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時光飛逝,一年的光陰伴隨着盛夏的腳步悄然而逝。過去的一學年中,在學校領導的全心關懷和正確指引下,在學校教師同仁的傾心相助、大力支持下,在學生們的努力配合下,我較好地完成了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忙碌伴隨着充實,汗水浸潤着收穫,在這個平凡的三尺講台上,我滿懷期待和信心關注着學生每一天的成長。作為數學教師,只有向教改要效率,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着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進而感受生活數學之美。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基本功紮實。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課堂教學中,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教學過程精緻,聯繫實際,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

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物理知識的結構體系。能根據自己學生的 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繫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繫實際的試題,聯繫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所以,在有些地方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例為例,讓學生產生興趣,便於理解和接受。

3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當今會考命題的命題指導原則是,有利於高校對人才的選拔,確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這就加大了對能力的考查,為此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總之,在這一年中,我聽了許多優秀教師的課,從他們課堂上我學習了很多在課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讓我充分明白一名優秀教師應該怎樣上課,怎樣才能將課本知識有效的傳達給學生,因此我要從他們身上學習好的方面,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篇2

11月19日,我參加辦事處教委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師技能大賽活動,聆聽了來自各校的7位語文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創設文本中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文本世界,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郭豔豔老師在教學口語交際《學會感謝,學會安慰》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資料,一邊聽老師的介紹,並伴以深具感染力的音樂,聲情並茂的語言激起了學生感謝、安慰的情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九小的張倩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小錢患病時急需骨髓移植緊張的氣氛,把學生帶進了醫院,帶進了病房,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兩岸同胞,血肉相連的深入體會,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八小薛巖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欣賞作者故鄉的搭石,感受家鄉人的情感之美,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激起了學生內心深處的善良。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張倩老師所執教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如在第一階段自讀感悟時,張倩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想象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師生一起半數,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深入品讀文章打下基礎。第三個階段的自讀感悟,王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同一個時間的兩個不同場景,那些句子是做讓你感動的,為什麼?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張倩老師採用了“聯想想象”的辦法:一年以後,康復的小錢與捐獻骨髓的青年相遇了,他們會説什麼?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讀、練”環節中,培養創新精神。“讀、練”的本身就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敢於求異創新,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生“讀、練”的過程中,教師不光要求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還要求學生注意課題與課文內容的關係,鼓勵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發表自己意見的學生,教師給予表揚,並抓住帶有普遍意義的見解、疑問引導全班學生思考,給予正確解答。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7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十小王迎春老師在處理課文中的四個主要景點時分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彙報。最精彩的是學生上講台提問大家反而被抬下的同學“反將一軍”的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甚至是爭論明白了景物的特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頤和園可以探索的地方遠不至於課文的描寫。

劉秀雲老師則找準了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從而也給了學生個性化閲讀的極大空間,學生的討論有理有據、精彩紛呈;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對“不是獲得而是給予,不是炫耀而是關愛”感受得很深。

當然,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產生了不斷的疑問與思考,不吐不快,還是寫了出來:我們的教師怎麼了,上課的語言怎麼會如此驚人地相似,總算是開了眼界。“你覺得他(她)讀得怎麼樣”“你讀得真棒”“你讀得最棒”“照(學)他(她)的樣子讀一讀” “誰願意向他挑戰(超過他)”等等。這此言語在每一節課裏都有出現,頻率之高,雖不是百分之百,但至少可以説是百分之八十。我不知道教師們是否瞭解這些話在表揚一人時,卻打擊了其他的人,“你是最棒的”,那其他的人都不如你嗎,教師是否在批評其他同學呢?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會上奉化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特級教師張晨瑛老師説,如果在美國,老師在班級裏説“你是最棒的”或“我們學着他的樣子讀一讀”,這老師將會被學生家長告上法庭。

“你自己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這是不是廢話,哪有學生按不喜歡讀的方式來讀,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喜歡的就是好的嗎?如果是這樣的,那“你讀真棒”“你讀得不好” “你讀得……”表揚與批評有什麼意義?“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你喜歡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美名曰:“自主學習”,體現平等意識和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試問,自主學習是這樣理解的嗎?這樣説就能體現平等和尊重嗎?如果這樣,那你教師在幹什麼,你教師有什麼作用,家長能放心嗎?再説,這樣能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規律嗎?就閲讀來説,有朗讀和默讀之分,《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朱作仁先生在《語文教學心理學》一書講得很清楚,對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如時間,速度,數量等,既然對閲讀有不同的要求,怎麼能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呢。同樣,學習當然有不同的層次和目標,怎麼能愛怎麼學就怎麼學呢。當然,閲讀確實是個性化的,每個人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來閲讀,通過閲讀也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但個性化的閲讀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愛怎麼讀就怎麼讀。

新課程改革中,學習方式不是強調合作學習嗎,於是上課也來合作學習,殊不知為什麼要合作,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為了解決問題,討論問題,各人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不同看法,達到個人獨自學習難以達到的,從別人的看法中得到啟發,從而解決問題,同時理解在合作基礎上,建立友誼,互相尊重、信任等。我們的合作是怎麼的合作呢,大家合作讀,四人合作,選擇你所喜歡的一段或一處説給大家聽,這也叫合作,合作讀有必要嗎?選擇一段説給大家聽有必要嗎,説什麼?沒有問題的合作,流於形式。

語文教師在語言方面是很有個性的,很有魅力的,很有文采的,……,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卻是……

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一日聽課所得又豈止以上幾點,但我想,光是這幾點,是我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深刻領悟的。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篇3

踏上工作崗位近三個月的時間,已漸漸習慣了教師的生活,除了做好備課,上課工作。對於一名新教師聽課也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幸參加了吳江美術教研員王老師組織的吳江市國小美術課堂教學模式探究專題研討活動。這次活動對我來説確實是收穫頗多,其實聽完課的當天我就想寫篇感想的,諸多事被耽擱了,一直拖到現在。

因為剛畢業,之前也沒有接觸過一,二年級的學生,也沒有一點上國小低年級美術課的經驗,説實話在我上第一節課之前我腦子裏對一,二年級的學生是一點概念都沒有的,我不知道他們的認知程度,他們的説話方式,他們的上課表現,這些我是一點經驗都沒有的,更加不知道如何去上美術課,不知道如何去上製作課,如何去上造型表現課,如何去上欣賞課,這次的活動讓我收益匪淺,王老師安排了三個不同領域的課,同時也安排了低,中,高三個不同年齡組的孩子進行授課聽課。

第一堂課是一節低年級的製作課,我所任教的也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在我上中製作課的時候,我覺得課堂紀律是非常難管理的。這節課上的是神奇的小廚師,整節課的課堂氣氛是非常活躍的,學生活躍並不是課堂上的隨意吵鬧,而是整個興趣點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師的示範和課件上,老師準備的也是相當充分的,利用蘇州本地的特色美食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棒的,教學情景的設置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節課是讓學生來做一名小廚師,學生自然而然的成了課堂的主人。

接下來的一節課是一堂造型表現課,授課對象是中年級學生。這節課是讓學生進行設計應用,啟發引導的比較多,在瞭解了鞋子的款式,結構和文化後,提供各種各樣的鞋子的造型圖片,起到了很好的啟發作用,思路清晰。

最後一堂課是無錫的一位老師上的《像自由一樣美麗》,是高年級的欣賞課,一直以來我覺得要上好一節欣賞課是非常難的,因為沒有自己的東西,講的是別人的東西,很難有自己的感受體會去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一起感受體會。這節課是劉繼華老師偶然看到一批集中營裏孩子的畫,觸動到了她,才有了也讓學生去體會感受的想法,才把這些內容製作成美術欣賞課,我回想當時上課的情景,全場的老師學生都沉靜在其中,課後有許多老師説自己眼眶都有些濕潤。聽了這節課我覺得還是不缺乏教育家的,關鍵是否用心,自己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事物,有心去感染學生,已是足夠了。聽了這節課我是受到鼓勵的也有了自己的目標,只努力做一個單純的有心人。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篇4

11月19日,我參加辦事處教委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師技能大賽活動,聆聽了來自各校的7位語文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着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創設文本中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文本世界,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郭豔豔老師在教學口語交際《學會感謝,學會安慰》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資料,一邊聽老師的介紹,並伴以深具感染力的音樂,聲情並茂的語言激起了學生感謝、安慰的情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九小的張倩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小錢患病時急需骨髓移植緊張的氣氛,把學生帶進了醫院,帶進了病房,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兩岸同胞,血肉相連的深入體會,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八小薛巖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欣賞作者故鄉的搭石,感受家鄉人的情感之美,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激起了學生內心深處的善良。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練後訓、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張倩老師所執教的《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局部分析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3、深入綜合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如在第一階段自讀感悟時,張倩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想象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師生一起半數,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深入品讀文章打下基礎。第三個階段的自讀感悟,王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同一個時間的兩個不同場景,那些句子是做讓你感動的,為什麼?而在開放引導這一環節,張倩老師採用了“聯想想象”的辦法:一年以後,康復的小錢與捐獻骨髓的青年相遇了,他們會説什麼?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讀、練”環節中,培養創新精神。“讀、練”的本身就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教師善於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敢於求異創新,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生“讀、練”的過程中,教師不光要求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還要求學生注意課題與課文內容的關係,鼓勵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發表自己意見的學生,教師給予表揚,並抓住帶有普遍意義的見解、疑問引導全班學生思考,給予正確解答。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7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十小王迎春老師在處理課文中的四個主要景點時分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彙報。最精彩的是學生上講台提問大家反而被抬下的同學“反將一軍”的環節,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甚至是爭論明白了景物的特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頤和園可以探索的地方遠不至於課文的描寫。

劉秀雲老師則找準了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從而也給了學生個性化閲讀的極大空間,學生的討論有理有據、精彩紛呈;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對“不是獲得而是給予,不是炫耀而是關愛”感受得很深。

當然,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產生了不斷的疑問與思考,不吐不快,還是寫了出來:我們的教師怎麼了,上課的語言怎麼會如此驚人地相似,總算是開了眼界。“你覺得他(她)讀得怎麼樣”“你讀得真棒”“你讀得最棒”“照(學)他(她)的樣子讀一讀” “誰願意向他挑戰(超過他)”等等。這此言語在每一節課裏都有出現,頻率之高,雖不是百分之百,但至少可以説是百分之八十。我不知道教師們是否瞭解這些話在表揚一人時,卻打擊了其他的人,“你是最棒的”,那其他的人都不如你嗎,教師是否在批評其他同學呢?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會上奉化教師進修學校的語文特級教師張晨瑛老師説,如果在美國,老師在班級裏説“你是最棒的”或“我們學着他的樣子讀一讀”,這老師將會被學生家長告上法庭。

“你自己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讀就怎麼讀”“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這是不是廢話,哪有學生按不喜歡讀的方式來讀,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喜歡的就是好的嗎?如果是這樣的,那“你讀真棒”“你讀得不好” “你讀得……”表揚與批評有什麼意義?“你愛怎麼學就怎麼學”“你喜歡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美名曰:“自主學習”,體現平等意識和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試問,自主學習是這樣理解的嗎?這樣説就能體現平等和尊重嗎?如果這樣,那你教師在幹什麼,你教師有什麼作用,家長能放心嗎?再説,這樣能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規律嗎?就閲讀來説,有朗讀和默讀之分,《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朱作仁先生在《語文教學心理學》一書講得很清楚,對朗讀與默讀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如時間,速度,數量等,既然對閲讀有不同的要求,怎麼能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呢。同樣,學習當然有不同的層次和目標,怎麼能愛怎麼學就怎麼學呢。當然,閲讀確實是個性化的,每個人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來閲讀,通過閲讀也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但個性化的閲讀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愛怎麼讀就怎麼讀。

新課程改革中,學習方式不是強調合作學習嗎,於是上課也來合作學習,殊不知為什麼要合作,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為了解決問題,討論問題,各人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不同看法,達到個人獨自學習難以達到的,從別人的看法中得到啟發,從而解決問題,同時理解在合作基礎上,建立友誼,互相尊重、信任等。我們的合作是怎麼的合作呢,大家合作讀,四人合作,選擇你所喜歡的一段或一處説給大家聽,這也叫合作,合作讀有必要嗎?選擇一段説給大家聽有必要嗎,説什麼?沒有問題的合作,流於形式。

語文教師在語言方面是很有個性的,很有魅力的,很有文采的,……,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卻是……

一句教育名言説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己: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一日聽課所得又豈止以上幾點,但我想,光是這幾點,是我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深刻領悟的。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篇5

作為一名新教師,很榮幸也很感謝中心校能給我們這樣的一個好機會,觀摩領略學區內優秀教師王靜老師的中年級語文課《畫楊桃》,王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從教學的各個方面來看,都是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這名新教師去學習,六溝學區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在本次的教育活動中,李老師很好地把一堂生動活潑、充滿自主性的語文課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帶領孩子們充分閲讀文本,從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讀中去感悟課文,感悟人生,從“讀”.中盡顯語文課堂魅力。聽後感慨萬千,從中受益匪淺。下面是我的幾點感受和收穫: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師的語文功底要紮實,語文素養要高,深入研讀教材。例如:“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中的“想當然”,在我們看來是不成問題的問題,但是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就是不容易理解的,老師要進行伸入引導,王靜老師在這裏做得很好,她通過提問的方式,一步步解釋這個詞語。而且利用課件把這篇課文中難以見到的楊桃展示給大家,更有利於大家的學習,使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不再枯燥。對於教參的重難點把握很好,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要完成的任務安排有序。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要高。巧用心思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從這節課可以看的出來,由於在備課時已經“預測”到學生會提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王老師指導學生解決生字這個問題的過程,顯得尤為巧妙,具有藝術性。整個過程她都沒有作正面的解釋性回答,而是讓學生描述直觀的自己記憶生字的技巧,在自我總結中掌握生字新詞。

3.要引導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讀中感悟,讀中品情。讀,是開啟智慧之前的鑰匙;讀,是學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王靜老師反覆訓練學生朗讀能力,讓學生從讀書中感悟課文主旨,這樣要比老師滿堂灌更有效果。利用學生之間的語氣對比,引導其他同學都帶着感情朗讀,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4.要紮實掌握4+4N的教學模式,情境引入要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王靜老師利用圖片展示,提高了同學們學習本課的積極性。展示目標要明確,而且本節課要圍繞目標進行教學,最終完成教學任務。綜合訓練是對本節課進行一個驗收,看看學生們掌握知識的牢固程度,也有利於學生課下進行復習。王靜老師第一課時採用聽寫生字的方式,使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最後的課堂小節,交給了學生,這樣既可以鍛鍊學生的總結能力,又可以提醒他們課下複習的重點。在4N的各個環節中,要環環相扣,圓滿完成每個知識點的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而言,教書育人這條路還很長,還需要一如繼往地兢兢業業地紮根在自己的崗位上,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身、自己的心。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是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些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為教育事業貢獻全部的光和熱。

新教師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本週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安排了新教師彙報課。我校有三位新教師,語、數、音三個學科各一位。其中教一年級語文的蔡老師也算是我的徒弟了,我就談談她的課吧。

蔡老師很敬業,一聽説要開新教師彙報課,上個星期日就將教案傳到了我的郵箱裏。我寫了一些個人建議,也和蔡老師在電話裏進行了溝通。星期一早上第一節課,我到北校區聽了她的試教,總體感覺不是很理想,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的語言過於隨意,過渡語,提問語、評價語言都沒有按設計好的進行處理,都比較即興,這樣的後果是話很囉嗦,表述不清楚,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是很犯忌的。

二、朗讀指導還不夠,基於文本的對話特點,本節課的重點是讀好幾個孩子的對話,在朗讀中感受孩子們不同的做法帶來的後果。但教師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和教師的示範都是比較欠缺的。

三、對於全體學生的關注不夠周到,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本身比較難集中,特別是中下生更是容易開小差,教師在授課時形式比較單一,且多向着靠右邊的學生,左邊第一排的學生基本被冷落。這是教師的一種無意行為,但對學生來説是一件大事。

雖然這些都不是大毛病,但就是這些細碎的小問題造就了課堂效率差的事實。當天下午放學後,蔡老師和我一起討論了整堂課的設計。先是板塊的設計,再是教師導語、過渡語、評價語的設計,最後對一些字詞的訓練題也作了修改,怎樣提問,怎樣出示才能更合理,讓學生有話可説。當我們討論完後,她已經寫了密密麻麻兩大張紙。回去後蔡老師表示要好好地熟悉教案,爭取明天有更好的課堂效果。

第二天,校長室、教導處、北校區負責老師都聽了新教師的課。聽完蔡老師的課感覺都不錯,課堂的教學流程設計合理,環環相扣,整堂課書聲朗朗,學生對話朗讀指導比較到位,教師也沒有隨意的、囉嗦的話。出示的幾個字詞練習學生回答的比較滿意,形式也很新穎。唯一不足的是教師的語速還是比較快,親和力欠缺,課堂的隨機調控差了點。這都是可以慢慢學習的,因為課堂教學是一門永遠需要追求的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願年輕的蔡老師能在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上越來越嫻熟,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教學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zjdr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