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通用12篇)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通用12篇)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1

在暑假裏,我讀完了俄羅斯19世紀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又一大着作——《復活》。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通用12篇)

“復活”,顧名思義指死去的人再一次獲得生命,當然,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種事。我對托爾斯泰頗有了解,他並不是一個科幻作家,因而我懷着興趣翻開了這本書。

書中講述了一任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一個女僕卡秋莎·瑪絲洛娃發生了愛情。聶赫留朵經歷了軍旅生涯後,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後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醜惡行為,並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在多年後,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於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羅斯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最後“救助”終未成功。於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復話”。

讀過後,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後。我才漸有所悟:精神是身體的支柱,有些人雖然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屍走肉,受人唾罵。相反之,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於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墮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書中男主角聶赫留朵夫,就是一個從純潔無邪的少年,在經歷了軍旅生涯後,墮落一時,最後終於在精神上恢復了自我。這又體現出了當時俄羅斯政治的失敗。

我曾經讀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還有對大家説的:在看一類名着之前,看一下作者介紹,有助於大家理解。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2

這裏的“復活”,不是身體的復活,而是精神上的復活。作者以聶赫留朵夫與瑪絲洛娃的故事為紐帶,將大量的筆墨用於描寫聶赫留朵夫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和見解,所以,我們一次次讀到聶赫留朵夫在精神之人與獸行之人之間的艱難抉擇。

文章寫的是瑪絲洛娃因被迫給一位商人的茶裏下藥,案發後,茶房和侍女討好律師,把罪全栽在瑪絲洛娃身上,被叛了去西伯利亞苦役四年的罪行。

這時,法院陪審員聶赫留朵夫認為法院作出了不公平的判決,要求上訴到高級法院,瑪絲洛娃也上訴到大理院,卻被理由不充足而駁回了,聶赫留朵夫把自己所有的田地賤價出租給了當地的農民,也復活了自我的精神,關閉了獸性之人的閥門,開啟了精神之人的閥門。

於是,他灰暗老化的眼角膜脱落了,使他對社會與生活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在他的心中,革命者都是思想積極、向上的人,精神道德面貌高於一般水平,他對他們充滿敬意。

《復活》一書如實地描繪了勞動人民的悲慘境況,描繪了形形色色官僚的醜惡嘴臉,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會欺騙的實質,表現出深厚的人性,宣揚了高尚的人性。

我認為擁有人性是做一個人最基本的原則,要讓精神的自我永存,就要行得正,有自己的主見,有勇於自我審視檢討的勇氣。

善與惡往往只在一個人的一念之間。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3

前段時間,我一口氣讀完了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我深有感受。

《復活》一開始,便展開了對沙皇俄羅斯是非顛倒的司法制度的猛烈揭露和無情徹底的批判,認為俄羅斯已是一個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已經完全腐朽的社會。《復活》塑造了一系列生動,真實,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是男女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瑪絲洛娃。

聶赫留朵夫是一個“十分純潔的青年”他一心追求人生的完美,認為“為道德要求所做的犧牲是的精神快樂”。他身為貴族地主,卻因為自已是一個用土地為手段剝削窮人的人而慚愧。初次和卡秋莎見面,他愛慕她的天真美麗,心中產生了青年男女間自然而健康的感情,對她念念不忘。但是他的階級地位為他所規定的社會環境和教養使他逐漸墮落……直到復活的故事。聶赫留朵夫在他的領地上所見到的每一個農民,都是掙扎在死亡在線,他們過着豬狗一樣的骯髒生活。

卡秋莎,瑪絲洛娃從一個天真純潔的姑娘到一個行屍走肉般的女人的墮落過程,就是對這個吃人的黑暗社會的極其有力的揭露。

復活的故事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對當時俄羅斯社會的種種醜惡進行揭發的過程,聶赫留朵夫為了給卡秋莎伸冤,走遍了彼得堡的大大小小的衙門,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吃人的事情原來不是發生在森林中,而是發生在辦公室裏。那個被無辜地關押在監牢中的老婦人從她自已的親身經歷中悟到一個道理,在她的.國家裏,真理已經被豬吃了。

我認為如果俄羅斯政府沒有許許多多荒_無恥的官僚們來統治着一個龐大的國家,掌握着億萬俄羅斯普通人的命運,俄羅斯人就不會生活的那樣悲慘。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4

每個人都抱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我也不例外。從小到大我的理想不斷變化着。現在我就一一羅列出來跟你們分享一下吧!

很小的時候,我就有了我的第一個理想。當一名女警察。小時候的理想現在想起來既可笑又幼稚。當時的我其實是喜歡上了女警察們漂亮的警服,和她們站在馬路中央指揮交通時的颯爽英姿。可是不久,我的理想就發生了改變,因為我逐漸瞭解了當一名女警察的辛苦與困難。

於是,當一名畫家成為了我的第二個理想。從小我就對繪畫很敏感,很喜歡畫畫,經常自己畫出一些“大作”,然後拿給爸爸媽媽看。爸爸媽媽得知了我喜歡畫畫,馬上就給我報了美術班。可能是因為小孩子貪玩兒的天性。上了美術班後的我變得不怎麼喜歡畫畫了。甚至上美術課時逃跑去和同學玩兒。就這樣,我的第二個理想便又化為泡影。

直到我有了第三個理想時,我已經上了國小4年級。那時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從小到大我接觸過好多好多老師,有年齡大的、資歷老的;也有年輕的、經驗少的。但不管他們是什麼樣的老師,教哪一門學科,我都非常喜歡他們。將來也想像他們一樣站在高高的講台上給我的學生們授課。

如今的我,已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如今的我,對一些事已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現在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或許你會説,這並不算是什麼理想。但是在這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我不敢肯定我的理想會不會再改變。但是我敢肯定的是,我始終不變的,就是要做一個對社會、對全人類有貢獻的人。

如今我已經不再是那個三四年級的小朋友了,我已經即將畢業,要步入中學的殿堂。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一定可以實現我的理想,我會為了我的理想努力拼搏。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5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民族展現着她不畏艱難、奮力拼搏的民族本色,塑造着引以為傲的偉大。在偉大的背後,是革命的先驅、民族的戰士、國家的未來,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身軀與生命換來民族的崛起。

曾經看過幾篇有關愛國的文章,不知是作者妙筆生花還是我心境的不同,總是感覺自己似乎就是那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的一員,灰沉天空被鮮血染成了血紅色,空氣中瀰漫着濃重的火藥味,遠處是喪盡天良的日本鬼子或是葳劣的國民黨士兵的虛偽的嘴臉,身邊是壯烈犧牲的同伴的安詳的笑.他們雖身先死,但他們的靈魂卻依然支撐着祖國的旗幟,他們用自己的身軀堆起祖國的未來.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在《紅日》本書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經過__年滄桑鉅變後很少還能體會到的英雄本色。

這是一部優秀的軍事歷史片。它以漣水、吐絲口、孟良崮三次戰鬥為主線,描寫了人民解放軍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消滅國民黨王牌軍74師的故事。史稱“萊蕪戰役”。

家鄉淪陷,遭受敵人殘酷迫害的蘇北婦女阿菊,跋山涉水,來到山東找到丈夫楊軍,再一次要求參軍殺敵。並且帶來故鄉親人的期望:要大軍消滅國軍七十四師,替鄉親們報仇……危急關頭,黎青毅然把孩子交給紅姑,讓她帶着孩子逃命,自己把蔡仁杰等人引到了懸崖邊。面對着包圍上來的敵人,黎青鎮定自若地拉響了手榴彈,壯烈犧牲一顆炮彈落在沈振新身邊,黎青奮不顧身衝上前,撲到沈振新身上。沈振新被炸傷了胳膊,黎青卻被擊中胸脯,受了重傷,昏死過去。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本色。心的'本色本該是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而他們,卻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着一個空前強大的民族的民族本色。

而今天又有多少人還記得他們民族復興的奠基者?如今的人們,只記得網絡、股票、債券等諸類

時尚的字眼,又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骨子裏流淌着的革

命先驅的鮮血、藴涵着中華民族的精髓?或許早就忘記了吧,或許只有那些當年衝殺戰場如今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老人們才會偶爾回憶起當年衝殺於戰場時的雄心膽。可能是因為生活太過於安逸了,人們早就把那民族魂深深的埋藏在靈魂的深處了。

醒醒吧,華夏未來的貢獻者們,偉大的事業正在等待着我們!敞開我們的心靈,展示中華的偉大,中華的本色。用我們的一切,去塑造祖國的明天,讓祖國的未來更加輝煌、更加的燦爛!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6

讀《永別了武器》讀書筆記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數據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説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説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裏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淨化內心世界.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7

很早就知道泰山是五嶽之首,於是登泰山便成了我盼望已久的事情。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十月三日一大早,我們便從賓館出發了。遠遠望去,羣山起伏,綿延不絕。朝着羣山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泰山腳下。

我們先坐中巴到了中天門,隨後開始登山。一路上人很多,只能走走停停,這正好可以讓我更好的觀賞風景。我看到許多茂盛的樹木,有一個地方的松樹長的千姿百態,好看極了。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山石不時映入我的眼簾,這些巨大的山石就像守護神一樣注視着我們的一舉一動,生怕我們破壞了山上的風景。過了兩個小時,我們便來到了十八盤的腳下。這裏人山人海,把十八盤圍的水泄不通。我們只好陸陸續續的往上爬,而且十八盤很陡峭,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倒。我不得不把全部的精力用在這裏,生怕一不留神就滑倒在地。

就這樣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玉皇頂,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接着我們又去遊覽了玉皇頂的其他地方。我們先到了日觀峯,這裏是看日出的地方,視野非常開闊。接着我們又來到孔子廟,這是專門為祭拜孔子而建造的。最後我們來到了“五嶽至尊”的石刻前,這裏是拍照的人最多的地方,我連忙讓爸爸給我拍了張照片。我們又在玉皇頂上方往下望,真是“一覽眾山小”呀!整個泰安城都在我腳下,就像一張小棋盤。那些高樓大廈大概就是其中的棋子了吧,下面的兩條河在我的視野裏就像兩條白色的綢帶一樣。抬頭看天上的雲,彷彿一伸手就能摸到。

欣賞了半天的美景,我們都有些陶醉了。後來看時間不早了,我們才坐索道下來了。在坐索道時,每經過一個加速器,纜車便來回晃動,這時候兩側的高山迅速向後退去,而我們似乎要墜入萬丈深淵,那感覺恐怖極了,很是刺激。我和哥哥不由得尖叫起來。在我們的尖叫聲中纜車前進到了中天門。

下山時最後回望一眼泰山,我心裏想:我一定會再來的!再見了,雄偉的泰山!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8

汽車才走了一半路程就壞了,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修都沒個修的地方。司機跟乘客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乘客們議論紛紛,這讓司機急得滿頭大汗,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寒風呼呼地颳着,路上的車輛好像都有意避開似的,不見蹤影。車上的乘客開始騷動了,有的乘客不停地抱怨自己:“為什麼會坐這麼一輛壞車呢?真不幸!”有的搖頭歎息:“哎,真糟糕!什麼時候才能回去呀!”還有一個年輕的媽媽抱着孩子,孩子哇哇大叫,年輕的`媽媽手足無措,焦急地走來走去

乘客們手足無措。突然,一個撫媚的婦人説‘‘不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了,我們大家快想想辦法吧。”話音剛落,一位老大娘撇了撇乾癟的嘴説:“打‘110’報警吧!”“對,報警!”司機當機立斷,打出了電話,可是在這偏僻的地方,連信號也沒有。一個壯健的小夥子説:“我們不能呆在這兒等待,不如我們試試修理車子吧。我懂得修車,誰願意幫幫忙呢?”乘客們都安靜下來。司機説:“我幫你吧!”年輕人和司機提着工具箱走下車子。其餘乘客也都下了車。

小夥子鑽進車底,説:“拿手電筒來。”司機把手電筒遞過去。“拿鉗子來。”司機又把鉗子遞了過去……寒風似乎在考驗他們似的,颳得更猛烈了,乘客們都冷得直髮抖,但他們仍然在忙碌。10分鐘…20分鐘…半小時…皇天不負有心人。“好了。”車底下終於傳來了小夥子的聲音,小夥子一身髒兮兮地鑽了出來,大家都興奮地圍着他歡呼起來。

司機迫不及待地登上汽車,“咔嚓”一聲,車子啟動了,響起了隆隆的聲音, 車尾冒起了一滾滾濃煙。聽見這熟悉的聲音,乘客們像找到救星似的,喜出望外。

團結力量大,生活中處處充滿温暖,處處充滿力量。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9

寒假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讀了《燦爛千陽》。這本温暖而又殘酷的書牢牢拴住了我的心靈。瑪麗亞姆和萊拉這兩個名字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

我為瑪麗亞姆的死深感悲痛。我認為她理應得到上帝的寬恕。因為這個杯具是由這個動盪不定的社會所造成的。如果沒有家庭暴力,就不會有她的所作所為,她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我看到了人的渺小。法官固然同情瑪麗亞姆的遭遇。也理解她。可她身為一個小小的法官又能怎樣?是塔利班控制了這一切!他也無能為力。他如果寬恕了瑪麗亞姆,自我也會性命難保。在黑暗的社會裏,一丁點兒亮光終究會被黑暗所吞噬,成不了大氣候。她們受盡了磨難,拉希德根本不把她們作為人來看待,僅僅是一個生孩子的工具。而她們又能如何?僅有一個字,忍!在動亂的社會之下。惟有忍耐才能使她還保留着一個真正的自我。

惟有忍耐才能使她們還保留着自我那寶貴的尊嚴。這個社會真正實現男女平等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婦女必須穿着布卡才能出行。且出行時必須由男人所伴同。如沒有遵守,擅自一人前行,所帶來的只能是棍鞭的懲罰。她們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只能默默地理解,默默地順從。她們甚至沒有反抗的權力。才14、15歲,就被家人逼迫所出嫁。早早的失去了童年,過早的看到社會的殘酷。這個社會令她們丟掉了許多,許多。社會需要改革,需要還給她們自由、平等。需要使婦女真正獲得解放。我為瑪麗亞姆和萊拉所動容。

她們給予了對方最真摯的情感。告訴了我們即使社會再陰暗,温情也依然存在;那股暖流直抵人的心底,匯成愛的海洋。惟有彼此都付出,才能鑄就堅固的情誼之牆。看到瑪麗亞姆的就義,看到萊拉訪問瑪麗亞姆的故居時,我的眼淚不聽話的流了出來,心裏泛起了一次又一次波瀾。這造就了一種美,一種杯具特有的美。

是那種夕陽西下的美,僅有在惡劣的環境下所產生的情感更就能打動人的心絃。如果我有本事,我必須要還給阿富汗婦女們一個屬於她們自我的季節。也正如文章所説:“瑪麗亞姆就像是河牀裏的一塊巖石,經受着流水的沖刷”。不錯,瑪麗亞姆忍受着重重的家庭暴力以及社會不平等的待遇,但在她的心靈深處,依然藏有高尚的節操,只是不肯流露。她已深受社會的摧殘。但當另一位心存高潔的人----萊拉來到她身邊時,她的心門不由自主的打開,情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對於情感的需求與寄託,只可是有些人是不善於表達的。惟有情感才能激起新的感情。這種情感促使瑪麗亞姆獲得了最高的救贖,促使萊拉過上了新的生活。書讀完了。我的心靈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一次又一次的洗禮。在剎那間,我突然明白了書名的真實含義:太陽不會計較任何一塊土地。它的燦爛的光芒會照射到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它會給阿富汗帶來光明,使它暖暖的照在每個人的心上;而瑪麗亞姆與萊拉的情誼就如同那懸掛在高空中的太陽,它永遠光芳萬丈!我期望和平與自由真正有一天能來到阿富汗,能讓那裏的男女老少真正感受到宛如春天般的期望與光明。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10

喜歡龍應台,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暖暖的,“對,就是這樣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達卻沒有抒發出來的感情。從《野火集》的桀驁犀利,到《孩子你慢慢來》的慈愛温柔,到《親愛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發豐潤豁達,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情領悟。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從讀大學到現在工作,離家已有十載,離家遠了,自己年齡大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麼,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範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着看我吃飯,邊説“慢點吃,還有呢”;笑着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腫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週,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於嗎?半年後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隻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脱那温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因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數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媽媽總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幾天?”,滿眼關切、懇求。因為要趕火車,每次離家總是清早,爸媽一早起牀,把我送到車站,之前很少回頭望過。直到有一次,有一個考回家裏的機會,但經過努力還是錯過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車子已經開動,只覺得心裏沉沉的,回頭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裏“目送”,看着他們微駝的身影,淚水再也控制不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有一天,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常回家看看。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11

今天我讀了《草原》這篇文章,它讓我感受到了草原的無限風光,接下來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老舍先生用質樸精美的語言,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向我們介紹了草原的風光圖、喜迎遠客圖和主客聯歡圖。整篇文章都讓人覺得:祖國的西部真令人神往啊!

文章的景美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特別是有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這句話寫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的特點。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縣得茫茫。這句話的亮點就在於“一碧千里”這個詞,它用得非常經典、非常巧妙。

還有2局。一句是“小丘的線條是那麼的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作者把草原寫得既像一首抒情的詩,又像一幅揮毫潑墨的寫意畫……這種美讓人賞心悦目、讓人耳目一新!還有一句,這句就是“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這裏就好像是駿馬和大牛的天堂一樣,它們每天都享受着這美麗的風光,每天生活得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如果我們也生活在那兒的話,那我們還與神仙有什麼區別呢?所以等我放暑假的時候,我一定要去祖國的西部好好的享受享受!

文章的後半部分都是寫得人情美。寫了蒙族人民雖然和我們的語言不同,但心是連在一起的。大家握手握手再握手,笑了之後繼續笑。你説你的,我説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文中的最後一句説到:“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是句。是啊!蒙漢人民情深似海,怎麼忍心馬上就分別呢?誰又想離開這美麗的大草原呢?

國中生復活閲讀心得 篇12

《戰爭與和平》裏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裏探出頭來,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説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説,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説,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侷限性。對此,我要説,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為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為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説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侷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一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

不管怎麼説,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麼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儘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為,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説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説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説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pepp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