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精選21篇)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精選21篇)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

今晚,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的頒獎典禮中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大家,感動中華兒女。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精選21篇)

在感動中國節目中,帶領科學家團研究科學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棄在城市生活、到貴州山區支教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帶領鄉親們啟程為南水北調工程做出巨大奉獻的趙久富;為災區捐款不願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張記清;為了自己兒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愛陶豔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豔波。

陶豔波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要陪伴在兒子楊乃彬一起學習。因為有一次發高燒導致耳膜出血,失去了聽力能力。這給陶豔波和一家人很大打擊。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走過很多的地方,但醫生的結論始終讓他們失望。她給兒子去學脣語,然後一點點地教兒子説話、識字。就這樣,陶豔波辭職陪着孩子一起上學,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母子一起學習。經過不斷學習,楊乃彬也能比較正常地和人交流。現在他希望通過自己努力來回報幫助他們的人。

看完這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點一滴,也能變得很偉大,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應該做出對社會有用的事,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20__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節目,裏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動不已。有被稱作“氫彈之父”的物理學家于敏老先生;有在貴州貧困山區支教22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婦;有為了孩子學習而與孩子同桌22年的陪讀母親;也有敢於與暴恐分子作鬥爭的警察叔叔木培提;還有為了遠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病毒的醫務人員......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于敏老先生,當主持人宣讀頒獎詞,於老先生的兒子接過獎盃的那一刻,距離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3個月,前蘇聯用了6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中國人只用了2年8個月。朱光亞院士稱,在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的過程中,“于敏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唯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那是一段蕩氣迴腸、催人淚下的一代物理學家的故事。1966年12月28日,我國進行了首次氫彈原理試驗,為確保能拿到這次試驗的測試結果,于敏頂着戈壁灘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刺骨嚴寒,檢查和校正測試項目屏蔽體的擺置。核試驗基地都是在條件惡劣的高原和大漠上,當時40歲的于敏身體虛弱到這樣的程度:從宿舍到辦公室只有百米的距離,有時要歇好幾次,上台階要用手幫着抬腿才能慢慢地移步。由於過度操勞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現場。但在那樣高難度、高輻射的條件下,於老先生仍“以命相搏”.經過無數次的測量,中國的氫彈原理實驗成功了!

於老先生這一輩子為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他這種為國家奉獻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要學習他那寬大的胸襟,堅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3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着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一個偉大的老師,因為母親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尋回後,所以他決定將母親綁在身後,騎着電瓶車每週往返於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顧母親5年如一日。他的事蹟經過廣泛傳播之後,學校決定將陳斌強工作地點從鄉鎮調到縣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裏已經有淚水在打轉了,我很佩服他對媽媽的一份孝心,雖然有諸多不便,但他還是一心一意,堅持一直揹着母親上下班,他説過一句讓我印象最深的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媽媽,卻沒有時間等了。”讓我頓時潸然淚下,我也在心裏暗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媽媽,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看完後,我又在網上看了關於他的新聞,他在QQ空間裏這樣寫道:“不過是一個兒子孝順母親,世間最普通的事兒,怎麼就能引起那麼大的轟動?想來,也許是很多子女雖心裏裝着父母,卻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緣故吧?”

張麗莉,一個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好老師,她愛孩子勝過愛自己。20__年5月8日,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衝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現已逐漸康復。

我很感動,這時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説的沒有錯,張麗莉老師的班上有一位同學,他超級不喜歡語文,張麗莉就特意在課堂上讓他朗讀課文,並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微笑着誇他“聲音有磁性,很好聽”。一段時間之後,那名同學的語文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我覺得她很了不起,這時我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她“臨危不懼、捨己救人”。

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4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

在20__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有十個,有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有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乾部山西村官段愛平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着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着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裏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__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着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國夢,感染我們視覺,淨化我們的心靈。為了中國夢的實現,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我們實現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普通共產黨員。論職務,她並不高;論工齡,她並不長;論年齡,她也並不算大,可就是這麼一位平凡的同志,心中堅守着入黨的誓言,在極其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執着地追求着、無言地奉獻着,創造出了非凡的業績,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她就是我們無錫國税優秀共產黨員,市局徵收計統處會計核算科副科長——許陽同志。

是的,許陽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黨員的稱號賦予了她不平凡的勇敢和堅強。

作為一名女性,許陽和其他女同志一樣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耄耋之年的奶奶,需要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年幼懵懂的孩子,需要她耐心細緻的教導;而工作繁忙的丈夫,又無法為她分擔更多的壓力。在工作與家庭的兩難選擇之間,許陽選擇了工作,選擇了勇敢和堅強。在全市集中徵收、會計一級核算試點工作中,作為税收會計的許陽承擔了大量的核對、調帳工作。在那段一個多月的難忘日子裏,許陽對待工作是認真的,對待自己卻又是殘酷的。每天她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而當她離開時卻早已是滿天星斗。最後由於過度疲勞,許陽病了,但她堅持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直到把最後一筆帳調整好,核對正確,才匆匆趕去醫院。正是憑藉這種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女性特有的細緻,她把住了集中徵收的最後一道關口,使無錫市局在全省率先實現集中徵收,一級核算,並且引起了全國税務系統的廣泛關注。其實又何止這一次,處於集中徵收匯集點上的税收會計,每個月都要面對來自全市國税系統大量的徵收數據信息,多少個白天,她面對電腦熬紅了雙眼;多少個夜晚,她熄滅辦公樓內最後一盞明燈;多少個節假日,她嫻熟的鍵盤聲打破了國税大樓的寂靜。然而這就是她的選擇,而這背後卻折射出一位共產黨人平凡而感人的敬業精神,那份執著和追求,那份熱愛和深情,那份無怨和無悔。

是的,許陽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黨員的稱號煉就了她不平凡的精湛技能。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6

有一種温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做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動,這,就是《感動中國》。

雖然早已經看過多遍《感動中國》,但是當我再次觀看時,我的心還是久久不能平靜,我忘不了的是張桂梅,她63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20_年,在雲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20_年,張桂梅成為黨的_大代表,她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夢想,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_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學校建校12年以來,已有1645名大山裏的女孩從這裏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10餘種疾病。張桂梅説:“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後能為社會做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她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她的師德值得我們學習。

看完《感動中國》後,我又一次淚盈滿眶,我被那些默默奉獻的人感動,我要向他們學習!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7

告別了青春激昂的季節,告別了放飛夢想的日子,我懷着激動而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工作崗位。曾經憧憬的畫面馬上就要在赤裸的生活中構圖和繪畫,激起了對於工作和夢想的信心,然而在躁動的憧憬背後卻是充滿無限疑惑和迷茫的眼眸。但是在培訓過程中,觀看的兩段《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蹟視頻,使我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霎時,眼前一片光明。是他們的氣節和精神融化了我,感動了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該具有他們那樣的品質,始終把學生當做自己人生的第一位,把關愛當做教育的第一步,用心去傳授知識,用愛去感化心靈。

李桂林、陸建芬夫婦在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上教書18年,培養了一百多位彝族孩子,幫助他們學習文化,擺脱愚昧,走出大山,走向文明。李桂林第一次攀上中斷了十幾年讀書聲的高山學校,感受到了山民們的純樸熱情和心底呼喚,他們夫妻用十八年的堅守做了回答:把青春獻給孩子。同時十八年的耐心關愛,十八年的執着堅守,換來了感動中國的盛情禮讚。生命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有的翱翔於天空,有的呼嘯於大地,有的馳騁於沙漠。無需褒貶哪那一種形式,價值才是最重要的,本質才是最感人的。李桂林夫婦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部動人的育人讚歌,彰顯了生命的價值、本質和輝煌。他們感動的不僅是正在貧瘠的土壤中尋求知識的幼苗,而且感動了我們這些在教育的路途中充滿迷惑的教師。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8

其美多吉:雪線郵路的幸福使者【頒獎詞】三十忠誠風與雪,萬里郵路雲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雀兒山上流動的綠,生命禁區前行的旗,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堅強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主要事蹟】30年,往返甘孜與德格之間6000多次,行程140多萬公里,相當於繞赤道35圈——在這條被稱為“鬼門關”的雪線郵路上,其美多吉唱響了一曲不畏艱難、為民奉獻、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之歌。郵車駕駛員,開開車、拉拉貨、送送信,似乎沒多少“技術含量”,但如果這項工作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夏天常有塌方、泥石流,冬天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積雪半米多深甚至遭遇雪崩的環境下完成,如果一干就是幾十年且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那麼,這個“技術含量”是不是很高?不管氣候條件多麼惡劣、道路多麼難行,其美多吉心心念唸的只有郵件、郵車。兒子出生時,他在郵運路上;家人春節團聚時,他在郵運路上;面對搶劫的歹徒,他怒吼“不準砸郵車”……用生命堅守在郵路上,這樣的職業擔當、敬業精神、勞動品格是廣大勞動者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雪山可以崩塌,漢子不會倒下。在經歷了被砍17刀、4根肋骨被打斷、頭蓋骨被掀掉一塊的搶劫之後,他本可以提前退休了;在傷到經絡、肌腱斷裂、復原幾無可能的情況下,他本不能再開車了。然而,他沒有放棄,頑強地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回到了他忠誠、熱愛的崗位上——小小郵車,凝結着這位鋼鐵漢子對職業、對人生的堅守與痴情。這份情義,雪山一定聽得見,白雲一定看得到。鋼鐵漢子,同樣柔情似水。在雪線郵路上,他的郵車裏常年帶着氧氣罐、紅景天,只為幫助那些遭遇風雪、進退兩難的陌生人;哪裏發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義務交通疏導員;哪裏有了爭執摩擦,他就成了“人民調解員”……其美多吉和那抹流動的“綠色”讓很多人在雪山高原感受到了温暖。在大山深處,在白雪皚皚的高原,其美多吉將自己活成了一座矗立不倒的“山峯”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9

一次次之路不知道方便了多少觀眾。一張張笑臉不知給多少人帶來了温暖。在大街小巷,在機場車站,總會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志願者。

志願者是城市跳動的脈搏,是都市亮麗的亮麗的風景,由一羣熱愛公益的熱血青年組成的團隊撐起了社會的公益事業。

在20__年北京奧運會中,志願者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奧運會期間,各個比賽場館每天會產生上百噸的生活垃圾,一批由垃圾分揀志願者組成的隊伍,每天在忙碌地分揀,回收場館垃圾。他們用最髒最累的工作,換來了奧運場館的清潔。

走進垃圾大棚,牆上掛滿了“綠色奧運”的標語,才顯出這個垃圾大棚的與眾不同。飲料瓶子,充氣棒,飯盒,紙板箱,甚至飯盒,西瓜皮!20多個帶着口罩的分揀志願者正忙着分揀堆積如山的垃圾。為了防止細菌感染志願者們還需戴上手套,穿上長褲和膠鞋,每個人的腦門上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不停的往下掉,但沒有一個人嫌苦抱怨。這是多大的意志力啊!

在8月23日下午的國家游泳中心正舉行花樣游泳決賽,一日本花遊選手突然在水中昏厥,3名醫療志願者在一分鐘內就趕到了水池邊,對運動員進行緊急救治……

朋友,這樣的場面還有很多;朋友,像志願者這樣默默無聞在背後工作的人也還有許多,你發現了?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0

20__年,葉連平在自己家裏開設英語課堂(後更名為“留守兒童之家”),免費給周邊孩子補習英語。教學用的書本、用具都是他拿自己的退休金買的。由於他教學態度認真、教學方法得當,補習的學生英語成績提高很快。他那間30平方米的老房子,一度擺滿了課桌。後來,吳江鎮政府出錢把他家對門的學校倉庫改建成兩間教室,一間供他上課,一間作為圖書室。

現在,葉連平的“留守兒童之家”裏有4個班級的70多個孩子,他一人身兼英語老師和語文老師。他戲稱自己沒有寒暑假、沒有周末,只有“黃金週”。有時,上午補習的孩子還沒離開教室,下午補習的孩子就已經到了,為了給他們多上一會課,葉連平就坐在教室門口拐角處隨便扒幾口午飯。

批改學生作業是葉連平極為重視的教學環節。沒課的時候,他早上8點就坐在教室裏,低着頭逐字逐句批改。即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也不時提醒記者抓緊時間,“還有好多作業等着批改”。

翻開葉連平批改過的作業本,滿目紅彤彤一片。其中,既有細緻的修改,也有嚴厲的批評語,還不乏諸如“你用作業本太浪費,而且還有損壞”這樣的親切提醒。被葉連平批改過的作業本,就像是被他塗了“大花臉”,許多孩子就調皮地叫他“大花臉”老師。

在教室的牆上,記者看到,葉連平細心地將每個學生每個單元的學習成績都記錄在紙上,不及格的都用紅筆記錄。“我會定期更新成績記錄,讓孩子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激勵他們更加努力。”葉連平説。

來過“留守兒童之家”的老師都感歎:這樣的教學任務量,不要説一名90歲的老人,就是一名年輕教師都難以承受。

18年來,葉連平從沒停辦“留守兒童之家”。許多經他輔導的孩子考上大學,甚至出國留學,葉連平欣慰地説:“看着孩子們學習進步,就能感受到豐收的快樂。”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1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讚歌。我和我的祖國,像海和浪花一朵……”每當聽到這首動聽的歌曲,我的心就像不斷跳躍的音符,搖晃顛簸。是的,祖國和人民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誰也離不開誰,就像魚和水,魚離開了水就沒有了生命,水沒有了魚就沒有生機,變為死水。

看着祖國日益強盛,每一箇中華兒女都為之驕傲自豪。穿梭在城市間的羊腸小道轉眼間變成了寬大氣派的柏油馬路。一棟棟高樓,一個個旅遊風景區滿載着中外遊客……想起當年過的窮苦日子,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可是我們的同胞沒有就此停留,而是一往無前全力拼搏,才有了母親今天的昌盛繁榮。我們只想説:中國媽媽,我愛你!

想想祖國的過去,盡受屈辱。面對那些一直對中國這塊寶貝垂涎三尺的餓狼們,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清政府腐敗無能,把自己的土地一塊又一塊的分給他們。為什麼?因為閉關鎖國使中國已經從世界上的發達國家變成了落後國家。政府是無能的,可是中國人的愛國之火是不息的!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堅持收復新疆的左宗棠…是他們用愛國譜寫的樂章讓祖國這首歌唱響了世界!

今天,我們不會再面臨生離死別,不會再面臨槍林彈雨,不會在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而是生長在肥沃的泥土裏,有着辛勤園丁的修修剪剪;有温暖陽光的照耀;甜滋滋的雨露;温柔白雲的遮擋……那我們要以怎樣的方式愛國?

無論是生活在最底層的工人農民,還是有優厚待遇的白領、工程師、領導,都可以用自己的心來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而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們只有像他們一樣做好我們自己。我們要從小就樹立起愛國意識,尊老愛幼,坦坦蕩蕩,誠實守信,珍惜時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至理名言永不忘記。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積少成多,水滴石穿。

其實愛國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簡簡單單,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相信我們不會愧對祖國這片沃土,讓自己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2

感動一座城,感動一個國家,也感動了14億中國人,他們獲得“感動中國_年度人物”榮譽,實至名歸。大半生獻給莫高窟的樊錦詩,“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功業凝成糖丸一粒”的顧方舟,載着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劫難,何其偉哉!“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顆心愛國愛港,是美心,更是良心;從不放棄,永不言敗,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

《感動中國》節目被譽為“年度精神史詩”,就在於獲獎者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精神。無論愛國還是敬業,無論誠信還是友善,無論積極進取還是崇德向善……他們身上的價值追求,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座標,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

每位獲獎者都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動了我們,還温暖、鼓舞和啟迪了我們。

我們也有必要感悟人生。獲獎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點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們永遠無法企及,比如在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富清,再比如拿了十個世界冠軍的中國女排。但是,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他們的責任感,他們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義。換言之,我們達不到他們的高度,但可以像他們一樣頑強奮鬥,可以像他們一樣把個體命運與國家需求結合一起。

獲獎者中有一名美國人,名叫潘維廉,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後來成為福建省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的老外。潘維廉令人感佩之處在於,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他熱情地為廈門、為福建代言。他帶給我們的啟發是,無論在哪裏,能夠做推動社會進步、推動國際合作的事,就是有價值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是無盡的。”如果説主流媒體發力道德模範宣傳報道,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體現了媒體責任,那麼從中不斷獲取精神的力量,把這種力量融進工作崗位中,則是我輩責任。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3

星期一上午,我們翻看了歷史上記載的偉大人物冊的其中一頁——《感動中國》。當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看完這個節目時,我的心猶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他們的事例深深地感動,其中最令我佩服的還是聾啞女孩——邰麗華。

邰麗華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個失去聽力和説力的女孩,她以前活潑可愛,但不幸的是:她2歲時因高燒失去了聽力,從此成了聾啞人。6歲生日時,爸爸送了她一雙舞鞋,她非常開心。15歲才有機會正式訓練舞蹈,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她的遭遇如此不幸,但她從來都不自暴自棄,並比平常人多了一份東西——堅強。我和邰麗華簡直是天壤之別!邰麗華雖然缺少“兩隻耳朵”但她卻以堅強的毅力摘取了事業成功的花朵,在舞蹈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所有這些,對於一個平常人來説都難以實現的夢想,更何況是生活在無聲世界裏的邰麗華呢?

邰麗華奮力拼搏、自強自立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使我增強了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信心。而且人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面對挫折只有打起精神,堅定信念,不斷努力,才能變逆境為順境,達到理想的彼岸。與邰麗華相比,我什麼條件都比她好,但我卻沒有她堅強。記得小時侯,學校要驗血,我竟害怕得哭了起來,怎麼也不肯打針,後來還是老師給我幾顆糖果才勉強去了,打針的時候,還哭哭啼啼的,現在想起這事都覺得臉紅。但邰麗華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顛峯,難道我就不能和她一樣勇敢、樂觀嗎?

我們要有百折不諱、樂觀進取的精神,不能因為前進的道路上有了攔路虎就知難而退。我們的生活多半是由新的困難和新的挑戰才有了新的樂趣,難道不是嗎?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4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祖國母親即將迎來六十歲華誕。六十年間,中華兒女孜孜不倦;六十年間,華夏大地翻天覆地;六十年間,社會主義蒸蒸日上。一路走來,祖國母親始終以一種嶄新勇敢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始終以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來告訴世人,中華民族是一定能繁榮富強的。您聚集了當今世界上最多最廣最大的人氣,和平與發展是您熱切表達的心聲!您不卑不亢、不躁不驚,坦蕩豁達、深邃閒靜,不管風吹雨打昂首闊步於新世紀的大道!

還記得60年前剛建國時,各行各業百廢待興的爛攤子嗎?從建國初期的滿目瘡痍到擁有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中國的經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建國的六十年是農業結構調整成績卓然的六十年,是工業突飛猛進成為世界工廠的六十年,是科技日新月異從仿製到引領的六十年,是國防力量不斷增強維護祖國統一的六十年,更是人民生活多姿多彩日益富庶的六十年。

金秋十月,喜迎國慶。在這個普天同慶的節日裏,也為電建一公司走過51年的風風雨雨而驕傲。黑夜裏的萬家燈火,有我們辛勤員工的一份功勞。人們的歡聲笑語中,我們能體會到自豪。不曾忘記,每個員工在現場忙碌的身影,高空、高壓的危險,他們沒有懼怕;不曾忘記,每個員工與親人告別的場境,一年四季的奔波,他們沒有怨言。這就是電建一公司員工的精神——為了祖國的進步,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12六十年的建國曆程,表達了中國這個東方大國和平崛起的信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精彩與繁榮;六十年的建國曆程,摘掉了中國“東亞病夫”的帽子,贏得了世界的喝彩。在祖國經濟的發展歷程中,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這數十億力量的匯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再是夢想,中國人民必將迎來明天更加美好的陽光。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5

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經歷了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胡忠、謝曉君夫婦,藏區支教讓我們在原有美麗的心靈從黑暗中慢慢地走出來;72歲老黨員楊喜洲義務植樹讓我們擁有大自然的清鮮空氣和大自然的環境;阿里木慈喜助學讓山區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張平宜跨越海峽的愛讓那些沒有自信的孩子們恢復自信。大家都很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讓他們如此奉獻自己?胡忠、謝曉君夫婦——他們堅守藏區12年支教。在去四川藏區福利學校支教前,他們夫婦倆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一個月的'工資也有幾千塊。直到20__年,胡忠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急需老師的報道,動了支教的念頭,得到妻子謝曉君的大力支持。3年後,妻子帶着3歲的女兒也來到了這個貧窮的山區支教。一教,就教了整整12年,妻子謝曉君儘管生病,也不去醫院檢查,而且還帶着疲勞的身體去上課。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長,不留下任何可怕的陰影;他們放下白髮蒼蒼的父母,不是不敬孝道,而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快樂地學習知識,能更好的回報社會,讓更多的孩子來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

更不是衝動,而是不悔的扶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並蒂雪蓮,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我們中國兒女的驕傲。現在的社會,總是有着許多污濁之氣,但感動中國的人物卻是給我們刮來一陣清風,讓我們沐浴在美德之中。其實,身邊還有許多的感動,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捨己為人的人,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幫助盲人過馬路,把一張紙條丟到垃圾箱裏……這些事情並不足以堪稱偉大,但是以温暖我們的心靈。他們的事蹟都是普通的,極微小成偉大的事業。我們都在細小處體會到偉大的人格。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6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中華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學家于敏;有為了山區孩子的前途而放棄優越條件去艱苦的地方教學的朱敏才、孫儷那夫婦;有堅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黃張紀清;有跟聽力障礙的兒子同桌20xx年的母親;也有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犧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讓我最感動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黃張紀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這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木拉提跟他的同事們每天有任務,每天都不分晝夜地工作。因為他們在新疆,眾所周知,新疆是恐怖根據地,所以有很多恐怖以及各種各樣的壞人,每年都有許多無辜百姓受到傷害,但因為木拉提以及他的隊伍,使得老百姓能在這裏安居樂業,雖然木拉提他們很可能在某次任務中殉職,但他們依然不畏犧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許多戰友都因為執行危險任務而犧牲離開了我們,但木拉提依然為了和平與恐怖勇敢戰鬥着。

還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動的人物炎黃,炎黃的真名叫張紀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為孤兒院,學校,災區捐贈了許多資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黃的化名填匯款單。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為了捐款,賣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裏,默默地堅持做好事。因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黃,人們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xx年因為他在銀行匯捐款時摔倒被送去醫院,人們看到他撒落地上的匯款單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黃。

三十年來,他一共捐了幾十萬元。當主持人問他每次捐款時都怎麼想,他卻説:捐款只是一個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他讓我倍受感動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卻從不留名,其實他的真名是張紀清,正如主持人給予他的頒獎詞:是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祕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看完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卻又那麼偉大,他們值得我們敬佩,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貢獻出應有的一份力量!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下午,老師放了專題片《感動中國》,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叢飛”。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當他自己還沒當父親的時候,他就用父親的眼神看着那麼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讓他心動讓他行動。叢飛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當他被病痛折磨的時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託人將學費轉交給了失學兒童,當時的那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淚如雨下。

讓我感動的還有“魏青剛”。他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甚至還被別人戲稱為“打工的”。可是,他卻樸實,樸實得像一塊石頭。可能平時,我們不知道他,確實,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葉扁舟,沒人發現他,但就是那一瞬間,他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給魏青剛的頒獎詞上這樣寫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原自內心品質。從人羣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羣中去,他,是俠之大者。

我們之中有幾個能像魏青剛這樣捨己為人的人,甚至可以説沒有。魏青剛是平凡的,但他的舉動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記得在節目最後,主持人問他:“得了這個獎,你最希望什麼?”他説了一句很樸實的話:“希望大家能給我找得活幹!”在場的觀眾都笑了,可是,我卻覺得沒什麼可笑的,因為,他説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想説的話,能把自己想説的話説出來,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剛叔叔,我佩服你!

看了這次專題片,我從邰麗華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堅強,從洪戰輝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友善。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8

在我們身邊,有一羣這樣的人,他們為了人民,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在《感動中國》裏,就有這樣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張桂梅。張桂梅看着那些山區裏的女孩無法上大學,無法受到高等教育的時候,立志要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為了實現這一願望,她拿着自己的證書和獎狀,向街上的行人們籌資。

有時人們會給她一塊兩塊錢,但更多的人對她的請求都拒絕了。就這樣,她努力了五年卻只籌到了一萬元。終於有一天她通過一個記者向世界吐露了她的夢想,人們紛紛慷慨解囊,張桂梅心心念唸的女子高中終於建成了,還招來了16位老師。

雖然女子高中是免費的,但人們還是不願把女孩們送到這裏來上學,於是張桂梅一家一家請,一家一家勸,將那些女孩帶到了女子高中。

張桂梅辦女子高中是為了女孩們能免費上高中,能上大學,她一切的努力只是想改變那些女孩子們的命運,完全無私,不求任何回報。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人,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發現了鐳,並研究出了鐳的提純方。

但她並沒有利用來賺錢,而是把它無償獻給了國家,給戰爭中需要治病的人帶來福音。多年之後,當一位記者問到這位發現鐳的科學家最想要什麼時,她竟然回答説:“一克鐳,我的實驗需要它。”這讓全世界的人深感震驚。也讓我着實驚訝,她們雖然是不同領域的人,但她們都是無私奉獻、令人敬佩的偉人!

長大後,我也要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9

十位感動中國人物中,有老有少,有貴有賤,有貧有富,人雖不同,而他們的事蹟卻都使人感動,令人動容。我想,他們之所以都有如此高的道德魅力,便是因為他們都有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先人後己的品質。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先生,只因祖國的需要便毫不猶豫的奉獻了自己,他的毫不猶豫是最令我感動的地方,試想,若是接下了這個工作,不僅要從零開始研究,在高度危險且極其簡陋的地方工作,更要隱姓埋名,遠離妻兒甚至連實情也不能告訴他們,多年不得一見,只能將牽掛與思念藏在心底,在簡陋的工作室中默默祝福他們。對於一個男人來説,困難的工作和生命的威脅或許並不算什麼,而親情的隔離和疏遠才是最令人難以接受的。面對這諸多的困難與犧牲,他卻能不假思索的挑起重擔,可見祖國利益在他心中的分量之重。奉獻對於他來説可不僅僅是嘴上的空話,他是用生命去落實,彈指一揮間,便是幾十載春秋。這才是真正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更有最美鄉村教師朱敏才,孫立娜二老,他們都是飽學之士,是有身份、有地位德高望重之人,而他們卻自願放棄在北京的優越生活,到窮鄉僻壤之處做鄉村教師,要知道他們早已年過半百,身體衰弱。但他們做出的決定卻是許多年富力強之人所不能做出的。如果他們呆在北京,那朱敏才完全可以活到耄耋之年,孫麗娜也不至於患上眼疾,他們完全是在用生命支教。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他們,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會永遠被人民記住,被抬舉很高、很高。

除去這三位,其餘人也都是奉獻自己,成就他人之人,是當代中國之楷模。

我想,他們的奉獻之所以能讓中國為之感動,或許便是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充斥着太多的自私自利,太多的爾虞我詐,奉獻已成為一種稀少之物。我希望,有一天,這些奉獻精神不需要在電視上宣傳,而是這種現象出現在每一個角落,在每一個人心中,讓中國時時刻刻都被感動。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20

第一顆人造衞星設計者——孫家棟,在當時,科技比較不發達,什麼儀器都沒有,也沒有多少錢,但是還是製造出來了。隨後,孫家棟又擔任了許多人造衞星,孫家棟中國航天達到五十八年。

王峯火海救人的故事讓我非常震驚。王峯用自己的命換取了四十多位鄰居的命,自己卻被燒黑了,樓道里都是他的血跡腳印。經過一百多天的搶救之後,病情惡化,因肺栓塞去世。

支月英是國小教師,別人都認為支月英是傻子,但是支月英説:“是,我是傻子,大山裏需要我這樣的傻子。”學校裏的孩子沒有學習用品的時候,支月英走二十多裏地去買學習用品,她退休的時候還要去教學,她説:“我感到幹不動時候為止。

秦月飛是大學生村官,他一開始來到村莊不習慣,所以他改掉了那些習慣。並從一個月一千多塊的工資裏擠出來錢修建水渠,修建路燈。並去發展當地的特產。

張超是飛行員它是最優秀的。但是,因為一次事故去世了,因為它離地面只有十幾米,所以降落傘沒有撐開,整個人重重的摔在地上,在他臨去世的時候説的最後一句話是:“團長,我還能不能上飛機。”我欽佩他的精神。

李萬君是大國工匠,他説:“我手裏拿着焊槍,就想上戰場一樣,拿着槍殺敵。”他還説:“這是門藝術,就像練功夫一樣。”

郭小平是校長,它是一家醫院的'院長,他專治艾滋病,後來,郭小平發現,所有學校都不收留患有艾滋病的孩子,所以,郭小平創辦了紅絲帶學校,後來,郭小平把三家醫院的主任職位辭掉了,郭小平希望儘量讓那個學校消失。

我看了感動中國以後非常感動,感動他們無私奉獻,感動他們樂於助人,感動他們勇敢!感動他們這種不怕死的精神,感動他們堅強不屈!我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

2023《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21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才會永恆------”這歌詞多麼讓人感動。是啊!一縷陽光讓你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温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動萬千。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有人獻愛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動着——中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二人,他們兄弟倆22年來以誠信為本,每年堅持大年三十前將工人們的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2020__年關,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來不及處理哥哥的身後事,趕在臘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黃陂,在賬本丟失的情況下,按照農民工自己報的賬目,給60餘位農民工發放了33.6萬元工錢。信義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義、責任的力量和人格的偉大。

還有“姐姐”劉麗,劉麗有五個兄弟姐妹,因家境貧寒,14歲那年,還在念國中就輟學了,她要外出打工,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她先後到湖北、江蘇等地打工,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20__年至今,劉麗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月薪20__——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誤會。然而,讓身邊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為了“生計”打拼的劉麗,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都捐助給了那些貧困學生,她自己卻仍然過着艱苦樸素的生活。

也許我們還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真正的感動,會然你堅強,會讓你敬仰,會讓你明白感動就在身邊,我相信每個人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值得我們去深深感動,但是他更多給我們的是叫我們感動就在身邊,讓我們也作出一些令人敬仰的事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jroxx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