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

名師工作室研修培訓心得體會(精選4篇)

名師工作室研修培訓心得體會(精選4篇)

名師工作室研修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我有幸參加了“xx縣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20xx年集中研修活動”的學習,期間學習了廖長寬校長的《搭建共同學習與成長的平台》、玉元平老師的《語文課程的本質屬性》、何偉老師的《電子白板課件製作交流》、清華附中老師的《春》這四個講座。這些老師既有對語文教學研究頗深的教育專家,也有教學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聆聽他們觀點鮮明、內涵豐富、理念先進的講座,讓我獲益匪淺。

名師工作室研修培訓心得體會(精選4篇)

一、學習,是語文教學永不枯竭的源泉。

魯肅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荀子説:“學,不可以已。”對一名老師而言,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現在在中國小教師最普遍最嚴重的一個現象就是,愛讀書的老師越來越少。不讀書怎麼學習?有些老師會説,我們一天到晚要備課,要改作業,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抓教學常規,還要應付各種檢查,哪裏還有精力讀書。是啊,現在老師一天到晚時間都排得滿滿的。各種常規工作令老師們精疲力竭,但這不能成為老師們不愛讀書的理由。據調查,中國現在全民不愛讀書,人均年讀書才四本左右,比起一些發達國家,相距甚遠。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不愛讀書也是自然的。

但不讀書,不學習,導致一些老師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知識儲備有限。尤其是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自身的.知識儲備決定着教學的精彩程度。語文教學牽涉面廣,沒有豐富的知識,語文教師就無法如魚得水。因此,我認為,要做一名名師首要的任務就是讀書,學習。不僅要讀書語文方面的書,也要讀其他方面的書。由語文老師帶頭讀書,形成一個人人愛讀書的校園氛圍,教學就會變得有趣而輕鬆。

二、研究,是語文教學精益求精的方向。

把教書當做是一個事業,而不僅僅是職業。有了事業心,就會去琢磨研究。一天到晚,只知道拿一本書去教的人,他的教學不會有魅力。只有不斷總結,認真研究的人,才能掌握教育的精髓,輕鬆駕駛教學。

把教育當做事業來抓,就要求我們做一名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要研究,首先要學習,只有學習深了,才能有研究。現在,有許多教師也在學習,但往往學習不深,今天學黃崗,明天學洋思,後天學杜郎口,學來學去,啥也沒學到,甚至越學越糊塗,有些老師就感慨,教育改革這麼多年,現在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教學語文了。我認為,研究要有自己的方向,不要人云亦云,找準方向後,要深挖,不要淺嘗輒止。課堂教學時,備課求“深入”,教學求“淺出”。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高效有趣,吸引學生。

三、創新,是語文教學永遠常新的動力。

語文教學,沒有創新就會失去活力。很多學校去學洋思,去學杜郎口,結果成不了洋思,成不了杜郎口,真正的原因就是他們在模仿,他們沒有因地制宜,沒有創新。單純的模仿,絕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語文教學非常靈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都沒有固定不變的成功模式,機械照搬別人的成功經驗,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創新是語文教學一個永恆主題。而創新又是在紮實深入的學習,精深嚴謹的研究之後,才能做到的。只有在豐富的學識,深入的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談創新。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認為,我們重點可以在三個方面研究創新,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方法,三是教學形式。在教學內容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學方法上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學形式上不拘一格,靈活多樣。

以上幾點,就是我此次參加xx縣國中語文名師工作室20xx年集中研修活動的一點體會和感想。總之,這次研修引起我的一些思考,發現了一些問題,激起了我心底的教學激情。最後用屈原一句話與各位共勉: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名師工作室研修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一眨眼的功夫,我在工作室走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到了要寫工作總結的時候,百感交集,遲遲不知從何下筆。在工作室裏面,我渺小的如同夜空中的一顆不光亮的星,每一次的教研活動,看到優秀的同伴們的表現,驚歎之餘,我又感慨自己的水平不足,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回首觀望,那一路的長成,我小心翼翼的刻下……

你帶給我榜樣的力量。

記得在12年12月份,我聽了黃老師的一節《數字與編碼》,印象很深刻。雖然當時畢業才3個月,但是之前也一直聽過很多名師的優質課,包括學校裏面很多優秀教師的公開課,然而之前都沒有這樣的感覺,這節課的引入,課件的製作,包括練習與科技的結合都很吸引人。沒想到,教材可以這樣靈活運用,沒想到,課件可以這樣做。這無疑給了初為人師的我塑造了一節可以學習的好課的模型。

以後的日子,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帶給我驚喜,每次我都會把最值得學習的東西記下,反覆斟酌,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在自己的課堂上運用。

相比以前的課堂,現在的我更加會和學生打交道,更加習慣了國小生。讀大學的時候,從未想過以後是和國小生打交道,包括實習的時候也是中學。沒想到,國小生一點都不省心,剛開始教書那會,我是天天鬧心。參加了幾次教研活動之後,學會了一些課堂調控的技巧,特別印象深刻的是賢惠的課,課堂調控總是那麼得心應手。雖然不能説自己已經很會調控課堂,但是,起碼比起之前有頭緒多了。

你打磨了我的自滿。

我常常滿足於學生期末百分百的及格率,很高的優秀率,有時候,覺得,教師,教好學生就可以了,教出可以考高分的學生就可以了,當初大學臨畢業前夢想的一切慢慢被淡忘。是你,總是在我懈怠的時候,被忙碌的日常工作矇蔽內心的時候,幫我撥開雲霧,給我當頭棒喝,教師,一個好的教師,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教好學生,還要搞好科研。不僅要會教書,還要會寫字,寫論文,在工作之餘,計劃性地給自己佈置一些寫文章任務。每一次教研活動,對於論文撰寫的部分,廖校總是強調的很仔細,細緻到摳字眼,我想,這就是最值得學習的地方,不管是從哪兒入手,不管是什麼課題,只有經過反覆斟酌,反覆修改,才拿得出手。工作室的論文,我也曾參與過“莫讓生活味沖淡數學味”課題開題報告的攥寫,幫了一點點忙,更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需要準備很多很多材料。接下去,我也會開始嘗試。

你是我學習的催化劑。

我所在的學校不大,處於城郊結合部,大部分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學生雖然不像城區國小的學生素質那麼高,但是大都比較淳樸。加之學校的同事關係很和諧,我所教班級人數也比較少,這樣就營造了一種安逸的氛圍,平時上上課開開會,日子也就這樣平淡幸福。這樣的生活,很容易讓人滿足於安逸,還好,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動,我都會參加,每次參加完了之後,就熱情澎湃。人總是這樣,生於安樂,如果不定時來點刺激,也不會有什麼鬥志。看到同伴那麼好的一節課,也總會想,我的差距在哪裏。於是又羞愧與自己平時的偷懶,沒有用心設計課堂教學。

記得香港科技大學前副校長孔憲鐸先生有句名言:“學習的最佳辦法是向最棒的人學。”這句話很有道理,對於我們而言,總是要看看在同樣的條件下,“他人”正在做什麼努力,不至於讓自己安於現狀,埋沒和滿足於自己的世界裏。

因為關注了工作室的博客,我有了自己的博客,我開始為我平時的教學做記錄,做總結,慢慢的發現,博客越寫越多,回過頭去看,一路走來,小心翼翼,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微笑也有惆悵,這一點,我覺得很滿足。特別是有時候和學生們之間發生的狀況,寫下來也很有意思,有時候,真的會感動,不管這些孩子平時有多麼鬧心,總歸他們還是孩子,有一顆純真的心,一顆可以慰藉你的心。

加之,因為有了工作室,我才有了那麼多外出學習的機會,每個月都能關注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並且有那麼生動的展示課,這比起書本、資料,甚至去聽多次教育講座宣揚最新教育理念,抑或教學改革,更要來的讓人容易接受,所謂理論付出實踐,而實踐是最能説服人的'。正是因為這樣,我才能確定自己沒有落後於教育界,沒有誤人子弟,我才能確定我帶給學生的,是較好的教育。

你讓我變得“斤斤計較”。

工作室的活動,我最喜歡的是評課的環節。每次上完教研課,少不了的就是大傢伙圍在一起,進行評課。在這時候,對於本來已經很優秀的課堂設計,大家還要提出很多很多的意見,見仁見智,摳教材,摳細節,摳教學目標,摳環節設計,包括教師在課堂中的每一個提問是否恰當,是否問到了點上,學生資源的生成和如何處理等等,都是我們討論和爭辯的矛頭。

這樣的評課不同於普通的評課,工作室的成員們彼此交心,對於課的優點點到為止,大多討論的就是質疑、改進,這不正是評課的意義嗎?評課的時候,常常很激動,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我們可以針對一個問題展開很多很多,偶爾也會有爭辯,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敢於去抒發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最後,常常是由廖校進行總結,點撥,把我們剛才討論的一切及一切,全部總結,得出一個最終方向,我很佩服,也很服氣。

慢慢的,我發現,我也變得“斤斤計較”起來,評課聽得多了,很多道理是相互貫通的,平時備課的時候,也會聯想到評課的時候強調的需要注意改進的點。這很難得,所謂的潛移默化,這是最好的驗證。

我所能為你做的。

進入工作室以來,由於自己能力有限,我常常想,我所能做的,是什麼?想想我所做的,也就是寫寫活動報道。再多的呢?記得剛進工作室的時候,有次看q羣消息,是有關個人論文獲獎的消息,工作室的同伴討論説因為自己沒有獲獎,覺得不能為工作室爭光很抱歉。後來我想,我所能為工作室做的,不就是讓自己變得優秀麼?加進入工作室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讓自己成長起來?工作室有那麼多優秀的夥伴,還有名師們,這是多麼難得的學習機會,機會就在眼前,關鍵是看自己怎麼去努力。沒有一定要成長得最優秀,但是,只要盡力做到自己的最好,那就可以了。就如同我們要求學生,不要求人人都考100分,只要在他們的水平上完成得最佳,就可以了。

既然選擇了,就要拼命做好。既然是工作室的成員,就應該做到自己該做的。把自己放到最低,這樣才能接納更多。你,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永遠願意歸屬你。

名師工作室研修培訓心得體會 篇3

xx年8月12日—8月21日,20xx年鄭州市中國小幼兒園名師工作室研修班在華中師範大學進行了為期9天的培訓。在此次培訓中。我們先後聆聽了華中師範大學雷實教授、湖北教育科學研究院張祖春老師、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鄭曉邊教授、武漢市吳家山第三中學徐靜副校長、武漢市新洲區教學研究室的朱幼菊副主任、湖北大學教育學院葉顯發教授、武漢市武昌教師進修學校的肖作鈞、湖北省武漢市礄口區崇仁路國小的餘國卿副校長、華中師範大學樑志羣博士等專家的報告,他們分別從教育理念、課堂教學、現代技術和工作室建設等多個維度進行了闡述和分析。這次培訓給我最大的震撼和衝擊就是需要將名師工作室慢下來,智慧地引領名師工作室的發展,在不斷的思考、完善中使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現將自己的點滴收穫整理如下:

一、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做一名研究型教師。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立足課堂教學,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在實踐中豐富自我的實踐,不斷提煉自我的教學主張和教育思想。

(一)教師要擁有兒童立場。

聽一位專家在講座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教師在執教《司馬光》一課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閲讀文本,對話交流後,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是你,你會對司馬光説些什麼?"許多學生都説出了一些表示感謝的話,這時一位孩子站起來説:"請你到我家吃飯吧!"學生們鬨堂大笑,教師也笑了,這位學生一臉的尷尬。作為教師,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情境,你會如何處理呢?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是多元的,個性突出,使學生有許多獨特想法,作為教師,我們遇到這種情境時,不要急於評價,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説一説他的想法,當孩子的想法和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我們要學會靜下心來聽聽學生的真實想法,在聽中找出進行深度思考,在思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面對學生千奇百怪的想法,我們只有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瞭解學生的思考,才會因材施教,使教學更有效。當我們擁有兒童立場,我們才會真正蹲下身子和學生一起交流;當我們擁有兒童立場,我們才會傾聽學生的心聲,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當我們擁有兒童立場,我們才會在課堂上快速決策,推進課堂的深入實施。兒童立場使教學更基於兒童的實施,在讀懂、引領中提升學生的成長。

(二)有價值的問題推動學生的探究。

作為課堂教學,我們希望能夠"簡單教,智慧學",要想做到,必須用有價值的問題推動學生的探究。

在一次聽課中,出現了下面的情境:教師在講解動物的進化時,強調了動物的進化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當教師慷慨激昂的進行講解時,一個學生提出:"老師,動物返祖是怎麼回事呢?也是適應了時代的要求?"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有些着急,但很快鎮定下來,他就追問道:"剛才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很精彩的問題,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於是,教室裏靜悄悄的,每個同學都在積極思考。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説;"老師,動物返祖是個別現象,個別現象阻擋不了世界事物前進的方向。"聽了這個學生的發言,我們都為這個孩子深刻的理解鼓掌。

問題來源於課堂,來自我們身邊真實的思考,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有價值的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在積極的思考中不斷完善想法,在積極思考中啟迪智慧,促進發展。用有價值的問題引領學生的發展,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智慧進行思考,用問題引領學生學習,在不斷的探究中深入所學內容,不斷提升學習效果。

(三)最好的教學就是給學生打開一扇窗。

我已經教學20餘年,在這20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我越來越覺得最好的教學是為學生打開一扇窗。

教學是無止境的,我們到底要給學生留下什麼?值得我們每位教師進行追問和思考。教會學生知識?知識是教不完的。我認為教學應該給學生留下帶得走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不斷在自我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學生學會學習,就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窗,通向未來發展的窗,通過這個窗口,看到自己的未來。

教學應該是寬泛的,當我們學習圓周率的時候,我們不妨先走進祖沖之,當我們學習概率的時候,我們不妨先閲讀概率起源於賭博的生活實例,當我們學習了"三角形內角和"後,我們看看12歲的帕斯卡是如何獨自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的,……正是這樣的閲讀,拓寬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渠道,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打通課內外的聯繫,通過閲讀、思考,使學生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

最好的教學就是給學生打開一扇窗。讓我們在教學中智慧地進行思考,引領學生在數學殿堂中不斷的獲得成長,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四)基於目標的教學評價使教學更有效。

作為評價,我們應該基於標準。基於標準的教學評價可以使評價更加有效、有信。

評價,如何更加客觀、公正的進行,如何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始終是一個難題。作為教師,我想,如果我們的評價基於教學目標,基於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能夠使評價更有針對性。基於標準的評價是注重過程性的評價,能夠使評價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註重學生的成長。

評價的過程,也是促進學生不斷進行總結、不斷完善的過程,在不斷的完善中追求卓越。評價的過程也是促進學生不斷反思,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在不斷的反思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評價如果我們作為過程的加強,勢必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當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發展,當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評價,基於目標,能夠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有針對性,在目標明確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習的質量。基於目標,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方向;基於目標,教學時,教師心中更加明確;基於目標,教師教學時更加關注學生的學;基於目標,教師教學中會不斷改進自我的教學,使教學更加有效。當評價、教學一致,使教育的內在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學的效益就會更大。

評價,我們立足目標,注重過程,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真正在發展中促進學生的發展,真正在關注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基於目標,真正使評價關注學科素養,能夠在不斷的過程評價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教學更加有效。

二、腳踏實地做研究,做一名智慧型教師。

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湛衞清老師所做《教育科研:意義、方法與路徑——兼談教師專業化發展》,湖北教育科學研究院張祖春老師所做《如何做一名專業化、研究型的教師》再次使我回想起自己做研究的歷程,回想起教育科研最本源的意義:

教育科研能醒教師的科研意識。通過教育科研,在科研中學會用研究的眼光審視教學,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有了科研意識,才會在教學中理性審視,教師有了科研意識,才會在教學中不斷成長,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科研集中解決一個問題。在常態的教學中,集中精力,找到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用心研究,力求突破,這樣的研究面雖小,但很實用。真正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收穫思考和成長,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科研的過程可以簡單地説是發現、研究、探索的過程,是不斷髮現問題,進行實踐研究,不斷探索的過程,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行動改進、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教師研究的自覺性,提升在實踐改進過程中的反思性,在研究過程中,教師要始終重視事實和證據,不斷提升研究的品質。

作為研究,我們需要用心規劃,在規範的研究中進行高品質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研究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不斷的發現、思考、探索中提升研究的效能。

作為研究,使我們從優秀走向卓越,在個性化的研究中使教師成為獨特的自己。從專家的這些研究分享中,我們感受到:作為教師,我們只要用心,就會有思考,作為研究,我們只要思考,就會在實踐中不斷前行,不斷總結和提升。作為研究,我們需要研究意識,在不斷的研究之路上前行,收穫研究的快樂。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研究,研究能夠使我們善於思考,在不斷反思中提升研究魅力。作為研究,我們更需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實踐的沃土中提升研究的思考,在腳踏實地的研究收穫成長的快樂和幸福。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做與時俱進的教師。

在信息不斷更新的時代,作為教師,我們如何應對日新月異的技術,我們除了學習外,還要與時俱進,不斷利用信息技術改變課堂。

作為現在的學生,他們正如世界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所説:"像在這個房間中的許多人一樣,我也是一位數字移民……另一方面,我的兩個小女兒將是數字土著,她們將永遠不會知道一個沒有寬帶因特網訪問的世界會是什麼樣……我們永遠不能變成數字土著,但我們能夠而且必須融入他們的文化和思維的方式。"

作為信息時代,技術撲面而來,當雲計算、大數據、慕課、翻轉課堂等來臨的時候,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立足實踐,從信息技術的時候,我們應該立足實踐,從信息技術的變化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為教學所用,使我們的教學更加開放,使課程更適合學生的發展。這樣的變化也使學習更加個性化,這樣的學習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共享,使學習更加開放。也使我們在思考自己的教學如何創新,如何有效。帶給我的有以下幾點啟示:

啟示一:改變了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更強調讓先學成為現實,在學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去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學習質量,在思考中探究,這樣的學習改變了以往"講——練"的學習方式而成為"學——探"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改變,順應了學生的天性,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展示交流中深化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啟示二:教學更加聚焦問題。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更多的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教學更加聚焦問題,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關注課堂中的互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課堂教學推向深入,在關注問題中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聚焦問題,使教學更加理性,更能凸顯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更能抓住核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

啟示三:更好的將知識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

藉助現代信息技術,能更好地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為學生學的體系。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中需要將這樣的轉化做實、做細,真正通過這樣的轉化提升學習的質量,這樣的轉化是教師很重要一種能力,將靜態的文本資源轉化為動態的視頻資源的過程中引領學生進行智慧地學習。這樣的轉化也是有效提升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啟示四:用有價值的問題推進學生探究。

在"互聯網+"時代的教學中,學生通過網絡,多了一些互動,多了一些自主,在設計與實施學生的學習時,要學會用有價值的問題推進學生的探究,引領學生的思考,啟迪學生的智慧。這樣用價值的問題推進學生的探究,引領學生進行思考,引領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大智慧。用核心問題推進課堂的探究,用核心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智慧地學習。

從學習與教學的層面看,信息技術正在變革教學手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變革必須以學習方式的變革為前提並與之相匹配,管理方式的變革必須服務於學與教方式的變革。變革學習方式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學生,作為教師,需要將改變與傳統教育思維習慣進行抗爭,實現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在線學習和麪授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和協作學習。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課堂外,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課堂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

正是由於技術革新,才使我們的教學需要創新,創造出適合學生的課堂,真正在課堂中智慧地引領學生進行學習,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中獲得最大的發展。

作為教師,我們要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的創新與變革,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不斷自我改進中贏得未來。我們應該勇於探索,敢於實踐,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夠在課堂上收穫不一樣的精彩,才會在實踐中提升自我的教育智慧,不斷行走在信息技術變革的大道上。

四、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做一名專家型教師。

湖北省武漢市礄口區崇仁路國小的餘國卿副校長為我們做了《建設學習團隊——名師工作室之我見》講座。在講座中,我始終在思考,作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一)名師工作室要有一種追求。

作為名師工作室,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追求。我們學名師工作室圍繞"智慧教育"做為工作室研究的切入點,名師工作室的願景與追求是成長有力量,教學有智慧,教師有特色,好課有品質。以"信心、智慧、機遇、讀書、寫作、研究"為名師工作室教師專業成長的源泉。第二屆名師工作室我們將採用雙輪驅動(即名師工作室"簡單教智慧學"教學主張和專題研究並進),專題研究(以國小數學領域的"概念教學計算教學解決問題教學"等專題進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要有精品意識,打造精品課例,總結、提升這個專題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行為改進的方式的進行開展名師工作室研修活動。倡導做智慧型教師,構建智慧課堂,培養智慧的學生,享受智慧的教育。

真正通過這樣的研討、交流、實踐、探索,不斷深化名師工作室的追求。

(二)名師工作室的活動開展要立足做好本職工作。

作為名師工作室的研修活動,無論是工作室支持人還是我們的研修學員,我們都應該立足自我的本職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發揮輻射作用。

一位教師,只有做好本職工作,才能更好的在工作室進行積極活動。所以,作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需要不斷督促研修學員出色地做好本職工作,積極發揮輻射作用。

(三)用人格魅力和學術魅力引領教師一起成長。

作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們需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領工作室研修教師的發展。做學問,先做人,作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們需要做出表率,真正通過自己的言行,規範、影響名師工作室研修教師,真正在立德樹人中彰顯名師獨特的人格魅力。

作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需要我們用學術魅力引領教師的發展,真正營造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在交流研討中深化對研討主題的深入思考。

(四)深入開展課題引領下的課堂教學研究。

作為名師工作室,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在課堂教學重實踐。在課堂教學的系列研究中,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基於課題研究的課堂教學,這樣的研究基於課堂教學實踐,這樣的實踐立足研究主題。這樣開展系列研討活動,使教學研究實踐化,課堂教學研究化,這樣進行課堂實踐,聚焦主題,有利於將活動推向縱身。

總之,作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們要去思考,我們要做些什麼?怎樣才能有效引領工作室研修教師的專業發展?帶着這些問題,我們在不斷思考、探索的過程中促進研修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育是慢的藝術",作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們需要慢下來,細細品味智慧的引領,在思考中不斷完善自我,引領名師工作室智慧地開展工作,在不斷前行中收穫專業發展的快樂和幸福。

名師工作室研修培訓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9月25日,晴轉多雲。這一天也許是我進入到教師隊伍中最為忐忑和震撼的一天。我相信很多年以後,這樣的一個看似普通的星期三將會成為我難以忘記的一天。

走進名師工作室門口,我先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並不亞於我步入講台的第一天。從莊重的開場拜師儀式,到正式的成員介紹,一直到此刻我才突然意識到坐在我身邊的這些老師們都是語文教學中最為頂尖的前輩,這些曾經可望而不可即的“名師”就這樣坐在了我的面前。他們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娓娓道來,還有的風趣幽默。而所有的這些都給我帶來了一種感受——幸福。

我回想起自己跟語文教學結緣的時光裏,從語文教學中感受到幸福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在大學最後一年。那一年作為師範類中文系的我們開設了兩門最重要的課程,一是《課程與教學論》二是《教學實踐》。想起大學時的那段時光,那時的我對語文教學充滿了熱忱,雖然每次“上課”面對的是假想的學生,説課也都是自問自答,可是在我眼中,台下坐着的老師和同學就是我真實的學生。而當自己一個人準備時,空蕩蕩的教室也被我想象成坐滿了求知若渴的學生。那個時候的我,沒有一天不憧憬着能趕快踏上真正的講台;那個時候的我,沒有一天不期待着在語文教學中找到幸福。

20xx年,我開始了自己在講台上的磨練。一開始,面對着滇三中十分優秀的孩子,站在講台上的我卻突然失去了曾經的豪情壯志,發現自己好像不會教書了。每一天內心無不充滿着忐忑與糾結,生怕自己在講台上無法站穩,生怕自己耽誤了孩子們的前程。第一次我對自己選擇語文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懷疑。我開始害怕,甚至恐懼。

20xx年9月我來到了明德的講台,這一次更為忐忑的是除了語文教學我還擔任了班主任的工作。雖然教學上有了上次的經驗,有了積累和調整,但是瑣碎的班級工作壓得我每天喘不過氣來。在我所有的精力中,絕大多數都被班主任工作佔據了,疲於處理學生的各種突發狀況,而只剩下了很少的留給我最想要努力完成的語文教學。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我總覺得自己被每天的課程追着跑,我甚至想過放棄,想過改行,想過離開。可每當我想要停下來時,心底好像又有那麼一些不甘,有那麼一些期待。於是日子就在這樣的絕望與渺茫的希望中慢慢向前進。而語文教學對我來説,從曾經的夢想,曾經的激情,曾經的希望變成了現實的無奈,現實的壓力和現實的懈怠。我那顆曾經澎湃的心已經被鎖緊了小箱子,不再敢拿出來了,而盛着那顆心的則是無盡的負能量和倦怠感。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選擇來當老師,為什麼選擇語文教學。

可是在這樣一個星期三的下午,我聽到的是發言老師們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和他們的付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連續幾位老師都説他們的日常生活每天晚上回家都是在備課、研究教材、反思、看書,而這些老師有的.已經在語文教學領域做到了特級教師,而有的老師也已經從事語文教學很多年了。我突然覺得很慚愧,我常常因為自己每天晚上的個人生活時間都要被工作佔據而發出埋怨和不滿。我以為我做的已經夠了,可當我再看到這些真正追尋着完美的前輩們時,我知道我做的遠遠不夠。

曾經我以為生活的幸福來源於生活本身,而職業的幸福則來源於工作。可是工作三年過去了,我發現如果工作當中我充滿的永遠是抱怨和負能量,那麼我的生活一樣的不會快樂,因為生活的幸福永遠缺失不了職業幸福的那一塊。

我心底那個不甘於放棄的聲音,就這樣在這個普通卻不平凡的下午,被喚醒了。我想我知道該怎樣做了,在那棵不斷向上生長的、滿溢着正能量和幸福感的樹下,我會尋找到自己成長的方向,我會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而有一天,這天下午的陽光將成為我心中最温暖的力量源泉。

默默的,謙遜的,垂着綠蔭的。靜心學習,博採眾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gongzuofanwen/jz07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