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精選20篇)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精選20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

這段時間,我觀看了于丹的《中國小生心理健康與學習》,這講座帶給我很多啟發。首先,我要分析一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大學生是社會上文化層次水平較高、思維最為活躍、最有朝氣的羣體之一。他們渴求知識、積極向上、胸懷博大,時刻關注國內外的風雲變幻,把個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國的興旺發達和民族的繁榮復興融合在一起。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精選20篇)

但是,由於社會轉型和自身發展階段的影響,使得正處於青春期、社會閲歷淺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全國大學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學的人數佔退學總人數的54.4%。有28%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近10%的學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在最近的幾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中精神行為檢出率為16%,心理健康或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約佔30%[3] 。諸多的數據和事實表明,大學生已成為 心理弱勢羣體。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不能集中精神進行學習,適應困難。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由於沉迷於網絡遊戲或上網聊天,學習成績不佳,進而對學習產生厭倦、對考試感到焦慮。

2、自我評價失調。許多大學生都是中學時的學習尖子,心理上有較強的優越感,而進入大學後,這種優勢不再,這使得他們的優越感受到重創。這時一旦學習成績稍有波動,就會降低自信心,甚至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3、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由於存在交際困難,同面對面的交流相比較,一些大學生更願意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境中進行交流,迷戀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世界脱離。長此下去,對大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4、就業心理困惑。這在大四學生當中尤為普遍。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沒有做好就業心理準備,不能很好的認清當前的形勢,對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評價不夠確切,好高騖遠,一日三變。還有部分學生在擇業中不認真思考,盲目從眾。大學生是社會的棟樑之才,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的未來,因而,我們不能不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我認為:

1、大學生應當好好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自己究竟想成為再怎樣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然後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究竟要怎麼做。有了這樣的思考與選擇,相信他們聚會為了自己而好好努力。

2、大學生應當正確審視自己的能力水平,然後坦然的接受它。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你很差,而是你目前的水平與他人有差距而已。為了縮小這個差距,你需要付出心血與汗水,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等到收穫那一天,相信你的笑容是甜美的。

3、大學生不應當自埋首於書本,俗話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學生應當擁有開闊的心胸與視野,多結交朋友,這對於大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非常有幫助。

4、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大學四年應當積累一定的就業知識,着有助於看清就業形勢。同時大學生應當,對自我的能力進行正確的定位,切忌好高騖遠。其實,剛剛出來工作的大學生一般沒有什麼經驗,你要想想,用人單位憑什麼給你很高的待遇?所以,剛開始的待遇不太好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用實力去證明,你有足夠的能力去獲得應得的待遇。

中學生如何緩解學習生活中的焦慮情緒?

有的中學生由於學習上的困難,或者學習成績不盡如意,而產生壓抑,出現焦慮情緒。若不能作適當調整,對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如何緩解焦慮情緒呢?

第一、中學生一旦感到因學習方面的原因而壓力重重,提不起精神,焦急憂愁時,要學會轉移情緒,嘗試作自我調試,在課餘去參加些體育活動,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去散散步,感受一下外界的歡快氣息,或者揉揉雙耳泡個熱水澡。

第二、要學會人際溝通。焦慮的心理現象並不是瞬時即至,而是有個發展過程。一旦感到因學習原因而產生焦慮時,要主動找父母、老師或知心朋友傾訴,或許不能“一吐為快”,但傾訴出來了,心胸就不會那些淤積,會感到輕鬆許多。

第三、要學會自我鼓勵。一旦感到焦慮襲上心頭,切記不要唉聲歎氣,可以找一張紙片書寫一句箴言或一個短語。自我暗示自己是一個有希望的好學生,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只要肯努力,沒有跨不過的坎。

第四、要學會融入集體之中。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居住環境又都是單元房,活動空間狹了,人與人之間的交住少了。假如能參加些集體活動,主動為他人為集體多做點事情,在家中主動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心情就會得到調適,情緒就能得到釋放,快樂也會油然而生。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2

如果一個學生對自己不能正確估價,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自己不“認識”自己。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句是很有道理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的心理常常使一些同學偏激,喜歡懷疑和爭論,缺乏虛心請教精神,非常自信,行動上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他們中間有的看問題總是抓住一點就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麼好的不得了,要麼壞的一無是處;有的則把教師、家長對他們的教育和忠告視為對其獨立性的一種限制,因此往往聽不進去,並在心裏上產生反感。無數事實證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就好比是“盲人騎瞎馬”,很難辦成大事。

民間有“當事者迷”的説法,這不無道理。要使學生不“當事者迷”,能正確認識自己,教師和家長應幫助他們學會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不足之處進行客觀判斷,多聽聽別人對自己的真實的評價,這樣把兩方面的情況結合起來,就能比較準確地認識自己。同時,還應學會自我控制,學會辯證地認識自己,即自己既不是完美無缺,也不是一無是處。在肯定自己的優點,發揚自己的長處的同時,應努力改掉自己的缺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可能的話,還應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獲得經驗,學會進行自我教育,自我調節。

再一個就是經常嚴格地審視自己,既不自我欺騙,也不放縱自己,對自己的言行要有一定的約束,克服心理上的偏激。

常言説得好: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就是聰明的人。如果我們的國小生都能學會認識自己,勇於創新不斷進取,那麼將來伴隨他們的一定是成功。

做為國小老師,我們應該抓好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做正確的引導,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3

根據世界心理衞生協會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並結合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我們把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6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1)智力發展水平: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緒穩定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反應,當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3)學習適應性:一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鬆;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4)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國小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繫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5)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的國小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於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中,自覺用社會規範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羣格格不入。

(6)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4

一、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

國小生正處於身體快速發育時期,要讓他們健康地成長。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美好狀態或安全安寧。我們知道心理上的健康對一個健康的人來説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正處在發育黃金期的國小生。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種種矛盾、困惑和鬥爭,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調節,就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偏差和問題。

以下的這份調查數據表明了我們國小生的學習心理、交際、情緒的基本情況良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動機扭曲,成就需要低、冷漠孤僻、情感封鎖。

㈠學習習慣、興趣方面、學習動機扭曲,成就需要低的心理行為現狀

統計表明,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中段有41%,高段有29%的國小生學習主動性不夠,動機扭曲,因此相當部分學習積極性不高。體現在課堂回答問題上,高段60%會主動回答,積極思考,但相當部分的同學處於被動狀態,中段有76%會主動回答,積極性相對要高。對於老師佈置作業能認真完成的高段有69%,中段85%,高段學生的學生主動性、積極性有顯著差異,高段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應引起重視。

㈡不良情緒

調查發現,學生在校情緒不良,特別是高段,感到有點煩和不愉快的高達41%,低年級也有10%的學生每天上學心情煩悶,不愉快。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值得教育工作者們探究其原因,以便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出不愉快,保持旺盛的精力來進行愉快地學習生活。

㈢孤僻、交往情感封鎖

根據統計,30%-40%的學生與同齡人在一起未感到快樂,其中12%的學生感到不合羣、孤獨,甚至有2%的中段學生感到自卑,顯示出有少數國小生存在孤僻心理。孤僻是心理上的障礙,是不利於國小生健康的形成,應引起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二、影響國小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國小生心理現狀令人擔憂,年段不同,存在的心理問題也有一定的差異,進一步研究分析表明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有其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這些狀況的主要因素有:

㈠影響國小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⒈家長的教養方式

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分為四種:專斷型、放任型、權威型、民主型。這四種教養方式對學生個性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具有不同作用。專斷型的方式常使子女產生不良情緒,並且具有畏縮,不信任人的個性缺陷;放任型教養方式培養出來的子女具有放任的色彩,生活沒有樂趣、悲觀失望、低觸,個性不成熟,達不到同齡人的正常發展水平;權威型的教養方式使子女獲得足夠的自我安全感,自立自信,有探索精神並心滿意足,民主型的教養方式使子女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個性意識、善於與人交往和取悦他人。

⒉父母期望

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是造成現代國小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由於現代經濟發展很快,知識更新更是日新月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歷史淘汰,被社會遺棄,所以拼命給予施加壓力,使得幼小的心靈上承受了過重的負擔,以致心理健康出現危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這種危機到達一定程度便會爆發出來,會出現如逃學、自殺、自閉症等等。

⒊父母關係

在眾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間的不和諧關係對國小生心理健康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首先他的需要就無法滿足,如果伴隨父母的大吵大鬧,會讓小孩子長期處於恐懼中,同時他們還會受到同學的攻擊、欺負,使其心中創傷比較大。

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還會導致他們對生活、學習失去興趣,常會有不良情緒出現,也容易出現牴觸心理。有時會對父母產生怨恨,嚴重的會離家出走。

⒋父母的榜樣作用

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家長自身的不良行為舉止、思想品質對孩子具有嚴重危害。小孩子的一個特點就是愛模仿,由於小孩子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而且小孩子對父母是信任的,也便會接受父母的行為舉止,思維方式,導致孩子從小就養成壞習慣,也就更容易在長大後走上不良的道路。

㈡影響國小生心理健康的學校因素

⒈教師的素質

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或學校管理不當,也是影響國小生心理健康的一個。有些老師缺乏對學生的愛心、耐心。在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已造成成績不良的情況下,教師不去給予關愛、體貼,反而拿話諷刺、挖苦學生,使學生對學習更加恐懼、厭煩。

⒉學校環境

學校的環境一個是指學校的衞生情況,學校所處的位置以及學校的設施條件,這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雖然不大,但也不容忽視,更重要的環境乃是班級裏的心理環境,一個沒有相互理解,同學都是自私自利,沒有友好、愉快、和諧、尊重、信任的心理環境是不會有好的健康的同學的。

㈢影響國小生心理健康的社會因素

⒈社會環境

這裏的社會環境是指一定社會的文化背景、社會意識形態和人們的習慣行為準則。對國小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有形無形的信息傳播,有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如報刊、電視、廣告等。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且影響力很大。

⒉社會風氣

對於國小生而言,社會風氣對他們的影響會比較大。由於國小生自身的心智還沒成熟、判斷能力比較差,對於好壞的選擇比較弱,所以要社會工作有一個好風氣,以避免學生有學壞的機會。當然好的社會風氣對小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三、基於現狀,學校、家庭採取的對策

基於現狀,學校應做的是:

⒈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採用各種措施和方法,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良好心理健康素質。 接下來就是我們怎麼去落實的問題。首先得有個目標,這個目標是什麼?就是讓每個學生不僅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即使不能學業有成,全能全才,但是,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對自己有個正確的定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⒉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

要辦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兩個比較關鍵的條件,一是學校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重度,還有一個就是教師的業務水平。作為輔導國小生心理健康的老師尤其自身要有健康的心理。不光是這些心理輔導老師,其餘的任課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與學生接觸比較多的其實是他們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這樣也就遷移涉到一個問題,就是要求學校裏的每個教師都應有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境,原因就是教師的示範作用要做好才不致學生學環。有這麼一個好環境,也能促進學生向更健康方向成長。

基於現狀,家庭應做的是:

⒈加強家長的自身修養

家長自身的素質,本是就是一種教育因素。對子女影響極大。它起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中國有句俗話説:“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這是説,家長身上的小毛病,可以影兒子陷入大的罪惡。因此,有人説:“課子課孫先課已”“打鐵先得自身硬。”這都是告誡做父母的要特別注重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素質。

教育子女的能力包括三點:①有了解子女的能力。②要有分析問題的能力。③要有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⒉增強的義務感

有的家長説,我們工作忙,任務重,沒有時間教育子女;但是,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教育子女的機會總是有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教育子女的強烈的義務感和責任心。

有的家長,子女能不能成才,隨他們的便。年老退休我們有退休金,又不打算依靠他們,學成什麼樣算什麼樣,只要不把犯法就行。這種思想要不得,我們必須明白,這種義務不是以獲得某種利益為前提,而是以或多或少地犧牲自己的利益為前提。 不管將來能不能得到子女的好處,也不管是否打算依靠子女,都必須無條件地擔負起培養教育子女的義務。

有的做父母的,夫妻關係不好,鬧離婚,不顧子女的生活和教育。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

總之,我們必須清楚,家庭對孩子影響極大,對於思想品德的形成,作用極大,甚至可以説是起着“型塑”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5

近年來,國小生心理健康逐漸引起教育者以及全社會的重視,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社會結構在發生着急劇的變化,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學業上的壓力,師生、同學之間的衝突和摩擦,以及父母過高的期望,學生心理承受力顯得十分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常出現失常或過激的行為,有的甚至走向極端。據我國學者對幾座大中城市的國小生的調查顯示,有13%的國小生有心理和行為問題,且有上升的趨勢。這一現象表明,當前學校應加強對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而在學校裏,教師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不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熟悉,而且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等情況熟悉,能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惑,是學生最佳的“心理醫生”。我們為師者應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嘗試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個案基本情況

葉俊輝從我接手以來,由於皮膚比較黑,我們都覺得他有點像“包公”,但他卻沒有遺傳“包公”的“正經”。下課總是到處亂跑、上課總是坐不好。好像凳子上佈滿了釘子,一坐定就痛。更可惡的是,他上課老搞小動作、走神、拿同桌的東西、有時甚至特意在課上冒出一兩句話引起鬨堂大笑,嚴重影響到同桌及周圍同學的正常聽課。下課還打架,不是打這個,就是罵那個,投訴他的同學可從來沒有停止過。但他也有閃光點:頭腦靈活、接受能力強,反應能力快,是一位聰明的小男孩。於是,老師的責任心促使我暗暗下了決心:讓他從野孩轉變成乖孩,這對他自己、對同學都大有好處!

二、調查研究,查明原因

經過家訪,與家長交流;再加上平時細心觀察他與同學的交往、與他本人談話中瞭解到:

1、家庭原因:無人管教

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後會有一個問題家庭:

他在家是沒有管的,他爸很忙,整天不在家,媽呢?每晚都出去玩,不是看籃球賽就是打麻雀或做什麼其它的,所以他晚上常被寄養外婆家,當外婆家的人叫他做作業時,他就會騙他們説:“早就做完啦!”“今天很少作業,遲點做也不遲!”……但第二天還是一樣沒交作業。曾因為作業問題,我和他的媽媽反映過情況,她媽卻説得很好聽:“有這樣的事嗎?不會吧?我每天問他,他都説作業做完了!”“我每天晚上都要他把作業交給我檢查的!” 最讓我生氣的是,每當我與他的家長溝通時,她都顯示出很重視的樣子,還説:“只要他有什麼情況儘管跟我説,我一定會教育他的。”但結果第二天還是一樣!典型的“説一套做一套”家長:對孩子漠不關心、放任自流。

2、自身原因:自制力差

據老師和同學們平時對葉俊輝的觀察個瞭解,葉俊輝同學的學習習慣比較差,愛動,愛講話,經常管不住自己,不僅是在數學課上,其他課上他也如此。他的這些行為正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3、老師原因:簡單處罰

葉俊輝由於調皮搗蛋,被投訴的次數可以説是十個手指頭都數不清。老師也自歎黔驢技窮,便罰他站壁角:“好好站着,好好反省,放學再回家”。起初,還站得挺好,過沒多久,就開如自得其樂了。老師看見了呢,就立得筆直,做深刻反省;老師一轉臉,瞬間換了副面孔——一會兒跟同學擠眉弄眼;一會兒踮起腳來東張西望;一會兒哼哼唧唧。可見,這種簡單處罰對他已經毫無效果了。

三、對症下藥,實施措施

(一)、從家庭入手

人創造環境,環境也創造人。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正如雞蛋與温度。沒有適宜的温度,雞蛋永遠也變不成小雞。

1、榜樣的原則。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則之一。俗話説:欲教子者先正其身。這是告誡做父母的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要忘記旁邊有個正在成長的以你為榜樣的孩子。我與葉俊輝的家長約法三章: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改變他的不良習慣!。

2、教育一致性的原則。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學校、家庭和社會諸方面教育共同影響的整體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會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我與葉俊輝的家長約法三章:出現了問題就儘量尋找方法去解決,而不是隻把責任推給老師,而自己作為家長則無動於衷!

(二)從學校入手

自制力是兒童善於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是一種重要的人格特徵和心理素質。它可以克服任性、多動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意志和能力,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與今後的不斷髮展。針對葉俊輝自制力差的特點:我常找這個孩子單獨談話。在談話中,我肯定了他的優點,告訴他,他是個思維活躍的孩子,老師非常喜歡他,可就是在課堂上有時有點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他能堅持改正這個小缺點的話,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老師期待着他的表現。孩子有點不敢相信、但又有點欣喜地答應了。而當課堂上他再開小差時,老師一個帶着微笑的眼神,或者是湊到他耳邊低低講幾句話,他馬上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帶着靦腆的笑容,改正了。

對於葉俊輝的“投訴”,我知道,簡便罰站對於他來説已經失效了。真可謂“特殊人物”特殊“處理”!記得有一次:下課鈴剛響不久, 報告的學生又來了,“老師,小黃和小羅又打架了,而且比上次更兇,小羅流鼻血啦。”聽了一學生的彙報後,我馬上來到現場。小黃抽泣着説:“是他先打我的,我就打他”。聽了這話,我強忍怒火,心平氣和地對肇事者豎起了大母指:“打得好!打架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方法,你們看小羅長得多結實呀!”圍觀的同學哈哈大笑,小羅也掩飾不了他調皮本性,做了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鬼臉。我接着把小黃拉到一邊,再進行批評教育:“你不要以為自己就沒錯了,他是錯第一,你是錯第二,因此,你也要罰。不過現在給你機會,你馬上想辦法與小羅和好,等會兩人手拉手地來向我認錯,兩人就免罰了。”小黃馬上轉身向小羅走去,我也回來辦公室。大約15分鐘後,兩人真得手拉手,蹦蹦跳跳的來找我了,後來可想而知,肯定是皆大歡喜,我認為寬容他們就是寬容自己吧?俗話説:“宰相肚裏能撐船。”寬容大 度是一種長者風範、智者修養。當你怒氣沖天時,切記“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對於學生之間的小問題、小糾紛,不是要不要管的問題,而是怎樣管的問題。教育無小事,事事關乎着一名學生的情感。當我們用心去教育自己的學生,得到的卻是一代人思想的進步和昇華。面對學生犯錯時,如果能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孩子犯的過錯,無聲勝有聲,讓學生自我糾錯、排除孩子之間的糾紛。這樣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四、個案的教育效果

通過家長、同學、老師的努力,俊俊的自我控制有了明顯增強,注意力也比較集中了,學習節奏加快了,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作業書寫認真,特別是抗干擾能力,已初步形成,學習也有了較大的進步。

五、個案教育引發的思考

教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我們老師要便扮演好“心理醫生”的角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人格。要有一顆陽光之心,把它的光和熱灑向每一個孩子,可造就一個生機盎然、綠意蓬勃的美麗世界,讓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長!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6

聯合國專家斷言:“從現在起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新一代人無與倫比的痛苦。”也有人預言“心理衞生將是21世紀人類健康的主題。”鄧小平説:“教育要面向未來。”黨的的又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要優先發展教育”。但面對當前人類面臨的心理危機,我們當務之急是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培養具備“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新一代。“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志,則中國志”,能否培養出具有優秀心理品質、健康人格的新一代,關係到整個教育的成敗。

一、關注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前提

“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的需要,教師還要以“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身份深入人的心靈進行教育。如果教師本身存在心理問題,又怎麼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呢?所以,為了減少教育的障礙,我們應該首先來檢討一下自己的心理。可能你因忽視自己的優點而自卑心態嚴重;可能你會因同事比你強而產生強烈的忌妒情緒,也可能你會因生存的壓力而終日愁眉緊鎖、內心焦灼,等等。這使得我們的心理空間陰暗不寬敞,變得心胸狹窄。

我們已經經歷過是是非非,比學生的人生經驗豐富的多,我們可以通過冷靜的思考發現自己的不足,有通過意志的磨礪改善自我的能力。所以作為教師要積極調整自我心態,創造張弛有度、樂觀和諧的“體內環境”,開闢一方寬敞明亮的心靈綠地。如果你心存自卑,請尊重你優點,把眼光投向浩瀚的世界,走出封閉的自我;如果你因薪水太少而煩惱,請把你的物質擁有和消費降低一點要求和標準,以“帶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淡然、怡然心態去面對物慾橫流的世界;如果你因學生的無知和調皮而憤怒,請你用心思索你的學生,竭力發現他的優點,採取正面的教育,你將從中發掘無限的了趣,教育會變成一種“享受”……

只要我們保持對自我現實的清醒認識,對自我價值的理性把握,對自我事業的充分悦納,我們就能夠以平和而愉悦的健康心態面對我們的學生。

二、走進孩子,捕捉孩子的不健康因素,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由於孩子們缺乏生活經驗,對世界沒有正確的認識,價值觀念模糊,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及其容易走向心理“彎路”。我們要對孩子潛在的心理困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及時發現孩子的不健康因素,給予力所能及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每一個生命都是五顏六色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豐富世界。只有我們深入瞭解學生,平等的和學生交流,傾注我們的真心真愛,和學生心理相容,才能有機會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對症下藥,解除孩子存在的心理障礙。

有這樣一個農村的孩子:她原本有一個完整的家,但從她還不能記事起就生活在充滿戰爭的家庭裏,爸爸、媽媽因為她不明白的原因三天兩頭打架,媽媽因不堪忍受現實的刺激,開始了無休止的“逃亡”生活,但最終還是以神經錯亂收場。而從此她的孩子便在缺乏母愛的打擊下長大。她變得孤僻、害怕、失落、封閉、自卑,當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談論自己的媽媽時,她總是悄悄地把自己的心藏起來,從不插言一句,深怕有人問她家裏的事情,回到家總是不自覺地長吁短歎,有時候還會躲在無人的角落裏哭泣。但作為一名學生,她的成績確是名列前茅,她敏捷的接受力,刻苦的鑽研精神得到了任何一屆老師的稱讚和器重。但是,沒有人真正明白她內心的壓抑,為了掩飾自己,她只顧悶頭學習,對學習的執着使得大家沒辦法打擾她,她成功地掩藏着自己,沒有人知道她的祕密。她最終上了大學,但是從小養成的孤僻和自卑卻始終困擾着她,使得她對交往有着由來已久的恐懼,影響了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一個完全具備成為優秀公民的孩子,就這樣生活在無法抹去的陰影中。這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個警醒。如果孩子的家庭因素無法改變,作為老師如果能及時發覺孩子的異常心理,瞭解孩子的生存背景,並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敞開心扉,以正面的教育影響她走出黑暗邁向光明,她必將會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杜絕“私心”,平等對待學生,誠心尊重學生

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較大影響。所以,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時候,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我們可以在心裏青睞成績好、聽話的學生,但是我們絕不能把這種偏愛用我們的行動展示在全班孩子面前,甚至因為某某學生成績好、某某成績差、某某一貫品行不端正,而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我們班有一個煩叫星星,總會鬧出一些事來。一天,他一臉委屈地走進辦公室説他捱打的事。看着孩子無辜的樣子,我沒再懷疑他是不是説謊,找來相關人員一問,果然這次是被“冤枉”了。不過處理事情的時候,我瞭解到一條重要信息:這個班裏的煩,還叫別的小朋友不要追着打架。上課鈴響了,我帶着這個“重大”的消息走進了班,把星星的“事蹟”,大大表揚了一番。説他是本週學校倡導“創建文明城市我先行”活動以來,第一個行動起來制止不文明行為的人,我在昨天已經發現了他在改變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他也會做好事,同學們不要以為他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孩子,不要以為什麼事都是他的錯。”等我説完,一個孩子舉手了,本以為是告狀的,一聽結果是:“星星昨天看見了一個廢瓶子,他撿起來放進垃圾桶了。”又有孩子舉手説:“星星看見別的小朋友打我,他叫別人不要打我。”“原來星星做了那麼多好事,不是你們説我還不知道呢!你們覺得星星好嗎?”孩子們齊聲高呼:“好!”“那小朋友們鼓掌表揚表揚他。”一陣熱烈的掌聲過後,我告訴孩子們:“以後小朋友們也要向星星學習,多做好事為文明城市建設獻一份力量。後來,星星的事被學校知道了,還把他名字寫在了學校的表揚欄裏。漸漸的星星成了一個愛做好事的孩子,和大家也能和睦相處了。我不敢想象,如果那天,我不問青紅皂白,劈頭訓斥星星會是怎樣糟糕的結果。

在新的教育環境下, 教師要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往,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向上意識,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隨着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這就要求老師要做好心理輔導的準備,在掌握相關的心理教育知識,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之前,首先要淨化自己的心靈的。事實證明,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無私地對學生傾灑愛的雨露,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離開了真情、真愛,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無稽之談。作為教師,我們要攜起手來,為培養新一代“四有”公民,貢獻自己的智慧。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7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和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有關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需要,在學校的全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服務,以達到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形成國小生心理健康和個性主動發展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自我、悦納自我、調控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心理小輔導員的管理,利用“心理減壓站”社團,使我校的心輔工作上一個台階。

2.在學校網站開設版塊,提供心輔的空中平台,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同時接受學生家長的諮詢。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你心我知”心理廣播的質量。

4.加強師資培訓,積極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提高教師的心輔水平。

5.繼續開設好心理輔導活動課,讓心理輔導促進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6.開設團體輔導觀摩課,加強研究,提高實效。

7.撰寫個案、論文,注重資料的積累。

三、具體工作:

隊伍:建立以校長為核心,以德育教導為分管領導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和全校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組成強大的師資隊伍。目前我校已有1名教師通過了新區心理諮詢的培訓,並獲取了相關證書。本學期我校將加大教師的培訓面,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區心理輔導中心舉辦的各類輔導班,提高師資水平。我們將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到我校作專題講座,爭取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日上台階。

團輔:在前幾年我校開設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基礎上,今年的3年級開設此課,每週每班開設一節,期末上交教案。組織校內的研究課,並組織參加片裏的觀摩課。經常吸收反饋,提高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實效性。

個輔:繼續建立對學生個別心理輔導的接待制度,在每週一到週五中午的11:50——12:50為個別心理輔導開放時間。作好情況記載並作資料保存。心理輔導員每月定期進行心理輔導的交流與分析,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宣傳:今年為了加大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增加了三塊宣傳陣地。一塊是利用每週二的談話課時間開設“你心我知”的專題廣播,到時將播送學生學習上、生活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問題,案例分析等。

第二塊宣傳陣地是輔導站與工會結合,利用工會的板報進行這方面的宣傳。利用家長會和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有關方面的宣傳。第三塊是通過學校網站不定期地提供心理輔導方面的信息,接受學生、家長等的諮詢。

常規:班主任作好每學期1位學生的個案分析,撰寫心理健康教學論文,每學期至少一篇,期末上交。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區舉辦的相關論文比賽。注重資料的積累,在校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測驗,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8

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備的條件和基礎,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葉一舵教授用生動的事例、準確的語言、高度的理論,豐富的內容、實踐驗證的標準給我們上了難得的一課,通過這次的學習,收穫很大。

首先,我感覺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教師的心理健康主要還是要靠自己的調整和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於教師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並且,教師自己心裏也有“一杆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於經驗和行為的一切方面。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悦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並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教師應多學習,多接受新知識,以加強自身修養。教師也可以堅持收集有關他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資料。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更清楚地知道是否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目標。

教師對失敗的看法是自我維護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正因為教師是心理上“開放”的職業,失敗和過錯發生的機率就特別大。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錯,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經歷,關鍵是看怎麼去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失敗。如果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失敗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減少壓力和焦慮的來源,更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比如,一個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充滿信心的老教師對學生家長和社會上其他人員對課程提出的不同意見會處之泰然。與教育界之外的人談論關於課程的時候,他心態平衡,語氣堅定,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教師,他知道自己在説些什麼。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對問題的直接接觸更多,因而對整個教育形式也就有更客觀的把握。他從實際工作中建立起來的安全感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學生對他友好而不失尊敬,因為他幫助差生並真的使其成績上升,因為他客觀地知道教學中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正是因為他能接受這些失敗,並從中總結經驗,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來勇敢面對失敗。教師應該正確的認識和評價生活中所謂的“失敗”。也可以説是適時當一下阿 Q。

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泄在學生身上。教師覺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氣發泄在座在自己教室裏的學生身上,因為學生常常就是讓他們受委屈的“罪魁禍首”之一。本來,適當地刺激一下搗蛋學生的自尊對矯正學生的問題行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師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很難把握好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傷害學生,也破壞了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師是因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煩躁,並且因此而斥責學生,學生們是能夠意識到的。他們不僅不願再尊重教師,聽教師的話,還可能會報復教師。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緊張狀態。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泄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適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或寫日記。“身”方面如劇烈的體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等等。還可以出門旅遊,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不僅僅是教師,各行各業的人都正逐步認識到,心理治療,不管是短期的還是連續的,都能幫助他們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療,人們就會把它與精神病掛鈎。但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求助於心理治療的教師是誠實、有勇氣、願意進步和發展的教師。要一個被心理問題所困擾的教師硬撐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其結果很有可能是教師把他的消極情緒投射到他所教的學生身上,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要想靠在學校學習的十幾年就學會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知識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説今天呈幾何級增長的新知識。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知識的代言人,因此,教師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新的知識,就成為必然之舉。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慾強,特別喜愛並能接受新事物,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所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其次,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大的潛能,都有可能成為優秀者,天才人物,主要是看後天的教育與影響。而我們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發揮學生的潛能,為學生的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讓其充分的發揮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優勢,並注意培養和克服學生的劣勢。注意發揮學生的優勢,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的開發,也要注意採取激勵的辦法,記得有位學者曾描述這樣一個公式:學生的學習成績 =能力×激勵 ,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勢均 ,自信心增強了 ,就會促進智力的發民展 ,對於後進生 ,我們更要堅持發揮優勢的原則來處理問題 .,對後進生更應該要多看他們的優勢 ,使用權其能夠順利發展。

通過此次學習,我感受頗深。要想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質,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9

主要講了三個主題: 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她在第一個主題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説:“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説:“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才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有房子了,都有家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我的樹幹砍了做獨木舟。”他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孩子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吧?”孩子説:“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這是我的心願,一生的心願。”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着我們。孝為德之本,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擔愛與責任。要想成就別樣的人生,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對自身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 看完講座,我對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優秀的合格人才。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0

如今,科學技術進步,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係複雜,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不正之風和現象日益橫行,社會環境也日趨複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衝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加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家庭的寵愛、社會的寵愛等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增多,其中存在心理異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學生已佔了不小比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蘇霍姆林斯基説:“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在影響孩子成長的各種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個,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非常必要,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學生,學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為此,教師學習和掌握心理衞生常識尤為關鍵。下面我談兩點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自己對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一般情況下,家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學校教育則是有意識、有計劃的。教學着重學生智能的發展,如果忽視了教學心理衞生,學生智能發展不但受到影響,其身心健康也會受到損害,僅就負擔過重而言,引起的學生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後者。長期疲勞就會造成學生視力減退、食慾不振、面色蒼白、血壓升高、失眠、心情憂鬱、情緒不安、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嚴重的還會引起學生精神失常,甚至輕生。學校教育應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及日常管理中去。這就對教師的心理素質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不同的教師所帶的學生也存在不小差異,教師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

首先教師自己要能夠面對現實、積極樂觀,對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認知能力。有獨創性,能運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有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活動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與他人交往中能和諧相處,積極態度(如尊敬、羨慕、信任、讚美等)多於消極態度(如畏懼、懷疑、憎惡、嫉妒等)。教師的心理常態應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寬嚴適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教師無論處於何種狀態下,都必須表現出心理狀態的穩定性。教師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大大超過學生,要做“宰相”,豁達大度,心胸寬廣,氣量宏大,能容人之過,甘當人梯,喜歡學生超過自己。舉止大方,態度端莊,不論何時都不忘記為人師表,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教師要對每位學生的態度保持均衡,不能憑自己的好惡感,偏袒、庇護和鄙視、冷淡學生。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厚 此薄彼,要和每個學生的心理距離應是一致的、等距的。教師自己也要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意自我心理的完善。如果學生眼中看到的是一名能夠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的教師,看到他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誇、自信但不固執,能正確對待挫折、樂觀向上、尊重自己的事業、尊重他人、言行一致,可以想象他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會怎樣。尤其是國小生,他們模仿性很強,這樣的教師一定會對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巨大的、深遠的影響。所以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我們教師應首先擁有同樣健康的心理。教師擁有了健康的心理,還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一、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如校園的户外場地富有變化,則具有激發國小生多種經驗,誘發國小多種活動行為的功能。在活動場內,設計豐富多彩的設備和材料,使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教室是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温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國小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悦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為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為朋友,為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蒙台梭利説:“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我們只有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地理解我們的學生,才能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為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隨着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斷地變化着。社會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唯有積極探索,適應新情況,敢於面對新問題,才能不斷地發現兒童的最新動態,走出一條與時俱進而不會落後的道路。

現代的教育觀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裏接受你善意的意見與建議。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素質教育總體結構中的奠基性工程。可以説,沒有健康的心理,一切形式的素質教育都是無從談起的。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1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鬆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2

學習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這門課程幫助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它教會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過自我剖析我發現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課上,通過老師的教導和書本的指導,我慢慢的開始正視自己。

這門課程幫助我規劃人生,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人生的確需要規劃,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準備做些什麼樣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踏實的人生目標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永遠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些時候,理想也等同於我們的目標,但只是有了理想卻沒有認真規劃,在實現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計劃往往趕不上改變,到頭來感歎行路難,安慰自己已經追求了過程就不要太再意結果。這是理想與現實出入太大不得不給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確認真規劃了你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標,如果過程出現了偏差就及時改正,始終讓自己的目標在現實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緊咬目標,你會發現你有戰無不勝的力量,而且會努力為自己的最終理想而奮鬥不已。目標清晰與昏昏噩噩根本就是兩種不同人生的選擇,規劃好你的人生,你會奮不顧身地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動的動力,也是你每一個階段不同的規劃目標。所以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太重要了,而這門課就很好的幫助了我。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為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為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3

所謂健康,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有強健的體魄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在當今日益複雜的社會中,我認為不僅要身體健康,還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講座,對於我們這些還很年輕的教師來説,是非常重要的。

師生關係、家長關係和同伴關係的不協調是導致當今中國小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師生關係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了師生關係的異化,要克服這些我們應該做的措施就是調適好師生關係,按照人際關係中的互動的規律去做。其中,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適應,而人類的心理變態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際互動的心理規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説無論什麼樣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虛的,還是喜歡聽。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措施,比如賞識、讚賞。我們常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就是因為讚賞可以改善機體氣氛,有利於搞好兒童教育,提高教師的領導藝術,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這些讚賞必須是真誠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利益相關的時候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不過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還有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出現嫉妒之心,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觀察瞭解學生,儘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否則有的後果會很嚴重。還有一種就是就是羨慕之心,這是產生在一種美好基礎之上的。

還有就是心理歸屬感。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很懼怕孤獨、希望能夠遠離孤獨,尤其是差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自己也是這個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從它的閃光點出發,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擔,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學生跳樓自殺的、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這些悲劇發生。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些教育者能夠及時地去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關心他們、去教育他們,也許就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生了。

通過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講解後,讓我明白,學生出現逆反、任性等問題,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並非故意和老師作對。而且,出現問題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的包容和幫助,我們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就像醫生不能嫌棄病人一樣,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當我們把問題學生當成一個個研究對象“對症下藥”時,就會覺得有樂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慶幸能夠有這麼好的機會去學習,給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最後幾天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4

20xx年6月10日上午,我有幸在榮成市崖頭國小聆聽了兩節心理健康教育觀摩課。課堂中,教師豐富的肢體語言,靈活的教學方法,活躍的課堂氛圍,步步深入的情感薰陶,無不深深吸引着我。

心理健康教育,顧名思義,重在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透過觀摩今天的兩節課堂教學活動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首先是席老師的“戴高帽”——《學會讚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學會讚美》一課是針對五年級學生,針對他們不會讚美別人或不喜歡讚美別人、肯定別人這一現象設計的,選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整個教學設計層次清楚,銜接、過渡自然,環環相扣。席老師及時地引導,恰當、幽默的點評是整節課的亮點。比如學生讚美席老師的衣服漂亮時,席老師説:“你的眼光和我們校長的眼光一樣好。”因為席老師所穿的衣服是學校統一定製的,學生聽了席老師的話,臉上笑開了花,緩和了緊張情緒,更有利於後面活動的開展。席老師還給同學出了很多實用的好主意,無説教之詞,學生很容易接受。

席老師以傳遞悄悄話的形式導入,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席老師不是本校的老師,上課前與這些學生不熟悉),以一則“戴高帽”的笑話引入本課主題,通過給席老師、現場聽課的老師、同學“戴高帽”,由近及遠地引導學生説出讚美別人的角度及讚美的益處(既給他人帶來自信,又培養了自己發現美的能力,促進同學間的友誼)。通過分析案例,使學生學會發現他人的優點,並以欣賞的眼光與其交往,學會真誠地讚美他人。最後,讓每個學生通過寫的方式讚美自己的同學,並將所寫的內容送給所讚美的同學,由動到靜,給了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整個課堂真實,不造作,不誇張。如果在詢問上台接受讚美學生的心情如何這一環節能延伸一下就更好了(剛上台時學生説緊張,老師問學生為何緊張;在學生聽完同學的讚美後,心情平靜,老師如果問一下學生,什麼力量使他平靜就更貼近主題)。

其次是畢軍曉老師的《誰最重要》,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她先以所髮卡片的顏色分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根據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首先設計了欣賞故事《五指的爭論》(老師運用了豐富的肢體語言),以故事情景為引子,讓孩子們聽完故事談感受,使孩子們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並通過用一根手指拿籃球的實踐活動使孩子們認識到在團隊中每個人都很重要。畢軍曉老師還設計了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每個遊戲都能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悟到團隊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們提高團隊意識,如《傳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請舉手》使學生認識到在團隊合作中要顧全大局,有時要犧牲個人利益;《吃棗》使學生認識到在生活中與他人配合的需要。整節課老師在設計時注重活動性原則,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得到真實的心理體驗和行為訓練。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結束語很精彩,可以看出上課老師的用心良苦,而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十分的有效。但此課個別遊戲規則剛開始交待得不是很清楚,影響效果,也浪費了一定的時間,如果改進一下,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兩節風格不一的心理健康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代的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學校家庭的重視,作為教師,應該要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導師。我們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啊!不懂做人的道理,學知識又有何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旨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在課程內容安排上必須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以靈活多變的形式、豐富實際的內容去吸引學生,提高學生自助和互助的能力。使學生在玩中有所收穫、在玩中得到歷練、在玩中促進成長。讓我們的孩子不僅擁有健康的身體,更加擁有一顆健康、愉快的心靈。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5

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體會

現代社會關於“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範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於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幫教育環境。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要關心兒童的生活幫健康,關心他們的利益和幸福,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

證明,只要給每個學生提供舞台,他們都可以成為出色的班幹部。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打掃衞生時,有的老師往往幫學生甚至替學生掃地、抹桌、擦窗;辦黑板報時,有的老師往往幫着學生設計、排版、畫刊頭、寫美術字等,這種擔心國小生‘小’做不好事而結果是,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關的板報資料,有的畫畫,有的寫字,同學們興致勃勃,板報很快就辦好了。實踐證明,只要放手讓學生去做,他們會越做越好,學生在鍛鍊中不斷增強了自信心理。

3、 在集體生活中感受自我培養自信。

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我是集體中的一員,那麼他們就會自覺地愛護這個集體,時時刻刻想着為這個班集體爭光。要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每當班上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獲得一點榮譽,我都會讓學生知道,這個榮譽感來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個學生的心血和汗水。還要開展經常性的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從小就熱愛自己的祖國,給學生講清楚,我們班是祖國的一個小小的分子,愛國就得愛我們班集體。平時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強化集體榮譽感意識。原來,教室和清潔區的打掃,非得老師督促不可,有的學生甚至逃避勞動任務。班上有幾個調皮的學生如樑雨逃、盧帆等經常帶零食到學校而且隨手就丟。自從我讓他們當了學校和班上的衞生協管員後,上進心越來越強,他們那些不良習慣都沒有了,受他們的影響,學生懂得了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分子,要自覺維護集體,都自覺地完成自己的勞動任務。現在,老師不在場,同學們也能認真打掃,班上的衞生工作經常受到學校的表揚。同學們不僅自己不隨手亂丟亂扔,注意周圍的環境,還監督別人,以防破壞周圍環境。

二、 創設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1、 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

學校是學生裝的第二個家園,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因此,優雅、潔淨、文明、舒適的校園環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良好心理影響。我樣今年開展了”勞造書香校園活動,全校師生利用課餘時間開展閲讀經典名著,寫訊書筆記,製作精美書籤,辦讀書海報等一系一列文化活動。樣園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園裏繁花點點,綠草茵茵,這些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無時無時刻不在觸動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了美的薰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受到教育,自覺地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

2、 創設育人情境,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6

我們的宗旨是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適應與發展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使學生能適應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環境,認識和發揮自身優勢,緩解情緒困擾,消除心理危機,增強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能力。特別是我們學校的寄宿生,在校時間長,家庭生活環境複雜。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的危機和困惑。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收到了很多同學的來信,針對孩子們的問題我們進行了分類回信,最大程度的給予了心靈的幫助。

本學期x月xx日,我很榮幸的同李主任參加了太原市中國小心理教育教學的年會,聽了名師們的示範課。下面是我對此次活動的一些感想和大家來分享交流。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是那節由尖草坪一中朱洪傑老師講的“嘮叨、暴躁的表現”課堂中圍繞學生在家都發生多被父母嘮叨的事情,在這過程中孩子是如何應對的?為什麼會造成家長嘮叨以至於暴躁的表現呢?老師設計了這麼幾個大問題來進行的。其中又在小環節中有一個特別精彩的部分讓我至今難忘,學生經過討論老師提出的在傢什麼時候會讓家長嘮叨發脾氣,以情景模擬的形式變現的淋漓盡致。

當時場下也是掌聲不斷啊!這足以證明學生是能夠理解體會到家長的心理角度的。在此老師也進行了總結分析:1、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期望值過高;2、父母的工作壓力大;後面又通過播放老師對家長的一次採訪錄音,學生在課堂中聽到了家長的心聲。家長對孩子嘮叨、發脾氣的那份無奈;家長擔心孩子的理由。學生通過課件上的父母是如何為自己的孩子時,那份真摯的愛時,聯繫實際你又是如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的?能為父母做些什麼?要求眼前就能做到的,要具體,有可行性。

這時孩子們動手寫出了自己的行動計劃。在課後老師還留了作業,那就是“給父母的一份信”。學會用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用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課後的總結那就是:讓學生理解父母,讓父母理解學生,讓理解搭起孩子與父母的橋樑。那麼具體自己的工作中又該怎麼做呢?自己也在不斷的查找資料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片面見解僅供參考。希望也能讓老師們進行嘗試和體會。

一、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教室是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温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國小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悦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為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為朋友,為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蒙台梭利説:“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我們只有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地理解我們的學生,才能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為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

現代的教育觀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裏接受你善意的意見與建議。

3、傾注真心真愛,促進感情內化。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7

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導致部分老師厭教,部分學生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嚴重影響了教與學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對心理健康的問題非常感興趣。

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學習之後,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為,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回顧多年來的中國小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經歷,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尤其近幾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

可惜,我們無力擺脱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説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我們惟一能做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們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首先,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其次,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最後,我也希望各類各級學校和社會、家庭都要把教師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一大內容重視起來,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並在機制上、師資上落實到位,方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收到實效,從而培養出適應未來的具有現代素質的人才。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8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小生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閲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為了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印發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廣泛深入開展,促使這項現代教育活動朝着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印發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堅持育人為本,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2、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和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肋相結合。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的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學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也不能看成是各學科的綜合和思品課的重複。它與學校德育工作有密切的聯繫,但不能取代德育工作。要保證心理健康與學校德育工作相輔相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與主要內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2、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知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知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常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有計劃地開展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情境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識,以增強學生的自我心理修養,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2、個別諮詢與輔導。開設心理諮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進行團體或個別輔導,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並將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幫助學生掃除成長中的障礙和煩惱。

3、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給部分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有的放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變被動為主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幫助家庭更全面地瞭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4、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結合,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風,結合新課改,努力構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班級活動與班主任工作均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積極開通學校和家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貌岸然。通過家長學校或社區活動,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瞭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調動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力量,創建符合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

1、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

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規劃、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定期研究並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問題,定期開展檢查和督促,從人員、資金及時間上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積極、有效的進行。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將有計劃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為骨幹的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師隊伍,學校將為教師學習、培訓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供必要的條件,定期開展知識講座、理論研討、案例分析、外出學習等培訓活動,及總結、互相交流,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增強意識、主動參與,學校將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

4、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各科滲透心理健康知識。

學校心理教育的主渠道貌岸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過程中,學校將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的各科教育和日常管理中,成為全體教師面向全體學生的常態教育活動,要求各學科開展學法指導,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使學生樂學、會學。要求教師充分地、有意識地運用教材豐富的從文精神內容,去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5、確定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根據各年段教育工作實際及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按循序漸進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國小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教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國小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嚐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的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羣、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參與活動的能力。

6、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動和課題研究。

為了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學校將要求教師從我校學生實際出發,以我校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需要為課題,開避孕藥教育科研和課題研究,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為了及時總結、提高和交流,要求教師每學的寫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的個案分析,每位班主任每學年至少開展二次心理健康教育為內容的主題班會課,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出一集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彙編。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19

今天,我準時的坐在沙發上收看于丹老師的講座。

于丹老師主要講了三個主題:

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 三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她在第一個主題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説:“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説:“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才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有房子了,都有家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我的樹幹砍了做獨木舟。”他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孩子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吧?”孩子説:“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這是我的心願,一生的心願。”

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着我們。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作文 篇20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隆重的心理健康遊戲。遊戲可好玩了。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遊戲是同舟共濟,剛上去的時候很簡單,但是,到最後只剩下一塊泡沫拼板了。我們互相抱在一起,不讓對方倒下。終於結束了,我問阿姨:“我們贏了嗎?”阿姨説:“你們贏了。”我們立刻歡呼起來。我還用票卷換了一盒飛行棋。

現在有許多的事情影響着我們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最近接連發生的校園的慘案、如今的升學壓力……無時不在影響着我們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現在就讓我們來討論討論國小生的學習壓力。

我認為應該不要分什麼名校,如果説哪個孩子上的是名校,就認為他很好,説他將來一定有出息。而恰恰相反的,如果哪個孩子沒上名校,就認為他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這是肯定的嗎?我們常看到一些高智商的犯罪,犯罪分子不就是人們心目中從小長大的小天才嗎?而沒擁有知識淵博的人,不也照樣成為英雄嗎?因為有了什麼名校,父母都希望我們將來有出息,也不管我們願不願、適不適合,給我們報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我們國小生的週六、週日已經成了正常的上課時間,讓我們沒有了屬於自己的休息和娛樂時間。雙休日也成為了我們國小生痛苦的兩天。好希望不再有什麼培訓班,還給我們自己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過一個愉快的週末。

我們沒有了壓力,學得輕鬆,成績一定更優秀。

① 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機能迅速發育成熟的時期,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就是及時地針對性地施以教育,對症下藥。使學生知道什麼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學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② 有利於學習、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對於學習、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對競賽技能的發揮更為重要。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氣蓬勃,開朗樂觀,學習和工作就有勁,效率就高。而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慮過多,不能集中精力於學習和工作上,既影響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礙創造才能的發揮。

③ 有利於智力與個性的和諧發展。

心理健康對於促進人的智力與個性和諧發展,發揮人類最大的聰明才智,對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處在智力發展成熟和個性形成時期的中學生尤為重要。一個人重視心理健康,可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更好地發揮大腦功能,有利於開發智力,充分發揮各種能力,有利於個性的和諧發展。

④ 有利於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發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會注意防止和消除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以防止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數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積累逐漸形成的。如果發現學生有了心理病變的苗頭,就及時採取適當措施,使它在量變過程中得到以終止和消失;如果確實患了心理疾病,應及早給予積極的治療,使之儘快恢復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e0vl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