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青春期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青春期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青春期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最近,不斷有家長訴苦:孩子頂撞他、不服從管教,他為此多次動手打了孩子,可至今仍沒什麼效果,怎麼辦?

青春期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聽了家長無助的聲音,我也陷入了深思,也許此時,經歷過兒子青春期叛逆的我最能瞭解他的苦惱,我盡我所能幫他發現教育的問題,想一些辦法幫他解決,送走他後,我想了很多:

我想,家長應該明確兩點:一是孩子為什麼不服從家長管教;二是怎樣管教孩子才有效。

第一點,孩子不服管必有其原因,家長應搞清原因,特別應摸透孩子的心理,然後才能正確施教。要傾聽孩子説話。家長往往習慣於自己説話,讓孩子聽話。家庭應該是孩子説心裏話的地方,家長要注意把説話的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家長更要予以重視,鼓勵孩子多説話。家長不能因工作忙忽略與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在餐桌上的話題往往比較輕鬆,當孩子説話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温馨的時光。

第二點,是教育的方法問題。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家長的適時表揚比其他物質獎勵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表揚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構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變得獨立,求知慾更強了。週末,家長可帶孩子參加展覽會之類的活動,讓他見見大場面,開開眼界;能獨自處理的事情我們都放手讓他去做,如制定合理的學習、生活計劃;如果做錯了什麼事,父母不一定要直接指出,可以讓他自己將那些不對的行為和同齡孩子對照,讓孩子自己去領會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確實令人頭疼,但只要方法得當,依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青春期教育心得體會 篇2

青春期是生理、心理、社會行為等方面從未成熟到成熟,從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劇變化的時期,是人生中質的轉變期,是脱離了兒童時代認識方式,創造新的自我觀念,從心理上重建人生的時期。如何培養青年健康的心理呢?

(一)正確的自我觀念。正確的自我觀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一個人只有正確地認識自己,他的行為舉止才能得體,學習和工作才能適應,才能努力地發展自己,主動地進行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觀念不正確,他可能自視甚高,自以為了不起,去做力不能及的工作,他也可能自覺羞慚,不肯以本來的面目表現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負擔,不能心地坦然;

(二)適度的抱負水平。要了解社會對個人的要求,哪些是環境所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其變化趨勢如何等。要善於將個人的優、缺點與環境的利弊四個因素綜合起來分析,揚長避短,挖掘環境的有利因素,發揮個人的優勢,一方面與命運搏鬥,改造客觀,一方面調整主觀,確定合適的抱負水平,以免做出招致挫折的事;

(三)和諧的人際關係。在與人相處時,其肯定的態度(如尊敬、信任、友愛等)總多於否定的態度(如憎惡、懷疑、恐懼等),對其所歸屬的集體,有一種休慼相關、安危與共的情感,總樂於犧牲個人的慾念去謀取集體的幸福;

(四)個人與社會的協調一致。自己的需要、願望與社會的要求與他人的幸福發生衝突時,要放棄和修改自己的行動計劃,以謀求與社會的協調一致;

(五)把心靈中的積鬱傾吐出來。思想和情緒上的矛盾長期鬱悶在心中,會影響腦功能,造成心理失常。思維情緒上的問題只有將它傾吐出來,心情才會感到舒暢,並能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

青春期性心理髮展的三個階段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中間階段,這個時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發生劇變,尤其隨着性器官的發育以及第二性徵的出現,男女生在心理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反映出明顯的性心理特點。

青少年在性心理上一般都要經過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1.對異性的暫疏遠期

在青春發育初期一段較短的時期內,中學生常常會避開異性同學,這種現象尤以女生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主要與生理因素有關。由於第二性徵的出現,使中學生對自身所發生的劇變感到茫然與害羞,本能地產生對異性的疏遠,甚至對異性反感。

這一時期大約會持續1年左右。青春期開始後,由於男女少年在形態上、機能上的差別日益明顯,他們在互相接觸中便結束了童年那種無拘無束地打鬧嬉笑的時期,出現了短暫的疏遠期。

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很少往來。由於男女性格的不同,此階段男生會嫌女生嬌氣、膽小、氣量不大;而女生則討厭男生的粗野、淘氣、不懂事。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國小高年級至國中一、二年級。

2.對長者敬慕期

在青春發育的中期,中學生常常會對周圍環境中的某些在文藝、體育、學識以及外貌上特別出眾者(多數是同性或異性的年長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鳴,仰慕愛戴,心神嚮往,而且儘量模仿這些長者的言談舉動,以至入迷。

3.對異性向往期

青少年隨着身心兩方面的不斷髮育,對第二性徵的發育產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懼的心理,渴望瞭解性知識。到了青春發育的後期,隨着性發育的日漸成熟,中學生常常對與自己年齡相當的異性產生興趣,並希望和他(她)有所接觸,或在各種場合中,想辦法吸引他(她)對自己的注意。但由於中學生情緒的不穩定,自我意識很強,在接觸過程中,容易引起衝突,或因瑣碎小事爭吵甚至絕交,因此交往對象會有所變換,表現為今天與張三好,明天又覺得張三不好二而李四特好。

對異性的暫時疏遠所持續的時間是很短暫的。在這短暫的時間過後,男女少年很快就產生了一種彼此接近的需要,產生互相吸引的心理。如喜歡一起遊戲,一起做作業,一起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這時期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可能出現早戀等不良傾向。甚至於把功課、集體活動置之不理。當然,正常的男女往來是應該被接受、被鼓勵的,對異性有好感也不等於談戀愛,青少年應正確把握。

青春期教育心得體會 篇3

(一)學生感受:

學生在開展了青春期研究之後,寫下了這樣的話語

感受一: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只有獲得真正的健康,才有可能快樂。同時我們還知道了應該如何評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知道了標準,掌握了方法,這很有用。

感受二:原來我們班經常有這樣的一類現象:男生和女生之間,不互相體諒,諒解,謙讓!還有些男生老瞎説一些特別無聊的閒話,去傷害女生。我覺得很不好,但是不知道怎麼辦。通過上這節課,我觀察到我們班的這些現象慢慢地消失了。班裏,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遇到一些困難,大家都會盡全力幫助他,使得我們的關係更加和睦。我們能在這樣的一個班裏,這是我們的緣分,我們應該去珍惜它,使我們這個大家庭變得更加幸福,更温馨。

感受三:在我們看電視時,經常會看到一些男女共同完成的節目,在學校裏,我們也會常常看到大家互相幫助,不分你我。可在以前,我們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可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把心態放正,消除緊張感。

(二)家長感受:

感受一:總説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什麼是心理健康呢?通過教學,我們找到了答案。同時,也學會了怎樣評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感受二:教師的精心設計使我們家長能夠了解到學生心理狀況。原來,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挺好的。但是,孩子卻總抱怨自己對他管得太多,而我們也總覺得自己很累。雖然也知道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但是總是無從下手。通過老師的這節課,我們發現:平時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太少了,應該抽出時間多關心他們心裏是怎樣想的,不可動不動就扣上早戀的帽子。羣體的交往不但有很多樂趣,還可以學習多個異性身上的優點。如果一味指責孩子,阻止孩子同異性交往,很可能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本來不是那麼回事,也故意做出那樣的事來,結果事態的發展與父母的初衷剛好相反。

感受三:孩子長大了,總擔心誰和誰好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但又沒有什麼好辦法。通過與孩子們一起上課,知道了做為家長首先要平和自己的心態,才能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教師感受:在教育教學的研究中,使我們教師覺得:

1.教學思路更加明朗:

我們的教學一定以生為本,做好課前調查,瞭解學生的需求,使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對案例分析時,幫助別人分析問題並解決,正向引導學生的心理,獲得相應的方法。影射自己做得怎樣的時候,學生就能很好地進行遷移,找到自己行為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合適的地方,最終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健康。期間,教師一定要注意做到尊重、保護學生的隱私。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採用小品劇、心理遊戲、實踐活動等形式也可以讓人耳目一新,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管理意識更加藝術

在管理學生方面,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學生即便犯了錯的時候,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尊重學生的心理,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3.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因為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就更加註重自身心理的健康,同時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更要注意與學生溝通的藝術,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心理上願意與你去交流,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

四、實踐效果:

1.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剛開始研究時,我們總覺得在國小談論青春期的問題,太敏感了。經過實踐,我們發現:學生很渴望得到這方面的知識,這一點從他們關注的眼神就可以知道。另外,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慢慢地,已經有羞澀變得很自然、大方,畢竟青春期心理教育能使我們的孩子順利地度過由兒童逐漸發育成為成年人的轉變。

2.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已在學生身上出現了明顯的教育效應,主要表現在:(1)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學會自測心理健康的方法,並且明確了經常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測,能夠不斷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2)有效地預防和消除因性生理變化引起的心理困惑,如對月經、遺精、手淫等現象產生恐懼、焦慮、自責等。(3)掌握與異性交往的一些準則,便於建立正常的交往,樹立健康和異性交往觀念,形成正確的異性交往態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必要的自我保護技巧,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早戀問題的發生。

總之,高年級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在這個研究過程中,師、生、家長三方都是受益的。教師能夠在和諧之中提高自身;學生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師生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家長既能設身處地的為孩子着想,又能及時配合教師工作,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定了基礎。對國小高年級孩子進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暫時的,而是長久的。面對高年級學生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只要我們攜起手來關注細節,以心交心,針對學生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從正面給他們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使學生的心理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從而促進學生和諧地發展,健康地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vx8k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