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僑界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之中。同時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民族夢”,説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灣區故事,作出新的貢獻。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3

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升起,澳門這個與祖國母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終於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那一夜,中國未眠……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20xx年前,這首歌曾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如今再唱起這首歌每個中國人的內心仍然會泛起漣漪!

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自澳門迴歸以來,黨中央十分重視在制度層面推進澳門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通過規劃明確澳門在國家總體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幫助澳門擺脱結構性難題,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宏偉目標。

xx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心繫澳門發展,曾多次表示中央對澳門繁榮穩定的重視以及對澳門發展的肯定。

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部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澳門迴歸以來,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生改善,實現世人矚目的跨越式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

我們相信,繼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堅定背靠祖國堅強後盾,60多萬澳門民眾的福祉會不斷增進,澳門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4

*生前對中國台灣和香港、澳門牽腸掛肚,深深眷戀。1988年9月5日,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説:“我的願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因為那時將收回香港,我還想去那裏看看。我也想去中國台灣看看,不過看來一九九七年以前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1992年到南方視察時,*曾站在深圳皇崗口岸的過境橋邊深情地眺望香港,久久不願離去。據工作人員介紹,他當時目不轉睛地看着香港的方向,當身邊人一再請他上車時,他説:“讓我再看一回吧。”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當五星紅旗在香港和澳門上空升起時,不少出席政權交接儀式大典的嘉賓將目光轉向現場一位年過八旬的女士——*的夫人卓琳。就在距離香港迴歸幾個月前,*不幸逝世。卓琳帶着他的夙願,來到香港和澳門,她説:“我能夠代表他完成這個遺願,他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高興和欣慰的。”

沒能夠親眼看到香港、澳門的迴歸,是*的遺憾,但由他開創的“一國兩制”方針,不但促成港澳順利迴歸、平穩過渡,而且為兩個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提供了根本保證,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言可為天下法,一語而為百世師”——*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方針,不僅為中國的統一大業指明瞭方向,而且成為國際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範例

歷史遺留下來的中國台灣、香港、澳門問題,深深地縈繞在*的腦海中,他時時擘畫着祖國統一大業的宏圖。深思熟慮後,他對祖國統一問題得出了一個令世界為之讚歎的結論。他一語千鈞地指出:“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對“一國兩制”核心與本質進行了精闢的詮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十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中國台灣實行資本主義。”這一結論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智慧和創新精神的結晶,是*對當代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科學的解讀和積極實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和維護世界和平三大任務。統一大業千頭萬緒。對於如何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國統一,*展現了一個偉大政治家的恢弘氣魄和深邃的戰略眼光。他在構思解決中國台灣問題的方法時,“一國兩制”構想已具雛形。

1979年1月,*出訪美國前,創建性地提出,中國台灣作為一個地方政府*擁有自己的權力,但必須是在一箇中國的條件下,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軍隊,……現行的生活方式可以不變,資本主義經濟可以不變。

從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到1981年9月的葉劍英委員長提出中國台灣迴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9條方針政策,從1982年1月*會見海外朋友時歸納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到1983年6月*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和平統一的6條具體構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不斷清晰着、完善着,成為解決祖國統一問題的基本方針和方案。而*則以其非凡的膽略和巨大的勇氣,集中了全黨的智慧,成為這一偉大構想的創造者。

“一國兩制”科學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到台、港、澳的歷史和現實,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精神在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具體運用。正如*多次講到的“一國兩制”構想“就是實事求是”,“是從中國的實際提出的”。他説:“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這個特色,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對香港、澳門、中國台灣問題的處理,就是‘一國兩制’。這是個新事物……這就叫做中國特色。”

“一國兩制”構想最早是為解決中國台灣問題而提出的,根據實際情況,首先運用於解決香港問題的實踐中。在*的關心下,中共中央確定瞭解決香港問題要堅持兩個原則: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不能再晚;二是收回香港以後,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以後,經過外交談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圓滿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了中國人民長久以來收回香港的願望。

香港問題的解決,極大地推進了澳門迴歸的進程。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收回澳門。至此,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導下,港澳的前途問題得到最終解決。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門分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國統一的“三步走”工程踏出了堅實的兩步,也為中國台灣問題的解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樹立了光輝典範。香港知名人士撰文讚揚“一國兩制”:“一言可為天下法,一語而為百世師。”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不僅為中國的和平統一指明瞭方向,也為國際間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全新思維,是對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的偉大貢獻。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由衷地讚歎説:從歷史的觀點看,“一國兩制”是最富天才的創造,這個構想看起來是個簡單的想法,卻是充滿想象力的構想。

“一國兩制”構想作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最重要的政治理論和國家理論之一,作為*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已被寫入了中共xx大報告;作為中國共產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指導思想,已被載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作為國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已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名字,永遠光耀在祖國統一的大道上。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5

澳門迴歸祖國20xx年,“一國兩制”實踐積極推進,發展日新月異,成就舉世矚目。習近平主席去年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21週年訪問團的重要講話,表達了對澳門的殷切希望,為澳門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擘畫出新的宏偉藍圖。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為澳門提供了重大的發展機遇。澳門要以變革創新求優勢,以變革創新求機遇,以變革創新求發展。

澳門20xx年的發展彰顯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性和巨大生命力。一定要先奠定好“一國”的概念。“一國”是前提,不能不講“一國”,只講“兩制”。“一國兩制”是能夠走得遠、做得好的。

澳門有良好政治經濟環境、完善的法律體系、優良的營商環境。但是,要在好的形勢下看到自身發展的短板。澳門目前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結構單一,博彩業“一業獨大”。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澳門需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契機,促進經濟多元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未來發展帶來的機遇前所未有,大灣區地域廣闊、人力資源豐富,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澳門居民帶來更便捷的交通往來、更多元的人文環境、更優質的生活條件,為澳門適度多元化發展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更廣闊的空間、更持久的動力,為澳門建設成為國際先進水平的城市提供了更強大的支撐,為澳門未來20xx年再創濠江奇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可能。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着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6

12月20日,是澳門迴歸__週年的日子,澳門迴歸祖國__年,取得的成就和進步令人震歎。憶往昔:“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姓……”七子之歌傳唱甚廣,在這一片祥和之中,卻有另一個孩子“香港”正值亂景,修例風波已持續數月,暴徒猖狂襲警、縱火、打人引天怒人怨。

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由於香港、澳門自身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很多是與資本主義制度相伴相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解決。同時,香港、澳門處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鬥爭的最前沿。__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探索走出一條符合澳門實際、具有澳門特色的發展道路,政治安定,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祥和穩定,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樣板。

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從默默無聞的南海小漁村,到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一代代香港同胞努力打拼,創造了無比亮麗的東方傳奇。卻從修例風波開始每況日下,“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現已成為香港社會各界最廣泛的共識、烈的呼籲。香港各階層、各界別的代表人士和眾多社團、協會紛紛以發表聲明、刊登廣告、發表談話等方式,共同譴責暴力違法行徑,支持警方嚴正執法。但是香港局勢依然複雜嚴峻。暴力、違法活動仍然沒有得到完全遏制,在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少數暴徒變本加厲,用喪失理智的瘋狂行為製造了一樁樁令人髮指的罪行。這些已經極大的破壞了香港的和平以及人民的幸福感。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香港和澳門迴歸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要正確看待,理性分析,想辦法解決問題。困難克服了,問題解決了,“一國兩制”實踐就前進了。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但我們實行“一國兩制”的初心不會改變,決心不會動搖。我們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心,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恆心,推動“一國兩制”在實踐中取得更大成就。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7

__年,我們從呱呱墜地的孩子成為一名英姿勃發的奮鬥青年,__年,我們見證着從風雨飄搖到和諧穩定發展的時代變遷,有這樣一個地方,__年的變化,讓我們驚歎不已,那就是我們的媽港—澳門。

__年,她歷經滄傷,不變的一顆“中國心”。__年前的“蓮花寶地”,經濟蕭條、社會混亂、烏煙瘴氣正是澳門的明信片,人民受着疾苦,幸福感成為一種“奢侈品”,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人走了,澳門本地人來了,一切正發生着變化,從規模上説,澳門只是個小城市,土地有限、人才有限、發展空間有限……然而,迴歸__年來,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支撐下,在澳門人民不懈的奮鬥下,在祖國的温暖懷抱下,我們的澳門,在歷經滄桑後,成為人民幸福指數的地方,成為我們嚮往的地方。説起夢想,每個人都有,我們的澳門人民更是有,有着一顆“中國心”,有着迴歸祖國的殷切希望,是的,他們成功了,至現在,仍不變的依舊是“中國心”。

__年,她風華正茂,不改的是“中國情”。在澳門金蓮花廣場中央有一座高6米、重6.5噸的大型鑄銅貼金雕塑——盛世蓮花,每逢國慶和迴歸紀念日這裏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這正是澳門與大陸的心連心的見證,正是亙古不變的“中國情”。現在的澳門,橋樑縱橫,連接的大陸的經濟,更連接着大陸的心,迴歸__年來,澳門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澳門__年的故事堪稱典範,“中國情”也成為了不朽的佳話。

回家__年的遊子,正站在嶄新的起點,以昂揚的姿態,走向明天,走向輝煌。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的明天。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8

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祖國懷抱,從此,那個《七子之歌》中的“MACAU”,從1887年淪為外人手中__年的遊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開始叫“中國澳門”,從此澳門實現了自身騰飛的最關鍵一步。

20__年12月18日,習近平視察澳門,亦將參加慶祝澳門迴歸__週年大會。值此喜慶時刻,重温習近平在澳門迴歸__週年講話,欣喜地看到澳門不負__殷殷囑託,給出了美好新時代最新的“澳門答卷”:

一、活力澳門

澳門迴歸後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人均GDP位列世界前茅。澳門經濟的成功,是依託祖國大陸,發揮自身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的巨大成功。今天的澳門經濟站在新時代更廣闊的舞台上,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持續推進,澳門經濟更加多元化,澳門民眾安居樂業,澳門展現出一副朝氣蓬勃的現實模樣。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在“一國”的全面準確把握下,更加蹄疾步穩、生機盎然。

二、世界澳門

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和葡語國家雙邊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已從20__年的110多億美元增長至20__年的1473.54億美元。更多葡語國家正搭上中國發展的“便車”,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澳門已逐步成為中國與世界葡語國家溝通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澳門正逐步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愈來愈關鍵的作用,澳門愈發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澳門、中國的澳門、世界的澳門!

三、幸福澳門

澳門是一座旅遊城市,遊客數量就是澳門經濟的晴雨表。迴歸後,澳門入境旅客總數逐年增加,由1999年的744萬人次增加到20__年的3580萬人次。其中,內地赴澳門旅遊人數從163萬人次增至2526萬人次。血是中國血,人是中國人,澳門熱愛祖國大陸,祖國人民喜歡赴澳門旅遊,澳門旅遊折射出澳門人民已經和祖國人民緊緊融為一體,澳門已經深深融入祖國發展勢不可擋的洪流之中。經濟發展、民生髮展,澳門人民就業充分,越來越有前途、越來越有盼頭,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在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能夠發揮出澳門力量,對澳門、對祖國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和快樂呢?

面對今日之澳門,歷經“修例”風波的香港需要反思,聲況日下的中國台灣_應當醒悟,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大義面前,該當如何選擇?這是時代之問也是世界大潮之選,如何把握如何抉擇,考驗着兩岸三方的智慧信心和力量。值此澳門迴歸__週年之際,願澳門明天更美好,願祖國早日實現統一,願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9

每當我耳邊響起激昂的國歌,每當我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我的心中便會熱血澎湃,祖國使我驕傲和自豪!

祖國就像東方的一顆璀璨明珠,擁有着千百年來歷史的光輝,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散發着金色的光芒。

我們的祖國有着濃厚的文化色彩,時間並沒有使它“褪色”,反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漢字就是其中之一,它擁有悠久的歷史,藴含了古人所有的智慧。古中國的唐詩宋詞令人折服,漢唐雄風的豪邁令世人驚歎;古代的絲綢之路更是歷不可忽視的身影,它將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匯在一起,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促進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中國的陶藝、雕刻、壁畫……更是數也數不清。祖國在我心中,使我驕傲、使我自豪!

在這被文化滋養的土地上,不知又孕育了多少英雄為人。像劉備、關羽這些綠林好漢,堅貞不屈;像諸葛亮、孔子這樣的文學奇才,不知創造了多少報答祖國的創世著作;還有像詹天佑這樣充滿愛國情懷的偉人,值得我們敬佩!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0

在第一階段,透過個人自學和專題輔導等多種形式,我陸續學習了黨的xx大報告、團中央、省、市、區委關於開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精神的傳達提綱,學習了《團章》及有關黨建團建方面的一系列論著。在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名普通的共青團員,我對黨的先進性和團組織的先進性進行了認真思考,深刻認識到了在全團開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方,就第一階段學習狀況,談一些自我的體會和感受。

透過這次認真而又系統的學習,我對增強共青團員意識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學習和思考後,使自我對如何開展學習,為什麼要學習,如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及今後在工作中如何體現共青團員意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為更好開展今後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黨締造和培養了共青團。83年前,在中國革命洶湧澎湃的洪流中,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這是20世紀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青年運動蓬勃發展的必然結果。8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又一代青年站在時代的前列,不屈不撓的奮鬥,歷經艱辛地求索,創造了令世人讚歎的業績,湧現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進模範人物和先進模範羣體。中國共青團跟着黨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奮鬥之路,中國共青團始終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廣闊舞台上為祖國和人民用心貢獻力量;始終按照黨的要求培養和教育青年,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人民羣眾奮鬥的洪流中鍛鍊成長;始終把最廣大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使我們不斷髮展的事業有了強大的有生力量。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青團不愧為黨的忠良助手和後備軍,不愧為黨聯繫青年的牢固橋樑和紐帶。

中國共青團跟着黨在前進中不斷髮展壯大,共青團是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在當今時代,也是青年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校。共青團的全部奮鬥都在實踐着一個真理,也就是務必永遠跟着黨走。這天,我們正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禮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將變成現實。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是中國青年團的光榮使命。擔負起這樣的歷史使命,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永遠跟着黨,沿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昂首闊步,奮勇前進。

開展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是共青團學習的繼續和深化,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持續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精神的實際行動和具體舉措。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黨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共青團肩負着為黨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的重任,將持續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精神傳達貫徹到團員青年中去,教育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永遠跟黨走,這是共青團的神聖職責。增強團員的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模範意識,對鞏固和擴大黨的青年羣眾基礎、永葆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好處。切實加強新世紀新階段團的建設,全面提高團員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廣大團員的模範作用,帶領廣大青年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貢獻力量具有重要好處。

透過這次學習,讓我更堅定了心中的信念,那就是隻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有祖國的繁榮昌盛。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政黨。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在思想上則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及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素養,並在行為上和思想上努力向黨組織靠攏。貫徹黨的思想路線、政策方針,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我的力量。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1

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自己的學業和工作,我們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果真如此,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了。

一個積極主動的人還應該虛心聽取他人的批評和意見。其實,這也是一種進取心的體現。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並從中汲取教訓,就不可能有更大的進步。比爾·蓋茨曾經對公司所有員工説過:“客户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户的批評中,我們可以更好地汲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除了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我們還應該努力尋找一位自己特別尊敬的良師。這位良師應該是直接教導你的老師以外的人,這樣的人更能客觀地給你一些忠告。

這位良師除了可以在學識上教導你之外,還可以在其他一些方面對你有所指點,包括為人處世,看問題的眼光,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等。如果有這樣的人給我們幫助,那我們的成長的速度一定會比別人更快一些。同時,要想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機會,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就必須學會説服他人,向別人推銷自己或自己的觀點。在説服他人之前,要先説服自己。我們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能更好的折射出我們的潛力。

這三節團課着實讓我成長了很多,我也真正試着將團與我的日常生活相聯繫,驀然回首才發現,團課與我的生活是相互滲透的,我想我會更努力的成為一名更優秀的團員。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2

夜幕剛落,整個城市陷入一片燈火中,屋裏的一切是那麼安靜,只有牆上的鐘在“嘀嗒"地響。書桌上的枱燈散發着柔和的光芒,像是黑暗中點燃的一支蠟燭。手中握着當日的報紙,十個大字在暗黃的燈光下顯得如此醒目,赫然映入眼簾“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我來不及細想,便隨着思緒飄落到以前曾看過的一部影片的鏡頭中。

“吱嘎!吱嘎!"刺耳的聲音從不遠處飄來。驀然回首,才發現十餘人正在原始森林用鋸子圍砍一棵大樹—一那是棵樹葉長得特別茂密,特別鮮亮的樹,站在那裏生氣勃勃綽約風姿。如今,樹在呻吟,似乎在用自己的壯實告誡着無知 無禮的人們,又似在抗拒,似在悲哀。最後,一聲坍落的巨響,樹終於斷了 折了 倒了倒得像一位英雄。鋸光飛掣,鋸子似剷除巨人的魔刀,樹是巨人,樹葉似巨人的飛血,轉眼功夫,戰鬥止息,美麗的大樹倒在路旁,悲慘摧折。

伐木者的臉上露有一絲喜色,是為了慶賀對萬物生靈的征服嗎?從中,我們只看到了殘忍 無情 甚至貪婪,他們無視於大自然的憤怒,緩緩走向第二棵第三棵……

漸漸地,綠色的原始森林在鏡頭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盡的荒涼,周圍沒有了人煙。泥土因乾涸裂開了一道道口子,好比無法痊癒的傷疤,抹殺了人間的美麗。風沙四起,幾株野草,左右搖晃,竟似無情的嘲笑。

短片很快結束了,不禁讓人想起了四個字:自食惡果。地球是我家,人人都愛它。環保小衞士,職責永不忘!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3

她跋涉千里而來,走過七十年泥濘迎來康莊大道;她翻山越嶺而來,越過蜀道之難走上陳倉茶馬;她歷盡艱險而來,數十年如一日的頑強迎來今天。她是我們的祖國母親,是什麼讓她挺直脊樑?是以無數先驅奮鬥,無限熱血揮灑,無數生命鑄就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千百年來,無數先賢把“愛國”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範公的無私博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胸懷擔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先生的豪氣與堅定。這些豪詞壯志猶如天上的星海,在歷史長河中璀璨着,也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使我們把“位卑未敢忘憂國”鐫刻入心。

黃大年,一位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都在為國家奉獻的人,用一生勤勤懇懇科研工作,完美詮釋了熱愛祖國的定義。“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這句他寫在畢業贈言冊上的話,也成為了他一生光彩華章的寫照。1977年,他獲得英國博士學位,成為了世界航空地球物理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可是身在他鄉,空有報國之志,怎能振興中華呢?於是在20xx年,他排除萬難,通過“千人計劃”毅然回國,從此便紮根故土,填補了我國航天物理領域的多項空白。

“如果我不在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這是黃大年有一次在飛機上突發急病時給乘務工作者説的話。在萬分危急的時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意義重大的研究成果。這無不激發起我們血液中洶湧的欽佩與自豪。

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祖國的棟樑。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們的薪傳,永不熄滅!

改革是硬情理

中國精神,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時代精神。“禮儀法度者,因時而變者也。”早在歷史長河的伊始,莊周就早已寫下了這句至理名言。

不改革,生且艱難;促改革,當務之發展。

回首新中國七十年風雨,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歇。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思想的變革,自己腳下的土地應誓死保衞,哪能留給侵略者可乘之機?中美建交,是中國人民外交策略的改革。“弱國無外交。”中國外交事業從此迎來曙光。扶貧攻堅,是中國人民走向新徵程的改革。全面小康從不淺薄片面,改革的春風吹往祖國大地每個角落。

像達州渠縣這樣曾經平凡、甚至窮困的山村是否還有很多呢?可我相信,像張渠偉這樣紮根一線踏踏實實扶貧工作者,也不在少數。作為一位平凡的扶貧工作局局長,在短短几年時間內,他帶為渠縣14多萬貧困人口脱貧、130個貧困村脱貧和整縣摘帽。身為基層工作者,他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為偉大祖國的改革事業貢獻了磅礴力量。

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户。響應改革創新,共創時代精神!

藝亦須日新

新時代,新徵程,也需新力量。因為創新,中國人民日新月異的腳步從未停歇;因為創新,中國科技領域的成果不斷令世人矚目;因為創新,中國人民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熠熠生輝!

徐悲鴻説:“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近年來,創新的春雨浸潤着千家萬户。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國家政策科技,無不時刻體現着大國創新的力量。

早春三月好時節,不如隨我帶您領略。

我們徜徉在鄉間,感受新農村的新生氣象,一排排齊整劃一的小樓房,田野裏轟隆隆的機器有序運作;我們騎着共享單車,去城市寬闊的馬路轉轉,移動支付的便捷人人受益;我們乘坐中國新高鐵科技,去西部領略高速發展,全面小康深入實踐。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新中國偉大的時代精神!中國科技創新的腳步也從未停歇。“墨子號”量子通訊圓滿實現目標,量子保密通信技術位居世界前列;首艘貨運“天舟一號”完成多項運用,為中國貨運開拓新方向;“造島神器”“天鯤”號入水,中國沿海發展踏上新徵程!

創新,民族之基;創新,時代之魂!

七十載跋涉遷徙,她驕陽不懼;七十載風雨長河,她昂首挺立;七十載艱難險阻,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巍巍長河,鏗鏘奇異,奏強國之音,鑄強國之魂!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4

我們的心中有祖國,祖國的心中有我們,回想起那些殘忍的歷史,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看着那些滿口鮮血的吸血蝙蝠,一頭咬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羣羣叼着頭顱的鷹犬和被刺刀刺中後流出來的鮮血。

這是民族的恥辱。讓受苦受難,受辱受虐的中國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輩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們奇蹟般地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經歷了八年抗戰,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看着那些殘忍的歷史,同學們,我們能無動於衷嗎?我們能讓鮮血再灑在中國歷史的十字架上嗎?我們能讓閃着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國人嗎?

不!決不!血、淚、仇。我們記住了,永遠地記住了。

現在的我們即使沒有見過那種殘忍的場面,但是我們同樣能想象到,能感受到,革命戰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犧牲了許多許多的革命戰士,每年為了紀念南京大屠殺,我們都要默哀1分鐘。

這讓我們想起魯迅先生窮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薦軒轅"喚醒了刀俎上的中國人,我們的前輩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以天下安危為已任,前仆後繼,建立了新中國。

在上個星期五下午,學校請了一位70歲的老戰士為我們演講。在現場的同學們都聽得特別的認真,並沒有一位同學講話。

梁啟超曾高瞻遠矚地指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怎能放任自流,荒毀一生置民族大業於不顧?否則,枉為炎黃子孫!

我們是新世紀的雛鷹,現在我們能為祖國做些什麼?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長大報效自己的祖國,為祖國出一份力。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當今世界的殘酷競爭中,中國青少年能否肩負起民族振興和洗刷國恥的任務,直接關係到中國將來的命運。

現在我們的生活比抗日戰爭時的老百姓們過得好多了,我們的老師學識淵博、温文爾雅、謙和真誠、勤奮敬業、任勞任怨。

在這新世紀中,我們青春煥發、熱血沸騰。擺脱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風雨,敢於戰鬥。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是我們可能要阻擋不期而來的洪水,抗擊非典,預防禽流感,我們的飛船要上天,我們的足球要獲勝,我們要研究轉基因,我們要征服沙塵暴,我們要保護環境、維護世界和平。

努力吧,奮鬥吧,為自己的祖國開闢一片新世紀的藍天。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5

我們入住的酒店位於澳門半島。8月2日下午,當我們在台風的餘威中有些狼狽地通過珠海通往澳門的關口時,一位佩戴着工作牌、笑容甜美的小姐姐迎住了我們,她就是我們團的專職引導餘小姐。從抵達酒店時起,孩子們的驚呼就沒有停止過了,這份驚喜在當天的歡迎晚宴上達到了高潮。當以崔世安特首為首的澳門全體政府要員進入宴會廳時,當主持人介紹出席宴會的科學家、企業家名單時,孩子們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表情。在省教育廳的應若平副廳長和省港澳辦張主任的率領下,我們近距離和崔世安特首、傅自應主任等領導交流,同為湖南人的楊長風總設計師則親切地囑咐同學們:“我們國家以建設科技強國為目標,真正需要科技創新型人才,你們要好好努力,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努力”。攝影師不失時機地安排我們拍下了大合影,市二中的陳鑫鵬同學被安排和崔特首站在一起,發育良好的他比特首還高了半個頭。這份興奮讓孩子們飽餐了美食回到酒店後仍然無法平靜下來,於是,本已極其疲憊的我又興致勃勃地帶着他們逛起了旁邊的漁人碼頭。夜風習習,燈火闌珊,兩家音樂夜宵廣場上歌聲迴盪,三三兩兩的人羣悠閒地享用各色小食。澳門的夜晚如此多姿多彩。

在活動結束後的體會文章中同學們説:“這次專題會見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五省學生代表團,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代表,以及澳門的各級領導與各界的精英人士。這一切都令我感到驚奇與讚歎,這次澳門之行,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見到了這麼多的大咖之後我也不禁感歎‘越努力,越優秀。’他們中的所有人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來完成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人。”“這次澳門之行不僅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部跨越空間的愛國詩篇的集體吟唱。我們在歡聲笑語中體味生活的千滋百味,更在心心相惜中明白祖國繁榮統一的不易與重要。我愛你,親愛的祖國!”

8月4日一早,我們啟程離澳,與剛剛啟用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相比,拱北口岸人流攘攘,卻又井然有序。

三天的澳門之行行程匆匆,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澳門同胞對祖國母親的深厚情感和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是啊,正如崔世安特首所説的:“澳門迴歸20年來的實踐證明,澳門發展的機遇就是國家的不斷強盛,國家好,澳門就好,國家始終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澳門的繁榮穩定不正是“一國兩制”戰略成功的證明嗎?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022慶祝澳門迴歸21週年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我們一家去青少宮參觀《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大型科普展覽,上了一堂生動的環保課。

走進展覽大廳,只見大廳裏掛滿了大量生動形象的圖片樣品和實物,大廳裏面人頭湧湧,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大家都對展出的內容興致盎然。這次展覽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展出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第二部分是“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第三部分是“非理性的發展,威脅着人類的生存”,第四部分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人類的希望所在”。

看完這次展覽,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水資源的危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地球上的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地球的儲水量雖然有1410%億立方米之多,但其中海水佔了97%,陸地水僅佔3%。人類所能利用的是着3%裏面的0。1%!遠遠無法滿足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而我們卻不知道珍惜,每年,全國的江湖至少要接受人們排放的污水達300億噸,其中85%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江湖,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有些村莊因為水資源的污染,只好搬遷到其它地方,離開他們世代生存的家園。聽大人們説我們佛山的汾江河以前也是一條很美麗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水中游魚細石歷歷可見,有些老百姓還挑河水做飯吃,而如今這條美麗的河流,已經失去了它昔日的風采,變成了一條臭氣熏天的河流,讓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我們的生存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如果我們再不珍愛自己的環境,我們就只能吃下自己種下的苦果,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使地球恢復以前的美麗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nnwg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