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內在有着嚴密邏輯聯繫的教師閲讀圖譜。合上書本,我的腦海裏,蹦出了幾行字: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一.這是一本教師閲讀圖譜

師離不開閲讀,讀什麼書很重要。回憶自己的閲讀經歷,説不上走彎路,但確實存在某個階段閲讀內容缺失現象。《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涵蓋了教師需要閲讀的不同類別的好書。每個專輯裏的選書作者都是精心挑選的,比如在“教學即創造”中,作者選取了名家於永正的《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我的為師之道》。

於老師是大家公認的當代教學名家,他的課堂如行雲流水,與學生互動親切自然,於自然出顯功夫,學生學得開心也學得紮實。作者從於老師書中提煉出“自己先變成孩子”的學生觀、“遵循教育規律”的教學觀、“要時刻以身示範”的為師觀。沒有説教,道理自然深入人心。再如《教室裏的電影院》是課程開發層面的,《教室怎樣與學生説話》是師生溝通層面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教學》是教學方式層面的……多角度闡釋了“教學即創造”的現代教學觀。

再看其它幾輯,同樣可見作者多層面架構的心願。所選著作涉及面廣,作者有中外名家,也有一線精英新秀,所列內容有方法介紹類,有前沿、理性的觀念引領類,也有傳統經典名著導讀類,有序列地搭配組合在一起,呼應着每一輯的標題主旨。

在這個書籍浩如煙海的時代,讀一些根本書籍是捷徑也是正道。教師如果有心,認真閲讀每一輯的書目,猶如一張教師閲讀圖譜,若能按圖索驥讀上幾本,圍繞對應主題,思考相關問題,相信一定收穫多多。

二、這是一本專業指導手冊

近日讀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教育局張阿龍先生閲讀《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後的感悟文章,很欣賞他“從讀書與認識我們的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三個角度所撰寫書評,張先生特別提到該書第五輯“變革即未來”所選圖書的現實意義。對此我也深有感觸。其實,回看,本書五輯小標題,其實每個標題都指向了教師專業化發展所應具備的教育視野:“教學即創造”、“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變革即未來”,雖然有些觀點不是常局首次提出,但以小專輯圖書書評組合起來闡釋,讓這些根本性理論變得“親切可感”,是專業導向,也是專業指導。

拿“理論即支點”這部分來講,本專輯涉及的作者都是中外名家,單讀名家如陶行知、蒙台梭利的著作,我們也會有收穫。但是經由作者這樣一編輯組合,“為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兒童是成人之父”、“課堂改變,學生就會改變”、“佔據未來制高點需具備的五種能力”……這些標題之下,多是作者深入淺出對經典著作的解讀。這對教師把握教育原則,是引領,更是感召。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自有自己的獨特感悟。這是我的感悟,是我的收穫,滿滿的。很幸運地與《讀書是最好的修行》一書及書作者的相遇,如在茫茫書海中,看見了一盞温暖的航標燈,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讓我們都捧起書來,汲取越來越多的知識營養,獲取越來越多的精神財富;閲讀經典,豐富人生,讓生命在閲讀中更加精彩。熱愛讀書的人,知識不會老化,善於讀書的人,才思不會枯竭。

留一點時間給閲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閲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閲讀,開啟我們因機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往往對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我總覺得無能為力,只能採取比較強制的措施。雖然也知道應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但總以失敗告終。讀了這本《我們這樣管孩子》這本書,讓我有了新的認識。

作為教師首先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喜歡學習,熱愛學習。兒童的學習興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聯繫在一起的。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是孩子求知的一種反映,也是兒童智慧的火花。他們有探索現實生活中各種未知事物的強烈願望,對周圍一切都感到陌生、新鮮、好奇。正是出於各種好奇心的心理和舉動,有時難免要闖禍;有時他們對大人所説的,也要親自試一試,企圖自己找出答案。平時孩子往往愛問“為什麼”,有的家長由於不瞭解他們這種好奇、好問的特點,把這些正常現象看成是搗亂、淘氣,因而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往往採取冷淡、漫不經心、和支吾搪塞的態度,或者不予理會。

這種做法,會有損於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要知道,兒童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滿足——好奇中得到發展的。對於求知慾旺盛的孩子來説,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知道了從來不知道的奧祕。揭開奧祕後所體驗到的愉快和滿足的情感,反過來又激起新的探索興趣。作為家長,不僅要尊重、保護和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應努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發展為強烈的求知慾。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確切、通俗易懂,有條理地給以答覆,如果暫時答覆不了,可以告訴他:“這個問題等弄明白以後,再告訴你。”切記事後一定要兑現。與此同時,更要鼓勵孩子自己去了解豐富多彩的自然界和紛法複雜的社會,讓他們大膽提出問題,並引導他們通過自己讀書、觀察、思考,尋找正確的答案。

作為教師還要積極發展孩子的廣泛興趣。根據兒童好動、興趣不穩定的特點,應發展他們正當的興趣愛好,並注意把他們的興趣引向對知識和科學真理的追求上。由於兒童生理髮育不夠成熟,興奮和抑制發展不平衡,表現出幼稚、好動、注意力容易轉移,加上缺乏生活經驗,對學習的社會意義理解不深,所以他們的興趣帶有顯著的偶然性,多樣性和不穩定性。低年級兒童的興趣往往是不分化的,他們似乎對什麼都感興趣,大到日月星辰,小到蜘蛛螞蟻甲蟲,都要問一個為什麼。

隨着智力的發展,知識經驗的積累,孩子的興趣逐漸分化,最後往往表現出對某一或某些方面的特殊興趣,以至終身。事實證明,如果兒童小時候興趣廣泛,那麼它的求知範圍就大,各方面的知識經驗就多,智力發展的前景就越廣闊。所以應該培養孩子們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在引導孩子切實學好課內知識的同時,應法培養他們廣泛釣興趣愛好,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培養孩子課外閲讀的興趣。家長要選好書籍,並指導閲讀,以逐步提高讀書興趣。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多看、多聽、多接觸大自然和社會,擴大生活範圍,增長見識;要引導孩子閲讀童話、科學幻想小説、科學故事,以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還應鼓勵孩子學會唱歌、跳舞、國畫;參觀各種藝術展覽,學會美化、佈置自己的住房;鼓勵孩子自制玩具、做賀年片以及各種科技製品等等。總之,要有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為教師還應注意發現和引導兒童的偶然性興趣。常常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在某個時期對某項活動或某一事物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與此同時,又產生了他對與此有關的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對這種偶然興趣應積極加以引導,使之成為穩定、持久的興趣,成為推動孩子學習的強大動力。應該看到,任何科學家都具有比一般人更強烈的求知慾,推動他們頑強勇敢地攀登科學高峯。

書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我只要這麼做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都將會提升,提升學習興趣才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班級的常規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因為在組織個環節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量。常規習慣的培養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教育,常規教育史幼兒德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使幼兒學會適應集體生活並具備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姣好組織紀律性的重要手段。

在新的學期,班級常規培養也是我們班級工作的重點,孩子們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本學期,在常規培養方面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及幼兒的表現,在以後的常規培養方面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規範言行舉止

幼兒好模仿、好學習,這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俗話説:"言傳身教",作為教師,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影響至深。他們不僅把周圍的一切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還會像鏡子一樣在行動上有板有眼的表現出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時時、事事、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檢點自己的舉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喜歡的孩子放任自流,孩子會看在眼裏。

二、講究方式方法

常規要求應根據幼兒的情況分階段提出。教師和幼兒可以坐在一起討論制定規則,請幼兒發表他們自己的意見,提出恰當的規則,這樣,他們就會樂意接受並遵守。

三、規範物品擺放

教室的環境,應該便於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擺放的位置要便於幼兒取放。可以在櫃子上貼上和籮筐對應的標記,這樣孩子不用老師提醒就能物歸原處了。

四、創設有效環境

在有教育意義的環境中讓幼兒自覺地、潛移默化地改變不良習性,以培養孩子喜歡學習、學會做人為基點,而認知應將其放在第二位,在教育方式上要立足於讓孩子體會教師讓他們這樣做的快樂,對孩子產生的行為要留給他闡述的機會、留給他解釋的機會,然後用學習內容去吸引他,使我們的教育完全是立足於去發展每個孩子,從而在孩子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建立起一定的秩序。

這樣周而復始、循序漸進地進行,相信孩子們的常規一定會培養的很好,成為自然法則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閲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

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裏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裏,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閲讀吧,相信在閲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閲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於舊式教育裏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心得: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説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 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説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閲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閒暇之餘,讀了意大利教育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祕密》,它揭開了兒童成長的奧祕。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髮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是一本瞭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祕密最生動的著作。

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之前,我們並不太在意,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有了新的感受。大人都自以為是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會去考慮兒童的感受,這樣就會違背兒童的心理願望。年幼的初生兒將用啼哭來表示反抗,稍大點的幼兒園小朋友就會大膽説出來,到了國小階段的兒童,甚至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我們要根據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一點原則,多考慮兒童的感受。特別是書中講到我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這樣最終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誤會越積越多。兒童並不是什麼也不懂,有時候成人應該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賞兒童,也要對自己的行為多做自我反省。

書裏還提到:我們無論多麼熱愛自己的孩子,從他一出生,我們就本能的開始對他提防,憑着一種本能的守財欲,我們趕緊保護擁有的每一件東西,即使是毫無價值的破爛。從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這樣一種思想支配,管住這個孩子,不能讓他惹麻煩,看住他。在成人的眼裏,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於孩子來説,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擰瓶蓋、吃飯、穿鞋等,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着、愉悦着,但成人往往將一切事務全部代勞。

兒童成長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書中舉例:帶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當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大人也應該停下腳步等待孩子。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大人往往會因為自己不願等待,不斷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時候對兒童的尊重,我們人還沒有動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羣走,走累了,停下來時,大象也會停下來等待。看到這裏我想到了曾經看到帶着蝸牛去散步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知道,尊重兒童成長步伐。我覺得成人真的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對兒童的成長我們真的不能再幹預太多,有時候成人的“冷眼旁觀”,對於兒童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看了這本書,解開了心中有些疑惑,更願意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覺讓自己的理論知識也增加了不少,在以後的工作中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孩子,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它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麗蓮凱茲教授寫的。她通過文字和我們分享她的經驗、觀察與看法。她希望我們能借肋閲讀與思考,仔細聆聽她的見解,並通過與麗蓮凱茲博士的心靈交流,得到專業上的啟迪,邁向專業的成長之路。

我輕輕地翻來目錄,哇,有好多一行行的除了作者的介紹、譯者的感受和推薦都的想法,還分了上篇(幼兒與幼兒教育)和下篇(幼兒教育議題),真是一目瞭然。簡單的讀了序,我便開始了"我的第一章——幼兒發展的需求",從這裏讓我知道了幼兒理想發展的六個基本要素:幼兒需要有安全感、幼兒需要適度的自我肯定、幼兒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幼兒需要成人協助他們理解生活經驗、幼兒需要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成長學習、幼兒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為學習榜樣。

簡短的幾頁字讓我明白:我們所教育與照顧的每一位幼兒,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的密不可分的。去照顧與愛護別人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為了一些現實的理由,而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因為這麼做是對的。就這樣,看完了第二章"自尊VS自戀"。真是讓我大開眼見,讓我知道所謂的自尊指的是評價自己後所衍生出來的感覺,而自戀指的則是專注於自己及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態。而從麗蓮凱茲教授舉的例子來看,讓我明白自尊和自戀會影響着孩子的健康的成長。

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後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如:如何解決或應對所謂的"問題行為",我們不能光從外表的行為來看,而是要考慮問題行為和原因。而在處理問題行為的時,我們必須瞭解其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是適當的治療方法。也讓我知道在教學中要學什麼?什麼時候學好?如何學最好?這讓我這個剛剛從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淺。而下篇"幼兒教育議題"是值得我認真去看的、去思考的。因為在這裏麗蓮凱茲教授寫下了有關幼教老師的反省與展望、現代父母與老師的角色、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幼教老師的成長、幼教界的意識形態等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經驗和想法。而在第十一章"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讓我更進一步的理解了所謂的"專業"。它是對恪守執業標準或行事準則的承諾,這些行為準則規範專業人員在常見的困境中如何行事。

1、在工作上運用高級縝密的知道;

2、依據該知識做判斷;

3、採用專業行為的準則。讓我懂得應該如何去教導幼兒,用幼兒教師的專業教育及訓練,為兒童的發展與學習盡最大的努力。

看完這本書了,感覺很不一樣,讓我進一步瞭解了有關幼兒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也讓我明白做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多麼的重要!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閲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閲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葱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 “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裏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裏,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閲讀吧,相信在閲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閲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9

在讀了《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以後,內心的觸動也是非常大的。“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着應對,於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個小改變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寶,對他的改變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那麼驚喜。

孩子年紀小人生的路還很漫長,我們不好給以孩子過高的期望。其實,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有必要總去和別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屬於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興趣愛好,不一定是非要學習別人,成為別人的複製品。因此當他學會寫第一個字。講第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就應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把他的過去和此刻拿來進行比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進步和改變我們都要真誠地給孩子鼓勵和支持。不好吝嗇你的那句“你真棒”雖然他寫的這個字在你的眼裏寫得不是很好,遠遠達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為愛他關心他養育他的父母,就應用你的温暖去呵護關愛他成長,而不是帶給他消極能量。

其實,孩子們每一天都在尋找別人的認可與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調皮鬼一類裏的孩子,為什麼他們總是在犯錯之後還是改但是來其實他們的心並不是真的很壞!一向想和老師作對!而是我們給了他們認為不平等的“待遇”。

他是這麼想的:大家都不喜愛我,連老師都説我不聽話。乾脆壞到底吧誰也不敢來惹我!這樣總比悶着好。這樣的例子我身邊也有發生:我班有一個小孩很好動,跟人家接觸的時候動作個性粗魯,常傷害到別人,他的力氣也比較大,常喜愛起腳踢向別的小朋友。他的行為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奈的發泄,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因此心裏很難受。其他老師對他的態度都是很嚴厲的。有一次,我上課我故意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時,發現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誇張地表揚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來他像變了一個人很安靜專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讓讓他把教室裏的油畫棒盒疊好,他一個人忙得滿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疊整齊!之後還問我“老師,還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的嗎”當時我對他的舉動

感到無比的震驚!確實,我給他的信任讓他感到很自信和驕傲,正因老師已經認可他是個能幹的孩子了!

我堅信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常告訴孩子們,你真棒!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幼兒教育觀新論》是一本記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的書籍。書中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了若干個師幼互動行為, 虞 教授用35張圖表將研究的成果以數據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孩子在對人、對事所持的各種內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種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本書從兒童觀、教育觀、活動觀、課程觀、環境觀、生活觀、遊戲觀、知識觀、教師觀和評價觀十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論述與講解。主要闡述了幼兒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和這些問題在現代的新發展,對於教師重新認識幼兒教育基本問題,改變教育的觀念的方法,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有着很大的幫助。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教師與幼兒遊戲有着直接的關係,在幼兒遊戲中扮演着許多角色,從時間的規劃,到環境的創設,到行為的觀察、活動的指導,無不體現了教師的支持與參與。

讀了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七章“遊戲觀”,不僅個別小案例是我們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問題,還提供了遊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我仔細閲讀着每一字每一句,從中獲得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信息和經驗。

書中的第七章第三節“幼兒園遊戲情境創設與觀察指導”的闡述內容令我感觸頗深。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觀察者、記錄者,更重要的還應該是幼兒遊戲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引導者。

該章節中重點講解了對幼兒遊戲的觀察與指導,出了三種最常見的觀察記錄遊戲的方法:整體掃描法、定點觀察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2)法、個人追蹤法,通過各類記錄表和觀察實例,對幼兒遊戲中教師的參與方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指導。作者用了一些發生在幼兒園的真實的師幼互動案例,描述性的記錄了孩子的幾多歡樂、幾多愁!走進教師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場域,走進了他們進行行為往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微小空間。在這些案例中孩子們具有獨特的內在尺度、動機、意願、需要與衝動,以及老師是如何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知道他們的思想,把握好與幼兒互動的節奏,運用恰當的方法介入、指導等等。作者以關注者的身份對師幼互動行為發表種種先見,以白描的手法展現師幼互動行為的現實所在。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幼兒園遊戲中也摸索出了五種促進師生互動的方法:擬人法、情景再現法、拋磚引玉法、媒體輔助法、問題設疑法。

如:巧用“擬人法”,遊戲時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 賦予小木偶、玩具小動物等以人的口吻,引出交流話題的一種方法。運用擬人化的教育,將抽象的道理説得簡單,通俗易懂,複雜的説教變得形象,易於幼兒接受和認可,其效果遠比單純的説教效果要好的多。此方法特別適合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可以在短時間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進而激起幼兒與“小動物”一起説説、做做的願望,師生間的互動自然產生了。

再如利用“情景再現法”,這是一種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生動具體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情感體驗,參與遊戲分享討論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我覺得情景再現的方法還是比較適合的。情景再現法的使用是讓幼兒在一種直觀、積極、愉快的情緒下參與分享討論,有情感的參與,幼兒自然會投入這樣的情境中,與教師的互動討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幾種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自主性遊戲,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結合使用。

以上是我在粗淺的翻閲這本書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還將再細讀書中的許多案例,感知它深刻的涵義,體會身臨現場與孩子發生的一切……。相信通過我進一步細緻地觀察、全面的瞭解,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定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工作之餘,捧讀一本自己所喜愛的書是一種最美好、最温馨的休息方式。並非因為緣自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才讀書,只為從中尋求一份心靈的寧靜,感受書中作者所抒發的情懷。

自從園裏開展了“五個一”讀書活動以來全園上下掀起了讀書熱,大到名著、小到詩歌,每讀一本書,都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營養,豐富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在唐詩宋詞中可感受那純正的古風古韻,體味作者那種懷才不遇,志向高潔的清高,看一本世界名著,時常也被作者那近乎完美無暇的塑造方式所感歎。

《幼兒教育》這一雜誌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從“研究與探索”中學習到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從“經驗薈萃”中吸收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從“保育與健康”中體會如何使孩子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靈。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更是一種提高自我的途徑,也許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書中藴涵着多麼強大豐富的營養,滋補着你的精神世界,讓你的知識層次漸漸增高,總之,我會診視我讀的每一本書。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許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許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着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

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許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羣眾生活。許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

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裏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

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僅如此,許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先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

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許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着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即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許多時候,孩子常常不明白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讀了《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後,給我感觸很深,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弱小稚嫩的幼兒,但他們是人類的未來、國家和社會的希望,所以肩負着教育的重任,應該不斷地學習,努力承擔起這份“根的事業”。

書中第二部分內容是幼兒教師專業角色及基本素養,告訴我們,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是主體意識的增強。最讓我關注的是老師要注重不斷提升和重建個人理論,保持自己的教育實踐在理性的軌道上持續運行,也就是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地學習、實踐、課後進行反思,體現教育智慧、教育創新。書中採用理論觀點和事例相結合來説服讀者的心,用感人的故事事例來幫助讀者的我消化理論和吸收知識,激發我“也要這樣做個好老師”。其中最精華的部分是教師自身職業的人格塑造。

教育的真諦是育人,育人的關鍵是塑造人格。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讓我感受最深,“只有人格才能夠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只有性格養成性格。”以及彼得洛甫斯基的“教師自己是以整個人格來與兒童接觸的。”都將教師的人格擺到了重要位置上來,將教育的最高境界看成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溝通與擁抱,具有“點燃”生命的力量。老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要不斷自我教育,終身學習。老師平時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感染着、教育着身邊的孩子。我覺得作為教師平時對待工作一定要認真、執着,忠誠於這一份職業,要富於責任感。在日常教育中有積極的自我意識,不斷反思和調控自己的言行舉止,嚴以律己,為人師表,將終身自我教育和自我人格的完善作為職業生涯的推動力。

書的最後部分介紹的是三位優秀幼兒教師的成長足跡,故事娓娓道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快樂、純淨又充滿愛的世界。用她們自己的話説“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充實的、有聲有色的”。我要學習她用心教育,培養孩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對同伴友善、樂於助人等優秀品質,平日裏以身示教,用自己的愛來感染孩子們,用自己的真、善、美的心靈來教育孩子,做一個孩子們心中真真正正的好老師。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這次幼兒園讀書活動的展開對我來説着實令人收穫了不少知識,無論講故事過程中的領悟還是對孩子的組織都是鍛鍊自身能力的良好方式,每次讀書都能夠讓我對學前教育產生更多的反思,畢竟想要在教學工作中取得進展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讓家長和園領導感到滿意,期間的成長也是經過了無數的努力才能夠達到現在的程度,所以這次讀書活動對我來説着實令人收穫了不少的體會。

在讀書活動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孩子們對童話書籍更感興趣,既要書中藴含哲理又要滿足篇幅短的需求才更適合孩子們閲讀,對此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也結合了平時上課時用到的兒童讀物,這樣的話才能夠在讀書的過程中起到寓教於樂的良好效果,可以説這種效果的獲得才是組織這次讀書活動的主要原因吧,我在進行閲讀的時候更加註重的還是與不同老師間的交流,針對孩子教育的話題進行探討則能夠更好地理解書本中藴含的`哲理,畢竟在挑選讀物的時候我也準備了不少適合幼兒園老師進行閲讀的書籍。

通過對書籍的閲讀能夠明顯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方式方面還存在着可以改進的空間,在以往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我便對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問題感到苦惱,只不過當時陷入了思維誤區的緣故導致只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見招拆招,殊不知無論是閲讀書籍還是上網查詢資料都能夠讓自己瞭解這部分內容,所以當我參與到讀書活動之中並學到這方面知識的時候還是心生感慨的,畢竟在我看來這次讀書活動更多的還是幫助孩子增長見識,殊不知長時間沒有閲讀的自己也需要讀書並從中獲得知識。

可能是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偏重於思考的緣故導致我很少主動去進行學習,這也導致自己的思維模式固定以後很難突破原有的限制,殊不知當自己靜下心來進行學習的時候往往能夠從中得到不小的收穫,正如這次讀書活動的展開讓我從中獲益並加深了對幼兒教育問題的思考,但在思考的同時我也在為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感到慚愧,明明只需要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閲讀便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可是我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之中從而導致自己毫無進步。

這次讀書與其説是收穫了道理不如説是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也讓我明白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缺少了對學習的探索之心,因此當我感到迷惘的時候不妨手捧書籍進行閲讀從而調整好自身的狀態。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幼兒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鐵飯碗的真實含義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兒都有飯吃。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見屎殼郎的那天。所以你大可不必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擔憂。那麼,怎樣搞好幼兒教育呢?關鍵應該根據幼兒的特徵“對症下藥”。幼兒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辯是非能力差,同時有極強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對幼兒施教絕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於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為老師要放下架子,善於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可以説“來,老師跟你們一起想看這倒底是為什麼”,“我們來一起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為孩子膽小,如果做為老師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為幼兒教師,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為幼兒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分辯是非能力差,在家裏,大人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後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為老師的話永遠是對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你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

再次,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們生性好動、貪玩,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才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否則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教學內容,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做一個有趣的遊戲等都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做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有極大的忍耐力,要有足夠的耐心,人們常説“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説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説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

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説什麼也不聽了。常常讓老師升起一股又一股的無名火,恨不能伸手就給兩耳光。當然,這時做為教師是不能發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説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説一聲“你再這樣,老師真的生氣了”,然後還是耐心地引導,説服他們。

總之,從事幼兒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心得體會網為您提供讀書學習心得體會服務,希望[《幼兒教育》讀書心得體會]能給您帶來幫助,本站永久唯一域名: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怎樣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這個問題很廣泛,我覺得無論任何一個人都沒自信説自己是一個很專業的幼兒教師,我們唯有把往專業那一方面靠近,而不會真正的做到專業。近期通過學習《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瞭解了一些作為教師的專業性和技巧性問題,對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幫助。

書中介紹了專家的一些經驗,以及以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對我們以後的教育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日活動中存在着“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於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於遊戲活動,室內活動多於户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繫自己的教學,雖然今時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體現的是以幼兒為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我在教育活動中,因急於求成,或多或少的干預了孩子們的自由學習,有時自己説的多,而忽略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忽視了他們的接受能力。特級教師閔傳華提出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理念,我覺得説得非常有道理,教師不是教學的主導者,不能像牽馬一樣,牽着孩子走,教師應該是在後面推孩子的人。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多的去幫助兒童,也才能給兒童創造更多的學習空間。

一個教師不管她唱得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她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係作基礎,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麼,她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麼才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説他們聽得懂的話,把教育融進遊戲和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活的個體,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瞭解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靈活的教育個體,促使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向專業化方向成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幼兒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是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愛心”是一個教師的首要具備條件!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無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對《兒童行為管理》一書的介紹也或許是因為我園正在做的一個課題與孩子的行為有關,於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網上買了這本書來看,本書是由英國學前教育研究家希拉.裏德爾-利奇著,由劉晶波翻譯。我對譯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話印象特深:“你知道,為什麼上帝要把小孩子們造得那麼可愛嗎?......因為上帝知道,小孩子們會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盡,如果不把小孩子們造得可愛一些,他擔心大人會忍耐不住把他們殺掉的”這讓我想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這麼多年中,有氣惱,有傷心但也有驚喜,有欣慰,有快樂還有希望。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教育工作性質的闡釋“快樂並痛苦着”。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一長串中生活變化着的觀點,目標和行為,但是這其中必定有某些會終生保持的穩定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童年經驗和家庭影響塑造的”讀完這段話後,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都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怎樣才能將一個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如一盤散沙的班級培養成一個有良好常規和正氣的班級呢?怎樣才能讓那幾個重點難管理的孩子聽我們的話,管好自己呢?作為老師我們都明白講道理有時甚至在幼兒做錯後去批評教育他,孩子們很顯然都會屢錯屢犯,屢犯屢錯。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當的行為並不代表他真正已經懂得了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而他是害怕老師的批評他。即使他在我們面前是個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這麼信服你。

“在開始瞭解兒童某種行為的原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關於行為的立場和價值觀”。那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的行為立場和價值觀是什麼呢?“一切為了孩子好”這就是我的立場和觀點。那怎麼做才是為孩子好呢?那些上學學過的理論大部分被拋在腦後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級遺留問題搪塞着自己,從來沒有好好審視,自己與這些科學的教育理論觀點偏離了多少。

因此,我每天依舊那樣忙,處理完這一堆事情,還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天怎麼去管理孩子,怎樣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個好的“管理者”而應是讓他的學生學會如何管理自己。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我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鼓勵他們自願的在自我願望和規範要求之間折中。我現在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個班的將近五十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如何讓我班的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如何學會調節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不能因為孩子才上小班,年齡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棄這個想法,孩子每天都在不斷地長大,心智在不斷地成熟,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任務,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孩子需要愛和贊同。他們需要知道,如果自己很自私就不會贏得別人贊同。我們要給他們愛要適當寬容他們行為,也要有理由地讚賞他們。正如這句話“增強能力更多着眼於發展自信和積極地自尊,這些個性品質對於兒童積極地行為養成是有利的”。

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而且還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最後成為一個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據的表揚,鼓勵,讚賞......但我認為這些遠遠不夠,班裏的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班裏的事情並不是只有幾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儘可能去關注每一個孩子,並不是當孩子需要我們微笑的那一刻我們才會出現。當下,我認為讓孩子懂得道理,知道做對了不僅有老師會讚美,小朋友會喜歡,自己也要誇獎自己,也要大聲對自己説:“真棒!加油!”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常常會讀些書來充實自己。最近別人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叫《我為誰工作》。閒暇時細閲,頗有感觸。就象書中所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莫過於書了。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的確,一個人讀的書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讀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

人們説人生是一條路,而這條路確實是無數本書鋪成的。如果沒有了書,那麼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就會永遠只是一條普通得不能夠再普通的路,甚至會變成一條被人們遺忘了的路,一條被人們丟棄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話尤為精彩:“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數學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變……無非就是讓我們博覽羣書。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相信我們的生活就一定會充實幸福。

《我為誰工作》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雖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讀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該把心態迴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態度,將每個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能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裨益。

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時常處於消極頹廢的心理狀態中,覺得社會太大,自己所學、所想的在現實中經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離自己更是遙不可及。於是,便有些垂頭喪氣,駐足不前,面臨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時候,對自己當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導致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抱怨與痛苦就產生了,在這個時候,一本好書,它可以幫助我們,它啟示了我們的思維,掀起了我們久違的熱情,亦詮釋了某些灰與黑的現實本質。

然而,工作又是什麼呢?我認為,工作是每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如果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他們就不能夠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也有自己的夢想,正是為了獲得某些東西達到某些夢想,或是成就自我,為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展成為和諧美麗的人,我們才會專注於一個方向,併為此付出畢生的心血。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有如此高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種種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着生活的質量。

要知道,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為誰工作?讓我們一起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起走向成功之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來一次觸動心底的反思,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內心深處承認並接受: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責任、敬業、忠誠就從而誕生了。敬業鑄成燦爛人生。愛崗,在自己的崗位上閃閃發光。在平凡中創造着不平凡的輝煌,勤奮努力、自強不息,要知道我們不是在為誰工作,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工作的主人,才能夠更好地從中獲得發展的機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經很明顯,我們是為自己而工作,在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負起天經地義的責任,義不容辭以誠信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盡心盡力,忠誠第一,忠誠於工作,忠誠於同事,誠實坦率,視誠實為生命,敞開心扉,坦蕩處世,率直為人,把職業當作生命的信仰。記住,我們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起努力、一起奮鬥,為創建和諧社會而盡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gry0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