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精選26篇)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精選26篇)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

看着醒目的書名、可愛的肖像,翻開嶄新的封面,品讀着裏面通俗易懂的文字,起初我以一顆平常心去閲讀這一本書,接着繼續讀下去我的心情是複雜的,同情、難過、憤怒、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精選26篇)

《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錄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為了躲避納粹黨的追殺,一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本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用日記記錄生活,就這樣她度過了漫長的25個月,她在密室裏白天不可以拉開窗簾,晚上不可以開燈;可以説她的生活是暗無天日又痛苦,她是失去自由的,只能在密室裏活動,只能靠聊天、閲讀、寫日記打發時間。安妮,一位成長中的少女,花一樣的年紀,但她卻承受了她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如果沒有殺戮,她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可以與同學朋友快樂地玩耍,可以享受生活的歡樂。然而現實沒有如果,她生活在恐怖的密室之中,整天提心吊膽活着;即使過着如此恐懼的生活,她也沒有放棄生活、放棄自己,做一個開朗樂觀、理性的女孩。比起安妮,我們非常幸運,生活在幸福、和平的中國,不用擔驚受怕,物質豐裕,生活快樂。可是一些同學經常抱怨學習太累,不按時完成作業。因此我經常告誡學生: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富強就要靠你們這一代,要清楚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

從歷史我們知道《安妮日記》是希特勒領導的法西斯德國納粹黨對猶太人種族滅絕政策的最有力的見證,納粹黨是冷血無情的,由於種族歧視,納粹黨硬生生殺害了600萬猶太人,這慘絕人寰的殺戮讓我想起了日本侵華的南京大屠殺,整整30萬人啊,我們的同胞成為日本人比賽的載體,取樂的對象,奪去同胞們寶貴的生命;這手段極其殘忍,極其野蠻,真是喪心病狂、令人髮指;這是對生命的踐踏、不尊重,日本人為何要瘋狂地屠殺?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清楚:落後就要捱打呀,只有中國富強,才不被欺負。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安妮,讓我們明白: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她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就像她所説:“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歷史不能被改變,但可以被牢記。我們要吸取教訓,友善待人,與人和諧、平等相處。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

同一個安妮怎麼會有兩種不同的人生結局呢?現實中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事情只有在文學作品創作中才會發生。我所讀到的安妮,恰巧就被安排進了兩種不同文學作品中,一個是日記體的《安妮日記》,一個是小説體的《樓上的房間》。

説來確實巧合,我竟然能在前後兩個毫無關聯的活動中,遇到描寫同一個人(安妮)的兩部作品,並同時引起了我閲讀的興趣。最先接觸到的是《安妮日記》,那是我幾周前在校園小蜜蜂讀書活動節上買到的一本書,封面上那個坐在窗前的女孩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大,一身淡藍典雅的長裙,一席烏黑光亮的長髮,單手託着腮,凝望着窗外,那憂鬱而期待的眼神一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斷定這是一本值得品味的好書。可是,恰逢期會考試,我剛看了個開頭,還沒來得及仔細閲讀,就只好暫時將它束之高閣了。

近日,南京市國小生“找尋我愛的書”主題徵文活動如火如荼得開始了,瞭解完徵文信息後,就津津有味地收看起先鋒中國小生網上作文平台裏的“好書導讀微視頻”,在277集好書推薦的視頻短片中,我隨手點開了第P089集視頻,南京市致遠外國語國小姚鑫老師在短片中向我們推薦了小説《樓上的房間》。隨着她將故事梗概一層層鋪展開來,我眼前再次浮現出窗前那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安妮!故事情節如此相似,竟然有如此巧合的兩本書嗎?帶着這個疑問,我迅速跑進書房,從書架中翻出了那本剛買不久的《安妮日記》,我捧着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如飢似渴地閲讀起來,讀完這本書用去我整整三個下午的閒暇時光,我終於弄明白了。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13歲時所寫,採用日記體形式,詳細記錄了她在兩年多時間裏躲避德國納粹搜捕的生活經歷,她終日躲在狹小的密室中,充滿恐懼、痛苦和煎熬,就連最基本的温飽和自由都得不到保障,就連去窗口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變得那麼奢侈,一旦被納粹發現,如花的生命就隨時可能被終結,但她始終保持着一顆樂觀的心,她把密室的生活變成了一場有趣的探險,危險變成了浪漫,恐懼變成了新奇,這裏發生的一切都成為她筆下的日記素材。不幸地是,最終納粹還是發現並抓捕了她,這位猶太女孩16歲時死於納粹的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的日記,後來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歷史證據。

看完《安妮日記》,我對安妮的結局感到萬分的悲傷,雖然這是歷史事實,但我還是不忍心相信這樣一個年輕少女的生命被敵人無情地扼殺。我立刻讓媽媽幫我從網上預訂了新書《樓上的房間》,作者約翰娜·賴斯根據《安妮日記》寫就了這部小説,大概是出於美好的願望吧,他為安妮重新塑造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由於長期困頓於狹小的空間,導致她肌肉萎縮,行動艱難,但在小説的最後,安妮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她終於等到了盼望已久的和平與自由。我很喜歡小説的這個結局,它讓我深刻地理解了戰爭的殘酷和自由的可貴。

能夠對照着閲讀同一個故事不同體裁的作品,這實在是個巧合,留給我更多的則是收穫。通過這樣的兩本書,我既讀出了真實的歷史,也讀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冀。閲讀,讓歷史上的人變得更顯得有血有肉,豐富感人,也讓現實中的我更懂得有情有義,珍愛生活。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3

寒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作《安妮日記》。我一聽書名,就覺得這本書一定沒意思,於是我就擱在一旁不管它了。可事實上這本書不是我想的'那樣。

一天下午,我覺得很無聊,想看會兒書。我來到書櫥旁,用眼睛一掃,發現了我前幾天擱在一旁的書——《安妮日記》。我即興翻了幾頁,覺得這本書還不錯;我又翻了幾頁,我便後悔當時我沒先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很吸引人;我又翻了幾頁,那時的我已經放不下這本書了,我被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書名中的“安妮”,不過她的全名叫安妮·弗萊克,她是一個猶太女孩。《安妮日記》這本書重要講:安妮在13歲時,隨着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裏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因為那時希特勒上台後不久,就大量的追殺猶太人,因為他認為猶太民族是個極為劣等的民族。在逃亡的這段時間,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裏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但是最後,在那密室裏生活的8個人都被抓走了,最後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這本書讓人們全新認識了戰爭,讓我十分震撼。

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讀完後,我心裏想:戰爭真是太恐怖了!為什麼要有戰爭?難道各國之間就不能和平相處嗎?同時,我也對安妮的命運而惋惜。我有一個問題:如果安妮活下去了,她長大後會是什麼職業?著名的作家?著名的文學家?著名的科學家?不過,她已經去另一個世界了,但願她在那會很幸福。

大家為了紀念這位永遠的天使——安妮·弗蘭克,特地出了《安妮日記》這本書,特地拍了關於安妮·弗萊克的電影,特地造建了安妮·弗蘭克的紀念館。

這本書不僅讓我愛不釋手,還讓我有了對生命的感悟。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4

我是一個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女孩,上學期語文第四單元中曾特寫過戰爭,而我暑假讀完的第二本書——《安妮日記》也是有關戰爭的。

它是由一名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寫的。這本書記載着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7月21日之間的66件事,從安妮13歲生日後不久便收到了蓋世太保給瑪戈特(安妮姐姐)的傳票,這使安妮一家不得不開始密室生活……安妮曾多次在日記中提到她渴望的藍圖:“很久都沒看到這麼明媚的陽光了,湛藍色的天空是那麼寧靜,迎面吹來的微風是多麼涼爽宜人,就連窗台前的小樹也努力地伸展着枝丫……”和“我渴望放學後迎着風,在草地上飛快地騎車;我渴望舞池裏有靈活優雅的舞步,每個人都陶醉的表情;我渴望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安妮一家為了生存在密室裏生活,躲避戰爭。現在地球上許多地區仍瀰漫着硝煙的戰爭,子彈這不速之客仍催毀着人類的家園。我渴望世界能和平,希望戰爭一去不復返,盼望戰火中的孩子能像和諧地區的孩子一樣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感受和平與愛,也希望在這個文明社會中不存着對某一種族特有的限制。與此同時,我希望無論是山區還是城市的孩子都應該得到平等的教育,快樂的生活,培養孩子的優良品行使祖國的花朵欣然怒放,使孩子們擁有一個快樂、難忘、美好、充實的童年!國家應該重視起山村教育,例如讓山村兒童有信息課上,讓大山裏的孩子瞭解電腦,瞭解科技,瞭解現代社會。讓他們通過電腦,通過網絡走出大山,認識外面雄偉的大樓、豪華的公寓、好玩的遊樂設施以及他們夢中全新的世界。讓山村的兒童有一間間雪白的,堅固的教室,給他們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專心學習。再如要讓孩子們上音樂課,使他們在悶悶不樂時能用音樂來陶冶情操,讓孩子們沉浸在美妙音樂的旋律中細細咀嚼音樂之美,用音樂去滋潤一個個稚嫩的心扉,使他們能像花兒喝露似的吮吸着音樂甘甜的蜜露。又如讓他們擁有一個寬大的操場,好讓他們飛似地奔跑,踢動着歡樂的足球,用手揮動着球拍,拍出第一個飛向太陽的羽毛球,也許它飛得並不遠……

這都是我的一個個夢,一個個中國夢,一個個值得大家關心的中國夢!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5

《安妮日記》的封面上有一行字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一位女孩寫的。這讓我更好奇了,便繼續看了下去。

這本日記記敍了在種族迫害下的八個猶太人躲進了“祕密小屋”。開始了他們28個月的藏匿生活。這28可月有數不清的意外事故,食物和生活用品的稀缺……但即使是在最痛苦恐懼的時候,安妮也仍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她在日記中寫道“人性本善,混戰和苦難終將結束。”就是這種樂觀的心態支撐着安妮面對一切困難,讓她從孤獨、恐懼中慢慢走出。安妮還熱愛寫作,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她總是認真地檢討每件事情,找出原因。這些品質都值得我去學習。

有一次,我正在做一道比較難的思考題。剛看完一遍題目,我完全蒙了!這是什麼意思啊?我又看了一遍,還是沒有任何頭緒。我有些沒耐心了:下一次再不會,我就不想了!我有馬馬虎虎地掃了幾眼題目。哼!又不會!我不寫了!可剛要放下筆的我轉念一想:安妮生活在艱辛困難的環境中,她還仍然不忘寫作,不玩學習,不忘讀書。我怎麼能不好好上學呢?我拿起筆,仔仔細細地看了即便題,認認真真地思考了一會兒……哦!我知道了!原來只有像安妮那樣專心致志地思考,才能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學會了認真思考。也讓我明白了學會善於思考的重要性。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6

1942年—1944年,這是一段多麼黑暗的日子呀!特別是對於猶太人來説,更是一場空前絕後的災難。戰爭與種族滅絕的陰雲佈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1942年7月,由於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衞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這一切差一點把安妮逼瘋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帶着心中不可泯滅的希望!

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變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歎,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這樣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終沒有逃過被納粹殘害的命運。當她在貝根貝爾森集中營永遠地閉上雙眼時,她距自己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安妮生前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她的願望終能得償。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7

《安妮日記》是一部在逆境中寫就的成長日記,帶着暖意和堅強。這本被轉譯成幾十種語言的日記讓作者的名字深深烙在了人們的心中,她就是安妮·弗蘭克(Anne·Frank)。

這本書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壓迫日益加劇。為了躲避一張突如其來的傳票,安妮隨家人躲藏到了父親公司的祕密小屋,同在的還有父親的朋友温達安一家和猶太醫生杜瑟爾。

當時是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一家人就開始了藏匿生活。安妮用過生日時收到的日記本記錄了她長達25個月的密室生活。她給日記本取名叫“基蒂”,把它當作自己的好友,常以書信的形式,向它講述自己的生活狀況和心情感悟。那時豆蔻青春的安妮宛若一朵盛開的花蕾,卻長期呆在沒有陽光、沒有音樂、沒有洋娃娃的幽暗密室。她像所有的少女一樣,有着深藏在心底的祕密,有着細膩的感情世界,有着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只是,她在如此花樣的年華,卻沒有本該屬於她的正常生活。他們必須天天提心吊膽,不能有半點響動,否則就有被發現的危險。他們只能通過朋友供給日常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以及獲知外界的信息。偶爾糧食、生活用品配給短缺,就得節衣縮食,吃爛掉的食物,穿破舊的衣服。但安妮並不抱怨,她一直對生活充滿希望,只是悲傷、痛苦、別離讓她過早地體會到了人生的苦與悲。她的文字,讓我看到了她的堅強和自信……

“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會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裏的生活看成是一場有趣的探險,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日記更豐富的素材。”

這是多麼樂觀的態度,多麼堅定的信念!安妮身處困境卻樂觀向上的精神,正是驅使她頑強地與窮苦、疾病、飢餓做鬥爭的動力,促使她在祕密小屋的艱苦環境下仍然充滿着希望,期待着戰爭的儘快結束,嚮往着正常的生活和外面的世界。想想現在的我們,有着優越的生活條件,卻什麼苦都吃不了,一碰上困難就打退堂鼓,受到一點點磨鍊就連連抱怨,真令人慚愧。我們或多或少都曾這樣做過,作業遇到難題不願動腦筋,天冷不願早起、上學遲到,生日沒收到禮物就發脾氣,一受到別人的指責和批評就憤憤不平,想想真是很不應該。我們要學習安妮的堅強不屈、積極樂觀,做一個不被艱辛嚇倒、不向困難屈服的人。

安妮在困境中寫下成長日記,我也在安妮的日記中學會堅強。有什麼能比讀到如此樂觀向上的文字更令人感動呢?我讀着安妮的日記,體會着她的苦悶與堅強,感受着她的樂觀與成長。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8

在學校組織的親子閲讀活動中,我和女兒將《安妮日記》重温了一遍,主人公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可愛的猶太少女,剛過了13歲生日的她為了躲避德國納粹的迫害和家人躲在了狹小的密室裏。在暗無天日的25個月裏,她用手中的筆在心愛的日記本上記錄了成長經歷,並對戰爭、宗教、人際關係等問題進行了反思。安妮在日記中寫到“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開端。當我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併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當我和孩子讀到這一段時深深地被安妮的樂觀和善良所打動,常年被黑暗和恐懼籠罩着的密室,依然阻擋不了少女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女兒紅着眼眶對我説:“安妮如果和我生活在一個時代多好啊!她一定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實現她的夢想。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像安妮一樣用樂觀向上的精神去面對困難。”我很欣慰孩子有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

我覺得學校組織的親子閲讀活動很有意義,我身邊不少家長總抱怨孩子長大了反而跟父母關係疏遠了,我覺得陪孩子讀書是拉近親子關係很好的途徑,陪孩子讀完一本書後可以跟他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及時的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加以正面的引導,陪伴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愛護和重視。書籍不僅僅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孩子認識世界最好的窗口,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給她講一些生動易懂的小故事,有時鼓勵她往下編,雖然只是簡單的三言兩語,但是我發現孩子的想象力真的讓我們這些家長自歎不如。等孩子上了國小後,除了讀學校推薦的經典書籍,我不強迫她必須讀什麼書,反而鼓勵她到書店買一些她感興趣的書籍。我會抽時間把她的書看一遍,我會和孩子講,一件事情的是非對錯不能一概而論,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做一個寬容的人。好的書籍不僅能讓我們豐富思想,開拓視野,還能從書中吸取人類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經驗,效果遠遠勝於父母苦口婆心的説教。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孩子從被動讀書到愛上讀書後,你會發現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再也不是苦思冥想的湊字數了,我在讀小孩作文時就經常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成事在勤,謀事忌惰”讀書也是一樣貴在持之以恆,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和書籍一起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9

小巷中,走過的人們相視一笑,互問你好;涼蔭底下,互相依偎着的老人嘴上掛着一絲笑意;和平廣場上,和平鴿擁攬着一縷金色的陽光……這些安然的場景卻不能讓我忘記了《安妮日記》……

初涉《安妮日記》在上個學期,我花了很長時間在這本書上。好奇的我與一名猶太小女孩進行了一番心靈上的溝通。

正式這番不尋常的溝通是我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撼與觸動……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安妮從小就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這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小女孩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那麼悲慘的遭遇。二戰爆發後,布拉特便對波蘭突襲,便對猶太人進行大肆屠殺……安妮一家人躲到一個密室裏,但是這有用嗎?敵人發現他們後便把他們關進令人窒息的集中營。但小安妮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每天她都在發黃的牀榻上悄悄記錄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堅信,這麼一個對生活充滿嚮往的小女孩有理由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出色。無奈的她還是喊着熱淚倒在血泊中。但她的精神並沒有倒塌,直到法西斯倒台了,他們才獲得了重生……

讀完這本書,我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敬佩,有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傷,更多的是對黑暗獨裁統治的憎恨,不屑與鄙視。我悲憤,為什麼人要製造那麼多不必要的不幸,難道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戰爭是維護利益的僅有手段嗎?我百般不解、惆悵……

為什麼文明不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像蒙大奇一樣,像烏托邦也罷,至少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男女老少其樂融融,生活在一個寧靜的世界裏,怎們就不能呢?是的,或許我覺得可能。因此,我希望,希望時間停止戰爭,希望白色和平鴿在這方樂土放下橄欖枝,希望我們的人生色彩斑斕!

知道今日,我仍不願去回想20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場全球性的惡戰,一場可怕的戰爭,一想起它,腦中便會浮現出遍野的屍首和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不要讓我想起那些人們不幸的眼淚,不要看到他們絕望無助的眼神,不要看到他們孤苦無依的身影。我要聽到全世界人們高聲朗誦和平的讚美詩,要看到渴望和平放飛和平鴿,而不是呻吟無助的詠歎調……

看看周圍人,一切都是多麼的祥和,盲童也不焦躁了,老人他們嘴上也洋溢着彩虹弧度的微笑。每一樣事物,每一個人,甚至每個微生物都是那麼自在,看起來是那麼幸福。

讓我們停止戰爭,愛護生命吧,讓和平永遠伴隨我們左右,讓世間沒有那麼多痛苦與不幸,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吧!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0

如果,你是一名猶太人,是德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你會怎麼辦?是不甘於現狀,殊死搏鬥;還是無奈地被德國人抓走,去集中營?猶太女孩安妮一家,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方式——藏匿在一座大樓裏,善良的他們還接納了範丹一家人以及牙醫杜塞爾。於是,安妮用每日一記的方式記錄下了八個人在“後屋”的藏匿生活。

安妮是一個開朗的女孩,她那古靈精怪的文字常常令我忍俊不禁;而安妮的姐姐瑪格特安靜温和,她從容不迫的處世態度則讓我十分佩服……後屋的男藏匿者們各有各的長處,可是幾個生xing暴躁的女士就不那麼友好了。安妮以自己活潑的性格受人喜愛,但是她那倔強、鑽牛角尖的壞毛病可讓人討厭了。安妮在後屋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糟糕:人造肉汁成了寶貝,黑市上的食物配給證開出了天價,每天只有褐豆和土豆充飢……可是為了生存,他們都咬牙忍下來去了。直至有一天,幾名便衣蓋世太保衝進“後屋”,抓走了包括安妮在內的.八名藏匿着,一直以來掩護他們的朋友也同時被捕。不久以後看,除了安妮父親,其他氣味藏匿着全部死亡,給這個陰暗的世界留下了一抹血紅的記憶。倖存的安妮父親,將安妮的日記出版,這個花季少女的日記感動了全世界。這首如血的泣歌也久久在人世間流傳,讓人們流淚,讓人們醒悟。

安妮彷彿在書中悲鳴:如果沒有那場殘暴的戰爭,是否我能活下去?如果沒有那無情的蓋世太保,是否我還能活下去?如果沒有痛恨猶太人,是否這場血腥的戰爭能消失?為何要有這樣的戰爭,為何要欺凌無辜的猶太人?為何要在歷史上用力抹下鮮紅的一筆?為何要讓世間有這樣一首哀鳴的悲歌……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1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猶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經營着歐佩培克公司,還有母親艾蒂斯和姐姐瑪戈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

1933年希特勒開始對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移居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安妮一家在這裏開始了新生活。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生日,一本精美的筆記本就是她的生日禮物之一。安妮還給日記本起了個名字——吉蒂。從她生日那天起,她就開始寫日記。由於納粹的迫害更殘酷。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被迫躲進父親辦公的大樓後面一些隱蔽的房屋裏面,這一躲就是兩年,至1944年8月4日遭人舉報而被納粹逮捕,把他們關進集中營。只有安妮的父親生還,其餘人無一倖免,安妮的父親決定將女兒的日記出版。

安妮在日記中直言不諱,把吉蒂當成她最信任的人,最可靠的朋友,時不時地與它談心。她在隱蔽的房間中,只有日記相伴的情況下,度過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兩年。她沒有享受到一點花季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只有納粹黨的醜惡在時刻刺激她緊張的神經。在這樣的條件下,她依然在自學知識,內心沒有沉淪,而是依然向着陽光。但是我們今天身處這樣好的環境之下,居然還有人不願讀書,與勤奮的安妮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安妮,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難都勇於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為什麼就做不到呢?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困難,請千萬不要在逆境中沉淪,我們應該勇敢地站起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2

最近讀了一本書,《安妮日記》,它是一本世界名着。雖然作者只是和我年紀差不了多少的女孩,但我讀過之後,思緒萬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13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隨着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裏生活了25個月之久。這段時間,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小的空間裏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深刻感悟的人。

安妮的勇敢讓我非常敬佩,在死亡面前,人們都表現出畏懼的情感。而她,卻依然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對愛情充滿了嚮往。書中,安妮多次提到,在那樣的環境下,學習是最好的狀態。啊,我們真的應該效仿她思想。

想一想,被困在灰暗、狹窄的小屋裏,看不到光明、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你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呢?能做到安妮那樣嗎?

1944年8月,因為有人告密,隱匿的8個人被捕並關進了集中營。到戰爭結束,只有安妮的父親費蘭克一人得以還生。為此,在很長一段的時間裏,費蘭克先生曾經十分消沉。後在周圍友人的幫助下,他最終鼓起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他後半生致力於宣傳安妮的日記,希望能完成女兒“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對世界作出貢獻的人”的願望。也就是現在我看到的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全世界重新認識了戰爭的殘酷,它簡直是一輪太陽,燦爛千陽,照耀我們的成長。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3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們經常滿懷絕望地問:戰爭有什麼不能和平相處?這一切破壞到底是為了什麼?會問這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為止沒有人拿得出滿意的答案。為什麼英國人的飛機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時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為什麼每天花幾百萬打仗,卻拿不出一分錢給醫學研究,藝術家或窮人?為什麼有些人捱餓,世界其他地方卻有堆積如山的食物在腐爛?哦!人為什麼這麼瘋?

——《安妮日記》

散發着單純和安靜氣息的文字,安妮用最樸實的方式在我們面前解剖了戰爭,沒有所謂的正義,沒有所謂的利益,沒有所謂的分歧,只有人性中深深的瘋狂……讓文字,圖片,錄象帶我們回到寂靜中。

荒風從沙漠躍起,伴隨着裝甲履帶的轟鳴聲,是一陣陣婦女兒童的哭泣,是一次次士兵冷漠的臉,一顆顆難名破碎的心。從非洲的熱帶雨林到中東貧瘠的沙漠之地,從極北荒地的苔原到哥倫比亞荒蕪的山地,戰火不熄,烽煙難滅。

從遙遠的時代,人們就不斷的發動戰爭。但人們為什麼而戰?膨脹的權力慾?極端的霸權?還是為了追求財富和土地?為什麼?要以他人生命為代價?

為什麼要破壞別國幸福的家園,為什麼讓男人歎息,讓女人哭泣…

--年西班牙一次知名的攝影展上,一張照片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照片是一個女孩,十二三歲,身上穿着補丁的衣服,戴着翠綠的頭巾,手中捧着一隻和平鴿,可眼神卻一片迷茫,一片彷徨,那是對生命的無奈,還是對和平的渴望?

照片下有標題:攝於巴基斯坦加沙地區。

這幅照片我端詳了一遍又一遍,我忽然感到自己的心彷彿糾結起來。她同安妮一樣,無辜地被捲入戰火,驚懼每天折磨着他們脆弱的神經,而世界上,仍有許多人,在承受着戰火的煎熬,而我們卻無能為力。

--年,烽火在巴比倫上空燃燒,敢於挑戰美國權威的伊拉克很快被擊敗。但戰爭的災難並非只青睞戰敗--x的反抗與襲擊,依然迫使美國駐軍於此,時至今日,有多少美國大兵血撒異域!三年戰爭,兩個輸家!

死去的士兵們,他們之前可能是跳街物的嘻哈男孩,有的有了心愛的女孩,有的已經結婚,他們本該在家鄉的酒吧與朋友喝着啤酒聊天,牽着愛人的手漫步於林蔭小道。可是,命運卻被定格在了瞬間,僵硬的身軀,彷徨的眼神,迷離的淚水,衝突的雙方,血與淚的過揚,你既無怨,我亦無悔,當伊拉克人用生命捍衞尊嚴時,美國士兵也在用生命捍衞着大國的霸權。

何時,何地,你我的眼中能沒有仇恨,手執橄欖枝屹立夕陽下,讓夕陽將彼此身影拉長,讓微風拂亂彼此的頭髮…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4

“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你能相信這是出於以為13歲女孩之手的文字麼?如果是現在當然不相信,但請把時間調到二戰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寫出這樣既憂鬱又向上的文字應該是合乎情理的吧。

這就是安妮?弗蘭克,德籍猶太人.她留下來的日記使她名聞遐邇.15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的日記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日記中展現了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是的,安妮在她的日記裏傾訴這一切:對母親的不滿,對父親的敬佩,對彼得的愛意,對勝利的希望。有消極也有積極,有恐懼也有歡樂。日記裏呈現的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安妮。常有人説小孩子怎麼會有消極的一面,我們是--點鐘的太陽。所以常有人將自己的文章寫的很假,並沒有"我筆寫我心”.而安妮的日記將一個少女的煩惱都實話説了出來,這讓我不禁又許多共鳴之處,即使我們並不生活在一個年代裏.

本書大致講了安妮一家為了逃避德國人把猶太人送往集中營的慘劇,逃到了她父親公司樓頂的密室裏,在那裏度過了2年多的時間.與他們住在一起的還有凡達一家和一位牙醫.在那個密室裏,白天不能説話因為下面是在工作的德國人,而且始終不能拉窗簾.晚上只能靠聽收音機來了解外面的情況.炮聲不斷,隨時都可能被德軍發現.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卻在日記裏仍表現出對戰勝的希望,這是我所敬佩的!

同時安妮在日記裏闡述着自己對彼得的愛意,這是每個少女都會有的青春期的懵懂.彼得是凡達夫婦的兒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在安妮受不了母親的封建思想是就會去找彼得獲得思想上的寬慰.

在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充滿可怕的,因為日記擱筆的那一天就是安妮一家被發現送往集中營的那一天.不知道安妮在那裏受了多少的虐待……總之從她在密室的日記中也大可看出戰爭的殘忍.從此我比從前更迫切的渴望世界和平!哼,可惡的希特勒,那個連一隻老鼠死了都會掉眼淚的人竟對自己對猶太人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感覺的人也配在這世界上存活過嗎?如果當初隆美爾暗殺死了希特勒,那麼百姓的苦難也會提前收尾!

“密室裏一陣強烈的騷動,大家苦盼已久、談了又談但似乎美好得太像童話的解放,真的變成現實了嗎?今年,1944年,會給我們帶來勝利嗎?我們還不知道。不過,希望已經在我們心中復活了,這股希望給了我們新的勇氣,使我們再一次堅強起來。我們必須勇敢地忍受這所有的恐懼、窮困和苦難,現在我們關鍵是要保持鎮靜和堅定。現在比以往更需要咬緊牙關不叫苦。”這是安妮日記裏的一小篇,讓我看了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力量.我想正如安妮面對困難那樣,再壞的事情,再不安的過程也總有結束的時候.

安妮 弗蘭克,她給了我充滿信心活下去的動力,給了我陽光,給了我少女的共鳴!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5

這星期,我閲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安妮日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安妮?;弗蘭克的女孩,她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安妮和她的家人朋友們躲進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間密室裏。他們在密室裏生活了整整二十五個月,期間安妮把她在密室中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在了她的日記本上。通過她的日記,我看到了一位純潔、樂觀、堅強、富有理想的少女形象,她對戰爭、宗教、生活的種.種思考,無不令我為之佩服。

安妮在日記中無數次提問:“戰爭有什麼意義?人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這一切破壞到底為了什麼?這樣的生活什麼時候能結束?”從她的言語中,我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能夠活着是多麼的不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絕望,她不斷地鼓勵自己要堅持,要堅強。

我最喜歡安妮説的:“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雖然密室的生活令人時刻提心吊膽,雖然安妮和她的家人時時面臨着死亡的威脅,但是安妮從不放棄希望。她温暖而樂觀,堅持自己的愛好,她渴望能接觸外面的世界,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記者或作家,她不斷在為自己的理想努力着,與命運和困境作不懈的鬥爭。

相比安妮,我們現在小朋友的生活真是命運多了。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時代,可以嘗試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在陽光下自由地呼吸。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有的和平歲月,好好學習,積極向上,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6

安妮·弗蘭克本是一名普通的猶太少女,與父母,姐姐一家四口過着富裕的生活。但這寧靜的一切很快就被一場戰爭打破。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權執政後,開始了對猶太人慘無人道的迫害。為了家人的安全,安妮的父親不得不帶着家人來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躲避危險。在這裏的生活雖然不如從前自在,但在這裏,安妮仍然度過了一段愉快的學校生活。

1942年7月,情況更糟了,在德國納粹的迫害下,為了避免遭受納粹警察的逮捕和屠殺,安妮一家與同是猶太人的凡·丹一家以及一名猶太醫生杜瑟爾,躲進了書中被稱作“密室”的地方。開始了長達二十五個月的“祕密”生活。直到1944年8月4日遭人檢舉被送進集 中營。

這本書以一個十幾歲的少女的視角講述了二戰期間密室中的人們的生活實錄。在白天,為了不被別人發現,他們不能隨意走動,不能大聲説話,甚至不能上廁所。每天,安妮都 會擔驚受怕,密室外戰火不斷,炸彈就在他們身旁炸開,死亡的威脅,被發現的恐懼。因為戰爭,因為人性的醜惡,安妮這個應該在陽光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不得不蜷縮在密室的一角瑟瑟發抖。因為戰爭,讓昔日美好的世界變得滿目瘡痍。死亡的陰雲籠罩在密室中的每個人身上。在這裏,人性被壓抑,甚至開始扭曲。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是不斷,每天能活着醒來 就是最大的幸運,就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也奢侈至極。

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安妮的內心深處仍保留着人性中最美好最柔軟的一面。“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 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美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

雖然命運帶給了安妮許多苦難,但是依然歷練了安妮的品格,她學會了去直面自己的缺點。在密室生活的兩年多的時間裏安妮逐漸成長為一個心裏十分成熟,對生活有着深刻感悟的人。她豐富而美好的內心世界就像是綻放在戰火中的花朵,儘管眼前是黑暗,但從來 沒有放棄對光明的期盼。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7

《安妮的日記》這本書是猶太人安妮十三歲到十六歲的日記,它記載了安妮一家等八在祕密小屋裏提心吊膽的生活:

安妮十三歲生日的那天得到了一本日記本,於是從那時候她就開始寫日記。安妮原本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可是因為遭到法西斯的迫害,就與家人制造出逃離的假象,躲在了祕密小屋裏。在祕密小屋裏,安妮不能上學,不能與朋友在一起玩,不能讀書、學習,整天過着提心吊膽的生活,生活條件也很差。她沒有知心的朋友,只有向“綺帝”(安妮的日記本)傾吐心事。她是個善於鍛鍊自己的坦率的女孩,她還是一個早熟的女孩,她把當天發生的事情,對身邊每一個人的評價,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發自心裏的渴望、憤恨和想法都寫在日記本上面。可在她十六歲的那一年,躲在祕密小屋裏的八個人最終還是被發現了。躲在祕密小屋的八個人除了法蘭克(安妮的父親)倖存以外,其他人都沒能活下。

安妮曾經在日記上寫到,她所在的祕密小屋對於其他遭到迫害的猶太人來説這已經是人間天堂,而對與法西斯卻是地獄。我可以體會到她對法西斯的憤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安妮實在是太可憐了。為什麼希特勒這麼殘忍呢?為什麼她不能放過小小的安妮呢?我在心裏默默地祈禱,祈禱在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種族歧視,各民族永遠和平友好相處。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8

關於戰爭題材的書和電影並不少見,它們或鋒利或殘忍,或血腥或壓抑。這一本記錄二戰時期猶太人真實處境的13歲少女的日記中,並無一處暴力殺戮的篇幅,看後卻叫人淚盈眼眶,絕望到心底裏去。這些被少女默默記錄下的文字,無聲地抗議着人類因野心膨脹而引發的戰爭惡行,用戰爭所帶來的無法修復的毀滅警示你我。

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少女,在父母的庇佑下平安健康地成長。就像你我都經歷過的花樣年華,上學、聚會、玩耍……然而從某一天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當你我依然放肆地揮霍青春時,命運卻同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她的人生因此衝出軌道,滑向未知,而這一切僅僅因為她是猶太人。

在那個時代,數不盡的猶太人在街上、家中被逮捕。孩子放學回家發現父母不在了,父母回家發現孩子不在了……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讓所有猶太人惶惶不安。她同父母、姐姐、陌生人隱居在公司大樓裏一個暗無天日的祕密小屋中。為了躲避慘絕人寰的種族殺戮,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生存,一個沒憋住的噴嚏都會出賣他們,招致厄運。安妮甚至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樣子,就開始了看不見盡頭的躲藏生涯。

然而13歲的安妮,正是成長髮育的黃金時期。在那個最有想法、最渴求表達、最需要陽光和自由的年紀,一切都成了奢侈。5個成年人、3個青少年,共同在一個缺少氧氣的小屋裏生存。剛搬進小屋時,故事的基調雖不至於歡快,但每一天的生活還算新鮮有趣。那台可以收聽bbc的收音機、節假日梅普的小禮物都帶來了驚喜,飯桌上每一個人都有趣事可以分享。然而,隨着屋外戰況愈加嚴重,屋內的枯燥和壓抑磨蝕了每個人的脾氣,由最初的禮貌、客氣、忍讓變為了自私、爭吵。再後來,那塊稍大一點的黃油給了誰,誰的飯菜吃得最多,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斤斤計較。而成長在和平年代的我,無法想象生活在這樣毫無新意卻又提心吊膽的日子裏會是怎樣的感受。

青春期的安妮的真誠和敢於表達在屋子裏其他人的眼中成了任性和喋喋不休。她苦於無人理解,同時好奇自己身體的變化。她渴望父親更多的愛,不滿於母親的苛責。我看着她,就好像看着過去的自己。有些時候我會因為安妮對待母親的方式感到心酸又愧疚,因為我也曾用刻薄的言語回擊愛我的人,用冷漠和拒絕來逃避他們的親近,忽視了關愛。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彌補青春期的叛逆,因為我們有機會成長、蜕變,而後得以理解親人的愛並回報他們。然而可憐的安妮,卻永遠停在了那個階段。

在祕密小屋躲藏了近兩年後,他們終於看到了戰爭結束的勝利曙光。盟國開始反擊了。然而命運再一次視安妮的祈禱於不顧,他們被告發了。對受難者來説,最悲哀的莫過於在戰爭即將勝利之際罹難,就如正盼着孫兒出生的祖母,卻在聽到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前驟然離世。

安妮曾説,我不願像媽媽和其他女人一樣,嫁人生子,然後被忘記,我想要名垂千古。這是整篇日記唯一讓我稍感欣慰的地方。因為她做到了,並且做得很出色,不僅名垂千古,更是感化了千千萬萬人,我們將永遠銘記戰爭的痛苦,珍惜和平。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19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是讓我們互相關愛,可我卻從《安妮日記》中讀出了痛苦,但又發現了痛苦中的一絲微笑。雖然那微笑多麼渺小,但卻給猶太人帶來希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侵略了荷蘭,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清洗。當安妮的姐姐瑪格特收到了通知單,大家為了安全,躲到了公司的小屋裏。在屋子裏,同為猶太人的達思一家也躲了進來,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

在祕密的小屋裏,大家都無時無刻的擔心着,可是安妮卻總是用微笑面以戰爭,面對痛苦,面對全世界。雖然她也是個猶太人,但她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讀書。她在日記中説到: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進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那麼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也挺好嗎?不,不對。我們還想活下去,還想自由、幸福的活下去!看啊,安妮是多麼替人着想啊,但又多麼渴望活下去,不過,作為猶太人,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在此,我深深地感到了希特勒犯下的罪惡和猶太人的無辜。安妮躲在祕密小屋時,她也會害怕,但她卻相信未來是美好的,和平的,只是她等不到這一天來到了……

所以説,我們是幸福的,是幸運的,可是當今世界上,能像安妮一樣樂觀的人又會有幾個呢?可是我就比較樂觀,為什麼呢?事情是這樣的:

新學期新氣象,我們班來了一個轉學生,名叫來孔寧。我早就跟她打過交道了,發現此人“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算得上“女強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我們幾個好學生被“冷落”了,大家都有點不服氣。可是我轉念一想:既然多了一個對手,就又可以學“知識”了。所以我相信,也許我們不會成為好朋友,但我們卻可以把優點放大,把缺點拋棄,成為學習上的對手,充當別人的吸塵器,把好處“吸”過來

總之,《安妮日記》裏的安妮是個永不放棄的女孩,她堅定的微笑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含義,就是:痛苦像雪球,你越想遠離它,它就越滾越大,把你壓迫。只有陽光能融化它,這道陽光就是——微笑。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0

安妮,她用了25個月去躲藏,卻還是沒能逃開被蓋世太保抓進集中營的命運。安妮她不過13歲,卻要放棄屬於小孩子的天真和自由這些權利,轉而揹負起千萬種不幸和對命運的恐懼。而這一切都只因為安妮是猶太人。

在書中,安妮寫道:“紙比人更有耐心”。在那漫長的25個月中,她用她的筆,她用她的夢想,刻錄下了她在密室躲藏時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

安妮是不幸的,而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她的願望——我希望我死後仍會活着。她才如此幸運。

安妮13歲開始寫日記,到她死於集中營還不到16歲。安妮從上帝那得來了寫作的天賦,她有着她自己的夢想——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在那種惡劣的條件下,她一直在堅持寫日記。在日記中,她記下了她自己的孤獨,對戰爭的恐懼,對生的追求和熱愛,以及自由生活的嚮往和期盼。她寫下了原來不屬於她這個年齡所應經歷的命運。

如果安妮沒有遭難,如果她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那麼,她長大以後,或許不用長大以後,她就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但這一切,誰又知道呢?

安妮在密室裏呆了25個月,她在密室錯過了原本屬於她豆蔻年華的自由和快樂。

安妮在密室裏能認識的人是那麼有限,安妮是一個正在成長期的少女,這樣的她,正是愛結交,好動,對世界,生活充滿了憧憬的年齡。在她所能活動的狹小空間裏,而她幾乎是沒有同齡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齡人的樂趣。

那愚蠢的戰爭猶如一個沉重的桎梏,把我們幸苦建設的家園就這樣囚禁於硝煙炮火中,毀於一旦。那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剝奪了不計其數的人的自由。

野蠻的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摧毀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我彷彿看見了安妮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微笑着説,“我相信善良。”安妮一直在用着她的善良去看待這個世界,帶着她對生的渴望。

安妮的願望實現了,用令一種方式。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1

我喜歡看書,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安妮日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的安妮.弗蘭克,安妮出生於猶太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和安妮都是猶太人。1940年,納粹警察四處抓捕猶太人,安妮一家、彼得一家和杜瑟爾先生都躲進了公司大樓的密室裏。為了不讓納粹警察抓到,他們不能拉開窗簾,只能在黑暗中生活,洗澡、聽廣播,看書……這些都非常不方便,而且大家都非常恐懼,經常在飢餓的狀態中。

雖然日子過得很苦,可是安妮還是堅持學習,不斷地寫日記,並且有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在戰爭之後成為一名記者或者作家。她説過:“只要我還活着,能從佈滿灰塵的舊窗簾縫裏看到這陽光,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還在日記中寫道:“我是自己的船長,終有一天我會看到我能停泊的岸。”

我要學習安妮的樂觀、信念、堅強,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堅持着,不言放棄,而我自己,有時候學習上遇到一些小困難,比如,不會做的數學題,不會寫的生字,不能彈熟練的鋼琴曲,我就會有急躁情緒,甚至想到退卻,現在我要不怕困難,迎難而上。而且,安妮經常要忍受飢餓,看看我現在的生活是如此的富裕,爸爸媽媽帶我去超市,經常會買回來很多我愛吃的食物,可是我也會挑肥揀瘦,完全沒有感受過飢餓,我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看着《安妮日記》,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彷彿自己就在安妮身邊,和她同歡樂,同悲傷,我建議爸爸媽媽也來讀,這是一本感動世界的日記,親愛的同學們,你也來讀一讀吧!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2

我讀過許多書,但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描述二戰時期安妮和她的一家人被納粹黨追捕而被迫藏在荷蘭的一個密室裏的生活實錄.那段時日是猶太人最黑暗的日子,是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而安妮這樣一個花季少女,卻在一個暗無天日的密室中度過了她最活潑、最美好的那段光陰.

在密室生活剛開始的時候,13歲的安妮差一點就被逼瘋了。幾乎不見天日的生活,嚴格的生活制度,這都是一個花季少女不應該承受的。這樣一個花一般的年紀,她不能和我們一樣自由、自在,而是天天躲在密室裏探照燈照不到的死角里,被逼迫着習慣陰暗以及白晝如同黑夜的生活。我甚至能夠體會安妮寫日記時的絕望與無奈的心情,但安妮的樂觀還是使我感到一絲欣慰的。我常常想,如果安妮在二戰結束前夕幸運地活下來,那麼歷史上是不是又會多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文字以及她筆下的生活都讓我深感震撼、悲憤。

安妮在與世隔絕的密室裏度過了她兩年花季少女最重要的時光,而這兩年只有日記本陪伴她。在黑暗即將過去的時候,安妮卻離開了這個紛爭的世界,安妮一家只有她的父親一人生還,其他人都慘遭不幸。看到這裏,我對納粹黨十分憤恨。他們剝奪了安妮美好的童年,安妮她甚至沒有過感情的經歷和花季的幸福、快樂以及友情。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中不只是對安妮一個人的惋惜,而是對所有猶太人的同情。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3

相對於很多人看過《駱駝祥子》不同,我接觸老舍的第一部作品卻是《茶館》,這薄薄的幾頁紙竟是讓我迷上老舍的一個足夠充分的理由。

作為當代青年,我對戲劇並不是很在意,如果不是世界性的歌舞劇或者音樂劇,不願意走進劇院看那種誇張的表演。但是惟獨一部《茶館》讓我看幾遍都欲罷不能,我沒法形容我對這部戲劇的深愛。不管是原著,或是電影,甚至電視劇,我都看,看到傷心處,眼淚不分次數的往下掉。

整部劇目裏一個大茶館,經過三個時代的變遷,兩代人的掙扎。在那個餛飩的年代,好人沒了活計,壞人發了橫財,好壞顛倒,正邪倒置。從最底層到最頂層的北平人,都被剝削,被欺辱。老實敦厚的底層人被中國渣滓欺負,最頂層的老佛爺被洋人欺負。好好地一個大清朝,眼睜睜的在北平人眼中倒下。隨之倒下的是北平人的驕傲和自信。外面兵荒馬亂,就連鎖上門都有可能被偷,被騙。不開門吧,吃什麼?怎麼活着?貴族開始賣家當,老百姓開始賣兒女,自食其力的又時不時被“王法”綁了去。煎熬啊!可就在這年月北平人也少不了禮節。好一個“北平人”。皇城腳下的皇上身邊的福澤之地,怎麼會這樣脆弱。漸漸的這裏的人們開始明白了“我愛我的國呀!可誰愛我呢?”一句話,怎一個心酸了得!

那樣老實與世無爭的鬆二爺餓死了,到死都不懂得怨恨是個什麼模樣;那樣爭強好勝的秦二爺落得一無所有,實業救國也好,實業為己也罷,原來自己的遠見還不如一碗爛肉面的見識來的實惠,多悲哀的結論;水靈靈的大姑娘嫁給個無惡不作的老太監,為了一碗飯,丟了一輩子的人,見慣了一座深宅大院裏的狗咬狗,能被趕出來也算是一種幸運,只是一輩子都註定的悲劇,程度的深淺還有誰會有暇顧及呢!拖拉着破鞋的唐鐵嘴和不招人待見劉麻子倒賺了個肚兒肥,一個半仙兒算了一輩子卦,救不了別人也救不了自己,更救不了大清國;買賣人口是個缺德到家的營生,厚着臉皮發財,比那買人口的還可惡。宋恩子吳祥子憑着那官家的“本事”倒不愁吃穿,這些人自己作惡不夠,教各自的後人也繼續着他們的“風範”。……最後一個開了七八十年的大茶館白白地成了人家的!上那説理去?沒處説理。混亂的年代,政權的更迭,不停地改革,也許老大中國是到了該注入新血液的時候了,可是每一次的改變苦的是百姓,即便是這樣容易滿足安於現狀的北平人也眼睜睜見證了流血的年代,是不允許安逸存在的。就連那説數來寶的都為這滿眼狼籍質問蒼天,您睜開眼看看吧!天朝的子民們正遭受怎樣的踐踏和欺辱!!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4

我向來對翻譯自日文的推理小説不感興趣,覺得翻譯過來的文字總是不到位,浮現在腦海裏的是一個屬於中文世界的文學語境,與作家筆下所要構建的氛圍顯得格格不入。然而,由日本暢銷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推理小説《解憂雜貨店》,卻吸引我的目光。單看書名和封面設計,就讓讀者產生好奇與遐思,到底一家傳統的雜貨店賣的是什麼“碗糕”,能提供什麼樣有效的解憂祕方?

人生的選項

附在書中的一篇導讀文章,如此稱讚東野圭吾創作方面的本事:“他的作品並非只有謎團,只是賣弄詭計,一個更重要的元素,即他過人的説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書寫。”的確,這本《解憂雜貨店》雖然具有推理小説的元素,充滿精彩懸念與巧妙構思,但是卻能另闢蹊徑,讓讀者對人世境遇有更深入的體會與思考,借文字中燃燒的温情取暖,從而引起廣泛的共鳴。

故事中雜貨店的老店主名叫浪矢(“Na-Mi-Ya”),而附近的孩子總是把他叫成“煩惱”(“Na-Ya-Mi”)。由此浪矢突發其想,不如通過紙條,在雜貨店裏為孩子們排疑解憂。起初浪矢收到的問題都較為幼稚可笑,但是他卻對每一個疑問都認真答覆,彷彿從中找到生命的另一層意義。之後,越來越嚴肅的問題陸續出現。在老店主精心安排下,陌生人在晚上把寫煩惱的信丟進鐵卷門上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裏拿到回信解答。

這些來信者都面對着人生路上重大的抉擇,希望能從回信中得到心理上的輔導。女運動員是該投入奧運集訓,還是應該放棄夢想,陪病入膏肓的男友走完最後一程?孤立無援的未婚媽媽是該把孩子生下來,還是絕情地拿掉小生命?少年應該與負債累累的父母一起潛逃,還是自己勇敢地去闖天下?長子是要繼承父親的魚店,還是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浪矢對每一封信的問題都深思熟慮,從不敷衍事,儘量從各個角度為對方着想,才做出回覆。然而,他後來內心卻非常擔心,“也許他們按照我的回答去做,反而為他們帶來極大的不幸”。老爺爺的回答果真替人解憂嗎?浪矢後來發現雜貨店裏有個穿越時空的魔法空間,而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回覆是否對這些人產生正面作用,因此他囑咐兒子在他死後的33週年發佈消息,讓“解憂雜貨店”復活一天。

就在“解憂雜貨店”復活的晚上,三名小偷誤闖進來,發現那些穿越時空的信件。小偷依據過去三十年來發生的時局,一一回覆信件,並讓它們回到過去的時空。故事的精彩之處並不在於寫信人能神奇地收到這些未來的預言,而是他們在做出艱難選擇時的態度和考量,以及對信念的堅持。人生中萬千的因緣聚合,形成我們不同的際遇。在生命重要岔路做出選擇,最後結果如何,是誰都無法事前知悉的。例如少年最終未聽取浪矢的意見,選擇獨自逃走,因為“那時候,他無法相信心靈的團結”,而結果是雙親選擇結生命,讓改名的兒子能有一個新的開始。也許,當初少年做出不同的決定,一家人的命運可能就此改觀。然而,少年長大後成木雕師,對於這個決定卻得出另一番領悟。他終於深切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私的關懷與保護,甚至願意以他們的性命來換取他的幸福。這裏面閃現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輝,親情的聯結和力量,原來可以排山倒海,穿越生死的國界。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5

《八十天環遊地球》講的是一位英國紳士福格和朋友們在俱樂部閒聊時,揚言自己能八十天環遊地球,還下了兩萬英鎊為賭注,然後就和僕人路路通一起從倫敦出發開始了這環球旅行。

八十天環遊地球?當我聽到這個賭注時,也和福格的朋友們一樣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遇到危險,那才綽綽有餘,可如果遇到了什麼危險,什麼輪船沒油,下大暴雨等等等等,那麼一百天都有可能不夠。兩萬英鎊啊!這個福格真是有錢沒處花,這一個幾乎不可能的賭注,他偏偏要賭。可就在這八十天的最後一天,福格狼狽地回到了俱樂部,他的朋友們大吃一驚,輸得心服口服。

其實福格在這一次旅行中,遇到的危險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海上輪船燃料告急,他砍船燒柴給足動力;置身荒村無路可走,他買大象穿密林趕車;遭密探暗算被監禁八天,他花重金取保釋擺脱官司……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被密探盯上了。原來福格離開倫敦不久,那裏發生了一宗搶劫銀行案,兩人被涉疑,而且那個搶劫犯長得特像福格,所以密探一路跟蹤過來。

當我讀完這一本書後對福格的第一感覺是:他很有錢。是的,誰會花很多錢買一頭大象只是為了穿越密林去趕車?趕上之後又慷慨地把大象送給嚮導?估計只有福格吧。還有一點就是:要冷靜。誤了輪船,冷靜,趕上了!僕人失散,冷靜,找到了!攔路劫匪,冷靜,戰勝了!海關被囚,冷靜,出來了!無論眼前有多大的危險,福格都很冷靜,正因為有這種冷靜,危險才被他制服。

福格用冷靜對着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困難,他用冷靜去解決困難,我們也要學會遇事冷靜,臨危不亂,才能解決眼前的困難。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700字 篇26

書是知識的海洋,是力量的源泉,是智慧的翅膀,是生活的方向盤。讀一本好書就是找到了一位好老師。書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的確,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一本好書,可以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程;一本好書,可以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

《悲慘世界》就是這樣一本好書!《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

這部小説的主角冉阿讓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獲得了自由,由於他犯有前科,儘管他有着強健的身體,仍無法被社會所接受,就連他的好意有時也往往會遭到人們的誤解。他收養了一個女孩並把她撫養成人,他還在槍林彈雨中戰鬥、救助別人。

我很佩服冉阿讓,他是一個英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市長,化名馬德蘭,有一個罪犯被認定是冉阿讓,準備被處死時,馬德蘭(也就是冉阿讓)坦白了自己的身份,救下那個罪犯,當我看到這一部分時,我十分感動,我對他的敬意便油然而生。冉阿讓是一個正直、勇敢、善良的人,他為他人做出了許多貢獻,卻不求回報。他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沒有選擇逃走,而是幫助別人找回珂賽特,他這種為他人、為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悲慘世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w90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