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精選26篇)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精選26篇)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

一曲紅樓,説盡世間悲歡離合,歎息多少淚與辛酸,有多少故事在我眼前行走着,奔跑着……漸漸地,一個人的輪廓清晰的顯現出來——時常掩面而泣,清秀的面龐在花下是那樣嬌豔,一頭黑髮雅緻的盤在頭頂,淡淡的柳葉眉掛在額下,眼睛開開合合,多了幾分嫻雅,一襲粉衣,加上白色閃着銀光的綢緞,像是仙女。細長的手指輕輕攥起一塊絲帕,眉間便多了幾縷愁思……她,便是林黛玉。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精選26篇)

捧心西子

即使曹雪芹沒捨得用大量筆墨來勾勒黛玉的美貌,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寫卻給我留下了極其美麗形象。

無論是開篇“受天地之精華,復得甘露滋養,遂脱了草木之胎,換得人形”的絳珠仙草,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況是一株得受天地精華,甘露滋養的“仙草”了!讓人體會到“仙草化身”一種超凡脱俗,得天地精華的清秀非凡之美。

還是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歎:“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雖未直接寫出黛玉的美麗,卻給我在心裏留下了一個“絕美”的形象。再從寶玉的眼來看看黛玉的形象:“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竟稱她為“神仙似的妹妹”。

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豔”黛玉已躍然紙上。這黛玉的“外在美”是“嬌襲一身之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病態的美,“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活脱個“捧心西子”。

林中玉帶

這“惟恐被人恥笑去了”的自尊,已經變成了“惟恐被人小看了他去”的自衞。這種自衞,是環境變遷與門第差異在黛玉心靈深處的細微折射。從形景看,不是單衝着周瑞家的,實質是也是衝着薛姨媽與賈府的,她要借送宮花這件小事,稱一稱自己在皇室與侯門家庭稱盤上的份量。這就是問題的實質。

人當然不能沒有自尊,但她自尊心太強了,便會發展成為小心眼。等到史湘雲説唱小旦的戲子有點像她的時候,林姑娘的微嗔薄譏就變成了雷霆震怒了。不過,她這一次注意到了身份,當時並沒有發作出來,回到住處才連珠炮式地向情人傾泄:“我原是給你們取笑的——拿我比戲子取笑?”“這一節還怒得。再你為什麼又和雲兒使眼色?你安得什麼心?莫不是她和我玩,她就自輕自賤了?她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頭,她和我玩,設若我回了口,豈不她自惹人輕賤呢。是這主意不是?這卻也你的好心,只是那個偏又不領你的這個好情,一般也惱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説我小性兒,行動肯惱,你又怕她得罪了我,我惱她,與你何干?她得罪了我,又與你何干?”在這裏,林姑娘把人格價值與門第價值以及兩者之間關係説得再也清楚不過了。比作戲子猶可恕,而把湘雲看得比她高貴則是不可忍的。雖然這只是她的分析,寶玉並非此意。不過不要被黛玉的強詞奪理所迷惑,其實最不可恕的還是把她比作戲子。她覺得自己的身份受到了恥辱,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所以才發泄了這麼一大堆,這也正是她維護自尊心的一種鮮明的表現。

其實,對黛玉而言,自尊與自卑原不過是一對孿生姐妹。前者是後者的外化,後者是前者的內涵。與賈府門第差異,又寄人籬下,使她產生了深深的自卑,正是這“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她所以要時時刻刻在人前要極力維護她的自尊,是為了用自尊掩飾她內心的自卑。

還淚絳珠

人的一生為何如此短暫,還沒有真正地開始就已經到了尾端,黛玉是來還淚的,這已成無可否認的事實。前世的姻緣恩德未盡,後世又將他們牽扯到了一起,就似牛郎織女被永隔銀河兩岸。好冷酷,註定要分離,為何還要相守?

黛玉將對寶玉的愛視之位生命之火,一旦失卻這愛情,生命也就終結。所以黛玉是萬萬離不開寶玉的,更別説失去賈寶玉的心了。相對她的真心,是寶玉對其他純真聖潔的少女的泛愛,無論是才貌雙全的薛寶釵、史湘雲,還是貼心僱人的襲人、晴雯怎能不讓仙草流泣呢?即使是來還淚的,可這未免也傷心!

黛玉畢竟是單純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與寶玉的愛情有朝一日獲得統治階級的認可,配上一個合乎封建禮教的形式,成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無所附麗,結局如何,黛玉沒有寶玉那樣樂觀自信。她擔心着“不知將來如何”,更多的是預感到這愛情的悲劇結局。沒有婚姻的愛情是不完整的,黛玉正是在將愛情發展成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脅,也更加顯得無能為力。淚水不是永遠哭不盡的,黛玉就是把淚水哭盡還了前世的灌溉之恩。如此悲痛的離別,如此悽楚的涼意就連瀟湘館外的斑竹們似乎也在哭訴,令人悲憐……

最後一滴淚流盡,詩稿焚化成灰,沁芳橋畔的桃花也為她落了一地。瀟湘妃子,你是否肋下伸出雙翼,隨飄零的花瓣去了天盡頭?那裏,又可曾有一座香冢,是你一抔淨土掩下的桃花豔骨?“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似乎我也明白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悲痛不能解決一切離與分。即使結束了什麼,也不要悲觀將自己鎖壓。沉默,悲傷,痛苦,只是上天一次玩笑的終止。結束了,不必再留戀什麼,找什麼能夠讓自己宣泄的方式,而應該保持一顆純潔的心。千萬不要將自己的幻想破滅,追求也許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魔法,比悲傷這些令人痛心的小角色好一千倍,甚至一萬倍……昨天代表的是已消逝後的留戀,而明天象徵的卻是憧憬的希望。珍愛自己,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讓自己重新變得璀璨,變得輝煌!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

《石頭記》,即原《紅樓夢》的書名,説的就是刻在那塊補天頑石上的文字。

石頭是與寶玉寸步不離的,那麼《石頭記》就是以賈寶玉為出發點記敍而成的。然而《紅樓夢》這個題目,相比起原題來説更有味道。紅樓,我想從字面可以有兩種詮釋。它可以指即指寶玉所居怡紅院;也可以解釋為金陵十二釵的居所,因為紅在古時多指女性,紅顏薄命,南柯一夢,這樣也可以更加突出本書特色,就是注重對於基本沒有社會地位的女性的刻畫。

由此可以連想到第五回“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對於全書來説,想必起到的是“一滴水珠折射太陽的光輝”的效果。他將警幻仙姑的教誨置於腦後,光被“醉以美酒,沁以仙茗”,與可卿柔情繾倦,沉迷於幻境之風光,卻終墜入虎狼迷津。這就是對於寶玉一生的影射。

在本回中更值一提的是《紅樓夢》曲詞。本身詞韻悽婉,文本還描寫寶玉“聽了此曲,散漫無稽,未見得好處”,更是淒涼,讓人不由自主的為寶玉的天真、寶玉的執迷不悟感到痛心。十多首曲詞每曲都是悲哀傷感,與大觀園之中人人尋歡作樂,繁榮富麗的景象產生極強的反差。我將結合第五回的紅樓夢曲、紅樓夢判詞和自己讀本書的感悟,對於金陵十二釵中的多位女子進行簡單分析。因為紅樓夢判詞丁老師在課堂上分析的已經比較透徹了,我主要來講講判曲、寶玉和這些薄命女子的生平。

這一曲“悲金悼玉”的紅樓夢曲,想必是曹雪芹對於金陵十二釵和賈寶玉憐惜之情最直白、露骨的表現,因為在全書中作者很難找到機會將自己的情感完完整整地穿插在情節中。而在這裏我們可以具體的感受到作者的悲歎。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這裏的雪與林所指非常明確:薛寶釵與林黛玉。我們都知道寶玉對黛玉傾心,而這首詩中,“雪”暗指“薛”,金也指的是寶釵;“林”即是黛玉。從詩中可以做出判斷,寶玉最後並沒有和自己所愛的人白頭到老,而是落得個“到底意難平”的結局。詩中“齊眉舉案”原本的意思是吃飯的時候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表示夫妻之間相敬如賓。這側面的描述即出寶玉的寶玉卻始終惦記着“世外仙姝寂寞林”,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愛情的忠誠,也可以看出他對圓滿的一種渴望和追求。

縱然這種忠誠是值得欽佩的,但是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寶釵何嘗不是一個完美的女子?看來即便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寶玉也不能做到那好了歌中所説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因為他始終執着於黛玉而忽視了身邊一個同樣優秀並一心為他好的女人。縱使他對愛情的忠誠是值得讀者們讚歎的,可是紅樓夢裏的少爺小姐們從未品嚐過生活真正的味道,因為身邊的一切瑣事都可以讓下人們去解決。終日為生計奔波的是別人,只會吟詩作畫的是他們。他們,包括寶玉,把生活和愛情過於理想化了,一點不圓滿就終日惦記着,終生悲歎着,枉自蹉跎。也包括生性敏感多疑的黛玉。

這讓我想起20__年一部很紅的電影《社交網絡》,是以facebook創始人的經歷進行改編的。主角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天才小夥子,因為女友的分手而傷心憤怒,發泄性的創建網站,另整個學校的網絡幾近崩潰。在這過程總他的才能被人意外發覺。而在經歷是非糾葛、朋友背叛的過程中他也越來越富有,最後成為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之一。在影片快要結束時,鏡頭對準了打開facebook的男主角,找到當初分手的女孩的主頁,猶猶豫豫加了她為好友,再坐在電腦前一遍一遍刷新頁面……對於很多人來説他幾乎擁有了一切。名氣,財富青春……卻無法挽回一個女孩的心。生活就是由各種缺憾所組成的,完美的人生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因素令寶黛二人的情感、令《紅樓夢》成為了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別看一座大觀園“天上人間諸景備”,繁華與享樂都只是表象。倘若抽去像鳳姐這樣支持家族的骨幹,大觀園整個內裏就像被蛀空了一樣不堪一擊的。下人們是勾心鬥角,公子少爺是尋歡作樂,而其餘的人也過着天仙一般的生活。當災難不幸地降臨,又有幾個人能自我保全呢?説他們是可憐人也好,説他們可恨也好。其中寶黛二人是最為無辜純潔的,脱離世俗的,他們的愛情是最悲哀的犧牲品。他們是被物質光鮮亮麗的表象矇蔽了的,就像書中提到寶玉對銀兩這樣的東西都沒什麼概念,面對生活的悲劇、求黛玉不得的痛苦怎能自我合理地調解呢?在本書第五十七回中,黛玉的丫鬟紫鵑“試忙玉”,説黛玉將回家去,害的寶玉失魂落魄,傷心落淚。這的確是寶玉對黛玉深情款款的體現,但是在瞭解到時代背景,包括大觀園裏暗裏的爭鬥,不難發現,這段情感是單純的,盲目的,過於理想化的,也是不切實際的“水中月,鏡中花”。寶玉的執迷不悟的確是給本書的悲劇色彩添上了濃厚的一筆。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想必《紅樓夢》中最能體現賈探春心機抱負的就是她對趙姨娘,也就是自己的母親,所説的一句“誰是我舅舅?我舅舅早升九省檢點了。”本是趙姨娘的兄弟死了,想問探春討些下葬的銀子。而探春不僅不給,話語中還透露出她才是主子,並想把自己的庶出身份撇的乾乾淨淨的意思。在二十七回中,她甚至將自己的親生母親的想法評價為“不過是那陰微鄙賤的見識”……在以“孝”為至高美德的古代,這些豈不是徹徹底底暴露了一個沒有管教、不懂尊重的丫頭的形象嗎?而我們再來看賈環,發現這對姐弟還真是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心中的不平衡感促使他故意弄翻燭台,燙傷寶玉,在與丫鬟玩樂吃虧了時還大哭:“都欺負我不是太太養的!”可見,在當時這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風氣了吧。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們固然是不懂得知恩圖報、是忘本的,而從文本中我們可以發現探春對王夫人是敬愛有加。王夫人是賈政的正室,所以也可以算是她半個母親了吧!而一向心高氣傲的探春也一定不會甘於自己庶出的地位而會去努力爭取的。這是探春挺可愛的一面。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探春難得擔當了一回管理者的角色,也是辦事利落,精明強幹,掌握着主動權,在七十四回中更是痛痛快快的給了王善保家的一個巴掌,表現出了自己應有的骨氣。就是這樣一位女子獲得了“紅玫瑰”的稱號,美麗動人而渾身帶刺。可惜,這朵玫瑰卻也未能躲過命運的捉弄。這一曲“分骨肉”描寫的就是探春離別時的肝腸寸斷。唉,誰知道這朵玫瑰是否已在風雨之中凋零了呢!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説什麼,天上天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裏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着,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

聞説道,西方寶樹喚婆婆,上結着長生果。”

這寫惜春的“虛花悟”同她幾位姐姐不同之處就在於,這其中也不能説是有悲劇。因為惜春“將那三春看破”,完全放棄了三位姐姐曾經經歷過的繁華生活,而只求自己的一片清淨。從書中看,探春這個人就是請冷清冷的個性,待人接物也提不起什麼大興致來。相比起她的三位姐姐來説她的存在感是相對低的,因為她基本不習慣成為人羣的中心,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呆在旁邊看着罷了。她也很少出席詩社的活動,在父親賈敬的葬禮上也幾乎不露面。在抄大觀園的那一回中,她冷冷地説:“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夠了。以後你們有事,好歹別累我。”這樣一位冷漠厭世的姑娘,最終是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召喚,也説不出是幸還是不幸。

幾位女子,一段繁華,成一場魂牽夢索的紅樓夢。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3

俗話説得好,“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其意白見。但礙於《水滸》、《三國》等從牙牙學語起就閲讀,再讀已無多大意義。無奈之中,捧起那“石頭”硬啃起來,倒別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幾條真(天真)知拙(笨拙)見,以供茶餘飯後消遣。

首先,本站覺得這本書並不只是單單一本愛情小説所能概括。作者為寫此書,寒窗幾十載,對醫藥、園林、建築、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書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彷彿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怪不得至今還有許多紅學家專門研究此寶。此書所現之人情世故,官場是非,在今天都屢見不鮮內涵之深,可真謂看一遍兩遍不少,讀十遍八遍不多。對於我精讀此書是對吾之文學素養起鞏固、提高,以致於昇華之用,大有相見恨晚之情。

其次,這也是一部悲劇,我細讀一些中外文學名著,大凡流傳下來的,幾乎無一例外全是悲劇。從卡西莫多到寶玉,從羊脂球到阿Q,以致於今日泰坦尼克中的傑克和露絲,都是悲劇人物。正義戰勝邪惡只能在動畫片中存在,沒有哪朝哪代的讚歌流傳下來。特別是中國的《水滸》、《三國》、《紅樓》都遵循着開業艱難後,強勁攀升,接着平穩走勢,最後直線下跌的原則。這又恰與工商管理碩士MBA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產品發展規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規律又彷彿與此緊密相連。一種文明當其躍上頂峯就必將走向衰亡。的確,照現在的環境發展,人類終究有個盡頭,難道這是宇宙亙古不變的定理嗎?難道這是繼柏拉圖哲學中“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一定”理論之後,又一種新模式。待以後

有時間再細細思考此問題,作箇中國的蘇格拉低。

第三,我以為程偉元、高鶚的續寫不成功。雖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線原則,沒有生搬硬套強加於前文之嫌,但終究是焊接產物。他倆根據原作的暗示,追蹤前80回的情節,完成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悲劇,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運結局,使《紅樓夢》成了一部完整的書,從而推動了《紅》在社會的傳播,擴大了它的影響。可是,後40回寫了寶玉中舉和家業復興,違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寫和情節構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筆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離,近來又有人寫了後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麼樣也只能阿里基斯追烏龜,紅樓夢的後40回將是一個永遠的迷。

第四,也就是《紅樓夢》鮮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鳳這個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來説,她“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目光四射,手腕靈活日理萬機,指揮若定。寧國府秦可卿的喪事,特意邀請她去主持操辦,她一去就看出寧國府的五大弊端,並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頓措施。王熙鳳威重令行,旁若無人,形成“脂粉鬚眉齊卻步,更無一個是能人”的局面。這位王夫人的內侄女爭強好勝、追慕虛榮,具有很強的權勢欲。賈府這位年輕俊俏,素有“鳳辣子”之稱的女當家伶牙俐齒,處處討賈母、王夫人的歡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渾,無所不至。

總之,王熙鳳是一個集漂亮、聰明。能幹、貪婪、狠毒於一身的複雜形象。作者還按照生活的邏輯,表現人物,闡發主題的需要,對眾多的輔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個輔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意義,而且能體現出多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來。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是這方面的一個範例。劉姥姥的一進大觀園安排在小説的第六回,當時情節尚未充分展開,作者借劉姥姥這一輔助人物,從社會最底層這樣一個視角,來寫賈府的顯赫氣派。

通過劉姥姥這樣一個鄉下的窮老婆子的眼睛,寫出了鳳姐的虛驕、矜持。劉姥姥第二次進入大觀園的時候,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關係正處在微妙的階段,賈府在表面上正處於繁花似錦的時期。作者將劉姥姥和賈母這樣兩個地位懸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對比。賈母趁此機會極大的滿足了自己的優越感;劉姥姥則為了討得一些封賞,心甘情願的出乖露醜,充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的笑料。劉姥姥第三次進大觀園時,賈府大勢已去,劉姥姥救了巧姐。這樣,劉姥姥無意中成了賈府盛極而衰的見證人。

最後,還是説説它的藝術成就,魯迅曾經指出:“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魯迅所謂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以前的小説敍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敍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紅樓夢》沒有把人物寫某種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沒有把人物當作説教的工具。作者以細膩的筆墨展現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和複雜性。《紅樓夢》打破了傳統小説的單線結構。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關係為中心線索,同時展開貴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寫。在緊緊抓住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戀愛、婚姻悲劇的同時,展開廣闊的社會環境描寫,從而寫出了產生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

其實,關於紅樓夢中可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才剛究出些皮毛而已。譬如今年《讀者》第七期的丫鬟問題,還值得再好好深挖,但礙於自己閲歷淺薄,知識貧乏,無奈只得就此擱筆。再不贅述,還恭請學姐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循循善誘,多多指教,吳達自當感激不盡。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4

我覺得《紅樓夢》的思想有幾個重要方面,一個賈寶玉所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思想,從小説故事來講,賈寶玉年齡也不大,説的話瘋瘋癲癲,有時是你聽得明白的,有時弄不明白,究竟什麼意思呢?譬如説他自己一輩子什麼也不想幹,就想跟姐姐妹妹在一起,混這一輩子,自由自在,死了以後化做一陣青煙散了就完了,看起來好像弄不清楚什麼意思,但是其中有一條不肯讀書,反對仕途經濟。他本來跟薛寶釵還不錯,有一次薛寶釵跟他講話,就提到你也該讀讀書了,年齡也不小了,要準備考試了,要走仕途經濟的路了,結果他就馬上把臉翻了,你給我出去吧,我這個地方沒有你的地方,我這個不懂仕途經濟的,你們趕快出去。一點不含糊,弄得薛寶釵下不了台。

那麼把這些內容跟他的自己無所作為的人生思想結合在一起,實際上他是通過這個情節寫賈寶玉反對當時的科舉制度,反對走仕途經濟道路,你們讀書我就不讀書,要讀書《西廂記》還可以,挺有意思,讀讀,什麼其他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五經,它都是杜撰的,杜撰的話講得很兇,講得很厲害的,但實際上你要看指什麼杜撰的呢?主要是程朱理學,你們都是胡編的,孔夫子的話是不是值得一試很難説,你們硬説是這樣,你們來杜撰的。賈寶玉絕對不走仕途經濟的道路,也不去求什麼其他的名,我就要跟大家姐姐妹妹在一起,高高興興自由自在的過一輩子就行了,實際上他宣傳的是一個什麼呢?從當時階級安排的道路來講,他是對抗統治階級安排的道路,因為當時知識分子讀書就是做官,就是參加科舉考試,沒有第二條路,他堅決不走這條路,他自己的路,就是跟姐姐妹妹們在一起,過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生活,實際上他是宣揚那種自由人生的道路。因為那個時代畢竟離我們太遠了,他找不出另外別的路,他不可能想出更好的道路來,問題是不走你安排好的讀書做官的路,我走我自由自在的,我想怎麼就怎麼,這樣一個自由人生的道路,這一個思想那麼比過去的所有的不做官的人的思想就不一樣了,五十年來,論證的時候有一種看法,認為賈寶玉不肯做官,這個也沒什麼了不起,嵇康、阮籍都不願意做官了,陶淵明也不願意做官的,覺得沒有什麼稀奇,這個不能這麼比,嵇康和阮籍的時代跟曹雪芹的時代完全不是一回事,兩種不同的做官的行為,它的內涵完全不一樣,《紅樓夢》裏説的不做官,是跟仕途經濟對抗的人來説,否定讀書人做官考舉的道路,這對清代的許多知識分子是一個另外的誘導,封建王朝要把讀書人都誘導到參加科舉考試做官,然後呢,幫他來鞏固統治政權,《紅樓夢》裏主導的思想叫他不要走這個路,完全是相反的道路,就是《紅樓夢》第一個方面的思想。

第二個就是婚姻自主,婚姻自由,這個在《紅樓夢》以前,在我們古典小説,古典戲曲裏頭,宣揚這種自由戀愛的戲劇小説也是有的,最有名的《西廂記》,《牡丹亭》,但是這個你要仔細比一比,就有時代的差距,《西廂記》雖然是張生、鶯鶯不尊老夫人的命令最後是自由結合了,但是最後《西廂記》的結局,最後還是張生考上狀元,然後最後皇上賜婚,最後大團圓,圓滿結果。一定是在婚姻問題的一個整個過程中間第一步它是越軌了,但底下呢,越過以後又趕快彌補自己,完全按照封建理法規定的道路一步一步走,走到最後皇上賜婚,封建禮法加上了應急,合法了,沒問題了,就算完結了,沒有反抗到底。而且他的戀愛方式呢,是一見傾心,在府殿上面一見面就覺得漂亮的不得了,那就定了,這是一個。《牡丹亭》柳夢梅也是一樣的,這個男女兩個雙方的,那還沒有見面,做夢,最後也是封建皇帝賜婚,最後也是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承認了,曾經一度越軌的婚姻,最後納入封建的理法的軌道了,那麼因此呢,它原來的有一點點的叛逆性也被消滅掉了,彌補過去了。

到了《紅樓夢》就完全不一樣了,賈寶玉跟林黛玉這個戀愛的發生並不是一見傾心,雖然第一次見面覺得這個人好面熟,好像見過似的,這是寫的一種心裏的感應,一種好感,但是並沒有發生愛情,相反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得很長很長時間,也不斷吵架,吵架又友好了,中間呢,有薛寶釵又來了,加上一個薛寶釵,就是薛寶釵有挺聰明,也長得很漂亮,三個人在一起還有後來的史湘雲,其他女孩子一起,在一起,都來了,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賈寶玉跟這些人在一起,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確定的寫他喜歡那一個,這就顯得《紅樓夢》的戀愛方式已經不是一見傾心,已經是在長期生活當中漸漸地瞭解,最後在長期的瞭解過程中間最後形成他們的愛情,《紅樓夢》的這些地方還是寫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剛才提到的那個薛寶釵給他講到仕途經濟,他翻了臉,這就是一個標誌,説明賈寶玉在愛情問題上,還有他自己的一個思想標準,跟我思想不一致的,我是根本不願意仕途經濟的,他們極力要走仕途經濟道路,那和我是兩回事,所以《紅樓夢》裏所描寫的婚姻,一個是選擇不是一見傾心式的,是要長期的熟悉。第二個志願思想要一致,如果思想不一致,無法結成終生的伴侶,這《紅樓夢》裏寫得很清楚,而且思想一致,不是選擇那個另外一個一致,它要必須是帶有叛逆性質的這種思想他才合自己的胃口,所以跟林黛玉他就完全不一樣,所以賈寶玉也講得很清楚,襲人説你跟林妹妹不這樣,她跟你發脾氣,你反而跟她討好,他就回一句,林妹妹從來不講什麼仕途經濟,她講這個話,我也和她翻臉了,這個標準講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所以《紅樓夢》裏在婚姻問題上面樹立了一個自己的標準,就是要漠視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緣,封建時代的門當户對,一些選擇的標準全對他無效,他必須自己選擇,我現在講的賈寶玉、林黛玉的婚姻的問題,主要是根據前八十回的本子,因為這才是曹雪芹本人的思想,不是後人竄改過的思想。

那麼在這樣一個封建時代,提出了一個婚姻自主,婚姻自由、戀愛自由、婚姻自主這樣一個思想,那可真是了不起,《紅樓夢》也沒有這種口號,沒有婚姻自由啊,婚姻自主這個口號,但是他寫的行動就是他自己的口號的實現,所以這一個思想呢,在當時也是應該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認為這個思想就帶有現代人的思想,因為今天的婚姻戀愛,也不都一樣嗎,一個是不是一見傾心,再也沒有什麼一見傾心的事情,總得要互相理解,再一個,總得要想一致吧,不能完全兩回事嘛,所以我覺得曹雪芹的這種婚姻理想,包括他前面説得人生道路的理想,都是屬於我們今天現代人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是我們時代的人,現代的人提出來的,不走那個統治階級規定好的路,要走自己的路,是我們現代社會人的一種思想,古代那有這種思想,都是一個在家裏父母,一個在社會上的朝廷規定的,所以賈寶玉的人生道路的思想,賈寶玉的婚姻自由的思想,都是近現代人的一種思想所以《紅樓夢》裏寫到尤三姐最後拔劍自殺,為什麼呢,因為別人評説她好像品性不好,她也有口難辯,所以最後就是拔起鴛鴦劍自殺了,這一個情節非常重要,就説明當時的封建的倫理道德的壓力呀,對婦女們有多嚴重,稍微一點別人説的品行不好,這就抬不起頭來了,再也沒辦法做人了,本來説的好好的,柳湘蓮要娶她了,一下子柳湘蓮聽別人説這個人品行不好,馬上就要把鴛鴦劍拿回去,尤三姐覺得再也沒有意思活着了,拿起寶劍就把自己殺了,前面就講的關於《紅樓夢》的時代。

那麼《紅樓夢》裏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曹雪芹講的女兒啊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看到女兒啊,就心裏清爽,看到男子他就覺咄咄逼人,不喜歡,他在當曹雪芹《紅樓夢》裏,用賈寶玉這個形象,一個特殊的形象,這個語言也是特殊的語言,實際上面,這個思想就是反對當時整個封建社會的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這種思想,他反過來,他認為女尊男卑,女孩子才是好的,男人就不好,因為是處在一個男權社會,整個封建社會掌權的都是男人,那麼他對這個社會的政權,對這個社會的政治道路,都加以一種否定,那麼當然他對男子沒有好的印象。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5

王夫人與賈母的關係。賈母毫無疑問是全書中最有福氣的人。她嫁入賈府時應該是賈家上升的階段。丈夫代善是個帥哥,賈母曾説“這些兒子孫子就只寶玉象他爺爺”,可見也是個面如秋月色若春花的萬人迷。賈母與他感情很好,生了三個(也許不止)兒女。賈母年輕時管理家政很有才幹,比鳳姐“還來得呢”,嘴巧心活,肯定也很討公婆喜歡。她雖沒讀什麼書,也並不重視女孩子的文化教育,但她本熱鬧,有心胸,有品味,並非尚德不尚才的人。她不但能幹,而且善於享受生活。她愛看仇十洲的畫,會“收拾屋子”,曾建議黛玉用霞影紗配翠竹,還幫寶釵選擇室內陳設,“保管又素淨又大方”,善於欣賞音樂,在元宵宴和中秋宴上就表現出對音樂欣賞的品味,對於無聊的言情小説也自有一番批評。異性喜歡互補性格,同性則是物以類聚。賈母喜歡的人身上都有她的影子,比如鳳姐的精明,黛玉的詼諧,湘雲的豪爽,寶琴的熱情以及鴛鴦的能幹和晴雯的靈巧。她比王夫人顯然更脱俗更浪漫,王夫人剛嫁過來時性格肯定不入賈母的眼,而且也沒有賈母的才幹,賈母又是個有一説一的人,可能有意無意也會説她兩句。王夫人具有鳳姐和探春的某些特點,但並沒有她們的口才和能力,因此只好少説話,賈母説她“木頭似的”,她倒真是藏拙,與寶釵掩蓋鋒芒的“藏拙”不同。總之,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領導手下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王夫人總算忍過來了,後來賈母也比較疼她了,對於一個對自己忍耐,尊重又聽話的兒媳婦,誰還忍心罵她呢。相比起邢夫人,王夫人也算能幹,老實,孃家又有地位,更重要的是,生了寶玉這麼個“活龍”。賈母老了以後,家務交給兒媳,脾氣肯定也越來越好了。王夫人的地位直線上升,雖然賈珠之死給她很大打擊,但她很快就把自己的侄女王熙鳳嫁給賈璉以鞏固她在賈家的地位,保證在寶玉長大之前自己依然掌握賈府大權。王熙鳳倒也沒辜負她,對她比對自己婆婆親得多,而且又討得閤家(尤其是賈母)的歡心。後來她的女兒元春又做了貴妃,她在賈家的地位當然就更鞏固了。

王夫人與黛玉的關係又如何呢?多數人認為她不喜歡黛玉,所以阻撓她與寶玉的愛情。那麼她為什麼不喜歡黛玉呢?首先,性格不合,黛玉是風流靈巧,鋒芒畢露的人,與王夫人人生哲學不同。我上大學時看過一本報告文學,名字忘記了,是以前慈禧太后的宮女回憶以前生活的,她説慈禧喜歡的女孩應該是好處深藏不露,不要過於彰顯,應該是從內部隱隱約約透出光彩來,象珍珠一樣,若是表面光華閃爍刺目就不好了(大意如此)。我想這是眾多王夫人式封建衞道士對女孩的要求。其次,黛玉有很多明顯的缺點,身體不好,愛找麻煩要配藥;脾氣不好,多疑愛哭;而且還喜歡招惹寶玉,三日好了,兩日惱了,讓寶玉為她神魂顛倒,這是王夫人最恨的。一方面寶玉是她在賈府呼風喚雨的最後本錢(“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振興家業的希望,不應執迷於兒女私情,另一方面,在愛情方面不如意的中年女性往往把全部感情寄託在兒子身上,她憎恨以黛玉晴雯等為首的與寶玉親密的年輕女孩子就包含了這種變態的醋妒心理。不過我還有一點看法就是,王夫人在瞭解黛玉這些特點之前就不喜歡她,確切説是有成見。證據也在林黛玉進賈府這回,她頭一次見面就再三告誡林黛玉,跟別的姐妹們怎麼玩都行,但對寶玉,王夫人説了兩次“休要睬他”。意思很明白:你別招惹我的寶貝兒子!眾所周知,這時黛玉是初進賈府,百般小心,還沒有表現出後來在賈母寵愛下使出來的小性兒,舉止也是穩重大方的,而且這時候也就十歲左右,古人發育晚,黛玉本來就長得有點營養不良,不會有尤物般引人遐思的外貌(曹公那一番描寫只是小説家在主角出場時的例行描寫),何以王夫人要這般敏感?説她愛子心切吧,怎麼不見她對寶釵寶琴等人説過這種話,她們更漂亮,而且進賈府時寶玉更大,應更避嫌才是。我的推測是黛玉長得象一個王夫人很討厭的人,王夫人後來討厭晴雯,就説她“眉眼有幾分象你林妹妹”,可見她是連黛玉的外貌也討厭的。其實黛玉的外貌應是惹人憐愛的,之所以讓王夫人看了刺眼是因為她象了王夫人很討厭的人。這個人是誰呢?最自然的推論是她的母親,賈敏。舊社會大家庭中婆媳不合,姑嫂不合是很正常的。

曹公沒怎麼寫賈敏,小説剛開始不久,她就去世了。賈雨村評價黛玉時説“度其母不凡,故有此女”。我們由此可以推測賈敏是個怎樣的人。她是賈母最小,最寵愛的女兒,自然有着天仙般的容貌氣質,而且也象她的母親和女兒一樣,伶牙俐齒,有品味,擅於作樂,享受生活。她生在賈府鼎盛時期,真正“白玉為堂金作馬”的時候,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女。王夫人在與鳳姐商量抄檢大觀園時,提到“單説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嫁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是千金小姐的體統!”又説自己“沒享過什麼大富貴”,可見王夫人做姑娘時也沒有賈敏這麼舒服。遙想當年王夫人初入賈府,承擔起管家重任,肯定是謹慎小心,生怕婆婆挑錯。看到賈敏雖與自己年齡相仿卻過着輕鬆嬌縱的生活,怎不羨慕加嫉妒。偏賈敏可能也是個口無遮攔的人,暗中得罪二嫂還不自知。賈母疼愛她,不肯讓她過早出嫁,長期相處可能更加劇了王夫人與她的矛盾。李紈曾嫌林妹妹嘴刁,説:“只求老天保佑你趕明也得幾個千刁萬惡的大姑子小姑子。”這在李紈是句玩話,但可能王夫人以前在心中對賈敏倒真是這樣詛咒的。可最後賈敏嫁給了出身清貴,才華出眾,前途無量的探花林如海,相比起瀟灑飄逸的林妹夫,賈政雖好讀書卻始終沒中(葉公好龍?讀腐書?),爵位也給哥哥賈赦襲了,幸虧皇帝賞了個官,而且平時雖養了羣清客,卻沒真見他做過什麼詩,比起林如海這樣的只能算附庸風雅。林家雖不如賈家富貴,但林如海自立門户,沒有公婆姑嫂約束,到任時攜夫人同行,何等風光自由!而且林如海對賈敏一往情深(雖有幾房姬妾也都是為了生兒子用,何況也沒生出來),賈敏死後立刻對女兒表白絕不續絃。封建時代得此一老公此生足矣。總之,嫁給林如海可真令人羨慕!(説不定王夫人還暗戀過林如海,只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呵呵,我要是個惡俗導演,拍部《戲説紅樓之紅樓前傳》一定會有這個情節!——玩笑。)王夫人對小姑子這番憤憤不平一生都無處發瀉,如今她女兒倒投*來了,你説能放過她嗎?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6

如果説有一本小説能夠常看常新,永不覺枯燥的,現代文學裏大概只有《白鹿原》,古典小説裏有不少,四大名著都算,但只有《紅樓夢》,每過一段時間閲讀,感受都會不同。

我很小就看此書,幼年懵懂閲讀只重情節,少年時多探究人物性格和命運,現在研讀更重視小説的內涵感受。好的小説,其思想內涵和意識形態也是深邃博大、自成一體的,而《紅樓夢》,更融入了哲學、美學、政治、社會、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現象,吸納了詩詞、歌賦、建築、園林、繪畫、美食等藝術形式,它構築了一個迷宮一樣的世界,寫出了社會最真實的人情世故,也碰觸着每個閲讀者心靈最隱祕的情感角落。它是一塊磁石,走進去都會不自覺地被深深吸引。因此,愛好者眾多,研究者更多,從書成之日起就造就了名家輩出的“紅學”,有人感歎道:“《紅樓夢》一書,養活了多少紅學家!”

《紅樓夢》描寫人物是小説中最多的。曾有人做過統計,《紅樓夢》中一共寫了975個人物,其中有姓名稱謂的就有732人,無姓名稱謂的有243人,而這些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生動分明,不僅有着人物形象的主導性格,各種性格還表現出了多維性、複雜性和立體感。特別是主要的幾十個人物,如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鮮活的似乎可以從紙上走下來。

曹公對人物的勾勒,是非常獨到的。一種是對獨特性分明的人物,通過對比凸顯性格,如寫林黛玉,運用寫意手法:“兩彎似蹙非蹙?O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詩意的語言,非常傳神地寫出了黛玉的靈秀、病弱、美麗、善感,寫寶釵則純是白描:“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寥寥幾句,一個健康美麗、教養良好的大家閨秀就呼之欲出了。另一種是從其他人的眼中的形象來對比,寫在眾人眼中的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又寫薛蟠“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裏”,點出黛玉的美,是那種風流裊娜、配得上芙蓉花“風露清愁”的美;寫薛寶釵則有寶玉忘情那段:“再看寶釵形容,只見臉若銀盆,眼同水杏,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明豔無儔的美人“豔冠羣芳”,呼應了寶釵的花籤牡丹花。

曹公對林薛的塑造,成就了文學史上最鮮明的對照,可以説在1000箇中國人的心中,就有着1000個林黛玉、薛寶釵的形象。不管《紅樓夢》改編成什麼藝術形式,電影電視劇也好,繪畫、歌舞或者戲劇也好,每個中國人都能毫無懸念地一下子把這兩位“環肥燕瘦”的女子區分開來。還記得李少紅導演的電視劇《新紅樓夢》出來後,評論界一片噓聲,批判聲最大的就是劇中林黛玉看起來居然比薛寶釵還要“珠圓玉潤”!

曹公對人物描寫,還注重於相似性格的人物不同之處的對比。如紫鵑和襲人同樣屬於温柔和氣的類型,紫鵑情辭試寶玉,聰明勇敢、俠骨柔腸躍然紙上,其忠誠無私可欽可敬;襲人進言王夫人,性格中的世故圓滑、穩重馴順暴露無遺,其隱忍善謀足令人側目。黛玉、妙玉同樣清高自詡,黛玉的清高中含着温暖的少女的天真和熱情,她會認真細緻地指導香菱學作詩,對寶玉的愛情深深執着;妙玉則多了一分冷漠矯揉,以“檻外人”自居,對紅塵俗世人物存有深深鄙視。

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的不同,曹公還採用了類似烘托的手法,稱為其獨創的“影子”寫法。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的設定,實際上是各種人物在不同社會階層上的影射,襲人為寶釵的影子,兩人在為人處世、性格特點直至價值取向上頗多一致;晴雯為黛玉的影子,晴雯的悲慘遭遇是黛玉不幸命運的“彩排”;“襲為釵影,晴為黛影”,這樣的寫法,於人物的性格命運上的互補、互似、互襯,更是顯得意味深長。

張愛玲説人生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魯迅先生更是感歎,“自從《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這些話,都點出了《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步千古的地位,更牽引承載着一代代讀者的思索和感歎。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7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皆聞名於世,也在多個方面吸引了我。《西遊記》吸引我的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神魔經歷;《水滸傳》吸引我的是梁山一百零八個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三國演義》吸引我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和諸侯割據混戰的歷史場景;而《紅樓夢》吸引我的有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還有其所體現的深遠的社會意義。

僅是寶玉、黛玉這幾十號人物,組合起來便是説厚不厚,説薄也不薄的《紅樓夢》一書。相比於其他三本名著而言,《紅樓夢》的故事架構並不算複雜。其敍述地點主要是金陵城這一隅之地;敍述的對象主要是賈王、史、薛這四大家族。曹公用一隻筆,就把形色名異,包羅萬象寫在這本書裏了。他寫盡了皇權富貴,寫盡了人情冷暖,寫盡了風花雪月,也寫盡了悲歡離合。

説到這裏的人物,關於他們各自名稱的設定,我讀完之後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也許是《石頭記》這個名字不夠吸到人吧,後來它被改名為《紅樓夢》,但最初看到這個名字時也好奇過為什麼不改為《紅樓》,而是要多出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字呢?後來才知道,或許是因為這紅樓諸事本就是一場夢吧!無論是開頭的神瑛侍者絳珠仙草,還是結尾的寶玉出家,黛玉身死,都是一場夢。大觀園是夢,大觀園裏的愛恨情仇更是夢。至於寶玉的姓氏“賈”,依我看來,更是印證了我的想法。這一世的仙草用畢生的眼淚還了上一世的甘露,還完了,夢就醒了,所以寶玉出了家,黛玉跳了河。紅樓夢醒,曹公筆停。

一讀《紅樓夢》,讀的是寶玉、黛玉的悽美愛情;二讀《紅樓夢》讀的是大門大户的無奈不幸;三讀《紅樓夢》讀的是封建禮教的迫害約束。《紅樓夢》的故事寫於清朝由盛轉衰的時代,那個將衰不衰的年代,那個政治不甚清明、思想不甚開放的年代。而在那個年代,卻出了“混世魔王”與“多情才女”的故事,二人的結局註定是在封建禮教的約束下以悲慘為結局的。

林黛玉自幼便有不足之症,在深閨中養着,未涉世事,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卻也識得些許字,雖並非大家之後,但一身的氣度卻是絲毫不比其他人少上半分,她也有着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傲氣。黛玉自知來到賈府雖未有人對她不敬,但卻是打心眼裏覺得這裏的繁華並不屬於自己。她總是有着一份深亡藏於心底的自卑,所以她在初到賈府時,一言一行都透露出小心謹慎。她不得不學着察言觀色,不動聲色地去學會賈府的規則和禮數,這不僅僅體現了黛玉骨子裏的那份高傲,更是讓人不免唏噓這封建時期的令人發愁的禮條。一味地小心翼翼,讓本就多愁善感的女子變得更加傷春悲秋,所以在後來,哪怕是看見了再普通不過的落花她都忍不住聯想到自己。黛玉葬花,葬的不僅僅是季節的變換,更是來到賈府後改變的自己,是封建禮條下備受迫害,苦不堪言卻又無人可訴苦的那個苦命的自己。

至於寶玉,本就是大家族捧在手心上的貴公子,哪怕一世清閒,憑着賈府那龐大深厚的家業,他便可以一世無憂了。所以他在與黛玉初見時便説出“這個妹妹我見過”的放蕩之語,甚至會因為姐妹們都沒有玉而將自打出生以來便銜於口中,隨身不離的玉佩隨意地扔在地上,這般任性,卻也讓整個要府都拿他沒辦法。他的任性卻只有黛玉能懂,她懂他的“不想讀書就不讀書”,所以在所有妹妹中賈寶玉和黛玉相處得最是歡愉,也為後來兩個人的情投意合作了鋪墊。但終是天意弄人,一個“金玉良緣”將兩人生生拆散,本來玉和鎖是上天配好的一對,卻被人們誤會,讓兩人都合不了心意。這結尾不免讓人對古代的封建家族產生不滿。

後來我才明白這些不滿不僅應該放在那些大家族上,更要放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上。作為一名21世紀受過良好教育的少年,從我的角度來看,古代的制度確實是弊大於利,“三從四德”“三綱五常”便是他們給部分羣體制定的專門“規則”。以前寫語文試卷,只要碰上與古代或者舊時代有關的題目,多會有“表現了封建制度/舊制度的黑暗以及對人民的壓迫”這樣一句話,當時還不明白。現在讀完《紅樓夢》,對這句話可能就會有更深地理解了。“寶黛”的愛情悲劇,寶玉沒有錯.黛玉也沒有錯,錯的是那個時代。如果他們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生在一個相對自由,可以自由戀愛的年代,兩人的結局都不會是這麼悲慘,更不會讓一個富有才情的女子就這樣香消玉殞。

《紅樓夢》中除了寶玉、黛玉的悲劇愛情讓人惋惜,還有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興衰讓人心痛。從中我們看出了時代變遷與王朝更迭。而這所有的事件幾乎都顯示出了頹敗之勢,讓人在讀的過程中就能預料到似乎是以悲劇結尾了。確實,統一是歷史潮流,無論是哪朝哪代,都無法真正實現長治久安。新中國的建立是歷史選擇的結果,而現在的科學、發展、平等與和平,更是全人類所希望看的。封建統治江所以會滅亡,不僅僅是因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紛爭不斷,戰亂不停,更是因為沒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專制制度下的“皇帝”。更何況,封建制度,不僅僅是束縛了人們的行為,更是將人們的思想都一併控制了。《紅樓夢》中那些不願向命運屈服,在“男權”社會沒有話語權,一輩子無法擺封建禮教束縛的悲情女子地描寫,更是把對封建社會多方面的控訴都體現出來了。

我們都是普通人,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專制永遠都無法實現。而我們現在的民主制度,是人民選擇的,是歷史選擇的,自然也會的正確的。紅樓一夢,夢醒了,就該回到現實。在現實中,我們依然要直面生活,但與紅樓中的人物命運不同,在我們這個時代,通過努力奮鬥,我們就會越來越幸福,越來越靠近“中國夢想”。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8

今年暑假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我讀完第一章就已經愛不釋手了。

它主要是以寶黛二人的感情杯具寫的,它以生動的描述,寫出了那時候大家族的悲歡離合。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愛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正因我覺得她美麗、聰明,又很好學,還知書達理。但是,她的缺點就是太多愁善感。我最不喜愛的人物就是薛寶釵,正因她明知黛玉多愁善感,沒有母親,還在薛姨媽懷裏撒嬌,感覺好像是故意的。我不太喜愛《紅樓夢》的結尾部分,正因太悲慘了。

讀了《紅樓夢》,讓我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還要學習《紅樓夢》中人物的優點,從自身找找有沒有和裏面人物同樣的缺點,並把它改正。這是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有些地方還不是太懂,以後有時刻我會再好好閲讀它,堅信會有更多的體會和感想。

《紅樓夢》塑造了一個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觀眼睛,因此他看到了一個慾望無窮、沽名釣譽、巧取豪奪的泥濁世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説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誕歌。甄士隱為《好了歌》作了註解。他的解,是對泥濁世界和荒誕人生的“解構”。原來,這個金玉其外的人羣舞台,演的但是是一幕幕荒誕戲劇:“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紅樓夢》有一首荒誕主題歌,還有一個荒誕象徵物,這就是“風月寶鑑”。

寶鑑的這一面是美色,寶鑑的另一面是骷髏。賈瑞死在美女的毒計之下是慘劇,而追逐骷髏似的幻影幻象則是幾乎人人都有的荒誕劇。難道只有賈瑞擁抱骷髏?人世間在仕途經濟路上辛苦奔波、走火入魔的名利之徒,哪一個不是生活在幻覺之中的賈瑞?總之,揭示世道人生甚荒唐的荒誕性,是《紅樓夢》極為深刻的另一。

如果説,林黛玉之死是《紅樓夢》杯具最深刻的一幕,那麼,賈雨村的故事則是《紅樓夢》喜劇最典型的一幕。《紅樓夢》的大情節剛剛展開,就有賈雨村“葫蘆僧判葫蘆案”。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賈雨村本來還是想當一名好官的。他出身詩書仕宦之族,當他家道衰落後在甄士隱家隔壁的葫蘆廟裏賣文為生時,也是志氣不凡才會被甄氏所看中並資助他上京赴考中了進士,還當了縣太爺。被革職後浪跡天下又當了林黛玉的塾師。聰明的他透過林如海的關聯和推薦,便在賈政的幫忙下“補授了應天府”。但是一下立刻任就碰上薛蟠倚財仗勢搶奪英蓮、打死馮淵的訟事。

賈雨村開始應對事實時也正氣凜然,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併發籤差人立刻把兇犯族中人拿來拷問。但是,站在桌邊上的“門子”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雨村心中疑怪,只好停了手,來到密室聽這個聽差敍述訟事的來龍去脈和保烏紗帽的“護官符”,而訟事中的被告恰恰是護官符中的薛家,又連及同在“護官符”中的賈家,甚至王家,這可非同小可。最後,他聽了“門子”的鬼主意雖口稱“不妥,不妥”,還是採納了“不妥”的處理辦法,昧着良心,徇情枉法,胡亂決定了此案,放走兇手,之後便急忙作書信兩封給賈政與王子騰報功,説一聲“令甥之事已定,不必過慮”。為了封鎖此事,又把那個給他使眼色、出計謀的門子發配遠方充軍,以堵其口。

王國維在評説《紅樓夢》的杯具價值時,指出關鍵性的一點,是《紅樓夢》不把杯具之因歸罪於幾個“蛇蠍之人”,而是“共同關聯”的結果,如林黛玉,她並非死於幾個“封建主義者”之手,而是死於共同關聯的“共犯結構”之中。而“結構中人”並非壞人,恰恰是一些愛她的人,包括最愛他的賈寶玉與賈母。他們實際上都成了製造林黛玉杯具的共謀,都有一份職責。這種杯具不是偶然性的杯具,而是人處於社會關聯結構之中成為“結構的人質”的杯具。

《紅樓夢》的懺悔意識,正是意識到自己乃是共謀而負有一份職責的意識。《紅樓夢》正正因有此意識而擺脱了“誰是兇手”的世俗視角,進入以共負原則為精神支點的超越視角。可惜王國維未能發現《紅樓夢》美學價值中的另一半--喜劇價值同樣具有它的特殊的深刻性,即同樣沒有陷入世俗視角之中。

賈雨村在亂判葫蘆案中扮演荒誕主體的主角,但他並不是“蛇蠍之人”的主角。當他以生命個體的本然應對訟事時,頭腦十分清醒,決定十分明快,但是,一旦訟事進入社會關聯結構網絡之中,他便沒有,並立即變成了結構的人質。他應對明目張膽的殺人行為而發怒時,既有良心也有忠心(忠於王法),但是良心與忠心的代價是必將毀掉他的剛剛起步的仕途前程。一念之差,他選取了徇私枉法,也因此變審判官為“兇手的共謀”。可見,馮淵無端被打死,既是薛蟠的罪,也是支撐薛蟠的整個社會大結構的共同犯罪。説薛蟠仗勢殺人,這個“勢”,就是他背後的結構。

賈雨村在葫蘆戲中扮演荒誕主角,表面上是喜劇,內在則是一個士人沒有、沒有靈魂主體性的深刻杯具。總之,《紅樓夢》的內在結構,是杯具與荒誕劇兼備的雙重結構。也能夠説,《紅樓夢》的偉大,是大杯具與大喜劇融合為一、同時呈現出雙重意藴的偉大。一百年來的《紅樓夢》研究只重其杯具性,忽略其荒誕性,這天正需要我們做一補充。

王國維説《紅樓夢》是哲學的,指的不是《紅樓夢》的哲學理念,而是它的生命哲學意味和審美意味,即由《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及其他女子等美麗生命所呈現的生命形上意味。也就是説《紅樓夢》的永恆魅力和美感源泉,不在於它與社會形態變動相連接而產生的意識形態,而在於它呈現了一羣生命,一羣空前精彩的詩意個體生命。這些生命,也帶有兒童的天真和原始的氣息,在你爭我奪的功利社會裏都在內心持續一種最質樸、最純正的東西。

《紅樓夢》塑造林黛玉等一羣至真至美的詩意女子形象,是中國文學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奇觀,也是世界文學的奇觀。《紅樓夢》女性詩意生命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主要形象,如林黛玉、晴雯、鴛鴦等有一共同特點:不僅僅外貌極美,而且有奇特的內心,這便是內在詩情。

賈寶玉稱她們屬於淨水世界,這不僅僅是概括她們的“柔情似水”的女性生理特點,而且概述了她們有一種天生的與男子泥濁世界拉開內心距離的極為乾淨的心理特點。她們的乾淨,是內心最深處的乾淨,她們的美麗,是植根於真性情的美麗。因此,曹雪芹給予她們的生命以最高的禮讚。

他透過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禮讚晴雯説:“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這一讚辭,既是獻給晴雯,也是獻給其他所有的詩意女子。《芙蓉女兒誄》出現於《紅樓夢》的第七十八回,至此,曹雪芹的眼淚快流盡了。

他借寶玉對所愛女子的最高也是最後的禮讚,包含着絕望,也包含着期望。那個以國賊祿鬼為主體的泥濁世界使他絕望,但是,那個如同星辰日月的淨水世界則寄託着他的詩意夢想。《紅樓夢》的哲學意味正是,人類的詩意的生命應當生活在泥濁世界的彼岸,不好落入巧取豪奪的深淵之中。

人生只是到人間走一遭的瞬間,最高的詩意應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如林黛玉、晴雯、鴛鴦、尤三姐等,回到宇宙深處的故鄉時,不帶俗世中濁泥與塵埃,乃是一片身心的明淨與明麗。《紅樓夢》充滿杯具氛圍,正是正因它本身就是這樣一曲悲絕千古的詩意生命的輓歌。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9

讀罷《紅樓夢》,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玉和黛玉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他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而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

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寵妃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着自己、充實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説他是異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説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説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説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説那種語言的敍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前面説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説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説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挺美好的。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0

《紅樓夢》中寫了一大羣青春年少的女子,作品充滿了青春的笑和淚、愛和怨、酒和詩。史湘雲作為眾芳中的一員, 被喻為海棠的象徵,她有着林黛玉的聰穎和真摯,卻沒有她的憂鬱和褊狹;她有着薛寶釵的才思和醇厚,卻不像她那樣冷漠和矯情;她有王熙鳳的潑辣和爽利,卻沒有她的殘忍和貪婪,她是一個內外兼修的美女。

一、貌美

湘雲因其姿容瀟灑、高雅脱俗深得眾人喜愛。《紅樓夢》中並無對史湘雲相貌的正面描摹,但是卻從側面寫她和寶玉面貌彷彿。三十一回中寶釵提到:“他在這裏住着,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額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他站在那椅子後邊,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寶玉,你過來,仔細那上頭掛的燈穗子,招下灰來,迷了眼。’”寶玉的面貌書中是描寫過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曹雪芹描寫的寶玉的外貌,真可謂美極,湘雲和他相像,女兒的俊秀之外,也兼有男兒的俊朗。

二、才情美

湘雲才思敏捷,是個才華橫溢的女詩人。她熱衷於創辦詩社,在詩歌評論中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羣芳宴史湘雲掣得海棠花籤,簽上的詩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這是蘇軾詠海棠的名句。吟詠白海棠,史湘雲來遲了,在別人幾乎已將意思説盡的情況下,她竟一連弄了兩首,且新穎別緻,另有意趣,贏得了眾人的讚歎和激賞,被評為壓卷之作。大觀園的最後一次詩會,她的柳絮詞,寫得嫵媚清鮮,黛玉看後笑道:“好得很,又新鮮,又有趣兒。”湘雲詩興到來時,熱情洋溢,忘乎所以,被謔稱為“詩瘋子”。蘆雪庵聯詩,她一邊是忙忙的吃菜,句如連珠,詩如泉湧,力戰黛玉、寶釵、寶琴三傑。林黛玉是大觀園中公認的最有詩人氣度和才賦的少女了,作者寫她多次讚賞湘雲的詩,可見湘雲的詩才的確是出眾的。此外,第三十一回,湘雲與丫環翠縷拾金麒麟論陰陽,與翠縷的一問一答中,可能看出:湘雲較之寶釵,黛玉才華出眾,學識淵博,懂得周易之理,陰陽學説,諸子百家無所不知。兼有寶釵的才思,又有着黛玉的聰慧、少女的活力。

三、率真美

第一、她的笑。讀過《紅樓夢》的人,恐怕都不會忘記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的出場,無獨有偶,湘雲的出場也是先聲奪人的,她是和着笑聲出場的。湘雲是大觀園女兒國裏笑得最多一個少女,她常是“大説大笑”,“拍手笑”,“拿手帕子捂着嘴呵呵的笑”,有時笑得“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甚至笑得“連人帶椅子歪倒了”。……,她走到哪裏,哪裏的空氣就活躍起來,就有了歡聲笑語。

第二、她的説。這不是贊她説的妙,而是講她説的直,快人快語。而最能説明她心直口快的事,發生在薛寶釵生日看完戲後,當大家猜出戲中小旦活像黛玉,都不敢説時,湘雲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脂硯齋評湘雲“事無不可對人言”,可見口快口直是湘雲豪爽性格的另一突出表現。史湘雲的真率爽直,不只是説笑,在實際行動中也有不少表現。《紅樓夢》前80回,寫了史湘雲兩次酣眠,一次酣眠芍藥茵,醉後睡姿優美動人;一次酣眠桃花被,睡得痴酣而無所顧忌。這些日常生活場景,看似平淡無奇,卻把湘雲豪放爽直的獨特之美,通過生機盎然的意境,色彩協調的畫面,動人心魄的人物儀態,表現得令人陶醉、神往。

第三、為人、為事。她很少或者説根本不會為自己打算什麼,爭取什麼。即使後來勸説寶玉讀書,遭到寶玉的責備之後,她以後再也沒説過類似的話。並且對寶玉一如既往,毫無芥蒂。她就是這樣一個胸無心機,不用心機的姑娘。湘雲沒有林黛玉的尖酸小性兒,也沒有薛寶釵的世故精明。她是個直來直去,有話明講,從不因口舌齟齬而耿耿於懷的爽快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史湘雲與奴婢之間特別親密的關係,無論對平兒、襲人或者香菱、翠縷,她都一視同仁,從來不“拿小姐的款”。湘雲思想性格不與封建傳統一致的一面,是她人品美的體現,閃耀着人性的光輝。史湘雲的身世是悽悽切切的, 但她沒有黛玉的自卑心理,也不像黛玉那樣自怨自艾,悲天憫人,用眼淚和歎息來折磨自己,她總是以樂觀、曠達、寬宏量忘卻自己的不幸和不快,那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她那豪情率真的可愛性格,更沒有扼殺她生活的熱情和活力。愛説愛笑,敢作敢為,率真和豪爽,這是史湘雲性格難能可貴的一點。

總之,人品美、才情美、性格美表現在獨具特色的湘雲身上,正是二百年來絕大多數讀者深深喜愛、熱烈讚歎這一藝術形象的主要原因。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完美無疑地將紅樓夢寫作意圖展現出來,紅樓夢在我眼裏是四大名著中最為傳奇的一本書,它將人間的人情世故、人民的柴米油鹽、男女的真情、封建禮教的冷酷無不一一展現出來,讓人讀完,眼中不禁隱藏着幾滴清淚,心中不禁隱隱酸澀……

很多人或許認為紅樓夢就是一部寫着黛玉、寶玉、寶釵三人輾轉反側的複雜愛情故事,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曹公在紅樓夢裏向世人傳達可不僅僅是一段苦虐的愛情故事,這未免太俗。曹公表達出了貴族生活的紙醉金迷,奴隸階層的辛酸可憐,封建禮教之下有情人不成眷屬的悲劇……

紅樓夢宛如一樽醇厚的女兒紅,初嘗時,心中瞬間充盈着它的獨特酒香;待神情微醺時,身若置於紅樓之中,不捨分離;而後你大醉之時,心若隨黛玉而去,一點點地沉浸在他們的愛恨情長之中;大夢初醒之時,心中不禁酸澀苦悶。當真好一杯女兒紅,好一本紅樓夢!待我遨遊完紅樓世界後,心中只為黛玉寶玉的愛而不得而悲憤,為那時“該死”的封建禮教而怨恨,心中顧不得其他了,我仿若成了一個悲天下之悽苦、憫人世之不幸的“聖人”,心中無限悲憤埋怨無處發泄,只得在這兒傾訴出來,還望諸公且聽我一言,如若哪裏不對,還望多多包涵。

紅樓可用博大精深來形容,若今日從方方面面來説,怕是用三天三夜都不能把開頭説完。但當我讀完紅樓時,縈繞於我心頭唯有黛玉、寶玉、寶釵二人悲劇愛情讓我自陷其中,無法自拔,今日我便將從這三人説起吧。

曹公在這三人選擇第一個出場的便是黛玉,她自小無了母親,與父親相依為命,身體孱弱,卻生得一副好面容,“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正是曹公心中的黛玉,可見黛玉其人如何貌美了,也正是這樣的一副好面貌方得寶玉一見傾心。黛玉與寶玉乃是前世仙緣,今日報恩的緣分,寶玉前世乃是神瑛侍者,黛玉則是受神瑛侍者日日灌溉之恩,今世來還恩的絳珠仙草,神瑛侍者因思戀凡塵而投生賈府之子賈寶玉,絳珠仙草則隨他而來,投生與林府之女黛玉前來還恩,光是這前世仙緣就註定了黛玉與寶玉戀情經天地之驗證,最終卻敗於封建禮教之下。比起與其他女子之不同,寶玉更看重黛玉不為世俗所侵染,這一點就連寶姐姐也不能相比,書中有證“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説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不去,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寶姑娘的話也沒説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説又不是,不説也不是。”書中借襲人的話説明了寶玉不喜別人勸他念那些程朱理學的書,諷刺那些一心只在仕途的人為祿蠹,可見有多不喜別人勸他隨波逐流,下文他有説道“林姑娘從來説過這些混賬話嗎?要是他也説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可見寶玉視黛玉為知己,與旁人不能可比。

黛玉因自小無母親,從小就有敏感謹慎的性格,在賈府更覺得無依無靠的,唯有寶玉才能給她一點慰藉,黛玉比起寶釵仿若一朵隱隱帶刺寄人籬下的薔薇,常常豎起保護自己的刺以作自己的保護罩,因此許多人不喜黛玉,黛玉性情冷僻,才情卻讓眾人佩服,一首葬花吟惹得寶玉更我見猶憐,如痴如醉在這紅顏凋殘的悽苦之中,“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藏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有多少人為此絕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啊!黛玉雖是個性情孤僻,常常會自艾自歎的人,但對寶玉卻是真情相待,除了我上文所説她不勸寶玉“上進”,但也更對寶玉傾覆所有,第十八回,黛玉偷偷幫寶玉作詩,黛玉是何等人啊,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如若幫作詩一事被當時賈妃發現,只怕是個欺上的罪名吧,而那時寶釵卻是稍稍提醒寶玉“綠蠟”之意,而這時寶釵仿若成了黛玉般謹慎,而在這段,曹公將黛玉描繪甚是靈動,像把黛玉另一面展現了出來。而在第四十四回,寶玉祭未拜死了的金釧早早離府,眾人到處尋找,唯有黛玉知道寶玉去哪了,可見黛玉是最瞭解寶玉的人。這幾點就已經知道黛玉是寶玉精神上的良配。

前言黛玉是下凡還恩的,那眼淚流完了是否會歸去,曹公早早埋下了伏筆,見四十九回,黛玉道:“近來我只覺得心酸,眼淚卻像比舊年少了些似的。心裏只管心痛,眼淚卻不多。”可見曹公從一開始就設下黛玉寶玉不能白首偕老的結局,黛玉還完了眼淚就會離去,而在黛玉的死去方式,高鶚則用了焚稿斷情這一詩意化的方式奠定了黛玉寶玉悲劇結局,讓人可悲可歎,“玉帶林中掛”也終得了應驗。

但黛玉與寶玉不能達到可喜的結局,其中最大的阻礙也是寶釵。寶釵可謂封建道德模範世人所倡導的良婦,判詞“可歎停機德”正是描繪的是寶釵,“停機德”借用了一個典故,指一妻子見丈夫不認真讀書,一刀劃破自己紡織的布説,你若是不好好唸書,我就與你決裂,故稱停機之德。這被世人所倡導的婦女道德,在寶釵身上處處得到體現。可最終寶玉也未能與寶釵長相廝守,這與寶玉的叛逆性格息息相關,寶釵受封建禮教之荼害,即便日後成了她朝思暮想的“寶二奶奶”,但在婚後她與寶玉的生活並不快樂,她一味勸説寶玉“上進”,企圖將寶玉拉進封建科舉之中,成為追求仕途的“祿蠹”,但這一點使得她與寶玉漸行漸遠。或許寶玉與寶釵可稱得“三觀不合”,最終導致了二人的悲劇結局。寶釵也是傾國傾城的面貌,卻未能讓寶玉動心,寶釵行事深得眾人喜歡,行事處處謹慎,她送禮連趙姨娘一屋都能想到,可見其人行事多麼圓潤。她比起黛玉那朵薔薇,她彷彿就是一朵芍藥,落落大方。可她未像黛玉待她那般充滿敵意,比如牙牌令那節,黛玉隨口道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就讓寶釵留意了,隨後她悄悄勸説黛玉少看雜書,但也説了幾句“你我只該做些針線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幾個字,既認得了幾個字,不過撿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那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黛玉聽了只得垂頭喝茶。可見寶釵循規蹈矩,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即便是“蘅蕪君”,可未有它的悠然瀟灑。寶釵最後在寶玉懸崖撒手之後,抑抑而終,應了那句“金簪雪裏埋”。

寶玉在於這二人的選擇上,心裏更傾向於“木石前盟”,心裏不屑於眾人的“金玉良緣”。可奈何他們生於貴族家族中,身上揹負着壯大家族的責任,曹公將“吃人”的封建禮教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將深受封建專制禮教荼害的人的悲劇人生大大方方的攤開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對那時的人可悲可歎。

但我讀時,卻亦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比如為何平日慈祥和藹的賈母會拋棄一向疼愛的黛玉,允許狸貓計這樣荒唐的事,讓寶釵嫁於寶玉,賈母性情的轉變讓人措手不及,這或許是高鶚所疏忽的。還有一點,寶玉婚後似乎與寶釵好一派和氣景象,待黛玉死後,寶玉的痴已無處可尋,對黛玉的痴情更很難提及,難道這是高鶚所想表達出來寶玉的心其實已隨黛玉而去,此時的寶玉已受封建禮教的荼害,早已成了眾人所認同的“行屍走肉”。或許高鶚終是未能是曹公的知心人,也未能懂得曹公的紅樓,因此世間紅樓的版本多姿多樣,而曹公後四十回的草稿何時能重見天日,無人可知。當真應了那句“絕唱之書必經絕世”。

因此《紅樓夢》被譽為古典優秀小説實至名歸,一本紅樓向我們講述了愛情之悽婉,傾訴了封建禮教之殘忍,吟唱了時代之繁榮與古樸,但更處處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一部小説竟能包羅了中國清代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涉及到了建築、飲食、服裝、傢俱、詩詞曲賦等各個領域。怎能不叫人歎服啊!

最後,我想説讀一本紅樓,品世間之情憾,思悽婉之時代。身處當今太平盛世,心念中國傳統之文化,好一個曹公,好一本紅樓!當真可喜可悲可歎。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2

今年暑假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我讀完第一章就已經愛不釋手了。

它主要是以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寫的,它以生動的描寫,寫出了那時候大家族的悲歡離合。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因為我覺得她美麗、聰明,又很好學,還知書達理。不過,她的缺點就是太多愁善感。我最不喜歡的人物就是薛寶釵,因為她明知黛玉多愁善感,沒有媽媽,還在薛姨媽懷裏撒嬌,感覺好像是故意的。我不太喜歡《紅樓夢》的結尾部分,因為太悲慘了。

讀了《紅樓夢》,讓我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還要學習《紅樓夢》中人物的優點,從自身找找有沒有和裏面人物同樣的缺點,並把它改正。這是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有些地方還不是太懂,以後有時間我會再好好閲讀它,相信會有更多的體會和感想。

《紅樓夢》塑造了一個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觀眼睛,所以他看到了一個慾望無窮、沽名釣譽、巧取豪奪的泥濁世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説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誕歌。甄士隱為《好了歌》作了註解。他的解,是對泥濁世界和荒誕人生的“解構”。原來,這個金玉其外的人羣舞台,演的不過是一幕幕荒誕戲劇:“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紅樓夢》有一首荒誕主題歌,還有一個荒誕象徵物,這就是“風月寶鑑”。

寶鑑的這一面是美色,寶鑑的另一面是骷髏。賈瑞死在美女的毒計之下是慘劇,而追逐骷髏似的幻影幻象則是幾乎人人都有的荒誕劇。難道只有賈瑞擁抱骷髏?人世間在仕途經濟路上辛苦奔波、走火入魔的名利之徒,哪一個不是生活在幻覺之中的賈瑞?總之,揭示世道人生甚荒唐的荒誕性,是《紅樓夢》極為深刻的另一內涵。

如果説,林黛玉之死是《紅樓夢》悲劇最深刻的一幕,那麼,賈雨村的故事則是《紅樓夢》喜劇最典型的一幕。《紅樓夢》的大情節剛剛展開,就有賈雨村“葫蘆僧判葫蘆案”。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賈雨村本來還是想當一名好官的。他出身詩書仕宦之族,當他家道衰落後在甄士隱家隔壁的葫蘆廟裏賣文為生時,也是志氣不凡才會被甄氏所看中並資助他上京赴考中了進士,還當了縣太爺。被革職後浪跡天下又當了林黛玉的塾師。聰明的他通過林如海的關係和推薦,便在賈政的幫助下“補授了應天府”。可是一下馬上任就碰上薛蟠倚財仗勢搶奪英蓮、打死馮淵的訟事。

賈雨村開始面對事實時也正氣凜然,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併發籤差人立刻把兇犯族中人拿來拷問。可是,站在桌邊上的“門子”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雨村心中疑怪,只好停了手,來到密室聽這個聽差敍述訟事的來龍去脈和保烏紗帽的“護官符”,而訟事中的被告恰恰是護官符中的薛家,又連及同在“護官符”中的賈家,甚至王家,這可非同小可。最後,他聽了“門子”的鬼主意雖口稱“不妥,不妥”,還是採納了“不妥”的處理辦法,昧着良心,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放走兇手,之後便急忙作書信兩封給賈政與王子騰報功,説一聲“令甥之事已定,不必過慮”。為了封鎖此事,又把那個給他使眼色、出計謀的門子發配遠方充軍,以堵其口。

王國維在評説《紅樓夢》的悲劇價值時,指出關鍵性的一點,是《紅樓夢》不把悲劇之因歸罪於幾個“蛇蠍之人”,而是“共同關係”的結果,如林黛玉,她並非死於幾個“封建主義者”之手,而是死於共同關係的“共犯結構”之中。而“結構中人”並非壞人,恰恰是一些愛她的人,包括最愛他的賈寶玉與賈母。他們實際上都成了製造林黛玉悲劇的共謀,都有一份責任。這種悲劇不是偶然性的悲劇,而是人處於社會關係結構之中成為“結構的人質”的悲劇。

《紅樓夢》的懺悔意識,正是意識到自己乃是共謀而負有一份責任的意識。《紅樓夢》正因為有此意識而擺脱了“誰是兇手”的世俗視角,進入以共負原則為精神支點的超越視角。可惜王國維未能發現《紅樓夢》美學價值中的另一半--喜劇價值同樣具有它的特殊的深刻性,即同樣沒有陷入世俗視角之中。

賈雨村在亂判葫蘆案中扮演荒誕主體的角色,但他並不是“蛇蠍之人”的角色。當他以生命個體的本然面對訟事時,頭腦非常清醒,判斷非常明快,可是,一旦訟事進入社會關係結構網絡之中,他便沒有,並立即變成了結構的人質。他面對明目張膽的殺人行為而發怒時,既有良心也有忠心(忠於王法),可是良心與忠心的代價是必將毀掉他的剛剛起步的仕途前程。一念之差,他選擇了徇私枉法,也因此變審判官為“兇手的共謀”。可見,馮淵無端被打死,既是薛蟠的罪,也是支撐薛蟠的整個社會大結構的共同犯罪。説薛蟠仗勢殺人,這個“勢”,就是他背後的結構。

賈雨村在葫蘆戲中扮演荒誕角色,表面上是喜劇,內在則是一個士人沒有、沒有靈魂主體性的深刻悲劇。總之,《紅樓夢》的內在結構,是悲劇與荒誕劇兼備的雙重結構。也可以説,《紅樓夢》的偉大,是大悲劇與大喜劇融合為一、同時呈現出雙重意藴的偉大。一百年來的《紅樓夢》研究只重其悲劇性,忽略其荒誕性,今天正需要我們做一補充。

王國維説《紅樓夢》是哲學的,指的不是《紅樓夢》的哲學理念,而是它的生命哲學意味和審美意味,即由《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及其他女子等美麗生命所呈現的生命形上意味。也就是説《紅樓夢》的永恆魅力和美感源泉,不在於它與社會形態變動相連接而產生的意識形態,而在於它呈現了一羣生命,一羣空前精彩的詩意個體生命。這些生命,也帶有兒童的天真和原始的氣息,在你爭我奪的功利社會裏都在內心保持一種最質樸、最純正的東西。

《紅樓夢》塑造林黛玉等一羣至真至美的詩意女子形象,是中國文學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奇觀,也是世界文學的奇觀。《紅樓夢》女性詩意生命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主要形象,如林黛玉、晴雯、鴛鴦等有一共同特點:不僅外貌極美,而且有奇特的內心,這便是內在詩情。

賈寶玉稱她們屬於淨水世界,這不僅是概括她們的“柔情似水”的女性生理特點,而且概述了她們有一種天生的與男子泥濁世界拉開內心距離的極為乾淨的心理特點。她們的乾淨,是內心最深處的乾淨,她們的美麗,是植根於真性情的美麗。因此,曹雪芹給予她們的生命以最高的禮讚。

他通過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禮讚晴雯説:“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這一讚辭,既是獻給晴雯,也是獻給其他所有的詩意女子。《芙蓉女兒誄》出現於《紅樓夢》的第七十八回,至此,曹雪芹的眼淚快流盡了。

他借寶玉對所愛女子的最高也是最後的禮讚,包含着絕望,也包含着希望。那個以國賊祿鬼為主體的泥濁世界使他絕望,但是,那個如同星辰日月的淨水世界則寄託着他的詩意夢想。《紅樓夢》的哲學意味正是,人類的詩意的生命應當生活在泥濁世界的彼岸,不要落入巧取豪奪的深淵之中。

人生只是到人間走一遭的瞬間,最高的詩意應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如林黛玉、晴雯、鴛鴦、尤三姐等,返回宇宙深處的故鄉時,不帶俗世中濁泥與塵埃,乃是一片身心的明淨與明麗。《紅樓夢》充滿悲劇氛圍,正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這樣一曲悲絕千古的詩意生命的輓歌。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3

紅樓一曲,驚夢百年。温茶涼書,縱是書墨三幹也不足為喻。而恰似王國維所言:“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書中的每一人,每一景,何遽不若卓然的主體?我欲於前人抒懷之罅隙,擷我最喜之人,捕捉二三事,抒全心之感。既掩卷,予以為史湘雲及集人間至美,恍若人間驚鴻客。各位且看她是何等的——

無邪

朗日高照,清風拂袖,湘雲如頑童,眸藏岫玉,盛滿光華瀲灩的笑意。縱然家道漸衰,身世坎坷,即便權貴世界的老花眼難以看慣鍾靈毓秀的生命,湘雲的身邊依舊清歌笑語連綿四載,看罷榮辱唱舒懷。她的無邪,宛若山澗中皎淨清透的融雪,一顆虎牙,一斛笑意,澄澈如斯。

讀着《紅樓夢》,看着湘雲,我忽而想起《末代皇帝》中的一個場景:溥儀最後一次回到皇宮,不是眷戀昔日的繁華,而是到皇座下尋找舊日藏匿的蟈蟈籠子——繁花盡褪後喚醒的,竟還是心底的無邪。李卓吾曾曰,絕假純真,最七年級念之本心。世相紛呈中不迷失荒徑,以稚子之眼觀物,以赤子之心察情,無邪始終,精心收納此人間之至美,豈不快哉?

孩子們終會長大,可就算浮游人際,輾轉四方,也別弄丟了這份至美——

年年歲歲,天真無邪。

無忌

戒防甚嚴的大觀園,因有湘雲的無忌無畏漾開旖旎的漣漪。她扮作男兒,俏麗中雜染風流雋逸,好似任疏狂趁年少的公子,俊朗逸仙。霜凝之時,蘆雪亭篆煙染銅樽,蕊雪雀躍娉婷,而她任青衫繡成深碧,只一心在這琉璃世界中割腥啖羶。如其所願,"是真名士自風流。”待到春光綽約,她又於酒暖花深間一壺醉清晝,欹倚涼石,枕簇芍藥,天光雲影,空水澄鮮,唯聽見夢中人猶作囈語,亦有幾分意氣飛揚。

曾聽人感慨,若少年無忌,老年不悔,人生何等圓滿。可見無忌之美好珍貴。若無忌,便能從容應對紅塵顛倒千秋寂寥;若無忌,便能將三幹浮華皆付指間逍遙。倘若史湘雲看見今有人在維護正義時噤聲瑟縮,在捕捉理想時無奈地攤開將伸未伸的手,在心頭眷念面前欲説還羞,她是否會不解,是否會嗔怪?

東曦既駕,少年風華,定當走一趟無忌之旅。想起曾在讀罷劉再復先生曾説的"該説就説,該笑就笑,該罵就罵,一聲聲就像故鄉林間的蟬鳴……全是天籟"會心一笑——

人間至美,無忌不悔。

無隔

前些日子在《人間詞話》中讀到"無隔"一詞,頓時萌生出對湘雲的思考——她是書裏書外的雅俗共賞,既無視高低貴賤,又不拘於男女之別,或許這便是曹公將海棠賦予湘雲的緣由。無香的海棠不似空谷幽蘭清冷,不似國色牡丹富麗,卻自古以來與世人多了幾分親近,肆意的花姿燦若煙火。

人們素來喜愛林瀟湘之孤高清麗,薛蘅蕪之玲瓏處事,而我偏以為史湘雲身邊別有洞天——紅樓夢中至美的女子自然懷揣着至美的性情。

那麼,我們作為行走世間真實存在的人呢?

無論是處於廟堂之高,還是行於江湖之遠,無論我們是談笑鴻儒還是往來白丁,我們都不應忘記無隔之美。依我一己之見,每個人都該如一卷行書,既不會潦草難認傷人心,又不會嚴謹端方而至於無趣,水墨卷軸下,是力透紙背的書寫,一筆一字銀鈎鐵劃。

窗前茶香裊裊,水霧繞騰,窗外行雲流水,曲水流觴。直抒胸臆的脱口而出,直陳風物的瀟灑率真,江南塞北的攜手遙濟,均是無隔。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寫人性之清新,詠情懷之真誠,沁人心脾——

無隔相待,何等美好。

無雙

記得湘雲蘸毫融墨,落筆氣象開,少頃和韻海棠詩二首;記得她清秀中透着劍氣,筆端游龍,在菊花詩上落下“枕霞舊友”四字題款;記得她落落清癯,順睫低吟柳絮詞;記得她在蘆雪庭以墨為韁爭聯即景詩,一舉攬下詩魁寶座;記得她與黛玉同遊凹晶館,才情流動,搖曳星雲……

“靜如處子,動如脱兔”。既能醉倒落花前,荒嬉狂涓,率性無懼;也能端坐磐石上,吟詩度曲,焚香啜茗。看似信馬由韁,卻又能"致虛極,守靜篤”,然這絲毫無衝突之感。何也?

“中國人既温暾又酷烈。”木心如是説。可謂誠哉斯言。反差極大的風調出人意料地糅合在一起,卻彰顯了人格的張力和氣度的不凡。

那由這無數個體構築的泱泱中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廣袤闊土,既容下了塞北大漠擲地有聲的羌笛胡笳,也酵成了煙雨江南喁喁情長的吳儂軟語;琴瑟簫管,既能演繹陽春白雪,也能譜成下里巴人;再如書法,運筆由心,外化於形,剛柔並濟,忽而纖秀凜利,忽而書寫恣意;又來看那畫卷,這一隅是太古積雪,孤清沉寂,那一角是野鶴行空,狂傲難縛,桀驁不馴;看此時白衣公子温潤如玉,遙指千軍,頃刻間已倚馬仗劍,浴血輪台;瞧那俏麗佳人今夕巧笑嫣然,明日已登上九五之尊,千古女帝何等霸氣……

人格的張力,物性的多元,此乃我華夏之非凡氣魄——

人間至美,天下無雙。

紅樓大夢,厚重的書頁留給我們的,豈止是一硯盈鼻的玄香?金陵女子的音容笑貌,世家大族的盛衰榮辱引來無數文人墨客鋪卷抒懷,而我也於此,暫且借了紅樓夢中史大姑娘的顰笑言行,感一回人間瑰麗旖旎的至美風光。

我殷切期盼每位讀者在閲讀《紅樓夢》時,別忘了留意枕霞舊友之至美,更別忘了多加思考,我們應怎樣守住這些小美好。

千里之行,俯仰之間,不亂於形,不惑於心,堅守至美,追求本心。

願每一人都能秉持無邪,葆其天真,宛若孩童;

願每一人都敢與無忌,風華正茂,從心所欲;

願每一人都心存無隔,偶值林叟,談笑無歸;

願每一人都勇追無雙,充盈人格,成就不凡;

願每一人都欣於感悟“人間至美枕霞來”,與餘同好,以此共勉。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4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説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着自己、充實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説他是異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説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説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説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説那種語言的敍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前面説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説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説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5

眾所周知,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金陵十二釵,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嫵媚,各有各的個性,而讀者也是各有各的喜愛。有人喜歡有着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的黛玉,有人喜歡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的寶釵,而我最愛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晴雯。於是,我的讀後感便是對這位佳人的介紹。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為周圍環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度還是肯定的。

即使曹先生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裏為了表揚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的戰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説的那麼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着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於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府,後來跟了寶玉,也是房裏數一數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構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於主子的二主子。什麼是奴才呢?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説主人欺負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鬥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後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度,也很有鳳姐遺風。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嫉妒嗎?襲人説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後幾回,她卻搶着送東西説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在門口偷聽,她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着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

她曾笑着説“沒什麼我不知道的”就是因為她時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願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温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麼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她能知道反抗什麼嗎?她茫然的鬥爭着,其實都不知道鬥爭什麼,她期望得到的是什麼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繡地,她能做什麼?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麼該爭取什麼,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為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於是總是痛苦着。

第五,晴雯的人際關係。晴雯為什麼會落得那個下場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極度失敗的人際關係,她不能得到上級的垂親,這很正常,即使現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歡這種倔強人的;她也沒法得到下級的好感,她喜歡仗勢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佔先,所以一但事發,一羣人就將她告倒,最後落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這點在我看來真的不如襲人,襲人遠比她有交際的手段。

本人才疏學淺,很多表達總是不到位,一些見解也是極其膚淺,各位看官權當是茶餘飯後的消遣了。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6

讀《紅樓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也是這些感動我們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的賈寶玉,林黛玉,薜寶釵,王熙鳳乃至劉姥姥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讀《紅樓夢》,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讓我產生不同的感覺,一種新的東西也在這些人物中散發出來!

《紅樓夢》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人"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寶釵,黛玉之類"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個人就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 女人------秦可卿,秦可卿憑藉自己的美麗榮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寶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與她的孃家的家世不相稱,她的家裏老父弱弟,無錢無勢, 而賈府卻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並不像鳳姐"蓮二奶奶"的位置那麼可靠,她的花容月貌雖然為她增色,讓她榮登寶座,但卻不能保證她不受歧視,然而秦可卿到了賈府後獲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視,反而成為賈母的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這是由於她 生的"裊娜纖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她不僅"秉花容",而且"會行事兒"這點就印證了在賈府這個大家庭也即一個社會的環境中會行事,會看眼色是一個多大能 耐,此時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寶釵,為什麼後來會有這樣的愛情悲劇,在會芳園中賞梅,寶玉想睡中午覺,賈母就讓小廝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動接過 這一差使,為的是博取賈母的歡心,在寧府寶玉會秦鍾,二人到裏間小炕上腸敍,秦氏忙進來叮囑寶玉道:"寶叔,"你侄兒年小,倘或言語不低頭,你千 萬看着我,不要理他",為的是怕秦鍾説錯話使寶玉掃興,秦氏病重,賈府還動了一大羣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着倒,有四五遍來看脈",秦氏甘冒着涼添病的 危險,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為的是怕萬一禮數不周,落人非議,……如此這麼多,不難看出,秦可卿不細心和要強,但她的這種細心和要強也反映了 她只要求不開罪人,不落人褒貶,從而能博得人們的好感.

説了秦可卿如此多的優點和行事,但她最後的結果是自縊而死,為什麼會這樣,也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一個問題.秦氏進入賈府,賈珍對她垂涎早 已,而秦氏的地位恰好又系在賈珍夫婦的歡心上,面對這一境地,賈珍的誘脅是她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況,要麼以死相逼,要麼委身順從,她的心細是她能動察到周圍 的一切,她的要強,又使她感到人言可畏,這樣使她心重,不甘於落入賈蓉父子手中,直到自縊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她的死是死於精神上無休止的蹂躪.

秦可卿不是一個飽暖思淫慾的淫婦,她是個有心計,有手腕,有封建"治才"的女性,她的羞愧自縊,反映了無法擺脱這一厄運的精神苦悶.她的結局又是顯示了紅樓夢中的又一悲劇命運.

這樣一個女人,可以説算得上是主子《紅樓夢》中除了各個達官顯貴的人物之外,還有的就是從多的丫鬟,丫鬟中也分了等級,賈府中最有地位的便是鴛鴦了,她是賈府的老祖宗,"太上皇",賈母的貼身丫鬟是賈母一時半刻也離不開的得力而又得意的"心腹", 鴛鴦處事從容,無論什麼場合,都能泰然相處之,舉止適宜,無論大事小事,她都想的周到,辦得妥當,就是這樣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她成為賈府眾多丫鬟之王,所以,賈母評論説:"鴛鴦那孩子心細一些,我的事情,她想着一點了,該要的她就要了來;該添什麼她就趁空兒告訴他們了", 鴛鴦還是個心地善良之人,她不依仗賈母之勢作威作福,倒還經常幫助別人排難解憂,雖然她外表柔弱,卻是個有志氣的剛烈女子.我們都知道賈赦採取軟硬兼施,威脅利誘的手段要討她做小老婆,邢夫人説:"女孩子裏頭,就你是 尖兒;模樣兒,行事做人,温柔可靠",在他們看來這是又高貴又體面的不想遭到她堅決的拒絕,前來拉牽説合的嫂嫂,被她罵的狗血噴頭;做了準姨娘的平兒襲人 開她的玩笑,讓她搶白了一頓,她説:"別説叫我做小老婆,就是這會子大太太死了,叫我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縱到了至急為難,我剪了頭髮做姑子去, 不然,必有一.在賈母面前,哭着,發誓道:"我是橫了心的,當着眾人在這裏,我這一輩子,別説是寶玉,就是"寶金","寶銀","寶大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了死了,也不能從命!"那樣堅決,那樣剛烈,讓我不由得從內心佩服這樣一個女子,依仗着賈母, 鴛鴦也算暫 時戰勝了賈赦,但賈母一死,豈不又成了俎上肉 所以她必須短了必死之心,最後賈母一終命,她怎能不"殉主"而死呢

《紅樓夢》中除了眾多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的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他沒有明説,但通過這成百的眾多人物的神志,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的惟妙惟肖,一個龐大的繁榮的貴族大家庭,到後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封建資本家的腐敗無能以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長久,文中描述瞭如林黛玉,賈寶玉……這樣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們的愛情沒有結果,甚至可以説悽慘,但他們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頑固不勢力作鬥爭的新主派代表,我們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淚,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別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們也知道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須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哪管世人誹謗"!紈絝子弟的形象,他們鮮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絲亮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7

王夫人在《紅樓夢》中是個極不討人喜歡的人物, 雖然曹雪芹在書中總替她説好話,説她是個厚道人,不過這恐怕都是欲蓋彌彰。其實全書中各色人物都有正邪兩賦的特點,比如賈璉對尤二姐也有浪子真情; 薛蟠雖不肖,對母親和妹妹還算不錯; 連賈珍,也有人分析出他對秦可卿也是刻骨銘心……不過這位王夫人,賈寶玉的親媽,雖然在寶玉心中排名與黛玉重要性並列(原話大意如此),倒真沒做過什麼有光彩的事情,逐走晴雯,逼死金釧,抄檢大觀園,可能黛玉之死與她也難脱干係。本人在此大膽推測一下她的心理歷程。

王夫人出生於四大家族的王家,應該是個見多識廣的大家閨秀。從書中看,應該是王家的長女。封建時代的長女在家族裏是大姐,受到最嚴格的教育和約束,要成為妹妹們的榜樣,典型如李紈,元春,寶釵等。王夫人小時候肯定也是這樣過來的,不過她沒讀什麼書,心中鬱悶和壓抑無處派遣,也就不具備李紈,元春,寶釵那樣的開闊心胸和浪漫氣質,所以長大了就成了個沒什麼情趣的人(看她給丫環起的那些名字就知道了)。人們有時會好奇,王夫人年輕時是什麼樣子的,我想鳳姐和探春身上應有她的影子。

先説鳳兒,常言説得好:“養女隨姑”。 基因的力量是可怕的, 想來王夫人年輕時八成也是個柳眉鳳眼的絕色佳人, 只怕有過之而無不及。鳳姐不但繼承了她的美貌俗氣,也繼承了她的野心偏執和狠毒。曹公全書只寫鳳姐狠辣,沒有對王夫人有明顯的貶義形容,只有暗示。我認為最明顯的一處就是林黛玉進賈府時對王夫人住處的描寫,其中包括金錢蟒*背,金錢蟒引枕,金錢蟒褥子(原文描寫更加詳細,包括顏色做工什麼的,在此難述,各位可參見原書),連用了三個金錢蟒,曹公寫人物住處多有對人物本身性格命運的暗示。我五年級時讀到這裏,心中一凜,當時還不知道“居如其人”“心如蛇蠍”這兩個詞。長大後以此對照王夫人一生行為,信然!

探春是個好姑娘,將她與王夫人相提並論必然引起很多讀者不滿, 可是探春畢竟是王夫人撫養長大的, 她的高貴氣質和管家才幹或多或少是跟王夫人學來的,加上她更有文化,因此更把這些優點發揚光大了。《紅樓夢》全書中關於打人耳光的描寫有兩處最引人注目:一次是王夫人打金釧,另一次是探春打王善保家的,兩次性質不同,在讀者心中反映也不同,但同樣的迅雷不及掩耳。兩個打人者打的都是“平生最恨者”。王夫人平生最恨會勾引男人的女孩,探春平生最恨不尊重她的人。探春得了曹公一個“敏”字,敏鋭又敏感。王夫人又何嘗不是呢?

説完了王夫人的個性,再推測她與書中幾個重要人物的關係。先説夫妻關係。很多人覺得她與賈政真是天作之合,一對死封建。其實現實生活中美滿夫妻往往是個性互補的。書呆子愛上交際花,女夫子迷上浪蕩子的事情屢見不鮮。賈王二人性格如此相近,日子必然是刻板無味,日久生厭。如同賈璉與鳳姐在過了頭幾年的甜蜜後,二人的倔強個性凸顯出來,發生情變。不過王夫人應該還是比較得賈政寵的,賈政共與她生育了三個孩子(不包括流產和死嬰的情況),到近40歲時還能生出賈寶玉(書中再未見類似案例),一方面説明她身強體壯,另一方面説明夫妻感情還不錯,要知道賈政可不是一夫一妻,夜生活乏味的下等貧民。以王夫人之刻板個性,能把老公迷成這樣,一方面是孃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説明她當年的確容貌出眾。賈政能和她生出三個孩子,和趙姨娘生了兩個,明顯生育能力強於賈赦,但為什麼沒有和其他妻妾生出孩子來呢?書中有記錄的賈政的妾只有周,趙二人。

但按照賈府規矩“爺們娶親之先都要先放兩個人在屋裏伺候”,這種妾應比王夫人老些,周,趙二人應該不是。可等林黛玉進賈府後並無相關描寫,難道她們都死了嗎?曹公沒有寫,但參照興兒介紹鳳姐時説,賈璉原先“屋裏何嘗沒有幾個人,她來了不到半年,都尋出不是來,打發出去了。” 王夫人當年可能也幹過類似的事情,只不過手段沒那麼激烈,而且肯定是在生了賈珠,有了本錢之後恃寵而嬌做下的,所以也沒什麼人怪她。賈母給鳳姐賈璉勸架,説小孩子們,“饞嘴貓似的”,“都打那時候過來”,想來古板如政老爺,當年也難免俗,只怕也有“削肩膀,水蛇腰”的美人勾引過,王夫人打金釧,逐晴雯時都説“我一生最恨這樣人”,又寫“此乃平生最恨者”,若非在這方面受過刺激,何至於如此敏感!當然,王夫人要保全自己賢惠的名聲,不得不給賈政安排兩個小老婆。一個是安分的周姨娘,一個是潑婦趙姨娘。趙姨娘肯定不是賈母給賈政的,賈母很討厭她,整個賈府都沒人喜歡她。她應該是王夫人的陪嫁丫環,王夫人把自己身邊幹練守禮的丫環打發嫁人,做自己的女管家,如周瑞家的,留下趙姨娘這樣的各方面無法與自己媲美的給老公,一方面不怕她得寵,另一方面也倚仗她的潑辣狹隘打擊其他姬妾,如同鳳姐利用秋桐,金桂利用寶蟾,是百試不爽的借刀殺人法。等把情敵都打擊完了,這把刀自己的名聲和人緣也都毀完了,可以藉機再把她“兔死狗烹”。(我覺得襲人對晴雯也是用的這個法子)可歎趙姨娘傻人有傻福,連生了一女一兒,這樣一來,別説王夫人,就連賈母也不能奈他何。母憑子貴嗎!而且趙姨娘身上那股子市井氣比起王夫人來肯定另有一番魅力,所以賈政也真的被她迷住了,好在她是個萬人嫌,威脅不到王夫人的地位,所以也就勉強容下了。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8

開談不説《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一曲紅樓多少夢,情天情海幻情身。

俗話説“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但紅樓夢無疑是古典文學小説的一個巔峯。文學家讀《紅樓夢》,讀的是一代名家曹雪琴留下的撼世的不朽傳奇,驚歎於他的卓絕的文學才氣,讚美這樣一個請棋書畫、天文地理無不精通的偉大文學家;歷史學家讀《紅樓夢》,讀的是封建社會制度的腐朽敗壞,痛快於其黑暗的統治註定了其必將敗亡的慘烈結局;自由主義者讀到紅樓夢,讀出的是它封建制度、等級制度對人們的壓迫和壓榨,對生命的不尊重以及貴賤的劃分令他們義憤填膺;也有人悲歎於文學的流傳必將正因其從盛到衰的歷程……

一百個人讀紅樓夢,就會有一百種明白!從不一樣的角度,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我不是文學家,思想家又或者歷史學家。我只是無數拜讀《紅樓夢》的平常人之一!我無法從他的文學價值和影響上去精研細琢,我只能傾心於我的感覺,那如漏漏細流一般傾入我心脈的思感,令我久久平難以自拔。

誠然,《紅樓夢》裏遠不止這三個人物,然而最讓我有感觸的就是他們三人。的確,《紅樓夢》絕不僅僅僅是一部情愛史,但最讓我揪心的就是他們三兒的情感糾葛。在他們的愛背後,暗藏着封建婚姻觀念的牢靠枷鎖,但也十足體現了對封建思想的頑強抗爭。他們感情的結局象徵着故事的結尾,悽悽慘慘慼戚,不禁讓人心酸感歎。

林黛玉的命運無疑是個杯具,從她的誕生,到進入賈府,再到與寶玉相愛,她的淚從未斷流。雖自有一段風流態度,但卻逃不出不足之症的牢籠。黛玉是個聰慧的女子,自小跟從賈雨村學習就凸顯其聰穎的一面。而進了賈府,與姐妹們作詩習文,她亦是樣樣了得。迎春貴妃省親時,唯寶玉被作詩難住。完工在一旁的黛玉見此景況,急忙又作一首賜予寶玉。史湘雲入社後請諸位吃蟹賞菊時,大家紛紛題詩,黛玉先是從容不迫,最後時辰揮就一首,一舉奪下“花魁”。

同時,黛玉是個敏感的女子,畢竟是離家後入住賈府,寄人籬下,總感覺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最終養成了愛計較和忍氣吞聲的性格。懷疑周瑞家送來的簪花是挑剩下的,對撞見寶玉來看寶釵吃了小醋等等。但無論怎樣,黛玉是純潔的,她也同樣想應對自己真實的感情,但她總是無法擺脱環境的拘束。

她自卑、自尊、自憐。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但是那裏沒有她能夠依靠的親人,沒有她能夠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銜玉而生的賈寶玉聰穎靈秀,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他本應是賈家寄予厚望的繼承人,然而他卻充滿着叛逆,雖去過學堂,念着四書五經,然而卻一心厭惡官場,厭惡官場的腐朽墮落。但他反倒是對女子有着格外的親近,從小就被女子包圍着,甘願做那萬紅中的一綠。他自稱女生是水做的身子,男生是泥做的骨肉,極度欣羨女子的清潔純淨,憎惡自己的家庭,甚至後悔自己是個男兒身。因此,他對身邊的丫鬟總是呵護有加,平等對待,這即反應他對封建統治制度的控訴。他總是想擺脱封建枷鎖的桎梏,但又無奈自己封建等級的身份。而最能體現寶玉嚮往自由的地方就是他的感情,他對自己真正感情的嚮往超越了時代背景的限制,不為封建家族利益而成婚,死心塌地地愛上了林黛玉,矢志不渝。他用真心向時代宣戰,而令人遺憾的是最終他以失敗告終。

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翩翩少年;一個聰明絕頂,一個博學多才;一個無意於功名利祿,一個從不説“仕途經濟”的混帳話;她整天為他哭泣歎息,他整天為她牽腸掛肚;她心裏只有他,他心裏只有她——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裏,他們的感情始終被壓抑着。張生還可跳過粉牆去同鶯鶯幽會,杜麗娘還可在夢裏同柳夢梅結成夫妻,寶玉和黛玉最終連這點幸運也沒有。

封建道德觀念在貴族之家就是天條,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賈家的敗落最終隔斷了他們的緣分。黛玉這個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風刀霜劍”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寶玉的戀愛過程,始終伴隨着痛苦和煩冤,最終還是一場虛幻,“命運”把他們大大地捉弄了一場。這出和着血淚的戀愛杯具,不僅僅使作者為之“淚盡”,幾百年後的這天,仍是人們談論不盡的話題,感受不完其中的酸甜苦辣!(鼓勵人的經典語句)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一樣,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我們一邊感慨着寶黛之間感情的忠貞不渝;一邊痛恨封建社會腐朽敗壞,憤憤不平這寶黛感情的真正凶手;一邊惋惜這純潔高貴、美麗堅貞但卻是殘缺遺憾的感情!

説到了這麼許多,決不能不提寶釵。寶釵雖不是主角,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紅樓夢引子中便可看出,“因此上演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中的金玉之説,似乎是主線,只是註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宿命。終還是“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看破的遁入空門”。

眾人對薛寶釵的評價向來就褒貶不一。雖然表面上她還是個正面善良的形象,相貌出眾,博學多識,善解人意,懂得權衡利弊,只是有時也頗有心機。但實則她是一個被封建思想緊緊裹住的女生,因此身上自帶有那種讓人嫌棄的質感,她為了一己之私而言語中暗射毒箭而害死襲人,這在眾多人看來成為了無法原諒的錯誤。此外,之前她口口聲聲説不信那和尚的“金玉良緣”,卻總在寶玉面前再三提起。金釧死後為了不讓王太太過於悲哀,竟説出了那丫鬟死不足惜之類的話。這云云一系列的事,都看出了寶釵實在就是被壓在封建大山下的奴僕,她的生活遊離在勾心鬥角與阿諛奉承的邊緣。作者對這個人物其實是又憐愛,又可惜的。結合人物背景,我們其實也不能把所有的錯誤都怪在寶釵身上。畢竟,她在賈府仍是一個受得上上下下都喜愛的“封建淑女”,她與那心狠手辣,兩面三刀的“鳳辣子”是截然不一樣的。

《紅樓夢》這部興衰之史,實為一種説教,其耀眼之處在於勸人們持續心理的平衡。作者之因此著書為“紅樓夢”,是期望世人能夠從人生大夢中清醒,不好被功名、金錢等所誘惑,去明白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締所在。紅樓為夢,人生何時何地不如夢境一樣呀?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回想一下過去,曾幾時,不是被夢境所縈繞,只是有些人能從夢中清醒,而有些人還繼續在夢中沉迷。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一夢,千言萬語化成一聲歎息。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19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為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紅樓夢》莫屬了。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一百多年前,曹雪芹耗盡一生心力為我們上演了一出《紅樓夢》,讓我們瞭解到人情的冷暖,讓我們看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每每看一遍“紅樓”,我的眼淚便會在不經意間流出,我承認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那你呢,是否曾為黛玉焚稿而流淚,為大觀園中的生離死別而感動呢?

一曲紅樓,唱盡人世浮華,訴盡世間離合,道盡人間悲歡;一曲紅樓,響徹天穹,使天地為之動容……

這場“夢”註定以悲劇結束,我們無力改變它。因為它發生在封建制度之下。當時的叛逆只有死路一條。我們只有默默地祈鑄,期盼賈寶玉與林黛玉能在世外仙林中過着:甜美的生活。

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説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愛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無奈,它們往往全由父母包辦,甚至“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娛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源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絕。

林黛玉從小喪母,?]有受到禮教婦德的教育,保持着純真的天性,愛自己之所愛,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後來她寄人籬下,變得更加孤獨。在這個冷漠的世界上,她唯一的知己是賈寶玉,今生唯一愛過的人是賈寶玉。但兩人的愛戀註定是一個悲劇。他倆都追求自由,但這種叛逆與封建制度格格不入,只好一個仙逝,一個遁世。“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試看春死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首葬花吟似乎早已預見了這個悲劇。

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裏嗎?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後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歎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貴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富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凶”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為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地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地麻木着。

她的作為,其實並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着認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説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着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説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地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痴痴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她説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説:“看着寶釵雖是痛哭,她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並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剋制着,這是她的“尊重”!

與林相比,她的一生也許更為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地宰割!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這幾句判詞,註定了薛是紅樓場悲劇中的一個。對於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應該也是歎惋的。

賈寶玉一生痴痴傻傻、瘋瘋癲癲;林黛玉一生哭哭啼啼、猜猜疑疑;薛寶釵一生圓滑處世,王熙鳳一生算計他人……可最終都只落得一個“悲”字。賈寶玉遁入空門,林黛玉香消玉殞,薛寶釵獨守空閨……

我不喜歡那個認為天下女兒眼淚都要給他的狂妄寶玉,但我卻欣賞那個一生只對黛玉痴情的寶玉。

我不喜歡那個整天猜疑的黛玉,但我卻佩服追求自由與愛情的黛玉。

我不喜歡那個處世圓滑的寶釵,但我卻有些憐憫獨守空閨的她。

在這紅樓之中,不論貴為—己,還是賤為奴隸;不論憤世嫉俗,還是恪守禮教;不論蹈身檻外,還是順天任命;不論温和靜淑,還是曠達不羈,最終都逃脱不了悲劇的命運。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0

據統計,《紅樓夢》中先後出場的人有七百多人,這些人人物性格鮮明。年輕時讀這本書,總覺得裏面全是一些既美麗又有才能的女子,於是想方設法去模仿,隨着年歲的增長,看盡了人世間的冷暖,才猛然發現,最應該學習的那個人竟然是劉姥姥。

劉姥姥是一個寡居多年的女人,因為女婿狗兒的一雙兒女沒有人照管,於是接劉姥姥和他們一起居住。這一年秋末初冬,天氣冷了起來,狗兒因為一家人的冬衣沒有着落,眼看就要揭不開鍋了,在家裏罵罵咧咧,劉氏也不敢説話。劉姥姥勸狗兒去京城找曾經連過親的王夫人,狗兒心動,但覺得這樣做丟臉,於是劉姥姥帶着外孫子板兒決定到賈府走一遭。劉姥姥找到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由她帶着見到了王夫人的侄女王熙鳳。王熙鳳出於面子接待了她,並把準備給丫頭做冬衣的二十兩銀子給了她。

投之以瓊瑤,報之以木瓜。對於那點銀子,王熙鳳或許早就忘記了,因為當時正值賈府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時候。第二年秋天,劉姥姥揹着兩袋瓜果和一些野菜來了,説是家裏採下的第一波送給府裏的奶奶太太姑娘嚐嚐鮮,東西管不了幾個錢,但難得的是那一份千里送鵝毛的情誼,王熙鳳被感動了,於是主動留祖孫倆住一宿,劉姥姥的角色發生了360度的轉變,由一個打秋風的窮親戚一躍變成府上的座上客。在賈府,王熙鳳給她把菊花插滿頭,鴛鴦讓吃飯的時候出醜。當她的那一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一出口,引得賈府上上下下笑得前仰後合。她在賈母的陪伴下游覽了大觀園,見到了她從來沒有見到的,嚐到了想都想不到的用幾隻雞才做出來的茄子。後來在她離開,王夫人給了她100兩銀子,王熙鳳給她八兩銀子,東西堆滿了大半炕。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大觀園所見到的一切淡化成美麗的風景,劉姥姥考慮着王夫人的建議,用這些錢置上幾畝地,做個小生意,一家人的日子很快就會好起來。在以後的幾年裏,劉姥姥一直沒有忘記恩人的情誼。當聽到賈府落難的消息,劉姥姥丟下家裏的一切,託關係找人想盡辦法見到了被關在獄神廟的王熙鳳,又帶着孫子跋山涉水散盡家財和賈芸小紅救出了被王熙鳳的哥哥王仁賣為雛妓的王熙鳳的女兒巧姐。在營救巧姐的人中,最有實力,最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應該是李紈。她在賈家的收入是多少呢,從第四十五回王熙鳳的話中可以得知:虧你是個大嫂子呢!把姑娘們原交給你帶着唸書學規矩針線的,他們不好,你要勸。這會子他們起詩社,能用幾個錢,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罷了,原是老封君。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銀子。老太太、太太還説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你娘兒們,主子奴才共總沒十個人,吃的穿的仍舊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來,也有四五百銀子。這些銀子相當於知縣十年,一等鎮國將軍一年的收入(知縣一年四十五兩,一等鎮國將軍歲俸銀410兩)。曹家遭到劫難,皇帝以孝治天下,所以李紈和賈蘭沒有受到影響,仍舊住在大觀園的稻香村。在曹雪芹的後八十回裏,劉姥姥和賈芸小紅曾經去找過李紈和賈蘭,巧姐是李紈的親侄女,賈蘭的堂妹,這母女倆竟然見死不救,為了早些打發賈芸他們離開,賈蘭説沒有現銀拿了幾張銀票給他們,結果發現這些都是死票,無法兑取。劉姥姥和巧姐僅僅是因為曾經受到過鳳姐的幫助,她在賈府得到的那點銀子和李紈的收入比起來可謂小巫見大巫,在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的關頭,她遠離賈府,完全可以視而不見,然而她不僅沒有那樣做,而是不顧個人安危解救巧姐,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懷?那個為了錢把外甥女送進妓院的王仁,每天和巧姐朝夕相處的賈蘭他們的所作所為禽獸不如。

在劉姥姥的身上,還有許多讓人學習的地方。

分析透徹,不打無準備之仗。在狗兒家居住的日子,劉姥姥沒有像女婿一樣因為家裏用度沒有着落髮火撒氣,也沒有像現如今的很多丈母孃一味地數落女婿,她為女婿出主意,想辦法。她清楚狗兒的祖父曾經和金陵王連過宗,可以攀得上一些關係,人家拔一根汗毛比他們的腰還要粗。他們家的二小姐着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現是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聽得説,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的。因為掌握了這些有用的信息,所以一切充滿了希望。

劉姥姥遇事態度積極,看問題充滿正能量。她説: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已經七十四歲,按説已經過了拼搏的年紀,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還在不在,可是她卻人老心不老。她説: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還説: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劉姥姥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這種精神着實可佳。有一些人做事情總是找藉口,明明沒有多大年齡卻説自己老了。有一些人做事情總是瞻前顧後,不是怕做不好,就是怕別人説,於是計劃了很久的事常常一拖再拖。試想劉姥姥如果沒有第一次的邁出,哪裏有兩次進府那豐厚的回報。二十兩銀子是一個農户一年的費用,那麼一百零八兩和那些送的東西折成的銀子將是多少年的費用呢?

劉姥姥大氣,有長遠的眼光。劉姥姥第一次在周瑞家的帶領下見到王熙鳳,得到二十兩銀子,拿了一兩給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沒有要)這一兩銀子應該夠置一家人的冬衣和過年所需了吧?如果她吝嗇錢,周瑞家的會第二次再引她進榮府?劉姥姥深知賈母是何等優秀的領導者,什麼樣的世面沒有見過,她做事不是扭捏地從穿着打扮來刻意討好賈母,而是説一些吉祥的故事,通過説笑來讓賈母高興。明知道王熙鳳和鴛鴦有意讓她出醜,但是她卻很樂意地去配合。事後鴛鴦給她賠禮道歉她説:姑娘説哪裏話,咱們哄着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可惱的......我心裏要惱,就不説了。賈母第一次這麼開心,遊了大半個園子(因為賈母每次遊覽大觀園只走一兩個地方),賈府上下無不被她逗樂。

劉姥姥知恩圖報,不畏艱難的精神將激勵我前行。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1

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對鳳姐説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無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從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漢,三國,晉,南北朝,隋……無一倖免。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悽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若紈絝子弟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才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説,“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

説到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就不得不題,功名利祿。記得第一回中,士隱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頭來還是得死。下一世,誰理你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更別提其他人,“問古今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若不提,欽敬,從古至今,那些著名的貪官奸臣,呂不韋、秦檜、吳三桂、鰲拜……也是萬古留名。其實他們的才智,膽識,以及那種不畏懼命運的膽魄,也有可取之處。命運最終給他們的安排終究是殘酷的,死訊換來了呼天搶地的歡呼聲,死後還招人惡罵,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那個社會的悲哀。難道這就是正義與邪惡的標準嗎?

其實,正義與邪惡的標準還是很模糊的。我可以説,“人各有志,只能説他們樹立了不科學的人生觀。”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一定像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恥,也許他們像楚莊王,三年沉迷於酒色,是別有用心,我們也許只是讓歷史矇蔽了雙眼,雖然可能性極小,但我們不能排除這種想法,畢竟這些都已成過去,無從考證……

我甚是欣賞他們對於神説以及命運的無所畏懼,即使是現今社會,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滿命運的安排,能挑戰命運。想想社會之中,大多數人們還希望聖人、神仙的出現,從苦惱將他們解救,以此説來似乎還不及這些貪官奸臣。

那這些貪官奸臣錯在哪兒?失敗在那兒?--我想應該是,想得不夠長遠。就好似呂不韋,得到了皇位又怎樣?也許會更覺空虛,到頭來終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説來豈不是什麼都別做,做什麼終究都還是在替別人做嫁衣裳。

其實不能這麼想,人這一輩子,很多事是無可奈何的。我個人覺得,人這一生,概括起來就三字“活下去”。什麼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麼都是需要代價的,你學習,換來好的工作;你工作,換來生活需要的錢。錢讓人過好日子,沒有錢是活不下去的。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認為前乃污濁之物,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要用他?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需靠他活?我不覺得錢是什麼污濁之物,錢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讓它蒙羞。“功名利祿”,只是換取錢的手段罷了。人生在世,只要賺錢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貪污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將別人用代價應換來的東西據為己有。若是用正當方式,讓自己活得更好,沒什麼不對,即使在別人眼裏顯得奢華,又怎樣,這是用代價換來的,是付出過後得來的,是一點點賺來的,本就為了讓自己活得更舒坦,奢華點也是自願的,沒什麼不可以的。所以為了活下去,要賺錢。如果總想着是為他人作嫁衣,索性都別活了。畢竟只有少數人能享受看破紅塵的生活。既然有許多事都放不下,就別放下,糟踏了光陰。“聖人”也需“凡人”襯。

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説,“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説。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也是無法無法擺脱父母之命嫁於寶玉,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金簪雪裏埋。”再説寶玉,最後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着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説,“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後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脱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那人還對我説,“做和尚的有兩種,一種是為了逃避,還有一種就是為了面對。”我想逃避的那些就是“看錯紅塵”的,而面對的才是真正“看破紅塵”的。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2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年封建社會形態的百科大全書。小説以講評領導社會形態中的四大親族為核心圖畫,真實、具有活力地描畫了十八百年上半葉中國末年封建社會形態的所有生存,是這段歷史生存的一面鏡子和縮略影像,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形態已經無可重新挽回地走向解體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龍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氏為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塊記。有以甄居士為線索着手即終了了整個兒的故事。

在很遠的大洋對岸又一個國家——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出色的、有天授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一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方式——詩劇。那時一私人的共同體,他那時期不滅的魂靈,以各種方式表達着自個兒、充實着自個兒。正如莎士比亞與詩劇的微妙關係同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人的共同體永不磨滅魂靈的一小批。與其説他是異步偉大的著作,還不如説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説那是寫權貴的生存,還不如説是當初當前局勢的真實寫照。從一點兒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吸引力表現出來出來,用形象具有活力的語言刻畫了千千萬萬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措不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一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獨特的地方,可謂那種語言的敍述找不出一斯漏洞。而從其中又可以看出一私人的共同體進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人民的生計國計,無不與此有關聯。這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面前説都都是前八十回,然後四十回我覺得正好相反。從其中有很多的漏洞,例如賈稀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中示意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加入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半中腰幾乎沒有啥子相連,是很令人不可思議的。並且在最終又丟下已經懷胎的寶釵出家為僧。並且據聞高鄂是由於一個前一任官吏的贊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覺得一個最初的心願就不那末純潔的人,況且也沒有道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沒有辦法寫好的。再説假想曹雪芹同樣的來塑造人物是十分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見還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仍然聽美妙的。

讀罷紅樓,心中酸酸的。不知是為了啥子。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美女的女人的香消玉殞?仍然入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似每種都有一點兒。但老是感到那不是所有。從一個男子的角度剖析,我豁然豁朗,這是忌妒。我在隱約當中對稀玉萌生了醋勁。説來也真是羞愧,不過有幾個男的看見一個紈絝子弟的四周圍沒來由的攪擾招數承擔不了數的美貌女子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承擔不了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狂。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私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色的梅子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情的河流。曹公簡直就是向水流方向推舟,讓讀者覺得,世界上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顯露出來是那末的天然,幾乎沒有人置疑過,它的顯露出來是那末純潔,一點灰塵不染.不過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苦痛的代表名稱的詞。黛玉性情裏獨有的叛逆和怪癖,以及對世俗的掉以輕心,令她各個地方顯得特立孤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一無避忌;不喜巧言令色,言隨意至;推崇真情真意,淡泊名位利益……種.種這般,都要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芙蕖,始末執著着自個兒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平常的人的目光看她,最欣賞的仍然黛玉的詩情畫意,靈巧秀麗聰明而狡猾。黛玉每次與姐兒們飲酒賞花吟詩做對頭,老是才氣逼人,藝壓各種美麗芳草。不管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達到極點我欲仙的畫意;仍然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寂寞冷落,花空氣温度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表現出來出她娟雅脱俗的寫詩作家氣質。最長歎的是黛玉的多愁多病,紅顏命苦。黛玉的長期的境遇,註定了她的伶俜無依,而她的性情,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戚。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鬧熱,可是這處沒有她可以有賴的親人,沒有她可以訴説的密友,只有風流多情的稀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老是患得患失。於是她怎奈着“天止境,何處有香丘”,傷心着“3詜聕香巢已壘成,樑間家燕套無情”,因感觸而悲傷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撈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進入夢境來”的寂寞冷落最終結局。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軟弱無能是悲劇的原因,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形態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稀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假如紅樓夢實在是曹雪芹身歷的描寫,那末我可以感覺到一個錯過至愛的男子的苦痛。地獄的猛烈的火在身邊燃燒現象,非常之苦,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回身面臨不忍回憶的歷史怎能不散發“滿紙荒.唐言,一把酸辛淚”的興歎!

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見黛玉的鬱鬱而終,依舊那末非常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啥子"蘭桂齊芳"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3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着的悲涼詩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此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着<<紅樓夢>>這部小説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藴涵着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重情義,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紅樓夢》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户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再加上大量查閲資料以及觀看《百家講壇》,我對《紅樓夢》又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只意味着一個純粹的故事,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下面就從自身理解的美學角度説一説膚淺體會。

紅樓夢的內在“美”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人物個性的豐富美

《紅樓夢》創造了眾多個性鮮明內涵豐富的人物形象。區別於中國傳統的戲曲小説中所描寫的人物往往有極大的誇飾,以至就是某種品質的化身,如忠、奸、智、莽等。《紅樓夢》所展示的不是單一的各種規範人格,而是血肉豐滿的現實人格。魯迅説《紅樓夢》所寫的“都是真的人物”,“和從前小説敍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這是對於《紅樓夢》人物創造的很高評價。

如“金陵十二釵”這些女性形象同樣既有鮮明突出的個性特徵,又有豐富深厚的性格內涵。大體上説,薛寶釵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冷”,黛玉是“愁”,湘雲是“豪”,鳳姐是“辣”,探春是“敏”,迎春是“懦”,元春是“貴”,妙玉是“潔”,香菱是“苦”,金桂是“悍”,鶯兒是“巧”,紫鵑是“慧”,……。各人的性格色調是那樣鮮明、不可更易;但就每一個人物而言,其性格世界又是十分複雜豐富的。

人稱“病西施”的林黛玉整天愁眉不展,“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體態的病和心態的愁疊合為一,那淌不完的淚水是心靈之泉,是前生所飲的“灌愁海水”所化。人們看到,病愁、鄉愁、為落花無依柳絮飄零而愁,自身的孤苦無靠和愛情的前景暗淡更使她陷入了無可解脱的愁的深淵。在這個敏感多愁的少女的精神世界裏,同愁悶伴生的正是抗世違俗的自尊和目下無塵的孤高,潛藏着一種執著的人生追求和熱烈的愛情嚮往,這是一種較《紅樓夢》中其他女性遠為清醒的自我意識和個性要求。所謂“林黛玉型”應當不只是對其多愁善感的外部印象而言,還應當看到這一性格豐富的文化內涵,體察其超越羣芳成為《紅樓夢》第一女主人公的性格特質。

薛寶釵是著名的“冷美人”。冷美人之“冷”,是冷豔、淡雅;又是冷靜、理智;有時又是冷漠、冷酷。從外表到內心,從克己到處人,體現着一種自我修養的很高境界。她衣粧淡雅、居處素淨、罕言寡語、端莊典麗,顯示出一種凝重、封閉的個性。她服食的“冷香丸”意味深長,以冷制熱,喻示對自己內心感情的剋制、壓抑,天真被世故吞噬,愛戀之情被閨範禮教掩藏。有時,這種冷靜到了冷漠、麻木、失去同情心的地步。冷香寒徹,終究導致雪埋金簪。冷美人始終未能贏得“痴公子”的赤子之心,只能在無愛的婚姻和孤寂的生活中抱恨終身。這一以“冷”為特徵的性格包含了豐富的社會內容。

湘雲之豪令人神往。她襟懷坦蕩、言動爽快,燒鹿大嚼、醉眠花裀更有名士風度。然而籠罩在整個家族和社會頭頂上的陰影同樣追隨着她,樂觀豁達的雲丫頭也有自己的煩難和隱憂。最終也只有順從命運的安排。釵、黛、湘可以説是全書中最重要的“鼎足而三”的女性形象,一個深沉,一個孤高,一個豪爽,三者都是美,卻又是迥然不同的。

2、濃郁的詩意美

從敍事文學的角度看,《紅樓夢》所寫的故事平淡無奇,近乎瑣屑,然而卻又那麼經讀耐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中熔入了作家豐富的人生感受,在小説的深層藴藏着詩情和哲理。

翻開《紅樓夢》的許多篇章,諸如讀曲、葬花、撲蝶、畫薔、醉眠、乞梅、誄晴,以至跌扇、篦頭、觀局、鬥草等等,都會使人受到一種詩情畫意的感染。多少詩人和畫家從中汲取靈感和題材。這在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現象。詩意之於《紅樓夢》,不限於其中數量可觀的詩詞韻文,也不限於某些可供吟詠作畫的片斷,也不僅指詩的構思和技巧在小説創作中的運用,最根本的應是作家的詩人氣質對小説藝術素質的影響和滲透。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生的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都似乎有性靈和神韻,作家的喜、怒、哀、樂,傷悼和同情,辛酸和憂憤,那感情的波濤總在湧動。小説雖然不是抒情詩,卻可以有濃郁的抒情性。曹雪芹作為一個詩人的才華和修養在《紅樓夢》裏打下深深的印記。中國源遠流長的抒情文學滋養了《紅樓夢》小説藝術的機體。

3、徹悟的哲理美

《紅樓夢》又是中國古典小説中惟一達到哲理深度的作品。傳統小説在藝術上令人最難以忍受的是那露骨的説教,即使某些包含優秀現實內容的作品也未曾超越道德倫理思想的層面,上升到對人生價值和生命目的哲理思索的高度。只有《紅樓夢》,它對現實存在合理性的懷疑,對人生歸宿的冷靜關注,對生命價值的執著追求,使作品的思想昇華到哲學的層面。這種思考和探求,又是非常自然地通過人物的精神歷程隱然無痕地滲透在作品的藝術整體之中,而不是生硬地把外在觀念和生活形象拼湊在一起。這種滲透,當然體現在書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命運以及一些警語中,即使是在全書的藝術構思、情節安排以至細節描寫中,也幾乎無處不在。書中對於盛與衰、熱與冷、歡與悲、動與靜、聚與散的處理,無不貫穿着盛極必衰、樂極生悲、靜極思動這樣的哲理內涵,有時更是熱中有冷、樂中隱哀、相伴而生。《紅樓夢》這部小説的耐讀,同深入肌理的哲理思考是大有關係的。

還有不少論者探討象徵和隱喻在《紅樓夢》中大量和巧妙的運用,指出其原因不單是由於傷時罵世不便明説,它和小説的懸念、詩歌的取喻都有關係。大而言之,神話的背景、幻境的閲歷都有隱括和預示的作用;小而言之,服用冷香丸、柚子換佛手之類,都同人物的個性和命運相關合。數量眾多的詩詞、謎語、酒令、花名等,更是對各人品格和歸宿的形象寫照,既貼切又含蓄。連人物的命名都有講究,諧音、寓意、因事、隨緣,看似隨手拈來,實則多有寄託。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4

讀罷《紅樓夢》,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説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絝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着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説到這,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玉和黛玉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他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而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

還有要説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説着什麼"蘭桂齊芳"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寵妃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着自己、充實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説他是異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説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説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説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説那種語言的敍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前面説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説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説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挺美好的。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5

璜大奶奶是個尊稱,是賈璜的正房,而賈璜多半是寧國公賈演的後人,是賈代化某個兄弟的長房長孫,不過書中沒有交代清楚,也不重要,自不去深究。

這個璜大奶奶本姓金(下文中統一稱金氏),其兄娶妻胡氏,得一子學名金榮,不過兄長去的早,留下了孤兒金榮跟着寡母胡氏度日。

按説金家這樣的小門小户的人家,兒子金榮長大了自然該去當個差,賺些日月,如果跟對主子,興許還能謀個出路。不過看起來金寡婦胡氏不甘於此,她和李紈一樣心性高,指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進學讀書,將來能夠多些機會。好在胡氏和金氏姑嫂關係不錯,金氏出面求了鳳姐,爭取到了一個附讀名額,金榮於是去賈府家塾上學了。

這天,金榮因打擾秦鍾和香憐的私語而引發糾紛,最後因寶玉幫着秦鍾,金榮不得已給秦鍾磕頭賠禮,但是心中卻是不服,被母親胡氏知道後一通責罵,金榮知道如果要去上學,這口氣不得不忍下了。

胡氏雖然罵住了金榮的不服,自己卻沒忍住,到底還是叨咕給了小姑子金氏聽。

第十回 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我們就從這裏開始分析。

一。胡氏和小姑子的關係

胡氏和小姑子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小姑子肯為侄兒附學的事情去求鳳姐,就是一個例子。這種良好的姑嫂關係一般有兩個決定性因素:兄妹關係好、嫂子不小氣。從書中不多的描寫可以看出,胡氏是個有見識的人,當兒子受了委屈時,到底是替兒子出氣還是讓兒子繼續讀書,胡氏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但是一轉臉揹着兒子金榮,胡氏也是滿腹委屈,不由得向小姑子一五一十地和盤托出,顯然是個心直口快的人。

金家哥哥去世得早,胡氏帶着金榮生活,其境況顯然不如賈府旁支賈璜夫妻,這金氏出來,得坐着車、帶着婆子的,挺講究排場的。這是胡氏做不到的。因而這對姑嫂之間的關係是,金氏錢財多些、胡氏仰仗金氏多些,而這金氏因着哥哥的關係,對金榮也挺看待的。

二。金氏和尤氏、鳳姐的關係

賈珍是寧府的長房長孫,又是族長,但是作者生活的年代,家族內部是長幼有序、等級森嚴的,寧府的老爺賈敬不理家務,榮府的賈母輩分高出賈珍兩輩,因此,即便賈珍是族長,族中大事很多卻是在榮府定。金榮附學的事情在鳳姐手上正是一個例證。

賈璜是賈珍賈璉一輩的堂兄弟,金氏“時常到寧榮二府裏去請請安,又會奉承鳳姐兒並尤氏,所以鳳姐兒尤氏也時常資助資助他”,也就是説,金氏是有求於鳳姐、尤氏的。

三。金氏為什麼要興師問罪?

聽到寡嫂胡氏“提起昨日賈家學房裏的那事”,從頭至尾、一五一十地説了,金氏“怒從心上起”,立刻決定去寧府找珍大奶奶和秦氏評理。為什麼呢?

第一。胡氏轉述金榮的話中將秦鍾香憐描寫得十分不堪,而金榮本人在其中就是一個受氣包style。金氏覺得金榮在學裏受了委屈,作為姑姑來説,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幫助出頭;

第二。金氏火急火燎地要去寧府找尤氏、秦氏説理,也是要在胡氏面前展示自己體面的意思。

四。金氏為什麼會偃旗息鼓?

作者借尤氏的口描述了金氏的情緒變化,分成三個階段,先是着惱的氣色、後來漸漸平和、最後轉怒為喜而去。什麼原因使得金氏不戰而屈己之兵?

看書中的描寫,金氏到寧府後,尤氏接待了她,和她聊了兒媳婦秦氏的三件事:

第一。秦氏生病了,還挺重;

第二。尤氏自己對秦氏疼愛有加;

第三。秦鍾到姐姐那裏哭訴,秦氏心情大不好。

而“金氏此來,原要向秦氏説説秦鍾欺負了他侄兒的事,聽見秦氏有病,不但不能説,亦且不敢提了。況且賈珍尤氏又待的很好,反轉怒為喜,又説了一會子話兒,方家去了。”這裏面,核心的一句話把金氏偃旗息鼓的原因點明瞭,就是:“賈珍尤氏又待的很好”

金氏在初聞寡嫂轉述言語的時候,確實是非常生氣的,想着平時尤氏待人挺和氣、秦氏挺懂規矩,自己就打算出面去找尤氏秦氏討個公道。

幸虧當年沒有手機,不能當場打電話發作,及至金氏到寧府,氣也已經消了一大半了,冷靜下來後,就會想起賈珍尤氏對她的好處,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她願不願意為了侄兒的愚蠢而失去自己的利益。答案是清楚的,金氏其實並不關心自己的侄兒有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就算是自己的親人受了委屈,也不如自己的利益重要。

《紅樓夢》讀書心得2000字 篇26

秦可卿是寧國府賈蓉的妻子,在賈母看來是重孫輩的媳婦,其父秦邦業,工部營繕郎,是賈政屬下的官員,因着這層關係,才和寧國府賈珍做的親。秦可卿雖是秦邦業抱養的女兒,卻是聰明過人,模樣又好,人又和氣,賈府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不喜歡的。

如此天仙般的人才,“雖則見了人有説有笑,會行事兒,他可心細,心又重,不拘聽見個什麼話兒,都要度量個三日五夜才罷。”天長日久,身體就漸漸地虧虛下來了。好在寧府只有的人家,請醫生是不成問題的。話就從這裏説起:第十回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一。病症

神醫張友士描述秦可卿的症狀是:

“心氣虛而生火,肝家氣滯血虧,肺經氣分太虛,脾土被肝木剋制。心氣虛而生火者,應現經期不調,夜間不寐。肝家血虧氣滯者,必然肋下疼脹,月信過期,心中發熱。肺經氣分太虛者,頭目不時眩暈,寅卯間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剋制者,必然不思飲食,精神倦怠,四肢痠軟。”

用尤氏的話通俗地説就是:“經期有兩個多月沒來,……,到了下半天就懶待動,話也懶待説,眼神也發眩。”胃口差;

神醫給開的藥方是“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

此病不是什麼惡疾,但是因為是心病,病根不除,病就難好。神醫能號脈開方,對症下藥,卻無法醫治心病,也就枉然。

二。榮國府怎樣請太醫

三十一回,寶玉踢傷襲人後,第二日找王濟仁太醫來親自確問丸藥。王太醫連襲人的手都沒摸着;

四十二回,賈母遊園傷風,第二日找王太醫,按規矩“老媽媽請賈母進幔子去坐”,還是賈母稱自己年紀大了,找了個理由給自己特事特辦了,才沒有避到幔子裏去;

五十一回,説到晴雯生病,賈寶玉要請太醫來給晴雯看病,那得先告訴了大奶奶(李紈),然後遣人去太醫院請。直至太醫來到,連丫鬟晴雯的面都沒見着,把脈還得拿帕子掩了手,你瞧瞧這身份。

六十九回,賈璉請來了個胡太醫來給尤二姐看病,規矩也是隔了帳幔的;

……

通過這些事例,我們可以知道,榮國府的太太、奶奶、小姐甚至大丫鬟們得了病,醫生看病把脈時是需要隔着帳幔的,不僅連面見不着,有的連手都不給看呢。

三。秦可卿看病

瞧賈珍對秦可卿病情的關心程度,我們可以猜到,給秦可卿看病的,必然都是太醫院的好醫生,可能是怕一個醫生力氣不夠大,於是就請了三四個醫生。

接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醫師給病人看病就是兩件事:看病、開方;病家自行按方抓藥、熬藥。一般來説,一個方子總得抓幾副藥,每天一副煎吃,少則兩三日、多則六七天後,這秦可卿看病卻很是蹊蹺。

問題一,醫生為什麼那麼殷勤?

無論是幾個醫生看病,看起來這幾個醫師相互之間比較和諧,方子也是大家商量着立的。甭管這方子是怎麼立的,開完方子後,醫生的事情就結束了,一般情況下,第二天是不會自動再到病患家去的。可是按照尤氏的口吻,這羣大夫“殷勤的很,三四個人一日輪流着倒有四五遍來看脈。”

大少看法,這羣醫生天天來寧府,必是秦可卿叫人請來的。

有人也問説難道不可能是醫生自己跑來的嗎?大少説當然不可能。寧榮二府同出一脈,規矩基本一樣,未經召喚,一個太醫想要跑到寧府深宅內院,就算這個太醫想見少奶奶的動力有無限,也是不大可能得逞的。而且,在寧榮二府,太醫們享受的“年薪制”,無論出幾趟診,一例都是四個節上送禮的,沒來由的多跑,可能是白費力氣。

所以,這羣太醫必然是秦可卿叫人請來的。

問題二,秦可卿為什麼換四五遍衣裳?

對,太醫來給看病,秦可卿為什麼要換衣裳?

秦可卿是秦邦業抱養的女兒,秦邦業的親生兒子秦鍾為上學的事情,都大費周章只為附學賈府,可見秦可卿寒門出身,嫁入寧府後,這樣的富貴榮華,極大地滿足了她的虛榮心,同時也越發地激起了秦可卿爭強好勝的心性,於是她不失一切時機要在人前含蓄地顯擺,還記得第五回中描寫出來秦可卿卧房的樣子嗎?

問題三,秦可卿怎樣看病?

書中沒有説到太醫們如何給秦可卿看病,但是在張友士給秦可卿看病有幾句描寫,“於是,賈蓉同了進去。到了賈蓉居室,見了秦氏,向賈蓉説道:‘這就是尊夫人了?’”説的是到了卧室,直接就見到了秦氏,並非太醫給晴雯、尤二姐等人看病的標準,而且到把脈時,“家下媳婦們捧過大迎枕來,一面給秦氏拉着袖口,露出脈來。”這裏非常清楚的,秦氏看病時沒有按照賈府規矩躲在帳幔之中。這難道是在暗示秦氏不守規矩嗎?

分析到這裏,我們就很清楚地知道問題二的答案了。

看到這裏,大少也不禁黯然。秦可卿這不是看病,倒像是私人定製的時裝秀了,身體虛弱至此,虛榮心卻如此之盛,且行事不守規矩,看來日常有所踏錯也在所難免了。而這賈蓉得有多不待見他這媳婦,才能使得秦氏無聊到如此地步?難怪古話説的,侯門深似海。

標籤: 紅樓夢 讀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w7l6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