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通用5篇)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通用5篇)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伴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社會公平尤其是教育公平問題。我國教育在改革發展中反映出的各種問題,以及教育發展不均衡和由此產生的諸多社會矛盾、熱點問題,不僅給教育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許多制約,也給各級政府、教育部門解決教育問題帶來了諸多難題,給社會公眾的心理帶來了巨大壓力,社會普遍存在着“教育焦慮”。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通用5篇)

追求教育均衡,我們一直在路上

雖然,每當擇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論是家長、校長還是局長總感到無奈,似乎擇校成了中國教育一道無解的難題;雖然,義務教育不均衡的現狀,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影響到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但是,若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客觀、理性、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就會少一些焦慮,多一些信心。

追根溯源,不均衡的背後有着複雜的歷史原因,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資源供給短缺和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從教育層面看,我國教育不均衡是由於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造成的,尤其是“重點校”政策、“地方負責、分級管理”政策和“教育督導與學業水平評價城鄉雙重標準”政策等造成了嚴重後果;從社會層面看,我國教育不均衡是社會二元結構的必然產物,是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和階層差異等在教育上的反映,是長期“城市中心”、“精英主義”及“效率優先”等制度安排的體現。

從制度層面看,我國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帶有明顯的歷史痕跡。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當時資源短缺和教育投入不足的條件下,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集中配置,各地舉辦了一批重點中國小。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市場機制配置人力資源、就業競爭激烈的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競爭壓力逐漸傳遞到基礎教育,導致義務教育階段的競爭,加劇了學校之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造成了公立學校教育不公平。

從社會對教育需求角度看,人們的教育期望遠遠超過了教育供給能力和發展水平,也超越了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尤其是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勞動力價格分化等因素,以及東方文化傳統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紛紛以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為參照系,希望以現代化教育標準來要求中國教育,社會旺盛需求與教育資源供給之間的矛盾始終十分突出。

從教育資源供給的角度看,我國教育資源供給的總量性短缺將長期存在,而在不同時期、不同發展水平地區所顯現的特點不同,有的表現為滿足基本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有的表現為擴大和增加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還有的表現為接受高水平、高質量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

歷史不會忘記:我國把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對城鄉所有學生實行了免費,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經過20xx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全面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這些成果都是我們今天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的堅實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是在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相對較高水平的不均衡。縱觀世界,義務教育不均衡是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連美國、英國以及日本、韓國等,也都經歷了一個由基本普及到均衡發展、並在均衡發展基礎上追求高效率高質量的歷程。

從發達國家的實踐和探索可以看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辯證的歷史過程,教育均衡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相對的、具體的、發展的,它隨着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而變化,必然經歷從“不均衡——相對均衡——不均衡——相對均衡”這樣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這是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客觀現實,也是世界各國追求義務教育均衡的客觀規律。有了這樣的共識,在追求義務教育均衡的征程中,我們的步伐將更為穩健,我們的信心將更為堅定!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伴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社會公平尤其是教育公平問題。我國教育在改革發展中反映出的各種問題,以及教育發展不均衡和由此產生的諸多社會矛盾、熱點問題,不僅給教育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許多制約,也給各級政府、教育部門解決教育問題帶來了諸多難題,給社會公眾的心理帶來了巨大壓力,社會普遍存在着“教育焦慮”。

追求教育均衡,我們一直在路上

雖然,每當擇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論是家長、校長還是局長總感到無奈,似乎擇校成了中國教育一道無解的難題;雖然,義務教育不均衡的現狀,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影響到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但是,若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客觀、理性、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就會少一些焦慮,多一些信心。

追根溯源,不均衡的背後有着複雜的歷史原因,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資源供給短缺和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從教育層面看,我國教育不均衡是由於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造成的,尤其是“重點校”政策、“地方負責、分級管理”政策和“教育督導與學業水平評價城鄉雙重標準”政策等造成了嚴重後果;從社會層面看,我國教育不均衡是社會二元結構的必然產物,是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和階層差異等在教育上的反映,是長期“城市中心”、“精英主義”及“效率優先”等制度安排的體現。

從制度層面看,我國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現象帶有明顯的歷史痕跡。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當時資源短缺和教育投入不足的條件下,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集中配置,各地舉辦了一批重點中國小。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市場機制配置人力資源、就業競爭激烈的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競爭壓力逐漸傳遞到基礎教育,導致義務教育階段的競爭,加劇了學校之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造成了公立學校教育不公平。

從社會對教育需求角度看,人們的教育期望遠遠超過了教育供給能力和發展水平,也超越了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尤其是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勞動力價格分化等因素,以及東方文化傳統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紛紛以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為參照系,希望以現代化教育標準來要求中國教育,社會旺盛需求與教育資源供給之間的矛盾始終十分突出。

從教育資源供給的角度看,我國教育資源供給的總量性短缺將長期存在,而在不同時期、不同發展水平地區所顯現的特點不同,有的表現為滿足基本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有的表現為擴大和增加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還有的表現為接受高水平、高質量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

歷史不會忘記:我國把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對城鄉所有學生實行了免費,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經過25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全面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這些成果都是我們今天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的堅實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是在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相對較高水平的不均衡。縱觀世界,義務教育不均衡是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連美國、英國以及日本、韓國等,也都經歷了一個由基本普及到均衡發展、並在均衡發展基礎上追求高效率高質量的歷程。

從發達國家的實踐和探索可以看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辯證的歷史過程,教育均衡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相對的、具體的、發展的,它隨着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而變化,必然經歷從“不均衡——相對均衡——不均衡——相對均衡”這樣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這是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客觀現實,也是世界各國追求義務教育均衡的客觀規律。有了這樣的共識,在追求義務教育均衡的征程中,我們的步伐將更為穩健,我們的信心將更為堅定!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 篇3

這兩天,新的《義務教育法》發到了手邊。細讀那上面的六十三條法律法規:不難發現新的《義務教育法》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九月一日,與全國兩億中國小生有關的新版《義務教育法》已經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繼1986年版的《義務教育法》頒佈實施以來,首次啟用修改後的新法。

對於所有的中國孩子們而言,這部新法對他們今後受教育的生活有了新的規定。 通過學習新版的《義務教育法》,不難發現這部法律法規在九個方面實現了突破。

第一,指明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個根本的方向。上個世紀,由於各地經濟、文化水平的差異,使得義務教育階段形成了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乃至學校之間較大的發展差距。隨着經濟的發展,這種差距越來越大。新《義務教育法》將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納入了法制的軌道,將均衡教育思想作為新《義務教育法》的根本指導思想。

第二,明確了義務教育承擔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使命。我們過去推進義務教育時,主要是解決孩子有書可讀、有學可上的問題,還談不上素質教育。新《義務教育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義務教育納入到實施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把實施素質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一項新的歷史使命。新《義務教育法》同時把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點,並且提出了一系列實施素質教育的措施。

第三,新的《義務教育法》迴歸了義務教育免費的本質。普及教育、強制教育和免費教育是義務教育的本質特徵,免費的步驟可以根據國情來分步實施,但必須堅持免費的特點。公益性是整個教育事業的特徵,義務教育要更徹底一些,不僅僅是普及的、強制的,還應該是免費的。新《義務教育法》在免費教育上又邁出了一大步,在1986年不收學費的基礎上增加了不收雜費的內容。中央財政將從今年開始,用兩年時間免除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的雜費;城市地區還要深入調查研究、制定方案、加快進程。

第四,進一步完善了義務教育的管理體制,強化了省級的統籌實施。此次新《義務教育法》一個很大的突破,就是在“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省級政府的統籌和責任,實踐着從“人民教育人民辦”到“義務教育政府辦”的轉變。原來看到鄉鎮一級難負其責,就將統籌責任放到縣一級;現在縣級基本上是吃財政飯,也無力承擔,事業的發展必須要加大省級的責任。對教育的均衡發展、加大對農村教育經費保障的力度、加強對貧困地區的支持而言,省級的統籌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新《義務教育法》的一大亮點。

第五,確立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再一次明確了義務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分擔機制,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義務教育經費預算單列;規範義務教育的專項轉移支付;設立義務教育的專項資金。通過這樣幾個渠道,建立起義務教育比較完善的經費保障機制。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又是業務學習時間,聽校長説明天有一個不錯的光碟組織大家觀看。週六一大早,我便和所有教師觀看了名為《養成教育》光碟。通過光碟,我發現自身對養成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越聽越發現自己無論作為一個母親還是作為一名教師,都對養成習慣的培養認識與做法差的太多太多。

習慣的養成關鍵時期我做了什麼?人的每個階段都有養成習慣的不同時期。從0歲到國小畢業每個階段都有專門訓練、着重訓練的關鍵期。回首自己在孩子學前教育並沒有認真去做,多多研究。每一個階段孩子需要培養那些習慣並沒有認真的想過、做過。並且,自己的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也同樣有習慣的關鍵期,如思維訓練、想象力的訓練都要着重培養。自己又做了哪些了呢?我們用科學的、有規劃的方法培養了那些習慣?又有哪些習慣是經過我們反覆培養形成的呢?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命令禁止的多,疏導引導的少。所以我們也在吃着“習慣夾生飯”苦,越來越發現自己工作受習慣的制約和影響。

養成教育要注重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我從一年級帶這個班,時時都關注學生養成教育,但我發現還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通過專家的講座,我反思到: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是“救火式”教育,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訓練,沒有讓學生從內心由外力影響轉化為內力的養成教育。同時,我發現養成教育“序列化”也很重要,應該有層次,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內容。如建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狀況和思想實際等因素,要用耐心、愛心、細心教育孩子各方面的習慣。

習慣並不分家。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是相互影響、互相制約的。一個集體如果想學習好或品質好或紀律好,每一種習慣,每一方面的習慣都不能忽視。特別是國小階段德育即培養習慣這句話,讓我感悟良久。

我想:習慣的養成是我們為師者的工作重點,是送給學生一生的財富。

有關義務教育心得體會 篇5

面向全體學生、改革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複雜的綜合工程,新的教育觀念的形成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此,我校試行了“層層承包、處處推進”的素質教育管理機制,使實施素質教育有了強有力的保證。在這方面,我們的心得體會是:

一、大膽地摸着石頭過河,怎樣幹好,就怎樣幹。搞素質教育承包責任制是否合理、是否科學,很難説。但是,我們堅信發展是個硬道理,改革就是要摸着石頭過河,搞素質教育承包責任制,效果總比不搞好。於是,我們大膽地講究實效,層層建立各種素質教育的崗位責任制,包學生素質的提高。例如,宿舍管理員要包宿舍裏不少東西,如少了東西,必須宿舍管理員賠。這樣,宿舍管理員就會真心地想方設法做好教育、保衞工作,同時,他會自覺地、不厭其煩地把學生的零用錢儲存起來,待學生要用時,再付給他們,從而,確保宿舍裏無一失竊現象。食堂人員包餐廳地上無一粒米,他們就會真心地教育

學生愛惜糧食。班主任要包無人打架、無人違紀……就這樣,學校個個成了素質教育的主人,真正有了實施素質教育的責任感,都能真心地講究實效,不搞花架子,都能自覺地下真功夫,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素質。學校處處成了素質教育的陣地,學生學會吃飯、學會睡覺、學會洗澡,每時每刻學生都受到教育,素質都得到提高。

二、堅持依法治校。搞素質教育承包責任制,能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但必須靠不折不扣執行法令法規、實實在在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來保證。我校每年都把能否執行《江蘇省中國小常規管理基本要求》和江蘇省教育委員會《實施素質教育的十條基本要求》,寫進了教師崗位責任制和教師津貼工資、獎勵工資的發放辦法中,還實行了若干個“一票否決”,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等均依法進行。獎優罰劣,敢於碰硬,為實施素質教育保駕護航。

三、實施素質教育也必須有階段要求和具體目標。在層層承包素質教育後,我校仍然要加強素質教育的領導,尤其要不斷解放思想,提出新的階段目標,猛促大家拼命地追求。例如,今年春學期開學的那天,學校向全體師生提出一週目標:?1 苦戰一個星期,師生學會第二套中學生廣播操。週末,請有關領導當評委,對廣播操做得好的教師、學生進行獎勵,做得不合格的教師、學生達標後再進課堂上課。?2 週末作業展覽,各年級、各門學科的作業都要擺到大操場上展覽,只要有一個學生書寫不工整,這個班的作業就不得參展,任課老師還得把情況説清楚。?3 週末驗收後進生,比哪個班的後進生都能會讀會默本週所教的英語單詞,都能正確地口答本週所教的數學例題、習題。對驗收不合格的寄宿生,週末不得回家,一律要在校補缺,不折不扣地完成本周的學習任務。?4 比哪個班人人守紀律、講衞生……就這樣,大家立即緊張起來,投入戰鬥。週末,廣播操會操,師生個個做得漂亮;驗收後進生,人人正確率百分之百?作業互閲,全校無一學生寫字潦草;紀律、衞生評比,班班好得很。為什麼第一週實施素質教育會這樣紅紅火火﹖就是因為大家有了明確的目標。

四、搞素質教育承包責任制後,學校仍然要從新教師抓起,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因為要提高學生素質,教師必須以身作則,處處做好學生的楷模。幾年來,我校特別注重以榜樣引路,鑄造師魂。學校先後有5名教師受到國家表彰。大家苦練硬功,“三字”、“一話”都過了關,多數教師已成為教學能手,能對外開課。這樣的教師,來實施素質教育,必然事半功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gmpo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