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精選6篇)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精選6篇)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時間飛逝,我的網絡教育學習課程要畢業了,自從加入網絡教育的學習中後,我的思想也隨着知識的更新而變化着。通過近幾年的江大網絡學習,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裏我不光學到了知識還懂得了如何的去進行學習,我改變了以往那種依賴教師授課,講解的傳統學習觀念和模式學會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在數字信號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為我繼續學習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必要的學習技能,為今後不斷獲取知識和提高教育層次帶來了幫助。在開放教育的學習中,我懂得了如何去學習,怎樣學習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心得。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精選6篇)

一、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開放教育的學習方式與其他高校的學習形式有着根本的區別。因為我們的學習主要網上學習為主、結合自學為輔,所以需要自己安排時間學習是至關緊要的,只有按照自己本身的客觀條件制定好適合於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學習,這樣才能不至於太大的壓力以便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二、充分利用網上的學習資源

除了學校安排的必要的面授課程外,其他的學習時間也是我們應該利用、重視的、以前的我們,都是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聽,學生比較被動,這樣的學習比較死板,而網上學習去也此有着本質不同。我們可以隨意安排時間,認為怎麼學習好就怎麼來學習,而且網上的資源眾多。比如:網絡教室、交流園地、語音答疑等,利用得好,都會有助於我們本身的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網絡學習心得三、積極參加qq羣小組學習

作為開放學員,與老師、同學接觸的機會本身就不多,所以積極地開辦了同學qq羣小組學習,不但交流了學習方法,技巧,還可以共同解決學習中的難題,互相幫助、增強了我對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增強了我與同學的友誼,消除了學習中的孤獨感,對我的學習大有幫助。

四、一邊學習一邊工作的好處

在網絡教育的學習中,我不但學會了怎樣進行自學,而且怎樣利用網上的知識也是我的一大收穫。在經濟危機下的企業是非常現實經濟實體的,需要的人就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所以象我們這樣作為網絡學習的學生,機會大於高校學生,因為我們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學習經歷,現在很多企業都停止了招聘新員工,尤其是大學生,即便招聘也是招有實力的有經驗的老員工,這樣能快速地進入工作核心。由此可見,高校大學生不能受到企業青睞,其根本原因是大學生畢業後,不具備相關工作的勝任力。而網絡教育的學生因為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會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雖然當時網絡教育在社會上的認知度還不如函授教育,但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網絡教育學習生涯後,我認為正是這種新興的學習方式改變了我的生活,讓我與那些出身“名門”的天之驕子沒有了心理上的差距,對學歷文憑也就多了份坦然。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首先,遠程網絡教育的學習,讓我節約了不少時間,低廉的學習成本可以説是遠程教育最大的亮點。今天的社會人力競爭已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不提高知識水平、不擴充自身能量,可以説將會即刻失去社會競爭力,而現實因素又決定了像我們這類人不可能再去脱產參加專業理論知識系統的學習。遠程網絡教育的出現,卻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平台。只要在任何一台能接入英特網的電腦前,通過對一些課件的學習和課程論壇交流,以及在特定的日期前完成每學期三次的課程作業,就可以讓自己足以掌握章節內容的側重點及關鍵知識點。而且學習時間不用固定,因個人工作鬆閒程度自由安排,用二個字來形容就是“方便”。

其次,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聚到了電腦屏幕前,小小網線的兩端讓志同道合的人即刻變成了同學,在這片無限廣闊的信息大海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實際上也在無形之中擴大了人羣交往範圍,且這種交往也讓人與人之間由同學演變成為朋友,甚至業務上的合作伙伴。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遠程網絡教育給複雜的人際關係增添了些和諧與親切,讓人們之間互幫互助、互幫互學、互助友愛。遠程網絡教育也讓我從中結交到了不少新朋友,而且也已逐漸給自己日常的工作中帶來了一些便利。

很快,我將結束網絡課程的學習。氣有浩然,學無止境。我想,儘管遠程教育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和更多優質、高效的課件精品,但學之根本關鍵還是得先學會做人,而遠程網絡教育除給我們提供學習專業知識的平台外,重要的是給我們每個參與網絡學習的人搭建了一座大舞台。生旦淨末醜,輪番登場盡情表演,不同的是,就看錶演的人用的是“心”還是“聲”了!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 篇3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國內外計算機學科教學與應用長期探索、實踐與反思的結果。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不是簡單地把計算機作為教師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圖像、聲音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利用強大的網絡功能讓學生查閲所需資料;利用電子郵件方式,可以解決習題作業批改和答疑,如果採用可視電話加電子白板,還可以更直觀形象地滿足答疑學生的願望。Internet、局域網、校園網已經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運用,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1.網絡教學的交互平台,為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設了良好條件。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於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很難做到和班裏的每一個學生進行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也侷限於四人小組等小範圍內,另外教師因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因素的影響也很難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時間,而網絡教學所具備的強大的交互功能恰恰解決了這些問題。網絡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首先在網絡教學中學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對於自己理解的知識,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對於自己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的知識可以多花點時間,不再需要跟着全班統一的教學進度;其次,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向計算機尋求直接的幫助,可以通過BBS尋求他人的指點,還可以邀請老師,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甚至還可以通過Internet向遠在千里之外的教授尋求指導,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網絡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揮,探究的時間更充分,空間更廣闊,合作也可以通過netmeeting、視頻會議、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種方式進行,從而實現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2.網絡教學的開放環境,是實現個性化學習的良好基礎。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們一貫主張的教育教學原則,這一教學原則實際上體現的就是個性化學習。在傳統的教學中個性化學習只是一個理想化的追求。而網絡教學的開放環境卻為實現個性化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網絡教學中,每一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興趣、愛好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程,學習資源,按照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使學習變成了一個各取所需的過程。例如我利用局域網上的一節網絡課《總複習——約數和倍數》:我把這節複習課分成問題情境、知識點滴、問題解決、分層練習、友情鏈接等幾個大塊,有的學生可以直接解決問題,有的學生卻要在先複習了相關知識點以後才能解決;有的學生在完成練習時覺得第一層練習太容易直接跳過第一層進入第二層甚至第三層進行練習;有的學生還在練習,有的學生已經徜徉在友情鏈接中汲取網上其他知識的瓊漿。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我在每個內容上都設置相應的鏈接,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學習,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揮,個性化學習得以實現。

3.網絡教學資源的豐富實現了教育的社會化,學習的生活化。

在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來源更為廣泛,信息量也更為豐富,這就使得今後的學習必須由學校的一次性學習向終身學習轉變。這是一個教育社會化、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為教育走出校園,邁向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小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的價錢,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到現代數學知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國際社會時事,在互聯網上都能查到,互聯網上的內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我們説“數學來源生活,反映生活的需要,也必將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網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瞭解社會,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來的若干年內,教育將從學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區、走向鄉村,走向任何信息技術普及的地方。互聯網將成為真正的沒有圍牆的學校,網絡化學習將成為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日常生活樂趣的一部分。

要真正、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不管在現實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何種工具,充當着何中角色,發揮着何種作用,它最終將成為輔助學生認知的高級認知工具,並帶動教育的全面改革。而網絡教學也必將走近每一個學生,給他們的學習方式帶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 篇4

20__年的春節期間,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舉國上下被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了更好地阻斷疫情蔓延,減少人員流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為此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重要指示,全力以赴控制疫情蔓延,教育部也下發了通知,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推遲開學,但要做到停課不停學。為此學校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結合實際下發了關於推遲開學的通知,並要求各年級根據自身實際開展網上授課活動,南鄭中學高三年級於2月10日開始網上授課,組織高三學生的複習備考工作。

2月9日在接到網上授課任務之後,年級部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立即着手部署安排,採用網上授課的方式組織老師在網上授課和學生在家學習活動。接到任務後年級部緊急協商安排,對網上教學的方式、時間、內容等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並迅速制定了授課課表並安排了授課教師。

我接到的任務是對高三學生進行地理課的網上直播授課,我立即着手準備。面對新的形勢下的新情況,我如何做好這次網上授課活動並能取得實效呢?怎樣授課?授課內容如何安排?如何解決授課中的問題呢?

首先是用什麼軟件授課?我們老師使用的軟件是否能讓學生通過現有設備接收網課,學生能否與老師順暢交流與互動?我對網上授課的軟件、授課方式還不是很熟悉,所以學習和應用網上授課軟件是網上授課的前提。我先後學習試用了鴻合智聯軟件、微信視頻直播軟件和QQ直播軟件等視頻直播軟件,通過比對和參考學生已有的設備進行評估,最終選擇了鴻合軟件進行網上直播教學。

其次是採用什麼方式和安排什麼內容最為適宜呢?既要做好大學聯考複習備考,又能提高網上授課的實效?經過反覆研究與實踐最終決定對學生進行專題講座的形式授課,運用PPT授課。

在教學內容上我圍繞20__年大學聯考複習備考,同時針對本次疫情中的地理知識進行教學內容安排。我制定了本次網上直播授課的教學計劃,安排了區域可持續發展、世界區域和中國區域、疫情中的地理等相關內容。特別是安排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地理,如: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來源——《蝙蝠的“對與錯”》,蝙蝠是自然界的一個物種,和人類一樣是地球生物種羣的一種,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樣才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性原則,正是因為人類的不合理行為給人類自身帶來了災難;疫情為什麼會從武漢開始暴發——《武漢的區位條件“九省通衢的武漢”》,武漢的區域地理位置特別是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各地的不法商人,在捕殺了野生動物時選擇在此銷售,同時也因交通便利使得疫情迅速傳播到全國各地;疫情是如何傳播的——《人口流動對疫情的影響》,人口流動使人傳人的疾病迅速向各地傳播,此時正值我國人口流動的高峯期——春運,因城鄉地區經濟差異原因、因家庭觀念和婚姻關係原因、因學生外出求學原因等,致使我國近年來人口流動頻繁,這也是疫情快速蔓延和防控難度大的重要原因;如何做好疫情防控——《GIS系統在抗疫中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具有強大的空間數據採集、管理與分析功能,是傳染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GIS我們可以快速獲得本次疫情的源地、疫情傳播擴散的方向、疫情與相關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等信息,對疫情防控提供決策依據和信息支持,對疫情防控階段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為疫情防控物資調配提供科學依據。通過疫情地圖我們可以時時動態地看到疫情發展情況,各地區可以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防控政策,如根據不同地區的疫情發展確定分級管理區域等。在醫療物資配置過程中,GIS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等;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火神山醫院的區位選擇》,在疫情防控階段,共用十天時間火神山醫院快速崛起,那麼火神山醫院如何選址呢?這樣一個特殊要求的醫院與其他醫院的選址有不同的要求,在城市區位和功能區選擇方面運用地理知識不難找到答案——位於城市郊外、臨近湖泊、交通便利等。通過這些教學內容的安排,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讓學生學會思考生活中的地理,也符合地理學科要提升學生人地協調觀和地理實踐力的核心素養的要求,值得同學們學習與思考。

幾天的授課活動,學生參與熱情高,學習積極,也得到廣大家長的認同。但是由於網絡原因,鑑於在一些地方的直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電腦也可能彈出一些不和諧的內容,所以後期改為錄播回放方式進行,但錄播又不能與學生互動交流。通過學習探索,我們利用了微信小程序“班級小管家”對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練習的處理,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台與老師進行交流互動,從而提高了教學實效。

通過十多天的網上教學活動,發現仍然有許多問題和困惑有待解決。一是如何督促和檢查學生的網上學習情況和效果;二是我們現有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下如何實現真正的網上學習的長效性;三是網上授課受到網絡的限制,網速達不到需求而使得一些內容不能及時與學生達到同步。

通過本次網上授課,我覺得這種方式在日常的教學活中可以經常性的開展下去,比如通過網課的形式在週末節假日對學生進行了課業輔導,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等。另外,我深刻地體會到,不斷學習與思考是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養,在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如何運用新手段進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是我們必須思考和探索的新問題。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本學期受疫情影響,在教育局安排下,我校開始實施網課教學。雖説“互聯網+教育”被提出已經有些年了,但全面持續的實施網課教學還是第一次。對於我來講,雖然在大學期間,接觸過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但是這些也都只是輔助學習的手段,上網課對於我來説也是新事物。但高三備考刻不容緩,開學第一天年級部就制定了網課教學課程表,要求老師們靈活選擇授課方式和平台,重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學校也提供了鴻合直播課堂平台,並對我們進行了培訓。然而第一天的網課由於服務器超載,學生沒有辦法進入直播課堂,這該怎麼辦呢?於是老師們開始了各種平台的探索,QQ羣、釘釘等都逐一嘗試了,可是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因為白天高峯期各平台網絡都很擁堵。最後年級部決定:錯峯上課,先錄後播,終於上課的方式解決了。經過這幾天老師們共同的摸索,對於如何上好網課也有了一些初步認識。

一、課前準備

網課和傳統課堂差異很大,尤其是錄播基本就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全程沒有師生互動和學生反饋,同時課時安排有限,如何讓網課能真正幫助學生備考而不是流於形式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網課的“備課”除了傳統的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之外,還需要加上備環境。首先就是要準備好上課的環境,包括網絡暢通,設備調試,安靜的物理環境等等,避免操作失誤影響課堂;其次就是對於課堂內容準備,由於網課時間有限,就需要老師提高課堂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增加課堂容量,讓學生在這個時間段能真正學有所得;再次就是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儘量利用一些教學技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中可以穿插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動畫,時政熱點等。

二、課堂教學

對於課堂教學首先要注意儀容儀表,雖然在家授課,但是面向的依然是全體學生,端莊的形象有利於增強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的信服;其次就是授課過程要精準高效,有的放矢,突顯教學重難點。另外,雖然沒有學生的參與和互動,但是教師可以設置啟發性的問題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

三、課後練習

課後練習和反饋也是課堂的延續和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檢查作業是網課的重要難題。剛開始我們讓學生將作業拍照發到微信羣裏,然而效果並不好,因為學生太多不好統計,而且羣內干擾信息太多。最後我們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微信班級小管家,通過這個平台教師可以將作業推送給每一位同學,同時學生也可以將作業以拍照、語音、簽名等多種方式進行反饋。剛開始提交作業的同學比較少,我對交作業的同學點贊激勵,同時我也精選了一些提交作業的同學在羣內進行表揚,陸陸續續的每天交作業的同學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一種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大家交作業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同時,我也發起了衝刺大學聯考,早起晨讀打卡活動,參與的同學越來越多,現在基本全班都參與了進來,一些勤奮的同學早上七點就開始晨讀打卡。但是課後練習的一個重要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就是老師沒辦法批改學生作業,只能把答案和解析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查自糾。

總的來説,網課教學也只是當下權宜之計,儘管做了一些探索,但是網課教學的問題依然突出,例如無法照顧全體學生、部分學生家中無寬帶流量少,隔着屏幕只能授業解惑,無法更直觀地達到傳道育人的目標等等。科技的進步會增進人的技術理性,但價值理性的培育必須依賴於言傳身教,因而傳統課堂教育無可替代。希望早日戰勝疫情,重返課堂!

網絡教學心得體會 篇6

生活總讓人難以預料,我為我的新學期設計了很多個開場,但從沒想到會用網課來開始。網課,讓我們熟悉的教學環境消失,只能讓我與學生通過電波傳情達意,通過銀屏悠然心會,這種方式既讓人新奇,又讓人陌生;網課,我們沒有了因某個學生聽講不專注,思路被打

斷,當然也沒有了因學生入神聽課時的會心微笑,而喜悦心生。由於我們與學生不在同一時空的不臨場狀態,使我的教學少了行與行交互的感應,眼與眼交流的温度。當然我們也可以預設學生處在沒有外在強制規定下的那種迴歸本我的狀態,讓我們體會到平日課堂中的那種“寧靜”,也許是一種“不得不”的風平浪靜。當熒屏讓我們彼此隱退時,學生內心的聲音才顯露原形。此時,距離不一定產生美感,但卻可以帶來真實。當失去了這種現實的強制,才凸顯出我們課堂真正的價值,我們的課程在多大程度上走進了學生的內心。

我們的課是到了該在太陽底下曬一曬的時候了!當我們的教學走出了圍牆,走出了象牙塔,走進了網絡,走進了媒體,走進了大眾視野,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羣被要求的孩子,而是帶着期盼和挑剔眼光的世界。也許我們的課堂被保護的太久;也許我們平日裏的得心應手,只不過是一種自娛自樂的孤芳自賞。當我們面對的聽眾不在被動,我們的課堂有多吸引人?我們的課程有多大的價值?也許正是我們面對網課時所迷惑和忐忑的地方。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反思什麼叫備課,什麼叫備教材,什麼叫備學生,什麼叫專業素養。太多的時候,我們把教學等同於上課,但當我們的教學走進不了學生的心靈、吸引不了人,當我們的上課點燃不了聽眾的思想,那我們的課堂價值又何在?

我們要點燃聽眾,首先要點燃自己。我們的教育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模式風潮,有人認為改變教育模式就會提高教育質量,但這些模式大多數只停留在“怎麼教”的方法性問題上。我們改變模式,改進方法,提高技巧,卻可能忽略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即我們的教育對象是

人,我們的教育是通過人來啟發人。再好的模式,如果課堂是冷冰冰的説教,老師對知識沒有靈性的感發,主體沒有認識,我們課堂何以有人情味?沒有人情味,就不會有打動人心的教育,只會成為説教,只會造成學生的逃離。因此我們的課堂要準備好飽滿的感情;如果沒有飽滿的感情,那麼就要有深刻的認識;如果沒有深刻的認識,至少要做到真誠。用心上課,打磨你説的每句話,預設好你推進的每個情節,設計好每個要點,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着想,讓他們能知能感;讓課堂的語言活在當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讓課堂充滿時代的鮮活性,當然只有鮮活的自己,才有鮮活的語言,才有鮮活的課堂。任何的知識都需要個體的感知,甚至感悟,所以課堂絕不是知識的傳聲筒,而是靈性的表達,只有這樣才能激盪聽者的性情,觸發思想的火花。尤其今天在一個信息爆炸紛繁混雜的世界,清晰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當我們的課堂有了激情,有了真誠,有了真知,而且鮮活,怎麼不讓人怦然心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pjle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