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精選5篇)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精選5篇)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 篇1

1944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寫下了著名的關於李自成農民起義教訓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就在這一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正全力以赴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併為建立獨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毛主席對這篇文章非常重視,把它做為整黨文件下發全黨。他要求全黨同志牢記李自成失敗的歷史教訓,廉潔自律,不要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精選5篇)

開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當年在河南,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紀律嚴明,就連李自成的親戚犯法也照樣處死。起義軍對百姓秋毫無犯。同時作為起義軍頭領的李自成作風比較民主,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因為得到人民的擁護,使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在不長的時間裏,就打下了北京城,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是什麼使李自成進北京短短几十天就失敗了呢,讓無數起義軍將士的鮮血付諸東流,是起義軍將領的迅速腐敗。如劉金星、劉宗敏之流,把明朝的專制和腐敗都繼承下來。縱聲色,奪名利,掠財物,殺功臣。在戰略上,組織上、作風上都犯了嚴重錯誤,埋下了失敗的禍根。李自成剛進北京,面臨第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爭取吳三桂,不讓他倒向滿清政府。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大將劉宗敏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儘管忠臣李巖一再要求放回陳圓圓。可劉宗敏自認為功勞大,根本不聽。最後導致吳三桂衝冠一為紅顏,投降了滿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起義在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他們經不起權力的考驗,沒有吸取明王朝滅亡的教訓。千秋大業為何毀於一旦,這對後人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教訓。

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打天下的時候,能夠想到羣眾的利益。曾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可當他們進城,有了權力的時候,就忘記了人民羣眾。想着當官做老爺。李自成的謀士劉金星,進城後生活極端豪華,有着太平宰相的風度。隨着起義接近勝利,他們的個人慾望也在膨脹,這也是大多數農民起義最後失敗的原因。他們跳不出歷史的週期律。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取得革命的勝利,就是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訪問延安,他和毛主席有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他説: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説,多年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也。一人、一家、一團體乃至一國,不少不少單位都沒有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力……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瞭解了,想跳出這週期律。毛主席回答説:我們已經找到一條新路,就是民主,讓人民來監督政府。

正是基於對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的總結,毛主席在全國勝利前夕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這就是:務必使同志們繼續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燥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在離開西柏坡向北京進發時,又提起李自成的教訓。毛主席説:我們是進京趕考,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李自成進京後就變了,我們一定要考個好成績。20xx年,在考察西柏坡時強調,趕考還在繼續。提出開展加強羣眾路線教育活動。就是要求廣大黨員要牢記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新電和海州區合辦的廉政教育基地,在幹部腐敗的案例中,我們看到不少腐敗分子,他們原來工作努力,成績突出,得到黨和人民的信任。可他們隨着職務的升高,權力的增大。忘記了一個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宗旨,忘記了自己的權利是人民給的。忘記了黨的培養,人民的期望。他們經不起糖衣炮彈的攻擊,經不起金錢的誘惑,墮落為腐敗分子,他們上對不起革命先烈,下使子孫後代蒙羞。悔之晚也。從解放初的劉青山、張子善,到改革開放時期的胡長情、成克傑、陳希同等。可以説他們原來對黨和人民是有功的。可是他們後來放鬆自己對於世界觀的改造,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把個人利益放到人民利益之上。走到人民的對立面,他們就是當代的劉宗敏。在成績面前,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方誌敏烈士説過“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這正是革命者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在抗戰時期,一位記者訪問延安,他驚奇的發現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朱德一個月工資只有五塊錢,而國民黨一個師長就能拿一千大洋。從這裏我們已經看到共產黨為什麼得天下的道理。

歷史的經驗值得總結,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每個中國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今天。重讀《甲申三百年祭》很有必要。成由勤儉敗由奢,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人都是這樣。《甲申三百年祭》發表到今天已經整整70年了,今天讀它,仍感到警鐘長鳴。讀史使人明智,讓人保持清醒的頭腦。螻蟻之穴可潰千里之堤。我們要從思想上築牢防腐拒變的堤壩。和腐敗現象作堅決地不妥協地鬥爭。保持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是中國共產黨興旺發達的法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實踐羣眾路線教育,永遠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聯繫,是我們黨和國家走向新的輝煌的保證。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 篇2

在中國抗日戰爭即將勝利之際,郭沫若先生寫了《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振聾發聵的文章,當時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評價。時至今日,重讀此文,深有感悟,文章以詳實的歷史資料,深刻分析了李闖王成功與失敗的因果關係,得出一個結論:天下興亡,人民説了算。

在中央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這天,我們的廣大黨員都就應重讀此文。共產黨人依靠人民羣眾的支持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真正結束了中國的分裂與割據,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獨立,這是歷史的經驗。中國共產黨從五十多位熱血青年到八千多萬人的大黨,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到全國解放的燎原之勢,從幾萬人部隊發展到打垮國民黨幾百萬的部隊,建立真正好處上的統一、獨立的新中國,一路走來,都是因為有人民這個強大的靠山。

改革開放三十五年,商品經濟帶來了繁榮和發展,也帶來了負面的東西,一些黨員的理想信念動搖了,一些黨員在金錢美女面前倒下了,這些人的心中,人民羣眾變成了模糊的概念,這就是我們這天面臨的危險。就和當年的李闖王面臨的危險一樣,看得見的敵人容易對付,看不見的思想上的頹廢更加可怕。

中央開展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是時候,精神懈怠、潛力不足、脱離羣眾險、消極腐敗,四大危險正地威脅着我們的黨,如果共產黨人不實現自我約束,就不能持續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就不能得到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就不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大業。

我們欣喜地看到,黨中央對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不是走形式,不是隔靴搔癢,而是要動真,從河北省的民主生活會彙報我們看到了成效,公車、公房、“吃空餉”的問題,不是這天才發生的,也不是昨日才發生的,為什麼這麼多年沒有解決?是沒有認真,沒有人要求認真,因為查處這些問題不是難題,不是做不到,而是思想在作怪。而這些違規用公車、佔公房、“吃空餉”的人,是普通老百姓嗎,必須不是。這些正是老百姓最不滿意的地方,最引起老百姓反感的地方。

李闖王失敗了,郭沫若先生的文章告訴我們,他的失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們的成功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但我們要保證我們永遠得到人民羣眾的支持,我們才能保證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 篇3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360年前的甲申年, 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從勝利到覆沒。 1944年,上一個甲申年的3月19日,郭沫若飽含激情和睿智寫下的《甲申三百年祭》,對農民革命軍在鼎盛時迅速走向失敗的歷史悲劇作了深刻總結。延安整風時,毛澤東把它列為整風文獻,要求全黨同志認真研讀,目的是“引以為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20xx年冬,黨的xx大剛開過,擔任後第一次下基層,就帶領書記處全體同志踏雪到西柏坡考察學習,重申了“兩個務必”,要求全黨同志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

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重在持之以恆的實踐,真抓實幹。

——推進民主建設,跳出“歷史週期率”。延安時期,毛澤東與黃炎培有過關於“週期率”的著名對話。黃炎培見證了不少團體、地方乃至國家,初時艱難困苦,無事不用心,環境好後便或把精神放下,惰性發作,難以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週期率。李自成隊伍進京後的懈怠渙散,是對此最好的註腳。毛澤東認為“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我們黨致力於不斷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黨的xx大更進一步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措施,並把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尊重和保護人權,也寫入了修改後的憲法。“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懈怠。”與時俱進推進民主,政府自覺接受人民監督,這是我們跳出歷史週期率的重要保證。

——強調“兩個務必”,防止驕奢淫逸、腐化變質。執政意味着手中有權,手中權力用得好,可以為老百姓謀幸福,用不好會淪為謀私工具。李自成進京後,隊伍從上到下瀰漫着驕傲和享樂的情緒,高層領導嚴重腐化,其凝聚力和戰鬥力的急劇下降,就不足為奇了。黨的三代領導集體一直堅持“兩個務必”,一方面強調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作風,一方面堅決反對腐敗,毫不留情地把腐敗分子清除出隊伍。特別是xx大以來,反腐敗的力度明顯加大。老百姓對腐敗深惡痛絕,我們黨鐵腕反腐大得民心。

——竭力讓農民增收,衝破“黃宗羲定律”。歷代封建王朝,起初對農民減免一些税賦,減輕其負擔;但為了彌補財政收入,又對農民增收其他苛捐雜税,最後其負擔不減反增。因無法走出這一怪圈,故被稱為“定律”。我們黨歷來重視維護農民利益,改革開放以來,多次通過“一號文件”解決農民在脱貧致富中碰到的困難。xx大後,更從統籌城鄉發展、打破城鄉分割的戰略高度,重視9億農民的減負增收問題。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一方面廣開農民致富門路。温總理曾表示,我們有信心衝破“黃宗羲定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做出5年內取消農業税的重大決策

民心向背決定事業成敗。我們黨必須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與人民同命運,從人民的評判中發現不足糾正缺點,從人民的信任中獲得前進的動力。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使我們的各項工作更得民心、順民意、合民情,我們才能應對未來的各種考試,昂首迎接下一個甲申年的到來。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 篇4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梅爾基亞德斯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説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這是諾貝爾的頒獎詞。他們説,這是值得全人類閲讀的文學鉅著。

我在一口氣看完之後,卻忽然想到了《紅樓夢》,對於《紅樓夢》,人們褒貶不一。對於《百年孤獨》,我也一直堅信這種説法,你也許能看到人性、愛情、親情,也會看到戰爭、迷信、神幻,我只能説,這個由馬爾克斯創造出來的世界足夠現實,也足夠真實,真實得讓人不禁潸然淚下。也許,這就是一本鉅著的力量吧。

如今的文學,不知怎麼,沒有了華麗的文字,沒有故作姿態的情節,每一個字似乎是越來越普通,但當它們相遇的時候,又會產生一種無法言喻的舒適感。我不管這是否是現代文學的一種趨勢,還是一種手段,我終究還是欣喜這種變化的,如同讀完《百年孤獨》時的那種充實感一樣,就像經歷了別人的整個人生,明明是再普通不過的故事,可就是這樣一個接着一個的故事,堆積了整個人生,甚至是一個家族的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生,我在想,當初他在寫《百年孤獨》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會得諾貝爾,有沒有想過自己跨越了幾乎一個世紀,甚至在獲諾貝爾的前一年,他還在寫一部兇殺案的小説,甚至在2年,他還在寫具有現代氣息的文章。

他是幸運的,看看他上世紀早期的作品吧:《枯枝敗葉》,再看看他年的作品吧:《我不是來演講的》,只是看着這兩個書名,就能感受到兩個世紀文化的衝撞。我個人是很羨慕能夠跨越世紀的人,也許我跨過,不過那時的我兩三歲,沒有激動,沒有欣喜,不知道昨天和明天竟然就是兩個世界,沒有像8後那樣做一些紀念百年的事情。

而馬爾克斯不同,他帶着自己的記憶、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成熟,在另一個世紀繼續寫作着。現今,我擁有了自己的記憶、自己的思想,卻只能看着那年份上個位數的變化,不知那百位上的數字何時會變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見到那新的一天。

也許我不會見到,但若真有那麼一天,我一定會登上那高高的山頂,看着昨天的月亮和明天的太陽,就這麼垂垂老去。

我願意去相信這偌大的天地間有一個世界平行於我們,我也願意去相信這個世界屬於那個百年孤獨的家族。他們在我們不知道的空間裏生存了一年又一年,一個百年又一個百年,如同當初他們誕生那樣,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又消失不見

。也許這就是《百年孤獨》的魔力,他們太過真實,又太過虛幻,好似有時我們就是他們,他們就是我們,只不過他們消失地快了些,我們消失地更慢了些。

22離我們似乎又更近了,他就在我們的眼前,比起瑪雅“22”我更願意相信中國科學家的預言。忘了那數字,只記得那單位是億年,現在想來的確是很遠,若當真到了那一年,有人如同現在一樣,告訴他們,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我只是好奇,那時的人們是否會相信。

也許,那個時候,會有第二顆“地球”,比現在人們的擔驚受怕要好得多了。

這一切一切的天馬行空,説到底還是《百年孤獨》給我們的難題,也許,活在當下。比什麼都重要!

甲申三百年祭讀書心得 篇5

今天讀了《當心你身上的小妖精》

故事裏的多多本來是個很乖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就開始不乖了,爸爸媽媽就有點不喜歡他了。爺爺知道了告訴多多是脾氣精在搗亂,多多後來改掉了毛病,制服了脾氣精,脾氣精離開了多多,多多再也不亂髮脾氣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脾氣精來搗亂,自己正要發脾氣的時候,要忍住不要發火,讓自己冷靜下來,克服掉壞脾氣。學會講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3p4d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