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1

出發之前,單位就有個約定,回來之後每人要寫一篇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體會文章,無論寫什麼都行。所以自己就拼湊了此文。可沒想到的是,還落了一個"真情實感、文筆流暢“的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精選12篇)

好評。當然感受是真切的,文筆嘛就説不上流暢,且當鼓勵。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和聖地。從1935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在這裏整整生活戰鬥了13個春秋,領導和指揮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作為一名擁有33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對延安的仰慕由來已久。打從國小開始,老師就教我讀了許許多多描寫延安革命的文章。巍巍寶塔山,銘記着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滾滾延河水,傳承着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加入黨組織之後,總是盼望着有一天能去延安。以後也曾到過西安但有因未繼續北上到延安學習,這次分行慶祝建黨八十八週年組織支部書記和優秀黨員到延安接受傳統革命教育,自己有幸參加。參觀了革命紀念館、楊家嶺窯洞、七大會址、中共辦公廳舊址、棗園、寶塔山、延安河等,幾天下來,感受多多,用自己的話説是曬黑了皮膚,練“紅”了心。

有信念才有動力,有信念才能堅持。從西安出發到延安,一路看到的是沿途兩邊貧瘠荒蕪、鮮有綠色生機的黃土地,那之前只能從電視裏看到卻無法體會的一道道樑來一道道溝。講解員説,中央對延安老區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扶持是巨大的,其實這從全程高速公路建設的規模和等級看得出來。但我思考的問題是,今天的情況尚且如此,況且七十年前的延安。以毛主席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為什麼能夠在這種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土地上生活、戰鬥堅持了十三年;這塊紅色土地為什麼能夠孕育出勤勞勇敢的延安人民、會結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樣豐碩偉大的果實;在那艱苦的年代,延安只有露天食堂,集體宿舍等,可延安的抗戰大學吸引了全國那麼多有志青年前來接受革命教育和戰爭的洗禮?通過參觀學習,我所獲得的答案是:因為共產黨人有着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奮鬥目標;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的吸引;因為延安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

大家從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通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一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聯想到最近看過的警示教育片《貪之害》中的腐敗分子,他們享受着黨和人民給予的榮譽和利益已經夠多了,但為什麼還要肆無忌憚地斂財呢?原因當然很多,但其本質是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缺失,尤其是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風起雲湧、變化莫測的時候,在我國改革開放向縱向發展、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入的時候,對解放全人類的真理存在疑惑和茫然。我們認為到革命聖地延安參觀學習,既是對信仰的檢驗,又是對真理的追尋。一位西方哲人曾忠告世人,“貪婪可以撕裂信仰的肌肉,麻痺感知的悟性。它懷疑未來的前景,而只看中眼前的實惠。” 俗話也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延安之行,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最實際、最有效的黨性教育。作為一名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胸懷大志,看到前途和光明;只有這樣,才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就不會走向人民的反面。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搞好工作和學習的基礎和前提。這次去延安參觀學習旅程長、時間短、温度高、內容多,對每位參觀學習的成員來説,首先是一次難得的參觀學習中共黨史的機會,其次也是一次對各自身體素質的檢測,更是一次耐温、耐力的艱苦考驗。國家號召公民強身健體,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單位也在居住小區安裝了系列健身器具,近幾年還多次組織了登山、長跑、藍球等運動比賽,目的就是讓大家走出辦公室,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那麼這一次就是最好的例證。

從七月一日中午市分行辦公樓大院出發到七月五號上午十時回到大院來總共才94個小時,其中有45個小時是在汽車、火車上度過的。陝西這幾天的最高温度達到了38號,已高於我們當地的氣温,而且空氣十分乾燥,我們南方人都不太適應。再加上中午沒時間、沒地方休息,所以有少部分成員出現體力不支、跟不上參觀隊伍、漏看項目的情況。我們市分行領導、此行領隊——楊副行長表現得非常突出,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乘火車睡上鋪,把下鋪讓給年紀稍大的成員;乘汽車坐後排,方便女同志上、下車;晚上住宿,總是讓員工們先選樓層和房間;參觀所有的項目,總是走在最前面;聽講解員講解革命歷史,總是走得最近、聽得最多;面對高温和勞累,從不喊熱叫累。真正為我們這個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團隊作出了表率。還有我們的老行長,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滿發銀絲,可走起路來硬朗得很,上、下車謝絕挽扶,行李謝絕他人代拿,參觀寶塔山、黃帝陵等,一個都不撂下。在他們的精神鼓舞和行為示範作用下,同時,也是作為接受傳統教育的必修課,我也堅持下來了。

對於一個身患高血壓多年且年過半百的人來説,感到最大的欣慰的就是整個旅途沒有發生什麼身體不適的狀況,這主要歸功於平常的持續鍛鍊,要是在十年前,情形可能就大不一樣了。所以我就在想,健康的身體對於個人、家庭和事業同樣重要。正如龔副主席上黨課所講,健康是一種投資,健康是一種智慧,健康是一種責任,健康是一種節約。身體好才能更好地履行義務和責任,身體好了才能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面對目前高壓力、高指標的工作環境,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是無法適應的。而要有一個好的身體,除了要始終保持一個平常人的心態以外,要加強鍛練,多吃點苦,多流點汗。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2

我有幸參加了宮裏組織的外出參觀學習活動,26日中午在張主任的帶領下我們踏上了北上的列車,經過將近5個小時的顛簸,終於抵達北京,激動喜悦的心情使我忘卻了身體的疲憊,這是我入宮十年來第一次有這樣的外出學習機會,所以我特別珍惜。這幾天的學習不能不説是緊張的,學習、觀摩、再學習、再思考,整個學習行程安排的滿滿的,極為充實,這次的學習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我們一共參觀了北京市的四所幼兒園,分別是北京第一幼兒園(分園)、西城區民族團結幼兒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幼兒園、北京市豐台第一幼兒園,這幾所幼兒園從外部環境設計到室內主題環境創設再到課程設置,都充分體現了其獨特的園所特色。

北京市第一幼兒園,除了接收本市幼兒以外還接收駐華子女及其它外籍幼兒,以“漢英整合”雙語教育為特色,為幼兒創設了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成長環境,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感受中西方文化。整個幼兒園的環境設計多以中外元素結合為主,一進大門左側的攀巖牆,大廳正中的笑臉牆,大廳上方懸掛的多元文化傘,走廊和各班級的環境創設都讓人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氣息。

西城區民族團結幼兒園,主要接收少數民族幼兒,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兒園,根據原本特色開設了五民課程:民族故事、童謠、禮儀、飲食、藝術,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認識少數民族到了解喜歡少數民族,再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培養幼兒瞭解多民族文化。

北京市航空航天大學幼兒園,這是一所設施一流的現代化幼兒園,地處北航大學內,擁有豐富的航空航天科學教育社區資源和家長資源,為教師培訓和幼兒學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以“科學教育”為特色,將幼兒培養成愛航空航天,愛科學,樂於思考,喜歡動手動腦探索,樂於和同伴交流合作、全面發展的孩子。幼兒園環境設施建設另人驚歎,彷彿置身於科技展覽館,三層教學樓每一層都有不同的設計理念,園裏的幼兒充當講解員的角色,為來訪的客人們講解走廊裏的每個科學展區。教室內科學區材料投放豐富以聲、光、電、力、磁的順序擺放,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科學玩具種類分為三類:感知體驗類,規則益智類,和操作探究類,培養孩子至疑、好學、好問的精神,通過親自操作尋找答案。

北航幼兒園邊老師的展示課《管道工程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水廠為小動物家引水為情景引入,設計管道,讓幼兒自己設計,自己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用自己的語言總結了不同管道接頭的不同功能,通過分析設計圖紙,以生活中真實材料為主,反覆操作管道材料,在不周的操作材料中發現不同的管道的連接方法,通過操作驗證設計是否成功,這堂課上的非常精彩。

豐台一幼始終秉承“愛的教育”、“養成教育”的教育理念,以“養成教育、環保教育、創意剪紙、信息技術優化、區域角色交往性遊戲”為特色,將“促進幼兒全面的、富有個性的、可持續的發展”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所追求的理想目標,形成了“人和園美”的文化氛圍。幼兒園還是培養園長的搖籃,十幾位豐台區幼兒園園長都從這裏成長,走向管理崗位。”

走進豐台一幼的園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醒目石雕,正面上書“北京市豐台第一幼兒園————養成教育的搖籃”,背面書寫着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一個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猶如‘大人送給孩子享用一生的珍貴禮物’。”為此,幼兒園制定了詳細的“豐台一幼幼兒一日生活常規及保教人員工作程序,從培養目標到幼兒、教師、保育員等都做了具體嚴格的要求,全體教職工更是嚴格按照此程序進行操作,使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幾所幼兒園都有一個共點就是精細,從院內設施的擺放,到教師每個環節的工作,都體現出他們對工作的精細。首先是管理的精細,從對整個幼兒園的介紹和規範到每個班裏的具體活動安排都面面俱到,其次是老師工作的細緻,在這一天里老師要做無數個環節的工作,每個環節老師都需付出十分的愛心和耐心。院內所有的玩具設施都擺放整齊,活動區域都貼有規則或標識,北京一幼更是細緻到把室外花台的邊沿都包上了防撞條,操場塑膠地面都帶有圖案或數字,為了方便幼兒活動時的站位

體現他們精細的地方還有環境佈置,教師的專業技能強,環境佈置有創意讓我們感到敬佩。他們的環境創設有創意,高雅、古典、民族,又具有童趣和藝術性,同時又充分體現了環保的教育理念,多以孩子的作品為言主。在環境創設中,每個班的內容不同、主題不同、創意不同,主題牆、互動牆各有特色,各種材料的運用讓人不僅連連發出讚歎!真好!真有創意!真讓人想不到……這是我們在看環境創設時候説的最多的話,發出最多的感歎。一個玻璃瓶子、一個飲料瓶、一個雞蛋架、一個方便麪盒、一卷麻繩,一片麻袋,一張報紙……甚至一把掃帚、一把鍋刷、一個籠屜等等,在她們靈巧的`雙手之下,都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物品。任何一件物品、任何一樣擺設,其中都藴含了一定的道理,真正體現了環境是第三任老師,讓牆壁説話的功能。

學習後的反思以及今後的努力方向

北京園所的硬件設施和教學設備都是國內一流的,是我們無法效仿的,在環境創設方面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比如:教室內部的環境佈置材料多以幼兒作品為主,班級開展的主題活動和環境創設有機整合,就是針對主題活動製作一些支持性的牆飾,即完成了教學活動又展示了幼兒的作品。如:我會保護自己、我有多高為主題的支持性牆飾。

北京各園所在教育教學方面更注重幼兒行為習慣,思維方式的培養,我們除了注重幼兒行為習慣培養以外更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幼兒的思維方式是我們需要加強的。現在家長的素質越來越高,對我們的要求也會隨之提高,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實現家長對我們的期待。

這次學習雖然結束了,但留下的深思與啟迪,震撼與觸動,會像永不竭枯的甘泉。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3

4月7日——4月13日,我與其他三位老師到德宏州幼兒園進行學習,幾天的學習活動讓我感覺收益非淺,感想頗多,現在把自己的一點體會説一説。

一、老師本身就是探索發現學習者。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的第一個收穫就是這個觀點。為什麼這樣説呢?在我們歷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都在設計怎樣進行活動,要讓孩子達個什麼樣的目標。其實,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教師通過本次活動的設計能使教師得到什麼樣的收穫。

要讓孩子學習知識,教師必須先要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俗語説:“要讓孩子有半桶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現在我感覺這個説法對一名現代的幼兒教師來説是不行的,“要讓孩子有半桶水,老師必須有三桶或是更多桶的水”。現在的幼兒教育正處在百家爭鳴的階段,各家都在探索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新的教育理念。面對現代的要求,一名幼兒教師不僅只是會彈、唱、跳、畫,更重要的是要有探索、發現、學習、進取的好品質。一名幼兒教師不僅只是會講講故事,會説説道理,更重要的是要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出讓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有探索意義的內容、能激發參與的方法、可以引發學習慾望的過程等等。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名現代的幼兒教師,首先本身就是一名探索發現學習者。

二、老師本身就是問題爭執討論者。

在一個活動的組織中,老師們常常會設下這樣那樣的問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而老師常常會把自己解放出爭執討論者的身份。其實在這種時候,教師更應該參加到問題的爭執討論中,把自己的身份轉為孩子,與孩子一起爭執討論同一個問題,不斷的爭執討論中引導幼兒的思維向邏輯性、科學性發展。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名現代的幼兒教師,本身還應該是一名問題爭執討論者。

三、老師本身是一名成功的“懶人”。

在我們住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為了一個活動而做許許多多的準備工作,其實,老師應該做一名成功的“懶人”。只有讓孩子自己動手,孩子才能有體驗與收穫;只有讓孩子充分參與,孩子才能有探索與創新。因此,只要能讓孩子做的,老師一定不動手。做一個成功的“懶人”。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4

5月31日—6月12日,我們參加自治區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的62位教師有幸來到天津市的兩所國小進行考察學習。首先在這裏得感謝組織這次外出學習培訓的領導,幫我們爭取了這麼一個難得的機會。我懷着激動、期盼的心情,帶着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疑問進行實地考察學習。我們分別聽數學課2節,專題講座報告4場,一路行程緊張而充實。所考察的這些學校都是百年老校。雖然這次考察學習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所參觀的學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師生風采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觸頗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胸中似有千言萬語,卻無從下筆。疏理了自己的思緒之後,我就從以下三方面談談這次考察學習的體會。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才是教育的歸宿。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的主旋律,新課程的實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斷實踐,成為落實素質教育的助推劑,教師和教育教學管理者是教育發展、學生成長的生力軍。我們所參觀考察的學校都是北方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這些學校集中優勢教育資源,辦優質教育,並取得了顯著成效;着眼於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五育並舉,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兼顧。大到學校的硬件設施,小到校園中的一草一木,無不展現着良好而又務實的育人氛圍,無不體現着素質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例如天津市南開國小,該校的校長介紹辦學理念及教育思想卻振聾發聵:教育就是塑造人;讓學生享受高起點、高品位的德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與堅強的意志,成為有人性的人。他們認為只關注分數是不行的。

這所學校放手讓學生自主參與管理,學生自發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參加社會實踐,培養社會責任感及實踐創新能力,讓學生樹立愛心意識、責任意識和維護正義的精神。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潛意識之中還是隻看重學生的成績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創新和實踐,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為學生德育方面的發展創造的條件還不夠。又如天津師範大學附小,學校倡導的教育價值觀念是“關注主體、科學創新”,倡導的教育理念是“讓教育成為發現與創造的藝術”。學校從教育管理者到教師實行雙語教育、科技教育,體現着超前的辦學思想。然而我深知,這些學校所形成的教育規模、管理風格和辦學特色無不滲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無不凝聚着他們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項神聖的事業,這些學校將素質教育演繹的淋漓盡致,大氣豪邁而又自信!

二、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細節的成功。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草率、粗放的校園環境無疑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傷害。老子曾説:“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如果光停留在口頭上而不體現在行動實踐上,則無異於空中樓閣,如水中月、鏡中花。我們所參觀的這些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建築設計佈局合理,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名人畫像、雕塑、格言警句隨處可見,學生的繪畫作品、書法作品、小製作、工藝品等在細微之處體現着教育者為學生才能的展現和拓展所做的努力與良苦用心,這些做法對我們都是一種啟發和提醒,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進入了一種常態的話,那麼對於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才能的展現無疑是一種促進。

三、特色辦學,各取所長,使各自的辦學效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我們所參觀考察的學校都是在當地乃至全國知名度很高的學校,而他們的辦學特色也是各有千秋。如天津師範大學附小,因為生源優良,師資力量雄厚,所以辦學質量很高教育成果可謂碩果累累,學生個性張揚,特長鮮明,校園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的培養目標是重點名校或到國外學校深造。同時學校的德育工作以“愛心、責任、正義”為核心形成了成熟的管理體系。百年名校天津南開國小的內涵豐富的校史展示着她的博大精深、沉鬱雄渾,科學精神與民族精神激勵着全校師生求學奮進、成才報國,湧現了許多知名科學家和學者。

此次考察學習是一次難忘的學習經歷。華北沿海一帶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不論是聽課、評課,還是參觀、聽講座,對我來説都是受了一次極好的教育,也是對我教學工作的鞭策!以上的感受並不能展現此行參觀考察的全貌,難免掛一漏萬,如蜻蜓點水。然而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調整自己,努力踐行新課程理念,努力實施素質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虛此行!總之,這次的外出考察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增長了我的見識,在這裏再次感謝組織這次培訓的教師和領導。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地去實踐學到的方法和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數學教學的水平,實現參加這次外出培訓的目的,讓自己的教學教藝更上一層樓。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5

3月16日隨從學校領導一起來到杜郎口中學,在這裏我目睹了杜郎口中學開放的課堂,所有的學生在同一時間裏用心靈講述課堂的故事,課堂形式多種多樣,甚至五花八門,“台上”學生或表演,或唱歌,或講解,或朗誦,小品,相聲,辯論賽,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交相輝映。“台下”學生或蹲,或站,或坐,地上,課桌上,板凳上擠成一團,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課堂氣氛熱烈而不失和諧。杜郎口的課堂發言幾乎不用舉手,學生站起來就説,説完自己坐下另一個接着説,但是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常常會遇到兩個甚至幾個學生同時發言,這時老師也不調解,學生説上一句半句的就會有人讓出來。這樣的課堂:沒有老師的呵斥,沒有老師的監督,沒有老師的“諄諄教導”。課堂完全是學生的舞台,老師混雜於學生中間常常很難辨認。這裏的課堂完全是學生自覺的激情投入。他們愛課堂,愛知識,愛學習。他們的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敢想敢説,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敢於反駁他人的意見。

杜郎口中學之所以有如此精彩的課堂,他們的學生之所以有如此自信的表現,應該歸功於他們學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三三六”教學模式。“三三六”教學模式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參與為特色,課堂上的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老師僅用極少的時間進行“點撥”,他們把這種特色叫做“10+35”(教師講解少於10分鐘,學生活動大於35分鐘)或者“0+45”(教師甚至不講解)。三個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只有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課堂活動才有意義。預習課上老師提出目標,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展示課則以問題為載體,展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拓寬思維和提升能力。展示課上,先把學案內容分塊給小組研討,然後組內討論,再把答案及解析過程板書到黑板上供別組同學參閲,別組同學可以根據提示或者個人見解對該組的答案提出異議。這種方式極大的改變了中下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優秀生在組內教別人也是在檢查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表達能力,對其將來在社會上參與工作可以提前學會合作,學會如何競爭。

正如他們學校老師所介紹的“讓弱生保底,優生拔高”。反饋課,對前面的知識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迴歸性的檢測。本環節尤其突出“弱勢羣體”,讓他們説、談、演、寫,進一步檢查落實情況,能否達到三維目標。這一環節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全體學生髮展。

雖然杜郎口的成功就經驗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們,但是我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將杜郎口的成功經驗適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6

我們在高老師和李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濟南,參觀各個學校學習他們的環境創設,幼兒園特色。參觀後感慨真的非常的多。

1、首先幼兒園的工作一定要注重細節。在參觀整個過程中,我們一致體會到了各個幼兒園老師們工作的精細。有的幼兒園為了孩子們的安全,不管是大廳裏,還是教室裏他們都把很尖鋭的角、牆邊包了起來。而且,每個教室裏都有滅火器和使用説明書。有的幼兒園老師們手非常的靈巧,他們把教室裝扮的非常的美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裝飾是,把雨傘變成了一個個會跳舞的舞蹈家。真的非常的漂亮。

2、充滿童話特色。幼兒園是孩子的天堂,孩子生活在童話世界裏,那幼兒園的童話色彩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有一座幼兒園他的房子就直接建成了城堡,真的非常的美麗。我想生活在裏面的孩子一定和公主一樣美麗,和王子一樣帥氣。有一個幼兒園,他們有一條非常美麗的長廊,裏面掛着孩子們和老師們的生活照,走在裏面温馨極了。

3、展現藝術氣息。幼兒園的環境設計和局部的裝飾都體現出一種理念性,設計感。走廊上美工作品的展示,佈局美觀、作品豐富,有的可以讓孩子作為玩具,有的可以讓孩子感受觸摸。而且他們的設計都有屬於自己的主題,體現了自己幼兒園的特色。有的走廊上的牆繪,非常的漂亮,不僅體現了園本特色,還和自己所屬的城市文化相結合。這個城市特色也體現在他們裝飾的細節中。

4、進行廢舊利用。廢舊的紙盒,你會用來做什麼?幼兒園的老師們用紙盒做成相框,張貼上幼兒作品;把紙盒等進行組裝就做成一輛一輛的小汽車,把它裝飾在教室裏,走廊上,不僅裝飾了環境,還做到了廢物利用。院牆上修出水泥槽,這裏就成了孩子的種植角。門口的花池裏中上花花草草,也能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這些生活中熟悉的植物的生長過程。

5、體現辦園特色。在參觀的幼兒園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一個個活動室。科學發現室:裏面有豐富的科學器材,最誇張的是他們的房頂設計成了充滿奧祕的宇宙,宇航員在上面漫步,宇宙飛船在上面翱翔。社會體驗室:裏面有各種各樣的店鋪,真的就像我們生活的社會一樣。銀行、醫院、超市等等應有盡有。

總的來説,這次學習真的收穫很多,環境創設真的有很多方式,它不一定非要花費高昂的費用,才可以讓幼兒園變得美麗,它也不一定因為環境小而顯得自己的才能無用武之地。我們的環境創設要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細節。而且我們要學會廢物利用,把別人認為已經沒用的東西,進行創新再利用,也許它就會成為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7

在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區環境評比這個過程裏,看到很多,學到很多,現在就對觀看到的最有感觸的幾點談談自身的想法。

第一,中一班環境乾淨整潔,便於幼兒操作。

許老師是一位資深教師,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她懂得孩子們需要什麼,要為孩子準備好什麼。所以,在中一班的活動區裏,孩子的操作材料都是適合每個幼兒獨立進行活動的,並且充分考慮到幼兒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便於幼兒操作。

第二,多動手,勤動腦。

每個班級的老師,都根據自己班級的環境來進行創設,各有不同。特別欣賞中三班的植物角。把一盆盆植物都都放到小柵欄裏,並且用色彩鮮明的顏色襯托出來,窗上用薄紗襯托,整個植物角春意盎然,自已看了都心情舒暢,更合況是孩子呢,每天生活在這樣的舒適環境裏,怎麼能不高興呢。所以,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並不是一種形式,而是真的要把這個活動區來當作家一樣佈置,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切身感受,只有這樣,才能有目標有內涵的將環境創設出來。

第三,不要過多的累綴。

並不是活動區裏的吊飾越漂亮越好,並不是活動區裏的玩具越多越好,並不是活動裏的環境顏色種類越多越好,做為老師,要控制好度,把握好尺寸,更要注意到孩子活動所需要的。

這次活動區環境創設觀摩,對自己是一種啟發,也是一種激勵,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運用於自己的工作中去。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8

4月,又到了管理局一年一度組織開展的幼兒園開放周活動。14日,河口社區教育中心組織我們每園一位教師去東營勝採幼兒園參觀學習。勝採幼兒園即局第二實驗幼兒園,是一所省級示範幼兒園,它最鮮明的教育特色是:開展了“快樂體育”課題研究活動。

開放活動是這樣安排的:上午先由園長介紹幼兒園的基本情況、教科研工作,接下來觀摩四個小班的快樂體育活動,然後參觀幼兒園班級環境,最後再觀摩園舉行的教師研討活動;下午主要由業務園長圍繞幼兒園教科研的管理及如何解決教研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層次交流研討。

通過參觀,首先我認為勝採二幼開展的課題“快樂體育”,相對於我們幼兒園的“綠色幼兒園”課題,要好開展的多。因為它比較好理解,涵蓋面窄,包含的內容也很容易確定,但是要開展出新意卻比較難。參觀後讓我感觸最深的幾點是:

一、環境創設豐富多彩,亮點頗多。

它們户外的環境創設均圍繞着快樂體育課題。如:幼兒園外牆上的奧運運動圖標、孩子的運動照片噴繪,能很鮮明地反映出園所快樂體育的特色含義。它們户外場地的合理分區也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如:場地分為車類區、球類區、鑽爬區、玩沙區、投擲區等,孩子們在户外活動玩耍時井然有序,互不干擾。特別是它們一進園不遠處的一個涼棚,支柱用棉布纏繞包裹,供幼兒攀爬;頂上吊着沙袋、皮球等,供幼兒擊打。

教學樓內的走廊和各班級的環境創設也各有千秋,給我印象最深的環境創設是:

(1)門廳內的暖氣罩上,用一塊一塊的噴繪版面裝飾出“我愛油田”的主題——晨曦如畫、鐵人精神代代傳、今昔對比、勝利人足跡等代表着油田的經典畫面。雖然身處油田,但現在的孩子對勝利油田的瞭解太少了。

(2)園走廊上、食堂牆壁上張貼着許多“幼兒好習慣——堅持鍛鍊身體好、小小草坪我不踩、勤剪指甲不忘掉、果皮不亂扔、吃飯不掉菜”等兒歌噴繪圖畫,走廊頂上間隔懸掛着一些麻布、泡片自制裝飾的鼓勵幼兒名言,如:我真是好樣的,我能做、我自己來……我覺得用在我們綠色三幼上會很不錯,每天讓幼兒耳熟能詳。

(3)每個班級都設有一個區角——今天你喝水了嗎?內貼一張統一發放的最佳喝水時間表、大中小班幼兒每日飲水量。各班分別用點心盒、牙膏盒、煙盒、紙杯等裝飾貼在牆上,六個大盒中分別插有各色吸管若干,每種顏色的吸管分別代表集體活動後、操節活動後、午睡起牀後、户外活動後、遊戲活動後、其他活動後的喝水標誌,小盒上可貼照片或寫數字編號,讓幼兒拿相應顏色吸管插在盒裏做喝水標誌。非常美觀,教師、家長也可一目瞭然,便於督促。

(4)盥洗室鏡面上都貼有噴繪的洗手步驟圖解,非常適宜於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步驟。電源開關上也都印有“節約用電,人人有責”的温馨提示語。

(5)各班大門上都豐富多彩,有教師和每個幼兒的明星照,有温馨甜蜜的話語——您的滿意是我們最大的滿足;XX班我快樂的家!等等。而且各班家園聯繫欄非常豐富,互動性好。有展示主題活動的網絡圖、家長記錄、幼兒主題繪畫,還有家長助教活動每月都開展,一週都有兩個家長進行助教。表揚家長支持班級工作時,有“超級爸媽”欄目的醒目表揚信,如:感謝媽媽,給我們創造了一個乾淨明亮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教研活動理論結合實踐,生動活潑。

教研會針對四個小班的快樂體育活動展開,研討題目是——在快樂體育活動中如何有效運用角色元素,促進小班幼兒動作發展。教師們各抒己見,能夠充分結合綱要進行點評,並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觀摩課中發生的事例進行認真剖析,找出課的不足,反思併為執教教師提出中肯的建議。教研組長反應敏捷,能根據教師們探討的具體事例及時上升總結出理論觀點,一針見血,並給予正確導向。總之,整個教研活動語言精煉,不死板,始終歡聲笑語,效果不錯。

三、下午研討活動的收穫。

下午的交流研討是——走進局二幼,感受快樂體育。

值得借鑑的有:幼兒園學期初對每個孩子進行體能測試,如往返跑、平衡木、雙腳立定跳遠等,學期末再測就會有明顯的對比,讓家長能明確瞭解孩子的進步。

老師在每次活動前會説:我們出去活動了。孩子們則會答——快樂體育了。讓快樂體育根植於幼兒之心。

創新教研形式,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園所倡導合作教研,教研活動時會採用全體教師抽籤分組的形式,小組中再分工,最後請中心發言人展示小組觀點。

總之,這次參觀後令我受益匪淺,我會把自己的參觀學習心得和園所的姐妹們進行交流分享,希望對我們三幼今後的工作有良好的幫助和推動作用。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9

短暫的慈利一中之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xx年大學聯考66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一百多人,升旗時緊張有序的合作,教室裏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與教師交流時教師的執着深深地震撼了我。

體會一、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調動起來?這是我一直思考並實踐的問題。在田稻我已有一定的認識,在慈利更驗證了我的答案,那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雖然簡單,卻正中要害,道出了教育教學的真諦。課堂教學中不存在歧視和嘲笑,而是欣賞和佩服、肯定。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學習信心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再就是通過一些具體措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一是劃分學習小組,小組長每天負責檢查各同學的預習情況和學習掌握情況,使每天所學的知識都能及時鞏固。二是課堂上做到參與無錯的觀念: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評選課堂積極分子等。三是小組間開展學習評比,每個學生都為自己所屬的集體負責,儘量維護集體的榮譽。四是及時的獎勵和鼓勵制度。這與我們田稻的做法也基本一致。

體會二、教師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用民主開放的思想和行動去開啟學生的智慧,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講台,沒有權威,沒有高高在上的老師,更沒有滔滔不絕的講解。老師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裏教師真正成為“導師”,為學生構建知識的引路人,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時候是在瞭解在傾聽,當然,這也決定於慈利一中學生的比較好的素質。

體會三、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在快樂中學習,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體會四、學生互相幫助,活動自由。討論式的學習,使問題可以通過學生間平等的合作討論來解決,使學生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學得會、聽得懂。他們上課討論,坐、站均可,聽講都集中到前面,使他們的好動得到宣泄。上課學得會,氣氛和諧,不是端坐在那裏一動不動的被動的聽,這樣,就不會感覺乏味和疲憊,而是一種愉快的學習。

慈利一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獨具特色,教師實踐了“我的課堂我負責”、學生實現了“我的課堂我主宰”。在學習面前充滿自信,展示自主,笑對人生。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個人都有了學習的信心,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在學習中品嚐快樂,在快樂中繼續學習。慈利一中的成功我想就是源於此吧。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10

他們在教學工作中都湧動着一片對學生“愛心”,“以真誠去呼喚真誠”“孩子自尊,就像玫瑰花瓣上滾動露珠璀璨而容易跌落們希望尊重和欣賞”

老師説:“班主任就要努力營造寬鬆和向上讓每個孩子都能潛能”在老師看來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特長愛好使每個孩子找到自尊和自信好辦法“工作中我時刻想着兩句話:假如學生我孩子、假如我孩子”黃老師也説:“以換位思考站在學生家長地位去考慮對學生那樣對學生就多一份愛心少一份酷求”她以“努力幫助每個孩子體驗”做每項工作目

她使學生有責任感、有愛心、有血有肉為大家所共認大寫人她當教師責任重大“一手牽着孩子一手牽着祖國明天”工作要符合兩個需要:一符合社會需要二學生髮展需要以這兩個需要去做工作才最也最少阻力工作她了“教育學生要學會欣賞別人就等於學會欣賞”專項教學她倡導“教育八法”等工作方法使我深受啟發產生了強烈共鳴

我決心在以後工作中要以老師為榜樣象老師那樣務求實效倡導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象黃老師那樣“樹師德、鑄師魂、正師風”做道德高深、治學嚴謹、作風正派教師為學生健康成長而愛崗敬業奉獻做學生、社會歡迎老師

看了報告很受啟發和教育在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以她為榜樣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孩子們名字既叫明天也叫孩子們明天應當美好孩子們也應幸福教師既孩子們美好明天指引者和建設者又孩子幸福締造者和保護者師德建設就顯得

未成年人祖國未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意義深遠教師未成年人引領者棟樑締造者這就要求一支師德過硬隊伍而師德狀況與師德建設工作諸多不新要求這也客觀事實教師師德觀念不強或者淡漠了不講師德情況也時有甚至有嚴重失德這自然到教師聲譽

師德建設時代要求也公眾對教師要求教師承擔社會角色有着與生俱來道德責任也自然有人格、榜樣力量要求新時期教師愛國、愛教崇高職業理想要求教師依法執教、敬業奉獻、熱愛學生、關愛學生、以人為本、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才能真正對未成年人產生深遠

百年大計教育為教育發展教師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最教師要有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要珍惜教師光榮稱號做為服務教師做讓滿意教師

孩子們名字既叫明天也叫孩子們明天應當美好孩子們也應幸福教師既孩子們美好明天指引者和建設者又孩子幸福締造者和保護者師德建設就顯得

未成年人祖國未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意義深遠教師未成年人引領者棟樑締造者這就要求一支師德過硬隊伍而師德狀況與師德建設工作諸多不新要求這也客觀事實教師師德觀念不強或者淡漠了不講師德情況也時有甚至有嚴重失德這自然到教師聲譽

師德建設時代要求也公眾對教師要求教師承擔社會角色有着與生俱來道德責任也自然有人格、榜樣力量要求新時期教師愛國、愛教崇高職業理想要求教師依法執教、敬業奉獻、熱愛學生、關愛學生、以人為本、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才能真正對未成年人產生深遠。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11

“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親人盡到責任的快樂。”——魏書生

今天我們在海口昌茂花園學校共同欣賞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的專題講座,題目是《如何當好班主任》,這是班主任不可不聽的講座,他告訴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奧妙,聽魏書生的報告、讀魏書生的文章,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心靈獨白,舉手投足、字裏行間無不感受到他質樸的人格魅力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首先,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是:

一個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個原則――民主與科學,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規律。

三個統一――社會本位與以人為本的統一,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一,主體思想與發展思想的統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時代精神、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主體發展、借鑑與創新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

四個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人和工作的關係,人和他人的關係,人和自我的關係,以及由此擴展開來的富於哲理的思考。無論任何人,要改變客觀世界,都首先要從主觀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個支柱――以培養自學能力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論,以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為宗旨的班級工作論,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學習方法論,以養、教結合為宗旨的家庭教育論,以規則與威信相結合為宗旨的學校管理論,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獨到理論和具體方法。

其次,對魏書生的語言的評價: 魏書生老師是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你看別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別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他從來都是站着演講的,不管演講時間是半天還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親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對面談心;他從不講多麼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麼華麗的詞語,只是談一些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時還帶着一點點自私的念頭,卻很有一番見地,讓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於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為他身上的那種難以言説的魅力所吸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説教,從容中藴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繫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首愛國敬業的頌歌。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第三,魏書生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於教師是最有利於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着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於成為一名教師、一名終身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台。教育的理想主義,體現在教育教學中,是那些閃爍人性光輝的舉措: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唱歌、寫説明書、做好事、寫心理病歷,堅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撐,“一分鐘競賽”、“學會使用‘邊角餘料’”等等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着真真實實的情感。

第四,魏書生對學生愛的教育.自愛愛人的魏書生,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魏書生對於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説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第五,魏書生的語文教學方法。對於語文教學本身,魏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採取了出奇制勝的策略。一般常人教語文或研究語文 教學往往從“同處”着眼,從如何趨同方面着手,未教或未研究之前,總習慣於先定下一個方針、一個框來, 然後按力索驥,依樣畫葫蘆。這樣的教學與研究,一般不會產生多大的“轟動效應”。魏書生不同。他和常人 一下子拉開了較大的距離。他常常讓別人對他產生一種撲朔迷離、時隱時顯之感。他的教學總是從“異”處着 眼,從“立異”上着手。比如以下策略和做法:

(1)一般人都是一課一課地教,而魏書生是“一學期的教材”“只有30多節課就講完了”。

(2)一般人都是對學生的作業精批細改,至多隻不過是研究如何改法,比如是少作多改還是多作少改等,從 來就沒有想到“不改”。而魏書生則是“1979年以來,我沒批改過一本作業,沒批改過一本作文”。

(3)一般人都是注重於對學生的學習考評與測試的。依常理,測試是十分必要的;不單是應試,即使是抓素 質,也無法離開或摒棄考試。“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已成共同認識。而魏書生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他説 :“除統考外,我沒有搞過測驗、考試。”

(4)一般人都是遵循課程標準,十分注重課時的,教師不上課堂,怎麼説都不對,這是普遍認識。而魏書生 居然不管這一套,他徹底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了。他説過:“十年來,每年還是要有四個月以上時間外出開 會。”除節假日不算,這四個月多少還要佔去較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對於一般教師來説,這簡直不可思議。

(5)一般人教課都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逐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而魏書生也是一反常理 ,讓學生“自學整冊教材”。效果是怎樣的呢?居然是新學期一開學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期末考試”。照常 規來看,這實在讓人感到太越軌了。

魏書生就是這樣,他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脱;有社會活動家的閲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範,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着。

教師參觀心得體會 篇1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有幸坐在一起交流學習名師教學體會深感內疚,雖工作多年,卻毫無建樹,與名師無法比較,與同行相比也相差甚遠,藉此機會談一談近兩個月學習的一點認識。

有幸看了多位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以及旁人的介紹,感觸很多。一堂堂優質課都生動地詮釋着新課改下的新課型,每堂課又不失個人風格、特色,亮點很多。特級教師的課堂風采仍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久久回味。我的心中也盪滌着做老師的幸福,那就是在課堂上與孩子們“心靈感應”般的真情對話,呈現出和諧的、煥發生命光彩的課堂,產生着令人震撼的課堂生命力。

細細想來,這一堂堂“自然天成”的課堂教學境界裏,該有多少值得琢磨、學習、研究、反思的地方呀。

吳正憲老師善於把一些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為情趣多而意味深的故事或遊戲,以情導知,以知促情。在“求平均數”課剛一開始,她便別開生面地向全班提出:“咱們分兩組來做拍球比賽好嗎?”孩子們自然喜出望外。“怎麼比?”眼看每人都來拍球時間來不及,大家提議“選代表”,於是每組派4人(這藴含着統計中的“抽樣”),並當場根據每一代表的拍球個數作了統計。不一會兒,甲組發現本組拍球總數超過乙組,高興地歡呼起來。此時,吳老師自告奮勇也參比賽,並把她拍球數加入乙組之中,頓時乙組的總數明顯增多,孩子們很不服氣,喊道:“這不公平!”(甲組4人,乙組5人)那麼,怎樣才能公平呢?有的説:“甲組也再加1人。”如果不允許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個孩子站起來用手比劃着説:“把每組幾個人拍球的個數勻乎勻乎……。”這一“勻乎”,表明孩子們已從實際問題的困惑中產了“求平均數”的迫切需求,吳老師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數”,隨即與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這種創造性的教學,使學生能真正感悟到平均數的統計意義(當然還是初步的,但是是有價值的),充分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而我們在教學“求平均數”時,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從問題入手,有什麼樣的問題,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解決,似乎完成了教學任務。其實學生印象並不深,掌握得不牢,不活。一旦遇到新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對於相同的問題由於沒能完全理解而失誤,這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吳正憲老師的教學方法值得一學。

首先,讓我仰慕的是吳正憲老師的成功。教改文章散見於全國多家教育教學報刊上;不斷應邀講學、作報告,每場報告都引起強烈反響;參加了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節目的錄製工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兒童基金會錄製了教學片;曾登上國際數學研討會的講台宣讀論文……這些成就都是教師所夢想的,其中任何一點都讓我向往。有人會説老印又在説謊,年紀那麼大了,學歷不高,似乎沒有什麼追求,還在説漂亮話。其實不然,平時嘴上説説消極話,但實際工作從不含糊,人活着不就是為了“名”嗎?誰願自甘墮落,不求上進。

其次,讓我深思的是吳正憲的經歷。她1954年出生,1970年中學畢業就開始了教師生涯。80年代初開始進行教學改革,十年後取得了巨大成績。我深深思索:她16歲就開始教書,僅僅中學畢業,學歷並不高,更沒有受過正規的師範教育,只是通過自己默默地耕耘,虛心地討教,才換來了今天的豐碩的成果。應該説我們的條件比她要好,可我們還是被禁錮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自認為教學經驗有一點教學方法懂一點,不思進取,按部就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二十多年的工作仍無所作為。通過學習對比,不禁使我深感羞愧。也因此激發了我,使我產生了奮鬥的激情,人生有終點,學習永相隨。

第三,讓我驚歎的是吳正憲老師的“大膽”。她有膽量改革教材,不按照教材原有的編排體系進行教學,而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繫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新組織教材;她有膽量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五六年級兩年的教學任務,並提前一年參加全區的國小畢業考試。雖然上級有關部門並沒要求我們這麼做,但我們自己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稱,知識結構的聯繫及延伸。我們必須心中有數,每一節課的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必將為下一節知識點的理解起鋪墊,獨立章節的起源來自何方,採用什麼的遷移方法喚起學生的興趣,有待我們去嘗試。這就要求我們虛心學習新課改理念,借鑑特級教師的好方法,使自己“活”起來。

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趕緊行動起來,更認真地搞好教學工作,並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進行教研和教改活動,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獨立自主,學名師,趕先進,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wnw9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