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精選17篇)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精選17篇)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

通過觀看《高山清渠》,讓我更加明白: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歷史和現實證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科學理論,它們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有了這個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才能確定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種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和干擾,少走彎路並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2

通過觀看電視劇《高山清渠》,我被村支書黃大發帶領全村人絕壁鑿天渠精神所感動到。工程難度換成現在,都是極其艱難。但是黃大發在經歷的種種失敗、種種磨難沒有將他擊垮,反而一次次激發出他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豪情。其奮鬥的精神讓我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經過了長期的革命鬥爭,終於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創建了新中國。

我黨這種建艱苦奮鬥的精神是永不落後,值得我們這些後輩們繼續發揚和傳承下去。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3

老支書黃大發36年如一日,從青絲到白髮,最終在絕壁上開鑿出了一條9400米“生命渠”,撕掉了草王壩村貧窮落後的“標籤”,擺脱了長期缺水的困境。通水後他緊鑼密鼓張羅養殖業、種植業,帶領羣眾“坡改梯”,想方設法為村民脱貧致富找出路,始終秉持“村子裏缺什麼,他就帶頭幹什麼”,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幹。

廣大基層幹部要以榜樣為“旗”,汲取“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仰,發揚苦幹、實幹、加油乾的硬作風,克服簡單的事情不想幹、複雜的事情不能幹、艱難的事情不敢幹的懶散思想,敢於“啃最硬”的骨頭,多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時刻鞭策自己,努力用好心態、好思維、好方法在基層的大舞台上多為羣眾做好事、做實事。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4

由中共貴州省委組織部、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電視劇《高山清渠》,講述“當代愚公”黃大發戰天鬥地,帶領村民開鑿絕壁天渠,改變草王壩落後面貌的故事。劇中,黃大發一句“認命,我就不是黃大發”擲地有聲,在轟轟烈烈的時代,做出了最轟轟烈烈的舉動。作為基層青年幹部,要以黃大發老支書為榜樣,樹立實幹思維、強化實幹擔當、弘揚實幹精神,要堅定初心、恪盡職守、戒驕戒躁,讓“時代新人”的青春色彩更加“斑斕絢麗”,讓“青春之歌”在基層“絢爛有聲”,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

青年幹部要錘鍊“臣心一片磁針石”的忠誠度,讓“青春理想”在基層開出“時代之花”。“我在23歲的時候就在大隊當大隊長,在24歲的時候我就入黨。我入了黨過後,我心頭,本身是共產黨員,要下決心把這個水弄到草王壩來,讓我們老百姓吃上大米飯。”這個決心一下,就是一輩子的奮鬥與堅持,“當代愚公”黃大發之所以被授予“七一勛章”,靠的是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理想信念為人生指引了奮鬥的目標,提供了前進的動力,也讓人生的境界得到提高。作為青年幹部,要堅持多讀原著、勤學原文、深悟原理,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實踐的“必修課”,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始終與各級要求保持“同聲”,做思想上的清醒人、政治上的明白人。

青年幹部要提高“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責任感,讓“青春激情”在基層開出“實幹之花”。“沒有任何修渠技術,測量靠豎起幾根竹竿用眼睛瞄;沒有水泥,溝壁直接糊上黃泥巴;沒有起重設備,就在腰間拴根繩子下到擦耳巖用錘鏨鑿。”“當代愚公”黃大發之所以成為“時代楷模”,靠的是愚公移山的豪情壯志,用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黃大發不僅帶領羣眾在絕壁上鑿出一條“生命渠”,走上了致富路,而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優秀共產黨員的實幹擔當。無數實踐證明,要發展,必須要實幹,要在實踐中扛起責任擔當,在實幹中鍛打淬鍊成鋼。作為新時代青年幹部,要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要敢於擔當、善於擔當,在實踐歷練中增長經驗智慧,放心去幹、放手去做、放膽去衝,做到負責的工作使出最大力氣、出手的事情達到最高水平、交出的答卷達到最好效果。

青年幹部要祛除“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浮躁心,讓“青春風采”在基層開出“奉獻之花”。每次拉水泥的車箱裏撒落的水泥,黃大發總要仔細清掃入庫。妻子説家裏灶台需要一碗水泥來補一補,他堅決拒絕!為了修渠,黃大發起早摸黑,四處奔波,排除各種困難,腳磨出了血,曾累暈倒在地,也顧不上家。修渠那幾年,買炸藥水泥,過他手的錢就是20來萬,硬是沒出一分差錯。水通了,黃大發又帶領羣眾開展“坡改梯”。在黃大發和村兩委的努力下,羣眾正逐步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黃大發忠實踐行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作為新時代青年幹部,要放下面子、撲下身子、甩開膀子,做到“去時一股書卷氣,來時滿身泥土香”;要鼓起一股清風,不該想的不想、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不去,要無畏無懼,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和正確的進取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緊提高自身素質,抓緊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人民的各項事業添磚加瓦,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篤實篤行才能不負韶華,才能行穩致遠。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5

《高山清渠》劇中説:“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在劇中看到黃大發老支書在艱苦面前絕不低頭認輸、堅持用雙手“找幸福”,我深感敬佩。

“天渠”的修建,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解決了用水問題後,他繼續帶領羣眾在幸福之路上奮鬥前行,建學校、架電線、修公路等等,黃大發老支書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奮力推進鄉村振興,讓村民們日子越過越好。我要以他為榜樣,不斷鋭意進取、攻堅克難,精準精細為職工羣眾服務,提升職工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6

近期觀看了《高山清渠》,這是一部高揚的英雄主義的電視劇,講述黃大發同志帶領村民用三十六年時間修水渠,改變全村貧困命運的故事,整部電視劇突出展現了平凡人的英雄主義和基層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身為一名中共黨員,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我們要學習黃大發同志信仰堅定、品德高尚、心繫羣眾、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情懷和風範,在工作上認真與學生溝通,傾聽學生心聲,勇於擔當的同時以身作則,不斷錘鍊自己的工作作風,帶頭爭做履職盡責、無怨無悔的表率。接過奮鬥精神的“接力棒”,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優秀部分,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7

以老支書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台開播,觀看電視劇後感慨良多,老支書黃大發帶領羣眾用簡單的工具在絕壁上鑿出一條近萬米的“生命渠”,難以想象冒着多大的風險,克服了多少困難,用36年的時間只為解決村子裏長期缺水的問題。

《高山清渠》體現了黃大發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持之以恆的拼搏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揚這種不等不靠、無私奉獻的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抓實幹,埋頭苦幹。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8

《高山清渠》劇中説道:“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面對困難所付出的一切,都會成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即使失敗了,也是一種難得的收穫。

黃大發忠實踐行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作為新時代青年,要放下面子、撲下身子、甩開膀子,做到“去時一股書卷氣,來時滿身泥土香”;要鼓起一股清風,不該想的不想、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不去;要無畏無懼,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和正確的進取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緊提高自身素質,抓緊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人民的各項事業添磚加瓦。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篤實篤行才能不負韶華,才能行穩致遠。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9

《高山清渠》講述了為改變家鄉貧困缺水面貌,遵義市播州區草王壩村隊長黃大發,帶領村民絕壁開鑿 “大發渠”,改變了村民命運的故事。大發隊長几十年如一日,舍小我為大家,堅守至雲開見月明,他身上閃閃發光的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有夢想,有追求,有奮鬥,一切都有可能”。擺在大發隊長面前的三道難關:水渠要經過的大山、絕壁、險涯。他沒有因這些外人眼裏的“不可能”放棄“可能”,他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用真心換真情,獲得了外村人理解和幫助,哪怕有一絲希望的燈光出現,就瞄準燈光的源頭,去開闢和追尋,從中找到前進的突破口,排除萬難,借力修渠,沒有“等靠要”,沒有“拖垮欠”,憑藉他個人堅定的意志力和飽滿的信仰力,在攻千堅克萬難中將“不可能”變為了現實。山不動我動,立下愚公移山志,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正是大發隊長此渠必修的堅定信念和積極作為,成就了這一造福人民的高山清渠。

當今時代青年,享受前所未有的時代成果,也承擔前所未有的時代責任。責任重於泰山,大發隊長扛起了如山的責任。面對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作為凡人,我們豈不心動?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任務,作為常人,我們豈不疲累?我們就像大發隊長一樣,會面對無數的高山、絕壁和險涯,跨不過去,我們終將一事無成,跨過去了,前面又有新的挑戰在等待,正是一場場未知的挑戰,構成了我們每個人獨特的人生軌跡,構成了人生的畫卷。大發隊長在其人生中畫下了“高山清渠”這一美好的畫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是當今每一箇中國人民的時代責任,而不是個別人的責任。我們也要思考,我們的人生,是要朝哪個方向走,最後會形成怎樣的軌跡,我們人生的閃光點在哪裏,對自己、對人民、對國家、對時代的交待是什麼。

修渠尚且一錘一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敢想、敢幹、敢闖,大地和人民就是我們前進路上最豐富的口糧,我們把個人夢匯入實現中國夢的洪流中,從經驗豐富的人民羣眾中、從優秀如大發隊長的黨員幹部身上學習經驗、堅韌信念、提振信心,堅守正確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在時代洪流中實現自我價值。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0

“我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黨來了,分給我土地,讓我不再受餓挨凍。”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發誓,一定要為草王壩做點事情,報答父老鄉親。深知水對於草王壩來説就是救命的“東西”,下定決心一定要為村民“引水”,靠着這股勁一干便是一輩子。在“刷屏走紅”之後,他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心中時刻惦記着羣眾,把羣眾當親人、當家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草王壩有着獨特的感激之情。

廣大基層幹部不能有高人一等、優人一級的優越感,要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需,憂羣眾之所盼,在困難面前不自暴自棄,在作出成績後也不狂妄自大,要常懷着感激之情,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勁,不驕不躁、勤勤懇懇做好基層工作。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1

7月16日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利暢天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正式上映,該劇講述了“時代楷模”黃大發,帶領村民歷時30於年在絕壁上開鑿出一條“生命渠”的感人故事,《高山清渠》不僅僅帶給了我們心靈上的震撼、帶給了我們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思索,更多的是啟發了我們對優秀黨員的感悟,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不僅要做艱難困苦面前的“愚公”,也要做為民謀福矢志不渝的“痴情人”。

為民謀福黨員幹部要做敢想的“痴心”人。“有女寧推山崖下,千萬別嫁草王壩。”缺水的草王壩村,在十里八鄉是出了名的窮,草王壩村山高巖陡,雨水淌落下來根本留不住,距離草王村幾公里外就有充沛的水源,但是高山險阻成了引水進村的最大的阻礙,也讓鑿渠引水成了“痴心妄想”,黃大發他敢想人所不敢想,立志要為村民鑿渠引水、讓大家都吃上大米飯,正是這樣一個“痴心妄想”的念頭,支撐着他堅定的走到了最後。敢想是打破陳規、現狀、思想禁錮的利斧,像一盞引路的明燈,會指引我們走向新的道路,或許這條道路崎嶇難行,或許這條道路風雨兼程,或許這條道路成敗未知,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一定要有敢想的勇氣,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挑戰那不肯能的可能,敢於在工作中不拘一格、推陳出新為人民謀取更大的幸福。

為民謀福黨員幹部要做敢幹的“痴情”人。黃大發是孤兒,從小穿“百家衣”、吃“百家飯”長大,靠着黨的關懷和近鄰的幫助一步步成長,一顆赤子之心誓要引水進村、志拔山村窮根,以此來回報父老鄉親、回報黨和祖國,他不但敢想,還敢用30餘年的歲月來來踐行他的赤子情懷。這樣為國為民的大情懷,這種堅定不移的“痴情”,正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的優秀品質,空想誤時實幹才能成事,我們要有敢想的勇氣還要有敢幹的氣魄,危急關頭、艱難困苦黨員不想誰能想?黨員不敢誰還敢?黨員不幹誰來幹?我們都曾對着莊嚴的黨徽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那我們就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好每一項工作,有困難我們克服它,有危險我們戰勝它,失敗了我們從頭來,用幹事的態度和決心幹好事,以此來踐行我們的誓言,以此來我們對黨的忠貞,做一個體民情、察民意、辦民事、愛人民的“痴情”人。

為民謀福黨員幹部要做敢拼的“痴狂”人。“大發渠”被稱為“天渠”,是因為從水源地到草王壩村要進過大小9處懸崖、10多處峻嶺,要引水進村就要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一條渠來,缺技術、缺資金、缺人,第一次修渠歷時10年以失敗告終,不服輸的黃大發從頭開始學習水利知識,多方籌集資金,四處奔走給村民做工作要繼續修渠,這股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痴狂”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狠”勁,就是他身上流淌着的優秀黨員的光輝。擔得起優秀的人自有其卓越之處,我們當捫心自問,面對重重困難我們是否能初心不改?面對生死關頭我們是否能坦然處之?面對屢屢失敗我們是否能重拾信心?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面對生活給與的考驗我們是否敢豁出性命去拼一回、搏一回、瘋狂一回?為人民服務僅有五字,卻字字重逾千金,我們每一位黨員同志當知重負重、奮力前行,為我們愛的民愛的黨“痴狂”一回,哪怕只做好一件事也無愧我們胸前的黨徽和我們許下的誓言。

問渠那得清如許,只緣鑿渠“痴心人”。黃大發老支書用他的一生告訴了我們:共產黨員的“痴”,是堅定的信念、是迎難的決絕、是無悔的付出,我們要把人民的嚮往當做我們奮鬥的目標,並且為着這個目標不懈努力,用我們無限的熱情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中去,為我們中國夢苦幹實幹、奮勇當先。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2

近期收看了中央電視台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高山清渠》,用藝術手段再現"時代楷模"、中共中央“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修渠的先進事蹟,跟隨跌宕起伏的電視劇故事情節,讓我再一次走進草王壩走近黃大發,去感知那段“苦”、“痛”、“贊”的`燃情歲月,感悟一個共產黨人的堅守和付出。

戰天鬥地,怎一個“苦”字了得!60年代的中國,國家百廢待興,經濟困難物質稀缺。正當壯年的黃大發生活在偏遠落後的播州區草王壩村,面對缺水嚴重的自然條件和老百姓吃不起大米飯的惡劣生存環境,他硬是憑藉堅定的共產黨員信仰,發揮黨支部書記領頭雁效應,帶領村民戰天鬥地,千方百計克服修渠資金、技術等困難。黃大發在54歲的時候,還到鄉鎮水利站跟班學習水利知識和開鑿技術,為修渠打好技術基礎。在修擦耳巖段時,遇到一處倒懸的崖壁要修渠通過成了難題,年近60的黃大發把麻繩系在身上吊下懸崖開展測量,最終水渠順利通過此地,這正是他常説的“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真實寫照。修渠過程中黃大發經過一次次失敗和絕望,又不斷的燃起不滅鬥志,終於用36年13140天的時間,建成一條跨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解決了團結村缺水問題,改善了村民生活條件。

失去至親,怎一個“痛”字了得!6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也是一個激情似火的時代。在修渠最關鍵的時期,黃大發的一個女兒和一個孫子相繼因病去世,黃大發卻承受着巨大的悲痛,為了全村百姓早一天不喝望天水,能夠吃上大米飯,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毅然堅守在修渠一線。黃大發把失去親人的悲痛化着滿腔的工作熱情,融進一錘一錘的鋼釺敲打聲中、融進鋼釺與石頭碰撞四射亂飛的火花中,融進修渠大軍肆意揮灑的汗水裏,真正做到為大家舍小家,詮釋了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舊貌新顏,怎一個“贊”字了得!草王壩村老百姓在黃大發老支書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進一步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掘天渠、修村路、架電線、"坡改梯"、建學校,改變了團結村貧窮落後的面貌。特別是近幾年,在團結村建設有“大發渠”觀光長廊、“大發天渠”黨性教育陳列館和星空木屋、社林邊酒店、稻裏野舍等特色民宿,村子環境如詩如畫,村民生活質量進一步好轉。今年國慶節前,經過團結村的仁遵高速公路有望建成通車,可以為當地農產品外銷和農村旅遊帶來新的良好機遇,當地羣眾收入將得增加,這是隻想吃上大米飯的團結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幸福日子。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座戰鬥堡壘。黃大發帶領團結村村民自力更生,從貧窮到脱貧再到小康,切實發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黨員幹部要大力學習弘揚“大發”精神,實踐在當前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中,繼續貢獻統計調查新的力量。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3

《高山清渠》表現了黃大發由一名普通的農民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過程,看來深有感觸。

黃大發敢於與腐朽的封建主義思想鬥爭、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在工作中遇到難題不是靠“等、靠、要”得來,而是靠努力去爭取才能實現。

黃大發不為自己,一心為草王壩村人民着想,一心思考怎麼去找到水,詮釋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精神。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麼去履行自己的義務,那就是以優秀共產黨員黃大發為先鋒模範,努力在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4

《高山清渠》是以“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遵義市播州區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

故事的開頭就讓黨員們震撼不已,黃大發的家鄉草王壩村,位置偏僻、地勢險峻,因為缺乏水源,村民連苞谷湯都很難吃的上,生活的貧困讓他們連出門都那麼艱難。故事在向前發展,黨員們的心情也隨之跌宕起伏,被黃大發的所作所為深深感動着。“水是啥?那是盼頭,是命,是咱草王壩的夢……”“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我就是用手刨,我也得把這水刨出來”錚錚話語迴響在耳邊,他下定決心,要"從天上引來水"。黃大發同志帶領羣眾經過36年不懈努力,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地跨3個村約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拔掉了村子的“窮根”,用實幹兑現了“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當代愚公”當之無愧。

電視劇在黨員中引發了強烈反響,“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更應該向老支書黃大發學習,做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腳下有力量,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我進一步認識到要做艱苦奮鬥的楷模,首先要將艱苦奮鬥的要求體現在思想上。”“黃大發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千方百計達到奮鬥目標,我要以他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踏實肯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好表率。”交流中,黨員們紛紛表達了對老書記黃大發和他身上的愚公精神的敬佩以及自己的感悟,今後大家將會更加深入學習黃大發不忘初心使命、執着堅守的品質,不斷提高黨性修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5

作為一個遵義人,黃老的事蹟我一直是知道的,而今,以貴州省“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遵義市播州區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於16日已經上映。黃老的感人事蹟再一次浮現在眼前,感觸頗深。

這部劇改編自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報告文學《山神》,主人公原型是集多種殊榮於一身的優秀共產黨員黃大發,他被評為“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擁有“時代楷模”和“最美奮鬥者”稱號,在建黨一百年之際更被中央授予“七一勛章”,被譽為“當代愚公”。自上世紀50年代末起,他帶領羣眾歷經長達36年的時間,用鋤頭、鋼釺和鐵錘,全靠人工苦力,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改變了村子“窮根”的命運,用實幹兑現了“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

“我認識他是5年前的事。那時他已82歲,不到一米六的個頭,站在我面前,讓我看到山一般的堅毅,從此再沒改變過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位鄉親對黃大發的描述。

真的難以想象,在沒有任何水利工程專業知識的黃大發他們,面對30多里長且綿亙蜿蜒的石渠,是如何保證水能在渠道裏越走越暢,一直流到草王壩?但正是由於黃老前輩不甘心、不信命,和大山較勁的這份毅力,最終,苦心人,終不負。1995年,這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渠”通水了!

為山村引來清渠並解決了水的問題後,黃大發並沒有停止腳步,而是繼續帶領全村人種水稻、坡改梯、蓋學校、拉電線、修公路,用歲月和汗水帶領村民們朝着幸福之村大步前進,不斷提高了村民們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劇中提到過一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沒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誠然,老天是不會辜負每一個正在努力奮鬥的人,當你面對困難所付出的一切,都會成為你一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即使在最後你沒有得到你期待的結果,即使失敗了,也是一種難得的際遇。任何一件事都有舍有得,只要你堅持,不放棄,做好當下,每天前進一小步;正所謂水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總有一天會滴水穿石。行者常成,為者常至,如果一直處於平淡無奇、波瀾不驚的狀態,又何以體驗感悟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的`大風景?

“不怕山高巖石多,苦幹就能把貧脱,打巖引水修公路,窮村變成金銀窩。”如今的草王壩,村民的荷包漸漸鼓了起來,臉上的微笑越來越多,幸福感越來越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這是一部弘揚真善美、散發正能量的主旋律文藝作品,非常值得我們廣大青年黨員們認真觀看、學習的影視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向“當代愚公”黃大發學習,學習他的艱苦奮鬥、一心為民、埋頭苦幹、不屈不撓的愚公精神。這種精神激勵鼓舞了我,作為一名公路人,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兢兢業業,發揚這種不等不靠、無私奉獻的精神,肩負起“暢安舒美”的使命;堅定信念、敢闖敢拼,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6

黃大發少年時期即失去父母,面臨生存的危機;助他活命的鄉親們跟他一樣,長期面臨無水、無電、無路的生存困境。年少的他憑藉自己的一股不甘心被自然環境打敗的精神帶領鄉村村民找到了生命之源---螺絲河。23歲被推選為草王壩大隊長的黃大發立誓為村民引水、修路、通電,義無反顧地擔當起絕壁鑿渠的大任。36年間,他帶領全村幹部羣眾,握鋤頭,掄鐵錘,砸鋼針,用血肉之軀硬生生地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近萬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這是“當代愚公”黃大發和他帶領的修渠村民身上再現出的中國精神。

學習黃大發,心繫羣眾的為民情懷。他在村裏一心想為村民找到水源,解決缺水問題,他始終堅持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真心實意服務於黨、百姓,盡其所能為羣眾排憂解難、做好事、辦實事,立足崗位模範踐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憑藉自己的一股不甘心被自然環境打敗的精神帶領鄉村村民找到了生命之源---螺絲河。黃大發以自己的真誠、奉獻、清廉、勤儉、寬厚、堅韌等精神品格,贏得了人心,凝聚起一股強大的力量,終於創造了絕壁鑿渠的奇蹟。

學習黃大發,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黃大發同志始終懷着對黨的感激和感恩之情,嚴守黨的紀律,傳承黨的優良作風,生活簡樸,為人低調,作風樸實,模範踐行責任心、公正心、關愛心、淡泊心,不為金錢所誘、不為名利所惑、不為人情所困,充分體現了黨員幹部嚴格自律、克己奉公的優良品行。鄉里補助他本人的10元錢都捐到草王壩村作為村集體資金,最終為了給老奶奶多抓一副藥動用了,仍然在想辦法把它補上。

學習黃大發,奮鬥不止的奉獻精神。黃大發同志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始終積極主動、忘我投入,勤勤懇局、兢兢業業,堅守工作崗位,視工作如生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燃燒自己,工作中做到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貧,耐得住工作艱苦,以一顆安貧樂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有着難以想像的決心和毅力,他36年來做一件事,一輩子為一個目標,帶領全村鑿出一條生命渠,讓鄉親們吃上白米飯,過上好日子。最後終於解決了草王壩村民最需要的救命稻草——高山清渠。

“高山清渠”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範事蹟詮釋黨的崇高理想,既體現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着堅守,又彰顯了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羣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而今,那個他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村落,已經脱貧摘帽,正大踏步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

關於觀看《高山清渠》心得體會 篇17

很不幸,今天又下雨了,軍訓再次停止。同學們接到了學校的指示,坐在教室裏看成龍新拍的電影《功夫夢》。

看完後我心為之震撼。

電影中,一個非洲男孩,因為種.種原因而被迫來到了中國的首都北京生活。小男孩名叫德瑞-帕克,可以説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乒乓球技術可以説是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連續打敗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老人,這讓在旁邊看書的中國女孩兒瑩雪吃了一驚,不由地笑了,帕克這個開朗的小男孩兒聽到了她的笑聲,便來到了她的面前,先是自我介紹了一番,然後變熟練地跳了一段街舞,他們兩個就這樣認識了,但也因此捱了一個喜歡瑩雪的小男孩的打(他的跆拳道技術十分厲害),韓先生(成龍扮演的)看不慣,便用十分巧妙的辦法教帕克武功,帕克也讓換先生從失去妻兒的陰影裏走了出來。在最後的武術大賽上,只學了兩個月功夫的帕克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冠軍。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其實武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簡單的脱衣服、掛衣服、把衣服扔在地上、在穿衣服最後撿起來,這樣循環起來,就是一套十分厲害的招式,可想而之,我們中國的武術的奧祕可謂是十分精深,但又十分簡單,因為它就在生活中,問題是你有沒有用心去發現!

同時,小帕克的學武經歷也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學會堅持不懈,學會為理想而奮鬥,這樣的話,你就一定會成功。

讓我們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09n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