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1

中共中央、xx日前對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以來,黨中央就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下一步,關鍵是要凝心聚力抓落實,蹄疾步穩往前走。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新型城鎮化建設一定要站在新起點、取得新進展。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註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註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註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註重提升人民羣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學規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相關配套改革,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膽創新,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作出批示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圍繞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緊緊抓住人的城鎮化這個核心和提高質量這個關鍵,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着力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增加適應居民需求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着力構建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體制機制,惠及更多城鄉羣眾,為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副張高麗23日出席國務院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2

11月11日下午,市委會召開會議,學習“十三五”規劃《建議》。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更好地謀劃和推動南京未來五年發展,確保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省委、市委書記黃莉新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發展思路與時俱進,發展目標鼓舞人心,發展舉措務實創新,發展保障堅強有力。傳達學習好、貫徹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各級黨組織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市委會要帶頭抓好傳達學習和貫徹落實,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黨組也要立即行動起來,抓好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全市上下迅速興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相關部門要認真組織好黨員幹部的學習培訓以及全會精神的宣傳解讀,讓五中全會精神走進羣眾、深入人心。要抓緊制定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具有南京特色的5年發展規劃,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全面開啟“邁上新台階、建設新南京”的新徵程。

會議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並交流學習體會。會議指出,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是管黨治黨的兩部重要基礎性黨內法規,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集中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挺在前的最新要求。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踐行自律要求,自覺樹立道德高線,嚴格按照“四個堅持”要求,堅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儉戒奢、甘於奉獻;嚴格按照“四個廉潔”要求,嚴以修身用權律己,做到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全市各級黨委(黨組)要不斷強化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各級紀委要履行好監督責任,黨委宣傳部門要認真組織好《準則》和《條例》的宣傳工作,使黨的紀律真正成為黨員幹部行為的硬約束。

會議研究了關於“創業南京”人才計劃的實施意見。會議指出,要堅持以“創業南京”人才計劃統領未來5年人才發展,不斷優化“創業南京”政策體系,有效凝聚“創業南京”工作合力,更多利用市場化手段,加大對人才的綜合評價,通過人才引進培育新產業,以人才競爭力的提升,帶動南京產業競爭力和城市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3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十三五”期間,我們應該如何踐行這五大發展理念,成為當前討論、關注的一大重要課題。

20xx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習在20xx年7月17日到中國科學院調研內容'>調研指出,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方面。我們預期將在以下一些領域可能會取得突破性、標誌性的進展。統籌抓好其他工作,包括人才培養和引進系統工程,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繼續落實院士制度改革舉措,進行高端科技智庫建設試點。今年正式成立了諮詢研究院,我們高質量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諮詢任務,同時高起點謀劃國際科技合作。

在協調發展方面,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拓展發展空間,創造發展機會,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實現協調發展。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作出貢獻。綠色發展也代表了當今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才能破解綠色發展的難題,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我們要以科技來支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要着眼於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定位和使命,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緊迫需求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域,尤其是圍繞戰略必爭領域,在基礎科學交叉前沿、國防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生科技和可持續發展這五大板塊,突出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進一步調整優化佈局,整合優勢資源,組織科技攻關和協同創新。在開放發展方面,啟動實施支撐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發展中國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加快建設海外科教中心,積極構建“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和信息網絡平台。同時,我們也實施了全球性的科技治理能力建設計劃,適時地發起成立全球科研機構網絡,積極謀劃發起和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計劃,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共享發展方面,我們積極開展精準化科技扶貧。

一是積極承擔並高質量完成國家的重大科技任務。在這過程中,要按照高水平、高效率、大體量、大協作、長週期的要求,探索一條能夠有效整合和組織力量完成國家重大任務的新路子。目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已經佈局的,包括腦科學、量子通訊等,我們都在積極參與。

二是繼續深入推進研究所分類改革。實際上研究所分類改革我們已經啟動了一年多,今年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重點領域的四類機構的整體佈局。今年要對已經設立的四類機構進行驗收,而且有嚴格的驗收標準。我們要把四類機構分類改革工作紮紮實實推進下去。

三是積極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把國家實驗室建設作為科研佈局、科研基地和創新平台建設的重中之重。國家實驗室建設要整合科學院的優勢力量,還要和院外相關創新單元有更好的協同創新,在國家實驗室建設的體制機制上積極探索,力爭率先試點、做出標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四是在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一批主流研究方向達到國際同領域的前列,我們在若干新興前沿要引領世界學科發展,實現從並行到領跑的轉變。尤其是在部分優勢學科領域,能夠形成5—10個具有鮮明學術特色的世界級科學研究中心。

五是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實現新的跨越。比如,我們要攻克載人航天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工程、月球與深空探測工程、全球衞星導航系統、空間科學衞星、海底觀測網絡和高端深海探測大型裝備、自主可控的信息軟硬件、網絡和信息安全、量子通信技術實用化、先進核能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

六是在系統集成研究、工程化領域,尤其是在成果轉移轉化方面,要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方面取得大幅度提升,成為重要產業升級的創新引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源頭、民生改善和可持續發展的科技保障。到20xx年,中科院知識產權的收益要比20xx年翻一番。

到20xx年,中科院整體實力要進入世界同類研究機構前三名。在這個階段,我們還要建設若干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行一批高水平海外科教中心,成為我國科學技術跨越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主要標誌。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4

黨的xx屆五中全會10月29日在北京勝利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即將開啟的“十三五”規劃,既是到20xx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的5年規劃,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首個五年規劃。全會及其通過的《建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描繪出新藍圖。

1.新的目標: 保持中高速,實現全脱貧

發展是硬道理。“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但發展環境發生變化,各種風險和挑戰將不斷增多。為此,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經濟方面,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實現“兩個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

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體制機制方面,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這使得全面小康的內涵更加清晰、全面和具體,是一個更高水平的發展目標。”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全會強調,如期實現目標必須遵循“六個堅持”,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

更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強調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鬍鞍鋼説:“這五大理念深刻總結了中國實踐的寶貴經驗,充分體現了時代的新趨勢、新特點,核心和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2.創新發展: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

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已走上全面創新之路。

未來五年,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處於什麼地位?全會給出明確答案: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胡鞍鋼説:“創新發展將成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的關鍵驅動因素,是實現‘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下全面科學發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撐和關鍵動力。”

全會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推進創新發展的三條路徑:

——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拓展發展新空間,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產業新體系;

——構建發展新體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

“可以預見,堅持創新發展必然會增強各行各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到20xx年,一系列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有望突破,中國將融入全球創新發展合作大網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説。

3.協調發展: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

歷經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正面臨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

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全會指明瞭攻堅的方向,並提出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

“這大大拓寬了傳統上協調發展的內涵,是適應黨的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協調發展新理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雲中説。

公報還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以及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四個方面闡述了協調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當前中國正處於一個轉型升級的歷史關節點,協調發展意味着彌補短板和薄弱環節,從中拓寬發展空間、尋求發展後勁,實現中國全方位的均衡協調發展,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説。

4 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首入五年規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何補上生態環保短板,是未來五年中國必須破解的發展難題。

十三五’規劃將是黨的把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佈局後的首個五年規劃,公報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並用很重的篇幅強調堅持綠色發展,釋放出黨中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和信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白重恩説。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會的部署既提出了實現綠色發展的新目標,也指明瞭行動路線圖,向世界做出堅持綠色發展的莊嚴承諾。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説,全會關於綠色發展的部署,是將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頂層設計變為落實路線,吹響了未來五年攻堅的“衝鋒號”。“行動綱領已有,重點是落實。”夏光説,全會亮出的一些硬舉措,如“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意味着這一以前尚在研究探索中的政策將在未來五年全面推廣落實。“這是環保管理體制方面的重大改革,將有助於克服地方行政部門對環保執法的干擾,擺脱地方保護主義,釋放出更嚴格環保政策的積極信號。”

5 開放發展: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

全球經濟深度融合的大趨勢下,未來五年中國將打造怎樣的開放新格局?

全會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提高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中國對外開放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中國對外開放邁向更高層次。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説,中國未來將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併為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為國際組織提供必要的資金、人員、軟件和硬件等公共產品供給,在全球經濟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國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全會提出,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推進雙向開放,支持沿海地區全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培育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基地和經濟區。

“中國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具備全球品牌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的中國跨國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區,它們擁有先進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發創新能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必須支持沿海地區全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為‘中國製造’贏得美譽度和全球影響力。”張建平説。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説,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兼顧近期和遠期,注重法律和規則建設。既要加快涉外經濟法制建設步伐,依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也要積極探索對外經濟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徑,促使我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6 共享發展: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小康社會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公報明確提出了共享發展的理念。“把這個理念放在國家層面的發展規劃建議裏,並擺在重要位置,體現出戰略眼光。”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丁元竹説,大國發展如果沒有包容的制度設計、共享的發展理念,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就無法實現經濟長期持久健康發展。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據公報,在共享發展的理念下,一系列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民生舉措將推出: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

——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

可以説,共享發展理念中,藴含着重視人的發展的含義。“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結構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全面放開二胎着眼於經濟更長期的發展,也會促進百姓幸福指數的提升。從扶貧看,目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7017萬人,讓這些人分享發展成果是共享發展的重要內容。”丁元竹説。

可以展望,“十三五”時期,我國的民生保障將在框架越來越完整的基礎上,不斷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與資金使用效率,創新改革,實現社會保障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藍圖繪就,號角吹響。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必將引領全國人民為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萬眾一心,奮力拼搏。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5

xx屆五全會強調,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此理念是親身實地調查、九州萬國走訪、夜以繼日探索,嘔心瀝血研討後的精華提煉,是指導中國未來發展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綱領,是企業與個人發展壯大和拼搏進取的廣闊空間或光明航向。那麼,我們能從這五種發展理念中感悟到什麼呢?

一是必要性,二是緊迫性,三是艱鉅性。

首先説必要性。這五種發展理念符合國情、契合規律、貼近民生、切中要害。

所謂符合國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世人皆知,無需贅述,但發展質量有待商榷,毋庸諱言。當前,中國經濟已經完成了量變過程中的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的積累,如何達到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發展模式轉化的質變目標是當務之急,雖然之前不斷髮出轉型發展或可持續發展的號召,但響亮的口號中缺乏可行的指導內容,缺乏切實可行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綱領,讓各級政府、眾多團體、企事業單位等無所適從,而此時此刻,及時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清晰明瞭地回答瞭如何轉型發展的疑難問題,併為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開創了空間。

所謂契合規律。創新與協調是經濟發展規律;開放與共享是社會發展規律;而綠色發展則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自然規律。同時,所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也契合了唯物辯證法中的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新與舊是對立的,但也是統一的,舊是新的產生基礎,新是舊的生命延續,因此,創新就是讓舊的事物獲得新生並以新的形態得以延續,而協調發展則是這一過程中的均衡器或整流器;量變可以促進質變,質變則可以推動新的量變,在這一過程中,綠色是軀體,創新是耳目,協調是內臟,開放是口鼻,共享是肌膚。五者相輔相成,方能實現從稚嫩到成年的質量轉變、從平庸到卓越的質量轉變,進而開創出更加宏偉的事業;新的事物必然代替舊的事物,這是一個去粗取精、螺旋式遞進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卻是大勢所趨,的五大發展理念,為新舊替代指明瞭航向,鋪好了路子,找出了轉化的方式,這就是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現實應用典範。

所謂貼近民生。創新是提高生活品質的唯一途徑,協調是保障生活品質的最佳方式,綠色是維護生活品質的無盡源泉,開放是豐富生活內涵的重要前提,而共享則是為以上四點護航的最高選項——共享是和諧的基礎,和諧是穩定的基礎,穩定是發展的基礎。特別是綠色與共享發展理念的新穎提出,不僅關注到了廣大民眾的關注,同時也關注到了弱勢羣體的關注,讓國人深深感受到了從“公平”二字上所釋放出的無盡暖意和涓涓真情,讓“公平”二字在華夏的大地上即將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所謂切中要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客觀的大背景下,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卻也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累積了不少的隱患,有的甚至不亞於高爆炸彈。比如貧富分化愈演愈烈、就業和失業壓力巨大、區域發展嚴重失衡、房地產泡沫令人擔憂、經濟下滑風險有增無減、工業或城市生活污染指數居高不下,社會消費積極性難以提振以及產能過剩並繼續蔓延的不良現狀難以遏制等諸多問題相互為患,氾濫成災,若不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中國的整體發展必將受到嚴重製約,而恰在此時提出嶄新的五大發展理念,這將從根本上逐次化解並排除上述隱患。毫不誇張的説,的五大發展理念是當前中國最急需的救生草、催生劑以及補陰壯陽、補血提氣的靈丹妙藥。創新可催生新的產業鏈,激活龐大的民間資本和外匯儲備,刺激萎靡不振的市場快速復甦並迅速活躍,鼓勵房地產行業積極嘗試新的運營模式並儘快走出當前困境,同時也可緩解就業和失業壓力;協調則為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提出了政策引導和方法指導,為轉型發展指明瞭方向,為解決或預防產能過剩問題找出了思路;綠色發展理念不僅可以催生新的產業鏈並創造出新型的就業崗位,同時也為未來的發展設計出了運行規範,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給出了理論和政策指向;開放的理念則鼓勵各級政府或各行各業要善於吐故納新,勇於汲取新鮮血液,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合理運用外匯儲備等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併為創新發展、活躍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共享發展理念則為宏觀上解決貧富分化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併為合作共贏、兼併重組、優勢互補、行業聯運以及國防、安全、經濟、文化均衡發展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説緊迫性。中國經濟已經高速發展了三十多年,此輪大發展既讓中國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同時也讓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形成這樣的結果並非單純的某個原因,而是多重因素聯動活躍的結果,其中有內在的、外在的;宏觀的、微觀的;主觀的、客觀地;技術的、文化的;物質的、意識的等多個領域和環節,在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此時需要探討的主要是貫徹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緊迫性。

上文已提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留下了諸多的隱患,這些隱患有可能造成經濟環境的紊亂以及社會穩定的變化。另外,在那個高速發展的三十多年間,好多人為追求金錢而狂熱,在癲狂的狀態中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尊嚴、失去了道德、失去了信念、失去了親情友情和人情,甚至愛情和信譽,致使當今的社會形態嚴重畸形,讓有識之士目不忍睹、心驚肉跳,難道不憂慮嗎?為什麼要鐵腕反腐?為什麼要依法治國?為什麼要強調公平?為什麼要調整政府職能?為什麼要強力推進體制改革?這不都是為了讓社會迴歸理智、迴歸常態嗎?而要完成這一系列重大任務,不付出一定代價可以嗎?沒有一定的調節時間和空間能行嗎?這也就是中國經濟前期稍有放緩的原因所在。當然,國際環境的變化也影響着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

而今,及時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正是為下一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健康發展規劃佈局,夯實基礎,讓中國在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始終能立於不敗之地,始終能把握世界共同發展的主動權,同時避免讓下一輪的高速發展再為我們留下衍生隱患或社會性遺憾。當前,一帶一路這個龐大的世界性工程正逐步展開,以中國為主導的亞投行即將運營,與多個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正逐一落實,美國的中東政策已經失敗,TPP協定在中國先期的聯縱策略下已失去了遏制中國的實際價值,歐洲及大多數國家已經開始理智看待中國,等等,在如此良好的大環境中,中國再次振翅騰飛絕不是畫餅充飢或空中樓閣,問題只在於中國各級政府和各行各業是否準備好了,中國將以怎樣的方式來完成二次騰飛的艱鉅任務。所以,及時貫徹並積極落實的五大發展理念已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其三説艱鉅性。之所以説貫徹和落實的五大發展理念具有艱鉅性,是因為中國未來發展將面臨兩大區塊的制約,一是外部環境不容樂觀,二是內部關係錯綜複雜。從當前的外部環境來看,反作用力表面上主要來自美國、日本以及菲律賓等一部分國家;私底下主要來自個別骨子裏就嫉妒或反華的某些國家,這些國家將會運用各種方法或手段來擾亂中國的整體佈局,阻遏中國的發展步伐,為此,中國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並制定多種預案來應對這些直接、間接以及潛在的挑釁。從當前的內部環境來看,反作用力主要來自舊有的不正當利益集團、港台以及新疆、西藏等的危險分子或分裂勢力。

舊有的不正當利益集團在反腐倡廉的高壓下以多種方式依然潛藏着,這些集團一般都大權在握卻又儘量軟抗或軟執行,對五大發展理念的貫徹和落實會將大量精力、物力、財力、人力等投入到輿論或形式上,以此方法來與正能量拼消耗。比如之前,不少政府或國企為了展現廉政形象並無奈執行中央的反四風要求,將原本的大型或豪華型辦公用具堆積在庫房中,然後再重新購置小型的、普通的辦公設施充當門面,或者是將原本的大空間變相隔開,然後再吊頂壓縮,藉以顯示廉潔的作風或做派,等等,此類可惡行徑咋一看似是響應中央號召,實則為國家帶來巨大損失。再如表象上的民主決策運用,原本的一件小事,也要拿到會上進行研討、表決、對照政策,有一點不對號,就要請示、報告,而其上級依然採用此類方法,浪費了大量的行政資源,制約着某些優秀制度或項目的有效落實,讓某些渣滓類事物依然繼續存在,而要改變如此狀況何其艱難?分裂勢力或危險分子好治,而這些個潛藏着的不正當利益集團卻非常難纏,因為他們多是玩弄權術的高手。對待分裂分子,可以用共享發展理念來削減並去除其生存的土壤,使其失去立足空間,而要消滅潛藏着的不正當利益集團,則需要通過體制改革、制度優化等才能達到目標,但這卻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貫徹並落實的五大發展理念具有明顯的艱鉅性。

月有圓缺,時有冬夏,此是自然規律,非人力可以抗衡。譬如面對當前中國現狀,我們既不能樂觀自娛,也不可悲觀自傷,已經過去的階段自然成為歷史,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我們無需繼續留戀或傷懷,因為下一階段的健康高速發展正等着我們去迎接,而我們的發展思路已經明確——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6

黨的xx屆五中全會公報一經發表,許多網友立即興奮起來。有人喜大普奔歡呼“二胎全面放開了”,有人興奮“生態建設寫進五年規劃,以後不用再受霧霾困擾了”,還有人對“十三五”規劃中將“精準扶貧”寫入其中備感欣慰,因為今後扶貧有望“扶在點子上,扶到根子上了”。

其實,網友們歡呼的一切,都離不開公報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只有在這五大發展理念的帶動下,中國未來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才值得人民期待。

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的成就舉世矚目,它讓我們深切領悟到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分量,但也更多“成長的煩惱”逐步顯現,並且提醒我們必須儘快解決好“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比如霧霾,比如人口紅利,比如城鄉差距,比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同步發展……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人類不能只管自身的發展而不顧子孫後代的福祉,所以,必須可持續發展,才是一個得民心的發展。

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日益突出,這是中國在創造世界矚目發展成就的同時付出的代價,也暴露出了我們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制約。可喜的是,它及時催生了中國人發展理念與方式的深刻轉變。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身處“”和“十三五”交替之際的歷史新方位,面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黨的xx屆五中全會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是着眼於解決這些“成長中的煩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鬍鞍鋼認為,這五大理念深刻總結了中國實踐的寶貴經驗,充分體現了時代的新趨勢、新特點,核心和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具體説來,“創新發展”是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協調發展”是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綠色發展”讓生態文明建設首入五年規劃,“開放發展”要求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共享發展”就是要讓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小康社會。一句話,這些着眼於未來謀劃全局的戰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要發展理念,在我們憧憬的幸福之路上,必不可少。

全會明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可以預期,創新發展將成為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的關鍵驅動因素,成為實現“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下全面科學發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撐和關鍵動力。

堅持協調發展,更是必不可少,它可以讓我們從上到下牢牢把握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至於公報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並且以大量篇幅強調堅持綠色發展,更是顯現出了黨中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和信心,也是迴應民意的直接體現。

在“開放”理念的指導下,未來五年中國將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併為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為國際組織提供必要的資金、人員、軟件和硬件等公共產品供給,在全球經濟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國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公報明確提出的這個共享發展的理念,將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貫徹到底。

總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提出得正逢其時。可以期待,我們的生活將在這些理念下越來越幸福,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種種煩惱,也必能逐步消失。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7

歷經改革開放30多年持續高速發展,中國經濟正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

開班式上,作出深刻分析:“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這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

“求真務實,理性客觀。”步出報告廳,學員們邊走邊熱烈討論。大家認為,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不能以“好”或“壞”來評價認識,而是要求我們在發展中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在“十三五”開局關鍵節點進行的這次集中學習,是對領導幹部如何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駕馭現實、推動發展的再教育,也是對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再動員,對於大家統一思想、增強信心、積極作為,使“十三五”時期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非常及時、十分必要。

當天下午,學員們就圍繞在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如何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開始認真自學。之後幾天,學員又分成十個小組,聯繫各自實際,進行了集體研討和交流發言。部分中央領導同志也參與了學員們的分組交流討論。

通過學習研討,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學員們心中油然而生,敢挑重擔的責任感在學員們心中逐漸增強。

一位來自東部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學員表示,當前,一些基層幹部羣眾仍把新常態混同於一般的經濟波動,寄希望於忍一忍、挺過去,等待經濟刺激政策,然後“濤聲依舊”,必須着力加深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認識。

“‘十三五’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們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推動我國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學員們説。

這是對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思想理念的再統一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開班式上對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做了進一步深刻闡釋。

“五大發展理念回答了新常態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命題。五大發展理念是完整的體系,必須準確理解把握,堅決貫徹落實。”學員們表示。

在深入研讀中昇華思想,在討論交流中啟迪互鑑。連日來,學員們結合學習體會和工作實際,暢談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理解。

“實現農業現代化,就要創新強農、協調惠農、綠色興農、開放助農、共享富農。”一位來自農業系統的學員説,“十三五”期間,農業發展要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為全國人民“搞飯”,為農民朋友“搞錢”,為城市居民“搞綠”,確保農業好形勢不逆轉、農民增收不徘徊、農村生態有改善。

一位來自環保系統的學員談到,關於綠色發展的論述,展現出想人民之所想的偉大情懷,其中既有對環境問題的深深擔憂,也有解決環境問題的堅定決心。實現全面小康,必須補齊生態建設這塊短板,讓青山綠水常在。

在討論“共享”的發展理念時,一位來自西部省份的學員表示,沒有西部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縮小收入差距、貧富差距、東西部差距,實現共同富裕,體現着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西部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更要增強內生動力。

分組討論中,插話、爭論、詢問的情形時常出現;筆記本上,心得體會、發言要點寫滿一頁又一頁……研討班上,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東中西部地區、解放軍及武警部隊的學員從不同角度談體會、説認識、講打算,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在碰撞思想中實現學學相長,進一步樹立起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增強了向看齊,向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看齊的意識。

這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實踐的再示範

“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在開班式上再次闡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要義。

“的講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的新飛躍,深化了我們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實必然性的認識。”學員們表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大勢所趨、形勢使然,是正確認識經濟形勢後開出的治理良方。

“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有總量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供給側的問題日益凸顯”;“解決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問題,尤其要通過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措施來實現”;“要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轉變,為長遠發展築牢根基”……學員們在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熱烈討論中,釐清了思想認識,堅定了改革信心。

把的講話精神變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關鍵在各級領導幹部的認識和行動。“戰略上要着眼於打好持久戰,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致力於打好殲滅戰,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既要有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韌勁,也要有立説立行、立竿見影的狠勁……”連日來,學員們在學中明確前進的方向,制定行動的計劃。

新常態要有新狀態,新理念呼喚新作為。

告別為期4天的學習,學員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奔赴各自工作崗位,迎接“十三五”開局之年的機遇與挑戰。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篇8

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就是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依託,人民羣眾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邁向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用開放發展的理念引領教育開放。指出,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中國台灣地區合作發展,將進一步提升開放發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用共享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貧。《建議》將共享列入五大發展理念當中,深刻表明中國的改革發展,始終沒有忘記最廣大羣眾的利益,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共享發展,就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所説:“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可以説,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五大發展理念必將在戰略層面對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產生新的驅動力,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以“五大發展理念”指導學校教育科學發展,要用創新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創新和創新教育;用協調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均衡發展;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生命教育和生態教育;用開放發展的理念引領教育開放;用共享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貧。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管理中,認真學習新的知識和本領。以發展的眼光提高自身業務及管理水平,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任職負責的態度工作,帶領好身邊同事,協調好人際關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q7z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