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十篇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十篇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此去韶山,感慨萬千,一時竟不知如何用言語表達。初次踏上偉人毛澤東的故鄉,內心滿是敬畏和好奇之心:敬畏這片聖土養育了一代偉人,好奇這個聖地是如何能夠培養了新中國的。由於篇幅限制,此處我想談談那一件有73個補丁,毛主席穿了20多年的睡衣給我內心帶來的震撼。至今想起來,我也禁不住內心一顫,鼻子一酸,心想,一個人是有多麼勤儉才能做到“新十年,舊十年,縫縫補補二十年”?我驚歎於主席的省吃儉用,對比起來,也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慚愧。雖説不希冀要做到與主席那般極致節儉,但是要盡力做到符合現代生活的省吃儉用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希望接下來的自己能夠學習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諸多優秀品質,成為合格的黨員,成為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同志。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十篇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前人和烈士用自己的鮮血和汗水換來了今天的太平生活,我定當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時代,,為新時期中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的時刻,在局黨組的重視和關懷下,在機關黨委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我們首批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新黨員一行24人,於20xx年6月15日至18日,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搖籃、紅色之都——湖南韶山和貴州遵義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臨行前局長劉金萍向我們提出了“這次組織首批先進人員、新黨員紅色之行教育活動,要使大家真正直面感悟我們黨的光榮歷史,弘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使審計人員淨化心靈、昇華境界、提振精神、受到教育,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達到激勵和推進各項工作和審計事業發展的目的”指示,為我們這次紅色之行吹響了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號角並指明瞭方向。整個紅色之行大家遵循局領導的囑託和局裏的要求,始終體現接受紅色教育、傳承黨的革命傳統、發揚愛黨愛國的精神,雖然短短几天時間,同志們具有團隊意識、整體意識、大局意識,克服疲勞,團結互助,精神飽滿的接受革命教育,沿途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激勵着審計人員為審計事業發展的熾熱情懷和為我市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發揮審計作用的信心和力量。

紅色之行我們首站來到了湖南韶山毛澤東主席的故居、毛主席紀念館和毛主席銅像廣場,親身的感受到了他老人家一生的艱辛與榮耀以及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建設的豐功偉績。特別是當我們緩步走到毛主席銅像廣場前,它那一代偉人的高大風範深深地感染着我們,鞭策着我們,大家敬獻花籃,鞠躬敬禮,以這種衷心的方式來祝福、紀念、緬懷偉人;隨後我們踏上了國民黨軍統特務機關在貴州設立的息烽祕密監獄集中營,這所集中營在抗戰時期先後關押共產黨人、國民黨當中的進步將領和社會各界進步人士1220多人,1946年7月國民黨撤離之前,先後殘忍的殺害大批共產黨人和社會進步人士。此情大家悲憤至極,淚滿眼眶,深深感到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深刻緬懷革命先烈遺志、銘記革命歷史、繼承革命傳統、擔當幹好審計工作的責任。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廣場,面對鮮紅的黨旗,三名新黨員舉起右手莊嚴宣誓,立志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誓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二十名老黨員重温入黨誓詞,表示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敬業愛崗,忠誠黨的事業,為審計工作多作貢獻;最後我們到達了紅色之行的聖地——貴州遵義會址,在這裏我們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遵義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它確立了毛澤東主席在我們黨的領導地位,使我們黨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從此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建設從勝利走向勝利,使我們的黨更加偉大、光榮、正確,使我們的國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使我們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康。讓我們深受教育,深感自豪,更加堅定了我們為審計事業的發展竭力奉獻的決心。

通過這次紅色之行,使我們受到了教育,重温了黨的光輝歷程;對中國革命偉大進程有了真切的認識,錘鍊了黨性,增強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同時,也使大家增進了瞭解,加深了友誼,融合了感情,凝聚了團結,煥發了幹勁。大家紛紛表示:不忘歷史,牢記使命,增強責任,甘於奉獻,永葆活力,再創佳績。把紅色教育的收穫轉化為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和審計事業的強大動力。在當前“創先爭優”活動和“治庸問責”工作中,自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優秀工作者的示範作用、發揮新黨員的務實進取作用,在各項工作中埋頭苦幹,做出成績,不辜負局黨組對我們的期望,以實際行動向建黨九十週年獻厚禮。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終於在火熱的7月,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隨支部的十幾名黨員,帶着對陝北延安的憧憬,從高陵出發,走向神聖革命地。此時,心如七月,心如陽光。

對延安的印象,唯有兒時課文中學過的篇《回延安》,而此時,慷慨的文字不時在心中翻滾,“幾回迴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雖然一直未曾謀面,我卻像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一樣,把對那方熱土的期盼深深的植入心底,以至於刻進了靈魂。一路上都在想像歌中的延安,詩中的寶塔山,熱切而渴望。

車子顛簸着,終於把那山川秀美,日思夜想的延安城帶到了眼前。夜色朦朧中,我用目光注視着延安,用心靈解讀着延安,用熱情擁抱着延安。

在延安的二十幾個小時裏,我似乎還來不及更深的仔細品味它的傳奇,但它卻將它的淳樸,它的自強不息,以及它的深沉厚重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裏。

走進楊家嶺、棗園的窯洞,看着英雄的革命先輩們用過的飯盒,寫過字的桌子,坐過的椅子沙發,睡過的牀鋪,歷史的一幕幕彷彿就在眼前:彷彿看到夜風吹動微弱的油燈下,革命黨人為了中國未來和出路而焦慮的眉頭;彷彿看到星月夜空下先輩輾轉難眠的身影……在那簡樸艱苦的歲月裏,窮苦沒有嚇倒他們,困難沒有打倒他們,英雄的革命人揹負着幾千萬中國人民的希望,負重前行,在這裏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的基石。

還有那衞兵的哨樓,陳舊卻依舊威嚴,我們似乎還能看到深夜衞兵機警嚴厲的目光,它掃過革命領導人長夜不滅的燈光,為了他們的安全,也為了幾萬萬貧苦壓迫下的中國人民。

在延河之畔,寶塔山腳下,我們莊嚴的舉起拳頭,重温自己的入黨誓詞。那巍巍的寶塔,歷經數百年風雨,它親眼見證了那段漫長卻彌足珍貴的紅色革命歷史,它是近代中國無產階級最有權威的見證者,它不僅是讓人仰止的延安城標誌,更是以毛澤東為首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萬千革命先輩們為爭取民族解放而做出巨大貢獻的巍峨豐碑。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看着那一本本主席挑燈而作的手稿,還有當年戰土們用過的水壺,子彈袋,還有戰勝繳獲的日本的鋼盔,大刀,彈殼等,心裏的感慨無以言表,在那把長槍上面,或許還有烈士的手撫摸的痕跡;那件大衣,或許上面依然留有硝煙的氣息…….如今物是人非,時光的流逝,帶走的只是先烈們的英魂,而留下來的是他們艱苦奮鬥,英勇頑強,浴血奮戰的革命精神。

我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那一排鋼勁有力的大字: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若干年來,正是這偉大的延安精神,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來到延安,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勇往向前,也正是這種精神的傳承,才有了中國人在國難面前的頑強不屈,有了危機當頭時的眾志成城,它不僅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心靈的依託,更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家寶。

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真真切切的住一回窯洞,但我能遠遠的看到它的敦厚和樸實,如一抔黃土,一樣平凡,不張揚,它背靠大山,腳踩大地,堅固牢靠,似一排排摧不毀衞士,前赴後繼,不屈不撓,任歷史的風起雲湧,任戰火硝煙瀰漫,它以獨有的堅韌,巍然屹立,正是它的力度和不可戰勝精神,孕育出無數堅強不屈的革命黨人,傳遞着穿越時代的最強訊息。

兩天的參觀學習結束了,我們的車子漸漸駛離了這座神聖而傳奇的城市。但我覺的,我的學習才剛剛開始,發揚和傳承延安精神的使命也剛剛開始,我們為了一種精神而來,帶着一種堅定的信念而歸,向着一個偉大執着的目標而努力前行。我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沖刷和盪滌了我的靈魂,面對這方聖土,面對鮮紅的黨旗,我告訴自己,現在生活的安康,是無數先烈在煙火的戰場中拼命廝殺,流血流汗換來的,在紅旗飄飄的當代,只要有黨在,我們就信心百倍,我們只有愛崗敬業,開拓創新,自強不息,服務人民,一心向黨,才是對革命先烈的最好的回報,才是延安精神最好的傳承。

幾回迴夢裏回延安…….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4

為進一步增強黨內組織生活,促進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制度化,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黨性意識、責任意識和宗旨意識,使黨員經常受教育、受洗禮,永葆黨員先進性,5月14日,朱各莊鎮中心校黨支部35名黨員來到雄州鎮大陰村安良紅色文化展覽館,以開展“感受紅色教育,永葆黨員本色”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此次活動由支部宣傳委員侯主持。

首先,在支部王雪賓書記帶領下全體黨員重温入黨誓詞。

入黨誓詞是我們每位黨員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時最莊嚴、最鄭重的,也是我們人生最光榮的一刻,讓我們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感受我們黨走過的艱難歷程,洗禮和啟迪黨員的靈魂。

接着,由王衞平校長帶領大家深入學習《牛穎建、楊躍峯同志在雄縣20__年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專項檢查反饋意見整改落實視頻會議上的講話》,並結合當前新區建設的新形式,動員和激勵全體黨員在雄安新區的偉大建設中舍小家顧大家。

然後,在雄縣安良紅色文化展覽館趙佔良館長帶領下,大家進行參觀學習,強化對黨員的革命傳統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黨員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最後,所有黨支部黨員在展館門口合影留念,黨支部書記王雪賓同志做了以“愛祖國、愛人民、愛教育、愛學生”的總結髮言,激勵每一位黨員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辱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要在工作中亮出身份、端正態度、嚴明紀律、幹出實事,時時處處為黨旗增光添彩。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5

首先感謝公司給了我這樣一次外出學習接受教育的機會,能夠在身心得到放鬆的同時錘鍊了黨性,並在思想方面有所收穫。下面我談一下我的幾點體會,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奮鬥、求實、創新、和諧”,延安精神的繼承和延續

到延安主要是學習延安精神,但實際上我們一直沒有丟棄、並不斷延續着這種精神。紅色教育歸來,我在項目部二樓辦公室一抬頭就看到了前面牆壁上八個大字-奮鬥、求實、創新、和諧。當時我就想:這不和延安精神一一對應嗎!這不就是延安精神的另一種全新描述嗎!只不過在新時代的條件下,我們賦予了它新的叫法,形成了我們公司的企業精神,而其宗旨和意義沒有改變。我們公司每個人都非常熟悉我們的企業精神,並且一進入公司大門就能看到辦公樓牆壁上的這八個大字。通過本次紅色教育對延安精神的學習,我對企業精神有了更多的一點體會。

奮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只不過在交通便利、通信方便、網絡發達的今天,很多東西都可以去拿來、借鑑,少了一點“自力更生”的成分;並且在現有條件下,我們面對的“艱苦”也不可和當時的戰爭年代相提並論;只需要我們努力奮鬥、不斷進取,一直朝着目標往前走就可以了。當然,任何條件下,奮鬥的精神不能丟,而且,當下更需要我們開闊眼界、轉換腦筋,樹立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進取意識,奮發向上,積極工作。同時必須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樹立積極主動、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在項目建設中,公司領導也一直説:“項目的最終目的是生產,必須保證與生產的順利對接”。項目部成員基本都是在生產崗位上調過來,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只要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思考,把一切問題想在前面,一定會得到滿意的結果。上週開了一整天的老區項目與生產的對接協調會,昨天晚上完成了最後一個專業---電氣方面的對接協調會,通過會議確實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為下一步的具體工作指明瞭方向。對於員工來説,只要有了明確的方向,往前跑起來就不盲目、不困惑、也就更有力量。很多時候,項目部的領導主動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我們樹立了“主動工作、努力奮鬥”的最好榜樣。

求實-實事求是。工作中,我們尤其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杜絕經驗主義、主觀意志。實事求是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如果連做人、做事的這一根本都缺失了,其他任何東西都無從談起。

創新-理論聯繫實際;並且是在其基礎上的一個昇華和質變。延安的窯洞裏,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毛主席創作了很多偉大的著作,更別説讀了多少書了。我們在工作的閒暇或者説工作外的時間,有理由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多讀書;我覺得只有讀書才能開拓自己的思路,也才能夠更好的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沒有一個理論的保障,何談理論聯繫實際,也就更談不上所謂的創新了。目前工作中應該較多的是被動學習,也就是根據實際遇到的問題去詢問別人或者查閲資料,從而使自己得到相關知識、有所提高,這也很好;我們更應該通過這些被動學習順其自然的把它轉變成為主動學習,讓自己對這個問題從知道、瞭解變成明白、理解,最好變成精通、專業,並最終掌握、為我所用。當然,最可怕的就是面對不懂的問題視而不見和躲避,我們一定要摒棄這種思想。另外,我們公司有自己的閲覽室,並且充分考慮了大家對各種書籍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有效利用這種資源,來提高自己,回報公司。

和諧-為人民服務(它們都是為了創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和諧的環境)。我認為和諧的環境對於工作來講至關重要,每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團隊的力量,個人再優秀也會孤掌難鳴。所以,每個人都要樹立“我為人人”的思想,才能結出“人人為我”的果實。多為他人着想;遇到事情換個角度考慮一下,不要總責怪別人;對周圍的人友善一些;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幫一把手。其實也很簡單,很容易。

這就是我們的企業精神,延安精神的繼承延續,“奮鬥、求實、創新、和諧”。企業精神是一個企業由內而外透露出來的一種氣質、面貌,是一種支撐企業長遠發展的精神力量。需要我們中瀝公司每個人都繼承、發揚這種精神,提高自己的道德責任感。

二、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

毛主席在楊家嶺接見美國記者斯特朗時,在窯洞前的石桌旁説:“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反動派是活的,是抽象的,對付起來比較難,而我們工作生活中面對的困難基本都是具體的、看得見摸得着的,應該説還不如紙老虎。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我們也可以把他分割成很多小的難題,一個個小的難題解決了,這個困難也就不存在了。

我一直覺得工作就是解決問題,如果工作沒有任何難度的話就失去了該崗位所需專業人員的價值;公司讓我們從事這個崗位,就是讓我們把這個崗位上的困難解決掉。就像目前項目與罐區的對接,隨着裝置的增加,週轉能力要求提高,每種油品的儲存、輸轉、銷售都需要統籌考慮,並且在項目設計、建設階段不斷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每種介質每個流程獨立考慮,分別解決,最後統一分析確認,一旦確定了整體方案,其他的工作就會順其自然的順利進行下去。當然,很多時候面對困難還是會皺眉頭,等解決了、過去了,回過頭看看也就那麼回事,比預想的簡單得多,並且同時讓自己得到了磨練,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想想,其實工作、生活中到處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既然不可避免,那也就只能正確面對。有句話説“人生處處是考場,人生事事如考題”。考試時,我們都會如履薄冰、一絲不苟、全力以赴,為了得到一個好分數而非常重視;處理一件工作、生活中的事情也就像做一個考題,處理好了,人生的分數自然就高、評價就好。考試時甚至還想方設法抄別人一點,所以説,工作、生活中遇到問題更應該謙虛的向別人詢問,讓自己的人生分數提高一些。人類面對大自然永遠都是那麼的渺小,但是最終都是人類取得了勝利,想想華山山脊上那一條條從山頂花崗巖上鑿出的階梯小路、雲梯,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工作、生活,也就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了。

當然了,關鍵還是自己要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一個樂觀、坦然的態度,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如同一個個紙老虎,一戳就破。

三、開心工作,快樂生活

登華山時,遇到這麼一位挑山工,肯定在六十歲以上,擔子放在路邊,獨自悠閒的吹着笛子,還不時的唱幾句信天游。看到很多遊人停下來朝他拍照時,他樂着説了句“我給大家擺個pose”,然後挑起百十斤的擔子,跳上旁邊的一條長凳,來了個金雞獨立,同時把手從扁擔上移開,雙手扶笛吹了起來。我當時就想起一句話,我覺得“他挑的不是山,是快樂”。

他這麼大年紀幹這麼繁重的工作、掙那麼少的工資,還這麼悠閒快樂,似乎很享受生活、享受這份工作。我們和他比較起來,應該幸福的多的多,甚至我們都不敢有不快樂的理由。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積極的心態,這個工作,這個崗位,不是為了某一個人而存在的。既然我們已經從事了這個工作,就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也是一種人生責任。

其實想想,快樂就是一種心態,我們相比挑山工就是多了支撐這種心態的物質和環境條件。物質條件和環境因素是一切事物的基礎,就像如今的項目建設,領導這麼支持和重視,大家也都這麼努力、和諧,我相信在這些保證因素下,肯定能夠建設出預期的精品項目工程。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6

為弘揚革命傳統,錘鍊黨性,4月25日-28日,寧遠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組織第一批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49人,不遠千里奔赴遵義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感受紅色文化,接受紅軍精神和長征精神的洗禮。

4月25日,大家懷着對革命先烈的無比崇敬之心踏上了趕往遵義的紅色旅途。下午4點踏上這片承載着厚重的中國革命史的土地,對革命先烈的無比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不顧旅途的疲憊,卸下行李,一到駐地就立馬換上紅軍服,一個個精神抖擻出現在會場參加開班儀式。儀式上,我們唱國歌,帶班老師莊嚴授班旗,並邀請遵義會議紀念館王老師給我們講述遵義的歷史以及遵義會議的偉大歷史意義。通過老師的深刻講解,大家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更加了解遵義這座城市是一個承載着歷史記憶,民族希望、革命先烈英雄事蹟的城市,並深深地感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遵義會議舊址,瞻仰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重温入黨誓詞。我們瞭解到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最危機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也是中國共產黨歷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隨着老師的講解,我們的思緒早已飄向了那個烽火交加、戰亂紛飛的年代,腳步變得異常沉重而緩慢,因為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是戰士的鮮血和生命堆積而來的。當説到年輕衞生員龍思泉的時候,大家早已淚濕眼眶。龍思泉,男,廣西人,紅三軍團衞生員,祖輩行醫,由於祖傳醫術再加上個人勤心鑽研,救治了無數戰士和當地老百姓的生命,犧牲時年僅18歲。在他犧牲後,當地百姓為他修造一座墳墓,稱“紅軍墳”。當地百姓把他當作“菩薩”,也是民間一個把紅軍當菩薩的典型事蹟,因為百姓心裏記着他、念着他,感他的恩、念他的情,這也是當地百姓一個最最淳樸悼念他的方式。

緊接着我們參觀了婁山關戰役舊址、走讀四渡赤水紀念園,緬懷息烽集中營逝去戰士。當走進息烽集中營,我們的心靈又一次受到震撼。無數革命者在這個特殊的戰場,面對敵人的摧殘、非人的折磨,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悲壯的息烽歷史,歷史是用來銘記的,也是用來警示教育後人的,我們要以英雄為楷模,傳承他們的精神,努力工作、積極生活。

短暫的四天遵義紅色之行,使我深受啟迪,加強了自身修養,提高了思想認識,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在這次學習活動中,讓我深刻感受到中國革命鬥爭的艱苦,中國革命政權來之不易,體會到共產黨人的堅強,老一輩用鋼鐵般的意志與敵人做鬥爭,更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和偉大,能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深感光榮和自豪。革命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樑,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之源。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繼承他們的優秀品質,更要以遵義精神為榜樣,要樹立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無私奉獻意識,把為人民羣眾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城市發展而努力奮鬥。作為一名城管人,更要時時刻刻明晰身上責任,為人民排憂解難,解決人民羣眾矛盾,保護人民羣眾合法利益,維護社會穩定是我們不變的宗旨。,砥礪前行,永做新時代開拓者、奮進者、貢獻者,是我們肩負的使命擔當。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7

7月22日至28日,我有幸參加了市直機關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培訓期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聆聽了遵義市播州區黨校《遵義會議與遵義會議精神》專題講座和講解員對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紅軍先烈英勇作戰、在艱難困苦中堅守信仰的崇高品質,無數共產黨人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和巨大犧牲的革命精神。通過瞻仰紅軍山烈士陵園紀念碑、烈士英雄牆、鄧萍烈士墓、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重温入黨誓詞等一系列活動,珍貴的歷史文物、崢嶸歲月的圖片、感人至深的往事,生動地展現了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誕生,拋頭顱、灑熱血,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置身其中,我一次次被革命先烈的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所感動,不僅思想上受到很大啟發、心靈上也受到了強烈地震撼,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禮,收穫了感悟力量的信心,深刻認識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遵義對於我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1935年,紅軍在這裏轉戰了3個多月。婁山關戰役贏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巨大勝利,使紅軍擺脱了被動局面。為“川黔邊區”革命根據地打下了環境基礎,為遵義會議的召開迎來了曙光,為保衞遵義革命中心區的安全和黨中央在遵義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這裏召開的遵義會議、苟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議糾正了我軍作戰部署上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啟了毛澤東指揮紅軍的開端,在毛澤東用兵如神的指揮下,在危急關頭,擺脱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避免了中央紅軍被消滅的危險,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為我黨從挫折走向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在遵義實地接受革命歷史傳統教育,回顧黨的光輝歷程,使我真切感受了革命的艱辛、長征精神的偉大和党進行長期鬥爭中鑄就的精神。通過這次培訓,對紅軍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有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堅定了我擁護黨的政治信念。雖然我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作為一名入黨多年的退休幹部,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和發揚遵義會議精神,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我會,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永葆公僕本色。按照新時代、新作為在繼承先輩光榮傳統中堅定信仰、信念和信心,在有生之年繼續發揮餘熱、始終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8

20__年6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第79個誕辰紀念日前夕,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終於如願以償的參加了井岡山紅色教育活動,實地接受了紅色革命教育。

在乘車前往目的地途中,一面高大、鮮豔、飄舞拔地而起飛揚沖天的紅旗雕塑,映襯着羣山翠竹、樹影撲入眼簾,上面有鐮刀斧頭標誌,紅旗上“井岡山”三個剛毅、有力的金色大字直抵心底,周圍到處飄蕩着革命歌曲,到處是穿着紅軍軍服人羣在駐足留念,一下子便被這形象、生動的雕塑所震撼,從中感受到一份堅定、莊嚴、沉重和不屈不撓的井岡山精神。看着公路沿途的羣山翠竹,腦海裏回憶着以前學到、看到的井岡山革命歷程,對後面的學習充滿憧憬和期待。

當天晚上在觀看大型實景演出劇《井岡山》時,現場觀眾彷彿重回革命年代。整個大型實景演出,共70分鐘,由序幕《血》拉開序幕,讓觀眾一下子感受到*失敗後的白色恐怖,後面分《旗》、《燈》、《情》、《火》、《路》五個章節。紅旗、鐮刀、斧頭、紅米飯、南瓜湯、八角樓、挑糧的扁擔以及黃洋界上的隆隆炮聲,在紅軍後代井岡山兒女的敍述中展開,整個演出體現了人物細節,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心靈上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第二天一早,一行所有人換上灰色的紅軍服,頭戴八角帽,接受了生動感人的訪談教學。袁文才和王佐兩位對創建井岡山根據地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他們的後代,講述了先輩的革命經歷,尤其是1930年2月24日兩位被錯殺,令人無限惋惜,也給革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曾志留在井岡山的孫子石金龍講述奶奶曾志清貧、無私、甘於奉獻的感人事蹟事蹟,革命年代的母子分離,從革命年代到和平時期,他始終惦記着井岡山,惦記着為革命犧牲的戰友們,對子女嚴格要求,在她臨終前將每月積攢下來的工資都無私的上交了黨,離世後,將自己的骨灰埋到了井岡山小井紅軍醫院,永遠陪伴她的戰友們。她為革命拋家舍業,將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革命事業,解放後身居高位,沒有為親人謀一點私利。曾志老人的身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

在濛濛細雨中,我們參觀了井岡山烈士陵園,向烈士們敬獻了花圈,在紀念堂觀看了15744位井岡山根據地烈士名錄,並面對漢白玉無字碑,對在井岡山革命鬥爭中犧牲的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革命烈士,致以深切的緬懷。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參觀學習,使我獲益匪淺,通過雕塑、圖片、實物、文字説明、影像資料,使我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了深刻的認識。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第一個紅色割據政權,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開闢了新的道路。在這裏,我瞭解了的“三灣改編”歷史原貌,知道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由來,同時也聆聽了諸多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蹟。展廳裏還展出了不同時間的革命精神,包括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創造的革命精神代代傳承,激勵着一代一代中國人民,保衞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危,振興了中國人民的威武士氣,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傳承。

在井岡山五大哨所之一黃洋界。我們瞭解了1928年8月30日,紅軍以不足一營的兵力,發動羣眾、憑藉天險,將敵四個團擊潰,創造了有名的以少勝多戰例。在黃洋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紀念碑前,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井岡山根據地對於中國革命的重要意義,可以説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開闢了中國革命新的道路。

在下山途中,我體驗了一段當年毛澤東、朱德帶領紅軍戰士挑糧走過的陡峭小道,僅僅空手走了一小段,短短几百米,感覺氣喘吁吁,氣力不支,感同身受體會到了當年挑着糧食上山戰士的艱苦。1928年10月,為了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經常與井岡山軍民一起往返一百多裏外的根據地挑糧,經常在黃洋界荷樹下休息。“朱德的扁擔”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年朱德軍長年過四十,堅持親自挑糧,並留下了“朱德的扁擔”美談。從老一輩革命家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身先士卒、以身垂範的高貴品質,也看到了他們艱苦奮鬥、樂觀豁達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最後,我們還參觀了紅軍造幣廠,瞭解了當年根據地經濟保障工作,對革命先輩在嚴酷的環境下堅持革命,創造的輝煌革命歷程感到深深的敬佩。

結束了井岡山的實地學習,雖然感到一絲美中不足,由於天氣的原因,沒能看到嚮往已久的八角樓,以及紅軍小井醫院等革命遺蹟,但我感到收穫滿滿,久久回味着這次開闊視野,觸及靈魂的井岡山之旅。

昔日的戰火硝煙已在歲月長河中逝去,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在歷史長河中彪炳史冊。尋着井岡山斗爭的足跡,讓我們瞭解了這塊革命的搖籃,瞭解了井岡山精神對後人的激勵作用。回想“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內涵,對今天的我們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鑑意義,雖然時代不同了,時代的使命發生了變化,但井岡山精神仍將繼續照耀我們前行。

讓我們不忘過去,銘記責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揚井岡山精神,完成各自目標任務,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譜寫新的輝煌。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感謝學院和韶山紅色教育基地為我們組織這次旅程。現場教學的老師聲情並茂,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革命先烈堅定的信仰和不懼艱苦、勇於犧牲的精神,使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感受到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感謝毛主席和革命先烈,是他們用鮮血換來我們現在的一切。

這次旅程讓我第一次實實在在地踏在韶山這片紅色的大地上,回顧革命歷史,感受來自這片聖地的魅力。即使在書本上看的再多,都不如身臨其境,感受他們的胸懷和信仰。每一節課程,每一個故事,每一處遺蹟都深深地觸動着我們,讓我們浮躁的心慢慢地沉澱。我們被感染,獲得共鳴,同時也感到振奮,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麼是“信念”、“信仰”,什麼是“奉獻”、“無畏”。

歷史已然塵封,但韶山和毛主席的精神會永存:“堅定信念、合羣奮鬥、無私奉獻、開拓進取”。希望我們能常懷感恩之心,傳承革命精神,,艱苦奮鬥。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神祕的窯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時候我腦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延安的瞭解越來越多,我對這個革命聖地也就越來越嚮往。

7月29日,在民進陳倉支部的組織下,我終於就要到達中國革命聖地——延安了,旅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動,一種説不清是亢奮、敬重還是虔誠的情緒充滿了我的心扉,當一切都清晰地呈現在面前時,厚重的黃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聖地凝重的氣息。我們學習團一行先後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和王家坪革命舊址、寶塔山、清涼山等,現場聆聽了解説員翔實而生動的講解,我才知道以前從書本和電視上得到的對延安的認識是多麼的粗淺和簡單,延安的歷史和精神是那麼的豐饒和厚重。也就是在這樣狹孝陰暗、簡陋的窯洞裏,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窯洞的小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在這個落後、貧窮的地方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

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毛澤東同志的許多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並正式寫到了黨的旗幟上。可以説,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沒有延安,就不會有毛澤東思想,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新中國。

延安的十三年是艱苦的十三年,奮鬥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艱苦奮鬥的精神。當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需要將他發揚光大。我們教師當前最需要的不正是這種精神嗎?當年革命先輩為了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作為教師的我們現在做的又如何呢?

延水悠悠,千年不斷;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這個法寶,人才變得有“精神”,事業才會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紅色教育雖然結束了,但學習、實踐、發展、弘揚延安精神的歷史使命卻遠未結束,甚至才剛剛開始。我們,為了尋找一種精神而來,帶着一個堅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個偉大的目標而努力前行。不虛此行,確實不虛此行!在棗園五大書記塑像前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為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6008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