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精選6篇)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精選6篇)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 篇1

(本學期的政治經濟學課程即將結束,猶記開課之初楊老師在講導言部分時推薦了許多專業書籍和經典文章。受自身淺薄學力所限和對專業大部頭天然恐懼感的影響,我在圖書館借到了其中幾本只是翻了翻緒論導言就無心繼續讀下去,最終也沒能讀完這些書籍中的任何一本。也許是隻鱗片爪讓人更易接受,反倒是楊老師推薦的幾位名家的博客還勾起了我的興趣,斷斷續續倒也讀了幾篇。在此先覥顏承認錯誤。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精選6篇)

我閲覽與經濟相關的博客的有四個:吳曉波、葉檀、吳思和張五常。其中張教授的博客因其術語和理論較多以及一些領導人士教誨我們“讀不得”而讀的相對較少。總而言之,這四位對中國的現實和發展前景主要是持審慎悲觀的態度。張教授暫不談,吳曉波主要通過古今對比指出中國經濟沿革始終存在的結構性和制度性缺陷以及其導致的偶然和必然的結果;葉檀(在《南方人物週刊》上經常看到她的專欄)主要通過對最新經濟金融實例得出她的結論,對房地產和證券市場以及極其嚴重的通脹現實表達了她深切的憂慮;吳思與其説談的經濟學,不如説是社會學或是歷史探究,多是以社會歷史事實論證他的觀點(可惜我還沒有讀過他最有名的作品《血酬定律》)。然則悲觀未必不如樂觀,審慎總好過浮誇。自有人去華言太平盛世,理性分析的聲音反而尤其可貴。在此主要談談對吳曉波的《跌蕩一百年》《激盪三十年》兩書的讀後感。絮叨完畢,下面引出正文。)

不記得這兩部書上哪一段大致有這麼一段話:宏大的關於人類命運的世界戰爭被平淡的商業敍事所取代,青少年無法忍受這種平庸的生活。然而中國百多年來的商業敍事卻因其與國運緊密相連,絕對不能説是平淡的,相反這些歷史上充滿了汗、淚和血。

《跌蕩一百年》講述的是從1870年到1978年中國由封建社會到近代社會又即將轉向現代社會的歷史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向近代化的歷程,《激盪三十年》則描述了從1978年到20xx年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年代走向市場、走向世界的成長、發展之路。兩部書合起來基本上就是中國近現代企業乃至工商業的通俗簡史。

在這兩部書中,吳曉波主要通過分析民間、政府和外國資本三方來建立中國企業分析模型。這個三極模型在晚清時期表現為商辦企業、官辦(洋務)企業和以買辦和洋行為代表的入侵外國資本的爭衡,在民國時期特別是蔣政府時期表現為民營企業、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壟斷資本和外國資本的博弈,跨過建國前三十多年政治因素導致的單一經濟形式時期,在改革開放時期表現為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競爭與合作。在吳曉波看來,國家力量在中國這個從古至今從未變過的高度中央集權國家始終是打破堅冰的政策決定者和確認者,然而在之後卻常常淪為利用政策和壟斷優勢攫取暴利但無比低效且缺乏開拓創新意識的利蠹;外國資本自晚清以來以其獨有的資本和技術管理優勢在中國長期佔據產業上游和利潤制高點,又因其可幫助制衡官方戒懼的民間力量常常擁有政策特權;而民間資本在各個歷史變革期都覺醒最早,人數最多,混沌草莽階段也有獲利,但因其在政策上和資本上的先天弱勢地位常常成為國資和外資口中之食,成為“充滿悲情”的犧牲品。

我也勉強算是好好學習的文科學生,歷史還算是我的愛好和長項,但是細碎的歷史事件始終只是零散的存儲在我的大腦裏,殘章斷簡般存在完全沒有形成體系。吳曉波的書讓我感覺到了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的一些內在的邏輯和軌跡。新舊力量之爭,民資國資之爭,中央地方之爭,中資外資之爭,形式改頭換面,但是規律似乎從未改變過,簡直像數學公式可以套用。拋開歷史規律,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説,這段歷史顯然就是資本主義勢力全球擴張輸出剩餘資本攫取利益導致不發達地區經濟變革的真實寫照,還有國有企業的時而擴張時而收縮,民間資本的大部分行業崛起,這些無不印證了課本上關於壟斷資本主義和三次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的論斷。中國百年躑躅和現代崛起畢竟不是脱離了理論基礎的歷史特例,更不是“書寫了新的歷史奇蹟”,其內在規律性是始終沒有發上改變的。毫無疑問,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歷史規律鏡鑑作用依然,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也仍然可以指導我們前行。

由此看來,吳曉波的《跌蕩一百年》和《激盪三十年》不失為好的瞭解近現代中國企業史和經濟史的輔助讀物。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 篇2

這幾天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了,一是為了應付我那考試,另外也是在有一次聽一個朋友説:馬克思主義的很多原理還是真理來的,只是要結合實際。記得大一的時候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只是很記得那個女老師長比較漂亮,有氣質,脾氣很好。其他的那些都基本上忘記得差不多了。現在畢業了,但又是為了考試而學習馬克思主義,只能算是太巧了...

昨天看到: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之上的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發展的規律性;

政治經濟學具有很強的階級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在階級社會裏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都有階級背景。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利益,所維護的也是階級利益。---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就想到了,現在我們工作的情形,馬克思和恩格斯還真的很有覺悟啊,把這些都看透了。hehe~~

因為有階級,所以會有利益,因為有利益,所以會有矛盾,因為有矛盾,所以會有各自的隔閡。

任何經濟規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的,並隨着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和改造經濟規律,也不能創造或制定經濟規律。但是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也許睿智的人才能夠洞悉經濟規律,在經濟上有所創新吧。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 篇3

好書是不怕反覆讀的,怕就怕我們缺乏反覆讀的決心。一些名作,雖然被各種各樣的文章反覆推薦,卻總是缺乏閲讀的時間與機緣。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賦税原理》就是這麼一本書。從在經濟學史的地位來看,它顯然比不上《國富論》、《原理》與《通論》的重要性,而且這本書與其他名著相比又太過單薄,很難讓人提起閲讀的興趣,因此我一直以來也就是對李嘉圖的這本書翻翻而已。直到形勢所迫,非逼得我要得認真閲讀其中某一段的時候,才突然發現經典文獻何以叫作經典。李嘉圖是個有商海實戰經驗的人,他的文章處處都表現出一股從某某商業重大戰役凱旋後的霸氣。雖然歷史已經發展了近220xx年,但他的經歷對我們來説仍是十分罕見。或許他從來沒有接受正式的大學教育,使得他形成了言簡意賅的文風,他所用寥寥幾語描述的問題看上去平淡無奇,但事實上卻涵蓋了極為豐富的內容。而如果我們對他同時期的重要學者的主張不甚瞭解,也會錯過思考李嘉圖的機會,自然也無法讀出100%的李嘉圖了。

話又説回來,可能正式因為李嘉圖説什麼東西都是點到為止,他的思想才能與各種各樣的事物發生聯繫。李嘉圖這種只邏輯推理不實證的習慣已經被稱為“惡習”,而他在很多問題上只説表面一半的風格也着實讓人大傷腦筋。那些偉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幾段之內就予以帶過了,如偉大的“比較優勢”,就用了不到一頁的紙張,而對“比較優勢”的進一步的討論卻包含了他的國際金融與資本循環思想。並且我們還得時常站在李嘉圖侷限上理解他的結論,(如那個悲觀或不人道的“李嘉圖定(鐵)律”)我們不是李嘉圖,卻還得揣摩李嘉圖當時是怎麼想的,怪不得斯拉法會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賦税原理》屬於經濟學史第二批閲讀書目,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完整了解馬克思和馬歇爾,都需要對李嘉圖的思想有所掌握。之前因為我的興趣在1870年以後,對傳統政治經濟學有所忽略。為了研究國際貿易的理論,這個缺少的一環應該補上了。經濟思想史是條漫長的道路,需要長時間持續不斷的研究,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知其然”的目標應該是能夠達到的。

最後,説一下讀書的好處。一段文字,把它大聲朗讀出來與埋頭默讀相比,效果是明顯不同的。而許多人聚在一起再對討論一下,哪怕不是那麼在點,也是比較大有裨益的。經濟學的經典文獻還有很多,完全是可以把朗讀方法複製到對它們的研讀之上的。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 篇4

起先想着要了解這場經融危機的根源,於是覺得應該重新複習政治經濟學,選來選去,我們自己國人專家寫的我依然是看不懂,於是選中了這本法國人薩伊18--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概論》,從12月初到2月初,足足兩個月時間。

全書以很多鮮活的例子來説明財富的產生、分配、消費,整本書以價值生產為中心點,貫穿各個章節。這也是我們專家與外國專家的不同之處,要是國內專家寫的,就肯定非常之枯燥!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這個版本翻譯得不是很好,對句子的把握幾乎都是以英文的原意沒有考慮中國人的閲讀習慣來翻譯,所以讀起來部份語句的理解需要舉一反三。到現在為止,我也認為還有必要再讀一次。

薩依認為,資本、土地、勞動是生產價值的三大必須要素,任何價值的生產,必須是通過根源在人為藉助資本及自然資源(土地)來完成;所有非生產性的消費都產生不了價值,我們稱之為浪費,作為個人來講,沒有生產價值的消費都是浪費,浪費不僅僅對個人有害,對整個國家財富也是有害的,雖然就像在一棵大樹上摘下一枝樹枝。

國家的財富是由人民生產的,只有人民勤勞節儉,才能有更多的資本用來創造價值,而所有的奢侈性消費,都是無法生產出實用價值的,所以有些負責任的政府在這方面徵收重税。

税收是取走人民所生產出的價值,當然這些價值是以貨幣的形式體現出來,這價值養活了收税的和其他公務員以及軍隊、司法部門等,所以以前當有人罵政府公務員説你對不起人民,而公務員則説以自己的勞動來換薪水,不是拿人民的錢,那就是大大的笑話,這個例子來自我們咸豐縣政府的某公務員。當然,如果公務員為人民創造出價值,用他們的價值換取人民生產的價值,這個是適當的,也是可行的,也是必須的!

税收是回不到社會的,軍隊保衞國家人民、公務員為人民生產價值而服務、司法部門為保證社會公正性,這些都可以以人民生產的部份價值作為回報。如果一個政府嚴以律己、節約,將税收用於人民的生產性資本,這個國家必定會走向富強,但人性的弱點又在裏面顯示出來,貪婪、虛偽的人如果主導了政府的走向,這個國家看似有財富但卻沒有藏富於民,這樣的國家不是真正的富強,那麼,這就是我們中國。

他還説到,賭博、彩票都是不利財富生產的,(政治經濟學的讀書筆記政治經濟學的讀書筆記政治經濟學的不能真正創造價值,那些人只是因為貪婪,想發財所以才去買彩票賭博,而真正掌握大部份財富的階層,是不會碰這些東西的,因為他們已經不在乎這些,所以賭博的人、買彩票的都集中在社會的近乎最低層也是人羣最多的階層。所以這也是導致窮的階層就會越窮、富的就會越富,因為富的階層有資本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作者在文中多次贊同英國人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道德情操論》及柏拉圖的《理想國》裏的內容,所以上週我特意買了這幾本書,希望今年內能將這些書讀完。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 篇5

《政治學原理》是山西財經大學mpa核心課程,作為主講教師參加本次精品課程培訓學習,很有必要,也很有收穫。周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述,認真負責的教學,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周先生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對我今後改進教學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啟發意義。試以“馬克思主義政治文明觀”為例,談談改進教學的學習體會。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相關原理,我們認為政治文明是人類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為建立公共秩序、推動社會進步而形成的,用於調節公共權力和私人利益關係的價值規範、組織體系和制度安排的有機總和。它通常由政治意識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為文明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核心。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論,正是在這樣的政治文明觀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結合當代中國政治文明的發展實際,可將之具體歸納為以下若干觀點:

第一、人類生活是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機統一。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文明”體現的是與一定的社會生產發展相適應的社會政治價值規範和制度安排,人類文明的發展,必然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辯證統一的運動過程。

第二、政治文明產生於人的現實活動,必須以現實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為基礎。將人的生產活動和社會交往視為政治文明的現實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政治現象和政治生活本質規定性的深刻揭示。

第三、政治文明建設的核心是國家政權建設,國家政權建設的關鍵是制度建設。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政權不僅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而且也是政治建設的首要問題。中國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必定包括國體建設和政體建設兩方面的任務。

第四、政治文明的發展過程是從古代政治文明向現代政治文明進化的過程。人類的成長過程是人逐漸擺脱外在束縛、最大限度獲得自由的過程,這個過程被馬克思稱為“人類解放的過程”。

第五、民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徵。現代政治文明產生於人的政治解放,而人的政治解放的本質內容就是:一方面,人在社會領域獲得自我支配的權力,成為自由的勞動者;另一方面,人在政治領域獲得平等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成為公民和法人。

第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新型的現代政治文明。與同屬於現代政治文明的資本主義政治文明形態相比,“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又是一種新型的現代政治文明。

第七、政治文明建設必須堅持時代性與民族性的有機統一。政治文明的“時代性”特徵,要求政治文明必須隨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做到與時俱進、與其他文明形式協同發展。

讀政治經濟學心得 篇6

才放那麼短短的30多天假就要被導師要求看着這兩本書過年,一開始,我真不懂為什麼,單單隻看書的名字,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安排看這本無聊的書,又有點不爽,但耐心去看,又覺得其實沒有那麼難接受,內容也還是可以的,就硬着頭皮把書用最短的時間讀完了。看完之後才發現,把《政治經濟學及賦税原理》這本書比成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之後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經濟學著作並沒有誇大,那是名副其實的。

大衞李嘉圖作為古典經濟學派的繼承人,其思想深深地受到亞當斯密的影響。《國富論》正是李嘉圖接觸學習經濟學的第一本作品,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税原理》研究的幾大主題和《國富論》的主題有相似之處的最主要原因。當然,這兩本如此著名的作品有再多的共同之處,還是各有優劣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税原理》在所涉及的範圍上也比不上《國富論》,《國富論》所討論的更加廣、內容更加多。即使思想上被影響,李嘉圖還是能夠對亞當斯密批判地學習而非盲目認同、全盤接受的,還是能夠就這些話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的。

這本書一開始並不是討論“分工”的問題,而是就“價值”展開敍述。而且李嘉圖並沒有按照常理只是談論價值問題,而且他還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資、資本、利潤、一般利潤等等的存在,並且就這幾方面也論述了一番。這些問題本應該在價值分析的基礎上才需要進一步説明的,但李嘉圖卻有着其自己獨特的一面。

接着就是“地租”問題了,其實我個人認為相比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裏面的對地租問題的討論,李嘉圖在這方面對這個問題的見解有點遜色、不夠深刻、不夠有針對性,李嘉圖是以整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見解為前提展開論述的,而亞當斯密是圍繞自己獨到的看法,圍繞如何讓國富民強去寫的。因此,就這一主題,李嘉圖還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點。

接着所説的價格、利潤、工資什麼的其實説白了,就是對前面幾章價值、地租的概括、補充。其實這本書看下去真的覺得內容很少,但裏面的思想卻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鑑的。例如他的價值論就認為生產中所耗費的勞動決定了商品的價值,別出心裁,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提到的二元觀點就有所不同,也正正因為他的思想有其獨特的一面,讓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其作品也一度熱銷,供不應求。

其後,李嘉圖還談及了許多賦税原理,對税種進行了分類、分析了各種税種的來源還有徵收税對各階級的收入與發展生產的影響。他還認為税收是一個國家的土地和勞動的產品中由政府所支配的一個部分,最終是由這個國家的資本又或者是由這個國家的收入來支付的。税收是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和個人的收入水平,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消費水平和再生產的能力,但是從長遠來看,税收卻又是一個國家收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個部分,一個國家要實行一切有利於民生的措施又或者是要加強國家實力、加快國家的發展速度,金錢是很重要的,沒有了金錢,一切都只會是空談、只會是紙上談兵,因此,税收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國家也有這個責任讓每一分每一角納税人上繳的税款都用得其所,而不是成為某些官員貪贓枉法的工具。李嘉圖個人主張遵循亞當斯密的“公平、確實、便利、經濟”四項税收原則,並且還依據這個原則詳細地分析了各種賦税的利與弊及其對各個階級收入的影響。

縱觀全書,我作者李嘉圖認為資本家追逐的只是個人利益,追求的是利潤,但是他又認為利潤也是資本積累的來源,積累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條件,生產力的發展有能夠促進社會財富的增加,從而就可以提高全社會人們的物質生產的水平。他認為資本的利益不僅代表着資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時又代表着全社會的利益,而他認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卻是矛盾的。

我個人認為大眾給予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税原理》如此之高的評價是十分正確的,儘管還有些許的不足之處,但李嘉圖在思想上深受亞當斯密的影響之下,他還是能夠做到批判地學習,在相同的問題、不同的問題上都能夠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而不是人云亦云,也是很難做得到的。

所以我也明白了導師讓我們讀這本書的緣由,《政治經濟學及賦税原理》還有《國富論》這兩本書是我們學習經濟學必須一覽的好書,這兩本書都會有助於我們專業的學習,如果我們能夠多多少少地掌握裏面的一兩條原理,對於我們以後的學習是十分有幫助的,也會有助於我們更容易地去理解其他問題、加強了我們對經濟類問題的分析思路以及邏輯思維。因此,在假期裏、平日裏多讀好書還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要養成這種習慣才像是個真真正正的大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0v9d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