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新聞心得體會十篇

2023新聞心得體會十篇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1

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宣傳幹部、通訊員,稿件如何能夠打動編輯芳心,得到他的青睞,使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是每一個通訊員都在孜孜追求的目標。通過半年的新聞宣傳工作,通過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陸續在吉林日報、長春日報、新文化報…發表宣傳雙陽的稿件近百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針對自己本職工作,就如何提高通訊稿上稿率,我總結以下幾點,與同志們共勉:

2023新聞心得體會十篇

一是用好標題吸引編輯的眼球。新聞稿件的標題可謂新聞的眼睛,製作一個好的標題稿件就成功了一半,這也就是新聞稿件的“題好一半文”的意思。比如,我寫的《雙陽今年着力打造“五金”農民》,通過引出“五金”農民,一語雙關,發人追思,使整個標題有了動感,稿件投出後被吉林日報、長春日報、長春晚報等多家報刊採用,這篇稿件雖然在內容寫作上還有不足,但因為一個好標題而獲得成功。所以,寫稿制題是成功的第一步,不可草草而就。當然標題製作並不是一定要花裏胡哨,有時候也需要平鋪直敍,這主要是要看情況而定。

二是靠好導語感染編輯。導語是新聞的開場白,也是吸引編輯繼續看稿的重要一步。所以在導語上也要費點功夫,讓編輯一看導語,就對要講什麼有了瞭解。同時通過導語傳

遞好新聞價值的信息。導語一定要傳遞好文章最有價值的信息,這一點一定要注意。當然導語形式有多種,具體採用哪一種要視情況而定,不可生搬硬套。

三是憑結合點引起與編輯的共鳴。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熱點,如何圍繞熱點寫好宣傳稿件。我認為應該在社會熱點與我區實際結合點上做文章,這樣才能引起與編輯的共鳴。比如現在“備春耕生產、招商引資、春風行動”等是熱點問題,如果結合我區有特色的實際行動,既與當前形勢吻合,角度獨特,又有新意,豈能不引起與編輯的共鳴。比如,根據此思路我寫的《雙陽今年招商“早打算”》一稿被多家報刊媒體採用,起到了及時、準確、全面宣傳推介雙陽的良好效果。那麼結合點的靈感從何而來,主要是多觀察、多讀報、多思考,處處留心皆學問,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總會與編輯所需要的稿件不謀而合,稿件採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2

八月三號,晚飯後,我坐在沙發上,觀看新聞聯播節目。第一個節目內容是:《內蒙古:品牌領着牛羊跑》這介紹的是一種有機奶,它比普通的奶價高百分之七十。但它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因此對奶牛的養殖環境特別高。然而奶源創造需要企業、奶農、政府的共同努力。這就讓我想到了一直提到的只有要文化、有知識,通過共同努力共建和諧,就能達到這個目標,它更需要社會來自各方面的支持。才能產出這種高品質的牛奶,以供給全社會的需求。

第二個節目:現在有許多人都為自己以後的養老金着急,瞧!劉老太把所有的養老金都取了出來,只有20xx元,這下她可着急了,今後的生活就沒有了保障。但聽政府部門説,只要退回養老金,再一次性交滿十年的養老金,大約兩萬多元,以後每個月就能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了,劉老太為自己今後的生活有了着落而感到高興,她感謝社會、感謝政府,這不是我們一直以來提倡的共建和諧社會嗎?

共建和諧要從小事做起,廣告上,有一個老奶奶上了一輛公交車,可是車上沒有座位了,老奶奶只好站着,有一個阿姨對旁邊的叔叔説:“你讓座吧!”可是那叔叔回答:“還是你讓吧!”最後他們誰也沒肯讓。這時,一位大伯站了起來,給老奶奶讓了座位,老奶奶充滿感激地對大伯説:“謝謝”。而那兩個叔叔阿姨羞愧地低下了頭。

這個世界上,善良的人很多,他們都助人為樂,常常關心着身邊的人,我們也要為“共建和諧社”作出努力,在學校和家庭中汲取知識,讓這個社會到處充滿愛!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晚上,老師讓我們看新聞聯播。7:00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新聞聯播。其中有一段新聞深深打動了我,就是武漢大學的一個大姐姐,她為了照顧病重的父親,在校勤工儉學,用堅強戰勝了一切困難。

看到這些,讓我深有感觸,我們現在都過着飯來張口的日子,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中成長,不知道什麼是困難。從今後,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在學習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找爸爸媽媽,我也要慢慢學會克服困難,好好學習!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老師留了個家庭作業,是要求每天晚上看新聞聯播,然後寫觀後感。自從那以後,我開始養成每天看新聞的習慣。一晃看了20多年了,開場音樂都換了!如今我終於看懂了,下面用歸納的方式詮釋一下:

首先,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性質是國家的政治宣傳工具之一,是為了無產階級政權服務滴。甚至有些時候失去了社會新聞透明度的實際意義!

其次,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把有限的30分鐘時間分成三個固定的十分鐘專欄,第一個十分鐘專欄是國家領導人今天都很忙(今日接見了誰誰,今日開了什麼會議,今日又幹了什麼大事等等)。第二個十分鐘專欄是我們國家人民過的很幸福(哪個城市組織了什麼活動,哪裏出現了好人好事,哪裏又取得了良好的開局等等)。第三個十分鐘專欄是外國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痛苦中(哪個國家出現了戰爭,哪個國家出現了重大自然災害,哪個國家出現了罷工,槍擊、爆炸等重大犯罪事件等等!)

我一直堅信新聞輿論導向的重要作用,也承認新聞記者工作的艱辛。但是除了換開場音樂,最好在節目的整體制作上有所創新。有些時候對真正社會熱點問題避而不談,這一點不如一些地方台的新聞欄目看着解渴啊!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3月14日晚7點整,隨着熟悉的旋律奏響,我如約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新聞聯播》。隨着主持人那低沉聲調中播報了廣西都安高中好校長莫振高病逝的消息時,我在心裏想着:是怎樣的校長病逝的信息會上《新聞聯播》呢?我馬上上網一搜,顯現在網絡媒體上都是關於莫振高病逝的信息,通過瀏覽知道,莫振高是瑤山裏教育事業的傳奇故事。

近40年的教師生涯,他曾拒絕過到縣委縣政府任職、放棄過調動到廣州等沿海發達地區的機會,留在了瑤山當一名貧困學子的“點燈人”。在“莫振高”們的栽培努力下,都安的學生不負眾望。從1993年以來,都安高中升學率逐年上升,20xx年升學率達到93.75%。學校連續20多年有學生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牌高校。

“近代學者夏丏尊説過這麼一句話: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的教育,猶如沒有水的池塘。而我要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孩子只是學校的幾千分之一,卻是每一個家庭的100%!”“幫一個貧困生,就是幫一個家庭!”莫振高説,35年來,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先後資助300名學生上完了高中、大學。他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瑤山這片生他養他的熱土。為了更多的瑤族同胞走出山門,他願意默默奉獻到永遠。

“好校長走了”卻留給我們深深的教育真諦——愛,對學生無私的愛!

一、愛是尊重

愛不是憐憫,愛不是施捨,愛不是併吞,愛是對生命的熱愛,是試圖用一個人的生命感去喚起另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愛、激發生命的活

二、愛是信任

愛是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一種信任。教師信任孩子,相信他有戰勝困難的勇氣,相信他有改正缺點,認識錯誤的需求,相信孩子有積極上進的願望和決心。相信能用愛感化迷途的羔羊,沒有信任,愛的關心將是無力的、蒼白的,而孩子也只有建立了對教師的信任,愛才能被接受。信任是愛的橋樑。

三、愛是關心

關心是愛的切入口,就是了解對方的需要,關懷對方的疾苦,並努力去幫助他,如:父母照料孩子的飲食起居,教師的傳道授業,社會捐資貧苦地區??所有的這些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主動的關心。我們對孩子的愛的關心是細膩的、無微不至的,既關心孩子的物質,又關心孩子的精神,當孩子覺得自己被人注意、重視,而不是被忽略遺忘時,就會產生喜愛之感,樂意接受愛。所以關心是愛的體現。

四、愛是寬容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有了寬容,才能夠等待;有了寬容,才能去喚醒;有了寬容,才會有教育。

五、愛是要求

愛本身體現出對孩子的要求,真正的愛不是無原財的遷就與無度的嬌寵,而是伴隨着合理的要求,孩子可以從這些要求中感受到被信任、被期待。教師相信一個撒謊的孩子之所以撒謊是有原因的,也相信他可以改正這就是教師對孩子的要求,而孩子根據這些要求克服、自身的缺點,不僅接受了愛,而且把愛變成了動力。合理要求是愛的保證。

六、愛是奉獻

愛之所以偉大在於愛必須首先想到別人:利人必先克己,達己必先達人。愛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高尚的行動,它是無私、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奉獻,如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是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培育是無私的奉獻。只有當愛付諸於行動時,才能真正體會愛的快樂,愛的幸福。無私奉獻是愛的實質。

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教師應當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更要有愛的藝術。

讓我們的愛充滿教育心智,讓教育之愛閃耀智慧的光芒!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5

民法典自20__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1260條。律師從頭到尾都要熟讀、記憶、掌握每個知識點。需要無數個日日夜夜學習才能精通。

民法典自20__年1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正所謂:民之所安,法之所繫。民法典、民法典,是保護人民的寶典!

這部法典,關係每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她很温柔,守護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也很霸道,出台之後,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等相關法律將不再保留。

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要不忘學習《民法典》。讓《民法典》的為民思想和情懷,更加激勵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讓即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成為《民法典》行穩致遠的堅實基礎。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6

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是新聞工作者的基石。作好通訊員、編輯不但具有最起碼的素質,而且還要必備新聞常識、新聞寫作知識。這樣才能擔當新聞工作的重擔,發揮新聞工作者的作用。

人類誕生以來,新聞作為人際間傳播新信息的一種社會現象,就產生了。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新聞也在不斷髮展。早期的新聞主要是以口頭、書面文字的方式傳播的,以報紙為主要載體。20世紀初,無線電技術得以發展,隨之,廣播新聞開始出現,,英國開辦了第一家廣播電台。20世紀20xx年代,隨着光學和化學工業的進步,又相繼出現了圖片新聞和電影新聞。20世紀30年代,電視開始成為新聞的主要載體。目前,電腦網絡又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渠道,併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之一。

新聞之所以速度發展,關鍵在於新具有強大的功能:它是人類生命鮮活的本真狀態的呈現;它是心靈溝通的有效手段;它是今天生活的反映,是明天的歷史,歷史是昨天前天的新聞;它是一種改造社會的工具。

新聞是以宣傳為手段反映當前生活中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新聞是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經常大量運用的一種文體。新聞,是消息、通訊、新聞特寫、速寫等體裁的統稱。

新聞的種類有廣義、狹義之分。就其廣義而言,除了發表於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的評論與專文外的常用文體都屬於新聞之列,包括消息、通訊、特寫、速寫等,狹義言之,新聞就是消息。廣義新聞的體裁分類,大致分為消息、通訊、特寫、速寫等,按新聞的傳播方式分類,可分為報紙新聞、廣播新聞、電視新聞、網絡新聞。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線。實證性,就是説新聞要讓事實本身説話,寫出確定事實的基本要素,交代清楚有關的人、事、時、地、因果、意義等要素。及時性,主要強調新聞的"新",即新近發生或發現的事實的報道和述評,這就要求及時地捕捉、及時地採、及時地報道,可以説新聞是一種時效性很強文體。廣泛性,它面向全社會,對廣大羣眾傳播最為廣泛的信息形式,所以會引起全社會廣泛的關注,產生廣泛的影響。開放性,是説新聞不受空間限制的一種宣傳形式,"世界無邊界",足不出户可以瞭解宇宙星雲,天下大事。同時,新聞還具有變動性,新聞以生活發生的具有新聞意義的事實作為歸依,而事實不斷變動,新聞所要反映的正是變化中的客觀事實。 要及時報道新聞。新聞報道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新聞的本源是講究用事實説話,是對客觀事實進行報道和傳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聞信息中的內容必須真實傳達。但是,客觀事實本身不是新聞,被報道出來的新聞是在報道者對客觀事實"進行加工"之後形成觀念性的信息,是記者把自己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傳達出來而產生的信息。 新聞按照新聞事實發生的地域和範圍來分,有國際新聞和國內新聞;按新聞的性質分,有政治、經濟、社會、文藝、體育、衞生等新聞;按新聞的特點分,有事件新聞與非事件新聞、單一與複雜新聞、動態與靜態、本體與反映新聞;按題材來分,有典型、綜合和述評報道。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7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一年的時間就匆匆過去了。在這短暫的一年中,由於各位領導和同事的幫助,我圓滿完成了自已的本職工作。為了在新的一年裏更好地完成任務,我將本年度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

作為一名記者,要有宏觀意識,要胸懷大局,瞭解黨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於透過事物現象預見其本質和未來,從而挖掘出有社會價值的新聞題材。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已的各項素養。

為了提高政治素質,我要求自已做到: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我認為,記者講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還要做到正確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加強羣眾觀點,貫徹羣眾路線,重視政治理論學習。

記者心理素質包括:好奇心理、競爭意識、冒險精神和堅強的意志。這些心理素質是成為一名記者的必備條件。所以,我始終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質。

作為一名攝像記者,光有較強的政治和心理素質還遠遠不夠,更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於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餘尋找各種與業務有關的資料,如《新聞學理論》、《採訪寫作的方法與技巧》等專業書籍,並不斷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堅持每天認真觀看各大電視台的新聞欄目,邊學邊實踐,使自已學到的每一點先進技術都落到實處。

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我還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實,講真話,主持正義,堅持真理;報道內容健康,有益社會進步;講究文德,反對以稿謀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侵蝕;處理好與同事間的關係等。

二、敢於吃苦,勇於實踐。

新聞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缺乏對社會的基本瞭解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一名優秀的新聞人的,記者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羣眾、深入生活。同樣一個新聞題材,有的記者拍得有聲有色,有的記者卻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於是否真正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羣眾。“實踐出真知”、“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就是這個道理,一些影響面大、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新聞作品,都是作者投身於火熱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新聞素材,進行了艱苦的調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兩不怕”,即“腦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對得到的新聞素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直到捕捉到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春天,是我們台管理機制改善的春天,改變了我台以往等新聞、派新聞的被動局面,給所有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平等競爭、平等提高的良好機會。今年,我代表鎮婦聯參加了市婦聯、市建設局聯合舉辦的“建設杯學長霞做時代女性”演講比賽,並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為我鎮和台裏爭得了榮譽。同時,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通過學任長霞,我認識到只有樹立優良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才能做一名稱職的記者,任長霞精神不僅作為一句口號,更作為一種信念滲透到我的頭腦中,所以也是我收穫最多的一年。

我經過拍攝、收集了大量鏡頭和資料,精心策劃了《我鎮非公企業工會工作開展有聲有色》的系列報道,為我鎮非公企業工作發展提供了翔實的材料,得到了許多企業的好評,也為我鎮經濟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端午節前夕,台裏預計舉辦一台包粽子比賽以豐富廣大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為尋求適當的比賽場地和贊助單位,我曾多次冒着酷暑到華興酒店聯繫有關事宜。工夫不負有心人,大賽終於如期在喜慶歡樂的氣氛中舉行並圓滿結束了。這次活動不僅得到了廣大羣眾和華興酒店全體員工的一致好評,還為台裏爭取了元專題片製作費,同時也為我台打出了更響亮的好聲譽。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8

新聞宣傳是一個學校與外界交流的紐帶,是樹立單位形象的重要平台,為了進一步提高新聞寫作能力,促進學校的宣傳工作,7月2日至7月4日,市教育局舉辦了中職學校新聞寫作培訓班。還專門邀請了新聞中心的主任與主要編輯人員授課,他們授課幽默風趣,散發着智慧的光芒,向我們講解了新聞寫作基礎及新聞寫作等方面的知識,並把自己多年的寫作經歷和成功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和盤托出,讓我們對新聞寫作有了較為系統地認識。

一、 要有新聞敏感性和主動性

通過這次新聞寫作培訓講座,使我認識到新聞絕不是你想什麼就寫什麼的,而是要客觀地描述事實。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要不斷提高對工作的理解力、生活的執行力和學習的創新力,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件要有敏鋭的洞察力。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觀察研究,這樣才能寫出最真實的新聞。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一篇新聞。

二、 要善於思考,善於積累

新聞就是要對最近發生的,有報道意義的事件及時報道,這就需要我們要有一顆善於思考的心。寫好一篇新聞,僅有發現和思考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鍛鍊自己的日常寫作能力,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

三、 要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眼睛

要寫好新聞,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我們要用敏鋭的雙眼去觀察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點滴,這樣寫出的東西有特色。如果想作為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就應該用眼睛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多看,多問,多學,善於去發現新聞點。有了身邊的人和事做素材,我們的寫作才會更貼近生活,貼近讀者的心。

四、 注重新聞寫作的創新

新聞的寫作在於不斷的創新,不斷的積累。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從中得到靈感,創新新聞。

寫作,需要持之以恆。文字工作靠日積月累,幹工作也要持之以恆。必須有謙虛謹慎的心態,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學習先進人物以增長自己的才幹,細心觀察周圍的一切去發現問題和契機,並一直堅持下去。寫新聞稿件是“苦差事”,但熱愛與追求,是搞好通訊報道的動力和精神支柱,因為愛可以創造一切。因為有熱愛,可以變枯燥為有趣,便無聊為鮮活,當你熱愛職業並發現從事這樣工作的時候充滿活力、生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從事所從事的工作是件趣味無窮的事情,這樣的時候,就能鼓起勇氣,戰勝困難,時間緊,可以擠;水平低,勤學習,持之以恆,從愛好到入門,從入門到精深,持之以恆。其次就是駕馭文字的能力,無論文章立意如何好,沒有與之匹配的表現形式和表現語言,都將會功虧一簣,所以,重視並切實將文字駕馭能力的提升鍛鍊當是新聞通訊員的一項重要技能。

通過本次學習培訓,不僅提高了自己對新聞寫作技巧的理解,更激發了寫好新聞的信心和決心。是一個展示英雄風采的好平台。我們身邊有那麼多可歌的動人事蹟,我們周圍有那麼多的先進經驗,都值得更需要我們去發現、寫作、報道。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9

什麼是新聞攝影?所謂新聞攝影就是以攝影圖片的形式對正在發生的事件進行的新聞報道。

攝影圖片有何用處?攝影圖片是新聞攝影傳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説明事件,傳播消息,引發影響等。當然,新聞攝影除了以最主要的圖片對新聞進行報道,一般還都要都附有簡短的文字説明,以介紹事件發生的背景和過程等。 在電視台實習期間,

在電視台實習期間,本人也做過很多外出的新聞拍攝,回想拍攝過程,自己總結了一下拍攝新聞圖片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在沒有三角架,特別是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手持相機一定要穩,要注意姿勢,在站立時,應避免身體的前傾或後仰,因為這樣會導致身體失衡進而影響雙手的穩定。同時左右腳一前一後地站開,在降低重心的同時使身體更加穩定,這樣拍出的照片才能較好的避免過虛的情況出現。

其二,是要注意取景和構圖,構圖有很多形式美的原則,不過作為新聞報道的攝影,要區別於藝術攝影,在取景和構圖要突出重點,把照片的主體焦點放在活動的重點事物上,跟主體無關的景物,最好不要放在取景框裏。

其三,與取景和構圖密切相關聯的是照相前對所要照的內容的一個通盤考慮。即思想上要有充分準備,因為一些新聞事件,一個精彩的鏡頭在瞬間就會消失。所以要提前想到自己的站位,以及鏡頭焦距可調節的範圍是否能夠達到自己需要的效果,並做好準備,時刻注意抓拍時機。

其四,圖片的大小要適中,對於存檔的新聞照片,一般1m就可以了,如果是需要刊印畫冊,那麼就要看需要而定了,一般相機設置照片質量越高,相機的反映越慢。

其五,一個場景,特別是主體人物在做動作時,要注意多拍幾個鏡頭,這樣才能從中選優。其六,如果是自己組織的一些活動,在活動最精彩,也是最能反映事件的時候,這時候可以人為組織從不同角度重複進行拍攝,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個人感覺新聞圖片最重要的是在於圖片要有現場感、真實感,要有感染力、衝擊力,要能夠使得圖片在進入人們視野第一瞬間傳達出新聞消息,讓人看了之後就有一種身臨現場的感覺。

2023新聞心得體會 篇10

新聞攝影聽起來好像是一門特別有趣的課程,其實實際上特別很難學會的一門課程。一個人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可以掌握一門課程,而且還對於這種實用性比較強的學科,那更不容易學會。

其實,這些東西都需要個人的靈感和自己獨特觀察,有些人就可以拍出讓人驚歎的作品,而有些人在同樣的環境下卻沒有創造出同樣的效果。很多東西的學習都要因人而異。同樣,每一門課都有它適合的人羣,所以在這門課上如果我能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我肯定十分感激,反之,我也坦然接受。當然還有自己的努力程度,這一點也是學習知識的關鍵。雖然這門課到現在還有幾周,但就我自己而言我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看了許多優秀的照片,至少這些照片我平時都不怎麼接觸,或者更確切的説我平時都沒怎麼關注。特別是《飢餓的蘇丹》當時我只是聽別人説過。但是我沒有去看過這張照片,當我看到這張照片時我真的很震撼。更確切地説我真的覺得自己挺幸運的,沒有生活在非洲,更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戰亂國家。有時想一想感覺自己真的很幸福,很幸運。雖然我並不瞭解他們的生活,也不可能去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但每次從報紙或者雜誌看到他們的生活寫照時,總會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辛酸湧上心頭。是同情、是憐憫、同時也是自己無可奈何的悲歎。

對於我們這種衣食無憂的大學生來説是無法體會他們的生活的。當然,更無法想象他們是怎樣度過年復一年的時光,是掙扎還是絕望?其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就好比我自己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南方,我是無法體會北方缺水的悲哀,我發生沙城暴的無奈。同時,我更無法體會自己的周圍是一片荒蕪,或者是一片沙漠沒有四季常青的柏樹和竹子更沒有一年暢流的小溪或者是河流。有時在想他們在那麼一片缺水的地方是怎樣克服下來的。我一直在假設如果我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都在南方,那麼我國南北差距會不會更嚴重?會不會更讓人擔憂? 就像歷史沒法假設一樣,很多東西是沒法假設的,最多它曾經出現在你的腦海中,你曾經在腦海中幻想過它的存在。我又想到人的出生是無法假設的,你所生存社會和生活環境就已經註定了你以後的人生。也許你會説,我以後會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它。但是你和別人比較起來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就算是你再怎麼拼命奔跑你也不可能是最後的冠軍,有些事情一旦註定了就無法改變,事實就是事實命運就是命運改變不了就是改變不了。以前老師在開學總是説你們現在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努力就可以超越別人。但是在現在聽來我才發現是多麼的蒼白無力!也許這只是給自己頹廢找的一個藉口,或者是作為一個憤青發泄自己不滿的渠道。但是這種情況畢竟存在着,而且還有可能繼續存在着。所以對於這種不能改變的事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坦然接受,然後找好自己的定位繼續努力,試圖改變這種不能改變的事實!就像古語所説“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應該坦然接受世界所賜予我們的一切,不管是憂傷的崎嶇之路,還是快樂的平坦大道。既然選擇了就應該釋懷!

既然是你自己沒有當偉人的命就應該好好做一個平凡人,其實平凡人也挺好的。平凡人自有屬於平凡人的快樂。而對於我自己來説就像我的微博簽名一樣“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又一杯醇香的咖啡;有一本喜歡的讀物;有一張舒適的沙發。當午後的陽光灑滿一扇窗,當温暖的陽光輕輕地瀉在自己的臉上,漏出愜意的笑容。這就是我所謂的小幸福!”當然這種生活的前提是有一個温暖的家,而這的前提是有一個穩定的工資,有能夠組成家庭的物質條件。而這種物質條件最重要的就是錢,有時候我會覺得錢真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東西同時又是一個壞東西。因為我覺得跟自己的親人或者朋友談錢真的傷感情。而且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提它感覺你們之間的感情頓時就這那一刻凝固了。但是,作為社會上生活的你和我來説,你是離不開它的。因為你一旦離開它了,你都什麼都不能做了。其實,我一直都十分羨慕陶甕所描繪的桃源生活,我知道這種生活不存在但我總是幻想我就生活在裏面,無憂無慮。“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寢室有一個同學就特別喜歡陶淵明,喜歡他的節操,它的詩,不管是《歸園田居》中所描繪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還是《飲酒》裏面所寫的“才舉動一下,悠然見南山”無一不讓她神往。雖然她自己也知道這只是南柯一夢,偶爾想想罷了。但是可能她有詩人情節,時不時要慨歎一下。其實,我挺理解她的因為這個世界太混沌、太渾濁、太難以立足。也許世外桃源的世界才是自己理想的烏托邦吧!畢竟是烏托邦就算它再完美再理想化也沒法存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上。畢竟不是小草可以在這校園裏年復一年的生長髮芽,而我們最終會被下一批人所代替。

真的奇怪本來是寫心得體會的卻自己發了一篇牢騷,寫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寫什麼,是自己心裏的體會嗎?真的是嗎?還是自己藉機發一發牢騷!老師你就將就將就看看吧!學生不才就只能寫到這裏了,看看字數剛剛達到你的要求,也算是完成任務了,雖然還不知道是不是圓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jzqd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