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

立德樹人的語境宏闊、語意深遠。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含義?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精選16篇)

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於學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生培養的重要陣地,學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這一工作,最為核心的是在學校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高水平的師資和管理隊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這為我們學校的師資建設明確了標準。學校應要堅持這一思想並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用“德”字來培養教師和學生,依“德”字來評價教師和學生,憑“德”字來任用教師和學生幹部,以“德”字來監督教師和學生。要圍繞“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從落細、落小、落實入手,形成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促進青少年學生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讓我們明白瞭如何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是根本,內涵建設促發展。作為學校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意味着我們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學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靈,讓學生擁有終身學習和成長所需的知識和能力;意味着學生從學校門走出時,能夠樹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夠擔當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我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師要終身學習,為師者先善其德。

立德樹人,我們要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這樣充分肯定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在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課程新理念,不斷完善有機銜接、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把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和學習質量標準,融入中學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要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引導各學科教師在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同時,將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自然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及時宣傳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的好經驗好做法。

立德樹人,我們要積極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氛圍。要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和“節糧、節水、節電”專題教育活動,將其作為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傳統、禮節禮儀等主題教育活動;着力創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化校園。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園文化環境。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2

_年第_個教師節前夕,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並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他在講話中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我是師範學校畢業的,今年也是我從教第三十年,在倍受鼓舞的同時,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對“四有”好老師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體悟。見賢思齊,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繼續向着好老師努力顯得尤為重要。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説: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課堂觀會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課堂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説,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着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着“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通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説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積極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説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着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通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隻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3

立德樹人的語境宏闊、語意深遠。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含義?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那麼,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愛崗敬業,這是師德的基礎,愛崗敬業是使所有其它素質成為可能的特徵。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樂於奉獻。

二、熱愛學生,以情育人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達到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説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

三、率先垂範,為人師表

人們常説: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一個個多麼神聖的字眼,老師職責不單是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教師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着薰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言教、身教,並且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模仿在行動上。所以,我們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四、積極進取,不斷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終身學習,不斷進取,這是時代呼喚,也是新一論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程的開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在讀書學習中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這是我們的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導引學科的發展。

陶行知也説過“道德性是教師職業的靈魂,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前提,教師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無愧人師的地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做到以德育人、以德立身,做身教重於言教的楷模。

愛在繼續,責任在繼續,多一點耐心,多一份愛心,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才能促進學生髮展,讓愛走得更遠。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4

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_]4號),今天認真看了一下,有幾個體會:

第一、明確了課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進一步提升綜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對於課程改革要進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課程改革有問題,我們不迴避,而是用全面深化進一步堅持和發展。

第二、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核心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立足中國國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人人成才。

第三、明確了五個統籌的工作任務。這是一種頂層設計。

1.統籌國小、國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等學段(包括職業院校)。

2.統籌各學科,特別是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學科。

3.統籌課標、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環節。

4.統籌一線教師、管理幹部、教研人員、專家學者、社會人士等力量。

5.統籌課堂、校園、社團、家庭、社會等陣地。

第四、明確了十個重點措施。

1.研究制訂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

2.修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3.編寫、修訂高校和中國小相關學科教材。

4.改進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

5.加強考試招生和評價的育人導向。

6.強化教師育人能力培養。

7.完善各方參與的育人機制。

8.實施研究基地建設計劃。

9.整合和利用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10.加強課程實施管理。

結合實際工作我認為:立德樹人,先樹班風,學風:班風是一個班級特有的風貌,貌又稱班級的風氣。是班級中形成的在情緒言論、行為、道德面貌等方面長期占主導地位的穩定的傾向。是一個班級建立在對自己、對別人和對集體的新生基礎上得到集體輿論支持的集體成員的自覺行為。它通過班級成員的言行、風格、習慣、態度等表現出來。班風一經形成,便會成為一種約束力,反過來影響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班風對外是班級的形象,對內它是一種氛圍,一種無形的力量。

抓好學風建設。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班風建設的成敗。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文明守紀之風,讓每位同學都成為班風、學風建設的主人。班風、學風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抓好整體班風、學風建設,才有利於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5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樹人就是要解決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求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歷史使命,明白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根本任務,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突出以下教育內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這是全社會的共同理想,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政治信念。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個沒有理想、沒有信念的人,常常只能受自己本能所驅使,他的人生髮展就沒有明確的方向,這種人或是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或是唯利是圖、狹隘自私,最終只能是精神空虛、人格低下,為社會所不齒。我們國家是用共同理想來凝聚人心的。如果全社會沒有一個共同理想,就會像一盤散沙。

(二)做人修養教育

學習知識是服務社會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而學會做人是立身之本,是根本性的。如果重智輕德,學生就會片面發展。按照片面理念培養出來的人有一種概括,有智商沒有智慧,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文化沒有修養,有慾望沒有理想,有目標沒有信仰,最終是有青春沒有熱血,這將是十分危險的。一個人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險品”。一個人成小事靠業務本領,成大事必須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一切成功,做人成功;一切失敗,做人失敗。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暫時的,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寧無才,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道德人格、思想品質比謀生手段訓練、專業知識學習、競爭能力培養更重要。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一個工具化的人,只能機械完成一件事。今天危害人類持續生存的問題,沒有一個是工具理性不發達造成的,根源都是價值理性問題,價值理性已經影響到人類整體生存。人品第一,學問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很多國家非常重視品德教育,對優秀人才的評價看以下指標:品行、動機、潛能、理解力、知識、經驗。這些指標的重要程度依次遞減,把品行置於首位。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可用五句話簡要概括:沒有品行光有動機很危險,沒有動機光有潛能是無能,沒有潛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沒有理解力光有知識毫無意義,沒有知識光有經驗變得非常盲目。

(三)民族精神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我們要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教育大學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國際知識,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價值規範體系,又能融入世界優秀文化潮流,培養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緣性、本土性、全球性為基礎的。從血緣角度看,更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懂得感恩。從本土性角度看,要熱愛自己的鄉土,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本民族優秀文化。從全球性角度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僅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更是世界各個民族文化的欣賞者、溝通者。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根系,是我們民族的“大樹”,任何時代精神、外來精神都要嫁接在這棵“大樹”上才能成活。加強民族精神教育,需要強化國家意識,加強國家觀念、國家安全、國家自強教育;強化民族文化認同意識,加強民族歷史革命傳統、人文傳統教育;加強社會責任、誠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奮自強等教育。

(四)社會責任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__-20__年)》強調,要着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什麼是責任?責任是主體存在與發展的基本方式。簡單講,責任是主體自我的一般規定,職業角色的基本表徵,社會認同的主要依據,價值實現的集中體現。責任出智慧、出勇氣、出力量。什麼是責任感?責任感是對責任的全面深刻認識和理解,是一種基本的文明素質,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人是否優秀、能否成功的標誌。責任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忠、孝、仁、義、禮、智、信,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美德,強調的都是同一個詞——責任。面對國家,沒有責任感,就沒有盡忠之心;面對長輩,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孝順之心;面對自己,沒有責任感,就沒有進取之心。作為大學生,必須懂得什麼是責任,什麼叫負責任。有責任感才會有遠大理想抱負。人的每一項潛能都因為有了責任感的驅動,才變得強大。當代大學生應當擔當社會責任,要做到平凡之中有偉大的追求,平靜之中有強烈的責任感。

(五)現代公民教育

教育的首要責任不是培養科學家、學者,而是培養現代公民。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在受教育者中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包括對世界的生活態度、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以使受教育者成長為現代合格公民。現代公民要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團隊合作價值觀念、誠信受益價值觀念;現代公民素質包括:對社會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對國傢俱有責任感,對他人富有愛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遵守社會準則。因此,德育工作要強調抓好基本的公民道德修養,使每位公民學會承擔責任,講誠實信用,懂感恩報恩,善於團結合作。要成為好的接班人,首先要成為好的建設者,要成為好的建設者,首先要成為好的公民。

總而言之,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我們的責任與追求,而不僅僅做一個教書匠。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6

通過前幾天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育的學習活動,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作為教師在新時期的素質要求,學習師風師德心得體會。下面簡單談談幾點體會:

一、敬崗愛業,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自己應該系統地學習《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説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着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7

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推動區域教育教學改革,引導和推動我區中國小和廣大教師,加強學習和研究,提高育人質量,提升區域教育品質,3月28日下午,在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召開了石景山區第十三屆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啟動會。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石顯富、教委主任李秀蘭、副主任於秀雲出席會議,區教育分院院長周玉華、黨總支書記於志勇以及區教委、教育分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各中國小校長、教學幹部、教育分院研修員等共計240餘人參加了活動。

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是一個緊密圍繞當前教育改革主題,搭建教育研究、教育成果交流與分享的平台,自20__年以來,我區已連續舉辦十三屆研討月活動。促進了我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品質提升和學生的主動健康成長。今年研討月的主題為“堅持立德樹人,貫徹五育並舉”,引導全區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屆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共分為“區級重點活動”、“區級一般活動”“學校研討展示活動”、“帶題授課”四個部分。區教育分院聯合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五育並舉”設計並申報了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共197場次,其中區級重點活動12次,區級一般活動26場,學校研討展示活動94次,帶題授課65次。

啟動會上,區級重點活動負責人向全區中國小校做了活動推介,並頒發研討月工作手冊。活動特邀北京教育學院劉胡權博士做了專題報告。

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石顯富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站穩教育發展的立足點與生長點;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堅持“立德樹人”,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三個方面對全區學校提出了工作要求。石顯富指出,全區教育系統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作重要講話精神和3月18日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掘各學科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效果,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創新培養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引導廣大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堅定終身學習理念、實現經驗型教師到研究型教師的跨越,培育一批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優秀基層教師,引領良好從教風尚。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動搖,實實在在地在教育事業上下功夫,遵循“立德樹人”的教學方法,着眼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對教育教學各環節進行結構性提升,真正做到每一門課程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每一位教師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8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在傳播人類文明、啟迪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開發人力資源方面發揮着重要的、關鍵的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第一,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不是教師的專屬名詞,亦不是教育行業的專屬名詞。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須重視的思想與理念。只要是社會的人便是有資格作為教育者的。只有當引起全社會重視時立德樹人才可以長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須具備奉獻精神、敬業精神。

作為一名教師,首要即是具備奉獻精神與敬業精神。教師必須將自己的教育工作當作事業來對待,把自己的事業融入於自己的愛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會當作是一次精神的娛樂。當教育工作成為教師的精神娛樂時,教師會便會無怨無悔地投入。當教師每一次面對學生,每一次面對家長,每一次面對社會,才會心無掛礙。

第三,具備獨特的魅力素養。

其一,作為教師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魅力,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在不經意間感染他的學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養完善獨立的人格。農村學生不比城裏學生,可以生活在一個素質相對較高的學習環境,他們大部分跟着爺爺奶奶長大,接受着爺爺奶奶那一輩的思想,唯有靠教師來影響他們。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學、風度三方面。然而教師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實踐與磨練練就,這對年輕教師來説是一種考驗。其二,個性魅力是德育的關鍵。獨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時間來培養,作為教師不但要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還應該因地制宜,靈活的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鋒芒太露而使家長對教師產生反感心理。其三,教師的形象魅力極其重要。培根曾經説過: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紹信’,如果要自己的學生以自己作為學習的榜樣,除了由內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還需要良好的形象氣質。

第四,立德樹人需要踐行,而非紙上談兵。

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傳。空洞的説教一是國小生無法也無能力接受,二是作為農村國小生接觸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們獨立的人格,如何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無論你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無論你是文人學科的教師還是理科教師抑或是藝體類教師,都應將立德樹人貫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始終如一的踐行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第五,立德樹人是一個系統,不是教師的個人標籤。

立德樹人,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單憑一線的教師是完全不夠的立德樹人需要環境,需要一個完善的系統。教師的孩子成長在校園中,那麼學校就應為立德樹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學校領導,下至學校職工,哪怕是校長、書記抑或是一位掃地的阿姨或是看門的叔叔,都應具備起碼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個素質較好的環境中。立德樹人還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需要配合學校為廣大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立德樹人,是教師的使命,尤其是教師國小教師。立德樹人,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9

7月中旬,在本科教育思想大討論專題培訓班暨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工作第七期培訓班上,校黨委成洪波書記作題為《奮力爭創一流本科教育加快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報告,進一步明確我校爭創一流本科教育、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目標任務。省教育廳高教處鄭文處長、四川大學教務處張紅偉處長分別作了《轉變本科教育思想觀念深化人才培養改革》《以課堂教學革命為突破口培養一流本科人才》的輔導報告,提供了爭創一流本科教育的有效路徑和樣板。學校三位教師代表分享了教書育人的體會和經驗。自己認真學習關於教育思想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審核評估中反映出來的學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近一段時間以來深入院系的調查研究,自己有一些思考和幾點心得體會。

一、新時代迫切需要高水平的高等教育

5月2日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作為高校的教師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刻認識新時代對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對教師的期望,自覺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二、高校的根本任務和根本標準明確了辦學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多次就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出重要指示。5月2日在同北大師生座談時強調:“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放飛夢想的地方。”“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明確了高校的根本任務,同時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我們要以此為遵循,將其落細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辦學重心、教師職業的重心放在學生的教育培養上,深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更大貢獻。

三、“以本為本,四個迴歸”將開啟我國高等教育新篇章

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為了追求快速發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追求科研經費、學位授權學科、重點學科數和大學的排名,通過重獎科研的考核評價來鼓勵教師發表SCI論文,爭取各類人才頭銜、重點科研平台和科技成果獎等等,導致大學大部分教師把精力和時間重點放在與自己利益高度關聯的科研考核指標上,甚至還出現教師採取一些違反學術規範的手段來達到目的的現象。對本科生的培養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和精力投入,學生輕輕鬆鬆就能畢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不高,與社會發展需求脱節。這些高校沒有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去甚遠。面對高等教育存在理念滯後、投入不到位、評價標準和政策機制的導向等問題,高等教育戰線為貫徹落實6月21日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提出了“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迴歸”。他指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高等教育戰線要樹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堅持“以本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高校領導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核心競爭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確立。

陳寶生部長強調,要推進“四個迴歸”,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一是迴歸常識。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二是迴歸本分。要引導教師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堅持以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實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三是迴歸初心。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知識體系教、價值體系育、創新體系做,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四是迴歸夢想。要推動辦學理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傾力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夢。

“以本為本,四個迴歸”是新時代高等教育戰線主動糾偏的自覺行動,彰顯高等教育的自覺自信自強,將開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新篇章,加快推進從高等教育大國邁向高等教育強國。

四、課堂教學質量是爭創一流本科的重要基礎

爭創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必須持續深入學習貫徹全面貫徹落實重要講話精神,把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課堂教學質量是爭創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礎,在去年審核評估中,專家指出我校課堂教學方面存在高職稱教師的授課率不高、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多數教師仍然是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師生課堂互動少、課堂氣氛沉悶、合班上課人數多(小班上課課程門次數只有40%左右),作業少且有不批改的現象、考核方式單調、學生課業負擔輕讀書少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我校爭創一流本科教育的進程,急需加快整改。

陳寶生部長就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提出“要着力推動課堂革命。我們要改革傳統的教與學形態,高校教師要把育人水平高超、現代技術方法嫻熟作為自我素質要求的一把標尺,廣泛開展探究式、個性化、參與式教學,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把沉默單向的課堂變成碰撞思想、啟迪智慧的互動場所,讓學生主動地“坐到前排來、把頭抬起來、提出問題來”。把推動“課堂革命”作為高校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四川大學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率先開展“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開展了一系列一流本科教育的實踐,成效顯著,非常值得我們學校借鑑。結合我校實際,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教授要給本科生上課。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牢固樹立“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通過制訂《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的管理辦法》,作出規定:教授、副教授一年內未給本科生授課,當年教學工作考核為不合格,連續兩年未給本科生上課,不再受聘為教授、副教授崗位。通過制度約束,確保高職稱專任教師全部給本科生上課。

2.推進教學方法改革。

加大激勵力度推動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重視學生對教學的參與,通過公開課、輔導報告、教學沙龍等開展多種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促進教學能力提升。鼓勵教師以學生知識習得、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為導向,注重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基於問題、案例、項目或任務的研究型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3.有效運用教育技術。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的開放、共享、交互、協作等特徵,利用學校與文華在線共建的課程信息化建設平台,加強教學信息化建設。教師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銜接好線上線下學習環節,採用混合式學習、翻轉課堂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運用好網上數字化課程教學平台,推廣泛在式課堂。

4.完善學業考核評價標準。

完善並實施科學的學業考核評價方案,由結果性評價為主轉變為過程性評價為主。促進評價形式多樣化,做好學生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的過程評價記錄。考核方式、考試題型設計要不斷創新,鼓勵探索使用非標準化答案試題,評價標準寬嚴相濟。

5.小班化教學促師生互動。

逐年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通過績效分配改革激勵教師採用小班化教學,根據學校發展需要,逐年改造一定數量的教室適應小班化教學需要,設計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特徵,使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變傳統的師生交流為多向交流,促進教學相長,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生態。

6.嚴格管理課堂紀律。

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方法,不斷提升課堂管理水平。強化正面引導,預防和減少違紀現象發生。適當運用懲戒措施對違紀違規行為進行約束,嚴肅課堂紀律。使學生迴歸常識,刻苦讀書學習,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0

一、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愛崗敬業,這是師德的基礎,愛崗敬業是使所有其它素質成為可能的特徵。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樂於奉獻。

二、熱愛學生,以情育人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達到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説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

三、率先垂範,為人師表

人們常説: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一個個多麼神聖的字眼,老師職責不單是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教師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着薰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言教、身教,並且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模仿在行動上。所以,我們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四、積極進取,不斷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終身學習,不斷進取,這是時代呼喚,也是新一論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程的開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在讀書學習中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這是我們的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導引學科的發展。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1

__年第__個教師節前夕,並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他在講話中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我是師範學校畢業的,今年也是我從教第三十年,在倍受鼓舞的同時,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對“四有”好老師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體悟。見賢思齊,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繼續向着好老師努力顯得尤為重要。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説: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課堂觀會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課堂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説,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着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着“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通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説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積極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説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着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通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隻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2

漢代學者楊雄説:“師才,人之模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那麼,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做好教育者,當好學生的生活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呢?

一切教育都源於愛。”師愛是師德的核心,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也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因此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去浸潤學生的心靈。愛心是教好學生的必要條件。

有愛心,才能接受、包容學生。我們一接班,就會發現,有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身上髒兮兮的,像醜小鴨,有的任性,有的孤僻;有的嬌生慣養,自己説了算,不聽話,不合羣;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小孩跟爺爺奶奶過的,他們古板,不合時。加之心臟病、癲癇、腦癱的,真實狀況時時有,就看你有沒有愛心。有愛心,就會包容、接納他們,對他們循循誘導,像園丁那樣,修枝剪葉,盡善盡美的展示他們的美,你的工作就會得心應手,就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愛心,才能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我們要俯下身來和孩子説話,千方百計的接近他們,接近童心,接近孩子的思維。把它們的問題當着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有愛心,我們多了些歡笑,少了些誤解;有愛心,孩子們多了些信任,少了些冷視;有愛心,家長多了些放心,少了些擔心。

愛心是愛崗敬業的最好詮釋。我説過“我們的工作有別於工人,工人少生產幾個零件,少拿一點工資;而我們面對的是一班學生,不認真工作,誤的是一代人”.有愛心,就有責任心。

“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變成黑夜。”,“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我們在鮮花盛開的時節,用博愛從事着陽光下偉大的教育事業。“慈悲不是出於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於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於施與的人。”在教育的天地裏,愛心滋生着工作的責任心,潤滑着師生的甜美關係,滋潤着學生的心田。

師愛是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師愛是學生成才的搖籃,讓我們用師愛去點燃火種,讓我們用師愛伴學生健康成長,真正做到立德樹人。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3

作為人民教師,我對立德樹人的理解為:教育事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教育學生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更要憑藉良好的價值觀、德行、信念來感染、影響、教育學生。“少年強則國強”,在飛速發展的21世紀,我們要讓莘莘學子深知,使一個公民立足於社會的不僅是專業能力,更是個人的品德。無數個事實告訴我們,以德服人才是立足於社會;長期服務社會;得到社會認可的重要因素。

作為人民教師,我堅信“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回想我的學生時代,鼓舞我、影響我人生的;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那些擁有迷人人格魅力;彰顯以身作則原則;愛學生如愛己的德育兼優的老師們。

因此,當代教師更應該徹底貫徹嚴格執行師德師規的觀念,培養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原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努力挖掘每一個學生潛在的優秀品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以良好的師德,肩負起“立德樹人”的使命,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4

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推動區域教育教學改革,引導和推動我區中國小和廣大教師,加強學習和研究,提高育人質量,提升區域教育品質,3月28日下午,在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召開了石景山區第十三屆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啟動會。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石顯富、教委主任李秀蘭、副主任於秀雲出席會議,區教育分院院長周玉華、黨總支書記於志勇以及區教委、教育分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各中國小校長、教學幹部、教育分院研修員等共計240餘人參加了活動。

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是一個緊密圍繞當前教育改革主題,搭建教育研究、教育成果交流與分享的平台,自20_年以來,我區已連續舉辦十三屆研討月活動。促進了我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品質提升和學生的主動健康成長。今年研討月的主題為“堅持立德樹人,貫徹五育並舉”,引導全區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屆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共分為“區級重點活動”、“區級一般活動”“學校研討展示活動”、“帶題授課”四個部分。區教育分院聯合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五育並舉”設計並申報了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共197場次,其中區級重點活動12次,區級一般活動26場,學校研討展示活動94次,帶題授課65次。

啟動會上,區級重點活動負責人向全區中國小校做了活動推介,並頒發研討月工作手冊。活動特邀北京教育學院劉胡權博士做了專題報告。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5

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發展素質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這些賦予時代的責任和召喚,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該如何保持定力,不忘初心;該如何從日常本職工作、常態學科教學去深挖其中的育人價值呢,以下談談個人淺見:

1、優化教學方式,上好每一堂課,在物理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知識結構、思維方法,保持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

2、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深挖學科物理學史、實驗探究等的育人價值,以學科活動為載體做實學科課程育人;

3、在教學過程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關注知識的生成和發生過程,樹立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意識,在教學設計中精準診斷學生的需求點、興趣點、接受力,同時切實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學科德育工作實效。

平台助成長,交流生動力,感謝工作室的引領與鞭策。學無止境,合作方能共生,才會共贏,願在工作大家庭幸福快樂成長。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 篇16

在講座中,成老師從歷史維度、世界大變局的時代維度和課程改革三個緯度介紹了立德樹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根是本。

雖然當今應試教育會對我們的課程改革產生一定的干擾,但是我們始終得明白:素質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我們應該始終不渝的堅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發展。

如何做好立德樹人這個偉大工程?分步理清三點:①培養什麼樣的人?②怎麼樣培養人?③為誰培養人?

培養德育學生,從六方面着手,培養愛國主義、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不斷奮鬥進取、全面綜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培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培育自己的道德,做到“身體力行”,我們也要儘自身之力,在學科教學上滲透國家榮譽感與歸屬感,讓學生知道,我是誰,我們深愛着我們的國家。

在這個講座過程中,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國家對於教育的指導作用,多看時事!此外,尚老師語文功力身後,知識淵博,我要不斷的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n0em9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