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一)

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句型是根據句子的結構、特點和意義從大量的句子中抽象、概括出來的語言的一般表現形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設計教學活動,有利於句型教學目標的高度達成,應當把握以下四個基本途徑

一、創設真實情景,加強意義理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創設情境看做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和其他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有利於學習者建構意義的情景,加強對句型的感知與理解。例如,為了教學生行為動詞一般現在時態的一般疑問句式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方式,一位教師在教室前的黑板上方懸掛了一個氣球,邀請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進行觸摸氣球的競賽,併發出Jump high and touch the balloon的指令。男生跳得高,碰到了氣球;女生則沒有觸摸到氣球。這時,教師很自然地指着男生問其他學生:Does he iump high?學生回答:Yes,he does,再指着女生問:Does she jump high?教師得到的回答自然是No,she doesn’t,這樣。學生就在這個真實的情景中自然地理解了該句型的意義。

二、設計舊知鋪墊。巧妙呈現新知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把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獲取新知識的基礎,通過提示新、舊句型之間的聯繫,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句型的意義。例如,在教學《牛津國小英語2B》(譯林版,下同)第三單元What can you see?時,有一位教師首先與學生進行已經學過的Can you…?會話,然後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個停車場的夜景圖。隨着一束模擬探照燈的光束移向不同的車輛,教師逐個説:A car.I can see a car.A see a bus.A jeep.I can see…然後,將光束聚焦在一輛小汽車上,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引導學生答:Ican see a car.這種從舊知引人人手,通過鋪墊性操練,引導學生自然地感知並理解新句型,學生會學得輕鬆、活潑。

三、強調意義聯繫。實現知識遷移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聯繫與思考是意義構建的關鍵。國小英語句型教學應培養學生通過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發現來建構所學知識的意義。

《XX國小英語》教材的編寫採用循環式編排方式。以時間表達的句型為例,這套教材在3B、4A、5B的教材中先後三次在相關單元安排了時間表達的不同句型,體現了循序漸進、逐步擴展、綜合復現的原則。有一位教師在教學5B第七單元A busy day時安排了4個教學步驟:1 教師出示教具鍾。T:What’s the time?(舊知)S1:It’s three o’clock,(舊知)2 教師將時間撥到3:30。T:What time is it?(新知)S2:It’s three thirty,(舊知)3 學習新句型後,教師讓學生向教師提問。S3:What time is it?(剛學的新知)T:n’s halfpast three,(新知)4 教師出示新舊句型,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説一説。

這種根據教材內容的編排特點,幫助學生實現由舊知向新知的遷移的教學方法,既突出了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的教學,從客觀上降低了學生理解新知的難度,又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建構新知。

四、提倡協作交流。體現真實交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其中,協作應該貫穿於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羣體所共享。交流是協作過程中最基本的方式,而真實交流的活動又是學習環境的重要的特徵。有一位教師在教學5B第五單元時,在句型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了認識新朋友的任務。教師出示朋友Tom的照片,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所學的新句型Does he?來了解Tom的情況,並把問題記錄下來,派代表向老師提問,以獲取Tom的相關信息。交流時,學生紛紛發言:Does he live in London?Does he studyChinese,9 Does hertln fast,9 Does he swim well?…在這個存在信息差的交際任務中,學生相互協作,通過交流建構起了有關Tom的信息資料,既熟練鞏固了所學句型,又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悦感,增添了學習信心和興趣。

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二)

面對難教難管的學生,我們教師往往是抱怨,發牢騷,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時做一些無關的事情。我們往往容易對這羣學生失去信心,產生厭惡情緒。可以説,當前職業學校的師生關係比較緊張,教師不愛學生,學生也不太尊敬教師。

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保證。那麼如何改善師生關係, 從而促進職業學校教學朝着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呢?我覺得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1、民主地對待學生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真誠地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討論,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踐證明,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2、全面關愛學生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祕, 就在於如何愛學生。教師都喜愛成績好的學生, 而愛表現不佳的學生卻是不容易的。對於表現不佳的學生, 教師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責、批評, 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關心。雖然這種愛有時毫不起眼, 但它有助於師生間理解橋樑的建立和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

3、改革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唱主角、少數學生當配角和一問一答式為主要課堂教學形式。大多數學生是被動的聽課,死讀書,讀死書。新課改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圍繞學生來進行。

4、豐富教學內容

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認為要想真正激課堂教學,單純在方式上下功夫是不夠的,必須在教學的內容方面有所作為。

總的説來,教師和學生既是師生關係, 又應該是朋友關係, 否則, 師生之間難以作到真誠相待。師生之間有了和諧的關係,教學質量才能得以提高。一份耕耘, 一份收穫。我相信, 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用愛心去教書育人, 那我們收穫的將是一顆顆誠摯的心, 築就的將是祖國的棟樑之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wjvr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