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滕王閣序讀後感(精選20篇)

滕王閣序讀後感(精選20篇)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

我們都會對天才(神童)刮目相看,更會對他們的文章或作品產生興趣。王勃,年少有為,初唐四傑之一,被舉為神童,不到二十歲就出仕。在這裏,不得不再一次用到“天妒英才”這個詞了,在作《滕王閣序》的兩月後,溺水而亡,英年早逝。惋惜之聲,響徹蒼穹。

滕王閣序讀後感(精選20篇)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道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闊一筆。在勝景面前,他們的心靈是無法平靜的,富麗的詞藻躍然紙上,廣闊的胸襟得到了難得的滿足與震撼。內心的怒吼終於可以渲泄出來,如傾瀉而下的流水,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征服了當時的文才俊傑,也征服了現在的千百萬人。

遠離了古代,飛機、火車、汽車取代了那沉舊的馬車,便不會有“儼驂騑於上路,傷風景於崇阿”的體驗與感受。和自然隔了一層窗,即使看得見,也聽不到;身處其中,卻怎麼也摸不到。飛快的行駛速度,眼前的一切是模糊的,沒有了仔細的觀察,切身清晰的感受,就不會道出“閭閣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你津,青雀黃龍之軸”。更不會有“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陳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千古佳唱。

這壯麗的畫面,大氣的筆峯,對仗的文句,色彩的鋪墊。動靜相襯,情景相融。使我們不由自主的鑽進了王勃的視野,和他一起去分離這不平凡的景象。如此的大氣凌然,如此的廣闊胸襟,使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小年齡而大胸懷。

文章的每句話都似乎是仔細斟酌的成果,又好象一氣呵成,信手拈來,博古今通今,無泄可擊。

又如:“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多少文人志士都會有這樣感受,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的年青氣傲,他的傲視羣芳,他的才華橫越溢,他的思想與見解,瀟灑與胸襟,終會為人所不容。“時運不濟,命途多殲”這樣總結一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如此的事例數不勝數。而這又能怎麼樣呢?我會意志越發堅定,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酌貪泉而覺,處涸轍以猶歡。”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去否定自己,放棄了原本的夢想,要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上帝關上了門,但他會給你留一扇窗。如果王勃不英年早逝,他的名聲會與李杜齊名。

在眾名士之前,他也會自謙幾句。表面的高興隱藏着內心真正的傷痛。“勝地不常,盛筵難再”,當一切已為往事的時候,我將在何方?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2

《滕王閣序》是初唐才子王勃駢文(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的代表作。説起王勃,拿“才高八斗 學富五車”來比喻他,不算過分。出身書香世家,七歲即善作文,人稱“神童”;九歲讀《漢書》,就能指出註文中的錯誤;十四歲中舉人……當時與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明人輯有《王子安集》(王勃 字子安)。其中的這《滕王閣序》堪稱千古名篇。

《序》不是説寫就能寫的。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緣於他自身的文學造詣就很高,更重要一點因為他是“書聖”。所以當時彙集蘭亭的名流:謝安(指揮過淝水之戰,文武雙全外加圍棋高手),孫綽(文學家),支遁(佛學家)等都推崇他來作序(不光留下美文,還可留下墨寶)。滕王閣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嬰在貞觀十三年受封滕王后所建,非比尋常。與會名流姘集。要知道“初唐四傑”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是比較低下的,讓王勃作序,他的才華可見一斑。

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這是篇命題作文,而且容不得多加考慮,要即席迅速完成(寫序只是個開頭,按照當時文人一慣的玩法,後面還有很多人等着寫詩呢)。説實在的,滕王閣——這樣的命題不乏空洞,不象議論時要或抒發情懷等可以有一定的深度。作者卻從描繪滕王閣周圍景物及宴會的豪華場面着手, 通過“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等句的承前啟後,由景生情,在後半篇巧妙的熔入了自己的羈旅之情和對自身懷才不遇的憤懣與感歎,使通篇頓顯立意深刻。真不愧為大家手筆!

説來慚愧,我開始看《滕王閣序》時,只覺得滿眼的生字。因為特鍾情於其詞藻的華美,硬是邊看註解邊翻《辭海》把它看完。同時被作者那清新的格調和開闊的意境所深深地感動。

《序》中最有名的就是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且不論其構思的巧妙和對仗的工整,光那恢宏的氣勢,就讓人心為之奪,彷彿隻身畫中……通篇值得玩味的句子可謂俯首皆是:“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看似樸實無華,卻把大自然那股清新、祥和的氛圍展露無遺。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述説着漁人的怡然自得,道不盡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傳説衡陽有回雁峯,雁到此不過,到了春天再北歸)。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意思是説‘清爽幽美的簫聲響起來,清風因此而生;輕柔舒緩的歌聲綿綿不盡,白雲為它住留’——那融融的閒情逸趣,讓人恍若身臨桃園仙境。“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讀起來字字擲地有聲,展露着作者的傲骨,抒發着作者的抱負。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字字句句,美不勝收。而且其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漁舟唱晚”“物換星移”等説得上是膾炙人口,被後人廣為引用……

誠然,文章過於華豔就不免媚俗。對王勃的這一美中不足後世的評論可謂中肯。就象書法等藝術有“藏拙”“守拙”之類的説法。可要知道作者當時只有二十七歲,相對那些皓首窮經的老學究來説可要年輕多了——套用現在時興的話講:“都是太陽惹的禍,不是年輕鑄的錯”。不過話説回來,以上這些可不是吾輩俗人所想理會的。君不見:有多少女性喜歡瓊瑤的作品,有多少男生愛看武俠?——要的就是這股俗勁兒!

古人有“兩句三年得,一吟淚肆流”的感歎。撇開“華豔”不講,王勃能在宴會上即興寫出這樣的佳作,讓人不由體悟到什麼叫厚積薄發,什麼叫才華橫溢。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3

王勃筆下的《滕王閣序》,僅僅是序,初次讀完便有了如臨仙境的感覺,字字珠璣,真的有些“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彷彿自己真的到了滕王閣,見到了那秋光美景,感受了滕王閣的壯闊,亦感悟了人生的壯闊!

王勃的詩,絕大部分是訴説難捨難分的心情,憂愁悲苦,所以對於王勃,我對他了解的並不多,今天讀了《滕王閣序》才對他有了別樣的看法,查閲了一些資料,才知道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

文章是在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南下,途徑洪州,恰逢九九重陽,大宴滕王閣,王勃應邀赴宴,在滕王閣的即興之作。

前文寫景,後文借景抒情。其實讀滕王閣,讀出的不該僅僅是對景色的留戀,更應該挖掘出文章深處以及在當時背景之下的人生感慨。

“人傑地靈”,僅僅四字,便道出了對聖地賢主、嘉賓、晚宴的稱讚。“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一句話,就把寒潭、煙光、暮山全部描述出來,讓我們感受到一幅美麗的秋光圖,彷彿身臨其境。

“閭閻撲地”“桂殿蘭宮”“鶴汀鳧渚”這讓我聯想到了一幅工筆畫,是在一次畫展中看到的,大概是出自著名畫家麼順利先生之手,惟妙惟肖,令人回味無窮。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自我感覺這應該是本文的點睛之筆。動靜結合,亦遠亦近。

文字如何鋪排只是表面之象,真正觸動千載讀者的則是文字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在主體與客體之間勾勒着模糊的相似圖景。

王博文章的亮點,亦不在舞台繁華之景,而在燈火闌珊之時。王勃少年天才,新舊唐書皆言其六歲即解屬文,新唐書更是頗令人生疑的記載勃九歲作《指瑕》以擿顏師古所注《漢書》之失。少年王勃已經以才高名天下,卻又在志得意滿之時急轉直下。

就比如他在文章中的“時運不齊,命途多舛”。藉以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能永久的擁有,留戀之情頓生,由個人際遇引發到人生、宇宙的思考,將自己比作屈原賈誼,表“聖主”“明時”的不滿。

後來他還提到了馮唐和李廣。終老始見功名的馮唐,逃避海曲的梁鴻,但最終王勃巧妙地峯迴路轉“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來表達自己仍抱積極精神,希望有所作為。

處卑位而思有為的心胸,引來許多文人的共鳴。韓愈曾提過“壯其文辭”“讀之可以忘憂”。失意悲哀是對時代的批判,但是王勃積極壯懷,有入世的樂觀精神。

最後來説説《滕王閣序》的文體,屬駢體文,但駢體文卻在王勃的筆下有了新的創新,他以駢體文的基礎又對文章有了新的感受和認識,自然流露,迸發出真實心聲,字句絢麗!以駢體文之精彩,抒詞彩之絢爛!

一個才華橫溢而又有充滿着豪情大志的詩人,因為現實社會的環境和遭遇,終其一生也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去實現自己的抱負,以一生而積極進取,卻往往收穫在鬱鬱不平的季節。

儘管詩人的熾熱情懷和窮且益堅的執着令人欽敬,但也不難看出詩人要表現的,也更為強烈的卻是他的才華施展。可惜是人生無常、命運多舛,或許正是由於詩人常概歎於自己的才華超羣而懷才不遇,才使得他屢次遭受打擊,唯以滕王閣序的怨艾嗟歎,藉以“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言志寄託。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4

20世紀初,有感於歐洲資產階級日趨頹靡,法國青年作家羅曼。羅蘭一度希望藉助“英雄”人物來感召人們變革現實,先後創作了多部名人傳記,其中《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被稱為世界“三大英雄傳”,又稱“巨人三傳”或《名人傳》。

無論是音樂大家貝多芬,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還是文壇泰斗托爾斯泰,在那閃耀着灼人光芒的背後,卻是一個個的孤獨者,精神上的孤獨者,像是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上徒步的行人,他們在不斷地探索。

這是一種偉大的悲哀。精神上的痛苦讓他們變得決絕,思想上的那種既受壓抑又想衝破束縛追求自由的矛盾的內在爆發力,成就了他們無與倫比的藝術才華。

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上的絕對的孤獨,偉大的藝術作品該如何產生。音樂、雕塑、文學領域將平庸無奇,所謂的藝術再也不能稱之為藝術。

貝多芬的孤獨讓人感動,他在孤旅中努力地尋找一個個突破口,希望能鑿開一個小孔,他用音樂與外界的人溝通。

米開朗基羅,他的腳步是如此的匆忙,他的手永遠是不停息地在撫摸着那一塊塊光潔的大理石,然後,在狂熱的目光的注視下將這些冷冰冰的大理石一擊一鑿雕刻成一尊尊美麗的塑像。

托爾斯泰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多情的家人,可是他確確實實是一個孤獨者,在精神的沙漠中為了創造一片片綠洲而努力開墾的行人。他永遠渴望着人與人之間的愛,退讓、寬刷微笑、質樸、明淨,這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美麗。

古人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印證了三位巨人孤寂的人生旅程,然而,他們卻創造了人類藝術的輝煌,他們的作品流傳千古。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5

整本書可以説是馬奇家四姐妹和男孩勞裏的成長曆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更懂得了身邊的親情、友情、情,更理智地對待它們。喬是一個假小,喜歡創作、寫詩,她喜歡勞裏,但這是純真的友情,她想讓梅格嫁給勞裏,後來又想讓艾美、貝思嫁給他,喬認為他們很般配,最後勞裏向她吐露意時,她才發現,擋在中間的是自己,應該儘快把自己處理掉。於是她選擇了逃避,而待她成長起來了,懂得並渴望情時,卻永遠失去了勞裏;貝思最寧靜,默默為大家做事,為了幫助別人,染上了猩紅熱,乃至付出生命,她的一生都在為別人着想,深受家人戴,面對她的死,所有人都傷心欲絕。我想,即使是一個最自私的人,也會為之痛惜;梅格為家負擔,外出作家教,雖然她喜歡追求高貴虛榮,但最後,她放棄了馬奇嬸嬸的遺產,嫁給了清貧的布魯克先生,過着苦中帶甜的幸福生活。艾美想作淑女,追求藝術,但一直喜歡和假小喬吵吵鬧鬧。後來,她去了世界各國學習,扶弱助貧,變得成熟穩重了,最後,和勞裏建立了情。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6

首先,請大家想一下一隻老鼠、一隻貓、一隻蟋蟀,這三隻小動物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大家肯定會覺得説那隻貓會吃掉了老鼠,而那隻蟋蟀則是看熱鬧的。嘿嘿,在喬治·塞爾登作家的筆下答案當然不是這樣的……

《塔克的郊外》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老鼠塔克、貓亨利與蟋蟀柴斯特上演的機智、勇敢、友情的冒險故事。柴斯特從時代廣場回到郊外草原不久後,草原就要被人們開發建設。於是,柴斯特請在城市裏見過大世面的塔克和亨利來郊外幫他們拯救草原。聰明的塔克想到了一條讓所有小動物們都興奮的妙計。最後,草原拯救成功,動物們把草原叫作“塔克的郊外”。

這本書讓我十分感動,喬治·塞爾登寫的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受到這三個小動物們的真摯友誼。

從一開始柴斯特邀請亨利和塔克去郊外幫助他們拯救草原的時候,它倆首先是嫌麻煩、不想去。直到最後的冷靜、沉默,和一聲輕輕的“我們去。”

等到它們到了郊外和柴斯特見面時,亨利使勁地舔了一下柴斯特的腦袋。然後,這三個小夥伴很自然的擁抱在一起,他們相互寒暄,説啊,笑啊,就像所有久別重逢的老友那樣……

很快,聰明的塔克就想到了一條妙計來拯救草原——讓人們相信這個大草原就是歷史重要人物約瑟夫·海德雷的宅地和農場,糊弄一下人們,這只是個善意的謊言。

難道這些地方不能體現出他們純真的友誼嗎?我們喜愛柴斯特的天才、亨利的風趣、塔克的機智與義氣,我沉浸在了這最不可思議的的友誼組合裏,自己和自己上演着小動物們的遊戲。在這裏,我學會愛、感受友誼、親近着自然的生命力。當我們再一次親近自然,感受它的美好,感受它生生不息的力量,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自然是生命的泉源,是快樂的根源。

合上這本書,讓我久久沉浸其中。人們要開發郊外,使大自然變成一個繁華的城市。其實人們根本不會知道開發了這片郊外的後果,它會使生活在這的動物無家可歸,會使在這的兒童失去親近自然的機會。動物們對郊外的拯救讓我看到了它們對生存的渴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喬治·塞爾登創造的這樣一個純美的小動物的世界裏,讓我們更好地看見了自己,看見了人類該怎樣去珍惜熱愛我們身處其中的自然!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7

羅爾德·達爾寫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述的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查理是一個很喜歡吃巧克力糖的貧苦家庭的孩子,大人們平時存起來的錢也只能在他生日那天送他一塊巧克力。查理生活的小鎮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廠,而且就在離他家不遠的地方。巧克力工廠十分神祕,工廠大門總是緊閉着,看不到上下班的工人。

一天,工廠老闆威利·旺卡先生髮布了一條驚人的通告:他允許五名小朋友參觀他的巧克力工廠。這五名小朋友將由威利·旺卡先生親自陪同參觀全廠,並且允許看到工廠的全部祕密和魔法。最激動人心的是在參觀結束時,每位參觀者可以得到足夠吃一輩子的巧克力糖和其他糖果!獲得參觀資格的唯一辦法就是找到威利· 旺卡用金紙印好,分別藏在五塊普通的巧克力糖的包糖紙裏的五張金獎券。

查理一家很希望能得到一張金獎券,這樣他們就不用再擔心查理捱餓了。生日那天,查理照例收到全家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一塊巧克力糖,可惜包糖紙裏沒有金獎券。爺爺不甘心,用他的私房錢再給查理買了一塊巧克力糖,仍沒見到金獎券的影子。就在全家失望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查理在地上撿到了五十便士,他決定再去搏一搏金獎券。幸運之神果然降臨到他的頭上,當他用撿到的錢第二次去買巧克力糖時,如願以償得到了金燦燦的金獎券!而且他還是最後一個獲得金獎券的幸運兒。

他和爺爺和其他四位幸運的小朋友在威利·旺卡先生的陪同下參觀巧克力工廠。在參觀中,好吃的奧古斯塔斯不聽旺卡先生的勸告喝了巧克力瀑布的水掉入了河裏被吸入管子裏;嚼口香糖冠軍維奧莉不聽旺卡先生的勸告固執地要吃還沒有做好的口香糖而變成了藍莓;被父母寵壞的維魯卡不聽旺卡先生的勸告任性地要買到正在工廠工作的松鼠而掉進了垃圾槽裏;電視迷邁克不聽旺卡先生的勸告狂妄地要進入還沒有研究成功的電視機裏去變成了一個微小的人兒。只有查理謹記旺卡先生的話,中規中矩,最終成了巧克力工廠的繼承人。

這個故事給我上了一堂深刻的課,壞習慣要不得!不遵守規矩會受到懲罰。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像維魯卡那樣被父母寵壞的小孩,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爸爸媽媽又哭又鬧,死纏爛打,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終有一天,他們會成為社會的寄生蟲。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8

今天上午,我向我們班的莊淇萱借了一本伍美珍姐姐寫的書——《我們班的狗仔隊》。當我讀到“我的友誼褪了色”這一章節時,我感觸頗深。

故事講的是:主人公江冰蟾和凌揚波小時候是一對很好的朋友,當快樂的童年過去之後,她們迎來學習上無情的競爭。班主任和家長無時無刻不在強調競爭的重要性,漂亮、聰明、好強的江冰蟾在這場競爭中戰勝了同樣好強的對手凌揚波。她在得意之餘,突然發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竟然沒有一個好朋友,她開始為自己失去友誼這件寶貴的東西而難過……

江冰蟾是現在父母和老師所強調的“競爭比友誼重要”觀念的受害者,她因為分數,丟失了朋友,她因為分數,她的友誼完全褪了色。然而,她在父母和老師的影響下居然還認為這是值得的。沒有朋友,這時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當你高興的時候,朋友會和你一起分享快樂;當你憂傷的時候,朋友會來安慰你,鼓勵你。如果你在世界上沒有一個朋友,分數考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呢?沒有朋友,你的內心世界是空虛的,孤獨的!朋友是什麼?他是你一生的知心夥伴!難道就像袁老師説的“當你立於競爭的不敗之地,自然會有很多人來和你談所謂的友誼;當你是個失敗者時,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朋友。”嗎?不,我認為不是的。人緣好不一定成績好,成績好不一定人緣好。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會在乎你成績的好壞,而是在乎你與他的友誼,你對他的信任!難道二十一世紀的雛鷹就要這樣被教育成一台台只會競爭的機器嗎?

在學校裏,我不僅有驕人的成績,還有着美好的友誼。我和柯楠、海月是好朋友,我們之間曾發生過很多矛盾,甚至都絕交過一兩次。但後來,大家都意識到,友誼需要寬容和理解,更需要彼此的相互友愛!

友誼,是美好的,是寶貴的。不要讓成績驅趕了友誼,也不要讓友誼漸漸地褪色。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友誼都將是我們美好的支柱!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9

一提起貝多芬,大家都會想到美妙音樂。通過閲讀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我瞭解了貝多芬幸福又悲慘的命運,感受到了他堅強的意志。

他為何悲慘?貝多芬的童年沒有温暖,成年後失去了音樂家最重要的東西——聽覺,一次次在情感上跌倒,受盡了命運的捉弄,無比辛酸。所以他悲慘。

他為何幸福?因為貝多芬有很多關心他的朋友,韋格勒、埃萊奧諾雷、阿曼達、勃羅寧等,這些都是他的至交好友。雖説他命運悲慘,但有朋友的幫助、陪伴,他也很幸福。

他又為何堅強?因為貝多芬即使一次次受到命運的捉弄,卻堅持這樣一個信念“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能讓困難把我壓倒!”貝多芬雙耳失聰,但他依然熱愛音樂,堅持創作,寫下了許多的樂曲。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還創作了輝煌的《第九交響樂》。貝多芬在情感上也屢屢受挫,但依然渴望愛情。所以他是堅強的。

貝多芬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正是因為他有一顆熱愛音樂的心和一份執着的信念。他的執着改變了命運,在與命運的戰爭中,他越挫越勇,最終取得了勝利!

我們應該學習貝多芬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執着追求的精神。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0

今天,我讀了有關動物故事的書——《和烏鴉做鄰居》。書中寫了鷹、天鵝、相思鳥,寫了鳥兒們的愛情故事、友誼故事。沈石溪爺爺真不愧是動物小説大王,書裏面的所有動物都栩栩如生、一個個躍然紙上,所有故事都引人入勝、感人至深,但最讓我有感觸的是第一篇——《雄鷹金閃子》。

雄鷹金閃子有一片廣袤的領地——納壺河谷。在它為捍衞領地對入侵者白羽臀使殺手鐗的瞬間,攻擊目標轉向了殺害自己妻兒的仇敵銀環蛇。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白羽臀沒有坐視漁翁得利,而是出手相救,使金閃子轉危為安並報仇雪恨,隨後它們共同分享了一頓美味的蛇肉大餐。在此後食物匱乏鬧饑荒的季節裏,它們團結合作以捕獵幼豺為食,共度難關。即使在非死即傷的爭偶決鬥中,它們也採取空博的和平競爭方式。

這個故事讀了一遍又一遍,我掩卷沉思,從中得到了許多啟迪。

從金閃子身上,我讀出了自強的精神。只有金閃子自己強大了,它才趕走了一個又一個覬覦這片肥沃土地的野心家,捍衞了自己神聖的領地,從而擁有一片食源豐富方圓百里的廣袤領地、擁有嬌媚的妻子。自強是一種困難壓不倒、厄運不低頭、危險無所懼的亮麗操守。我們人類更是需要自強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張海迪勉勵殘疾朋友自立自強;牛頓是班級中成績最差的學生,因為自強終於使他成為了“科學巨人”。

從金閃子的身上,我讀出了知恩圖報、敢於標新立異的精神。一山不容二虎、同性相斥這鷹類中的至理名言,為什麼被金閃子土崩瓦解了呢?我想金閃子是被白羽臀的救命之恩感化了,變成了一隻懂得知恩圖報的雄鷹。它不再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它敢於突破世俗的觀念、敢於標新立異,它的思維轉變了。就像田忌賽馬,田忌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和策略,最後贏了齊威王。

退一步海闊天空。金閃子從此贏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情、一種同生死共患難的友誼,贏得了一位忠誠的朋友。所以在後來食物匱乏鬧饑荒的季節,它們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戰勝了飢餓和困難。此時的金閃子真正明白:一隻雄鷹加另一隻雄鷹,等於所向披靡;兩隻雄鷹在一起不一定要搏鬥,團結合作可以共度難關。

從金閃子與白羽臀的爭偶決鬥中,我讀出了它們對友誼的珍惜。它們採用了表現各自搏殺技巧與決鬥風範的表演式的和平競爭,這種友好的競爭方式更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會遇到許多的競爭,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攻擊、誹謗對方,我們也要用友好的方式去面對。就像“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句口號。

故事中的鳥禽都懂得那麼多,我們人更應如此。首先要自強,然後懂得知恩圖報、珍惜友誼、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同時還要改變世俗的觀念。自己活,讓別人也活,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1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誰動了我的奶酪》。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兩個人和兩隻老鼠住在一個迷宮裏,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找奶酪吃。老鼠每天都勤奮地找到足夠的奶酪,而人卻是耍小聰明找到奶酪。他們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

有一天,兩個小人找到了一個巨大的奶酪站,小老鼠也找到了這個大奶酪。小人們心想:哈,後半輩子有福了,這塊大奶酪一定吃不完。小老鼠們像平常一樣吃着奶酪。他們就這樣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突然,有一天,那個巨型奶酪像是突然長了雙強壯的翅膀,悄無聲息地飛走了。小人們看見了,懷疑自己走錯了路,便又開始找路。找了半天,才知道大奶酪沒了。他們倆又是哭又是跳,便想一些問題,比如:誰動了我的奶酪?小老鼠們看見了,只是歎了口氣,又去尋找別的奶酪去了。兩個小人就天天在這裏想問題。終於,一個人想開了,對另一個人説:“我們去找別的奶酪吧!”那個人不聽,還是在這裏歎氣。第二天,第二個人也想開了,便和第一個人找新的奶酪去了。

終於,他們倆又找到一個奶酪站,可兩隻小老鼠已經在裏面吃了很久了啦。

這本書告訴我們:遇到問題不要怨天尤人,不能被眼前的情況嚇到,一條道走不通了走另一條道。只要你滴下了汗水,就一定能吃到“成功的果實”。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2

《藍鯨的眼睛》對我來説感受深刻。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三人,分別是小女孩、藍鯨和年輕人。先講小女孩吧,失明的小女孩得到藍鯨的眼睛後雖然很喜歡,可是她還有一個善良的心—那就是每一天等待藍鯨並還回眼睛。當爺爺將藍鯨的眼睛埋了後,失明的小女孩是多麼悲傷,多麼痛苦!她不顧一切,要找到藍鯨的眼睛,甚至手指頭都流出了血,還是努力去找,最終找到了。

再説藍鯨吧,藍鯨自從被人類拿走了自我的眼睛後,它感到絕望,因為它愛自我的眼睛勝過自我的生命啊!之後它卻寬恕了人們的過錯,還救過漁民的性命,最終將自我的眼睛獻給了小女孩,説明藍鯨有個善良的心。

最終講講這年輕人,當他明白自我犯下了滔天大罪後,認識到錯事要自我承擔,便在海上用匕首將自我刺死了。

雖然他們三個的性格大不相同,可是唯一的共同點那就是愛。愛能夠讓失明的小女孩不顧一切地保護藍鯨的眼睛;愛能夠讓藍鯨將重獲光明的機會給了小女孩;愛還能夠讓藍鯨原諒人類的過錯。只要心中有愛,就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3

舒慶春,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他的筆名叫老舍。我讀過老舍寫的《駱駝祥子》、《老張的哲學》、《茶館》、《貓》和《養花》。其中《養花》這篇文章我最喜歡了,因為它讓我受益非淺。

”不勞動,連株花也養不活,難道這不是真理嗎?“對於這句話,我體會很深。做什麼事都要付出勞動,不勞動就能得到勞動果實,那只是空想,只會一事無成。就拿我學習來説吧,以前,我很懶,連課堂筆記也不記。到了考試關頭,便來了個”臨時抱拂腳“,東抄西借,矇混過關。結果呢,正好應了那句話:”宜未雨而綢謬,勿臨渴而掘井。“所以,我的成績一直不太穩定,晃來晃去的,這就是我沒有付出勞動與辛苦的結果。今後,我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在學習上多付出一些勞動與辛苦,穩紮穩打,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學到的知識,也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習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

”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於吃藥。“對於這點,我的體會就更深了。現在我已上五年級了,學習成績好壞關係到今後的考國中的成績,所以學習比較緊張。天天有着許多學習班的作業。一回家二話沒説,就開始寫作業,如此爭分奪秒,卻事與願違,常常做不了一會兒,就會頭痛,書啊,本子啊,在飛舞打仗,一行行熟悉、整齊、美觀、清楚的文字就變成了潦草、參差不齊、歪歪扭扭的蝌蚪文了。後來,我做一會兒作業,就到屋外跳幾下,活動活動養花讀後感500字筋骨,藉此換換腦力,然後再回去寫一會兒,如此反覆,我覺得好多了,而且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看了《養花》這文章,讓我知道了我們”業精於勤“,而不能”荒於嬉“。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4

眾所周知,法國大革命是人類的一個血的印記。而《雙城記》真實地描繪了統治階級的兇殘和腐朽。通過閲讀《雙城記》,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統治階級與廣大人民之間的尖鋭矛盾,體會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愛”。

《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描繪了十八世紀的一位醫生梅尼特從監獄中重獲自由,和女兒一起到倫敦生活,五年後,他們在法庭上為名叫代爾納的法國青年作證,露西和代爾納因相愛而結婚。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代爾納因身為貴族後裔而遭逮捕並判死刑。在千鈞一髮時刻,一直愛戀露西的英國青年卡爾登代替代爾納上了斷頭台。

卡爾登是書中最富魅力,也是最為複雜的一位人物,他頹廢消極,渾渾噩噩地生活着。求學時,他只替同學寫作業,工作後,即使擁有一身才華,他仍然選擇默默無聞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沒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温柔的,執着的愛着露西,甚至最終為了露西願意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讓我們看到了他對露西那深沉的愛:用自己的性命換回自己心愛的女人的家庭幸福與她的笑顏。無論在哪個時代,卡爾登對露西的愛都顯得那麼珍惜和高貴。

相較於卡爾登所代表的温柔與愛,得伐石太太則是殺戮和血腥的象徵。因為親人慘死在代爾納叔叔與父親的魔掌下,所以她一生只為仇恨而活。得伐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慄,也叫人不禁感歎仇恨的力量。18世紀末的法國,就被這種執拗復仇的火焰燃燒成了修羅地獄。

小説同樣也讚美了其他角色:梅尼特醫生正直高尚,且善良寬容,是仁愛的理想化身;露西則是愛和温情的化身;代爾納是給統治階級指明出路的人。這些人物表現出來的種.種美德,都是作為人道主義者的狄更斯所熱情讚頌的。

作者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他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着稱。他所着的《雙城記》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羣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着這嘲恐怖的大火“也將在法國上演。

我完全贊同卡爾登在臨死前説的:”復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就是狄更斯為”最壞的時代“開出的良藥,然而這畢竟是一種理想。有人説,《雙城記》作為一部不朽的着作,如果沒有卡爾登的存在和所作所為,這部小説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光輝。

卡爾登的死,就像是羽毛輕柔地飄落水面,沒有水花,卻漣漪陣陣。它提醒了我們:真正的自由與平等是無法用斷頭台建立。

我們不能因為歲月而忘記《雙城記》給我們帶來的教訓,我們要從中獲得,學到點什麼,希望兩百年後的我們能創造出真正平等、自由、博愛的新世紀,希望卡爾登臨死前看到的世界,將會是我們未來的世界!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5

這一白皮書是真實記錄中國抗疫艱辛歷程的重要文獻,約3.7萬字,包括前言、正文和結束語。正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防控和救治兩個戰場協同作戰、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共同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白皮書指出,面對前所未知、突如其來、來勢洶洶的疫情天災,中國果斷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瞭方向。

白皮書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強調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在防控和救治兩個戰場協同作戰方面,白皮書説,中國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採取大規模隔離措施,前所未有地調集全國資源開展大規模醫療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

白皮書強調,面對未知病毒突然襲擊,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舉全國之力,快速有效調動全國資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4億中國人民堅韌奉獻、團結協作,構築起同心戰疫的堅固防線,彰顯了人民的偉大力量。

白皮書説,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有力扭轉了疫情局勢,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衞戰、湖北保衞戰的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白皮書指出,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肩負大國擔當,同其他國家並肩作戰、共克時艱。中國本着依法、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中國對疫情給各國人民帶來的苦難感同身受,盡己所能向國際社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支持全球抗擊疫情。

白皮書指出,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各國應為人類發展計、為子孫後代謀,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齊心協力、守望相助,戰勝疫情,共同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6

今天,我們學習了詹天佑一文,我對這一課文的感觸極深。

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他精湛的手藝和強烈的愛國之心使得我國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計劃還提早兩年。

您遇到困難時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您面對外國人的嘲笑,國內的壓力與地形的惡劣,毫不退縮,毅然接受了任務。

這篇課文通過記敍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事,表現出詹天佑的傑出才幹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顯示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是您用生命捍衞了祖國的尊嚴;是您用血汗洗刷了中國的屈辱;是您面對譏諷與嘲笑,毅然接受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您克服重重困難,修築了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窗户上海映着您伏案設計的身影,八達嶺海流着您串串深深的腳印。您的成功給了帝國主義者有力的回擊,您的努力圓了幾代中國人心底的夢想。您是中國的驕傲,讓我們深深的呼喚您—詹天佑!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7

不記得在多大年齡時看的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是八九歲?還是十幾歲?説實話,真是記不清了。但是,我確信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是看過很多遍的。真的,否則不會對張嘎這個人物形象印象這麼深。記得裏面有一個特寫鏡頭,就像一張黑白照片一樣,定格在我記憶的大屏幕上,即使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仍然非常清晰,讓人難以忘懷。嘎子虎頭虎腦的一張臉,一雙機靈的大眼睛,透着聰明、倔強;一張緊閉的嘴巴又透着剛毅和頑強。我個人覺得在當時那個戰爭年代,這應該是極為普通的一張臉,每個村莊都有很多,但他卻又做出了許多不普通的事,最後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偵查員。這應該就是小兵張嘎這個人物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吧。所以説當小兵張嘎這部作品一搬上銀幕,當嘎子這個人物形象一出現在屏幕上,立刻成了當時少年兒童的偶像。以至於我們當時都痴迷了,總喜歡跟着放映隊跑,十里八村都去看。

今天,終於拜讀了徐光耀老先生的原著小兵張嘎,又重新認識了嘎子,對他的喜愛又增添了幾分。應該説小兵張嘎這部電影是忠實於原著的,幾乎沒有多少更改。這充分説明了徐老先生的小兵張嘎,是一部優秀的、成功的作品。尤其裏面一些對環境的描寫,讓你感覺是在欣賞一幅水墨畫:“那清澈可見的白洋澱水,那搖曳生姿的風中蘆葦,還有那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青紗帳、高聳入雲的白楊樹,以及古樸的小村莊和裊裊升起的炊煙。還有作品第十三章,描寫玉英撐船帶嘎子去葦塘的環境描寫:“小船向前漂着,一股微風吹來,推起層層細浪,拍得船頭濺濺地響。澱水藍得跟深秋的天空似的,朝下一望,清澈見底。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8

淡黃色的封面,封面中右處寫着“撒哈拉的故事”,題目的下方印着作者的名字——三毛,左上角印着“三毛全集”的字樣,除此之外再沒有多餘的圖案和文字。可就是這本看似平凡無奇的小書裏深藏着撒哈拉的祕密,令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撒哈拉的祕密令人驚奇。

這裏常年乾旱,當地的居民渾身上下充斥着令人作嘔的氣味。直到一個名為“泉”的浴場出現,撒哈拉人洗澡的祕密才被作者挖掘:他們準備好冷水,在温度極高的房間用石片來回颳去身上的污泥再用冷水清洗。那濃稠的黑汁順着皮膚滴落地板,形成一小塊污塊。更加無法想象的是他們用水管伸入體內來清洗身體內部。

這種特別的洗澡方式令我感到驚奇,我難以想象住在沙漠裏的居民三到四年只是洗一次澡。這兒可是撒哈拉沙漠!陽光刺眼,黃沙漫天。試想下,在炎炎烈日下全身汗濕,黃沙飄到衣服裏卻不能洗澡,刺鼻汗臭味終年環繞全身。別説是三到四年,就連三到四天洗一次澡,都讓人難以接受。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一滴水是多麼的珍貴,隨隨便便就把水浪費是多麼可恥的一種行為。

撒哈拉的祕密醜陋無比。

這裏的小女孩十歲就要結婚,父母像販賣人口一樣把女兒“嫁”出去。所謂的結婚初夜,僅僅是新郎通過暴力奪走小女孩的貞操,在女孩的心底劃上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疤。

看到這裏我感到心寒,閉塞落後的習俗下,每個人都是一副醜惡的嘴臉,就這樣目睹着暴力的發生卻沒人阻止。也許是習慣了吧,習慣了這種事情的發生漸漸也就習以為常。這種行為已經和犯罪掛鈎,但在撒哈拉,這種醜陋的習俗將繼續延續下去。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自己是多麼的幸運,我生活在一個法制的國家,這裏和平安定,小女孩的經歷不會在我的身邊發生。

撒哈拉的祕密有趣可愛。

當三毛裝修好她和荷西的家時,來拜訪的客人源源不斷——荷西的同事,周邊的鄰居,周邊商店打工的小夥子……他們給這個沙漠帶來無限的生機活力,也給三毛帶來困擾。同事在家裏嚐到獨一無二的美味中國菜,鄰居無賴的借走生活用品,不僅如此還放羊踏破了三毛家的屋頂……

書中最有趣的描寫是,鄰居借不到東西時會故意流露出可憐的表情,那小眼睛裏發出乞求的目光。但一旦把東西借出,它就如潑出去的水一樣一去難回,真是無可奈何卻又有趣。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撒哈拉居民的可愛,他們雖然有些無賴但卻充滿着當地的風情。

《撒哈拉的故事》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藏等待着人們來尋找,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哈姆雷特一樣。對我而言,它神祕,它悲傷,它有趣,它值得一讀。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19

重讀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一時想起曾經看過的許多名人學士求學成識的歷程,其中所講道理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啟發意義。

《送東陽馬生序》不是板着面孔説教,也非輕施諛詞以恭維對方,而是現身説法,針對時弊以加鍼砭,強調勤學苦讀的重要性。敍自己“為學之難”,求師之艱,先以環境的惡劣突顯其堅苦不移,後以“燁然若神人”的紈絝子弟為對比反襯其獨得其樂,正由於如此,不計客觀條件的艱苦,執着追求,虛心求教,他才能“遍觀羣書”,而列於君子之列,居天子之側,四海稱其姓氏。再從食、住、書、師四個方面對當今太學生的學習生活予以對比:太學生無衣食之患,鮮服美食;高堂大廈,羣書畢集,師隨左右,不像自己當年有“凍餒之患”、“奔走之勞”、“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條件好了,卻有“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礎上其理穎然而出:“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從童蒙時期起,故事、寓言、童話、課本,甚至電視節目,我們接觸到的一切文化載體,都不倦的告訴我們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治學。大家都知道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其後的一句卻是這“澹泊”“寧靜”的根本來源:“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一語中的。

有從小就好學,不怕艱苦的。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王冕七八歲時,“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還有諸如鑿壁借光、囊螢映雪,以及頭懸樑、錐刺股等等故事,都是少而勤學的典範。

還有年長而勤學,孜孜不倦的。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以至於“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可以與馬克思同志相媲美的了。楊時到洛陽求見程頤,“時蓋年四十矣”,猶肯“程門立雪”,不僅於自己求學治學助益非常,也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話。呂蒙“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連孫權都贊他“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了。

師曠説: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象點蠟燭一樣明亮。董遇讀書利用“三餘”的時間,“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清楚明白的提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他們都從理論上概括了學習的真諦——勤奮。只要肯勤學,不論客觀條件如何,都會學有所成的。

滕王閣序讀後感 篇20

暑假期間,我讀了英國着名作家柯南道爾所着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這本書精彩的情節讓我愛不釋手,這本書也讓我懂得了許多。

福爾摩斯本來是一個在研究室裏熱衷於化學實驗的研究員。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偵破了樁離奇的案件,從此號稱名偵探。他有着智慧超人的腦子,能觀察細微事件的眼睛和超乎常人的體能和武功。但是驕傲就會使人落後。福爾摩斯驕傲時也會出錯,在窗口的黃色臉孔那一案時,他下定論下早了,所以失敗了。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無論是誰,也都不能驕傲,驕傲使人落後。驕傲會使人粗心大意,讓許多你平時能覺察到的事情在你眼中消失;許多在平常看起來得心應手的事情,卻經常出錯。很多事情只要很細心就會幹成,哪怕你從沒有做過。所以千萬不能粗心,也不能驕傲。若想真的驕傲,還是有難度的,因為要把握好尺度,量好自己的實力,但瞭解自己的實力總是很少數人才做得到,而且那不一定準確,因為人類有潛力的存在。做人要保持謙虛,不能自做聰明,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多一點智慧。謙虛的目的,並不是使我們覺得自己的渺小,而是為了更好地瞭解自己。在我們身邊,成功的人都是謙虛的人,他們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這本書寫了“諮詢偵探”福爾摩斯聰明,機智地破了許許多多的奇案,怪案,疑案。這本書寫得真不錯,場景驚險,情節跌宕,扣人心絃,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使讀者身臨其境。福爾摩斯有點“怪”,他精通解剖學,也是一流的藥劑師,但他從來沒有系統地學過醫學。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一些科學,但研究的東西十分雜亂。而且每天都要服用三次可卡因(服用可卡因後,使人感到一時的快感,但損失自己過人的精力)。他也很離奇,從不輕易説出自己的心裏話,但高興時,卻滔滔不絕。他遇到危險時很沉着,臨危不懼,遇到任何困難,看上去卻若無其事,根本不是裝出來的。

我覺得看了《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這本書,有助於我們青少年養成注重觀察,思維縝密的好習慣。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福爾摩斯他的優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nnjee0.html
專題