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通報心得體會(通用16篇)

通報心得體會(通用16篇)

通報心得體會 篇1

指出,打贏脱貧攻堅戰,是我們一定要如期兑現的莊嚴承諾。我們要時刻牢記的要求,真正把扶貧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深入研究、加強部署、強力推進。

通報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創新,就是要創新扶貧開發的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增強扶貧動力,拓寬扶貧渠道,提高整體效果。按照分類施策的要求,既要精準送種苗、物資,更要從技術、信息、流通等方面大力幫助支持貧困户;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户的輻射帶動作用,吸引貧困農民以土地、勞動力入社入股,建立制度化的利益連接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脱貧攻堅的積極性,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協調,就是要有全局觀,統籌好扶貧開發與其它工作的關係。在海南,脱貧攻堅要與“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好,與全域旅遊發展結合好,與“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結合好。扶持生態條件較好、特色文化鮮明的貧困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豐富全域旅遊的內涵;按照宜居宜業宜遊的目標,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通過不斷完善鎮村基礎設施,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實現更高標準的脱貧。

綠色,就是要在扶貧開發中積極探索生態扶貧的新路子,讓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建設中受益。今年海南將對5個位於生態核心區的村莊進行整體搬遷,要着重從搬遷關鍵環節完善制度,提前謀劃,確保羣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脱貧”;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走好保護與發展雙贏的扶貧之路。

開放,就是要堅持在擴大開放中抓扶貧,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引導大量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參與扶貧開發。發揮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帶動作用,幫助貧困户脱貧;大力培育農村電子商務,解決農產品賣不出去、賣不好價錢的問題。

共享,就是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讓貧困羣眾最大限度分享各項公共資源。發揮和利用各地比較優勢,培育好休閒農業、高效農業等新業態,讓農產品變成旅遊產品、農家院變成農家樂、綠水青山變成羣眾脱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在解決因學致貧返貧上下功夫,對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精準資助”,徹底拔掉“窮根”;實施好衞生健康脱貧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病致貧返貧;制定符合實際、合法公平、可操作性強的危房改造措施,既防止加重貧困户債務負擔,又防止引起非貧困村、非貧困户攀比等負面影響,真正做到因户施策。

只有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系統謀劃、整體佈局,聚焦問題、精準發力,早抓、常抓、長抓,協調推進脱貧攻堅各項工作,才能讓海南的困難羣眾最大限度地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早日脱貧致富

通報心得體會 篇2

能不能限時打贏這場脱貧攻堅戰役,不是看口號喊得響不響,而是要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的成績。歸根結底要看黨員幹部有沒有實幹精神、能不能擔當作為。

脱貧攻堅是幹出來的,光靠想是想不出來的。決戰決勝脱貧攻堅,關鍵在於“實幹”,在於“甩開膀子”,“邁開步子”,在於敢啃“硬骨頭”,在於敢“涉險灘”,在於勇拆“攔路石”。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幹才是硬道理。脱貧攻堅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作為落實政策、工作的黨員幹部,必須樹立實幹意識,有實幹精神。脱貧攻堅,越往後,任務會更加更加艱鉅,困難會更加不可想象。越到後面,留下的就是“硬骨頭”,必須出“實招”,來不得半點虛的。這些“硬骨頭”誰去啃?啃不下,何談脱貧攻堅。拔不下這座脱貧之城,如何實現全面小康,如何面對羣眾殷殷期盼?因此,越是在困境之下,越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強化苦幹實幹的意識,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以“不脱貧不放手、不摘帽不離開”的魄力,主動思考、勇於作為,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以更加堅定信心,更加落實責任,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精準施策,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

要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勇拆“攔路石”。實幹,才是實現脱貧攻堅的唯一路徑。因此,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增強實幹本領,強化實幹作為。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要打贏脱貧攻堅這場戰役,必須一步一個腳印來,一個一個攻城拔寨。要強化廣大黨員幹部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把脱貧責任扛在肩上,把攻堅任務抓在手中;要立下“軍令狀”,橫下一條心,緊盯“硬骨頭”,渡過“險灘”,拆除“攔路石”,一步一個腳印推進脱貧攻堅各項任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實幹不是蠻幹,更不是搞“花架”、造“盆景”。脱貧攻堅,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精準發力,否則,就是蠻幹、胡幹、瞎幹,這樣做不僅達不到預期目標,更浪費人力無力資源,更嚴重的傷害人民羣眾感情,損害黨和政府形象。脱貧攻堅,是絕對來不得半點虛假,注不得半點水分的。誰搞“花架子”,誰就要“挨板子”。不顧實際、不講規律的蠻幹,只會事倍功半無成效。“眉毛鬍子一把抓” 瞎幹,抓不住重點、分不清主次,只會一團亂麻不見效。只要政績不要實績,搞“花架”、造“盆景”,不尋根問診、對症施藥的胡幹,讓貧困羣眾“被脱貧”“假脱貧”,後果不堪設想。脱貧攻堅必須要堅持實幹精神,要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脱貧有沒有成效、成效好不好,是否經得起檢驗,羣眾説了算,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幹部必須以脱貧攻堅實績取信於民。

通報心得體會 篇3

廣安推行脱貧攻堅“全程紀實”制度、瀘州推進貧困人口縣域內治療“零支付”、涼山將移風易俗作為脱貧攻堅重要抓手、甘孜州加強生產組織努力探尋牧區脱貧奔康新路……1月23日,全省扶貧移民局長(主任)會議上,5個摘帽縣、21個市(州)扶貧移民局長(主任)輪番登台,交流脱貧攻堅心得體會。

各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創新方法真抓實幹,彙集成四川脱貧攻堅成績單:全省超額完成年度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實現精準減貧107.8萬人,精準退出貧困村2437個,5個計劃摘帽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均降至3%以下。從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片區”的貧困縣到片區外有扶貧任務的縣,亮點頻出,創新不斷。

狠抓政策落實落地——旺蒼縣在全省率先探索金融扶貧,建立以評級授信、財政資金撬動、扶貧小額信貸保險等為內容的“套餐式”惠民機制,提高金融對貧困户支撐力。用好用活土地增減掛鈎政策,巴中市向成都高新區流轉土地4500畝,這一開全國先河之舉,換回13億元扶貧資金。利用“五個一”幫扶調動黨組織能動性,儀隴縣實施黨建+扶貧,實施黨小組、黨支部等基層黨組織聯產業,黨員帶頭作示範,構建起抓黨建促脱貧的“大扶貧格局”。促進貧困羣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喜德縣率先在全省建設“農民夜校”,讓貧困羣眾學文化、學政策、學技術、學新風。落實財政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平昌縣整合3.06億元投入產業發展。

創新脱貧攻堅方法——廣安市前鋒區開發全省首個“互聯網+精準脱貧”APP大數據信息平台,使工作更加精準。南江縣依託黃羊養殖傳統深挖脱貧潛力,創新實施借畜還畜、借羊還羊產業扶貧新模式。漢源縣面對貧區、災區、庫區多重困難疊加的特殊縣情,實施農村公路、農田水利、農業產業三大會戰,夯實精準脱貧的基礎。破除陳規陋習,峨邊縣發揮“德古”作用,創新“德古+親情工作法”,促進彝區羣眾移風易俗。康定市、北川縣等充分發掘旅遊資源優勢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內涵,走出旅遊脱貧路。

160個縣的脱貧內生動力不斷激發更是我省高規格部署、硬碰硬持續用力的結果。優化貧困縣班子,我省對黨政主要負責人逐一分析、考核評估,做到“不脱貧、不摘帽、不換人”,配強攻堅陣容。全面落實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縣”要求,去年70個貧困縣試點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增強貧困縣自主權。一項項改革,一條條政策,不斷加強各地與貧困決戰的活力與動力。

今年,全省要新實現16個縣摘帽,3700個貧困村退出,105萬人脱貧。省脱貧辦已明確,將全面梳理、總結並推廣各地脱貧攻堅做法和經驗,持續打好脱貧攻堅戰。

通報心得體會 篇4

把農村環境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與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起來,全面吃透掌握扶貧政策,嚴格按照要求,做好農户信息調查管理,確保精準識別、精準管理、精準幫扶。要直面存在的問題,深刻紮實整改,努力實現精準識別率、精準退出率達到100%。要深入村組逐户走訪羣眾,確保“三講話一通報”精神和脱貧政策學習宣傳到位,政策深入人心。

用“心”扶貧

對貧困的羣眾,我們心裏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層幹部也是從貧困中走過來,和農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加增強我們抓好扶貧攻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是用“心”扶貧的必要條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訪過程中,太多的卧榻病牀的老人、太多患有絕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裏人,這些更加的驅使我們用心去幫扶他們。

扶貧攻堅對各村都有任務、有指標,還要納入最終的年終考核。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為駐村而駐村,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來過、我見過,然後“紙上談兵”,這些被動的扶貧、被動的工作,沒有一絲的責任感,如何能夠用“心”。在奮鬥在一線上的黨員幹部,從內心深處懷着對弱勢羣裏的關愛、對困難羣眾的同情,堅持行善向善的信念,變任務為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充滿激情、充滿愛心積極主動地投身於扶貧攻堅戰中。

用“新”扶貧

扶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實施項目之初要尊重羣眾,積極瞭解羣眾的真實想法,瞭解他們對未來的規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黨員幹部要有扶危救濟的擔當和準確的自我定位,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而不是自我標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不斷的反駁羣眾的意見。

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把貧困羣眾當作親友,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設身處地的謀劃、實事求是的規劃,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脱貧願望和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以白塔畈鎮項衝村為例,鎮村兩級幹部白天走訪入户,在田間地頭、山場茶園等處與貧困户交流,結合實際,與幫扶結對的萬盛集團制定養鵝計劃、發展光伏扶貧、通過村裏種養殖大户帶動羣眾、與石料廠簽訂協議僱傭具有勞動能的貧困户等切實可行地措施幫扶貧困羣眾,同時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計劃等方式幫助生病的羣眾和學生渡過難關,讓貧困户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正能量去面對現在的問題,加大“智”與“志”的幫扶力度,永久脱貧、直奔小康才不會是一句空話,不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用沒用“心”和“新”,羣眾是有感覺的;被動扶貧和主動幫扶,羣眾是心知肚明;有沒有將工作落在實處,羣眾是看在眼裏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幫扶,扶貧工作才會取得實效,而不是簡單的數字遊戲,羣眾路線教育的成果會更加鞏固,在攻堅戰役中會取得絕對的勝利,更加會體現出基層幹部的自我價值。

通報心得體會 篇5

從大涼山區“1年最多吃3頓肉”的極貧角落,到石漠化地區“跑水、跑土、跑肥”的貧瘠土地,再到大山深處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的現實無奈,無不迫切告訴我們,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

打贏脱貧攻堅戰,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是決勝方略。正如指出的,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以往,一些地方習慣於大水漫灌、撒胡椒麪,甚至採取“用手榴彈炸跳蚤”的辦法,結果事倍功半。只有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抓好“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才能真正告別貧困。近年來,一些地方通過“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能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精準識貧,實行“一村一法、一户一策”力求實效,彰顯了“精準”二字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打贏脱貧攻堅戰,凝聚各方合力是決勝之要。脱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凝聚更多共識和力量。政府部門守土有責,在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政策保障、財政投入等方面責無旁貸,也需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參與扶貧,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貧困地區堅定信心、自力更生是重要基礎,發達地區也要積極幫扶,不斷提供助力。集眾智、聚羣力,形成“九牛爬坡、各個出力”的工作格局,脱貧攻堅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打贏脱貧攻堅戰,落實責任是決勝之基。脱貧攻堅,靠的是意志力,拼的是執行力。沒有迎難而上、志在必得的決心,就會在硬骨頭面前產生畏難情緒;缺少堅強有力的領導和一追到底的責任,硬任務就會變成軟約束。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為脱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才能為脱貧攻堅掌好舵、領好航。

加強黨對脱貧攻堅的領導,核心是強化工作機制,關鍵在層層落實責任。實行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片區為重點、精準到村到户的工作機制,就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黨委和政府,逐級立下軍令狀,一級一級把責任落到實處。用最嚴格的考核督查問責,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稽查,從嚴懲處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行為,讓制度有剛性、問責有力度,才能形成敢於擔當、狠抓落實的氛圍。

當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意味深長地説:我們國家已經窮了幾千年了,如今再也窮不起了。從貧困走向小康,30多年的風雨前行成就千年夢想。“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這是一言九鼎的承諾書,也是沒有退路的攻堅戰。心懷“但願蒼生俱温飽,不辭辛苦入山林”的責任感,“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使命感,“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苦幹實幹、久久為功,我們一定能打贏脱貧攻堅戰,讓全面小康的幸福陽光普照億萬中國人!

通報心得體會 篇6

從大涼山區“1年最多吃3頓肉”的極貧角落,到石漠化地區“跑水、跑土、跑肥”的貧瘠土地,再到大山深處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的現實無奈,無不迫切告訴我們,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

打贏脱貧攻堅戰,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是決勝方略。正如指出的,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以往,一些地方習慣於大水漫灌、撒胡椒麪,甚至採取“用手榴彈炸跳蚤”的辦法,結果事倍功半。只有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抓好“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才能真正告別貧困。近年來,一些地方通過“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能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精準識貧,實行“一村一法、一户一策”力求實效,彰顯了“精準”二字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打贏脱貧攻堅戰,凝聚各方合力是決勝之要。脱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凝聚更多共識和力量。政府部門守土有責,在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政策保障、財政投入等方面責無旁貸,也需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參與扶貧,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貧困地區堅定信心、自力更生是重要基礎,發達地區也要積極幫扶,不斷提供助力。集眾智、聚羣力,形成“九牛爬坡、各個出力”的工作格局,脱貧攻堅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打贏脱貧攻堅戰,落實責任是決勝之基。脱貧攻堅,靠的是意志力,拼的是執行力。沒有迎難而上、志在必得的決心,就會在硬骨頭面前產生畏難情緒;缺少堅強有力的領導和一追到底的責任,硬任務就會變成軟約束。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為脱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才能為脱貧攻堅掌好舵、領好航。

通報心得體會 篇7

指出:“扶貧資金是貧困羣眾的‘救命錢’,一分一釐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然而,隨着扶貧工作的進展,扶貧領域的腐敗現象層出不窮,這些“蠅貪”“蟻貪”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巧立名目、截留剋扣、虛報冒領,直接或變相地侵吞扶貧補貼資金,導致國家惠農扶貧政策並沒有真正落實到農民身上。

扶貧領域為何成了腐敗“重災區”?究其原因,既有扶貧領域項目多、投入大,監督的滯後、缺位、錯位導致權力失控的因素;也有部分基層幹部黨性不強、底線不明,心懷僥倖、為所欲為,視黨紀國法為“紙老虎”的因素;還有信息不公開、管理不精細,羣眾的維權意識弱,為腐敗的滋生留下了空間的因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發生在扶貧領域的腐敗,不僅嚴重影響扶貧開發工作的正常運轉,而且極易引發矛盾和問題,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對精準扶貧中的腐敗問題時刻保持警惕,給扶貧領域拉響警笛、扯上警戒線、安上防火牆,在整治扶貧腐敗方面也突出精準,防止扶貧資金成為“唐僧肉”。一方面,各級黨委政府需要不斷完善扶貧資金髮放程序,建立健全扶貧公告公示制度,強化羣眾監督與社會監督,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另一方面,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基層官員要做到警鐘長鳴,加強對扶貧領域官員權力行使的監督,對基層扶貧貪腐案件保持零容忍,形成“拍蠅”的高壓態勢,築牢黨員幹部反腐倡廉的“堤壩”,讓“蟻蠅”們不敢不想不能腐,這樣才能確保扶貧資金的安全運行和高效使用,確保扶貧資金真正用在扶貧對象身上,讓羣眾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

扶貧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求,越到攻堅期就越需要堅決打擊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只有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才能打好扶貧攻堅戰、圓好“中國夢”。

通報心得體會 篇8

通過學習深化作風建設提高執行力“四個一”活動和聽完高電雷局長的講課後,使我認識到了提高執行力的重要性,增強了做好本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提高執行力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開展深化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執行力”一詞最早流行於國外企業界,是由美國資深的企業家保羅〃托馬斯和企業管理學家大衞〃伯恩提出的概念,他們認為執行力就是“做”的能力,即企業選用合適的人去做正確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管理學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傑出的策略必須加上傑出的執行才能奏效。”“言必信,行必果”, 任何一項工作任務的完成,都是執行和落實的結果,沒有執行和落實作保證,再好的戰略也只是一句空話,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紙空文,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種擺設,再好的目標也只是一個理想。

提高執行力是有力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建設的現實需要;提高執行力是密切黨和政府同羣眾關係,使發展惠及民生的重要保證;提高執行力是着力解決當前黨員幹部工作作風與新要求不適應問題的必然要求。

們必須以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在執行上比精神,在執行上見高低,確保各項工作落實,促進清豐科學發展、社會和諧不斷取得新的業績。

學習之後我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必須努力學習知識,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在工作中不斷進步,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儘自己的能力把每一件事都用心做好,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把思想統一到 “為政之要、貴在落實;落實之要、貴在執行”的理念中來,加強自己業務方面的能力,認真細緻的做好做實各項工作,以較高的水平投身到工作中來,以自已的實際行動踐行提高執行力”的要求。

二、要在學習上深入,特別是在加強政策和業務的學習,主動思考問題。

當前工作形勢對我們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深入學習已是刻不容緩。

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決定了我們必須加強學習,要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加強自身和內部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拓展知識領域,改善知識結構,促進適應發展,提升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一定要通過學習統一思想,達到團結穩定。

不利於團結、穩定的話不説,不利於團結、穩定的事不做,不利於團結、穩定的的謠言不傳,多做實事 ,作為一名黨員,我要以這次以“四個一”活動為契機,提高認識,繼續把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虛心地聽取大家的意見,進一步反思工作中的問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改正不足,並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學習,保持積極進取的良好精神狀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地履行職責和提高執行力。

通報心得體會 篇9

一、高度關注脱貧攻堅工作

黨的結束以後,習於20xx年12月29-30日,來到河北省阜平縣的駱駝灣村、顧家台村進行扶貧工作考察調研。這是習結束以後的第二個離京外出考察活動(第一站去了深圳)。習講,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都過上好日子,是我經常想的一個問題;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自然要包括農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須包括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全面小康,這是我們對全國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

二、充分認識扶貧工作艱鉅性

一個地區、一個家庭的貧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長期原因。除了歷史的、區域的等客觀原因外,主要的還是主觀上的原因。如經濟薄弱村主要的還是村支兩委的軟弱渙散,貧困家庭主要還是沒有勤勞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藉助外力的幫扶是必須的,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自1992年以來,在全國範圍內已經開展了多輪的扶貧開發工作,耗費了政府和社會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很多地方戴上扶貧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貧的項目上了不少,但資金使用績效不高,老百姓不滿意。歸根到底,還是脱貧致富主體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內因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

所以精準扶貧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確劃分扶貧對象的類型,採取按户分策的幫扶措施。對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通過幫助其安排就業或新上農業生產項目等產業扶貧辦法;對沒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還是要通過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解決。

三、開展扶貧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

結合我們掛鈎幫扶的薄弱村來説,要解決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户收入兩大問題,首先是要解決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問題。只有村集體經濟發展了,集體有錢了,村幹部才能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才能解決村民的就業,才能解決村民的困難。

所以我們在制定掛村幫扶工作方案時,一定要將發展村集體經濟放在首位。要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支兩委和村組幹部的思想認識和幹事創業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所以在幫扶方案的制定、項目的選擇、方案的實施等具體工作過程中,我們都必須緊緊團結和依靠村支兩委和村組幹部,堅持做到“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

在考慮村體經濟發展時,還要堅持做到規劃引領,凡事都要在鎮村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的的框架下實施。發展項目選擇注重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三個方面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由於脱貧攻堅任務的時限性,我們還要充分考慮項目建設的收益時間。除了上一些打基礎、長遠發展的項目外,還要注重選擇一些投資少、見效快、收益穩的短頻快項目,確保能按時完成脱貧攻堅任務。

通報心得體會 篇10

脱貧攻堅首戰告捷,去年全國1240萬農村貧困人口脱貧。根據現行政策,貧困户銷號退出後,要留出緩衝期,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穩定脱貧。但有記者調研發現,眼下,一些基層把這種緩衝期家庭在建檔立卡數據庫中標識出來後,“晾”在一邊,不幫不扶,一些家庭重陷困頓。

很多時候,貧困與脱貧之間,只有指標量上的細微差距,並沒有明顯的鴻溝。倘若貧困户剛達到脱貧指標線,就把這些貧困户“晾”在一邊,不聞不問、不管不顧,那脱貧攻堅就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到頭來還是不能真正改善貧困户的現狀。“一脱貧就撒手”,缺乏後續跟進,缺乏持續幫扶,很可能會出現“飽而復飢、暖而復寒”。如此反覆、折騰,既影響黨和政府的威信,也勢必給如期打贏脱貧攻堅戰增加不確定性。

不可否認,脱貧攻堅“這場持久戰”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越往後時間越緊、越往後任務越重、越往後也越艱難。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倘若達到“脱貧線”便不幫不扶,不注重“貧困户的發展現狀”而片面追求“數字式脱貧”,疏遠的是黨羣幹羣關係,涼的是百姓的心,有悖中央扶貧政策的初衷,更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步伐。

“脱貧線”不是扶貧攻堅的“休止符”。光達到“脱貧線”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扶上馬、送一程”,留出緩衝期,保持原有扶貧政策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穩定脱貧。往往剛達到脱貧線或者還處在緩衝期的農户,普遍抗風險能力差,遭一場災,或遇上扶貧產業市場行情不好,或家裏出現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等變故,很可能就會返貧。脱貧攻堅是場拉鋸戰,絕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把幫助緩衝期家庭穩定脱貧,作為決戰決勝貧困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實際出發,注重長效,講究策略和科學方法,否則,扶貧工作就會陷入“欲速則不達”和“越扶越貧”的怪圈。一是脱貧攻堅始終要樹立統籌發展的理念,既要解決“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等迫切的民生問題,又要扶貧扶志並駕齊驅,輸血造血雙管齊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因户施策,不斷增強“造血”功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努力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術”的“四有”新型農民。二是實行“回訪”制度,切忌“漫灌式”扶貧,急於求成患上“急躁症”,要學會“把脈”出實招,善於“抓兩頭帶中間”,對有致富能力者錦上添花,對生活困難者雪中送炭,對中間者注重引導其向致富脱貧户看齊,並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

打贏脱貧攻堅戰,黨和政府希望看到的是貧困户通過黨員幹部的幫助,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發掘自身潛能,培養一技之長,擺脱貧困,找到致富路。誠然,脱貧攻堅是一場硬戰、更是一場持久戰,要打贏這場戰,黨員幹部要懷着一顆赤誠的為民服務的初心、幹事創業的信心、破釜沉舟的決心以及勇於擔當的責任心,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只有讓人民吃得飽、穿得暖、安居樂業,收入水平和經濟實力真正跨過“貧困基準線”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實的“扶真貧、真扶貧”,困難羣眾的生活水平也才會由“數字量變”到“生活質變”。

通報心得體會 篇11

通過培訓,學到了很多經驗,獲得了很多啟發,此次全區利用5天時間組織召開全區精準扶貧、精準脱貧黨組織第一書記扶貧攻堅電視電話會議,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關乎黨和國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大事,是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我市完成扶貧攻堅任務的必由之路,務必要統一思想認識,把握要求,凝聚更多共識和力量,科學研判我市扶貧開發面臨的形勢任務,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堅持把“精準”貫穿扶貧開發工作始終,加快轉變扶貧方式,全力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做到“扶貧到户、扶貧到人”、幫扶到位、落實到位。

提出的大抓基層、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和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等重要指示精神富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效地消除貧困,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農村要想富,全靠黨支部;農村要脱貧,黨建要先行。然而,我們國家底子薄,地方財力並不寬裕,尤其是山區基礎設施都尚未解決,要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不讓貧困羣眾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掉隊,以如期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需要我們在短短的5年時間裏,舉全國之力,全社會之力,全民之力打好扶貧攻堅戰,發動大家想辦法,找路子、拿對策,幫助羣眾解決困難。因此,我們必須理會和吃透中央、自治區的精神,在駐村幫扶中,農村第一書記做為機關直接與農村聯姻,項目直接與農業對接,幹部直接與農民聯動的“驅動器”,讓貧困地區的落後村因村級經濟長期空白,導致班子軟弱渙散,工作不能正常開展,組織制度形同虛設的村級組織重新得到建整,通過第一書記的努力,使村級組織班子有人大膽去抓、村裏的困難有人大膽去管、村裏的矛盾有人大膽處理。

俗話説:“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貧困村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求得發展,有待第一書記引進信息、政策和資金;有待第一書記帶領工作隊員和村支兩委一班人真抓實幹,艱苦奮鬥。當前我國扶貧攻堅工作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和發展後勁,實現更科學更有效的幫扶方式,所以第一書記必須用新的思維、新的路子去尋找和開拓幫扶道路。為此,我們務必將農村第一書記的選配做為一項重點項目來抓,讓第一書記成為羣眾脱貧的“領頭雁”,農民致富的“火車頭”,發展經濟的“加油站”。駐村第一書記既要切實對村裏工作負起總責,敢抓敢幹,大膽工作;又要堅持總攬不包攬,主要通過發揮引導作用、示範作用、聯絡作用、橋樑作用來總攬大局、承上啟下、協調左右、推動工作,團結村“兩委”班子一起合作共事,真正當好科學發展的帶頭人、農民羣眾的貼心人、矛盾糾紛的調解人、文明新風的倡導人、黨建工作的引路人。

為進一步推動全區新選派的第一書記深入基層,為民服務,扶貧攻堅,創先爭優,推動富民強桂新跨越。即將退役的“老兵”對新一輪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提幾點小建議。

一要正確看待工作。貧困村都是一些自然條件、生活條件都比較艱苦,從條件優越的市區、縣城進住到艱苦環境開展工作,不是想幹事就能幹得好,也許會碰到許多的失敗,如何用一顆平常心去腳踏實地是幹好工作、解決實際問題是前提,要把下基層活動真正落到實處,把基層作為自己學習充電的舞台,發揮作用的平台,積累經驗的“活教材”,把下基層當作一門“必修課”,活學活用、學以致用,不僅要“身”入,更需要“心”入,關鍵還要實用,真正走下去、沉下去、深進去、融進去,主動到矛盾糾紛多的地方,敢於觸及“高壓線”,勇於處理複雜棘手問題,把“老大難”問題作為對自身素質能力的考驗,老鄉們既關心我們説了什麼,更關注我們做了什麼,真心實意、盡心竭力幫助基層解決一些自己能力範圍內能解決的困難和問題,這一切關鍵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中,有時結果比過程更重要。

二要正確看待羣眾。感情是基礎,“你離羣眾有多近,羣眾和你就有多親”,“羣眾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你在羣眾心目中的位置就有多重”,“牢記身份和責任”聯繫,敞開心扉“零距離”溝通,讓羣眾打心裏想和我們溝通,願意和我們説知心話,不要以忙為理由,為沒有時間找藉口,想做成一件事不需要任何理由,關鍵看有沒有想幹事的願望,能幹事的激情,以及幹成事的動力。要想“做實做細做活下基層”這篇文章,必須有發自內心擠時間深入基層的初衷,主動找黨員談、找羣眾聊,坐下來和他們推心置腹的聊家常、亮家底、找短板,不迴避矛盾和問題,多涉足“深水區”,聽真實想法,在不知不覺的溝通交流中既增進了感情,“零距離”的融入到羣眾中去。

三要正確看待成績。我們常説,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壓力有時是外界給的,更多時候是需要自我加壓。近年來一些薄弱村轉化升級的成功典型,也證實了村級發展隨時面臨着“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停滯不前就是退步,步子慢了就是落後”的現實。對一個村而言,要穩中求快的發展,才能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應“雙贏”;對個人而言,要實現由“一碗米”到“一瓶酒”的升值過程,必須“定標趕超”加快“蜕皮”,才能早日“修成正果”。駐村開展工作不能急於求成,表現自我,而是要真正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受羣眾歡迎的事情。要把成績看得淡一些,把羣眾要自己乾的事看重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幹好自己想幹的事。

通報心得體會 篇12

精準扶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脱貧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的是黨員幹部長期的堅持和貧困羣眾自身的努力。現在正值精準扶貧攻堅的階段,是扶貧工作比較艱難的階段。這個時期更需要的是幹部們堅持不懈的毅力。國家的幹部就是人民的公僕,應該和羣眾同甘共苦,共命運。現在人民羣眾有困難,黨員幹部職責就是要幫助貧困户脱貧致富,要時時刻刻為人民着想。

扶貧攻堅跟帶兵打仗一樣,要選準扶貧幹部這個“將”。有的地方選派扶貧幹部搞攤派,重數量輕質量,只管派下去,不管是不是勝任,結果不僅沒帶領羣眾脱貧,還影響幹羣關係,有損黨和政府的形象。選扶貧之“將”,就是要選擇一批有責任、有擔當、有幹勁、有能力的幹部去基層駐村幫扶,真正撲下身子,深入田埂地頭,察實情訪民意,切實做到對羣眾致貧的來龍去脈瞭如指掌,對制定的政策措施心中有底。唯有做到精準識貧、精準扶貧,才能實現精準脱貧。

總書在新年賀詞李曾説過,“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羣眾”目標尚未實現,工作仍需努力,當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關頭。我們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羣眾,兑現好“按時脱貧”的莊嚴承諾,只要各級幹部黨員們遵循中央脱貧攻堅的方針路線,齊心協力,為脱貧攻堅不懈奮鬥,以“擔當”精神,“公僕”情懷,踏踏實實、抱誠守真地為民眾造福,那就一定能在扶貧的戰場中,充分發揮出一線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

通報心得體會 篇13

指出,打贏脱貧攻堅戰,是我們一定要如期兑現的莊嚴承諾。我們要時刻牢記的要求,真正把扶貧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深入研究、加強部署、強力推進。

創新,就是要創新扶貧開發的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增強扶貧動力,拓寬扶貧渠道,提高整體效果。按照分類施策的要求,既要精準送種苗、物資,更要從技術、信息、流通等方面大力幫助支持貧困户;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户的輻射帶動作用,吸引貧困農民以土地、勞動力入社入股,建立制度化的利益連接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脱貧攻堅的積極性,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協調,就是要有全局觀,統籌好扶貧開發與其它工作的關係。在海南,脱貧攻堅要與“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好,與全域旅遊發展結合好,與“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結合好。扶持生態條件較好、特色文化鮮明的貧困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豐富全域旅遊的內涵;按照宜居宜業宜遊的目標,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通過不斷完善鎮村基礎設施,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實現更高標準的脱貧。

綠色,就是要在扶貧開發中積極探索生態扶貧的新路子,讓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建設中受益。今年海南將對5個位於生態核心區的村莊進行整體搬遷,要着重從搬遷關鍵環節完善制度,提前謀劃,確保羣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脱貧”;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走好保護與發展雙贏的扶貧之路。

開放,就是要堅持在擴大開放中抓扶貧,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引導大量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參與扶貧開發。發揮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帶動作用,幫助貧困户脱貧;大力培育農村電子商務,解決農產品賣不出去、賣不好價錢的問題。

共享,就是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讓貧困羣眾最大限度分享各項公共資源。發揮和利用各地比較優勢,培育好休閒農業、高效農業等新業態,讓農產品變成旅遊產品、農家院變成農家樂、綠水青山變成羣眾脱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在解決因學致貧返貧上下功夫,對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精準資助”,徹底拔掉“窮根”;實施好衞生健康脱貧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病致貧返貧;制定符合實際、合法公平、可操作性強的危房改造措施,既防止加重貧困户債務負擔,又防止引起非貧困村、非貧困户攀比等負面影響,真正做到因户施策。

只有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系統謀劃、整體佈局,聚焦問題、精準發力,早抓、常抓、長抓,協調推進脱貧攻堅各項工作,才能讓海南的困難羣眾最大限度地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早日脱貧致富。

通報心得體會 篇14

扶貧工作中,我們常常聽到農户提問:“你們能給我們要來多少項目?這次修房子你能給我們多少錢?”。在有些貧困户的眼裏,“扶貧”就是等國家給自己發票子、修路、修房子。文舊村是鎮沅恩樂鎮34個貧困村之一,在實施該村脱貧試點小組基礎設施建設中,徹底改變了以往工程全盤包乾的工程建設模式,僅招標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及招租設備,由村兩委牽頭、小組羣眾出工出力備料組織實施,真正讓羣眾參與到項目建設和管理上來,既節約了項目資金又調動了羣眾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組與組互爭,户與户互比,部分村民小組道路硬化政府僅僅給予水泥支持,羣眾也能幹得熱火朝天。“政府搭台,羣眾唱戲”,扶貧工作中要切實引導貧困户從“要我脱貧”到“我要脱貧”、從“等靠要”到“內生動力”的轉換,通過多種途徑把羣眾引導到參與項目實施、家園建設上來,發揮貧困户主觀能動性,激發脱貧志氣、確立致富志向,立志自主脱貧。

“人有志氣,就有人幫”,“扶貧重在扶志”。羣眾是脱貧的主心骨,要脱貧,必須讓貧困羣眾轉變觀念,立下脱貧之志,樹立我貧困我羞恥的思想觀念。要主動把加強貧困户的主動脱貧意識和思想教育問題擺在脱貧首位,教育引導貧困羣眾學會感恩,學會理解,而不是把“扶貧”當作“理直氣壯”訛詐的機會。

隨着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一幅幅脱貧攻堅的生動畫面徐徐展開,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圍繞解決羣眾住房、飲水、出行、就醫、上學、增收等問題的一大批民生項目,在恩樂鎮遍地開花,村村有致富產業、户户有致富門路、人人有致富能力的脱貧致富奔小康格局正在形成。

通報心得體會 篇15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作為重慶“十三五”時期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貧攻堅工作如今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重慶能不能限時打贏脱貧攻堅這場硬仗,能不能如期兑現黨和政府對人民羣眾的莊嚴承諾,不是看我們的口號喊得多響亮、數字算得多漂亮,歸根結底還是要看黨員領導幹部有沒有實幹精神,有沒有捨我其誰的擔當。

去年,重慶立下了容不得半點耽誤、容不得絲毫懈怠的“軍令狀”,吹響了脱貧攻堅衝鋒號。這一年裏,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幹部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結合實際,細化措施,積極行動,紮實推進脱貧攻堅工作:潼南和涪陵已經順利“摘帽”,又有7個區縣正在加快“摘帽”步伐……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脱貧攻堅工作能夠取得階段性成績,是全市幹部羣眾擔當實幹、通力合作的結果,是我們出實招、拿實策、下實功取得的成效。但我們同時也要意識到,脱貧攻堅“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是一場需要紮紮實實去打的硬仗。隨着這項工作逐漸走向深入,我們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還有一些難題待解。比如已脱貧人口中有的脱貧基礎還不穩固;剩餘的貧困人口,基礎條件更差,發展能力更弱,致貧原因更復雜,貧困程度更深。越往後,實現脱貧的難度越大、精準脱貧的要求越高、鞏固脱貧成果的任務越艱鉅。要解決這些問題,實現脱貧攻堅衝鋒衝刺,各級領導幹部就必須“咬定青山不放鬆”,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始終做到全力以赴、攻堅克難,進一步發揮苦幹實幹精神,穩紮穩打,精準施策,落實責任,堅決拿下這個“山頭”、啃下這塊“硬骨頭”、打贏這場攻堅戰,以實幹出實績。

實幹不是蠻幹,需要方法論,考驗執行力。推動脱貧攻堅工作走向縱深,要有問題意識,要講究策略、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目標牽引、問題導向,在精準扶貧、精準脱貧上下更大功夫,既解決好面上的共性問題,又解決好點上的個性問題,通過有機結合、點面結合,形成合力。要通過完善兜底保障機制、貧困退出機制、後續扶持機制、脱貧內生動力激勵機制、統籌城鄉發展機制等,建立完善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擴大脱貧成果。要把發展作為根本之舉、治本之策,緊緊扭住發展不放鬆,解決好“發展什麼、怎麼發展”的問題。

實幹需檢驗,考核促有為。領導幹部到底有沒有幹實、幹好,來不得半點虛假,要用脱貧實效來檢驗。為此,就要用好考核指揮棒,對脱貧攻堅路數正、作風實、實績突出的幹部要大膽使用,對思路不清、作風漂浮、工作不力的幹部要堅決調整。只有在選人用人上堅持正確導向,看幹部為貧困地區帶去什麼、留下什麼,才能把實幹家選出來,讓空談者靠邊站。

這道理,那道理,實幹才是硬道理;説一千,道一萬,不如實際幹一幹。脱貧攻堅中央有要求,羣眾有期盼,時間很緊迫,任務很艱鉅。全市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低調務實、少説多幹,敢於擔當、積極作為,真正把脱貧攻堅的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堅強的黨性和優良的作風,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決戰決勝的勇氣、只爭朝夕的精神,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帶領貧困羣眾堅決限時打贏脱貧攻堅戰。

通報心得體會 篇16

脱貧攻堅首戰告捷,去年全國1240萬農村貧困人口脱貧。根據現行政策,貧困户銷號退出後,要留出緩衝期,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穩定脱貧。但有記者調研發現,眼下,一些基層把這種緩衝期家庭在建檔立卡數據庫中標識出來後,“晾”在一邊,不幫不扶,一些家庭重陷困頓。

很多時候,貧困與脱貧之間,只有指標量上的細微差距,並沒有明顯的鴻溝。倘若貧困户剛達到脱貧指標線,就把這些貧困户“晾”在一邊,不聞不問、不管不顧,那脱貧攻堅就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到頭來還是不能真正改善貧困户的現狀。“一脱貧就撒手”,缺乏後續跟進,缺乏持續幫扶,很可能會出現“飽而復飢、暖而復寒”。如此反覆、折騰,既影響黨和政府的威信,也勢必給如期打贏脱貧攻堅戰增加不確定性。

不可否認,脱貧攻堅“這場持久戰”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越往後時間越緊、越往後任務越重、越往後也越艱難。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倘若達到“脱貧線”便不幫不扶,不注重“貧困户的發展現狀”而片面追求“數字式脱貧”,疏遠的是黨羣幹羣關係,涼的是百姓的心,有悖中央扶貧政策的初衷,更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步伐。

“脱貧線”不是扶貧攻堅的“休止符”。光達到“脱貧線”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扶上馬、送一程”,留出緩衝期,保持原有扶貧政策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穩定脱貧。往往剛達到脱貧線或者還處在緩衝期的農户,普遍抗風險能力差,遭一場災,或遇上扶貧產業市場行情不好,或家裏出現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等變故,很可能就會返貧。脱貧攻堅是場拉鋸戰,絕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把幫助緩衝期家庭穩定脱貧,作為決戰決勝貧困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實際出發,注重長效,講究策略和科學方法,否則,扶貧工作就會陷入“欲速則不達”和“越扶越貧”的怪圈。一是脱貧攻堅始終要樹立統籌發展的理念,既要解決“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等迫切的民生問題,又要扶貧扶志並駕齊驅,輸血造血雙管齊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因户施策,不斷增強“造血”功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努力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術”的“四有”新型農民。二是實行“回訪”制度,切忌“漫灌式”扶貧,急於求成患上“急躁症”,要學會“把脈”出實招,善於“抓兩頭帶中間”,對有致富能力者錦上添花,對生活困難者雪中送炭,對中間者注重引導其向致富脱貧户看齊,並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

打贏脱貧攻堅戰,黨和政府希望看到的是貧困户通過黨員幹部的幫助,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發掘自身潛能,培養一技之長,擺脱貧困,找到致富路。誠然,脱貧攻堅是一場硬戰、更是一場持久戰,要打贏這場戰,黨員幹部要懷着一顆赤誠的為民服務的初心、幹事創業的信心、破釜沉舟的決心以及勇於擔當的責任心,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只有讓人民吃得飽、穿得暖、安居樂業,收入水平和經濟實力真正跨過“貧困基準線”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實的“扶真貧、真扶貧”,困難羣眾的生活水平也才會由“數字量變”到“生活質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703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