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精選關於關愛學生心得體會範文

精選關於關愛學生心得體會範文

在開展“提升教學質量,樹立教師新形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大討論活動中,作為從事近十年教學工作的我,對教師這一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做教師就要做關愛學生的老師,不懂得關愛學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聖殿。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呢?

精選關於關愛學生心得體會範文

一、愛學生就要關心、瞭解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説:“儘可能深入瞭解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瞭解,心中不明,就不能從思想、學習、生活上全面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教師只有全面瞭解學生的思想表現、家庭環境、社會交際等情況,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教育經驗:嚴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學生。他在辦兒童教養院時,對兒童的要求十分嚴格,又尊重每一個兒童的自尊心。他從不提學生犯錯誤的歷史,甚至在一定場合把8歲的學生稱為同志,其用意是激發學生做人的自尊心。我們常説要堅持正面教育,什麼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始終貫穿積極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對後進的學生更應如此。後進生感到最困難,最沒有信心的是學習,而學習的好壞是關係到學生自尊心和培養成為人才的重要問題。

三、愛學生就要信任學生,相信他們的進步。作為教師應信任學生,如果教師不相信學生的進步就失去教育的意義了。兒童的可塑性很強,經過正確的教育都能成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過錯,只要引導得法,也能改正錯誤與“昨天告別”。一個教師愛優秀學生容易,愛後進生則比較困難,因為他們有許多缺點,而缺點是不可愛的。他們的自覺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質尚在發展形成中,應善於通過細緻觀察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再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慢慢改正缺點。教師應用父母兄長般的關愛去撫慰他們的心靈,或曉之以理,或動之以情,或導之以引,激發他們向上的熱情。

四、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是愛,寬是害。有些優生認為自己學習優秀,往往在紀律上不嚴格要求自己。老師也認為這個學生學習不錯,於是姑息、放任這個學生,對他的一些“毛病”也從不過問,認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這個優生變得高傲自大,目無師長,無視學校紀律,學習雖好道德品質惡劣,也逐漸讓老師反感,因此熱愛不等於溺愛、驕慣、姑息、放任。當然,執教要嚴,並不是説可以簡單粗暴,而要嚴而得當,嚴而有效。

五、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教師的社會角色本身,決定了學生對老師的期望很高,他們看重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愛優生,也要愛差生,更要愛那些急需關懷教育的學生。對聰明勤奮的傾注滿腔熱情,對遲鈍、調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關愛來醫治他們心靈上的創傷,用愛的甘露來滌盪精神污染,把後進生一個個變為品學兼優的學生,把家長認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兒”培養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關愛學生就是關愛未來。對學生赤誠的關愛,是人民教師起碼的品質,讓我們做一名關愛學生的教師。

範文二

熱愛學生是每一位教師最起碼的道德要求,而實際上我們的教師很難做到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因為有的學生似乎永遠沒有出息,無論你怎樣批評教育都照樣我行我素;有的學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輔導幫助,他們依然是成績單上的最後幾名;有些學生似乎永遠是品質惡劣的學生,他們自上國小起便是班裏的搗蛋鬼,老師們的眼中釘。而這些學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排斥所有的老師,故意製造惡作劇,惹老師生氣。面對這些學生,老師們逐漸喪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對他們採取各種懲罰手段:體罰、變相體罰、心罰。有的老師當着全班同學的面狠狠的諷刺、挖苦他們,一點點的挖掉他們僅存的那點尊嚴和自信,甚至組織全班同學來冷落他,讓他沒有朋友,沒有關愛,沒有温暖……

耳聞目睹了許多類似的教育事實,讓我非常震驚,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藥了嗎?這些教師是真的愛自己的學生嗎?

也許,這些教師出發點是好的,他們“恨鐵不成鋼”,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人才,於是“寧給好心,不給好臉”。豈不知,這樣做侮辱了學生的人格,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這種愛,是一種無視人格尊嚴和人格平等的愛,是一種畸形的愛。那麼,如何做到真正的愛每一個學生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要讓“關愛”成為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

蘇霍姆林斯基説:“每一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與痛苦。”,真正的教育存在於人與人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於無言的感動之中。相對於教育過程中師生關係的民主、平等、真誠、和諧,教師所有的教育技巧都顯得那麼蒼白和脆弱。寬容和愛,才是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

愛的表達應該既是無微不至的、真誠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當我們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需要傾注自己的情感與愛心時,把學生的快樂成長當作自己的幸福時,那麼我們便會把對學生的關懷當作自己快樂與幸福的源泉,就會把每一顆心靈作為自己思考、研究、傾聽和欣賞的對象,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學生需要在愛的沐浴中成長,在愛的體驗中體會到尊重、信任、理解、關愛、寬容、友善,得到激勵與感召,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與豐富的情感體驗。

其次要讓“自信”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

教育在於激勵、喚醒,喚起學生對未來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期待,教育要將生活於其中的人帶入精神充實的境界,心懷美好的理想,看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實現教育從控制生命轉向激揚生命的飛躍。生命的狀態是多種多樣的,但惟有在學校、在學生期,才會這樣爛漫、紛呈而無畏。面對生命,特別是每天面對一個個充滿朝氣的、活生生的生命,那是對教師整個生命的激勵。

一個學生在中學時代遇到一位能給他激勵和憧憬的老師,那將是他一生的幸運。即使是批評,也要講究批評的藝術,要在真誠的批評中給學生一種爬起來的自信和勇氣,要為了明天、為了成長與發展去批評。對一時迷茫的學生,要以朋友式的點撥和提醒,幫助他們堅強地走出困境。讓他們認識到,有競爭就會有壓力,人生活在現世中,要奮鬥要拼搏,難免會有不順心如意之處,應該面對它,但不要誇大這種感受,要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正確認識自己的潛能與價值,對自我的發展充滿期待與信心。真正的教師應該具有這樣的品格:與學生一起心懷美好的憧憬,品味成功的喜悦,體驗生命的成長,和學生一起得到生命成長的一份滿足和昇華!

第三要注意與其它老師、學生家長一起為學生營造全方位的愛的環境

追求個體目標,不利於形成各方面協作,共同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心理疏導的任務,必須依靠課內外各種途徑的緊密配合,以及學校、家庭、社會的協調一致才能完成。心理疏導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建立校內校外結合的心理疏導網絡,在學校、家庭、社會多種教育渠道的配合過程中,充分利用社會信息中的積極因素,抵制和克服其消極因素,形成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全局合力。在學校內部,個人負責,對個人獎懲的做法,雖然可以強化教育者的責任意識,但卻可能以犧牲合作和其他方面不關心心理疏導工作為代價。如有的學校把心理疏導工作看成既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任課老師的職責,學生在課堂上不守紀律,任課教師推班主任管,似乎授課教師可以不管學生的思想,不負心理疏導工作之責,即只管教書,不管育人。在社會上,人們認為“育人”是學校的事,這種認識不利於喚起全社會的教育意識,不利於“共同育人”觀念的樹立,會導致“5+2=0”現象的出現。所以我認為班上所有老師要與家長一起為學生營造全方位的愛的環境,要讓學生在任何時候都沐浴着愛。

第四要關注“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

我校留守學生較多,作為一位老師更應關注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學生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裏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煙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餘時間講節儉的重要性,我校還專門為留守學生建立了一個“留守學生之家”。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並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鼓勵、組織留守學生們多參加業餘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學生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於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遊戲等不良的嗜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平時多引導他們多讀書等進行有益的業餘活動。

第五要保護學生的安全,維護學生的權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保護學生的安全是教師羣體所應該遵守的職業精神,需要廣大教師共同遵守。保護學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能否保護好學生應該是檢驗教師的一個道德標準。………………

想説的話想吐的心聲實在太多了,總之,“關愛學生”是我們老師的一項光榮而神聖的責任,也是我們老師教書育人的重要一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n8l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