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

剛參加了國培項目的學習,收看了湯老師的視頻講座,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同時也讓我理解了許多道理,在學習《自主發展取向的教師專業成長》這一內容時,感觸頗多。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第一、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

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責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教師在思想上應該積極向上、誠實守信、表裏如一;在生活習慣上,應該講究衞生、穿着大方、儀表端莊,也只有用這些合乎規範的言行、儀表、健康的習慣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才能使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薰陶中形成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治學上,應該一絲不苟、孜孜不倦、勇於探索;在工作上,應該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為此,教師應該不斷地鑽研業務,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第二、教師要有創新精神,敢於實踐: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時也是教育教學方法不斷進取的源泉,教師的職業是應激的職業,教書育人責任重大。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有思想感情,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這一特點決定了教師工作的複雜性。而且,當代教師同時也面臨着各種壓力,困惑很多。各種檢查、評比、考核,對學生的安全責任,以及教學中對學生的管理給教師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包括校內和校外,而校外也就是説社會的因素,教師收入明顯偏低,生活條件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校、家庭面臨兩重天的境地,所以教師必須合理處理好這兩種關係,才能安心教學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另外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也要有更高的要求。

作為教師要使自已的業務更精、更透徹,需要不斷地學習一些教育理論書籍,通過讀書學習加深自身底藴,提高自身修養。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智慧和靈氣。還需要不斷反思,促進專業成長。湯豐林教授在談到教學反思的藝術時也説: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強勁動力,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至真法寶。教師只有反思才有感悟,只有反思才有提高,只有反思才有進步。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我要多反思,多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時時處處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行為、教學結果,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專業化成長。

第三、從湯老師的課中我領悟到以下幾點,使我明白了:

1、工作中我們越認真,得到的,資源越多,機會越多,越容易成功。

2、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不管遇到多少阻礙和挫折,都要堅持不懈的朝着這個目標努力。

3、做事不拖沓,今日事今日畢。

4、要有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5、瞭解自己,完善自己,不斷學習,超越自己。

6、保持簡單生活,學會熱愛工作。

7、培養良好嗜好,多多親近自然。

8、懂得知足感恩。

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藴,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2

今天下午,我為xx鎮中國小教師作了題為《引領專業成長,彰顯生命質量》的專業成長報告。我闡釋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專業成長的內涵、專業成長的路徑。和大家説,我們要好好讀書、改革課堂、認真反思、研究課題、撰寫文章……

我和大家談我的感想,只有想讀書的人,才有時間去讀書;只有想搞科研的人,才有時間去搞研究;只有想寫文章的人,才有時間去寫文章。任何人,不要給自己不讀書、不寫作找藉口!説什麼工作太忙了,管理學生太煩了,教學輔導太累了,家庭瑣事太多了,等等。所有的藉口,只會為自己的懶惰找到原因。專業發展,拒絕藉口。專家告訴我們,成功者一直在尋找機會,失敗者總是尋找藉口。美國西點軍校有句名言:沒有藉口。這對於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起到警醒作用。

我和大家談課堂改革。教師教學技術、藝術的進步來自於反反覆覆的“打磨”,教研課,要反覆“打磨”,在“打磨”的過程中,教師會獲得全面進步。所以研究課必須經過“個人備課——試上——集體備課——再上”的過程。

我和大家説我開學以來聽課的感想。xx鎮 “活動單導學”課堂改革,要重視兩個環節。一是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自主學習環節,一定要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地自主學習,不能把“活動單導學”課堂看成只是熱熱鬧鬧的活動,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既有温度,更有深度”。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以後,產生疑問,產生困惑,或者產生表現的慾望的時候,再讓他們去合作學習。我告訴大家,沒有實現“自主學習”的課堂絕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高效課堂需要所謂的“熱鬧”,更需要“冷靜”的自主學習。二是小組的合作學習。要建設優秀的學習小組,這是“活動單導學”課堂的關鍵。我們很多的課堂並沒有達到真實高效的程度,活動單引導之下,學生不能進入“自動化”的狀態,原因主要在於沒有建立優秀的學習小組。希望大家在建立小組的問題上多動腦筋。我和老師們一起觀看了兩組視頻,內容是介紹實驗國中學生學習小組的。讓大家看看,人家班級學習小組是如何建立的,組長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組員是如何合作的,班級對小組又是如何考核的。希望實驗國中的做法能夠給xx鎮的教師有啟發和引領作用。

我和老師們説,要學會反思。反思課堂的得意之處,反思課堂生成的精彩妙筆,反思學生創造性展示,反思教師課堂未能達成的目標,反思課堂上的敗筆,反思……反思是自我積累的過程,反思是自我超越的根基。葉瀾教授説: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我和老師們説起對學生的管理,我們要把對學生的摯愛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千萬不要因為要好心切、恨鐵不成鋼,而傷害學生。要相信只要你有耐心、只要你找到適合的方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要不斷地反思對學生管理過程中的得與失。只要你方法得當,你會贏得學生的摯愛,你會因學生的摯愛而提升生命的質量。那也是你專業成長帶來的幸福。我和大家談了實驗國中“往屆畢業生現象”:學生從實驗國中升入高中上學,因為放假了,他們成羣結隊,手捧鮮花,來到實驗國中看望老師——這是全市任何一所學校都沒有的現象!孩子們回到實驗國中,圍着老師轉呀轉呀,對學校那麼依戀,對老師那麼依戀,對老師那麼感激。那情那景,是教師專業成長帶來的最最崇高的生命質量!

我把關於寫文章的想法告訴老師們。寫文章並不難,難的是你沒有寫作的意識。教師要聯繫實際去思考、去寫作。一線教師,每天都有許多鮮活的案例,那些材料是最寶貴、最生動的,也是編輯最喜歡的。我舉了我聯繫實際寫的四篇文章的例子,現身説法,告訴大家寫文章並不難。我還提醒大家,要勤奮,那些虛度光陰,熱衷於喝酒、打牌的人,甚至去賭博的人,不會有時間去寫文章,也不會對教育教學問題作深入的思考,一定不會寫出文章來。寫文章的人要學會“坐冷板凳”。成尚榮先生告訴我們:從來文章忌富貴!他還説:好文章總在青燈下。專業成長,需要教師從浮躁的氛圍中解脱出來,清靜出來。

我和教師們談我的感想,教師成長要追求一種精神,對教育事業的真諦不斷追求的精神。在你的實踐中探索教育是什麼、教育為什麼,探索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我們要始終生活在對高遠目標的追求中,始終生活在成長的道路上。

給教師作專業成長的報告是不容易的事。今天,中心國中沒有從外邊請專家來為教師們作報告。而是由我,用我個人的一些成長經歷為老師們作了現身説法的報告。我,xx鎮中心國中校長,對xx鎮教育教學現狀有了很多瞭解,特別是對xx鎮的教師專業發展狀況能夠很準確地把握。我覺得,由我親自作報告,很有針對性,很有實效性。應該屬於“高效課堂”的範疇了!今天下午,200多名教師,濟濟一堂,大家聽得很認真。我也講得很賣力。畢竟,是在自己家裏,我爭取用力所能及的智慧為教師們作一點點兒貢獻。

xx國中錢校長在報告會開始前和我調侃地説,中心國中校長親自作專業成長報告,這可能是第一次,你也可能是第一個。

我感謝我有“第一次”、“第一個”的勇氣!

我相信,xx鎮的教師,能夠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前進,大家會因此不斷地提升生命的質量。

但願,我今天下午2個小時的報告會給老師們帶來一點點收穫。因為我責任在於——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3

今年,我讀了肖川教授的《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成長》一書,這本書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動着我,讓我的心潮起伏。我最大的收穫是體會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厚自身的底藴,學習,學習,再學習,腳踏實地學習研究,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才能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這本書給我指明瞭教師專業成長的方向和途徑以及策略,讓我不再迷茫,好多以前處於朦朧狀態的問題迎刃而解,眼前豁然開朗。我真正領悟到了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學習是教師豐厚文化底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徑。讀書的過程是一個從狹隘走向廣闊的過程。在學習時要大量閲讀,仔細咀嚼。“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深入探索,自覺反思。要及時總結,着力提升。要團隊合作,真誠交流。以前,我總是給自己找這樣那樣的不能讀書的藉口來説服自己,使自己覺得沒能讀書是心安理得的。在假期來臨前,總是信誓旦旦地對自己承諾這個假期一定要讀多少多少本書,而結果往往是幾乎很少實現預定的目標。有時,心血來潮,讀書也只是囫圇吞棗,沒有結合自己的工作反思,也缺少總結。通過讀《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成長》,讓我從靈魂深處領悟到了讀書對作為教師的我是多麼需要,多麼必要,多麼重要。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我會時時嚴格要求自己,時時督促自己多讀書,多探索,多思考。把書讀透,反覆讀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作品。牢記蘇軾的話“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和朱熹所言“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純不欲雜”。

教師的專業成長要從自我反思開始。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要反思自己。反思並轉變教師的角色;反思並轉變學生的地位;反思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反思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等。正如一首歌所唱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每一個記憶都有未曾翻開的日曆。”我們要對那些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事物進行批判式的審視,用心去發現,不斷咀嚼、反覆琢磨、再三玩味。要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經驗和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以提高自身的'素質,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如:我在參加遠程培訓的過程中,就不斷地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反思自己以前的不足,並加以改進。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對照自己失敗的地方,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反思自己,因為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沒有反思就沒有提升,沒有反思就沒有自身的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目的是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教師的教育探索過程變為教師的教育素養。結合學校的實際和教師的特點進行的校本研修不僅能密切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能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一個活生生的實踐舞台,對提高教師的成長效果很好。因而,我們要積極地參加校本研修,用行動研修來促進自己的成長,通過教育敍事、教學案例等進行反思,開展以課堂教學為陣地的敍事研究,以此來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我擔任學校國小語文教研組的組長,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帶領老師們開展好校本研修,通過校本研修促進自己、語文老師的成長。在上學年,我所負責的校本研修項目―――“第二學段學生習作起步訓練” 被師培中心評為優秀校本研修項目。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探索校本研修的具體路徑,更好地開展好校本研修工作,更好地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成長還要制定自我成長的目標。知識淘汰很快,我們隨時面臨知識危機。新世紀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習,崇尚學習我們不會落伍。迎接知識挑戰,不懂就學,沒有就補,學習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質、補充更新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我將用終身學習來引領自己的專業成長,成為一名名符其實的骨幹教師。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4

多年來,學校始終重視對新教師的培養,“青藍工程”是培養青年教師成長的重要途經。這一舉措為我開拓了專業成長的空間,搭建了鍛鍊展示的舞台,我也在一次次的參賽過程中,不斷地提升着教學水平,使我的教學技能,從各個方面得到鍛鍊,得到提高,實現了用3—4年培養成學校的骨幹教師的目標。我已有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成長為學校的語文教研組長,20xx年成為“合肥市第三批骨幹教師”。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一直踏踏實實,兢兢業業。自成師傅培養對象以後,我更是立足本職、自我加壓。現就近四年的成長之路,總結如下。

一、用良好的師德引領人,先進的教育理念影響人。

不管在生活、學習還是教學工作中作為師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身作則、關心愛護我為我解疑排難。師傅雖然工作繁忙,但是工作熱情高,做事認真、細緻、踏實讓我這個徒弟崇敬、佩服不已。師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文明的生活觀念帶動我鼓勵我做到敬業、精業、勤業。師傅每學期推薦一本教育專著共同閲讀,定期交流讀書心得。這樣的教育理念讓我受益匪淺,只有多積累,課才能上的有韻味。

二、在互相聽課、評課中進步。

相互聽課、評課是徒弟們向師傅學習的過程中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很大的收穫。教學質量是檢驗一個老師的重要標準之一,而課堂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陣地。師傅非常重視我在教學上的每一個細節:從備課到課堂,從課堂到點評反思,雖然師傅自己的工作很忙,但是隻要是我這個徒弟的事,師傅從不推脱從不馬虎,而是仔細地幫我修改,認真地聽我上課,誠懇地對我進行指導。師傅在評課時對我的指導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是體現在具體的每一個環節中,讓我懂得課堂上應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細心傾聽學生的回答,從而使我明白一堂課該如何真正達到有效。

三、參加教研活動,不斷學習進取。

在師傅的要求、指導下,我通過參加培訓、座談會、聽專家講學、閲讀有關雜誌書籍等各種方式獲取課改信息,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通過這樣長期地認真實踐、及時總結我的教學水平也在不斷地進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都能做到認真備課鑽研教材遇到教學中的難點、重點、疑點主動向師傅請教,與師傅共同鑽研教材和備課,虛心接受師傅的建議,修改不足以更好的吃透教材。 我積極參與了學校教研組活動及區教研活動每次活動,認真學習,積極發言,撰寫反思。

四、多上公開課,競賽課。

師傅常鼓勵我多上公開課。每次正式上公開課以前,師傅都給我提意見,我的教案和課件得以反反覆覆修改,這樣的精心準備使我上課時有了信心。並且每次做課後我都能從中有所得、有所悟,課後老師們對我的課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令我倍受激勵,這都和師傅的悉心教導與關懷密不可分。

有了師傅的教誨和點撥,我積極參加比賽,飛快地成長着。20xx年十月在第九屆全國國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質課大賽中獲二等獎。20xx年獲瑤海區第六屆教學評比一等獎。20xx年論文《以主題單元閲讀拓展課外閲讀》在合肥市國小語文課外閲讀教學成果評選中,榮獲一等獎。20xx年獲得“合肥市第三批骨幹教師”。所以的榮譽取得,都與師傅的敦敦教誨分不開,深情地説一聲:師傅您辛苦了!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5

教書十幾年了,尤其在這兩年,一直在忙忙碌碌地度過自己的每一天,參加自修反思團隊以後,每次作業雖然都能在百忙中按時交上去,可是回想自己,難免有一種交差的嫌疑,回想自己在這個活動中最大的收穫可能並不是飽覽羣書,而是藉助博客這個平台看別人,學別人。遺憾有很多,甚至有時會很迷惘。

九月份參加第一次自修反思活動,看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教師》的講座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雖然這句話是因廣告而聞名,可是被李老師詮釋在我們教師身上,讓我有了方向感。在這學期我的工作和學習方向如下:

一、接手新的一個年級,看着學生期盼的眼神,我要努力地上好每一節課,關注每個學生,真誠地與學生交朋友,及時記錄課堂得失,寫下隨筆,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也要提高自己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真正地做到走進學生的心靈。

二、利用課餘時間,多看專業書,重點要重温語法,避免課堂口語的隨意性,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也利用業餘時間多欣賞美文,開闊自己的心胸,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並及時在博客上撰寫心得和隨想感悟。

三、對學生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路是靠你自己走出來的”,希望收穫季節來臨時能夠碩果累累,就需要平時的積累,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堅持,堅持,在學習、工作、反思中過充實的每一天。

本學期自修計劃重點我擬訂在課堂教學上,只有從最基本的課堂常規教學上進行深刻反思,才能真正達到一位人民教師修身養性上的提高.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勤思考、勤總結,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學生的興趣,以興趣為師,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

(一)精選教法,快樂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1.創設舞台,展示自我

“愛動”是兒童的天性。在教學教育活動中,應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段,為學生提供“動起來”的機會,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獲得知識、掌握新技能。

2.趣味遊戲,快樂學習

無論是什麼樣的遊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願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遊戲。

3、以“賽”激趣促學

(二)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讓音樂與生活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蒐集整理中創造出來的。

讓音樂與活動溝通起來,給予自由的音樂想象空間。音樂最具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是最大的讓音樂成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樑。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鬆、愉快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

(三)在語文教學中我本着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本着教是為了不教的思想,放手讓學生自學,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收效很好。另外,我還研究了小課題學低年級自主、合作學習方式。

總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教師,我將繼續努力,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6

這幾天聽了xx教授的講座,劉老師生動有趣的講座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動着我,讓我的心潮起潮伏,讓我的心靈震撼。讓我從全新的視覺角度審視“我”、“教師”這個職業,好多以前處於朦朧狀態的問題迎刃而解,眼前豁然開朗。我收穫最大的是體會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富自身的底藴,傾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積澱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才能促成自身的專業成長。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現,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教師,作為培養人才的人,教學素質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樹立現代教學思想,掌握淵博的知識,具有較強的信息素質和學習能力。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地學習研究,才能在自己的專業素養上成長起來。

首先,教師會講課,瞭解教材,具備課程的整體脈絡,及時強化學生的學習,你的課應有吸引力,能讓學生記住你這節課,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提高你的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改變教學方法,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讚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讚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讚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讚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一種榮譽。

其次,教師應該關愛孩子,培養其樂觀的.心態,愛,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温暖,愛,可以讓孩子更自信。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獻出一點愛,時時、事事呵護孩子的自尊心,與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麗。高爾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這句話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愛”。我想,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事業;還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照搬書上的東西,要勇於創新、敢於標新立異。最關鍵的是要保持寬容的心境,在今後的工作中遇到困難要不斷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與同事要互相關心、和睦相處。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説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説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7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幾年的師範專業學習和研究生學習生涯,讓自己漸漸走近了教育,漸漸明白了怎樣去做一名老師,怎樣去做好一名老師,但是我也清楚的知道這些理論知識要更好的發揮作用必須要回歸到教學實踐中去。從走上三尺講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要做到“愛課堂,愛教育,愛學生”,一年的從教經驗使我明白,做到“愛課堂,愛教育,愛學生”只是一種起碼的教育情懷,對於一個渴望在教育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的青年教師來説,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就我們青年教師而言,要想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好,就必須學習,學然後知不足。我們要向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為人師表的高尚風貌,刻苦的工作風格,精湛的教學技藝,崇高的敬業精神和博大的愛生情懷。同時,學習還包括我們自己內功的修煉。眾所周知,教師應該讀書,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讀書人,作為青年教師就更需要讀書,但是,有一個問題就需要我們思考:青年教師應讀哪些書?

有人認為,教師應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也有人認為,開卷有益,不論讀什麼,只要讀就行了。亦或是如一些學者所説,教師不同於一般的讀者,讀書不能完全憑興趣,隨心所欲,而應有明確的“功利”目的,即通過閲讀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大量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表明,知識的寬度將最終決定所能達到的高度,真正的優秀教師一般應具備3個板塊的知識結構: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缺乏任何一個板塊的知識,也許都將限制教師在教育教學上所能達到的.深度與廣度,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最終決定教師在教育這條路上能夠走多遠。美學家朱光潛認為,讀書“尤其是一種訓練,一種準備”。對於我們青年教師來説,如果只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勢必會造成自己知識結構的欠缺,出現大片的知識空白,使教育教學成為一門“孤立絕緣的學問”:在知識容量上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在思維方法上便沒有受到應有的“訓練”。這樣我們站在講台上,就會缺乏底氣。

廣博而有計劃的閲讀是一種長遠的眼光,是建立在普遍聯繫與宏觀綜合的視野下的自我錘鍊。縱觀真正在教育教學領域內取得成就的教師和學者,無不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正是完善的知識結構開闊了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8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當我聽了教研室薛主任、白老師、姬老師和崔爐中學齊校長的報告後,心中不由地湧起了這句話。短短三天的教師培訓結束了,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受益匪淺、感想頗深。他們的講座為我今後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學習針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雙領四清”教學管理機制、教師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新課程新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理論性的指導。其中深深打動我的是崔爐中學齊向東校長大膽實踐創新,不甘平凡的精神,促人反省、催人上進。下面是我這幾天來學習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一、注重學習、轉變教師角色。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處於主體地位,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

在課改實施以前,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有時真的感到非常悲哀,也非常內疚。眾多的學生喜愛讀課外書籍,也喜歡談論看過的某一篇小説之類的文章,卻不喜歡語文課。究其原因,是不是自己所上的語文課不夠吸引學生呢?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單調老套,雖然有時也嘗試用現代的多媒體,引進一些新穎的內容,但也只是一時的。長此以往,語文課堂就變成了無聊乏味、缺乏新意的課堂了。試問你所教的學生,課堂上學到了什麼?再看一看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給了學生什麼東西,除了用來應付考試,還能做什麼呢?

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語文素養就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語文教學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單一的工具性知識,它還負載着豐富的人文性內涵,它更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的水平。《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

知識挑戰的嚴峻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每門學科都是學無止境。專業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短,舊知識淘汰很快,我們隨時面臨知識危機。新世紀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習,崇尚學習我們不會落伍。迎接知識挑戰,不懂就學,沒有就補,學習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質、補充更新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我將用終身學習來引領自己的專業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9

通過這次遠程培訓,我深刻感受到:教師個人專業成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更需要在時間中磨練,認真反思,積極進取。

一、加強思想建設,提高師德修養。

一個師德不高尚的人,很難用他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和感染學生,也很難對教育事業有什麼追求和奉獻。我將努力建立尊重、讚賞、寬容的師生關係。我將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人人都能學好,個個都能成才。能善於發現和及時讚賞學生的成功及其閃光點,要學會寬容和等待。同時,對學生的發展和評價保持適度的寬容,要善於把對學生的批評轉化為期待,避免過多地苛刻地評價學生的“對”與“錯”,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同時抓住骨幹教師培訓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

二、刻苦鑽研,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人們都明白這麼一個道理:要給學生能量,就必須不斷充實自身的能量。因此,我會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手段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及時瞭解科技發展的最新信息,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可以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給學生以恰當的啟發,為學生提供創造和奮進的正確引導。

二、開拓創新,提高教育教研能力。

不斷的磨練自己,在挫折中不斷的成長、完善。同時,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等方面有所突破,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新教材,創出自己的教學特色。

同時,做好教學反思,用新課程理念實踐教學。經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對待不同學生上有差別。隨時審視,隨時修正。不斷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識和增強自我監控的能力。不斷總結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

四、持之以恆,堅定終身學習的信念

在這個學習型的社會裏,不學習自然會落伍。在今後的教學中,一方面,我會抽時間讀更多的書,讓自己的底子再增加點厚度;另一方面,我會在業務上持續不斷的學習,多吸收多借鑑,博採眾長;更要在工作中多積累多礪練,篤學慎思,不斷進步。

俗話説: “學然後知不足”。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堅定了終身學習的信念。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長流水。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在課堂教學中時常感覺知識儲備缺乏,急需給自己充電。想想以前不管是讀書還是教書,總是認為老師是教課本,學生是學課本,老師是通過教課本教給學生知識,學生是通過學課本掌握所學知識。課本是“經”,老師和學生都是課本忠實的追隨者,這就導致我在上課時總是對教材的每一篇課文不厭其煩的、詳詳細細、認認真真、方方面面的講解;導致課堂教學以本為本、以綱為綱,脱離了生活實際和學生實際。通過這次培訓,我明白了其中的緣由:第一,我過多的講解擠佔了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第二,我過細的指導鉗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不自覺的以我為中心,跟着我的思路走。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學會擠時間向圖書室借閲一些書籍,拓寬自己的視野,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從教書匠向研究型老師轉變。首先加強教學理論學習,多看一些教學論著,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其次加強課堂教學的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把課堂教學當作一門藝術。

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0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而教師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首要校本資源,我們要充分利用和發揮這一重要教育資源,強化校本教研這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提升的基地職能,使教師羣體樸素的教學實踐、教學研究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的有效途徑。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師僅僅能恪守職責、有崇高的事業心已經不夠了,時代呼喚具有更多專業特長的專家型的優秀教師。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今天,教師工作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許多方面,如教育體制的改革、課程的改革、教育觀念的轉變等。這些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到教師的身上。教師是聯繫教育理想與理想人才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媒介,教師的工作越來越成為高度複雜的創造性工作,成為具有獨特職業特點的不可替代的專業化活動。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以合理的知識結構為基礎,具有專門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並能有效地、創造性地解決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問題。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就是教師素質的提高過程。沒有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教師的歷史使命就無法完成。近幾年來,在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相關研究和探討中,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倡導“教師行為行動研究者”、“教師成為解放性行動研究者”,主張教師從被動地專業發展向主動地進行其教學行為內涵上的專業化轉化。教師的專業化更加註重教師在現實的教育教學情景中教學行為內涵和品質上的表現,教師個體內在的專業性的加強也更需要教師主體的自我認識、自我更新,以求勝任研究型或專家型的教師角色。如果沒有教師個體自覺主動地進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經驗反思,以及自身素質完善,就無法真正達到教師教育和培訓的預期目的,也很難實現教師專業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

一、基本思路

通過培訓,使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以成長和發展;通過培訓,把學校構建成教師的精神生態園,使教師身有閒適,心懷感激,與書為伴,超越自我;通過培訓,使教師成為學生心中“真人”楷模:真情實感、真抓實幹、真才實學、真知灼見。培訓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展性與應急性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散自學相結合,顯性培訓與隱性培訓相結合,重結果與重過程相結合,主講式與互動式相結合。

二、目前,教師的教學素質若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1、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

一個適應時代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紮實系統的專業學科知識,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通用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教育原理知識、課程與課堂教學知識、心理健康與輔導知識、課堂與班級管理知識、教育環境與教育技術知識)教育研究知識等,並瞭解所教學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來發展趨勢。

2、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我國的教育已從傳播知識為主轉向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主動獲取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獨立分析與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必須要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人際關係能力、獲取信息能力、自學能力、運用技術能力)心理輔導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個案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整合能力等。

3、培養教師的專業精神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增強職業責任感,提高教書育人的工作積極性,熱愛學生,樂於教學,願為教育事業奉獻一切。

三、教師專業化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1、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的原則。

教師發展是“工程”實施的根本目的,所以學校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均應從有利於教師素質提高處着眼,千方百計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機遇。

2、堅持分層推進的原則。

教師按學科、年齡、知識結構的不同可以分成苦幹層次,在同一內容上逐層完成目標。

3、堅持面向全體的原則。

所有專任教師都要參加教師專業發展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4、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

對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名師要重點培養,使其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帶頭人、引路人。

5、堅持校本培訓為主的原則。

在上級統一培訓的基礎上,學校集中力量對教師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各種專業知識技能培訓。

6、堅持自學自練和活動鍛鍊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應充分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學習、自我鍛鍊,同時學校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和創造機會。

總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項必須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要不斷的努力,使之成為建設學校、發展教師、成就學生、服務社會的多贏效益的重要支撐。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1

專業閲讀在青年教師的成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這也許是我們每一個青年教師的共識。可是,作為在路上的探索者,我們沒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只有“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慨!如何開展這種閲讀活動,中心校的劉主任曾經向我問過這個問題。當時,作為私下閒聊,我講述了我的想法,不想後來劉主任竟然就這一話題在我鄉一國小開了一次相關內容的“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交流會”。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領導讓我講一下自己的看法,現在看到當時的講稿提綱,覺得略有可取之處,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經典教育論著的閲讀

當下教師專業成長中流行的是看一些這種課堂兵法,那種治班寶典之類速成的著作。社會上的浮躁之氣日盛,教育也不能倖免。如何能夠短平快,如何能夠立竿見影,好像是一本祕籍,得到之後就可以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真的有這樣的好書嗎?我的經驗是沒有!這些像是快餐文化一樣,充滿着實用和功利的色彩。對於急於成長的青年教師,這些正能夠迎合他們的心理需要。可是,在這裏我要説的是專業閲讀首先要回歸經典。例如我國古代的《學記》、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和青年校長的談話》、《帕夫雷什中學》,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祕密》,卡爾維特的《卡爾維特的教育》等等,這些都是經過實踐和時間檢驗的優秀的教育論著無論何時都會閃爍智慧的光芒和蓬勃的生命力。對於這些書我有三點想法:

一、要耐得住寂寞

我看書的速度不是很快,一本大約三百頁的書平均會看到兩週。這些書畢竟不同於小説,很難有一口讀完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有的時候看着看着還要在思考半天。在熙熙攘攘的社會生活中,如果沒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坐下來看這些理論性很強的專業書籍真的是很困難。

二、反覆閲讀,細細品味

有的時候我拿着這些經典,我感覺我好像穿越着作者的一生。他們都是作者的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我可能不會有機會用若干個幾十年去摸索那些經驗。但是我很幸運我能夠看到這些書,用幾周的時間去經歷那幾十年的事情。所以這樣的書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閲讀。現在回頭看看,當我的生活閲歷尚淺,工作經驗不足的時候,大師的理論體系甚至於某些話都是很難理解的。很多東西,要交給時間去沉澱。

三、把握經典的再現性

經典之所以代代被傳送的原因,我想絕不僅僅是因為他寫很精彩,而是因為在實踐中那種鮮活的生命力。“教學相長”“學不躐等”“寓教於樂”等等古老的教學思想,完全可以在我們的課堂上實踐。當我看到魏書生老師的某些做法,我總會千方百計的在我們教室裏進行本土化實驗,雖然沒有魏老師那麼神奇,但是我們班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當下教育名家的著作

也許一味的閲讀經典會讓你感到乏味,沒關係!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了不起的專家,他們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都很有見地。他們的著作一方面引導者教育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促進我們教育的發展。在閲讀這部分著作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教育的前瞻性

新教育的倡導者和發起人朱永新教授,他的很多著作引領者教育的方向、丁如許老師關於班會課設計頗多創意、《第五十六號教師的奇蹟》雷夫老師的故事讓人驚歎、《羅恩老師的奇蹟教育》講述了一個美國人對教育的詮釋等等,我們無論是身處都市,還是遠在深山,我們都應該知道,現在的教育發展到何種程度,我們要跟上時代的節奏。更不可以讓我們的教育,從內容和方法上顯得不合時宜。

二、閲讀他們,就是在瞭解專業成長的榜樣。

現在的很多名師和專家,都曾經是一線的老師,甚至有些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很多年都不為人所知。閲讀他們的著作,同時也是在閲讀他這個人成長的軌跡。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青年教師總是在前行的路上迷失自己,更多的是缺少榜眼的力量。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閲人無數,閲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走進他們,如果你那一天與他們幸會,那真是一件幸事。

閲讀教育類的期刊雜誌

我們這裏常見到的報紙就是《教育時報》,雜誌就是《國小教育》《河南教育》《教師博覽》等簡單的幾種。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幾種也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可以看到。青年教師,尤其是具有成長意識的青年教師,應該經常看看這些雜誌。他們的好處也不少:

一、可以利用在校的零星時間,廣博見聞

在教學之餘,拿起一份報紙或者雜誌,看一些趣聞軼事,既有一些精神的放鬆,也有些額外的收穫。如果有事,隨手放下就可以。

二、零金碎玉,啟迪思想

説道啟迪思想,有的老師説還得是經典。我覺得閲讀經典不是啟迪,而是經受洗禮。大師的思想不是星星點點,而是汪洋大海。而報紙和雜誌就不同,也許一句話,就足夠啟發你,讓你靈光乍現。給教育一個契機,這不是很好嘛!

最後,閲讀是一定談到寫作的。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寫作,報紙雜誌上的文章就是我們學習的樣板,循着這種途徑慢慢的走上寫作之路,開始屬於自己的專業成長。

時間過得很快,記得做交流的時候還是瓜果飄香的金秋時節,現在卻已是北風呼嘯的嚴冬。也許,還有很多愛閲讀,在專業成長的道路孜孜奮鬥的同事和戰友們,在冰凍的泥土下深埋着那顆執着的心,默默地從書中吮吸着營養,去等待那春天的召喚!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2

一隻桶的裝水量,取決於最差、最短的那塊桶板,這個古老的“短板理論”正好可以用來説明教師“知識結構”對於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常説:“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小教師的“知識之桶”裏到底裝着多少水?又還能加入多少水?肖教授講到,教師的知識之桶,應包含三方面的知識:通體性知識、本體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為豐富教師的通體性知識,肖教授始終提倡“我讀書 我快樂”、“問渠那得清如許——呼喚書香校園”,提倡教師要通過閲讀來獲得通體性知識,以此獲得深厚的文化基礎和廣博的文化視野,“詩書滿腹氣自華”,要通過閲讀讓教師成為知識的真正擁有者和創造者。

對於教師該讀哪類書,肖教授也指出教師的閲讀既要廣泛,又要有意識地進行選擇,特別注意各學科知識的搭配與多學科內容的融合,要與經典為友,做有思想的教師。教師的本體性知識是教師的“身份”知識,要求教師具備特定的學科知識,作為教師知識的主幹和核心,對此要求甚高,不僅要對知識融會貫通,還需要有個性化,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條件化知識更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要求教師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認識教育的本質問題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先教會學生學習做人,然後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最後肖教授提倡教師們從實踐出發,行動起來,從寫詳案開始,從學寫反思收穫,積極參與教育敍事的研究,參與教育實驗着手,進一步提高自身修養。

回顧這一年多的教育教學,似乎一直忙忙碌碌於課堂教學、課外輔導、批改作業,職業倦怠使我們早就遠離了書本,日常教學工作幾乎就是靠着吃老本來完成,所謂的專業培訓離我們的實際工作太遙遠,往往起不到指導實踐的作用,而感覺《教師的幸福人生和專業成長》講述的就是我們需要的,通體性知識的獲得正是需要這類書籍的營養,指明瞭條件性知識補充的方向,讓我們意識到了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撥開了以往教學工作中的團團迷霧,真正起到了指導專業成長的作用。

讓我們充分利用閒暇時光,沉澱自我,寧靜關照,從讀書中汲取營養,享受屬於教師特殊的幸福人生!在教學中也帶領我們的學生徜徉書海,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3

8月29日,我校全體教師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由教師進修學校潘嚮明常務副校長為我們作的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講座。潘校長講座的主題是教育和教師的專業發展。他從教育的本質談起:教育是什麼?教育是“服務”——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表述。教育為社會的發展服務;教育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所以我們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應該是友善的。聽到這裏,回想自己平時和學生的關係,真是汗顏。學生時不時的被訓斥,我總是居高臨下地用那種所謂的師道尊嚴的目光瞪着學生。再談到如今學校的所謂的“減負”和學生對學習缺乏的學習興趣,無不刺痛我的心。作為一名教師,一位最基層的教育者真是難受,而面對如今的社會現實又是多麼的無奈。我想今天的講座在我心靈深處產生了震撼,那一定會在行動上有所體現。當潘校長談到語文教學的課文欣賞課時,我體會真是感同身受。我們的學生是喜歡這一類的欣賞課的,但是“考試”這把利劍砍掉他們的興趣。潘校長風趣地談到興趣課到底是誰的興趣——家長的興趣、老師的興趣。他把我們的一些老師與“訓獸師”作了比較,既深動又形象。我們有的老師確實是不把學生當人來教育,反覆的“填鴨式”的教學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到教育與社會相結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時,確實揭示了當今社會教育的要害。如今的學生家長也好,還是我們的老師也罷,只要你考試分數好,其他一切就不必理會,學生是高分低能。

潘校長談的第二個話題是教師的專業發展。他把我們老師和醫生作了比較,就顯而易見了。醫生的專業性很強,而我們老師目前相對而言專業性就要差得多了。中國教育名家竇桂梅曾説過這樣讓人深醒的話:一個好教師不全是靠培訓成長起來的,更不是靠檢查、評比造就的。與其忙忙碌碌,不如圍繞自己的特色鑽研下去,深化,細化,創造屬於自己的心靈財富,在浮躁的現實中尋求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心境,並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靜心鑽研。

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古典文學修養和哲學修養的不足,決定了我們要以為學生生命奠基為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像永不幹硬的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和納取。《莊子》上説:“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説明了知識之於教師的重要性。而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要讀書。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小教師,我們需要閲讀很多書,就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伴侶。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無論是科技的還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類文化精神的讀物都應該進入我們的視野,這樣教師才能底氣十足地走向學生,走向課堂。讀書已經改變了我們人生的起點,也定能改變我們人生的終點。讓書之香韻像春天裏鮮花之芬芳一樣縈繞在身邊,這不是我們老師應該追求的人生最愛嗎?讀書、思考、借鑑、成長必將成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4

一、課堂的成長

記得XX年剛站上講壇時,對着那些依依呀呀的學生時,有些無奈,他們沒有體育課堂常規的概念,特別是最起碼的服裝問題也做不到,何況是紀律了。經過反反覆覆的強調,再強調,他們終於有了點樣子。為了能把課上的更好,能讓學生更能喜歡我。那一刻出現了迷茫,説實在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課上的更生動形象,能在不強迫的情況下能讓學生自覺的喜歡上體育課。渴望自己能快點成長,也能快點解決這困惑的問題。通過校內的交流,校外的學習幫助,終於幫助我逐步走出困境。有時一節成功的課,會讓我樂上好幾時。因為想要這種成功的快樂,所以我更加積極參加一切的學習。當看到優秀教師一堂好課的時候,忍不住的會去想,別人能上的這麼好,為什麼我不行呢?好希望自己馬上就能向她一樣,但是成功教師的課堂魅力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學來的,這關鍵主要是要追隨於她們成長路上的串串足跡吧。在XX年5月區體育健康課堂教學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雖然成績不怎麼樣,但這次的付出和經歷令我對以後的工作更有信心。

二、專業的成長

一箇中長跑出身的體育教師,對於球類只略懂一點皮毛,只勉強過關那最低要求的考核。現角色的互換後,要求也就變高了。記得第一次帶乒乓隊參加比賽時,那種緊張的狀態感覺猶如昨日。那時因學生技術、心理因素的關係,發揮的很不好,可以説是一塌糊塗。技術本就有點差,再加上緊張,那就可想而知結果是如何了。為了比賽,為了能讓學生走出班級,走出校門,我決定從自己開始學習。通過邊學邊練,不斷的尋找經驗和感覺,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了些成績。在XX年的區田徑運動會上獲得第五名;乒乓男乙獲得第一名;羽毛球女甲獲得第二名;中國象棋男甲獲得第一名等一些優異成績。

三、教育思想的提升。

1、樂讀

為了與他人交流、交流讀書的感悟時能有所暢所欲言,所以拿起了書本。希望通過閲讀能從中得到一些心靈的啟迪。説實在的,從小我就沒有讀書的好習慣,那是因為年少不知將來愁,當工作了用到知識的時候,才恨讀書晚。每一位有學識的人,他們成功的過程中,都少不了有書的陪伴。有才華、有理念、有想法的人,都是通過閲讀來提高自己的內涵。當我清醒的認識到這一切的時候,我也趕緊躋身於這個行列,向成功人看齊,以書為友。

2、勤寫

博客建設是幫助我們實現專業成長的另一個有效的途徑。在這個思想交流的平台,我們可以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及時記錄在特定的環境和心情下的感悟,不僅可以收穫思想的提升,還可以收穫那一份心靈的紀念,收穫反思能力的提高,更可以收穫自己的專業成長。起初,我也當作一個任務去完成,強迫自己去寫,當端正了心態後去對待這項工作時,強迫反而變成了習慣,變成了一種思想上休閒的享受。在XX年10月市教師博客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遊走在自己的博客文字中,總結其經驗,相信在不斷地探索和嘗試中,自己會更快更好的成長。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5

幸福到底是什麼。母親的關懷、豐收的喜悦、平靜的温馨、神祕的巧克力、林間的小路、遠離塵囂的靜土、自由的跳路、温柔的撫摸、不經意間的感動、重温聽潮的時刻、開滿鮮花的、一生的信仰、更多的時間、美妙的夢、豐富的想象、寄託在紙上的希望、自己的感覺、勇於攀登、獨立的夢想、下一步的慾望、朋友的關懷……幸福無處不在。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在我看來,幸福就是充實,就是閒適。所謂充實就是沒有空虛感、睏乏感,沒有內在的緊張、焦慮。所謂幸福,就是指內心的平安,可以自由的,自在的,享有幸福的平安。

幸福人生需要什麼?一是心中有盼頭。即有目標、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師一定能不斷地喚起學生對於未來熱烈的憧憬與嚮往,能把人生最美妙的東西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把學生的人生描繪出一幅美麗的人生前景,喚起學生對人生的熱烈嚮往。二是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會需要你,有實現人生價值的崗位,愛崗敬業。三是身邊有親友。人是社會的動物,需要有情感的歸屬。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欣賞,這是所有人一個共同的需要。

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會培育出高素質的學生。所以,我認為,今天我們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艱鉅,教師自身的素質不僅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只有教師具備了良好、全面的素質,才能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培養髮展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怎樣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呢?

首先要加強學習。在課餘時間,可以利用書本,網絡掌握英語學科紮實的基礎知識,瞭解英語學科的發展動態,不斷吸取學科的新知識、新成果,充實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其次,認真參加每一次教研活動。向學校有經驗的英語老師學習,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我是教師,我享受着教育。看着同學們因為不同的解決問題思路而爭論,主動積極的學習時,看到一批一批的學生健康成長,看到他們汲取知識的營養所綻放的如花的笑臉,聯想起他們日後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時,我的心中會充溢着無以言表的幸福和快慰;為了讓這種快樂更加持久,我覺得應該用豐厚的文化充實自己,走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

我是教師,我明白------教師的幸福源於能與學生一起成長,不斷提升自我,不斷創新;教師的幸福源於踏踏實實的生活,孜孜不倦的追尋。

楊和平教授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給了我很好的啟迪,特別是教師如何獲得幸福感,對我的觸動很大。

幸福到底是什麼?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純個人的純直覺的感覺,那麼這種感覺跟精神就是一致的。所以教師的幸福,也就不能簡單的從物質和金錢的角度來衡量。充實而又閒適,從容自主地面對。這才是我所理解的幸福生活。

海明威曾經説過,現實不一定總是美好的,但我們必須擁有一顆面對美好的永恆的心。面對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一味地沮喪和抱怨,而是應該接受現實。如果當時我能夠擁有一顆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去教育學生,在面對諸如氣氛沉悶、不交作業、上課講話等情況時,我就會冷靜客觀地對待學生,理智地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並作出恰當合適的決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年歲長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閲歷豐於學生,涵養勝於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麼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如果我也能夠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着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懷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學生,你會被學生眼中飽含的渴望和純真所鼓舞;被學生對你的尊重和認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節日裏的卡片、小禮物所深深感動……你也會發現學生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總是埋怨、指責、敵視、不滿,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自然沒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的教師,一定是時常面帶笑容,挺直腰板,給學生們力量與信心的教師。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羣幸福快樂的學生。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容易產生幸福感,而我剛開始從事教師這份工作時,卻僅僅是準備把它當成自己維持生計的職業去做的,可是當我接觸到一個個十三、四歲的朝氣蓬勃的學生,和一個個年輕的、鮮活的.思想不斷地相互交流、學習,生活,我發現我逐漸愛上了我的工作,越來越能從教育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記得一位已經畢業的學生説過一句話,讓我很是感動,他説:“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師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為在我的學生時代就遇到了許多好老師。”

我認為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首先是基於學生對老師的肯定、信任、敬仰,來源於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學生獲得健康的身心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這其中幸福感是教師和學生朝夕相處沉澱下來的亦師亦友的情感!其次,另外一種得到肯定的重要途徑,那就是工作中或領導或同事或學生的讚許。大家都是在肯定和鼓勵中才能有足夠的力量繼續前進。當週圍的人,他們能夠把你做的努力看在眼裏,並且由衷的肯定時,這是一個非常幸福的時刻。

可以看出,享受教師的職業,欣賞你的學生,這樣教師的幸福感才會源源不斷。而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我們必須身體力行。因為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自己的幸福越來越遠。

總的説來,教師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當作幸福的活動。作為普通人,教師同樣也需要同學們的愛護和關注,希望關愛成為我們溝通的橋樑,見證每個人的幸福人生。

我堅信,我努力,我就會幸福。

《教師專業成長》心得體會 篇16

我想每一位老師都會想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我也不例外,雖然“美女老師、帥哥老師、像父親一樣嚴而有度”等因為先天因素不可能做到,其他的象潮陽一中的張老師那種風趣幽默型的老師是我很想成為的類型,可是因為語言天賦不夠也難以做到,所以就只好往其他類型去努力了。“充滿愛心的老師”應該是最容易達到的類型。可是我覺得光有愛心好象並不足以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必須同時具有真才實學才行,怎樣才能讓自己多點才學呢?劉教授提出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道路。

劉良華教授告訴我們:教師可以通過行動研究來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教師的行動研究具體包括教師學習、教師行動與教師發表。教師學習是教師行動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師發表是教師行動研究的動力。如果沒有教師學習,教師就不可能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教師的行動研究將不會啟動。沒有教師發表,教師就不可能獲得他人的建議和意見,行動研究也不會走得太遠。

一、教師學習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的第一反應往往會通過自我反思來解決相關問題。只是有時候,僅僅憑藉個人的經驗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當憑藉個人經驗無法解決問題時,劉教授告訴我們教師需要獲得他人的經驗和智慧的支持。他人的經驗和智慧往往保存在專家、書本或圖像中,教師可以通過拜師、閲讀和研修等方式獲得專業支持。

拜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專業水平和業餘水平是有差距的。如果教師不具有專業水平,他可以謙虛地向專家請教。就某個學科的教學而言,真正受歡迎的專家往往是教研員、學校的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這些專家的建議是重要的,而且往往是以非語言的、“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師傅帶徒弟”就是傳統而有效的“隱性學習”。就象我們這次到潮陽一中的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向名師學習的機會。我們在聽課議課的過程中就學到了很多的專業知識,可惜時間太短。

閲讀。教師曾經是“讀書人”,可一旦做了教師之後,卻少有人還在延續讀書的習慣。我觀察到工作室的葉老師基本都是手不離書的,怪不得知識那麼淵博。除了讀書之外,教師還應該有一些基本的“讀圖”,可閲讀的圖像至少包括“教育電影”、“教育電視”和“教育錄像”等。

研修。除了拜師與閲讀之外,教師也可以選擇正式的`學歷教育。正式的學歷教育常常因其形式化遭受指責,但正式的教育也有它的可愛之處。比如,它給人提供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這個地方往往是環境優美的大學;它讓人可以系統地傾聽講座,還可能聆聽到“大師”的聲音。人才的評價標準之所以常常看重學歷是有理由的。不能説擁有高學歷就一定是高水平的人才,但普遍而言,正規的學歷教育對人的綜合素質是有積極影響的。

二、教師行動

劉良華教授告訴我們,只要教師有了閲讀和思考的習慣,就會發現自己行動中的問題,就會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行動,教師改變自己的行動就是行動研究。書中介紹行動研究主要從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學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三方面進行。

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是現在提到比較多的一個名詞,在我的感覺中這應該是一個很複雜和深奧的東西,看了劉教授的書之後,我才知道其實不然,對課本進行補充、更新,使整個課本完全變一個樣,這就是課程開發。而狹義的課本課程開發就是國家課程之外開發的專門課程。劉教授舉例説如果你有豐富的閲讀量,課上的時候給學生補充了很多課外知識,學生課堂時間不夠用了,那麼這些多出來的課外資料就可以成為一門校本課程。對我們歷史課來説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進行研究也可以是一門課程,但目前就我自身的知識面來説要獨立完成一門課程還有一定的困難。

校本教學研究。研究具體的課堂教學是行動研究的一個基本追求,即教師用行動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決教學問題。這種校本教學研究常常顯示為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來研究教學的個案,有人稱之為“課例研究”或“教學個案研究”。“課例研究”指針對一節具體的課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其中教學反思尤為重要。教學反思指教師個人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的回顧和回憶,但教師的反思又不只限於個人的回顧和回憶,還可以是觀看錄像的形式,通過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來思考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遺憾。除了個人反思,還可以邀請他人進入自己的課堂聽課,通過他人的聽課和評課來促進自己的反思。這就有些類似於傳統教學研究中的“觀摩教學”、“公開課”以及“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評課”等形式。這種形式容易操作,只要我們多聽、多想、多討論,其實是很能促進個人的成長的。

校本管理研究。教師除了研究課程問題和教學問題之外,也可以研究學校的管理問題。當教師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來研究學校的管理問題時,行動研究就顯示為校本管理研究。

三、教師發表

教師通過行動研究會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需要把這些研究成果發表出來才會有意義,這些東西不可能一一被髮表在雜誌或期刊上,但是,當代社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網絡博客。在這裏,教師可以任意的發揮,通過“教師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來積累自己的財富。包括“我今天讀了什麼”,這是“閲讀日誌”;如果教師沒有任何閲讀,教師可以講述“我今天看到什麼”,這是“觀察日誌”;如果教師既沒有閲讀,也沒有觀察,那麼,教師可以講述“我今天做了什麼”,這是“行動日誌”。博客有個好處,能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做什麼,只有發表之後才能夠得到別人的公開讚賞或者批評,如果不公開就沒法得到別人的建議,也就沒法去改善自己的教學行動。

以前我沒有發表過博客,曾經有上完課很興奮的時候,因為覺得那節課學生很感興趣,曾經也有聽了某節課覺得非常有幫助的時候,這時就有想寫出感悟的衝動,但有時只是剛開了一個頭就因種種事停下了筆,再拿起筆想寫時卻沒有了靈感。所以這次培訓要求我們每天發表日誌就是一種很好的鞭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dwmw6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