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通用24篇)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通用24篇)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

讀了《教育的經濟價值》後,其中作者有一個觀點“無論為了道德陶冶或為了情趣培養所付出的代價,都在經濟分析範疇之內”。這個觀點令我深思,我家鄉這位千萬富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簡單正常不過的禮讓居然創造了他人生的奇蹟,創造了機遇創造了財富創造了經濟價值,一字:“神!”,為日後的發展邁下巨大的經濟價值空間。又淡到我們教師本身吧,我們所教過的學生不可能個個都考上大學,既然如此我們就要重視學生的為人、人品、道德、情感、愛心、感恩、禮讓等高尚品質的教育和培養,才能更好地體現教育的經濟價值。其實作者的觀點也很明白:通過各方面論證教育與經濟價值的正比例關係,主張大至一個國家的發展甚至細到每一個人一定要重視教育,大膽地為教育投資。我們作為教育工作應知道: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相齊並重,一樣可體現出教肓的經濟價值。我們不是常常聽説,某某以前讀書成績很差,現在很會賺錢,成為什麼老闆嗎?這其中的原因在哪裏呢?故我們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文化,還要培養學生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能力和運用知識等各種能力。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通用24篇)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湧現出來,社會勞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但是,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於都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都不創造價值。這一原創含義,與現實經濟活動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

教育的價值在這時凸顯出來,教育不僅僅關乎政治,還有經濟,物質與文化。21世紀不再是硬實力的抵抗,而是教育軟實力的拼搏。如何讓教育的經濟價值最大化,這是我們每個國人都要深深思考的。“中國夢”,讓中國強大起來不再是一種夢想,而是事實。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2

讀了《教育的經濟價值》這本書後,引起了我高中時代的一個回憶:在一次8000多人的全體師生大會上,羅校長説的一句話:“一個人的知識是和他的財富是成正比例關係的。”從而也使我想起我家鄉一個真人真事的經典千萬富翁,他是我老師的一個國小同學,因為我和我老師關係好,每次回家鄉我老師都和我到他家玩,他的成功經歷是我親自從他囗中聽來的,真實性可靠。他的起家是從一次偶然的大便開始的。事情的經過我用第一人稱寫較為逼真些,具體如下:

我二十歲的時候自已到深圳找工做,找了幾天都沒找到,身上連食飯都無錢了,睡了幾晚天橋底,真是面臨絕境,又沒有朋友老鄉認識,不知如何是好,暗自流淚,第8天中午去公廁大便,剛好想推門進卡位,突然從我身後跑來一箇中年人可能是拉肚急到不得了,我看見這位中年人急成這個樣子就主動禮讓給他先,反正自己也不急,讓他也沒關係,當時這樣想。誰知那中年人完事後出來全身舒服極了!看見我還在門囗等着!千多謝萬多謝我!誰知等我解完大便後那位中年人又在門囗等我,我問他還有什麼事,他問我做什麼職業在哪工作,我把當時的困境説給他聽,後來他臨走的時侯説:“我給你二十塊錢,就用這錢去收一些舊廢紙或在路邊拾一些廢紙皮,然後拿到我給你的地址,我會安排人幫你收購,”説完就走了。當天我就馬上行動按他吩咐的去辦,賺到五塊多錢,堅持了三個多月,也賺到一些錢,當然不多,三個月後的一天那中年人又出現在我眼前,他見我挑了一擔舊廢紙就問我:“後生仔你怎解這麼蠢?你每一次拿來的廢紙都那麼幹,不會滲些水進去嗎?會重些,賺多點錢!”我當時即刻答他:“我窮還窮,決不會做出這些缺德的事!”他聽我如此回答,即刻拍拍我的肩膀説:“明天上午9:00到我廠上班!”當天我有一種前所沒有的開心,終於找到一份工作,不用那麼奔波了!第二天我去上班才真正知道那中年人原來是該造紙廠的香港大老闆,就這樣我在他廠整整做了3年,我工作表現非常吃苦勤快,在廠的為人也絕對一流,博得老闆的高度信任!其實在廠的3年裏我基本學會造紙的技術,每天晚上拼命學習!有一日老闆叫我去他辦公室,我以為他知道了我在偷學他的造紙技術,到他辦公室後,他指着枱面那一大把錢説:“這20萬你拿着,回到你家鄉開一間小型造紙廠,這錢不用你還,以後有困難再聯繫我!”當時我真不敢相信眼前是否在做夢!我掌握了技術後天天都想以後一定自己開一間造紙廠,可是沒有資金而發愁!今天終於機會來了!貴人出現了!第二天我拿着老闆的20萬對老闆説:“以後我一定雙倍還給你!”到目前我開的造紙廠是家鄉最大的廠,已有20多年的歷史,全市人都在用我造的紙,稱我為“大便紙老闆”。

為什麼把以上的故事説出來與大家分享呢?就是因為我讀了《教育的經濟價值》後,其中作者有一個觀點“無論為了道德陶冶或為了情趣培養所付出的代價,都在經濟分析範疇之內”。 這個觀點令我深思,我家鄉這位千萬富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簡單正常不過的禮讓居然創造了他人生的奇蹟,創造了機遇創造了財富創造了經濟價值,一個字:“神!”,為日後的發展邁下巨大的經濟價值空間。又淡到我們教師本身吧,我們所教過的學生不可能個個都考上大學,既然如此我們就要重視學生的為人、人品、道德、情感、愛心、感恩、禮讓等高尚品質的教育和培養,才能更好地體現教育的經濟價值。其實作者的觀點也很明白:通過各方面論證教育與經濟價值的正比例關係,主張大至一個國家的發展甚至細到每一個人一定要重視教育,大膽地為教育投資。我們作為教育工作應知道: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相齊並重,一樣可體現出教肓的經濟價值。我們不是常常聽説,某某以前讀書成績很差,現在很會賺錢,成為什麼老闆嗎?這其中的原因在哪裏呢?故我們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文化,還要培養學生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能力和運用知識等各種能力。

以上是我讀《教育的經濟價值》的一些個人淺感,謝謝分享!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3

寒假裏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長期植根於中國小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

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他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其次要廣泛閲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台。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這天這個時代確實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

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説:“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為藝術。

張老師認為我們的教育太快,快在那迅速展現而又擦去的ppt上;快在了教師應對這一大羣叫不出名字卻能把課演繹的完美而流暢上;快在了教師與校長們每一天似乎都在忙於應付各種各樣事務性的事務上,快在了教師冷漠地看到教室裏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惱的快一樣,我們這天的學校裏。教室座位整齊,台下人頭攢動,一派工業化大生產的氣勢。

老實説確實難以看到具有生命個性的人。這也難怪作者所推崇的葉瀾教授不斷的發出呼喚,呼喚教育創新要有“具體個人”意識,呼喚要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人”的轉向要從“抽象的人”到“具體個人。説到底快就是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都看不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了。

慢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作者眼裏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説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説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的“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裏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説,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説:“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麼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説,這正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如果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信息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並以此作為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一,也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為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畢竟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4

一滴墨水,引發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人的思想成長靠的是書。寒假時我交了一位好朋友《愛的教育》。

這位朋友以日記的形式,記敍了少年安利柯一學期以來的事情,以及父母兄弟姐妹寫給安利柯的一些勸戒、教育性的信件,還有每一個月老師給他們講的關於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他處處洋溢着少年那稚嫩的心理,使我懂得了父母對我的愛、朋友對我的愛、兄弟姐妹對我的愛,不管是愛,還是被愛都是幸福的,珍惜別人給予的受,不吝惜你自己的愛,一切都便是美滿的。文章中曾多次描寫了主人公的朋友,比如:卡隆,代洛西。當然還有個壞孩子弗蘭蒂。他們之間有着許許多多的快樂事。他們愛着任何人,甚至是無惡不作的無賴弗蘭蒂,我認為這個人是作者有意刻畫的,以他為代表,教育我們不珍惜別人的愛的悲慘下場。

他的言語感人肺腑,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文中,馬爾可在得不到母親消息時,他毅然決定去千里之外的美洲尋母,一個13歲的少年,孤橫跨大西洋,可想而知,那需要多大的意志力與勇氣啊!到了美洲後,事先的計劃出了意外,而這小小少年卻能起死回生,一路打聽母親的情況。那需要智慧的頭腦,強健的體魄。而這個社會經驗不足,體弱多病的少年是如何找到母親的呢?靠的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和他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母親往日對他的愛。

他把“愛”這個主題抱得緊緊的。親情,友情,襯托出孩子在愛與被愛中得到的教育,以引人深思。看了這本書,我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往日與父母、朋友的矛盾、衝突讓我深深地感到後悔錯誤。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5

假期裏再次拜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仍然令我如痴如醉,而後心中對教育事業的熱情燃燒的更旺。儘管當前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我們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和體驗。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總是備課、上課、訓練、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尋求答案。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指明瞭方向,解決了這個時間問題,答案是:讀書,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多讀書。確實,我們在自我所教的那門學科裏,學校所發的那本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但是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裏,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原先,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持續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就應首先思考清楚的。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為什麼不能在閒暇之餘讀讀手邊的書,為什麼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驗,為什麼不能在晚上清閒的時候寫寫一天的教學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推薦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我的知識的儲備,使自我的知識視野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營養,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眾所周知,、大師的教育素養都是很高的,能夠集文學家、藝術家、書法家等大成於一身,而且具備很好的人格修養。自知距離還很遠,應想盡一切辦法有效地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而靜下心來讀書是提高教師素養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師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讀書不僅對我們教師提高自身素養不可缺少,對我們所教的學生也至關重要。書中提到有關閲讀的事,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而不讓他閲讀,恐怕會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相反,一個孩子如果不加強閲讀的訓練,是不能提高學習成績的。我認為,功夫在詩外,中國的古人已講過,這是極有道理的。閲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此刻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我的看法,認為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於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閲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潛力的。沒有了閲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於單純,如果因為發生一點不益於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閲讀近者是對閲讀潛力甚至學習潛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境中,在環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6

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一句話道出了書的重要。書可謂是眾多名人的寵兒。歷來,名人説出關於書的名言數不勝數。都説書重要,還有的更以讀書為重。的確,書很重要,但我以為讀書似乎更重要。讀一本好書猶如春風化雨滋潤焦渴的心田!沉浸在讀書的世界裏,更像乘坐書舟,遨遊知識的海洋!

人們常説:一本優秀的傳記不僅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人生。《名人傳》即: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他們的主人公分別為音樂家、雕塑家和小説家,可是,雖然他們的職業和所處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們所追求的夢想卻是相同的為了真理和正義所做出的努力。

應對痛苦、應對孤獨,貝多芬選擇了堅持自我的信念,作為一個聽不到任何聲音的音樂家,他給人一種傲慢的錯覺,對於政治上的專制統治,無情的戰亂,他卻選擇了反抗,為了和平,貝多芬曾説:只要是為了獲得更美的事物,任何規律都能夠破除。這句話準確地表達了他當時反對專制的心理,而米開朗基羅又何嘗不是呢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因為他相信只要自我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淪,那麼就必須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本想他的人生夢想中。而托爾斯泰則用他的筆桿描述除了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是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

閒來無事常讀書能夠使我們陶醉在書中世界,忘掉一切。讀書能夠使人淨化心靈,使人更純潔,更真誠。不讀書使人每一天生活在世間凡俗。變得狡詐,變得自李唐來,世人更愛牡丹!當然,書是需長讀的。可讀書不只是眼球在字面上一略而過,而是要讀出其精髓。使其道出於吾之身!這才是讀書的真正含義!

就拿本人來説,雖説不是人家那種愛書如命,可也比他們少不了多少。我在完成功課時,就拿起書本,靜靜默讀。讀詩詞時,感覺到詩人複雜的情感,感覺到詩人不屈於權貴,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讀外國名着時,彷彿與作者筆下的主人公在一齊冒險。讀書,豐富了我的生活,更使我的知識拓展,使我的想象多了一塊新天地!另外,讀書還是我有着成就感,那裏你可能就不太明白了,現代社會人人競爭,每人都有強與他人之心!本人也不例外,與同歲孩子在一齊,給他們講書中趣味的情節,聽着他們你真行的話語,心中感覺書給我帶來了榮耀!

朋友,讀書吧!書給我們帶來歡樂,使我們不虛度光陰,愛讀書的人都是具有良好品德的人!讀書,簡單的兩個字,卻藴含豐富的內涵,書是讀出來的,而不是看出來的。書,能陶冶情操。讓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無疑是一件美妙的事。世界上着名的文學家,文豪。都是愛書如命之人,在他們眼中,金錢不是他們所要追求的,他們所追求的是高尚的情操。不一樣於世人,要在污濁世界獨立不移!就像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筆下的蓮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他們所追求的,僅有讀書才能帶給他們!書中沒有瑕疵,沒有污_,僅有那如同潔白的雪花,一片潔白。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7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讀書心得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20xx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 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着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本書中談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着水槽流下,帶着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後進入玩具鱷魚嘴裏。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裏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裏,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着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裏,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複雜的説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痴呆生”。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國小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脱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説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聖珍常説:教育是一門神祕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 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這本書值得一看。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8

培根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的文字使我們脱離了未開化的狀態。《走近教育大師》為我搭設了一個平台,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通過讀這本書,便能概覽從孔子到蔡元培,從蘇格拉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張,通讀全篇,受益匪淺。書中共收錄了47位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論,這個數字應該説不小了,但對於人類20xx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其實,任何一部辭書都難以容納所有的教育家。所以,就會深深地發覺: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的。

競爭的時代,家長挑選學校,孩子選擇老師,家長上書,道老師的好、説老師的壞,這些現象已屢見不鮮。可以説一個學校創辦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師的數量與質量卻是學校真正的生命線。

作為一名新教師,孔子的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句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道指什麼呢?我理解,應是指社會、政治的準則和做人的準則。而這些準則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從少年到白頭。

準則其實是物與俱來的,有的隱藏較深或道理較深,有的則容易讓人察覺和接受。不管怎樣,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們的悟性所經歷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樣,但求道的過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謂“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説現在學校開展的歷史讀書活動,讀書之道,倒並不是真的為了顏如玉、黃金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擁有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學習就會落後時代,落後於生活。特別是我們做教師的,如果知識不夠用了,那就意味着職業生命的結束。——拿什麼去教學生!既然要讀書,那又要花費許多休息時間,又會出現各種工作上的衝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處於今天的社會中,立於自己的世界裏,我以為“朝聞道,夕死不可矣”。求道之路辛苦如此,然得悟即死,得與不得,有何區別?求為何求?我們應體現道的價值,體現求的價值,然後死亦無憾。

當然,理解為道是自覺,不是自主。朝聞道,夕死可矣,死的是“是非”的我,不是主我。即聞道者可以離開是非之人,進入立行真人世界。這又是另一種境界。

走進書本與大師為友,走進書本與經典對話,走近這些教育的痴心漢可以讓人少一點浮躁和功利,多一點理解和寬容,更多一點熱情和關愛,可以讓我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讓學校的生命線真正得以延長。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9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選集。這是一部論文集,涉及內容很廣,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方面的論文,也有勞動教育﹑情感教育﹑語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論文;有論述學校教育的論文,也有論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各種教育有機結合的論文。可以説,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結晶。在書中,他從多角度談了教師﹑家庭﹑社會對學生成長的多方面影響,既有對成功做法的讚揚鼓勵,也有對學校和社會錯誤行為的嚴厲批判。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從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巴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失去的一天》和《給女兒的信》《學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兒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專著都收在《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裏。

蘇霍姆林斯基在該選集中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共產主義建設者”、“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聰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個觀點是要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而培養這種人需要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任務,即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呈現現個統一的完整的過程”。關於德育,他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要求教師和家長尊重兒童的人格,全面關心兒童。他説:“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麼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説‘愛孩子’。”他提出了“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的主張,並努力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學校的牆壁也説話”。他同時指出愛不等於無原則的溺愛,應該用嚴格的紀律和道德規範去要求兒童,並注重通過集體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是啊,我們的學生是一本豐富的書,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是一具活潑的生命體,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教師必須愛他的學生,相信他的學生,尊重他的學生,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發揮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培養他們無限的創新能力。

讀了這部專著,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衝擊着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覆錘鍊,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餘力的精神而感動。他對學生充滿了無限的愛,而他的這愛,來自於他的人格的魅力;來自於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毅的奮鬥精神;來自於虛懷若谷,刻苦學習,頑強拼搏,不斷求實、不斷創新的精神;來自於勇攀科學高峯,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不斷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教學中實踐活動中不斷充實、完善和發展自我的頑強毅力。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我作為一名教師所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相信經過我們不懈地努力,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0

品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字裏行間感覺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細流,我順溪而下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無限廣闊、無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園。在這教育的伊甸園裏我看到了五個光芒閃耀的花環懸掛在高高的蘋果樹上,它們的名字叫作德、智、體、美、勞。我看到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諧向上的愛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的序言中,朱永新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一位叫布羅迪的英國退休教師,在佈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發黃了的舊練習冊。它們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習作,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有想當總統的,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想當王妃的……

那位老師突發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曆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歷史。正當布羅迪猜測着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傢俬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

信中説: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裏,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説,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戴維的行動使朱永新教授獲得啟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

我感到很榮幸,因為我拜讀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園裏屬於自己的那棵蘋果樹。因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權利和責任分享朱教授愛的教育、理想教育的夢想,並用它提醒和改寫自己從今往後的實踐和追求。因為我也有一顆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跳躍的心。如果你要問我的夢想是什麼?那就是我願我的青春永駐蘋果樹下!

教書數年曾經黯然氣餒過,失意灰心過,作一名幼兒教師有什麼意義?要替一羣孩子梳小辮、擦屁股,穿衣、擦鼻涕,還要教他們知識技能、品德習慣、鍛鍊體能,既要接受家長苛刻的好壞評價,還有隨時接受幼兒園領導嚴格周密的檢查,而在外行人看來幹得再優秀也只不過是個高級保姆。

曾經有人問我:“你們幼兒園裏教師怎麼都這麼青春啊?那你們老了怎麼辦?也和孩子們一起蹦啊?跳啊?想想真滑稽。”我隨口反駁説:“年紀大了就當園長或者後勤領導唄!”其實細思量,哪個幼兒園需要那麼多園長,那麼多領導啊?我們老了怎麼辦?還能不能跳啊蹦的?或許很多幼兒教師曾和我一樣思附過這個問題:我們今天的絢麗到底能保持多久?我們的活潑,我們這份可引以自豪的特殊的童心童稚能保持多久?

今天,我終於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找到了追尋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訴我們:“要挖掘你生活中、職業中的內在魅力。”教師,作為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可能永遠達不到職業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個優秀的、理想的教師,一定會在自己的內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細想一下,不當幼兒教師我們照樣會老,正因為作幼兒教師我們的外表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亮麗很多,我們的心態一般都比同齡人要有活力很多,這是我們的職業,我們的孩子給予我們的美麗,是孩子們影響着我們,帶動着我們,年輕着我們,使我們的青春延續再延續。

拜讀了《新教育之夢》一書之後,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麼辦?不再問自己還要教多少年書?還可以跳、唱多久?因為我知道了“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朱教授説“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後重複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追求作一個實實在在的教師: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老師;一個自信、自強、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挑戰自我的老師;一個善於合作,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老師;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老師,我相信那必將是一個永遠年輕老師。

花兒不會因為畏懼凋謝而後悔綻放,小溪不會因為畏懼乾涸而放棄流淌,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陣子”,它們都知道抓住每個最精彩的“一陣子”去贏取一輩子的生存價值。作為幼兒教師,或許我們的絢麗也只有一陣子,但只要認真把握好這“一陣子”,使它發揮生命真正的價值,那便是最自然,最從容的生存藴意。我願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一陣子時光留給蘋果樹下的孩子們,和他們快樂的學習、遊戲。願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懷着“新教育之夢”譜寫自己輝煌的“一輩子”!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1

讀罷《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大師的智慧如閃閃爍爍的星光,逐漸映輝在一起。在我的頭腦中形成一束耀眼的光,照亮我的心,指引着我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兒童應該快樂的,而現在中國的兒童是非常痛苦。固然有許多人才是從痛苦中長大起來,但是成人的責任是應該把社會改造得好一點,使未成熟的兒童少吃點苦,多享點福。我們應該負起責任來,敲碎兒童的地獄,建立兒童的樂園。不夠,我們應該引導兒童把地獄敲碎,讓他們自己創造出樂園來。

是的,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家長、社會就呼籲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而各種輔導班,特長班,名目繁多的各種早教措施,把孩子束縛地嚴嚴實實,沒有半點自由、空間。到了國小,無論孩子接受能力如何,統統一刀切,必須同步前進。即便分層次教學,最終目標也是一學期內必須全面開花。這是違背教育規律的,但是家長、社會不允許孩子暫時落後。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於是,老師使出三十六計,七十二變化,十八般武藝樣樣擺上陣來。學生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地步。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的教育現實狀況就是如此!陶行知先生主張學生是學習人生之道的人。學以厚生則可;學以傷生是斷斷乎不可的。可是我們的孩子,每天要面對那麼多沉重的學業負擔!還有家長、老師的讓人心碎的殷殷期望。學習是樂園還是地獄不得而知。孩子的學習現狀和我國的教育大氣候不可逆轉,那麼我們作為教育者到底怎樣讓兒童少吃點苦,多享點福?

那就是變苦學為樂學!變讓我學為我要學!最終落實到陶行知先生的學生自治上。

陶行知老先生主張學生自治是學生結起團體來,大家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續。從學校這方面説,就是”為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們培植兒童的時候,若拘束太過,則兒童形容枯槁。對!我們就是要給孩子鬆綁。在老師的科學引導下讓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活,這才是我們的教育主旨。面對這麼一羣活生生的、製造狀況層出不窮的孩子們,老師怎樣藝術的扮演自己的角色,來引導他們快樂自治?

由此我想起一種民間藝術。四川有一絕活叫做變臉,一扭頭,”唰“變出一張臉,再一扭頭,又”唰“變出另一張。一分鐘之內,”唰唰唰“會變出十幾張不同的臉,或喜或悲,或兇或善;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神氣極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就可以大膽的使用變臉這一絕活。

陶行知説過,社會有三種人:一、是自動要讀書的;二、是經勸導後才願讀書的;三、非強迫不願讀的。我們就經驗上觀察,十人中怕有三人或四人非強迫不行;此外還有二人或三人,有了強迫的辦法就可趕快去讀。所以強迫是必要的。他認為教育萬能是教育界自欺欺人之説。

的確,學生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只要他沒踏上社會,就永遠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他會犯各種各樣讓你始料不及頭痛犯難的錯誤。他不愛讀書,不愛寫作業,願意搞小動作,願意和同學打鬧等等。如果老師每天怒目而視當階級敵人似的對待他們,這漫長的十幾年寒窗該是一種怎樣的煎熬!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雕塑家為一閻羅殿雕塑牛鬼蛇神、凶神惡煞,一年下來雕塑家的臉也變得猙獰可憎。雕塑家很苦惱,便找高人指點。高人指給他一條路,讓他再為寺廟雕一年菩薩塑像。一年下來他果然面容和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由此,我想到一位教育專家説過,你如果認為學生是一羣魔鬼,那麼你整天生活在地獄裏;你如果認為學生是一羣天使,那麼你整天生活在天堂裏。這裏可以折射出這樣一個道理,老師的教育教學態度極大地影響着學生的心靈成長。要敲碎兒童的地獄,建立兒童的樂園,變老師説教為學生快樂自治,老師一定要學會變臉這一戲法。

孩子不可避免的犯錯誤,一味的批評挖苦實踐證明收效甚微。其實轉變一下思維定勢,總是給他一張橫眉冷對,打擊諷刺的面容的,不妨換一張鼓勵信任的笑臉。記得一名低年級的學生哭哭啼啼的找我,説是一位高年級大哥哥每天見他就是一頓毒揍,讓我給他評理。我聽了問清原因,是因為開學初他罵過他胖子,所以那大哥哥每天見他就揍他出氣。我聽了氣不過,就拉着他怒氣衝衝地找他。走在一百米的距離中我在想,劈頭蓋臉批他以大欺小,警告他以後不準再打他,能解決問題嗎?老遠就看見那孩子歪着頭、梗着脖子,斜睨着眼等着我們,擺出一副不輕易善罷甘休的樣子來。此刻。我心裏電石火花一閃,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把臉放鬆下來,對我的學生真誠地説:”對大哥哥説聲對不起,不該以前罵過他。“那孩子聽了小弟弟的道歉一愣,有點不知所措,臉紅彤彤的,訕訕地説:”沒關係。“並保證以後不再打他了。換了一張臉,化干戈為玉帛。變老師喋喋不休地説教為學生自己心靈的感化,這就是學生自治。此招甚妙,何樂而不為?

自從九十年代周宏把他的聾啞女兒培養成大學生,全國上下旋風一般爭相效仿他的賞識教育。持續時間這樣長,自有它的存在價值。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妨對那些後進生多變幾張臉,針對不同情況多給一些笑臉,多一些鼓勵的話。別盯着人家耳朵後的灰陰着臉不放,捕捉一點學生難得的閃光點,臉放着光地大肆地表揚,讓那些整天灰土灰臉的後進生也嚐到上學學習的快樂,逐漸學會自律,向自主快樂學習靠攏。同樣,對於全體學生,我們都需要時不時變出一張意想不到的臉,給孩子以意外的收穫。讓我們這些老師多提供一些機會,讓孩子嘗試着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把每一天的的學習變得快樂、輕鬆!

老師學變臉,正如陶行知老先生説道”親學生如親子弟!“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2

最近一段時間,每天晚上給自己一個目標,看10頁的書,於是,每天堅持着。剛拿到這本《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我在想,必定是比較理論,比較枯燥的一本書,因為封面上寫着,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但是,事情往往不是人所預料的那樣。這本書非但不枯燥,不形式化,反而很有吸引力,因為,其中有大量的一手的經驗,一手的案例,我深深被吸引了。

每天細讀10頁,每天在思考着,斟酌着,其中的一些新的理論,一些新的思想。我是一名三年內的新教師,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之前,我對教育的所知幾乎為零,但是,從一些教育的書籍和雜誌上,也或多或少地瞭解到一些;但是,當真正地進入教育領域,我發現,現實與我所想的並非十分相同,甚至連相似可能也牽強。於是,我在剛開始產生了許多的疑惑,對孩子的一些行為也產生了好多疑問,腦子中突然多了許多的“為什麼”;但是,有的“為什麼”,我至今也沒有找到答案,或者説找到解釋這些現象的緣由。有了問題,作為教師,也應該解決這些問題,但是,現在想想,我當時對孩子出現的情況,我理解嗎?我是責備他們的啊;我當時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對了嗎?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於是,我在思考着:我是教育的智者嗎?於是,按照書本,開始對照起來了------在《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的第七章中,它提到了教育機智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教育機智做什麼?教育機智如何實現它的目的的?其中,教育機智是如何實現它的目的的-----這一節中,我按書上的內容,與自己進行了對照,由此也得到了一些想法:

一、機智通過言語來調和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最最直接的就數言語,也就是通過説話,談話的方式,與別人進行心靈的碰撞。但是,看似平常的説話,它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説話也需要藝術,因為聲音可以是刺耳的或者温和的,高傲的湖者謙虛的,貶低的或者鼓勵的,漠然的或者關心的,令人壓抑的或者令人振奮的,尖酸的或者愉快的,讓人躁動的或者令人鎮靜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音質,音調的變化。因此,要想成為一名智者,必須能夠熟練運用語言,並且注意説話的語音和語調。

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上學期,我們班級裏有個學生,回家作業老是催好幾次還是沒交,我有點火,於是提着嗓音,對他説:“,你怎麼老沒帶作業,是不是沒做好啊?你到底打算怎麼辦?還要不要學這門課了---?”但是,他一言不發,只是低着頭。後來我後悔這樣處理,於是,過了兩天,我又找了這名學生;我放低了聲音,叫着他的名字:“,老師一直想不明白,像你也算班中遵守紀律的學生,上課也比較認真,為什麼作業老是交不上來呢?----” 他看着我:“老師,我記性不是很好,老是忘帶,我儘量下次不忘記---”後來,他每天在一個小本子上記上回家作業,並前晚整理好書包,從此,他再也沒遲交或不交作業,成績也比以前進步了。

二、機智通過沉默來調和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中説:沉默上機智的最有利的調和劑之一。沉默也有許多種,有的是“沉默的談話”,有的是沉默的力量起了不小的作用。想必年輕的老師或多或少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在上課鈴響起,走到教室門口,學生依然在講話,依然在打鬧,而沒有靜靜地做在座位上,等待老師來上課。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師,你可能就站在教室的門口,學生馬上安靜了;可恰恰我是一名年輕老師。於是,在前幾次的時候,由於缺少經驗,想啊,鈴聲想了,我就一定要走進教室,然後要上課了,可學生怎麼喊也不安靜下來。於是,急了,開始大喊安靜,但是效果可想而知。但是,現在,我有了一件法寶——沉默。於是,我有心的進行訓練學生。鈴聲響了,我並沒有進教室,而是站在教室的門口,等都安靜地坐好了,再走進教室。進了教室以後,也沒有馬上開始,而是沉默,然後環視教室,用一、兩分鐘的沉默來壓制學生興奮的神經,從而保證一節課的遵守紀律,而且效果良好。俗話説“沉默是金”,我想“沉默似金”,教師的沉默有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處理一些學生問題的時候,也可適當的沉默,不要馬上處理。有的學生事後冷靜下來,想想可能自己做得不對,可能會來主動承認錯誤,那麼你也許有意外的收穫。因此,在必要的時候要學會沉默。

機智還有許多的實現它目的的方法,但是,我牢記着,作為教師,應該做個教育的智者,做一個尊重孩子,愛護孩子的老師,為自己的學生着想的老師;教師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而不是“狂風暴雨”,“雷電轟鳴”;因此,想做一個合格的甚至優秀的老師嗎?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教育的智者,併為此而堅持不懈,孜孜不倦吧!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3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評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範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萬世師表”。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內含十分明確,即大眾教育——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這一至理格言,這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恆主題。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他認為教師應“發前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學生思想和求知的引路人,不做一個教書匠。

“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這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並勉同志》詩。他自己的一生正是不斷追求真理,學做真人的典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豐富的教育遺產,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為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種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面對教育的改革,新課程、新理念,每一個教育人都應該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我們的辦學行為。負責地對每一個孩子的一生負責,為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發展,認真履行教師的職責。

一、實施愛的教育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後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裏,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後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温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二、實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動態的,隨環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裏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麼做.就怎麼學,就怎麼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三、實踐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後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造的教育理念,成為敬業愛崗、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創新務實的教師,為培養學生成為“真人”,並具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永恆的課題,是創造型教師及專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4

品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字裏行間感覺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細流,我順溪而下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無限廣闊、無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園。在這教育的伊甸園裏我看到了五個光芒閃耀的花環懸掛在高高的蘋果樹上,它們的名字叫作德、智、體、美、勞。我看到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諧向上的愛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的序言中,朱永新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一位叫布羅迪的英國退休教師,在佈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發黃了的舊練習冊。它們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習作,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有想當總統的,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想當王妃的……

那位老師突發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曆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歷史。正當布羅迪猜測着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傢俬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信中説: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裏,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説,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戴維的行動使朱永新教授獲得啟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

我感到很榮幸,因為我拜讀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園裏屬於自己的那棵蘋果樹。因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權利和責任分享朱教授愛的教育、理想教育的夢想,並用它提醒和改寫自己從今往後的實踐和追求。因為我也有一顆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跳躍的心。如果你要問我的夢想是什麼?那就是我願我的青春永駐蘋果樹下!

教書數年曾經黯然氣餒過,失意灰心過,作一名幼兒教師有什麼意義?要替一羣孩子梳小辮、擦屁股,穿衣、擦鼻涕,還要教他們知識技能、品德習慣、鍛鍊體能,既要接受家長苛刻的好壞評價,還有隨時接受幼兒園領導嚴格周密的檢查,而在外行人看來幹得再優秀也只不過是個高級保姆。

曾經有人問我:“你們幼兒園裏教師怎麼都這麼青春啊?那你們老了怎麼辦?也和孩子們一起蹦啊?跳啊?想想真滑稽。”我隨口反駁説:“年紀大了就當園長或者後勤領導唄!”其實細思量,哪個幼兒園需要那麼多園長,那麼多領導啊?我們老了怎麼辦?還能不能跳啊蹦的?或許很多幼兒教師曾和我一樣思附過這個問題:我們今天的絢麗到底能保持多久?我們的活潑,我們這份可引以自豪的特殊的童心童稚能保持多久?

今天,我終於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找到了追尋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訴我們:“要挖掘你生活中、職業中的內在魅力。”教師,作為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可能永遠達不到職業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個優秀的、理想的教師,一定會在自己的內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細想一下,不當幼兒教師我們照樣會老,正因為作幼兒教師我們的外表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亮麗很多,我們的心態一般都比同齡人要有活力很多,這是我們的職業,我們的孩子給予我們的美麗,是孩子們影響着我們,帶動着我們,年輕着我們,使我們的青春延續再延續......

拜讀了《新教育之夢》一書之後,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麼辦?不再問自己還要教多少年書?還可以跳、唱多久?因為我知道了“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朱教授説“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後重複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追求作一個實實在在的教師: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老師;一個自信、自強、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挑戰自我的老師;一個善於合作,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老師;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老師,我相信那必將是一個永遠年輕老師。

花兒不會因為畏懼凋謝而後悔綻放,小溪不會因為畏懼乾涸而放棄流淌,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陣子”,它們都知道抓住每個最精彩的“一陣子”去贏取一輩子的生存價值。作為幼兒教師,或許我們的絢麗也只有一陣子,但只要認真把握好這“一陣子”,使它發揮生命真正的價值,那便是最自然,最從容的生存藴意。我願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一陣子時光留給蘋果樹下的孩子們,和他們快樂的學習、遊戲。願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懷着“新教育之夢”譜寫自己輝煌的“一輩子”!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5

這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明白了教師要具備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潛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務必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忙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但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必須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一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之後,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忙,相互提高。學會幫忙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

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説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

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是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代替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6

寒假來臨,欣喜萬分,因為能夠有更多時光讀書了。翻開《新課程備課新思維》,情緒是急切的,很想從中攝取新知識,以解決課改實踐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於是迫不及待地跳過開篇的引言,直接從第一章讀起。瀏覽了幾頁,感覺卻有點茫然。第二天再讀,我改變閲讀習慣,從《序》到《引子》逐句細讀,竟有意外收穫,這些收穫不僅僅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後面章節的資料,而且《引子》所講一位老師的備課故事更讓我悟到許多,個性是“教育無痕”這一點。我不禁感慨:拋磚引玉雖然是典故,但拋出來引玉的可不必須都是磚。

關於教育無痕,教育要“潤物細無聲”,以前在各種理論培訓學習中也有所聞,但都沒有這次體會深刻。我所教的科目是中學《思想品德》,這次讀書悟到:道德教育不是解決“知不知”的問題,主要是解決“信不信”、“行(行動)不行(行動)”的問題,因此品德教育是很需要技巧的。當學生感覺到你在教育他時,就很難讓他堅信。個性是國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獨立意識有了必須的發展,逆反心理增強,對成年人的一味説教和嘮叨有牴觸情緒。所以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應多選取感悟教學策略:教師自我少講或不講任何道理,讓學生自我生成問題,用事實説話,用真實的鏡頭説話,用現場教學資源説話,讓學生感悟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社會關係,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新課程源於生活,新課程為了生活”。

德育不一樣於其他學科,她應當是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去撞擊另一個靈魂。德育追尋“真、善、美”的境界,課堂教學能夠用多媒體輔助,營造情理交融的完美境界,讓學生在完美境界中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從而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無痕的境界。《新課程備課新思維》,我讀了很久,認真做了幾千字的讀書筆記,真的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我要從此刻開始反思自我的教學行為,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名師學習,不斷提高自我對教學資料的處理加工潛力、課堂組織引導潛力以及評價反思潛力。

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操作,“重視課前預設,關注課堂生成”。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根據思想品德課的學科特性,採用感悟教學策略,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動靜結合、交互性強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從自我的世界出發,用自我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我的心靈感受、感悟社會生活,促進學生德行上的自主構建、自主發展。還要努力優化課堂學習心理,靈活駕馭課堂,掌控好課堂教學環節。

作為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教師,想要隨着課程改革一齊成長,務必要多學習,還要多讀書,從自我面臨的現實情境和客觀條件出發,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自覺地對自我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習慣、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進行認真而有效的思考和調整,同時加深對新課程的認識和創新,自覺運用新課程的理論解決教學中的困惑,提高自身的教學潛力和研究素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7

暑假中,我認真閲讀了《愛的教育》這本世界兒童文學名著,受益匪淺,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愛的教育》又名《一個意大利國小生的日記》,它講述了發生在主人公安利柯身邊的一些故事,以及他在這些故事裏受到的感動和教育。在這些感動和教育裏,安利柯漸漸地成長起來。該書是想讓所有的人們都能夠感動地讀着而成長,懂得愛,懷有善良。

我們國家正欣欣向榮地發展,學校正在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應該怎樣愛國呢?書中“巴杜亞的愛國少年”告訴了我們答案。故事講到有一個很窮的少年在船上遇到了三個人,他們三個人給了少年很多錢。後來,他們三個人罵起了少年的祖國。少年非常生氣,把錢都扔還給了這三個人,説;“你們這些傢伙侮辱我的祖國,我決不會要你們一個錢的!”他寧可不要錢,也不願別人侮辱他的祖國。少年的行為深深地觸動了我,這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為了祖國,我們應該舍掉自己的一切,包括金錢,甚至生命,永遠維護祖國的利益,我的學習成績在班上還可以,但是還不夠勤奮,尤其是和同學的關係處不好。家長和老師常常教育我,我也想做一個大家都稱道的好學生,但我就是做不好。為此,我內心非常苦惱。該書的“班級裏最出色的學生,的故事深深地啟發了我,我反覆讀了幾遍,故事講到代洛西每一門功課都是最優秀的,無論算術、語法,還是作文、圖畫;無論什麼事情,他馬上就能領會,無論什麼事情,他很輕鬆地就能完成。但老師常對代洛西説;“你得到了上蒼特別的惠賜,天分很高。可是,重要的是你千萬不要使它白白地浪費掉!”同時,代洛西不但學習好,而且他平時很快活、很開朗,無論和誰都合得來,並儘可能地幫助大家,所以,代洛西和同學們關係十分融洽,我今後一定要以代洛西為榜樣,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更要有一種努力的精神,否則就會掉隊。同時,一定要幫助每一個同學,與大家平等、誠實相待,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學生。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常常一遇到困難就想躲避,意志不夠堅強。書中《意志》一章強烈地感動了我!大家一開始就把斯代地看成笨蛋,認為他像石頭一樣不開竅。可是,斯代地自己卻説;“只要有一絲氣力,就一定要達到最終目標!”他開始瘋狂地學習起來!不論白天黑夜,不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就連散步的時候他都咬緊牙關,提起拳頭,像牛·樣耐力十足,像熔巖一樣固執堅定,毫不放鬆地堅持學習。別人嘲笑他笨,他也不在乎,有人打擾他,他就用腳踢。一開始,他對算術一竅不通,作文寫得亂七八糟,連一篇短文章也不能很好地背誦下來。最後,他能很好地解答問題,課文也能讀得像藝術家唱歌一樣。今後,我一定要努力磨練堅強的意志,面對任何困難,毫不畏懼。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母親是最偉大的,她給予了我生命,同時養育我長大,我柞常熱愛她。書中《我的母親》這一章與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我的母親也和安利柯的母親一樣,為了解除孩子一個小時的痛苦,她會不惜放棄自己整整一年的歡樂,為了孩子,她會不惜去乞討,為了救孩子的命,她甚至寧可自己被殺死!今後我一定要珍惜我與媽媽之間的感情,永遠永遠愛她!

我熱愛《愛的教育》。它讓我懂得了怎樣去做一個出色的學生,懂得了要熱愛自己的母親,還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8

寒假用心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這本書其中有一章談到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説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 ,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特殊的,面對的是學生 ,學生是有思想、愛憎分明的人。而我們的工作和任務是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羣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教師愛學生,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為人師表還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夢》上所説的換位思考。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峯”,一件事情,從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未必沒有可諒之處。作為教師,應設身處地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學生遇到問題時,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應聯合班主任找來家長尋求解決的辦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學習 有困難,學習習慣還沒養成的,則可以通過懇談,鼓勵的方法解決。

教師愛學生,還表現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們教育中的民主精神還不夠,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命令學生服從,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太少。我們經常抱怨社會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會民主的基礎是學校的民主。沒有學校的民主,何談社會的民主。所以我們教師應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可以通過談話,適當的引導,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更多的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更有利於教師在穩固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 工作。

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愛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這是《新教育之夢》給我的啟發之一。

《新教育之夢》給我的另一個啟發是要善於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任何一個優秀教師都離不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語言,用我們的生活 閲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樣,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學生對我們教師的期望很高,他們把我們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裏,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那麼他們就會很失望。所以教師對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非常重要。

教師還應努力理解學生的世界,要善於和他們溝通,要和他們成為生活中的好朋友 。教師還應該要有豐富的學歷,經歷和閲歷,所以教師要善於學習,不斷更新和積累知識,才能教育好學生。

對於年輕教師來説,“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這是作者對我們的真誠規勸,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我們應該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業,以本書中的理想優秀的教師為標準來要求自己。並且像作者所説的那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歎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説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19

《愛的教育》是一本小説,又是一部鉅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亞米契斯的作品。它讓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麼是愛。

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在看《愛的教育》時,我常常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瓦多帕的小愛國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都歌頌了兒童應具備的純真情感。同時書中也表現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極其良好的環境,培養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較喜歡“小抄寫員”這個感人的故事,主要寫國小生朱利奧瞞着父親每晚幫他抄寫郵籤。雖然語言樸實,敍述平實,但是朱利奧的懂事與孝順,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朱利奧是個窮人家的孩子,父親收入微薄,為了補貼家用,除了在鐵路上工作外,他還給人當抄寫員來掙錢。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規字體抄寫幾百份郵簽到深夜。朱利奧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每晚看見父親上牀後,就悄悄走進工作間,模仿父親的筆跡開始抄寫。父親卻一直沒發現。但由於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奧的成績直線下降。父親很是生氣,但朱利奧沒把真相告訴他。終於有一天,朱利奧在抄寫時無意中碰落一本書,驚醒了父親。父親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滿無限的憐愛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奧的頭嗚咽起來。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懂事的孩子,多麼可敬的精神,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為了幫家裏掙錢,幫父親減輕負擔。面對父親的責罵,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説出口,可他沒有。就連父親責罵他,他也毫無怨言。這多麼難能可貴!要是換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試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卻換來了責罵,那多委屈呀!誰會希望一向寵愛自己的父親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討厭自己呢?朱利奧的沉默與體諒,實在讓我感動!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20

最近我拜讀了美籍華人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此書敍述行雲流水一般,讓讀者輕鬆、悠閒、隨性,這裏沒有繁瑣的、乾澀的教育觀念,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我厭倦那種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測的論理書。作者以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的學習中的“小故事”為素材,通過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闡明瞭美國素質教育的特點,在對比中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窘,發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書中的許多問題很有價值,很有見地,值得我們探討。如“創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等等。

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國內,作者就開始讓三歲的兒子接受中國畫的啟蒙教育,兒子的國畫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來到美國後,作者把有着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為老師什麼也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甚為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可後來,作者通過觀察,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我想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中國的孩子就根本無法下筆。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師,參加課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質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們的素質教育和美國的素質教育究竟有何區別呢?帶着這些問題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看完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國的孩子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科選擇不同的學段進行學習,而我國的孩子只能按年級學習各門功課,可見美國教育重視個性發展;美國的孩子在國小五年級就開始寫調查報告,而中國的學生在上大學時,才開始學習寫調查報告,可見美國認識到社會對孩子成長作用很大;美國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社區裏都有球隊可以參加,而中國的學校裏很少有自己的球隊,看來美國比較清楚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培養團隊意識;美國的孩子從國小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個“職業日”,請社會上各行各業,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學校來給孩子們介紹各自的工作,什麼律師啦、拍賣行的拍賣師啦、汽車推銷員啦、消防隊員啦、警察啦、運動員啦、作家啦,等等等等。

從“職業日”裏,孩子們學到的並不主要是幹什麼能賺多少錢,他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社會上的人到底是怎樣存活的?因而,孩子們對職業的選擇從小就是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也能瞭解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幾千年的陳舊思想觀念影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社會的瞭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護下把社會想象的過於美好,長大後社會競爭力低下。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美國在教育真正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他們把人看成教育的主體,那麼教育面對的“人”就是學生,也就是現在我國討論的“誰是教育的主體”的問題。當我們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人。

我們正在進行課改,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為主體,採用開放式、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極度輕鬆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例如我們現在開設的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增加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體驗的職位,學會承擔、學會接受。但是,我們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還僅僅只限於各個學校,學校不可能包容整個社會,它不可能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境讓他們去感受,去體驗,而社會又沒有積極有效地配合學校,建設相應的設施,開展各種相應的活動,所以,中國的素質教育只浮於表面,還沒有深入。

素質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開放的視野,有創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創造是教育的核心、靈魂,願中國教育創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得更美更豔!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21

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完美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裏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裏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為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籤。然而,作弊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明白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雖然每次考前動員,我都費盡心思,總要講一些他們之前沒聽過的故事。因為,我擔心老生常談最後會變成空談。比如這次期末考前,我講了一個留學生到德國去的時候所經歷的一件事。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能夠順利透過檢查,唯獨來自中國的學生要被留下來詳細檢查,他們不大相信文憑上的鋼印,不大相信身份證是真實的,因為中國假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他們覺得這個民族他們不敢隨意相信。你在國內,覺得處處防假,經常打假,都習以為常了。然而,走出國門,你才會發現,原先,民族的誠信危機已經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尊嚴了。國有國格,人有人格。應對這樣的誠信危機,我們能做些什麼?每一次考試,期望我們都能想到我們的職責。類似這樣的教育很多,我們得不厭其煩地去尋找新鮮的教育故事,因為我們一向期望孩子們的生命會很美麗,能儘量少沾染一些市儈的污濁氣。

孩子們今後走上社會,會看到很多陰暗面,會遇到很多挫折,會遇到很多與學校所教育的價值觀相沖突的東西。然後,我想,只要每個生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已經得到了生命的教育,那麼,他會明白該怎樣去應對陰暗面,該怎樣去陽光地、用心地對待挫折。

要”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堅持更久。也只有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教育就是這麼一個工作。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穫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十分疲憊之後,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後,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現自己沒法不投入。於是就難免很累。此刻慢慢的也理解這麼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麼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着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於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22

陶行知,我只在學生時代的《教育學》一書中,知道他是杜威的學生。對於他的教育理論,我也只是模糊地記着:”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等。雖然是名教師,但我自愧從來沒有認真鑽研過我國這位影響深遠的大教育家留給我們的寶貴教育理論。

上週末,讀了學校發的《新教育》上關於陶行知的教育小故事,説實話。我只是粗略地瀏覽下,就以感慨頗多。

報紙上多次提到”温和地,語重心長地,耐心地“等字眼,這些詞語,讓我感受到陶行知先生首先是位温文爾雅的先生,是位親切的老師,是位可以談知心話的叔叔。他的人格魅力讓你不由自主地想親近他,望着他那和藹可親的樣子,聆聽他那和風細雨的教誨。真的好羨慕陶先生當時的學生啊,他的學生即使犯錯,也不會擔心挨老師的”橫眉冷眼“,他的教育方式如春風細雨般,但會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記憶深刻。如《燒撲克牌》,《不要做井底之蛙》這些小故事,無一不體現出這種教育方式。

其次還深深體會到陶行知先生對孩子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陶行知有四個字”愛滿天下“,他不僅愛孩子,還愛生物,”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從心出發,愛上孩子,世上所有的孩子都足夠可愛,都是落入凡塵的精靈,憨厚天真。用愛為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眼中透出光亮,讓他們感受希望。沒有差孩子,只有缺少愛的精靈。這是陶先生為我們講述的”愛滿天下“的高尚教育情懷。我們的心應該放在眼裏,放在手心裏,讓可愛的學生可以摸得着、看得見。我們心與心的溝通,構建起美好的生活。

愛孩子,體現在欣賞孩子。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會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不僅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作正常的人一樣。不僅欣賞優秀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人沒有不良品質,只有用錯了地方的性格。

陶行知曾對教師説過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有的學生看死了,把他們看成不可教的孩子,因為隨着年齡的增長,他也會發展、變化,即使他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材。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偉大,還體現在他的無私奉獻上,為了中國的教育事業,在家庭生活異常貧困的條件下,他依然用自己的稿費創辦曉莊師範,依然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這樣的奉獻精神怎能不讓我們為之感歎!如今,當我再次進入校園,看着教學樓上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勇於開闢的實踐精神;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與時俱進的創造精神;追求科學的求真精神。醫者可治百病,師者育桃李,工作的不同,事業的不同,生命也會因此有不同的光彩。學陶師陶,乃師者所畢生學習的。陶先生所表現出的精神是永遠值得後人所學習。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23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令我深有感悟,這本書當然非《愛的教育》莫屬了!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説,以一個學齡前男孩恩裏克的眼光,從10月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説的主旨,就在最平凡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父母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轟轟烈烈的,但卻感人肺腑。整部小説以一個國小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這裏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樂於助人;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屈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引起了我的興趣,在這本書裏,到底寫的是什麼愛呢?母愛、友愛、真愛、父愛……誰也不會真正知道愛的意義,因為愛是無限的。在電視裏、報紙裏,有多少條爸爸媽媽在地震中,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不幸被塌落的房板砸死的新聞,這不就是世間最平凡無私的愛嗎?

“愛”是一個很普通的字眼,如爸爸媽媽對我們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細心教導、同學之間互相幫助……這些小事可能我們看作是理所當然的,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觀察着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愛我、幫助我。在生活中,如果沒有了愛,那麼就像一盤菜裏沒有加鹽一樣,淡淡無味。

愛是什麼?永遠沒有答案。愛可能是在失落時的一聲聲安慰,在成功時的一句句祝福,在發脾氣時的一次次包容……愛每天都在我們身邊,雖然我們有時發現不了它,但愛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可能在你眼裏對別人微不足道的幫助,對他們來説,卻是無比珍貴的温暖。當你做了一件善事,相信你自己也會感到很快樂。如果只懂得索取,而不付出的話,那快樂就會和你失之交臂。愛在哪裏?沒錯,愛看不見,摸不着,好像空氣,圍繞在我們四周,我們卻沒有察覺。

其實,愛一直如影隨形地跟着我們,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愛,就永遠陪伴着我們。

教育的經濟價值教育名著1000字讀書心得 篇24

最近讀了《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透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我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將來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教育行為細節

育人是教師工作的重要資料。教師的教育行為要發揮理想的效果,務必擺脱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説教,關注自身行為的細節,從細小之處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與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一句平常但是的話,一個細小但是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心靈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為失誤,一句脱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能疏遠師生之間的關係,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二、教師教學行為細節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能夠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這些行為也體現了教師個人的基本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表現出來的行為細節,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有意表現出來的行為,還是無意流露出來的行為,都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乃至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為例,假如教師表現出得當的言語行為,那麼就能夠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假如教師表現出失當的言語行為,那麼就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疏遠師生之間的情感,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管理行為細節

在學校教育世界裏,教師經常承擔着管理者的主角。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者教學管理;在課餘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教師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我的行為細節,努力從細節之處做好管理工作。教師與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我的管理行為細節。

四、教師學習行為細節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為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我的知識,提高自我的素養,促進自我的專業發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我的行為細節,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教師日常行為細節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在校園之中的日常行為,也要時時注意細節,以免給學生傳遞不良信息。在很多時候,教師日常的行為細節,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這種教育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ojrz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