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通用9篇)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通用9篇)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1

中國古書經典名著有百種,能叫的上來名字的卻不多,也就像《論語》、《孟子》、《大學》、《三字經》、《呂氏春秋》、《山海經》、《孫子兵法》、《國語》等類似的才説的出名字,但要説內容卻寥寥無幾,也就在學生時期學習時《論語》的內容知道的較為多一點,今年暑期根據學校安排我們統一抄寫《孟子》這一名著,説實話,對於此項事件我想大部分人都把它當做任務,我也是,非常的心不甘情不願,但在抄寫的過程中,心態慢慢的平靜下來,沒有了一開始焦躁的心情,發現,哎呦,還不錯呦。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通用9篇)

開始,我想先説一説傳統美德,我怕在最後説不會有人看到,哈哈。我所理解的傳統美德可能有失偏頗。在馬路上老大爺因為逆行被碰到,責任歸屬車輛,我並不認同;把路邊的車剮蹭到,車主索賠,卻被罵道“不尊重老人”,我不認同,這並不是“美德”,這是道德綁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應該被扭曲成如此的。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如有衝突,此段略過,謝謝。

街道上尤其是學校附近隨處可見英語輔導班,但是誰見過《論語》《孟子》類的輔導班,當真唏噓。對於孟子我們最為熟知的一件事應屬“孟母三遷”了,據《史記》記載,母親的教導下,他師承子思,戰國時期一位傑出的哲學家。孔子一生的追求,“乃所願,則學孔子”。所以,他繼承孔子思想,並提出新的見解。

文中介紹“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寫到此處時讓我不禁聯想到處理學生寫不完和沒寫作業的這個問題上。對於“仁者無敵”,如果只是一味的嚴厲嚴厲再嚴厲只會讓學生害怕你,只有與仁愛並存,才能讓學生真正的信服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不也是我們師德的一種體現嗎?“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我的翻譯是:如果你能夠做到對孩子耐心教導,循循善誘,不動不動就動手打罵,對家長也能耐心溝通,言語得當,那你就算一個好老師,好老師並不只是成績的代表,成績也並不是好老師的代名詞。以上內容只是我對《孟子》中第一章“梁惠王上”的一些見解。

經典,顧名思義是能流傳於後世的傳世之作。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並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時間長遠,更多的是因為它的典範性,這種典範不是你我三言兩語就可説叨明白的,也不是抄寫一遍就能理解透徹的,只願吾之所想,不會被太多人鄙棄。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2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暢達的説理,充沛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其“仁者無敵”、“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思想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仁政”觀點,被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宋朝以後直到清末,《孟子》一直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孟子》一書中有關教育方面的內容。出自《孟子》一書的成語“揠苗助長”,曾經被改寫為一則寓言故事編入國小教材。這則寓言通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光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要想使地裏的幼苗長得好,只能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最終必然失敗。教學和植物生長一樣,也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汲取營養,學會知識,提高成績。切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這則寓言故事也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我們應該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當我們急於求成的時候,往往顯得過於浮躁,一味冒進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適得其反。

《孟子.告子下》中説“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教亦多術”反映孟子主張教育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注重差異,因材施教。“不屑於教”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不屑於教,亦是教之。“不屑之教”的奧妙在於,我之所以不屑於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也就是説,不屑於教誨只是不循規蹈矩,不一味地從正面講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遠被教育對象,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變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當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適當地採用“不屑於教”的方法,可以達到優化教育的目的,不失為一劑“良方”。看來,儒家先賢教學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雖然他們當時並不一定概括出了這些原理。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大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其中一條。他認為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為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個性迥異,興趣、需求不同的新生代。要想把他們培養為一代英才,就要心懷所有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快樂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一切為了學生髮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理應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人生快樂的最高境界!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閲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閲讀它,可以啟迪心智,提升境界。與經典為友,與聖賢神交,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3

孟子雄心勃勃,準備幹一番大事業,可是他四處奔波,最終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為他沒有統治階級那樣的野心,更沒有他們那樣的殘忍之心,他的心裏裝滿了仁義,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難實現。

面對這樣的結局,孟子無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敗,不能讓自己空有滿腹經綸。於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託於統治階級。

諸侯爭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氣候,這種大氣候註定了孟子的命運,他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四處踫壁,或像一隻皮球被諸侯們踢來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終極結果就是專制。雖然他是一個政治上的失敗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卻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民。他雖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為王者師,他天衣無縫的説理讓王們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講的“利”進行説理,“王曰:‘何以利我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沒有什麼反駁的,但在當時那種大氣候下,梁惠王考慮“利”不是沒有道理的。諸侯爭霸,你不考慮‘利’,也許就會成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聯想到了現實的美國,到處考慮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損害,便進行制裁,甚至戰爭。正因為考慮利,其國家就強大,其人民就富裕,這有什麼不好。

實際上孟子的許多説理稍微一駁便不堪一擊。比如:“無傷也,是乃仁術也,間牛未見羊也。”見牛未見羊未必就是仁術,見了不殺和不見殺之都無法證明他有仁術,説不定見了殺比不見殺的更具有仁術呢!他説:“君子遠庖廚也”,君子未必遠庖廚也,如果君子遠庖廚也,那麼君子遠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説理偏離現實,這只不過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這種推恩理想在現實中往往難實現。

“仁政”與“民主”無法比擬,“仁”與“自由”無法比擬,我們寧可要“民主”也不願要“仁政”,寧可要“自由”,也不願要“仁”。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4

讀大學時,那位古代漢語的老教授對我們要求極為嚴格,那《孟子》是要求全書背誦的,也許就是因為這特別的機緣,我一直特別喜歡《孟子》。

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喜歡孟子散文中那種雄辯的氣勢。孟子具有豐厚的學養,剛健的氣質,機智應變的能力,不僅以“好辯”著稱,而且極為善辯。我常常慨歎,要是孟子生活在當今時代,他一定是一個出色的律師。讀孟子的文章,我總是因此而想到藝術作品中那些大律師的“雄辯”或“詭辯”的場景,那些有經驗的律師去質問對方律師的委託人時,只要求回答“yes”or “no ”,從而讓自己處於主動地位,牽着別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樣,讓那些國君被他牽着鼻子走,從而成功地宣傳他的政治主張。

近來再讀《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辯風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説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説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而“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對這樣的問題,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國之中的不足,那樣會讓好大喜功的君王難以接受,於是他以“王好戰,請以戰喻”巧妙地將話題轉到有利於自己的方面來,接下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讓梁惠王明白並承認,自己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還有那次孟子見到齊宣王,為了宣傳他的“仁政”思想,他從“好樂”切入話題,他先是運用轉換話題、偷換概念的方式避開容易引起齊王反感的音樂的雅俗問題,借題發揮,巧妙把音樂話題轉為政治話題,從而激發了齊王的興趣,他忍不住主動問道:“可得聞與?”但孟子並沒有就此闡發他的道理,而是以“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兩個問題,讓齊王很容易地同意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數人樂樂不如與多數人同樂,從而誘導出齊王在思想感情上趨向與民同樂的觀點,於是他滔滔不絕地“為王言樂”,引導出“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結論,意即:與民同樂,推行仁政,人民歸附,便能統一天下。

但是我們知道,齊宣王真正關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這與孟子的“王道”主張是完全相對立的,可是孟子憑藉着他的口才説服了齊宣王,成功地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我真的佩服兩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難怪後人要尊他為“亞聖”了。

可是此次再讀《孟子》,我卻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結果上:齊宣王傾心於春秋時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業,即位後任用名將田忌、孫臏等,伐魏大勝,後又攻伐燕國等弱小國家,最終未能採納孟子的政治主張。因此,我不得不慨歎這口才的蒼白無力的尷尬了。

我還想到我們這些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們雖然不一定有孟子那麼敏捷的思維,那麼雄辯的口才,但面對學生,我們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許學生所持的觀點與我們的觀點完全相反,但我們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去説服他們,可是我們過後往往會發現,學生表態挺好的,過後落實在行動中卻效果不佳,有時甚至收效甚微,我們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尷尬”嗎?

當然,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是孩子,註定他們就會犯錯誤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但這不也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和家長來反思嗎?如何用一種最有效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領悟、去選擇,而不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去規定、去限制。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是卓有成效,我們才能解決這口才的尷尬問題.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5

孔子之後,儒家的思想產生了分化,其中主要有思孟學派和荀子學派。孟子提出的“性本善”,主張士的內在道德修養,即“內聖”。荀子一系則更注重事功。《孟子》的思想成熟標誌着士的覺醒,對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產生了長遠的影響。他提出的那些思想,深深的影響與豐富了儒家思想的內容!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百姓的憂樂為自己的憂樂,百姓也會以國王的憂樂為自己的憂樂,和普天下人同憂同樂,就可以達到聖王的境界。我從這一句話中,看出了孟子繼承了孔子,孟子他提出了“憂患”一概念。他認為人生命的存在,事業興敗,都與是否有憂患意識相關聯。

不僅如此,孟子還揮發了樂道精神,“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是講應怎樣堅持自己的信念與原則,不被服富貴、貧賤、威武所迷惑、搖動、屈服,因而放棄自己的信念與原則。孟子,他不否認人可以從感官慾望和自然生理本能的滿足中獲得快樂。但又反對“縱慾”“晏樂”的滿足和愉快。有人會產生疑問孟子不是把“理義之悦我心……”並提將“理義”的道德愉快和道德美感與感性愉悦和生理美感並重嗎?但實際上,孟子更加重視前者!理義的愉悦,樂道精神的體現,亦樂道精神的內涵——如事親從兄的仁義之樂,知此節此的智禮之樂。孟子認為達到誠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而“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反身而誠”的大樂,就是孟子貴最高境界的愉悦體驗。是的,把誠提高到天道的位置,便是一種天人合一境界的內外融合而

產生的愉悦!

閲讀《孟子》我不僅僅學到了語言,啟迪智慧,似乎還擔當了一個重要的使命——通過我的閲讀,我的血液裏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種子,無論身處何地,一定都可以詩意的棲居,無論遭到什麼困難,一定都可以仰望星空!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6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他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作為一名教師,有一顆仁義之心對學生太重要了。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説宣佈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這種精神難能可貴,非常人能做的。

《孟子·公孫丑》中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既使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天不會把所有的好事都加在一個人身上,一切順其自然,隨緣就好。

所以孟子説:"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就是説我們要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貪多無厭終究會一事無成,甚至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有舍才有得,學會放下,才拿得起。

“忠、孝、仁、義、禮、智、信”,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這更是我們做人的準則,也是我們所要傳承的文化思想,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只有做到這些才是一個道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

活着,就是一場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一張能言的嘴上,而在一顆向善的心裏。人生之光,是一顆寬容的心;歲月之好,是一份隨緣的愛。懂得,才會不怨、不恨、不燥。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願我們不忘初心!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7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俿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偽琻銡玗一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基礎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衖 ,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在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35 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歎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勛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 老師” 。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8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眾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説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餘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彷彿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昇華......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想到我和班裏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如《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誠服也。”就是説“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悦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悦誠服。”試想,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於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達到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暫時改變而已,於長久何益?

師者,人之模範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悦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芬芳,人必心悦之。孟子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聖人,他們的賢德在於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研,對自己的錯誤不迴避,對善處,不驕傲,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麼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

對孟子和《孟子》一書的最初印象,還是上學期間的歷史課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語文課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多年之後重讀《孟子》,身份不同,讀書的感悟也隨之變化。

《孟子》卷十四“盡心下(五)”這樣説道“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為:孟子説:“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後才去使別人明白;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別人明白。”

早春三月,又是一年開學時。20__年3月1日,主席在中共中央黨校建校80週年慶祝大會暨20__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他警示道: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貽誤工作、貽誤大事的!”

“昭昭”表示內心清明、事理明白,“昏昏”表示內心糊塗、認識不明。孟子是説,過去的賢人,是首先使自己明白透徹,然後再去指揮和教導他人,使別人也能清楚明白;而今天的人,是自己都糊里糊塗、見識不清,卻還妄想要教人明白,其實是在誤導他人、混淆視聽。能因為自己或者“昭昭”、或者“昏昏”,從而對他人造成深刻影響的,一般來講,要麼是管理者、具有掌控權,要麼是宣教者、擁有話語權。

育人先育己,,正己再正人。想要教育好別人,就要先讓自己受教育才行;連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的事情,卻想要讓別人明白,這就有些緣木求魚的意味了。這一段話本意是批判當時的統治者不作為,卻還要擔負教化民眾的責任。

而將孟子的這一段話引申到現代教育中,就要求作為他人之師,一定要先自己弄明白道理,才能夠授人;如果自己都糊里糊塗的,還要給別人上課,那就是誤人子弟了。

孟子心得體會800字 篇9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所以才會大膽提出“民為貴,社稷其次,君為輕”的理念,以彰顯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説上有推崇孔子,攻擊楊朱,墨翟。從這裏也足以看出孟子對於平民百姓的熱愛之心。

孟子繼承了孔子,並提出了“憂患”的概念,他認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業之興敗,國家之存亡,都與是否具有憂患意識相關聯。憂國憂民之心也便是責任意識與承擔意識的重託。“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其意為:君主若把百姓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樣百姓也會把君主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也是孟子對於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為國,愛民如子。《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兩個方面內容,一為孟子與君主討論政治,另為孟子與儒家其他門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為人知道。《孟子》的文筆犀利,富有説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戰國各諸侯國所走的霸道路線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歡迎,這也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真實寫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萬章·上》中所提出對於詩理解的方法。“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評論詩的人,既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就斷章取義,曲解詩句,也不能有辭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詩句的真實含義,而因根據作品的全篇立意,來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論世”也便是評論他人作品的原則。對於孟子,我們並不能以三言兩語概括全部,因為他的思想,使我們根本無法理解透徹的,他的精神和氣魄,猶如撥開雲霧的萬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時代已經距離我們1720xx年了,但我們侷限於世的視野和眼識,亦能感受到他散發出的耀眼光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gmmd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