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精選12篇)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精選12篇)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1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0--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l0篇,最初在《莽原》雜誌發表時總題為“舊事重提年編集成書,改為現名。魯迅在寫作這些作品時正經受着北洋軍閥當局和各種敵對勢力的嚴重壓迫年他因支持學生運動,受到“正人君子”們各種“流言”的攻擊和誹謗。在這樣的處境中魯迅曾説:“這時我不願意想到目前,回憶在心裏出土了。”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精選12篇)

就內容來看,《朝花夕拾》主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記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敍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第一篇作品《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而發的,嘲諷了他們的“流言”。“這是僥倖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甭則從桂樹上就會爬下一匹老虎來。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進屋子裏睡覺去了。夜色更加黯淡;桂葉瑟瑟地作響,微風也吹動了,想來草蓆定已微涼,躺着也不至於煩得翻來覆去了。”從語言的表述中,我們可以想見魯迅先生在當時被“正人君子”所壓迫下的難耐,但是,這也是反話正説的獨特之處,他告訴了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真正的中國人的靈魂是不會被消滅的。文章透露出作者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徵的憎惡;同時也追憶作者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塒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盼憎恨。

第二篇《二十四孝圖》揭示的則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鋭的抨擊。《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接下來幾篇,《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都是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地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面貌,是瞭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後面的《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三篇作品,是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這些作品在寫作手法上,把敍述、描寫、抒情、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滿詩情畫意。如描寫百草園的景緻,寫得繪聲繪色: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夾樹、紫紅的桑椹;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彈琴,嗚蟬在樹葉里長吟,雲雀從草間直竄向雲霄,班蝥從後竅噴出嫻霧……這些構成了富有情趣的風景畫,成為令人神往的兒童樂園,作者把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時弊的議論結合得自然恰當,天衣無縫。揶揄嘲諷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正話反説,反話正説,犀利風趣,耐人尋味。在敍事、議論中,常插相關的童話,傳説和典故,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串入“美女蛇”的傳説,增添了閲讀的趣味。作品的語言清新、樸實、親切感人,是現代回憶散文的典範之作。

這部不朽的靈魂之作,值得大家共賞!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2

手捧着膾炙人口的鉅作----《朝花夕拾》,擦拭上面久矣的塵埃,輕輕翻閲起來。

這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中寫下的。老了,累了,倦了,品味起年少的童真,想必也不再是年輕的滋味了吧?

魯迅先生的童年也並不乏味,他雖是鄉下人,卻可以隨城裏人一同上學;它有趣味橫生的百草園;他在雪地捕鳥;他在上課時偷偷畫畫。似乎魯迅的童年是在一首圓舞曲中結束的。“枯燥,乏味”則是魯迅先生對書屋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就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從這本《朝花夕拾》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似乎感染了我,讓我看到自己童年的光輝事蹟。

小時候,我經常坐在外婆家的河岸邊,看見古老的大橋下邊,向着我游來一隻只小鴨,歪着腦袋,掰着手指數“一隻,兩隻,三隻,五隻……”;喜歡把外婆洗好的衣服丟進髒水盆,想到這兒,心中有些竊喜,似乎是一個小陰謀得逞了。

魯迅先生的童年趣味橫生,而魯迅先生的中年更是為國奉獻。他非常具有戰鬥精神,他用他的一支筆與敵人進行戰鬥,他創作了大量作品,如小説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他還翻譯了許多外國文學家的作品,如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長篇小説《毀滅》,還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等。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以筆作槍,寫出了舊中國的弊端。如今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發努力。獨酌花酒釋胸竹寒衣不勝暑朝花夕拾誰歸屬甜酸鹹辣苦看過的回憶錄,大都是風花月殘、捕風捉影的閒情逸致,倒沒見過這夕拾的朝花也別有風味,也是,百味不離其宗,朝花夕拾一樣豔。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3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書,叫《朝花夕拾》作者是魯迅,在魯迅先生筆下的文章都是赫赫有名的,比如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等,朝花夕拾是一篇散文,而且是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的生活經歷體驗的文字,是回憶性散文。

《朝花夕拾》其中有一篇叫五猖會,講的是魯迅先生小時候和小夥伴一塊去看戲,當時還沒有電視機,但是魯迅先生的爸爸不讓他去,要讓他背完書在去看戲,然而,魯迅先生現在只能記住那首詩的前四句,當時有人説讀,《鑑略》比讀《千字文》《百家姓》有用的多因為可以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消息,知道從古到今當然是好的,但是魯迅先生當時不是這麼認為的,因為魯迅先生一個字也聽不懂,魯迅先生過了一會去他父親的書房找他父親背書,魯迅先生就一口氣背完了,夢似的就背完了,他的父親就讓他和他的小夥伴去看戲了。

但是魯迅先生坐在船上很不高興,魯迅先生為什麼不高興呢?因為魯迅先生到現在還詫異他的父親為什麼要在那時候讓魯迅先生背書。

我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深感大悟,魯迅先生當時還是很聰明,我們寫作文也一樣,要敢於這樣不顧利害,大膽的直扜胸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要害怕,現在也一樣,老師讓我們背英語單詞,為了讓我們瞭解外國語言,等着長大以後去外國就不用和外國人交談那麼困難了,老師讓我們背古詩,是為了讓我們瞭解作者當時的心理感受,老師讓我們背歷史知識,為了讓我們瞭解我們國家古代的時候為什麼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們當時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因為我們國家閉關鎖國,學習不到外國的知識,不懂什麼是洋槍大炮。當時,我們國家流行着這樣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背古文,背古詩,讓我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精髓。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4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説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在他童年裏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裏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説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但藤野先生工作是很認真的,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敬佩。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的一視同仁,這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敍事。作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討厭。這説明魯迅在童年裏的不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隻貓的搏鬥。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我們回憶,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5

初讀魯迅先生的書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齒脣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亦如這本《朝花夕拾》,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信念。

《朝花夕拾》像細數魯迅先生從年少發生的一些小故事,如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的事,父親生病就醫的事。。。。。。但細讀下來並不是只有故事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想透過故事來揭露社會,揭露出那樣一個“人”吃“人”的社會,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大眾清醒。

站在這樣的一個和平年代去看戰爭年代的魯迅去看他的《朝花夕拾》,我覺得這書中滿含着無奈。一場大火之中,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所有人都在沉睡之中,但卻有些人醒了,他們希望讓周圍的人都能清醒然後一起逃出去,可週圍的人卻怎麼也無法喊醒。魯迅無疑是這早醒的人,他也想用他的文字使人們清醒,但這卻收效甚微。

即使是這樣,魯迅先生卻不願意放棄,從《朝花夕拾》我看到更多的是信念。一種堅信着中國能夠站立起來的信念,回顧往昔,也許會有那些惡象,會有那些在封建禮教中掙扎的人們,但這一切必然會過去,在那樣的時代寫出那樣書的人必定有着堅定的信念。

和平年代的我們也需要這樣一種信念。這種信念也許與先輩們想要振興中華有所不同,但我們必須有信念。信念是你可以一生堅守的東西,一生追求的東西。可以想象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必然會是一個茫然的人,他眼中透出的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這必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從今時今日的我們身上,我們有看到信念嗎?有人是有的,但大多數人身上是沒有的。你沒有自己堅信不移的東西,沒有了指路標,你必然會迷路。最近總是看到無數多的少男少女自殺,僅因一些小事而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反觀在重症監護室中的一些病人,也許只有一口氣支撐着,但他們仍在堅持着,這也許就是對生命的渴望,這就是信念。難道一定要等到那種時候,人的心底才會有信念嗎?其實不然,信念是需要你確立的堅守的。

《朝花夕拾》中所傳遞的信念給了我很大的啟迪,讓我明白了很多。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從中參悟出更多的道理,指引着更多的人在信念的光輝下不斷前行。《朝花夕拾》讀後感800字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6

《朝花夕拾》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於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閒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關於翻譯本書,魯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説:“《朝花夕拾》如有出版處所,譯出來也好,但其中有關中國風俗和瑣事太多,不多加註釋恐不易看懂,註釋一多,讀起來又乏味了。”魯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譯《魯迅選集》時説:“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請譯出補進去,《範愛農》寫法較差,還是割愛為好。”“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裏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裏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裏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7

《朝花夕拾》是一部出自魯迅先生的記錄時事的散文集,記錄了魯迅先生兒童時期的各種經歷的事情。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對一個人運用了許多描寫,那便是帶領魯迅先生的女工“長媽媽”,她因為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的習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還要對她説:“阿媽,恭喜恭喜!”等等。有一次她踩死了我最喜歡的老鼠,因此“我”對她懷恨在心。雖然到這裏我們肯定會認為“阿長”是個粗魯的人,但她有善解人意的一面。“阿長”知道“我”很喜歡《山海經》,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因為“阿長”所做的一切,魯迅先生十分感動在‘阿長與《山海經》’結尾表達了他對長媽媽的愛。

這一個人物,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受盡壓迫,到起來反抗,經歷了多少次改革與戰爭。現在,我們可以愉快地生活這,有着良好的生活環境,有着高科技的電腦,家裏有電視電話,有的還有,電器設備和自由的生活,我們不用遭受黑暗社會的壓迫,不用吃苦。這都是無數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軀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光這些景色,就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百草園這個樂園彷彿會讓讀者恨不得馬上去那兒飽飽眼福。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每天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儘管如此,魯迅先生還是經常和夥伴們出三味書屋後的一個小園玩。雖然能折梅花、尋蟬蜕、喂螞蟻,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這遠遠不及在百草園的自由、快活。

從這也能看出魯迅先生嚮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反對當時社會的壓迫。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部名着,表達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表現了一個想讓民族進步,想讓社會安定的一個思想。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8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很早就看過,可惜一直沒有時間,也沒有膽量去寫讀後感。上了八年級,便想要重温一遍,寫一篇讀後感來。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中國的第一篇白話小説是他的《狂人日記》,他討厭封建習俗,並敢於説出來,寫出來。他認為《二十四孝》是虛偽和殘酷的,他還要用“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詛咒一切反對白話者,妨礙白話者”。魯訊先生是以筆為槍的戰士,他的子彈是打在敵人的心裏的,他的子彈是敵人躲不過去的。同時,也好像是一隻戰鬥的號角,使被奴隸的人民覺醒,參加到民主鬥爭的活動中去。

《朝花夕拾》則與魯迅的其他文章不同,它講了魯迅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是魯迅的一本散文集。它收錄了十篇文章,還有一篇《小引》和一篇《後記》。我記憶最深的是《五猖廟》中魯迅父親讓魯迅背會書再去看戲,而魯迅“夢似的就背完了”,但卻“一字也不懂”;反倒還使“水路中的風景,盒子裏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這場衝突,寫出了魯迅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也使我讀來倍感親切——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父母總要以背會某篇文章為目的,帶我出去玩,正玩得興起,突然要我背書。縱使老大不情願的背會了,幾天後又如垃圾郵件一樣從頭腦中刪去了。雖然父母出發的念頭是好的,可是到最後來什麼也沒記住,反而鬧得不愉快:遊玩也沒有盡興,背會的書也沒有記住,倒是得不償失了。

還有《狗·貓·鼠》。魯迅對弱者的同情便躍然紙上,他為了貓殺死了他的心愛的隱鼠,仇視貓,怨恨貓,正如仇恨那些暴虐者一樣。而在《父親的病》中魯迅對在長輩去世前大聲呼叫持不贊同意見,因為這樣加大了病人的痛楚,也對子女沒有什麼好處,無非是落一個“孝”的名聲。“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這是魯迅的看法,他敢於説出自己的見解,敢於反對傳統的做法,這是人類歷很少有的。魯迅的一些新想法,一些辨析,讀來很是精闢,卻易於引發出讀者的同感。

《朝花夕拾》是一部有關少年兒童的書,相信到我長大的時候,有了成長的經歷,再來讀這本書,會發出更多的感想,會掩卷深思,唏噓不已。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9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裏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裏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裏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敍事。作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討厭。這説明魯迅在童年裏的不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隻貓的搏鬥。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説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童年裏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裏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這正是兒童特有的。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進入了少年,每天都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之中,紛紛撓撓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認為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脱的孩子,有時還做着甜美的童年之夢。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屬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時候,總去那裏享受着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還有那片總被我採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小時候,每天一吃完飯嘴都不擦就去鄰家串門子,和小夥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裏玩,時不時還跌進泥坑變出個“小泥人”,採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就把花藏在樹洞裏,一會兒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

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們都在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舊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無論現在能否實現。這也許就是我和幼年魯迅的相似之處吧,使我在讀過文章後有了這麼多感動。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則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裏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10

隨手翻開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在字裏行間感慨着年少輕狂。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為《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魯迅説:“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朝花夕拾》,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這本書,是魯迅在風燭殘年的歲月中寫下的。他老了,回憶着當初的一點一滴,心裏還是會有當初天真爛漫的感情吧。晚年回想着小時候的事情,想必也別有一番風趣吧。如同在清晨盛開的花朵傍晚去摘取一樣,雖然開放時的嬌豔已經退去,但夕陽的映照更為它平填了一份神祕與美麗。我的神思似乎飄向那份年幼童真的時光。

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我感受到了百草園的無限樂趣,百草園與三味書屋正形成對比,魯迅用文字寫出了以前的無憂無慮,寫出了在三味書屋的乏味,很好的體現了他對舊時私塾的不滿。

我讀着這些文章,似乎看到了年幼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時鑽進了百草園,捉昆蟲,摘野果……那份自在與快樂,在書的這頭的我都可以體會得到。他之所以能寫出這些,正因為他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熱愛自然的童趣。

還記得我小時候,也擁有同樣的美麗的童年呢。我喜歡奔跑在小路上,就算是盲目地跑着,也會因為風在耳旁吹過的聲音感到興奮與充實。我也喜歡藏起來,看着夥伴和父母找我的焦急身影竊笑,然後再靜靜地走到他們背後,若無其事地拍拍他們肩膀……。

幼時的時光已走遠,留下的只有回憶,童年真的很讓人懷念呢……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11

朝花夕拾

獨戀黃昏

黃昏不僅僅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端。

——前言

黃昏之美,那靜謐的、令人心如止水寧靜美,使我痴迷不已。在那廣闊的原野上,漫天的紅霞隨處飄動着,夕陽在天際緩緩垂落,如同那即將沉睡的美人一般,呈現出那黃昏遺留之際的寧靜美,使我深深沉浸其中。

夕陽的餘輝微微在金色大地上斜鋪着,朝霞也在那黃昏的渲染下變成絢麗多姿。遠處的羣山中的草木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了“沙沙沙沙”的響聲,如同給那黃昏的隕落奏上一首離別曲,為黑夜的降臨敲響起前奏。

在我眼裏,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天一般,幼年即清晨,晚年即黃昏。雖説“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也大可不理會它,因即使在晚年,也能大放出光彩。

記得在我幼年時,父親曾給我講過他年青時的經歷,其中一件事令我記憶猶新。在父親年青之時,曾去過許多地方,其間也經歷過許多十分有趣的事情,但另他印象最深的,也只有那一件事了。在一次隨團去登山時,看到一位年近六十餘歲的老人,在和他們一樣向着那頂峯發起挑戰。父親一行人也曾想在路上扶老人一把,但是老人卻拒絕了,只是説了一句話:“我雖如黃昏遺留之際,但我卻不服老!”

“不服老!”對,就是不服老!許多人怕自己老去,似乎那樣,生活就毫無意義,也沒有什麼意義性了。但大可不這樣想,即使在老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追求,也會活出滋味,國畫大師齊白石也是這般,他也在晚年時學成畫技,成為千古流傳的國畫大師。

“人老,心不老!”黃昏不僅僅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端。

朝花夕拾心得作文 篇12

國中時就買了這本書,但看了幾頁之後便再也看不下去了,主要的原因是看不懂,根本不明白作者在講些什麼。事隔幾年之後,在今年的寒假,在整理書架時,無意間發現自己還有這本書。拍拍附着在書上的灰塵,“中學生課外文學名著必讀”幾個鮮紅的字眼映入眼簾,想想看並不厚的一部書早在幾年前就買了也看了些許,但就因為看不明白,便擱置在一邊,幾年之後還是在整理書架是發現的,壓根自己已忘了這本書的存在,對此不禁對這本書產生了愧疚之情。

《朝花夕拾》主要記載的是作者童年時及青年時的一些往事,作者截取那些難以忘懷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動地描述,選擇富有個性的情節和細節描畫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給人以深刻印象。

對《五猖會》中,作者為了觀看迎神賽會被父親強迫背誦《鑑略》這一事件的描寫頗感有趣。兒時的作者對迎神賽會充滿了期待興奮,而這一切愉悦的好奇的思緒,卻在父親突如其來安排地一個任務後,有晴陰,由興奮向失落無奈。這一心理波動的描寫,表現的不僅僅是作者本身的情感變化,還反映了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那時的孩童是無可奈何的,是無助的,他們無辜的成為了封建時代的產物,是一羣年齡最小的受害羣體。與他們相比之下,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我們不用背《鑑略》,迎神賽會對我們也不會有多大誘惑力了。一到節日,父母便帶着我們上各種各樣的公園,展覽館,豐富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讓我們的童年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每當看見五六歲的孩童牽着父母的手,帶着一支卡通的氣球,鬧着讓父母帶上自己玩這個或哪個遊戲時,這便使我想到,在去觀看迎神賽會之前被父親逼着背《鑑略》的魯迅。雖然,我也十分同情魯迅的遭遇,但從另一面看,魯迅小的時候何嘗不是個孝順,聽話的孩子,對於父親的那苛刻的要求,魯迅服從命令,認真完成。

説到孝順我又不得不想到《朝花夕拾》裏的另一篇文章——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中,作者着重分析“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斥責這類封建孝道的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有趣”的孝道故事。雖然,我們不提倡以這種方式盡孝,但“孝”這一話題是中華五千年曆史以來一直受人們謳歌的。古有“子路負米”。“黃香扇枕”,“哭竹生筍”等經典孝道故事,但現如今,已很難在物質充裕的現實生活中找到如小説中沉香,哪吒等那些孝感動天的故事了。科技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為了擁有更成功的事業,人們無暇停下忙碌的腳步盡心地照顧年邁的父母。有能力給予父母優質的生活條件,卻難以滿足父母那份期待關懷的心願。不僅如此,現今的家庭多以獨生子女居多,父母寵着,爺爺奶奶慣着,簡直一個皇上待遇。自然而然的,如此一皇小子脾氣更是大了不少,別説是孝順了,沒做出對不起父母的事已是萬幸中的萬幸了。可想而知,當今的我們更應該灌輸更多的孝道,讓父母門的千叮萬囑,苦口婆心,能夠使我們領悟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讓我們受好的教育,圖的不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有個好的未來,而我們卻把他們的關懷當作了理所當然,與父母頂嘴,因慪氣離家出走等事例都與孝道背道而馳。所以,正在茁壯成長的我們,應該懂得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讀魯迅的這部作品,引發最深的感觸便是以上兩點。我們是幸福的,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標籤: 朝花夕拾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gw4y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