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教育心得精選:不要忘了人也是動物,教育不能違背天性

教育心得精選:不要忘了人也是動物,教育不能違背天性

人很容易忘記自己也是動物,於是在很多事情上違背天性。

教育心得精選:不要忘了人也是動物,教育不能違背天性

我在成都陪伴病重父親的一年,窗外總有一家貓,一隻母貓,帶着三隻小貓。是流浪貓,有波斯貓血統,很漂亮。三隻小貓中的一隻出生不久就被人抱走,剩下的兩隻一直與它們的媽媽在一起。

他們每天在我的窗下玩耍,小貓很快長大,已經超過母貓體量的一半,完全與母貓吃一樣的飲食,肉啊飯啊,都行。但其中一隻小貓竟一直沒有斷奶。經常會看到在斑駁的樹蔭下,母貓懶懶地躺着,小貓也懶懶地躺着,偎在她身邊,嘴裏含着那已經沒有奶水的乳頭,半夢半醒地時不時咂一下,那種滿足的神情,幸福得讓人羨慕。

我承認,第一次看到這情景時,我想笑,想對它説,“你好不害羞,這麼大了還在吃奶!”但旋即就轉成一種羨慕,一種肅然起敬,每次路過它們,都輕手輕腳,捨不得打擾。

對於這隻小貓來説,吃奶只是一種心理需要。但同是一窩小貓,另一隻就完全沒有這種需要,當那對母子懶散地依偎在樹蔭下時,另一隻小貓往往是獨自一個在旁邊的花園裏上躥下跳,對世界充滿好奇和興奮。

真羨慕動物,無論是戀母的需要還是獨立的需要,都可以如此自然地得到滿足。它們不在乎任何人的眼光,只要是自己的需要就去滿足。所以,動物界雖然生存競爭激烈,卻幾乎沒有抑鬱症,也沒有精神分裂;而人類,雖然處於食物鏈的最高端,已經沒有別的生物可以威脅人類的生存,卻偏偏有人會自殺,精神痛苦得活不下去。人其實也可憐。

同一窩小貓,為什麼性格卻如此不同,需要也如此不同?説不清楚。這個世界有很多神祕是我們還不瞭解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貓活得比人自在,至少眼下這三隻貓是如此——也正因為如此,貓生雖然頗多艱辛,但它們仍能生生不息,並且保持貓格不變。

我們人類社會比貓類社會複雜得多,精緻得多,但也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我們究竟能有一個怎樣的孩子,孩子又能有怎樣的未來,那實在不是算法所能預測,也不是人為所能控制的。在養育的問題上,在教育的問題上,要有些敬畏,也要有些坦然才行。

想起小時候家裏養的雞,其中幾隻是“電抱雞”,就是採用人工電暖方式孵化出來的雞。那時候家養的土雞居多,土雞都是通過雞婆親自抱窩來孵蛋的,這種高效率的電抱雞還屬稀罕之物。

賣電抱雞的人通常是擺放一個特大的竹簍,竹簍扁平,比大圓桌的桌面還大。簍裏雞頭攢動,全是一色的嫩黃毛絨,既無個性,也無公母,你沒得可挑,只能逮到哪隻算哪隻,最多就是揀那活潑些的抓出來。

這些既無個性,也無公母的小雞,有些會死掉,有些會長大。那長大的,竟也漸漸長出個性,有的活潑,有的穩重,有的老老實實,有的惹事生非。不僅是有了個性,甚至就有了公母,到了發情的時候,公雞居然就騎到了母雞背上!

這些從來連父母也沒見過的傢伙,居然無師自通,居然就這樣傳宗接代了!這些無父無母的電抱雞,居然也生出了後代!

所以,很多事情真的不用太焦慮,要相信孩子的生命力,世上所謂的“廢物”大多是人為弄殘的。現在某些所謂的“教育”讓人眼花繚亂,結果卻是欲速而不達。水不到就急着挖渠,而且是一通亂挖,自然生態被打亂,後果可想而知。

任何一個物種都有其生存繁衍的本能,這是億萬年進化的結果,是無數代生命積累的經驗深深融化在基因之中,唯其如此,這個物種才能繼續存在和優化。

也許我們可以向動物學習,尊重“人”這個物種的基因力量,在原始本能的層面上,瞭解養育的本質是什麼,怎樣才能得到一個更自由、更自在的孩子。這樣,最最起碼,我們不會養出一個病人,我們的孩子至少是健康的、愉悦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0r7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