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範文

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範文

關愛留守兒童與提高教育質量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加強師德建設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黨員爭先創優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提升辦學校品牌相結合。下面是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範文2019全文,歡迎閲讀!

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範文

範文一

今天,我們的江西農業大學赴贛縣幫扶教育社會實踐營隊一行13人來到了贛縣儲潭鎮儲潭村。今天來到儲潭村是想要看望村裏的留守兒童,陪他們玩玩遊戲,聊聊天,教授他們一些知識,瞭解下他們的生活,也給他們講下自己的大學生活。在這次儲潭村教育服務活動過程中,我們經歷了許多事情。這些事情讓我們心情心態隨着加以轉變

每當看到一羣羣孩子們揹着書包的樣子,總會想到自己小時候。隨着社會的日益發展,生活水平的的不斷提高,家庭的膽子跟着加重,許多家長迫不得已背井離鄉,拋下年邁的父母以及年齡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們也有不情願,但為了維持生計而被迫於自己的孩子天各一方,這卻苦了對世界好奇的孩子們,沒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懷抱,卻要自己獨自面臨成長路上的風風雨雨,孰知這對還小的孩子們是一個怎樣的事實。

年幼的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大小與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給他們那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多大的心靈創傷。而作為新一代年輕的我們,他們眼裏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理所應當儘自己所能,給予他們幫助。我們少玩幾次遊戲、少逛一次街,也許就能給他們多買一件新衣服,多買一個文具盒,用我們的關愛填補他們內心的缺失的愛。

在儲潭村村長的帶領下我們拜訪了當地八户留守家庭和留守兒童,根據村長介紹,村裏大多數青壯年都在外打工,只有農忙的時候才會回來幫助家裏務農。留在村子裏的大多都是婦女,老人和兒童。每到一家,迎接我們的都是一張張純真可愛的小臉,純真可愛水汪汪的大眼睛。

其中一個孩子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有着一雙稚嫩的臉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臉上有點肉肉的,可愛又活潑的孩子張夢玲。她對我們的到來也有些吃驚,一開始並不知道該説些什麼,但是通過慢慢的交流,他們也露出來孩子的天真和我們聊了起來,父母和姐姐都去武漢打工去了,自己一個人和奶奶一起住。通過這些問題的交流,漸漸的我們也成為了好朋友,她親切的叫我哥哥,我很感動。通過我們的活動,讓孩子們也知道,儘管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但仍然有很多的人在關心着他們,讓他們的心裏多了一份温暖。

歲月伊始,未來的日子還長,在我們的空餘時間,真真切切的走進孩子們,給孩子們的童年更多的關愛。我們細微的一小步,就能促進社會的一大步,我想用我們的微薄的力量,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愛與保護。我將親力親為的為夢玲小朋友帶去童年的快樂,讓她快樂得成長,擁有美好回憶的童年。我們要用關愛、用親情去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温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通過這次“三下鄉”我相信我會漸漸地讓身邊的人也關注起身邊的兒童,讓他們也能得到一樣的關愛,一樣的健康快樂的成長。

延伸閲讀:

關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 留守兒童總結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傳統的耕作方式不得不為大批的勞務輸出讓路,“外出打工創業成了老百姓另一種主要創業發展的路子。青壯年的整體輸出,學校教育中便出現了留守學生(父母單方或雙方外出打工、離異者)這一熱門名詞。無奈,讓那麼多花朵般的兒童成為留守兒童,他們內心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愛與呵護。這一部分學生也很容易走極端或誤入歧途。如果學校教育管理不當,教師關愛不周,教育不細緻到位,就會為社會輸送許多渣子,影響社會治安和人民生活。針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教育,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陣痛。根據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問題的若干意見》以及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為了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幸福以及社會的和諧,推出了鎮關愛“留守學生”、打造親情工程的工作實施方案。現在我就我校的點滴做法做一小結。

一、主要做法

農民工的出現,使多少兒童失去了父母之愛,失去了家庭之歡,失去了童年之樂,成為了令人擔心的留守兒童。怎樣才能使這些留守兒童有一個陽光燦爛的春天,鎮中心學校安排全校老師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根據全校留守兒童的情況和各中國小的情況,把各學校的日常工作和留守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

(一)健全留守學生個人信息檔案。

中心學校創建了教育信息網,把全校留守兒童的情況發佈在網上,還積極的向各大網站、報刊雜誌宣傳報道特困的、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的情況,以引起全社會對大山深處的留守兒童的關注。

學校以班為單位,以班主任為籠頭,建立了專門檔案,做為了解這批特殊學生窗口。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外出父母所在地址、聯繫方式、學生思想生活學習異動情況。班主任每天一登記,一週一彙總,一月一交流(班主任之間、校長之間探討做法),形成了一個關愛留守學生的信息網絡。

(二)建立留守學生幫扶責任制。建立愛心家庭和愛心媽媽。

校長、中層幹部、班主任、教師、黨員分班分人關愛留守生,並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使留守學生在學校的衣、食、住、行、思想樣樣有人管,事事有人問,自發的形成了“關愛一條龍”。活動的開展,不少教師真正體會到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領悟到了成功轉化一個學生的成就感和崇高使命感。留守學生都有自己的“愛心媽媽”目前,我校共有42名教師參與,與其它各單位、社會愛心人士一起,已組建了30餘個親情家庭。

(三)尋求關愛留守生的有效方法。

1、落實留守兒童“六個一”活動:一是每週開設一次親情熱線電話和視頻會親活動。學校專門設一個電話室,專人負責留守生在課餘每週一次與外出父母的通話或者聊天;二是留守生每月一封信。月末,留守生關愛責任教師負責督促關愛對象為其父母寫一封信,全面彙報各方面的情況,達到父母放心、學生安心的效果,使學生、家長互動交流。學生寫信時,受到心靈的淨化和洗禮,家長讀信時,有美好的希望和憧憬,家長與學生多了一個交流的平台。三是每週開一次留守兒童座談會,瞭解他們的思想、學習、身體動態;四是每週為留守學生做一件具體小事切實解決學生困難;五是每逢節日為留守兒童送一件小禮品;六是為每位留守兒童聯繫一位手拉手小夥伴。

2、加強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一是會管理自己生活;二是與其他同學正常交往;三是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四是養成自覺學習習慣;五是積極參與學校班級各項活動;六是孝親、敬老、講誠信、會感恩;七是培養自我約束能力;八是珍惜時間,建立青春志向與理想。

3、村上成立關愛留守生督導機構。個別學生自制力差,在學校循規蹈矩,回家無父母監管,容易“舊病復發”,導致關愛教育的斷檔。為此,學校藉助村官在農村説話的權威性,成立村關愛留守學生機構,借用“村官”力量加強家教,並定期反饋信息。

4、召開家長會,發放調查問卷表。我校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師生家長共聚一堂,交心談心,共商包括關愛留守生在內的各項焦點熱點問題。學校定期向社會發放關於關愛留守生的問卷調查表,從細節,從小事上完善關愛措施。

5、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五結合”活動。即關愛留守兒童與提高教育質量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加強師德建設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黨員爭先創優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關愛留守兒童與提升辦學校品牌相結合。

6、拉動社會力量,讓愛心無限延伸,讓親情帶動親情。。鎮中心國小分別聯繫市區婦聯、鎮婦聯和大學生志願者開展“大手拉小手、愛心暖童心”結對幫扶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今年六一,我校舉行“大手牽小手,愛心暖童心”愛心活動,縣直各單位來到我校,共與20名留守兒童建立了愛心幫扶關係。近兩年來,大學生志願者與我校30名多名留守學生結成幫扶對子,隨着我們的不斷宣傳,相信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加大。

二、基本成效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留守兒童教育這塊聖土上,我們辛勤耕耘,努力探索,不讓農民工“富一代、垮三代”的現象在這塊本已十分貧瘠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關愛留守兒童,從大的方面説,是為了的教育,的明天。本來人口不多,再加上要建農背灣電站,大量人口外遷,學生數急劇減少,而留守學生就佔學生總數的30%,這部分學生的好壞,直接關係着教育的發展。從小的方面説,是為了對得起我們作為人民教師的良心。人人都知道,教師的職業是一份良心的職業,更是一份清貧的職業。而關愛留守兒童,從現實的角度來説,除了付出,還是付出。有的留守孩子的家長,連我們老師長什麼模樣都不知道。。。。。。可我們的老師們沒有放棄,更沒有怨言,用他們的良心,更用他們的行動,給那些更需要愛的留守孩子們一片**藍而明淨的天空。

“留守”是一個孤單、寂寞的名詞,它讓美麗退色、幸福消失。“留守”給多少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給多少父母帶來眼淚,給多少家庭增添了陰影。但是,在政府、學校、老師、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愛下,他們在家“留守”了成績,留出了堅強。無數留守兒童在各類作文競賽中獲獎,許多留守兒童在全市物理競賽,英語口語競賽中獲獎。兩年來,中學有3名留守學生上了省重點高中,20名留守學生上了一種正線,50餘名留守學生上了二中。看到孩子們走出了孤獨自卑的陰影,走**光下精彩的世界,茁壯成長,我們感到莫大的幸福,這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回報。

中心學校關愛留守學生的各項舉措,控制了學生留失,確保了學生入學率、鞏固率,確保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該校近5年來小考質量檢測一直位於全縣前5名,會考上重點高中學生逐年攀升),至2019年學校連續四年被校、縣教育局、縣人民政府命為“先進單位”、“十星級學校”。

三、推廣普及

我校己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關愛留守學生系列做法,現己成立了領導機構、基本做法及統一要求,中心學校決定進一步做好資料收集、經驗推廣。

“逝者如斯夫”,是啊,逝去的是歲月,不逝的是師生之間深深地師生情、母子情、父子情;不逝的更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美德。聚集着一羣擔負着教育留守兒童的重任、傳承中華美德的老師們。涓涓細流不僅滋潤着留守兒童的心田,更是匯成愛的江海之源泉。“予人玫瑰,手留餘香”,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愛托起一片天,讓愛的花朵在同一片藍天下幸福開放,共創留守兒童教育燦爛的明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9pm8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