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精選16篇)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精選16篇)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

在短短的一個寒假裏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社會實踐。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一件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精選16篇)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説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説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説説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説不該説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2

合上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乎乎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着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着着獨具特色的封面和異常刺眼的“苦”字,久久不能講目光從那上面抽離,它要了我的魂。帶着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了。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老師的第一本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第一名。全節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興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是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形神俱佳。

本書雖名為“苦旅”,卻實為享受,從迷離深淺,豐富稠柔的書中,還能飽覽世界各地文化風情,實為一大享受啊。

作者遊遍了祖國各地,觸境生情,把情寫進了文章,字裏行間,透出了作者憂國憂民以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在這本書中,使我感觸最深的,有兩篇,一篇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註定讓他當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悽絕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還有一篇,是《華語情結》,一個人身處異鄉,突然聽到有相同的口音傳來,可以想象,那是多麼令人快樂激動啊!但總有一些人,去了異鄉,很快就忘記的了自己的家鄉,這些在《華語情結》中暴露無遺,真是令人心寒啊。

飽享了一頓文化大餐後,我不禁想到,歷史和文化的更替與交疊難免存在,既然如此,我們更應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燦爛文化免受衝擊。總之,無論是文化更替還是歷史興衰,讓我們繼續步行過這條漫漫文化路……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3

餘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那麼,走吧。屈原説:“悲時俗之厄兮,願輕舉而遠遊。”全祖望有記:“亭林先生出遊,二馬二騾,載書自隨。險隘關塞處,請教老兵退卒,問往日戰事。若與平日所知不符,則廣求書籍核證。”我想,核證的地方應該是沿途小客棧的油燈下。

路上很累,但與以前熟悉的門庭相比,那是一個比較真實的世界,一個比較正常的世界。

於是他去旅行,去遍訪各地的名勝古蹟,去觸摸、發掘這些實物背後所隱含的文化與歷史。中華文化本來就具有比舞龍舞獅、唐裝茶餐更厚重的分量,只是有一些傳承了下來,有一些則永遠消失在了歷史中,不再為人所知。

文化與歷史是朵兩生花,兩者不可分割,相生相息。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雖説不乏史傳、典籍,只是其中或真或假,不可避免地含有遺漏或是道聽途説的成分。沒有哪部史傳能讓你地肯定這絕對是真實的,即使是《史記》也無法做到。

《文化苦旅》一書集結了餘秋雨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所寫下的作品。當時正值時期,這場由文化領域發端的“大革命”,對教育、科學、文化的破壞尤其嚴重,影響極為深遠。很多知識分子受到迫害、凌辱,學校停課,科研機構被撤銷,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亂與不可估量的精神、經濟損失。一些投機分子、野心分子、陰謀分子和打砸搶分子更是乘機混到政府內部竊取權、利,仇富思想、極端個人主義、個人崇拜以及各種愚昧可笑的思想行為也氾濫開來,整個社會黑暗而又殘忍,成為了當時無數人的噩夢。

正是在那個時候,餘秋雨一家也無法倖免地慘遭的荼毒。中國大陸的之所以能夠發生,除了政治因素之外還因為早已經把許多最基本的文化“革”掉了,還嫌不夠,再“革”一次,結果只能社會失控,一片混亂。他想去尋找那些被“革”掉了的文化,去用文字把它們記錄下來,去用這些文化喚醒人們的人性與良知。

但文化的苦旅終究是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去傾聽、去感知、去觸摸文化。這種歷史的沉澱是不能丟的,它是無數代人的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文化很抽象,但它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一個民族若是失掉了文化,那這個民族也就不復存在了。民族不是種族,而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也絕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存在,它是鮮活的,在生活中躍動,在歷史中歌唱。

你,還在苦旅嗎?如果還沒開始——

那麼,走吧……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4

讀罷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不去,心中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先生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秋雨先生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秋雨先生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我就這樣追隨着秋雨先生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5

千年不泯——讀《文化苦旅》

餘秋雨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便讀了他的《文化苦旅》,很佩服他能夠行萬里路,閲遍文化的勇氣和執着。這個月,我再一次認真讀了一遍這本書,這已經是我讀的第四遍了,不敢説我已經體會到了餘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精髓,但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苦難。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讀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人,在眾多繽紛的人物故事中脱穎而出,給我留下來最深的印象,他就是錢鏐。餘秋雨先生説,這是一個應該被記住的名字。而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被感動、被研習的不朽。錢鏐這個人的存在,讓世界都會為之讚歎。他是一方之主,一地之主,卻從來不在意政治上的名號和軍事上的意氣。他不是抗戰名將,華夏英雄,不是學界泰斗,也不是盛世的棟樑,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方的福祉,百姓的平安。這才是一個領袖應該做到的。可以説,在這一點上,他比任何皇帝都偉大。

當我第四次放下這本書時,想起了初讀《文化苦旅》時的疑惑:何謂文化?現在想來或許能用餘秋雨先生的話來解答:“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性格。”而我還想説的是,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或許就是生活,他經歷了千年,終於來到了現在。

文化又或許是一種積澱,像這本書中的千年冷眼;文化或許是一種價值,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文化更或許是一種精神,像蘇武牧羊,更像李冰的都江堰;文化或許是永恆的,它在歲月的流逝中磨去了邊邊角角,在拿年復一年的苦難中變得更加光芒,像風塵中的旅行者,閲盡人間滄桑,卻千年不朽。

在書中,我為蘇東坡是烏台詩案、流放邊疆而感到憤婉;為渤海國漫天的大火感到悲哀;為太平洋小島上的潛水夫婦感到自豪與欣慰。文化是痛苦的旅行,文化是瞬時的不朽,它被一次又一次侵略的大火灼燒,被心懷不軌的人毀滅現在,它終於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這本書,是我看餘秋雨的第一本書,或許也是的一本書,在書中我學到了很多,並不只是文化,也不全是歷史,無法用語言形容。

你知道,有些東西,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6

午後,陽光暖暖的從窗外照射進來,窗台上一盆綠蘿鬱鬱葱葱,肥大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顫動,茂盛的九里香正抽着嫩芽。

我的手指拂過書架,停留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上,褐色的書皮彷彿是一個許久未見的老友一般親切。如此明媚的春光,沏一杯清茶,正是讀書的好時光。

翻開書頁,“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餘秋雨先生這樣説着,這樣想着,這樣走着,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宋朝的風洗去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最終疲憊地伏在邊地旅館的小桌子上集結成了這本書。

這本《文化苦旅》在我看來不能簡單的看成一本遊記,它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認識,對中國歷史的一種反思,更是對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的一種尋找。張曉風説:“山水是中國人的宗教。”中國人通過文字體現對山水、對自然的感悟,用自然的變化映射人生的變化。作者用豐富的文化感悟力和底藴寫下的這些文章,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文化,值得好好的讀一讀。

作者一路走來,從莫高窟到陽關雪,他見證了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我也曾去過莫高窟,去的時候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遊人還不太多,有很多洞窟都沒有開放。遊客們都排着隊,靜靜的聽導遊講述佛教故事。據説,把莫高窟的壁畫連起來,整整長達60裏。歷代的工匠們在這裏開鑿洞窟,繪製壁畫,他們中間隱藏着許多真正的藝術家,歷史在這裏連綿層累,色彩在這裏揮灑跳躍,生命在這裏蒸騰飛舞。難怪作者會深情的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莫高窟是我們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他濃墨重彩的寫都江堰,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李冰父子也以神的形象被人們世世代代紀念。儺戲中的水神河伯,換成了灌縣李冰,民眾祈求能有無數個都江堰帶來全國的風調雨順,水土滋潤。民眾們以他們獨特的紀念方式世代傳頌李冰父子的功績。

他用低沉的略帶沙啞的嗓音緩緩的講着江南小鎮,講着白髮蘇州、講着西湖夢,把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聲俱佳。寫《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又直接觸及到中國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了中國文人幾百年來在尋求真理、尋求自我的艱難歷程。餘秋雨先生這一路走得風塵僕僕,帶着歷史的煙塵,帶着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理想和掙扎,腳步踉蹌,身心俱疲,又滿懷希望,他讓我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中國的文化,去回味、去冥思,去繼承和發揚。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7

因為《文化苦旅》我走近餘秋雨。

還記得那時青春年少,輕狂無知,在書架上瞥見了他的名與作品,那書架是那樣高啊,我不屑地走過了,沒有人知道我的不屑中有許多許多的敬畏。那讓我不敢顧盼的高度漸成了心中最神祕的暗泉,也許正是這份感覺拉着我走近了他。

他有許多頭銜和稱號,許多鮮花和掌聲,但在我心中,他只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旅人。

歷史與現實隔着一段距離,正是這段距離把祖國山山水水中沉澱的文化層層剝離,於是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有誰在覽盡名山大川后找到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內涵了呢?

然而,終於有一個人肯在旅遊的時候背起沉甸甸的文化,將沉埋于山水間的歷史,執着成一程苦苦的旅行。他在山水之間捕捉文化的氣息,在文化中探索人格的美麗,於是山水活了,歷史活了:西湖水裏亭亭走出了蘇小小與白娘子,都江堰邊默默佇立着李冰,天心閣的風雨飄搖着歷經劫難的書香,莫高窟的絢麗蒸騰着千年不枯的生命,《廣陵散》的餘音來自歷史深處,勾魂攝魄、浩淼的洞庭湖神祕而廣大……幾千年的沉澱重新在人們心中搖曳生姿起來。

讀餘秋雨,就像順着涓涓溪流尋找文化的歸宿,追溯文化的淵源。

讀餘秋雨,就像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覽盡歷史的畫卷。

讀餘秋雨,就像與一位隱士談話,裊裊茶香中體會歷史與文化的沉重。

讀餘秋雨的時候,就會覺得生命的本體貼近了歷史,貼近了文化,心靈靜了下來,世界靜了下來。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8

聽着輕音樂“閒雲野鶴”,靜靜地讀完《文化苦旅》,心裏總被一層濃郁的哀愁束縛着,擺脱不去。本來想選這首輕音樂來釋放書卷中散發出的壓抑與沉重,奈何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量將音樂的輕鬆死死壓了下去。

揮不去的,是一個民族的哀傷。

餘秋雨曾在書的自序中説學問的弘揚並不是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輝煌的知識也不是用來給人類增加沉重的身心負擔。如果這樣,千百年文化的沉重早已將人壓得喘不過氣,創新何談?進步何談?奈何,懷着青春步伐輕快上路的他,走遍大江南北,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陽關到天一閣……當旅途歸來時,早已步履沉重。

他説,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着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其實,一個民族的文化何嘗不是這樣?當手指緩緩拂過隋唐脂粉堆積的淺淺笑容,劃過宋朝文人心底的一道道傷痕,掠過元代的遼闊疆土,伸手迎接明清逐步灰暗舞台時,心底的愁苦應當如何傾吐,又將向誰傾吐?茫茫天地間,滿滿的都是華夏子孫,卻沒有一個能承受住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重傾壓。它太過於複雜,又經歷得太多,以至於沒有哪一個舞台可以完完整整地演繹這一半榮半衰、色彩及其絢爛又極其灰暗的風雲變幻。這一文化,吸引着無數社會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科學家從不同角度對準它,選擇不同的清晰和模糊來展示和還原它。可是不可否認,能完完全全將它表現出來的,僅有歷史。

讀第一章“道士塔”的時候,你可能會咬牙切齒地痛恨王道士,也怨泱泱大國的浩瀚文化竟這樣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生拱手送人,還那樣的輕描淡寫。如果這些文物是在一場戰爭中被敵軍當做戰利品浩浩蕩蕩地拖走,也不至於如此荒.唐。可恨的就是,它丟的太隨意,留給人的只有事後哭天搶地的懊惱和惋惜。接着讀下去,你這種憤怒就會被漸漸壓下去,取而代之的只是沉重的歎息和深深的無奈,彷彿由血氣方剛的小夥子而逐漸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首這一生所經歷的世事,只能感到歲月的滄桑和深深的無奈。

莫高窟的洞壁流淌着歷時千年的文化足跡,沿着這一足跡往前走,也是沿着歷史的腳步從更久遠的時代向現在靠近。跟隨着線條的粗細和色彩的濃淡從南北朝走到元代,隨着色流的激盪而心潮澎湃、隨着其平緩而安靜淡然。

一個浩大的民族文化正是這樣,它必須結合着時間的延伸和空間的鋪陳,也必須凝聚着創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觀看者的陣陣驚歎。這樣它才是立體的。

記得有人寫過一篇《文化苦旅》的讀後感,叫做《行走在寂寞間》,我覺得這個名字起得很好。的確,在整個旅途的過程中,餘秋雨是寂寞的,獨自一人品嚐一個民族文化的傷痛,那寂寞無人可以理解。這樣的寂寞,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在陽關和月牙泉的點滴文字看出。“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與其説是在蒼茫的天地間行走偶,弗如説是在蒼茫的歷史間行走,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孤寂,也同樣的,感歎着自身的渺小和外界的浩瀚。侏儒變成了巨人,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在天地間行走,沒有參照物;巨人變成了侏儒,是因為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便成了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又是何其龐大,無論個體再高大,在他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了。

這種悲哀,也是美學中所説的三大哀事之一:“宇宙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

他在“沙原隱泉”中提到一泓泉水,他很欣喜,可是此刻自己卻站在狹隘的山頂,而那泓清泉卻委身山底,想要接近那泉水,就意味着剛剛千辛萬苦爬上山丘的努力完全化作徒勞。這樣的悲哀,該是幾千年來所有帝王的悲哀吧,高高在上卻無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羣臨天下的外表下藏着的竟是如此寂寞的一顆心。

我一直覺得作者對廢墟的看法很獨特,他説:“廢墟就是建築的黃葉”,我一直很喜歡他這個比喻。因建築凋零了,廢墟便產生了,黃葉的意義在於哺育春天,因為沒有舊的凋零也就不會有新的崛起。因此,廢墟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定格於空間卻延展着時間。

同時,不得不承認廢墟本身也是“一種形式美”,它從出生開始便挺立在浩瀚的天地間,經歷的風風雨雨之後,也漸漸滄桑和疲憊,他承受不起時間的重量了,便倒下,迴歸大地。這種美,沒有驚世駭俗的嬌豔,而是淡淡的淒涼與悲愴,以及,充滿人情味的温暖。

一直以來,我很想找一個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對文化消逝的感慨,可是苦於找不到一個好方法。看了書之後我想,這應該是一個能很好的寄託我感情的客體吧。面對在歷史中漸行漸遠的文化,我們感歎自己過於渺小而無能為力,弗如將它看做一道歷史的廢墟,在這廢墟面前我們可驚歎可讚美,可惋惜可高歌……卻斷然不可自以為是地將它還原,一來我們沒有如此的能力讓它和以前一模一樣;二來,它的存在,可以喚起人們太多的回憶,關於自身的,也關於這個民族的。

看完整本書,心情始終是沉重的。也像是去走了一遭回來,似乎蒼老的許多。

雖然也有江南小鎮的恬淡閒適,也有洞庭湖包羅萬象的坦蕩。可心中一直有個身影,於茫茫天地間艱難跋涉,紛飛的大雪覆蓋了他身後的腳印。遠遠望去,一片潔白之中只有個小黑影,在蒼茫之中且行且駐足,不知從何處來,將要往何處去。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9

最近拜讀了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餘秋雨不僅僅只是介紹這些風景和古蹟,而是通過它們揭示了更為深層次的內涵。

其中有一篇文章《道士塔》,説的是莫高窟如何在一個無知的王道士手中被“搶掠”一空的事情。看後我很受感染。餘秋雨在文中寫到“……‘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作者是在為那一副副畫像、一尊尊雕塑,一卷卷經文的丟失感到可惜;是在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遺失而感到惋惜;更是為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而感到痛惜……

莫高窟被搶掠並不是王道士一人的錯,更是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的錯。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重視一下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有那麼一點骨氣,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考慮長遠一點,那麼那些外國人怎麼可能就那麼輕易地將如此之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掠奪走?

可是就在這清政府之前的幾百年,我們的國家還是世界的強國,唐朝的空前繁榮,元朝的空前強盛,我們的國家吸引着多少外國人前來經商、學習。可為什麼到了清朝就那麼的備受欺凌呢?

驕傲。就是因為我們太驕傲了,我們變的封閉,我們變的遲鈍,我們變的木訥。所以也就有了王道士這樣的人,也就會出現莫高窟裏的文物僅僅只用了一點點的銀元一點點的物品就被交換走,也就有了那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遺產被掠奪走的實在太多了,做為國人,真的有無限的痛惜,但這已經是歷史造成的悲劇了,無力挽回,或許這正切合了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苦”字吧。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吸取前人的教訓,不再讓這悲劇再次上演。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0

漂泊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載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恥辱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裏。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歎,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着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着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談起這些人和事都會使我們感到心口隱隱的痛,我們恨王道士那個歷史的罪人。然而,將所有的罪責全都讓這個無知的軀體承擔,也過於沉重。即使當初沒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樑小醜也會出現,悲劇依然會要發生,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悲劇。

通過《道士塔》,通過那蒼涼深邃的筆觸,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與淪落。太多的眼淚已被戈壁的風吹乾,然而那份美不會改變,縱使它曾經被無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説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麼煙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態同樣使人可歎。

在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的江南,一切的氛圍,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賜予的,更多的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營造出來的。雖然我不曾去過,但是書中描繪的江南小鎮卻給我一種回家般的寧靜。

歷史對蘇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髮蘇州》中,為這個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鳴不平。沒有金陵的王氣,沒有森然的殿闕,沒有沙啞的軍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橋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彈唱。然而真的如此麼?沉寂千年的蘇州,也有石破天驚的一天,也有奮起反抗的一天。面對明朝腐敗的統治,蘇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壯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壯、義無反顧,令世人震驚錯愕。然而當浩劫過去,蘇州人依舊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橋依舊精緻,桃花依舊鮮豔。隱者式的文化影響着這裏的人,恬淡閒適是他們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卻他們還有那副錚錚鐵骨。深深庭院中,虛掩着千年的滄桑歷史。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1

我正好手頭有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閲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2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蕪,黃河文明的盛衰,清麗悽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情萬種的古城風貌與歷史淵流,餘秋雨先生在心靈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學者精準獨特的視角,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壯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景名勝之中,藴藏的歷史與內涵,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歎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説過:“只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餘秋雨對於文化的經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後博發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他曾説他常佇立,於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餘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於批判歷史,鍼砭時弊;他敢於發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於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於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裏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海口那個特殊羣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説會道。正是對於不被大眾看到的內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於社會形態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3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説:“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脱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來自新華文軒書店的網友: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4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説,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説:“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5

近期,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本不喜歡讀散文,但捧起這本書,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來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

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

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

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讀一遍不能讓作者的思想盡顯,要多讀幾遍才好。

文化苦旅讀書感悟 篇16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述苦旅。”翻開這本書,我看到餘秋雨的腳步遍佈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他行行重行行,風塵僕僕,用有限的光陰赴一場千年之約,執着如孔子,堅定如夸父。

在此之前,我曾未想過那些歷經風吹雨打的古建築、人文景觀的背後隱藏着深沉的故事與厚重的歷史。我跟隨着餘秋雨,走進了那道隔開了歷史與現在的大門,在歷史風塵中如虔誠的朝聖者一路前行,他時而低頭背手,在斷壁殘垣前靜靜沉思,時而又喃喃自語,步履沉重……

什麼是苦旅?

我想,不只是簡單的旅行,也不只是對歷史的悲歎與感懷,而是思想於文化上無止境的思考與不斷的探索。無論是悲歡離合,無論是温柔淺言,無論是豐功偉績,無論是痛心疾首,最終都是要回歸於歷史的本真與漠然,歷史的冷眼旁觀罷了。而餘秋雨在探索尋找的,是他自身與歷史的關聯,他想從那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找出合乎人類生命結構底藴的東西,他祈求尋找到與自己心靈共振的靈魂。

初讀《文化苦旅》,猶邂逅意中人,讓我怦然心跳,讓我痴迷忘返。走進它,我似乎擺脱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現實的紙醉金迷,再無嘈雜的吵鬧聲,心中的浮躁在被一點點的抹去,只剩下靈魂的質樸與本真。

這一場千年之約,更像一場心靈盛宴。卸下了追名逐利的假面孔,背上旅行的包裹,在歷史的雲煙中尋找自我價值,探索人生意義。葉聖陶曾在《讀

我想,餘秋雨便是這種人,甘當優秀傳統文化的火炬手,為我們的精神作指引。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或許便在此:摒棄浮躁,靜下心來,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古時有趣的靈魂交談,思考生命的本質,養一份淡然之情,修一身寧靜之氣,為現世添一分安寧。

透過現實的重重紗窗,抬頭望去,那道穿行於青山綠水山間的瘦削而堅定的身影,指引着我們前行,去赴那場浸潤着唐風宋雨的千年之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pmd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