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文言文的教學心得:以“故事力”啟蒙文言閲讀力

文言文的教學心得:以“故事力”啟蒙文言閲讀力

編者按:《以“故事力”啟蒙文言閲讀力》討論了兒童學習文言文的問題。古詩文教學應該多一些故事力,用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

文言文的教學心得:以“故事力”啟蒙文言閲讀力

無論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還是提升個人言語修養,文言作為現代漢語的源頭,都有其學習的必要性。對於兒童來説,適當地學一些力所能及的文言,對其人格形成和語文能力影響深遠。但在一線的教學現場,我們經常可以見到老師抱怨文言難教,而學生則從心理上抗拒文言,。

在筆者對兒童的研究與觀察中,深深覺得故事是每一個兒童的天然夥伴。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四篇小古文全是故事(《楊氏之子》、《學弈》、《兩小兒辯日》、《伯牙絕弦》),而一些學校的課外小古文教材,更是大量選編了來自《世説新語》、《山海經》、《明清笑話集》等的文言故事。除此之外,大量膾炙人口的古詩也無不藴藏着故事元素。從學理上説,故事以生動的形象作用於人,這高度契合了兒童的認知特點。可以説,一切有意思的故事都是兒童認知世界、曉事明理的最佳途徑。由此,筆者強烈建議古詩文教學應該多一些故事力,讓古老的文言在現代兒童的心靈上生根發芽。

一、以“添油加醋”感受文言情趣

從學習心理學來看,學習分為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懼區。舒適區中學生缺少挑戰,因此儘管學得愉快但收穫不大,恐懼區的學習則讓學生感受到通過努力也無法達到目標。文言以簡蓄豐,語言習慣和內容距離當下兒童的認知相去甚遠,教學不當,十分容易把孩子帶入學習的恐懼區。因此,用現代的、兒童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進行“添油加醋”,豐滿生動文言文本的敍事情境,能讓文言更有情趣地貼近孩子的心。

如筆者學員丁圓偉老師執教的小古文《狐假虎威》一課,課一開始就以説書的方式向學生交代《狐假虎威》一文的來歷。然後模擬老狐狸給小狐狸講故事的的情境,以此引出全文。

兩千多年前,在一個狐狸洞穴裏,狐狸爸爸給小狐狸講起了它年輕時候的故事——(出示)

狐狸爸爸:吾兒啊,汝過來,為父有事同汝講。

小 狐 狸:父親,何事?

狐狸爸爸:吾年輕時,曾與虎有過一場精彩的較量,驚心動魄,永生難忘,為父當時命懸一線。

小 狐 狸:父親所言當真?

狐狸爸爸:放肆!為父難道還會在吾兒面前妄語不成?

小 狐 狸:哦,父親息怒,父親息怒!兒願聞其詳。

狐狸爸爸:這是個古老的故事了,且讓我慢慢道來,那日——

有意思的是,在教學展開過程中,教師仍與學生以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身份演繹故事場景,並隨機誦讀理解文言。學生學得興致盎然。課結束時,老師給孩子佈置的作業是用現代文以“老虎爸爸”的口吻來改寫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

文言教學,特別需要這樣添油加醋的言語能力。整堂課文言帶着故事,故事帶着表演,表演融合着文言理解,不知不覺間,學生和文言有了親切而自然的接觸。教育立場説到底是兒童立場。文言文教學中的兒童立場,就是把兒童是否喜歡文言當作評判教學的核心尺度。

二、以故事新編達成文意初通

“筆者對文言文教學做了一些隨機的調查訪談。發現百分七十以上的老師認為文言文教學就是讓學生讀讀背背,理解文章每句話的意思,能寫出關鍵文言字詞的意思。而在課堂觀察中,讀誦全文、串講意思、概括主題基本成為文言文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拙文《基於兒童立場的文言教學改進》 《國小語文教與學》20xx年12月)特別是串講文言意思,在一線教學中最令師生非常頭疼。以白話語言串講文言,必然失去文言原有的韻味節奏,如果教師以和國中接軌為由,拔高要求,要求做到字字落實,必然使國小生的串講如擠牙膏般痛苦不堪,而所述文意也是零打碎敲,寡然無味。

於永正老師的《楊氏之子》以故事新編的方式給我們做出了教學示範。

師:這個“楊氏之子”究竟是誰呢?三國時候,曹操手下有一個謀士叫楊修,有人猜測,楊氏之子寫的可能就是楊修的故事。那麼,我們暫且把楊氏之子就假定為是楊修吧,這樣稱呼起來比較方便。這篇短文只有53個字,但是含義卻很豐富。

下面我們用自己的筆,通過自己的想象,把文章來補充得豐滿一些。第一句話,“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非常簡練,根據這句話,請你想象一下楊氏小兒長什麼模樣?注意,相貌描寫一定要體現出他的聰明。第一排同學寫就擴寫這句話。

師:“孔君平謁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注意是誰?去幹什麼?主人不在,是哪個人把小兒叫出來的?這裏面藴含着很多動作和對話。請第二排同學來寫。

師:“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他們難道就説了兩句話嗎?肯定不是的!往下肯定還有好多話呢!展開想象,一定要通過對話描寫把楊修的聰慧表現出來。請第三排同學寫這一段!

……

生1:樑國有一户人家,他家有個孩子叫楊修。雖然才九歲,但是非常聰明。胖乎乎的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嘴脣很薄,能説會道。凡是見過他的人,都説他是個聰明有教養的孩子。

生2:一日,楊氏的好友(師:我最欣賞“一日”,他不用“有一天”,用“一日”,有文言味道。)……孔君平前來拜訪,家人為其開了門,並告知楊氏不在(師:應該是楊老爺不在)……並告知楊老爺不在。他的兒子楊修在書房讀書。孔君平想與楊修見面。看看多日不見,小楊修又學了些什麼。管家告訴楊修孔君平來了,楊修趕忙出來迎接,並親自為其擺上了水果,其中就有孔君平最愛吃的楊梅。

生3:孔君平看着果子,一眼看到了楊梅。他左思右想。該怎樣考考楊修呢?喲!楊梅,楊修,你是楊他也是楊,這楊梅是你家的水果吧!(掌聲)(師:楊梅,楊修,聯繫起來了!多有意思呀!)楊修眼睛一轉。靈機一動:“孔叔叔,我可從沒聽説過,這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鳥啊!”孔君平摸着楊修的頭説:“楊修你這個小機靈鬼兒啊!”楊修説:“嘿嘿!孔叔叔過獎了!’,孔君平笑着説:“哈哈哈!真是個聰明孩子,聰明孩子!”(掌聲)

師:你真是個聰明孩子,聰明孩子啊!……

(教師的點評和學生的發言有部分刪除)

師:大家看看,三段話聯起來是不是一篇好作文?這就叫故事新編。

兒童天生喜歡故事,於老師深諳其理。孩子們在於老師的引領下,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合進僅有53字的《楊氏之子》,通過擴展新編,既循原文,又有生髮,可謂精彩。以故事講述來達成文意初步理解,我認為應該是故事類文言教學的核心策略。

三、以揣摩故事情境抵達形象理解

任何的文字表達,都只是生活的一個截面固化。生活的本身是充滿故事感的,它的鮮活和變化遠非文字可以描述窮盡。特別對於中國的古詩詞,言簡意豐已臻極致,兒童要抵達完整豐滿的形象理解,感受其中的情趣和魅力,絕非易事。以詩詞中隱含的故事元素入手,揣摩潛在的故事情境,不失為建構形象,達成理解的好方法。

故事的一大特點就是波折。細讀李白的《贈汪倫》,其中就有諸多看似不合情理的故事元素。如既然汪倫盛情相邀李白來家做客,怎麼可能不去家門口送別李白,讓李白孤身一人離開呢?李白告別汪倫,汪倫理應在家就送別李白,為什麼要等到李白離開汪倫家,走出村莊,來到桃花潭邊送別呢?既然李白和汪倫關係如此之好,李白怎麼會不辭而別呢?

如何運用這樣的故事元素來讓學生抵達更高層次的形象理解,孫雙金老師在執教中是這樣展開的:

師:汪倫為什麼早不送,遲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小船才趕來踏歌相送呢?

生1:我們一般送親人是在家裏送,汪倫故意不在家裏送,特別安排走的時候送,這樣給李白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讓他記住汪倫這個朋友。

生2:可能是因為李白喜歡喝酒,而汪倫又是釀酒的,他在家裏特地為李白釀了酒,李白快要走了,他才釀好,急急忙忙地給李白送了過去。

師:已經在酒店送過行了,但他覺得就這樣把李白送走還不夠。他想我是寫一封信把人家騙來的,現在人家走了我就這樣送別情意不夠?於是再次趕到桃花潭邊踏歌相送。

生3: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李白的名氣很大,所以汪倫想組織一個很大活動來告別李白。

師:你的想象當中,不是汪倫一個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個村子的人都組織來踏歌相送。那個場面是了不得,李白坐在船上,本來都要走了,突然聽到一陣陣歌聲傳來,李白坐在船上還坐得住嗎?

生(齊聲答):坐不住。

師:李白站起來,跳上岸去,握住汪倫的手説:“汪兄啊,你真是對我太好啦! 這樣的情意我怎麼表達呢?我一介書生,沒有什麼可以送給你,拿筆來。”於是,李白即興揮毫寫下了《贈汪倫》。我們一起來吟誦一下。”

從這個課例我們可以看出,古詩文的閲讀理解,最需要的就是教師能夠提供一個撬動文本、達成形象理解的支點。從這個意義上説,讀者的閲讀,其實就是對生活的另一種復活。而閲讀,就是召喚讀者以自己的經驗和閲歷去重構文本的意義和形象。伴隨着故事的古詩文學習,相信孩子會多一份親切。故事藴含的生動形象和豐富情感,也往往會成為兒童打開文言之門的金鑰匙。

四、以事件嫁接趣讀成誦

任何的學科知識都是偉大的。文言教學一樣需要散發出獨特的知識魅力來吸引學生。如果一個孩子很少體驗學習文言文的樂趣,那他只能感受到無趣,接下去的反應就是“迴避”。讀誦作為文言教學的基本手段,很容易讓孩子心生厭煩。如何讓孩子通過故事元素的運用,,以事件為線索,把孤立的文本進行疊加鏈接,使得文本在讀誦中鮮活起來,不失為吸引孩子積累文言、運用文言的一種好策略。

如一位老師執教張志和的《漁歌子》是這樣進行讀誦設計的。

老師簡單先介紹張志和,然後交代他的哥哥張鬆齡怕弟弟隱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也是採用漁歌子的詞牌寫的。(出示古詩:全班讀)

師:先自由的讀一讀,哥哥在勸弟弟幹什麼? 這樣吧,我來當哥哥,你們來當弟弟張志和。我來催催你們,看看你們能不能用詞中的語句?

師: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由慢到快) 生:不須歸。

師:且須還!生:不須歸。

師:且須還!生:不須歸。

師:好一個“不須歸” ,弟弟啊,為何不歸?

……

師:這首詞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很多詩人都向往這樣的悠閒風光,詩人徐俯來尋找張志和了!(生齊讀)

鷓鴣天

徐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蘇軾也來了。(生齊讀)

浣溪沙

蘇軾

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樣以一個文本為軸心,以讀誦進行事件嫁接,不僅擴展了文本的意義域,而且會讓孩子強烈地感受到文本本身的現實價值與藝術美感。讓兒童在學習中提升愉悦感和自由感,這本身就是對兒童爛漫生命的主動順應。我想這是兒童教育的真諦。

五、以創生故事親近原典文言

並非所有的文言都有顯性的故事元素可以運用,尤其是一些課外拓展的原典類文言。這類著述多以哲理思辯為主。當下在一些地區“讀經”盛行,提倡“趁孩子記憶力好先背下來再説”。在“教育首先是科學”已成共識的今天,這類暴力式的簡單化的教育口號是值得警惕的。筆者一貫不提倡國小階段花較多的精力去接觸這樣一些原典。但偶有接觸,未嘗不可。這樣的文言原典學習,首先需要一些遊戲精神,而不是什麼黃鐘大呂,着漢服行漢禮。如何讓一些莊重肅穆的經典放下身段,在孩子面前柔軟起來,編一些故事,甚至是“無中生有”地編一些故事,實在是一種現代漢語教育的大智慧。朱文君老師給兒童講《道德經》的教例,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

朱老師為了誘發孩子的興趣,先講了一個自編的小故事:我有個朋友,超級喜歡老子,他生了孩子,起名字都是從老子那裏找的,老大叫大成,意為大成若缺。老二叫大盈,意為“大盈若衝”。到了老三,就叫“大直”,老四叫“大巧”,到老五,麻煩了,要叫什麼了呢?大家看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一看老五要叫“大辯”了,孩子們開始壞笑,看來起名字還要注意諧音啊!朱老師説那你們給他換名字吧,從老子的文章中找去。學生找了“若缺”“若拙”之類。朱老師又説這麼好的名字,還不如留給自己用,孩子們直點頭,不過,你們已經有名字了啊,不如留給你的孩子吧。女孩們犯愁了:老師,我還不知道孩子他爸姓什麼呢?其中一個女孩是這樣寫的:

貺善道

嗚嗚,我還怎麼小,就要面對給孩子起名字這麼嚴肅的事情……

我想給我的孩子取名為:貺(kuàng)善道。

貺:這是一個一般人很難一次性讀對的姓氏。雖然我不姓貺,我也不希望孩子跟我姓。我是個有愛心的人,“貺”是中國第一小姓,我要為這個姓氏的家族添磚加瓦,讓他們繁榮昌盛起來。他還必須是個男的。

善:是善良的善,老子曾經説過:“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良的品質就是應該深沉、安詳、隨和和仁慈。善良是人的本性,但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大以後也能善良,不要忘記與生俱來的美德。

道:老子説過,道可道,非常道。孩子要知道人世間的大道理,也要懂得生活的小道理。而我的孩子還知道“道是在不斷變化的”,他會注意到觀察世界,認真思考和探究,去發現事物間聯繫和變化的奧祕,因為他的名字裏有一個“道”字,在時刻提醒者他呢。

他的小名叫“礦山道”,這是由他名字的諧音而來,寓意我的孩子猶如礦山中的一條小道,鋪滿了礦石寶藏,也為人們採集礦石帶來了方便,他是個厚積薄發的人。

説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上姓名網測試一下,63分,OK!只要過得去就可以啦。

傳統與現代,經典與實務,在這個課例中我看到完美的溝通和融合。學習文言經典,並非就是傻讀傻背、神神叨叨。這樣的無中生有,無非就是為了讓學生覺得文言有其好玩、實用之處,而並非就是拮据聱牙,艱澀高深,拒人於千里之外。

現代教育發展到今天,我們必須嚴肅地尊重兒童言語和精神世界的獨特 “波段”和“頻道”。那種只是把兒童當做容器的“復古式學習”早就應該丟進歷史的垃圾桶。一切兒童學習的發生,包括古詩文學習,要抵達並改進兒童的認知,必須和兒童言語、精神“共振”,故事,就是其中的重要媒介。正如成尚榮先生説“走進兒童心靈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識、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我想對於文言學習也一樣如此

作者:莫國夫

公眾號:莫國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g9v6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